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5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專家觀點探討高齡友善住宅之休閒服務模式(2022) 柳智升; Liu, Jhih-Sheng因為人口結構高齡化與都會區屋齡偏高所造成的「人屋雙老」現象,高齡友善住宅成為營造促進活躍老化之高齡友善城市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休閒服務已成為高齡友善住宅的重要服務環節,本研究以「休閒能力模式」作為理論基礎,融入「服務創新」為研究架構,彙整專家學者之意見觀點提擬理想休閒服務模式,期盼可作為高齡友善住宅規劃完善休閒服務的有利參考。研究發現高齡友善住宅之休閒服務目的除滿足住民的服務期待外,更希望幫助其活躍老化。然而目前所提供之休閒服務過於制式,尚無法滿足全體住戶的差異化需求,且針對健康促進之內涵亦可再加強;加諸服務組織缺乏相關專業人員設置,是導致休閒服務廣度與深度尚有提升空間的主因。理想的休閒服務模式可對應「休閒能力模式」之三大服務領域,設計富有健康促進內涵的層級式產品,從休閒參與與自主選擇、休閒教育與終身學習、休閒治療與功能促進等三個面向滿足住民之服務需求。未來休閒專業人力資源的發展,乃成就理想休閒服務模式之關鍵,建議透過產學合作提升現有組織的休閒服務職能,積極培育相關人才。Item 雙北地區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及滿意度之研究(2020) 李翎; Lee, 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關係。參考國內外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相關文獻,編製出「雙北地區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問卷」。問卷經預試與修改後,於結果顯示良好信度。透過GOOGLE雲端問卷,採取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發放,總計共回收462份問卷,扣除六個月內未去過運動酒吧之問卷32份,有效問卷數為430份。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數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運動酒吧消費者以男性、未婚、年齡介於31歲~35歲之間、學歷為大專院校以上、職業為一般白領工作者、收入約40,001~50,000元之間及60,001元以上比例較高。 二、運動酒吧消費者具良好休閒動機、休閒效益及滿意度感受,並且均會因年齡、婚姻、教育程度、就業情形和平均月收入的不同,進而有不同的感受。 三、休閒動機、休閒效益及滿意度各構面皆呈現正向相關性,又以「放鬆與互動」及「交誼放鬆效益」、「放鬆與互動」及「環境滿意度」、「心理成長效益」及「服務滿意度」呈現中度以上正相關。 本研究藉由量化研究方法,針對雙北地區的運動酒吧消費者進行探究,建議未來可加入質性研究的方法,並將研究地點擴大至全台灣的運動酒吧消費者,使其研究更具廣度和深度,以幫助運動酒吧及相關業者經營及推廣。Item 大學院校學生運動型體感遊戲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Wii遊戲機為例(2012) 郭家儀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院校學生參與體感遊戲機Wii之運動型遊戲時,其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關係情形,以大學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回收487份問卷,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PASW 18.0 for windows進行描述性統計、項目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雪費事後考驗,並得到以下結論:一、Wii運動型體感遊戲參與者之大學院校學生以男性、四年級與研究所、北部大學為主,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多為3,001~6,000元,平均每週遊戲頻率以每週一次 (含) 以下為最多,每次遊戲時數以1~3小時為最多,遊戲資歷以1-3年為最多。二、參與動機可分為成就性動機、社會性動機、健康性動機、娛樂性動機等四個因素,在「社會性動機」之程度較高,其次為「娛樂性動機」。三、休閒效益共分為四個因素構面,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教育效益,其中在「心理效益」之休閒效益程度最高,其次為「社交效益」,而「生理效益」之分數最低。四、人口背景與參與動機具有顯著差異。五、人口背景與休閒效益具有顯著差異。六、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各構面皆有正相關之情形,且兩者存在高度正相關。鑑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開發女性Wii遊戲參與者,依其需求制訂行銷策略,開發女性潛力市場;二、提供更多元的網絡連線方式,增加參與者之社會性動機及社交效益;三、對遊戲主機之操作及相關運動型遊戲內容進行調整,增加遊戲生理效益,提高消費者欲購買Wii之健康性動機;四、提供更專業、更擬真之運動遊戲內容,加強運動遊戲之參與動機。五、瞭解參與者遊戲特性、遊戲頻率,定期發送商品最新資訊以及折扣活動,鞏固消費者之忠誠度。Item 電影院消費者消費者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北威秀電影院為例(2008) 張智鈞台灣經濟的急速成長與社會進步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休閒生活型態。對大多數國人來說,上電影院看電影成為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因此本研究透過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分析以瞭解電影院消費者的休閒效益,以及兩者的相關。本研究於2008年3月14日至5月15日進行調查,對象台北信義威秀電影院之消費者,有效問卷515份。結果發現威秀電影院之消費者,「女性」略多,年齡「25到29歲」的年輕族群居多,職業方面以「上班族」比例最高,教育程度為「大學(專)」最多,大部份「未婚」,絕大多數「沒有與小孩同行」,每月可支配所得為「30,000到50,000元」。消費動機以「對觀看電影有興趣」為最多,消費金額以「501~1,000元」佔的比例最高,消費涉入總平均為2.72分,77%的人沒有固定來威秀看電影。休閒效益總平均得分為3.30分,以構面來看平均數由高到低依序為「社交效益」、「心理效益」、「教育效益」以及「生理效益」。人口統計變項與消費者行為皆達顯著差異水準,女性在消費金額和消費涉入都比男性高,年齡愈大的消費者消費金額也愈高,學生的消費金額偏低但涉入程度最高,研究所及以上的消費者自己一個人看電影的比例較高,花費金額也少,未婚的消費者滿意度和涉入皆大於已婚的消費者。人口統計變項與「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以及「教育效益」四者皆有顯著差異,女性消費者在四個構面的平均數皆大於男性,年紀小的消費者可以得到較高的教育效益,高中職及以下的消費者在生理、心理、教育效益平均數也最高,大致來說未婚和沒有跟小孩同行的消費者休閒效益較高。消費者購後行為與消費涉入與休閒效益彼此為正相關。 關鍵字:威秀電影院、消費者行為、休閒效益Item 登山健行者的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影響~以宜蘭縣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為例(2010) 楊琇慧; Hsiu-Hui Yang本研究主要之目的為瞭解不同個人基本資料之登山健行者對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各構面知覺的差異情形,進而探討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三者間之相關情形,以及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經由國內、外文獻回顧,探討登山健行活動之特點、現況,以及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的關聯情形,再採問卷調查方式,以宜蘭縣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區內八條主要步道之登山健行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所得有效問卷共482份,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分析,發現如下:1.登山健行者之性別對休閒涉入構面「吸引力」、「中心性」、「自我表現」有顯著差異。2.登山健行者之教育程度對休閒涉入構面「中心性」、「自我表現」有顯著差異。3.登山健行者之所得對幸福感構面「自我肯定」、「身心健康」有顯著差異。4.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呈現顯著正相關。5.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與幸福感呈現顯著正相關。6.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效益與幸福感呈現顯著正相關。7.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對幸福感有顯著預測力。8.登山健行者之休閒涉入構面「吸引力」、「自我表現」與休閒效益構面「生理效益」能有效預測幸福感,其中又以「吸引力」最具預測力。本研究建議政府單位可結合社區以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特色加以發展、各步道增加明確的指示標牌、提供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藉此增加登山健行者的參與的可行性。 關鍵詞: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幸福感Item 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性研究(2006) 施凱鈞; Kai-Chun Shi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醫院志工對於志願服務的休閒認知和外在 報償對休閒效益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醫學中心263位志工隊 成員,並以「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問卷」為 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方法、 信度分析、集群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及典型相 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醫院志工對於休閒的認知看,認為休閒是屬於感覺的活動,志願 服務則屬於制式的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具有休閒意涵但不可直接視為 休閒活動;在外在報償方面,以間接財務報償滿意度最高,其中以教 育訓練最重要;在休閒效益方面,社交效益最高。 二、不同族群醫院志工在休閒認知的「自我實現」與「行動」構面有 顯著差異;在外在報償方面有使用情形有顯著差異,在滿意度則無差 異;在休閒效益上則無顯著差異。 三、醫院志工外在報償中的「直接財務」、「間接財務」與休閒效益有 顯著相關;醫院志工的休閒認知與休閒效益具有顯著相關;在預測休 閒效益方面,「自我實現」、「行動」與「購物優待」是預測休閒效益 重要的變數。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探討有關為從 事志願服務的休閒阻礙等相關議題並鼓勵大眾可多從事醫院志願服 務活動。此外,建議院方妥善規劃教育活動與多安排可刺激志工彼此 互動的活動。Item 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影響之研究(2006) 蔡文慈; Wen-Tzu Tsai本研究旨在探討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於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之影響。以分層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整理後得到有效問卷277份,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雪費法、集群分析與區別分析進行探討。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傾向於非假日,並集中於寒暑假,特約商店類型以商圈購物為多,前往之主要目的地以台中縣市、彰化縣等鄰近縣市為主,並在一次休假期間將休假補助金額用完佔多數。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與婚姻狀況對於部分的特約商店類型與可請領補助金額有影響。 二、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具有良好的休閒態度,背景變項中教育程度對休閒認知有顯著影響。 三、使用國民旅遊卡的整體休閒效益體驗感受良好,背景變項中性別和教育程度對於休閒效益體驗有顯著影響。 四、不同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沒有休閒態度的差異。 五、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中的前往之主要目的地對於經濟效益有部分影響。 六、休閒態度與使用國民旅遊卡之休閒效益體驗有正相關存在。 七、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可分為長程休閒旅遊型、短程休閒購物型與長程休閒購物型三種;長程休閒旅遊型重視的因素為經常從事休閒活動、休閒對健康有益與增進健康體能;短程休閒購物型重視的因素為能投入休閒活動中並認為休閒有助於自我成長與增進健康;長程休閒購物型重視消除疲勞恢復活力、喜歡自己所選擇的休閒活動且能完全投入並從中獲取寶貴經驗。以休閒效益體驗為自變數可以正確區別不同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類型的正確率有56%。 依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國民旅遊卡推行單位放寬旅遊卡異地與隔夜的使用規定,並加強特約商店的折扣優惠,針對不同年齡層與家庭狀況使用者,規劃不同休閒旅遊行程,以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加強休閒教育之宣導。Item 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之研究(2012) 彭椿榮; Chun-Jung, Peng工作壓力在過去一直是國內外學者所關注的議題,因為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將造成影響,也都認為壓力與健康確實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存在,而台灣各家電視台駐地記者在面對趕稿壓力及人力不足的狀況下,身心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關於舒解壓力的方法,Iwasaki 與 Mannell (2000) 提出休閒調適的概念,其功能為居中調節負面壓力並產生正向的調適結果,來維持身心健康。進行休閒活動後其個人主觀效應的評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另外個人背景因素與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間亦具有相互間的影響力。國內有關媒體記者工作壓力之研究相當多,但是對於電視台駐地記者的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卻是不多。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休閒調適的差異性以及工作壓力、休閒調適及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國內十五家知名電視台為研究對象,共發放220份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48份,分析方法使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並配合研究問題進行檢驗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性別」在休閒效益上呈現顯著性的差異,其與休閒效益的三個構面生理、心理與社交效益間則呈現顯著性差異。 二、女性駐地記者在休閒效益的獲得上高於男性駐地記者。 三、「工作類別」在休閒調適上呈現顯著的差異,特別是在休閒調適的提升情緒上則呈現顯著性差異。 四、休閒調適的三個面向與心理效益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五、工作壓力與社交效益具有顯著的負相關。 六、友伴休閒與提升正面情緒對生理效益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即提升正面情緒越多與友伴休閒越多,生理上的效益越好。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新聞台經營管理的建議如下:一、提供多元休閒管道舒緩工作壓力。二、建立休閒資訊平台提供交流。另外對電視台駐地記者的建議為:一、多透過運動舒緩工作壓力。二、增加戶外活動頻率。Item 四健會活動吸引力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2013) 黃守謙; Huang, Shou-Chien本論文旨在探討四健會活動吸引力與休閒效益關係之情形。並瞭解四健會中、高級會員的特性與四健會活動吸引力之具體因素,及會員在參與活動後,自我察覺休閒效益之實際狀況,進而瞭解不同背景之會員在活動吸引力、休閒效益之差異,同時分析四健會活動吸引力與休閒效益之相關。 研究以臺灣地區中、高級會員為研究對象,採便利抽樣方式,實施問卷調查,扣除無效問卷,完成資料共430筆有效樣本,回收率86%。內容分為活動吸引力、休閒效益、個人基本資料三大部分。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 樣本數以女生、19-21歲、市區鄉鎮農會四健會、高級四健會員、參與四健會年資1-3年、中區,過去一年參加四健會活動1-3次者居多。 二、 活動吸引力以知性學習為最,其後排序分別為:自我實現、愉悅體驗、享受服務、經濟實惠。 三、 休閒效益以教育效益為最,其後排序分別為:社交效益、心理效益、紓壓效益、美學效益。 四、會員背景對活動吸引力和休閒效益上皆有所差異。 五、 四健會活動吸引力的各構面分別與休閒效益各層面達中度以上相關,顯示活動的各項吸引力愈高時,其各層面休閒效益與整體休閒效益都會愈高。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提供四健會未來辦理活動時,能將各吸引力層面納入並著重在各休閒效益上,期望四健會在現今時代發展中更具其存在價值,在辦理青少年活動社團得到相關單位、社會人士的認同與支持。Item Facebook使用者互動性與休閒效益之研究(2012) 林禮維; Li-Wei, Lin臺灣Facebook註冊人口數至2011年11月15日止已達到11,163,900人,成長的相當迅速。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社群網站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彼此有何種互動的現象與休閒效益,以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之差異性與關聯性,做為網站服務者未來規畫之參考依據。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已註冊之Facebook使用者,採用滾雪球問卷調查方式,獲得1,212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運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處理,所得結果如下:一、Facebook以女性使用者、年齡21-30歲者、教於程度為大學(專)、職業為服務業、未婚、居住於北部、上網目的以瀏覽資訊、頻率以每天使用者、每次使用時間以121-240分鐘者為最多。二、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的互動性以回饋為主要,而於休閒效益上則以社交效益為優先。三、不同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居住地區、上網頻率、上網時間,使用者在Facebook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皆具有顯著差異情形。四、Facebook之互動性與休閒效益呈現顯著正相關;故在Facebook上之使用者,大多以年輕族群為主,且擁有不同的意識行為,因此本研究期望研究結果能協助Facebook網站之經營者,在未來規畫與平臺運用設計上,能提供更廣泛的資訊互動功能,針對網路使用者在人際關係與休閒效益層面上,做更適切且正面意義的網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