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0
  • Item
    條漫的崛起與海外發展:以台灣LINE WEBTOON為中心
    (2024) 高詠萱; Ko, Yong-Xuan
    韓國漫畫從1990年代末雜誌漫畫衰弱後,逐漸轉向網路漫畫的形式。從1998年的〈雪貓日記〉到2003年的〈純情漫畫〉,直至現在的條漫,韓國條漫在這十幾年內,發展出獨特的形式和行銷模式,在韓國國內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NAVER WEBTOON更是以LINE WEBTOON的名義,並以台灣為首站,開啟條漫的海外擴張。在進入台灣市場前,LINE WEBTOON意識到台灣本土漫畫產業中作家與作品的缺乏,因此以「發現本土作家」與「利用IP創建本土生態系統」為目標,致力於復興台灣漫畫產業,並且也做出了一定的聲量和成效。由此,本文將說明條漫在韓國崛起過程與海外發展策略,並透過LINE WEBTOON譯者的作業方式與台灣作家對LINE WEBTOON的看法,來說明LINE WEBTOON在台灣的發展成效。
  • Item
    香港學生來臺就學的文化衝擊與跨文化適應(2010 年迄今)
    (2024) 黃詠汶; Wing-Man Wong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從研究找出香港學生選擇來臺就學的原因、在 臺就學時,主要面臨的「文化衝擊」、又如何去進行「文化適應」,成功在異 鄉生存。在研究中文化衝擊將分為 3 部分,分別為「一般性適應研究」、「互 動性適應研究」及「學習適應研究」,再從這 3 部份的探討中得出總結及建 議。從研究結果中可見,不同時期來臺就學之香港學生,其來臺因素亦有明顯差別;在「一般性適應」方面,香港學生在不同層面的一般性適應問題中,均會有明顯的適應問題,同時,學生所在地區亦會影響適應情況;在「互動性適應」方面,香港學生愈融入臺灣社會,其對「香港人」之認同度則會降低;在「互動性適應」方面,是否修讀額外課程、轉系及轉校均與學生對校園的適應情況沒有顯著影響,亦沒有顯著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校園生活;在適應之道上,不同的適應支援方式均有對香港學生提供協助,協助其適應在臺灣之生活,同時,對臺灣的適應程度亦會顯著影響香港學生未來是否願意繼續留臺之意願。
  • Item
    文化治理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旅遊發展:以廈門、金門、泉州為例
    (2023) 李宏江; Li, Hong-Jiang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意識到全球化進程中無序開發對文化遺產產生了危害,對人類文明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破壞。教科文組織開始呼籲全球各國展開行動保護文化遺產,推廣以文化遺產保護為驅動的文化治理。兩岸對於文化治理也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從宏觀文化政策,到地方實踐,再到產業發展,相繼做了不少的努力。本研究以大陸的廈門、泉州晉江,以及臺灣的金門作為研究對象,從文化治理對兩岸的影響,到地方如何落實文化遺產保護兼顧城市發展問題,再到地方遵循自身的文化脈絡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旅遊內容。逐一討論了廈門、泉州晉江、金門在全球化與地方性對話過程的演進。在本研究看來,當代文化治理疊合了全球化理念與地方性需要。地方回應全球化帶來的同質性問題,積極地對地方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作為地方城市特色的凸顯。而作為當下文化遺產重要出路的文化旅遊,是直接表達地方文化遺產特色的重要途徑,也是吸引外來者通過旅遊體驗加深對地方觀感。在三地的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上,皆擅長對有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對於無形文化遺產採取了不同的保護利用方式。此外,文化遺產保護與社區居民參與應該尋求一個平衡點,避免選入極端。
  • Item
    中國對北韓發展核武的立場與對策之研究
    (2023) 金明珍; Kim, Myungjin
    中國對朝鮮 推進核開發一貫持反對立場。20世紀90年代以後,朝鮮兩次退出NPT和6次核試驗期間,中國的對朝政策和對朝核政策逐漸發生變化。 本研究將中國的對朝政策大致分爲維持朝鮮體制穩定和朝鮮無核化,中國對朝鮮的戰略價值和朝核問題引起的牽連風險的判斷分析爲政策變化的2個變因。 以這種觀點爲基準, 通過實際事例證明它們的因果關係爲研究目的,在此過程中利用新現實主義理論和同盟理論提出了邏輯依據。透過這樣的研究,可以確認中國對朝鮮的戰略價值和朝核帶來的牽連危險的判斷在對朝政策上起到了主要動因的作用。 在朝鮮核問題成爲國際社會焦點之前的冷戰時期,中國的對朝政策主要是利用朝鮮作爲與美國和蘇聯權力平衡的手段。 即,通過與朝鮮的合作,共同應對美國主導的民主陣營的安全威脅,在中蘇紛爭狀況下,阻止北朝鮮向蘇聯傾斜,努力維持中國的支持者角色。 其代表性的事例有中國參加韓戰、戰後對朝鮮的經濟及軍事支援、簽訂中朝相互友好條約等。20世紀80年代以後,朝鮮爲了消除共產圈解體、冷戰體制崩潰、中國改革開放等帶來的安全威脅,正式進行了核開發,中國作爲朝鮮唯一的同盟,無意中深深地牽連到了朝核問題,朝核問題成爲中國對朝政策的重要變數。 1993年朝鮮退出NPT後形成的第一次朝核危機時,中國對朝核問題沒有特別的政策,主張通過美北兩國直接對話解決。 因此,與其說維持朝鮮體制的穩定或推進朝鮮無核化,不如說最大限度地避免牽連到朝核危機造成的糾葛狀況。另一方面,第一次朝核危機因爲通過美北間直接對話達成妥協,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經歷了疏遠。根據日內瓦協議,美國承諾向朝鮮提供重油,但美國中斷供應後, 朝鮮重新啓動核設施,退出NPT,引發了第二次朝核危機。 中國通過美國布希政府的對朝鮮攻擊威脅和對伊拉克的軍事攻擊,正視朝核問題是無法避免的現實問題,並開始積極進行斡旋努力。特別是建設向朝鮮供應原油的友好送油管後,首次採取了關閉的超強力措施。 另一方面,向朝鮮提供無償援助, 仲裁美中朝三方會談和六方會談,努力解決朝核問題。 中國之所以積極介入第二次朝核危機,是因爲中國認爲美國的攻擊有可能導致朝鮮政權崩潰。對於朝鮮的第一次核試驗,中國發表了強烈的反對聲明,但在討論聯合國安理會對朝制裁決議的過程中努力降低制裁力度,反而增加了對朝貿易,支持了朝鮮的穩定。 中國與第二次朝核危機不同,沒有積極介入,可以看作是中國認爲以第一次朝核試驗爲契機,無法阻止朝鮮的核開發,因此比起無核化,以穩定朝鮮政權爲優先目標推進的。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後,中國黨中央決定對朝政策方向是中國不能解決朝核問題,考慮到朝鮮的戰略價值,優先維持朝鮮體制,這是中國黨中央首次決定應對朝鮮問題和朝核問題的政策。 此後,中國的對朝政策根據國際社會對朝核問題的措施,逐漸改變了對朝核問題的應對方式,但維持朝鮮政權的穩定成爲了與局勢變化無關的固定目標。 中國在對朝政策上作爲與美國權力平衡的緩衝地帶,將朝鮮的戰略價值放在首位。對於之後發生的朝鮮第三次、四次、五次,六次核試驗,中國的應對沒有脫離第2次核試驗時中國黨中央決定的基調。 當然,隨着朝鮮核試驗的持續,中國也同意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中增加越來越強硬的措施,但這只是被動地應對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強硬態度的水平,不能說這是爲了朝鮮無核化而做出的積極努力。 另外,第四次核試驗後,韓美開始討論部署薩德防空導彈系統,中國提議王毅倡議稱同時促進韓半島無核化和和平協定,並提出瞭解決朝核問題的新方案。 但《王毅倡議》的立場是,只有通過和平協定解決朝鮮的安全憂慮,才能解決朝核問題,因此,與其說是解決朝核問題的提案,不如說是強調本國國家利益反對韓美部署薩德和維持韓半島穩定。 這意味着中國擺脫了因朝核問題而形成的對朝政策困境,開始從本國利益角度出發應對朝核問題,再次確認最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縂是朝鮮政權的穩定。最近,隨着美國和中國的霸權競爭加劇,對韓半島的影響力競爭日趨激烈,朝鮮對中國的戰略價值逐漸增加,而對朝鮮無核化的必要性卻逐漸減少。 特別是2018年以後,通過中朝首腦會談,兩國關係得到了改善,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增加,中國圍繞韓半島問題的對美協商力大幅擴大。 因此,第六次核試驗以後,每當朝鮮發射導彈時,中國都會微妙地改變過去反對核開發的立場,反對安理會的對朝制裁決議,代表朝鮮的安全憂慮,表現出直接支持朝鮮的態度。綜合以上討論,中國的對朝政策大致可以分爲冷戰時期和朝鮮造成第一次朝核危機後的時期。 冷戰時期的對朝政策是利用朝鮮作爲應對美國和蘇聯的手段,朝鮮核問題浮出水面後,中國的對朝政策大致可以分爲維持朝鮮體制穩定和無核化。 因此,中國的對朝政策與時機和國際局勢的變化無關,作爲對外部威脅的權力平衡手段,維持朝鮮的戰略緩衝地帶是最高目標。 特別是朝核危機以後,中國認爲維持朝鮮體制穩定是與美國權力平衡的’接近動機’,認爲朝鮮無核化是避免牽涉到朝核問題的’回避動機’,因此,今後中國對朝政策中維持朝鮮體制穩定的動力將逐漸加強,對朝鮮無核化的動力將逐漸減弱.
  • Item
    我國能源政策之探討:能源安全與淨零碳排之調和
    (2023) 羅聖淳; Lou, Sheng-Chun
    自從1973年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以降,「能源安全」之概念深植於各國政府的能源政策之中,亦即須將能源的原產地、類型予以分散,降低能源供應中斷之風險發生機率,不可過度依賴單一管道供應電源;另一方面,因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與海平面上升問題逐漸嚴重,故此國際上透過多次會議協商產生的氣候協議皆肯認各國必須有解決與適應極端氣候議題之相應政策,而「淨零碳排」概念也於協議中誕生;我國由於內部、外部環境因素導致能源政策向來注重「能源安全」概念之落實,以保持國家及社會的發展之動能,但國際間的「淨零碳排」概念促使我國政府必須提出相應的「淨零碳排」政策,惟我國現行執行中的能源政策是以「2025非核家園計畫」概念規劃,除了過度依賴天然氣發電外亦與他國為應對「淨零碳排」之修正的能源政策亦有相當大之差距,本文認為政府應停止執行現行的能源政策,並且立即修正和推動「淨零碳排」政策,以降低未來「淨零碳排」來臨時的經濟損失。
  • Item
    美中戰略競逐下網路安全策略之研究
    (2022) 郭映辰; Kuo, Ying-Cheng
    美國雖然長期在資通訊領域保有優於其他國家的優勢,但近幾年來中國的網路能力已從過去在國際社會相對落後的地位,發展成為在網路空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得以在國外進行大規模的網路行動及網路間諜作為,從中獲取政治影響力和知識產權。中國這幾年的網路戰略也宣佈了其在網路空間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競爭的意圖,故本文的研究將聚焦於探究美中間科技能量與權力政治之間的關係,了解兩國在網路安全領域中的競逐,以及美國從歐巴馬政府時期至拜登政府,是如何以不同方式因應中國的網路攻擊所帶來的威脅。
  • Item
    美中貿易關係與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績效之影響
    (2022) 陳衍德; Chen, Yen-Te
    美中貿易衝突與新冠肺炎為 2020 年前後影響全球經濟甚深的事件,全球的供應鏈秩序也出現新的變局,其中被我國列為經濟重要發展產業的半導體事業更是在美中貿易衝突與新冠肺炎兩個黑天鵝事件下,成為兵家重視之產業。本研究希望透過績效分析中的杜邦分析法來進行分析,在美中貿易衝突下或是新冠肺炎疫情下,臺灣半導體產業績效是否被其影響而有績效上的影響。分析方式主要運用迴歸分析方式比對在事件前後的企業績效是否有顯著上的差異,並試圖探究造成差異的因素為何。 結果顯示在進行分析過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美中貿易衝突事件並無法對在中國方面的績效造成顯著影響;二、新冠肺炎事件對於全球或是中國方面的績效皆無顯著影響;三、企業年齡作為干擾變數對於全球或是中國方面的績效皆無顯著影響;四、企業規模作為控制變數在新冠肺炎事件時,對全球與中國方面的績效皆有顯著影響。 在美中貿易衝突與新冠肺炎的影響下,且在觀察無論是全球或臺灣所面臨的嚴峻環境,如因隔離造成的停工、電子需求倍增造成的斷料又或者是民眾消費緊縮等現象會使得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會有衰退的現象出現。但就統計結果可以得知,無論是在美中貿易衝突下,又或者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於我國半導體業的績效並無顯著造成衰退的現象出現,甚至還出現績效更好的情形。研究意涵包括了在美中貿易衝突中臺灣可能意外獲得轉單效應,使得我國相關產業的績效獲得正向成長;而新冠肺炎疫情則加速的電子通訊產品的需求,使得晶片相關需求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在半導體產業完整的臺灣自然能夠在疫情之中獲得相關利益。
  • Item
    晚明天主降生故事的在地重現:艾儒略之敘事、圖像、神思的三重視野
    (2022) 金韋萱; Chin, Wei-Shiuan
    本研究探討晚明耶穌會士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名下三文本的關係:《天主降生言行紀畧》(1635)[以下簡稱:《紀畧》]、《天主降生言行紀像》(1637)[以下簡稱:《紀像》]與《天主降生引義》(ca. 1640)[以下簡稱:《引義》]。三文本分別從敘事、圖像及神思的角度說明基督降生的內容。目前學界對於《紀像》的研究多聚焦於其與底本的比較,即西班牙耶穌會士納達爾(Jerónimo Nadal, 1507-1580)的《福音故事圖像》(Evangelicae Historiae Imagines, 1593),較未關注其與《紀畧》的圖文關係。此外,關於《引義》的研究甚少,仍有許多開發空間。筆者則擬透過比較前述艾儒略名下的三本書,分析他如何在晚明中國重現天主降生故事。本研究發現,《紀像》透過合併多重圖像、添加中國符號、重整故事結構使歐洲文本以中國面容再生,並與《紀畧》對話。《引義》則揭示了神學要理,其與《紀畧》分別代表著預言與應驗,如舊約先知書與新約四福音書,最終透過得救的相關討論邀請中國讀者進入天主降生故事。總結而言,《紀畧》、《紀像》與《引義》三而一地,在中國共同重構了天主降生的故事。
  • Item
    如何留住員工:分析臺灣麥當勞之人力資源管理政策
    (2023) 吳叔訓; Wu, Shu-Shiun
    本文旨在研究麥當勞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使員工「留任」之原因,並加入組織及主管層面多方探討。綜觀過去研究一般聚焦離職因素,然本文著重於提出「機會點」,研析其可發展之處。在研究設計上,使用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法對總計8位員工、主管進行訪談與觀察,另邀麥當勞營運顧問提供不同層面見解;在文本闡釋上,透過NVivo質化軟體協助;在立論上,員工層面透過激勵、情緒及衝突理解員工想法,組織層面藉助企業特色與團隊合作討論優劣之處,主管層面經由管理特色與溝通方面探索作用方向,藉此彙整三項研究問題。關於研究問題一,員工對於經濟、工作政策之彈性排班及升遷、娛樂、職涯發展學習等激勵方式抱予正面態度,惟工作環境、夥伴及自身因素仍影響激勵鞏固效果,而使員工產生情緒,進而演變為衝突,所幸仍有功能性衝突發展,而消極性衝突也藉由研究問題二,組織所重視的企業特色與團隊合作中產生的關懷、氣氛及妥適團隊角色化解。然團隊合作仍產生對於領導品質與人員質量改善之呼聲,因此順勢藉研究問題三,由主管透過職權與彈性空間的適當拿捏,配合四通八達的溝通方向實現情緒理解、提供訊息及控制目標達成回應員工要求,接著著眼機會點討論環境世代、訓練及排班執行所衍生之情況,最後彙整29項研究命題。茲據上述,本研究主要研究貢獻在於提供理解員工真實想法的資料,讓組織有跡可循找到進步之方式,對主管發現有效管理亦有適用。
  • Item
    臺灣報業中的「日本」形象──以《聯合報》社論為討論對象(1972-1993)
    (2023) 廖怡婷; Liao, I-Ting
    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對內較先前更加嚴格禁止日本文化產品的輸入;在解除此系列日本文化禁止令前,對日本的研究亦少。然而在臺灣因本土大眾文化產業發展不及以自足之情況下,並未真正完全隔絕於日本文化之外,而是以去除日本文字、景觀、和服、飲食等「去日本味」以及盜版方式在臺流通。1990年代初,李登輝總統時期開啟對日政治、學術交流等重要突破,同時解除系列日本文化禁令後,「哈日潮流」的盛行可預期為臺灣社會的日本形象出現「進步」、「理想」等樣貌。本文試圖探討兩國斷交的1972年至臺灣與日本關係大幅改善及掀起「哈日潮」的1993年間,《聯合報》社論在國內政策限制、七二年體制以及該報素來聞名的「親政府立場」下,如何呈現並影響臺灣輿論中的「日本」形象,以窺探「日本」近來以「品質保證、質感」形象樹立臺灣人心中的過程之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