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Item 《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研究(2013) 劉美慧; Mei-hui Liu《101世界名歌集》是台灣政府第一次引進世界名曲,亦是第一次主導的歌詞翻譯活動成果,自一九五一年暑假開始策劃、執行,經過了半年多,完成了譯詞與詞曲嵌合工作,於一九五二年三月推出《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與其他翻譯文體的最大差別在於入歌的必要性,歌詞翻譯不僅受到語言規則的限制,同時更須具備音樂特質。本文的目的即在探究《101世界名歌集》歌詞翻譯的語言現象、音樂特質表現,以及文化的蘊含,藉助Christiane Nord的文本分析層面內涵,探討文本的時空背景與其所負載、實踐的功能,並透過原詞與譯詞的比對,瞭解歌詞翻譯的策略與方法,以及譯詞改寫的程度,進而分析譯詞的修辭、音樂內涵,探討歌詞翻譯的特殊性,最後再討論文本内的文化範疇,瞭解歌詞翻譯之譯者對文化詞彙、意涵的處理方式。 文本分析的結果顯示,當時世界名曲的歌詞翻譯依循的規範包括了可在忠實與改寫之間自由詮釋、應用修辭表現文學性、必定有韻、具音樂特質,以及在文化上維持基本的異國性。就整體文字風格而言,並無一致的規範與表現,但對於歌詞的內容風格則有著淨化與莊重的規範,讓歌詞跨越到中文的語境之後,能夠更行強化這些經典歌曲裡正向、正統的藝術性。《101世界名歌集》的歌曲開啟了一扇世界之窗,為學子與大眾開展視野,培育音樂賞析的能力,提供跨文化、具藝術性的音樂活水來源,讓人在聆賞與唱和之餘,心靈得以清澈如許。Item 108年國防報告書英譯本翻譯策略初探:由紐馬克翻譯理論出發(2022) 蘇上誠; Su, Shang-Cheng本研究旨在探討《108年國防報告書》英譯版翻譯策略,並採用英國翻譯學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的翻譯理論作為評析依據。本研究將所見 問題分類為九類:口號、文化詞彙、敏感詞、專業用語、用詞精確度、欠 額翻譯、超額翻譯、漏譯以及段落架構與語序結構,並針對各類問題提出 譯文評析以及建議譯文,研究最後根據上述問題提出一個翻譯策略綜整, 希望能提供我國國防相關翻譯工作者一個參考依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 成翻譯工作,為我國國防盡一份心力。Item "A Majority of One" :傳教士譯者馬克萊奇(2023) 張孝耘; Chang, Shawrene馬克萊奇是第一本《易經》及《御纂朱子全書•理氣》英譯本的譯者,雖然首開先河,但百多年來飽受惡評、漠視與誤解。本論文以傳記形式從馬克萊奇的視角鋪陳他翻譯這兩本中國經典的時代背景與他的傳教生涯,來重新檢視他這兩本譯本及評論的流變。研究發現他的翻譯是為了證明中國經典裡的「上帝」不是Christian God,以此將十九世紀在華新教傳教士譯名之爭的戰場從原本的《聖經》中譯轉向中國經典英譯。他的翻譯是他傳教士生涯的一部份,不僅和他在中國的所思所見密切相關,也聯繫著當時在中國其他傳教士的所言所行,以及當時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主張「上帝」譯名的漢學家理雅各對他強烈且情緒化的抨擊是其飽受惡評及漠視的源頭,當代學者雖然不再譏諷他將「上帝」詮釋為雌雄同體的朱庇特,但也忘了他翻譯的初衷,以致誤解頻生。所以他的翻譯必須放回到他的傳教士身分與生涯中來理解。Item ChatGPT於軍事文本翻譯應用研究(2023) 田存聖; Tien, Tsun-Sheng軍隊近年來對翻譯與外語人才資源需求升高,本研究主要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科技ChatGPT在軍事文本翻譯上是否能夠更有效率地處理國際軍事資訊及軍事交流等需求。本文從兩個研究問題出發,分別是譯文準確度和讀者譯文資訊理解程度。研究設計以ChatGPT的GPT-4模型,將國防譯粹中不同主題的8個文章段落翻成中文譯文,並邀集了軍事、外語及翻譯等3位專家針對ChatGPT譯文準確度進行評量,同時以問卷調查軍士官兵對譯文的主觀感受與理解程度,最後再與人工譯文的評分與意見相比較,了解差異,進而探究實際應用的可能。最終,在量性研究後所得分數,ChatGPT譯文的資訊理解與吸收程度在滿分5分的量表中,獲得平均3.92分,對比專業譯者的人工翻譯4.10差0.18,經由分析與個別譯文評分探討,ChatGPT相較於人工譯文並非全都較差,甚至有2段譯文的平均分數高於人工譯者,顯示雖然大部分情況下人工譯文優於ChatGPT譯文,但讀者對於ChatGPT譯文的接受程度也相當高,也同時從研究與語言連貫性分析中,了解ChatGPT在生成軍事譯文上的限制。除了探討ChatGPT在軍事翻譯上的應用外,本研究過程中也對AI工具有其他發現,如操作AI及提詞的使用方式,都將大幅影響產出結果,以及使用線上AI工具的資安隱私問題等,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並且也是具有價值的研究方向,未來如何將人工智慧與人類翻譯者的力量結合,實現更高速度和效率的翻譯作業,才能在安全保密的情況下達到軍事翻譯效率優化。Item CSI 上海:探討張愛玲短篇小說英法譯本中的文化詞翻譯(2019) 海凱苓; Hayslip, Margaret Katherine一般而言,語言能反映出其根源文化,然而有部分詞彙單位(lexical units)仍無法擺脫文化的制約。本文中的文化詞(culture-specific items, CSIs)為指涉抽象概念或具體物件的字彙和語句,且這些文化詞僅存在於特定語言文化中,或是在譯入其他語言後,其意義(meaning)或意涵(connotation)可能背離原意。各文化詞的文化特殊性及涵義晦澀程度不一,有些文化詞較明顯、容易辨識,其餘反之;且文化詞無法單獨存在,必須依賴涉及的來源語(source language)和目標語(target language)組合、文本功能及出版脈絡等,文化詞才得以展現。 翻譯工作為跨越文化和語言隔閡,將所指內容精準傳達,筆者欲瞭解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是如何處理文化詞的翻譯不對等現象。傳統研究將譯者的處理手法分為兩類:異化(foreignization)和歸化(domestication);但現今許多學者修正此過時概念,研究趨勢逐漸從二分法轉變為流動頻譜,並著重於中間的各種翻譯情形。 本論文探討中文的文化詞,如何在英文和法文譯本中呈現,是否如實保留、受到中性化策略(neutralization)影響,亦或由目標語文化中相對應的概念取代。過往研究分析多限於特定文化詞種類,本研究採取更全面方法,即檢視文本中所有符合條件的文化詞。另外,針對文化詞翻譯的處理手法,本論文提出新的架構,用以評析和分類各種翻譯方式;奠基於現有研究中的各模式,此一新架構將詞彙化(lexicalization)、語意規則(semantic regularity)及同義詞(synonymy)等納入考量,其中涵蓋的九種翻譯方式可大致歸類為三種翻譯策略,即異化、歸化、中性化策略。接著將資料進行量化分析,以判定文化詞翻譯方式的成效,以及各篇譯文的文化轉移(cultural transposition)價值。 本研究文本為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等》和《桂花蒸阿小悲秋》,其英文和法文譯本為主要研究題材,共八部文本,其中四部是由張愛玲撰寫和翻譯,而蒐集出的文化詞最後彙編成三語文化詞語料庫。本研究發現,不論譯者或目標語為何,文化詞的翻譯方式多受到中性化策略影響,並極少出現極端翻譯方式。然而各譯者的翻譯手法仍有差異,英文譯者 Kingsbury 和 Patton 採用較謹慎且中性的方式,法文譯者 Péchenart 和張愛玲的自譯版本則傾向使用非詞彙化且不合乎文法的文字;又面對不同文本時,部分譯者處理文化詞的方式並不一致,其中又以張玲愛的情形較明顯。 本研究的學術貢獻在於證明文化詞翻譯量化分析的可行性,以及其成果可支持相關的質性研究。此外,本論文提出的新分類架構也能改編用於其他翻譯研究,進而促進不同語言組合、文本或作者等的對比文本分析研究。Item 《Finnegans Wake》前兩章的中譯跨譯本分析(2024) 樓安杰; Louw, Andre Jacques詹姆斯•喬伊斯的曠世巨作 Finnegans Wake 從1939問世以來,共出現了兩本中文譯本:戴從容的 《芬尼根的守灵夜˙第1卷》(2012年出版),以及梁孫傑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 (卷一:1-2章)》(2017年出版)。本篇論文旨在討論這兩本譯著,希望從內容、風格、精神、可讀性等各方面比較兩本譯著後,能讓讀者對於Finnegans Wake 的中文譯本有所了解。在研究方法上,本篇論文主要採用的是 Patrick O’Neill 所提倡的深入跨譯文本分析 (transtextual analysis)。該分析方法以爲,將多數譯本與原著比較的同時,不但能讓讀者更了解各譯本的本質,同時也能增進我們對於原著的認識。 本篇論文也對於兩本中文譯本提出許多建議,希望對於未來譯者能有所幫助。Item Grayed Skies and Sanguine Pools Annotated Translations of “The Cruelties of War” by Walis Nokan and “Eyes of the Ocean” by Syaman Rapongan(2021) 史天慕; Smith, Timothy L.本論文分析兩部作品的英文翻譯與註釋,分別是從瓦歷斯.諾幹所著之《戰爭殘酷》摘錄的四章,以及夏曼.藍波安所著之《大海之眼:Mata nu Wawa》的第一章。筆者在分析中探討翻譯臺灣原住民文學的選詞用字、研究與策略,與該領域的其他譯者及學者進行比較。Item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Personality Prefile and Anxiety Level(2005) 施彥如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調查台灣地區自由會議口譯員之人格特質及職業焦慮現況。 研究工具為麥布二氏人格類型量表(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與情境特質焦慮 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Tests),參與之會議口譯員計三十名,研究資料經 ANOVA、線性迴歸、Stepwise 多元迴歸、Student’s T-test、Pearson 相關係數統計 分析,得以下結論: (1) 受試者於人格方面偏內向型(Introversion, 66.7%)、感覺型(Sensing, 73.3%)、 思考型(Thinking, 77.7%)、判斷型(Judging, 70%).。最多的人格類型為ISTJ (內 向-感覺-思考-判斷, 43.3%) 與ESTJ (外向-感覺-思考-判斷, 16.7%);; (2) 受試者之四種心理傾向或最多之人格類型都與台灣地區整體大學生及不同 行業專業人士相似; (3) 受試者最多之兩種人格類型-ISTJ 及ESTJ-佔全體之60%,表示會議口譯此職 業別吸引許多實事求是、認真專心之人格類型,他們責任感強、貫徹始終、 注重事實與邏輯、不易退縮或分心,與文獻中針對會議口譯員之描述有許多 共通之處; (4) 受試者之特質焦慮與常模未有統計上顯著之差異,表示受試者之平時的焦慮 程度並未比人口常模低,且受試者之特質焦慮(平時人格中焦慮傾向)對情境 焦慮(做口譯時之焦慮程度)之影響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其人格類型對口譯 時之焦慮程度之影響也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 (5) 唯有受試者之口譯年資與其口譯時焦慮程度呈現負相關且達統計上顯著水 準。結果顯示口譯應著重後天之累積經驗而非過度強調先天特質。 本研究結果可供口譯員、口譯學生、口譯教師、訓練機構等相關人士作為 生涯規劃、學程設計、及學生篩選之參考。Item VTuber與新型態字幕組的翻譯現象(2023) 駱易; Luo, YiVTuber作為一個新的次文化現象,在國內的研究甚少。而圍繞著VTuber的粉絲字幕翻譯現象在加入了偶像及自媒體要素之後,與過往的粉絲字幕產生了歧異。本文將透過文獻回顧、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分析這種新型態粉絲字幕具備什麼特質和特色,並討論譯者扮演的角色有何轉變,動機和目的相較過去又有什麼變化,再來探討以實況作為文本的翻譯現象將面臨的全新挑戰。本論文將先介紹VTuber的流變,接著分析因其產生的新型態粉絲字幕以及研究價值。第二章將藉由回顧過去關於偶像與自媒體的研究,來延伸探討本論文的主要論述。第三章則會介紹新形態的字幕組與過去的字幕組在動機和運作模式上有何不同,並分析其特有的現象。接著將從翻譯方法切入討論,與過往的粉絲字幕比較。最後將從文本的角度分析VTuber的翻譯現象會帶來什麼不同的挑戰,並期望能為未來VTuber的研究奠定基石。Item 一位東南亞裔社區口譯員的自述(2014) 張睿耘; Jui-Yun Chang本文藉由一位東南亞裔新移民社區口譯員口述回溯其生長歷程、因婚姻移居台灣進而從事社區口譯的過程,探討社區口譯這項在台灣尚未制度化的職業之於這位社區口譯員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的敘事研究,文中強調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並互動的研究過程。一方面由研究對象口述回顧生命歷程,另一方面研究者也以自身的經驗參與互動與反饋,使得研究本身不只是現象的研究,而是生命經驗的映照與反思。 透過研究參與者實際社區口譯經驗的分享,可得出以下發現: (一)新移民擔任社區口譯員的動機多是出於幫助其他新移民與自我成長,其中家庭的支持對於新移民能否外出工作與否扮演關鍵因素 (二)台灣的醫療院所仍缺乏通譯資源,且能服務的語種也不夠多元 (三)台灣的東南亞裔的社區口譯員社會地位低落,不受服務單位或服務對象尊重,原因在於多數人並不清楚社區口譯員在醫病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四)電話口譯應是在公部門預算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提供最及時通譯資源與運用有限人力的方式 文末提出本研究未竟之處,以及提供未來可進行後續研究的建議。Item 一劇兩吃:從《量‧度》談跨文化改編(2015) 鍾佩真; Chung, Pei-Chen莎士比亞Measure for Measure一劇,因情節充滿情理法的拉鋸,劇中道德命題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解決,多被專家評為問題劇(problem play)。人物情節的矛盾以及食色性也的背景設定使本劇歷久彌新,西方時有將之改編演出的紀錄。2011年,臺大戲劇系學期製作首演由彭鏡禧教授譯本改編的話劇《量‧度》;隔年,臺灣豫劇團使用同一譯本,由彭教授與師大陳芳教授共同編劇,聯合呂柏伸導演推出豫莎劇《量‧度》,是為三人繼2009年改編《威尼斯商人》為《約/束》後第二次合作。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同一譯本產生的兩種詮釋作品,其個別的跨文化改編歷程。為了探究戲劇翻譯流變的過程,本研究首先著手比較彭譯本與臺灣讀者歷來接觸到的譯本,探討各譯者的翻譯策略與譯筆風格異同,並以角色經營與喜劇元素的處理作為品評譯本之標準。之後分別探討話劇及豫劇版的《量‧度》在上述面向上運用了哪些改編策略,將原劇「翻譯」給觀眾欣賞,並分析其效果如何。最後搭配訪談,印證並充實上述研究分析,期能詳細紀錄此學術與實務合作之跨文化劇場操作,以供譯者或其他研究者參考。Item 三種西方《道德經》學術詮釋中「道」的「厚實翻譯」──文本、副文本、脈絡(2020) 陳致宏; Chen, Chih-hong Rudy《道德經》(Tao Te Ching)是翻譯數量僅次於《聖經》的文本。然而,《道德經》的眾多重製(reproductions)、改編(adaptations)和「偽譯」('pseudo-translations')作品,也已納入西方流行的智慧文學(wisdom literature)或「新時代」('New Age')文學,其中不少由中文能力有限或全無的「偽譯者」製作。若干權威漢學家(如 Girardot、Goldin、Kirkland、Mair、Moeller)已提出此現象中的翻譯真實性問題,尤其考慮《道德經》複雜的形成歷史、作者身份、文本傳統、詮釋史與翻譯史,以及譯本類型。 相對於「偽譯」,謹慎的學術型譯者們荷擔著盡其所能地透過詮釋,以復原《道德經》本義的責任:對某些看似簡單的概念提出最真實的詮釋,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此經典中原始的(primal)、具文化特異性的(culture-specific)宗教哲學概念──「道」。本研究選擇了三種西方《道德經》譯本中「道」的學術詮釋,並在「厚實翻譯」('thick translation')的概念下,觀察其原始意義在各自特定學術領域中的復原。文化理論家阿派爾(Kwame Anthony Appiah)的「厚實翻譯」強調將文本(text)置於其豐富的文化和語言脈絡(context)當中,並稱之為一種附有註釋和注解的「學術翻譯」('academic translation'),而這些註釋和注解可視為文學理論家簡奈特(Gérard Genette)所稱之為副文本(paratexts)的內容。翻譯理論家赫曼斯(Theo Hermans)的「厚實翻譯」進而強調對原始文本的意義和脈絡的跨文化深度探索,他認為這種深度無法單獨在譯文中傳達,需要額外的文本機制,如附註(notes)和其他評論性注釋(critical apparatuses),而這些在本研究中也視為副文本。此外,翻譯理論家張佩瑤(Martha P.-Y. Cheung)進而認為,「厚實翻譯」是一種文化再現形式(cultural representation),它是通過「意義層次」('layers of meaning')展現具中國文化特異性概念的異己性(Otherness)。 有鑒於此,本研究將(1)文字學家梅維恆(Victor H. Mair,1990年)、(2)歷史詮釋學家邁可.拉法格(Michael LaFargue,1992年),以及(3)比較哲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和大衛.霍爾(David L. Hall,2003年)所譯之《道德經》第一章經文起始句,通過三個意義層次觀察,即「詮釋層次」(interpretive strata):(1)文本(text):包括譯者在原文不同版本中的首選原文文本、用於支持其詮釋的其他古代或現代文本,以及這兩者如何幫助形成各自的譯文文本;(2)副文本(paratext):譯者使用於譯文之外的文本篇章,即以前言、序言、後記、附錄、詞彙表等形式傳達對「道」更加全面的詮釋性文本;(3)脈絡(context):以大量副文本形式傳達的、特定學術領域的詮釋脈絡(interpretive contexts)和手法,是由以上三種譯本的學者型譯者們,根據自身研究為基礎的翻譯中表現出來的,展現其來自不同學科在《道德經》研究中的卓越和高學術標準。結果發現,《道德經》的文本意義被各種因素所影響,例如原文版本的選擇和副文本中傳遞之各種不同的詮釋脈絡──即文本在詮釋過程中並非無改變,而是帶有譯者意圖,因而譯文結果亦受影響。由此進而發現,三種譯本在三個詮釋層次中對「道」的理解均有異處:原文文本其不同意義之產生,決定於其起源於不同的語言、歷史、社會、文化或哲學脈絡,透過附加到其相應之不同譯文的、帶有譯者意圖的副文本進行傳達──換句話說,副文本即為一種文本和脈絡之間的交互作用物(interactant)。整體來說,本研究認為《道德經》中「道」的「厚實翻譯」,可理解為其詮釋性表徵,其呈現不同之脈絡化的意義,在不同詮釋層次之間,以及透過不同譯者之間對話的二維相互作用中產生,從而塑造其產生之各種相異的本體論(ontology),並顯示出「道」的翻譯之必然性(necessity)、層次性(layerity)、多重性(plurality)和共同創造性(co-creativity)。然而,雖然詮釋各有不同,在這三種譯本中也發現了一個意義的匯合點,即本研究中認為是「道」的非教條性(non-doctrinality)。從此發現所延伸出來的觀點是,由於「道」的意義是共同創造的,故無普世的制高點來談論「正確的」或「最好的」翻譯,並合理化了對「道」的多元共同創造的詮釋,以譯者和文化之間對不同世界觀的建設性對話為其形式。上述發現提供了以下啟示,來重新思考翻譯研究中的若干概念:(1)「道」的一對一、字對字的「對等」('equivalences');(2)有關「神話」與「真實」的「巴別塔」('Tower of Babel')問題;(3)從《道德經》遠古的口傳文化(oral culture)演變成至今未曾間斷傳遞其脈絡化的注釋、解經和翻譯,來重思《道德經》的「文本」('text')性質;(4)翻譯研究應進一步向跨文化人文學科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開放;以及(5)從《道德經》的透明並易於閱讀的「虛薄翻譯」('thin translations')中看到的語言和文化之間的不兼容性(incompatibilities)。正是《道德經》翻譯的「厚實」('thickness')促進了對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反思理解,這在當今加速的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和文化同質化(cultural homogenization)中具有重要價值。Item 不只是兒童文學:伊索寓言功能流變(2015) 林憶珊; Lin, I-Shan伊索寓言為家喻戶曉的兒童啟蒙讀物,故事多以動物為主角,敘述淺顯易懂、篇幅精簡、清晰,再利用故事的內容闡明一則則人生道理。但是伊索寓言在上古世紀卻非只是兒童讀物,而是辯論家在論說時用以隱射、舉例的修辭材料,有些故事甚至兒童不宜。伊索寓言在中古世紀被作為神職人員講道時的證道故事,文藝復興時期成了文法學校的語言學習材料,啟蒙時代的伊索寓言更扮演著啟發孩童想像的讀物。如此多變的功能,變的不是伊索寓言的本質,而是不同時代、不同翻譯的作法。本論文以時間作為主軸,闡釋各階段伊索寓言的形貌,分析出版品的形式與內容,描述伊索寓言的功能轉變。第一章探討伊索問題以及寓言體,第二章為修辭材料以及證道故事,第三章分析六本十七世紀出版之伊索寓言,探究語言學習材料的內涵,第四章分析六本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的伊索寓言,進一步描述、分析伊索寓言在啟蒙時期的轉變,第五章綜覽二十一世紀的伊索寓言,包含其功能、形式以及應用。最後一章結論針對先前的論述加以重整。不同時期的翻譯,針對其預期的使用者需求,都會加以調整內容、形式。本研究認為伊索寓言的功能轉變也呼應了歷史的時間線,其內涵也從最早的修辭功能,不斷擴大、增加、改變。未來研究可朝文本之廣度、深度以及語言、地區著手。本研究透過描述、解析不同時期的伊索寓言,進一步剖析被挪用、刪減、變形的文本,看見翻譯如何被創造、被定義。Item 不同視角下的臺灣: 臺灣史相關文本之翻譯贊助者研究(2014) 江昀蓉; Yun-Jung Chiang本研究試圖探討贊助者對臺灣歷史文獻史料中譯本的操縱與運作。臺灣歷史文獻史料為了解臺灣歷史與人文最直接的途徑之一。過去荷蘭人、西班牙人都曾佔領臺灣,1860年因北京條約臺灣開港通商,吸引許多商人、傳教士、探險家等來台,日本人更殖民臺灣長達五十年之久。過去曾到訪臺灣的人士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與對臺灣的研究結果,這些作品便成了現代人了解臺灣歷史的重要媒介。本研究試圖從三個贊助者,政府部門出版機構、民間出版機構與教會出版機構,探討各贊助者在翻譯臺灣歷史文獻資料時,對譯本的操縱與其譯本中暗藏的意識形態,與各贊助者出版譯本的目的。希望透過對譯本的分析,探討譯本在戒嚴時期與解嚴後等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的樣貌,找到有系統的方式討論臺灣史相關文獻史料的譯本。Item 「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一個世界文學與英譯的研究(2023) 李明哲; Lee, Ming-che本論文詳盡梳理了一九九〇年代的經典臺灣同志(酷兒)小說,如何透過英譯本的新近出版與流通,在非華語世界(尤指說英語的西方世界)獲得文學生命的延續與再脈絡化。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解嚴以來,原本保守單調的臺灣社會快速蛻變成多元且活力十足的民主政體,急切渴望西方「先進」文明的「現代性」洗禮,包括創新的破壞性思維、時髦的文學理論、前衛的性別意識形態等,不一而足。受美國八〇年代新樣態同性戀文學的啟迪,臺灣文壇誕生了具本地特色的後現代「同志文學」。本論文援引歌德的世界文學觀與美國學者達姆羅什關於世界文學與世界主義的論述,以「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為主題,結合質性文本分析與客觀數據統計,從當代世界文學的視角出發,全方位考察英譯臺灣酷兒文學如何以達氏跨越文化疆界的「閱讀」及「流通」模式,成為世界文學版圖的一員。研究文本包含朱天文的男同志小說《荒人手記》、邱妙津的女同志邪典《鱷魚手記》和《蒙馬特遺書》,以及紀大偉的跨性別科幻傑作《膜》,皆為臺灣及華語文化圈同志文學歷久彌新的一時之選。研究發現,「臺灣產製酷兒性」順應全球商品化的世界文學潮流成功對外輸出,主要推動力除了水準上乘的英譯本外,尚有內、外部多項支撐要素,包括作者的文學聲望與影響力、重量級世界文學網站與國際媒體的引介與評述、臺灣政府的堅定支持與贊助、英譯者與其他國際學者不遺餘力的宣傳等。最關鍵的是,作品本身獨樹一幟的在地酷兒文學魅力―正是這種難以取代的他異性,推升臺灣酷兒小說有機會登上世界文學的殿堂。Item 「世界少年文學選集」與「兒童文學傑作選」的附文本研究(2017) 孟令函; Meng, Lin-Han東方出版社與國語日報出版社為臺灣兒童文學史上的兩大兒童文學出版社,歷史悠久且出版品極多,時至今日仍發行許多出版品。兩家出版社在六零年代各自推出了許多翻譯兒童文學套書,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國語日報出版社的「兒童文學傑作選」及東方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少年文學選集」。兩套叢書規模、出版時期相近、皆為翻譯兒童文學作品,其時代意義、在兒童文學出版史上的地位都相當重要。 本研究選定東方出版社的「世界少年文學選集」與國語日報出版社的「兒童文學傑作選」進行研究比較。透過查找、收集這兩套叢書的初版作品,選取其豐富的附文本資料(包括給讀者的序言、人物介紹等等),針對兩家出版社的附文本進行比較。 東方出版社的「世界少年文學選集」與國語日報出版社的「兒童文學傑作選」,分別表現日本、美國兩大兒童文學勢力對台灣兒童文學的影響,且兩套叢書的附文本內容、譯者、出版者之文化背景都有明顯差異,本研究針對兩套翻譯兒童文學作品的附文本進行比較,並分析譯者背景及其翻譯策略,呈現兩家出版社各自引介兒童文學叢書的不同手法,並讓譯者在引介翻譯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現身,展現翻譯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對臺灣兒童文學帶來的文化影響。Item 中到英新聞翻譯探析:以《台北時報》言論版翻譯為例(2005) 李儀芳; Lee, Yi-Fang新聞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傳遞訊息並溝通文化。而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翻譯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若放在訊息溝通的框架下來探討,新聞翻譯本身就是研究文化交流與語言交換的有力文本。目前大多數的新聞翻譯研究都受到語言和樣本的限制,大都探討英翻中的新聞編譯,而非純粹的翻譯活動。本論文以「台北時報」的言論版翻譯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既有的新聞翻譯策略為基礎,探討中翻英新聞的策略問題,並與英翻中新聞翻譯策略相互對照,期能描述中翻英新聞內容的翻譯狀況與實際應用的策略。本文以文本分析為基礎,配合深度訪談,試圖由文本分析的結果探討中翻英新聞翻譯工作者應用的策略,並輔以訪談內容,進一步描述新聞內容翻譯的現象,討論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會受到哪些層面的因素所影響。Item 中國古裝劇字幕翻譯策略探討:以《羋月傳》為例(2024) 劉懿萱; Liu, Crystal在現今串流媒體興盛的時代,世界各地的觀眾能輕易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的影劇內容,然劇集中各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向來都是譯者翻譯時的難題。在各式影劇中,中國古裝劇富含中華歷史及文化特色,在亞洲地區十分受歡迎。隨著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也越來越常看見古裝劇配上英文翻譯的字幕,將華語內容推向國際。本論文以中國古裝劇《羋月傳》(Legend of Mi Yue)作為分析文本,探討古裝劇的字幕英譯策略。研究者以功能對等、文本類型、和目的論等理論為分析基準,並將Halliday所提出的語域理論(Register Theory)與李運興教授提出的五種文化詞處理模式應用於字幕分析。分析項目分為三大項:「宮中習語英譯分析」、「文化詞英譯分析」,及「古文詩詞、成語比喻英譯分析」。在「宮中習語英譯分析」中,本論文從Halliday所提出的語場(field)、語旨(mode)、語式(tenor)等面向檢視譯文的翻譯品質與譯者的翻譯策略,並適時提出修改建議。在「文化詞英譯分析」及「古文詩詞、成語比喻英譯分析」部分,本論文則參照李運興教授的文化詞處理模式分析古裝劇節目譯者使用的翻譯策略。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古裝劇劇情涉及不同情境、階級地位,以及語言風格,譯者應依各語境調整翻譯方式,才能盡可能傳達劇情及人物的話語特色。而在翻譯中國古裝劇中的文化詞及古文詩詞、成語比喻時,譯者應在傳達文化意義及方便觀眾理解間取得平衡,避免因過度直譯而導致譯文突兀難懂。Item 中國版的「心靈雞湯」:《于丹〈論語〉心得》及其英譯研究(2017) 涂宇祺近年來不少中華傳統典籍的現代解讀本面世,當中最為轟動的當屬2006年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于丹〈論語〉心得》。有別於傳統一板一眼的《論語》解讀本,該書用通俗的語言,結合當時社會現實解讀《論語》,出版後隨即風行全國。然而,有不少學者認為該書誤讀《論語》,只是利用《論語》來表達作者于丹的「心靈雞湯」。因廣受歡迎,2009年該書英譯本Confucius from the Heart出版,為建國後為數不多的版權輸出範例,後來出版的二十多種語言譯本亦以此英譯本為源文來翻譯。從《論語》到《于丹〈論語〉心得》,這是文言文翻譯到現代漢語,在時間上跨越了中國的古與今;從《于丹〈論語〉心得》到Confucius from the Heart,這是由中文翻譯到英文,在空間上跨越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本研究審視《于丹〈論語〉心得》及其英譯本如何挪用勵志書的模式重新「翻譯」了《論語》。 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研究,透過文本分析,以勒菲弗爾的翻譯理論為架構,從蜜琪•麥克吉,珊卓拉•K•多爾比和海蒂•瑪莉•里梅克三位學者的勵志書理論出發,分析上述兩度翻譯中意識形態及詩學特徵的轉變,檢視相關贊助人在兩書的翻譯及出版過程中的角色。研究發現,《于丹〈論語〉心得》在意識形態及詩學特徵上帶有明顯的勵志書色彩,從該書的包裝和行銷可看出其勵志書的特色及贊助人的作用。Confucius from the Heart亦有反映甚至強化源文的勵志書色彩,但在呈現源文詩學特徵上既有佳譯亦有文學性丟失之處。作為中書英譯,其版權輸出的過程更加突顯贊助人的重要作用。Item 中央社英文譯稿的守門機制與框架策略:以2024 年大選新聞編譯為例(2024) 康傑; Calpin, Joseph本研究針對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與其英文網站Focus Taiwan,探討中央社在2024年總統大選最後兩週的新聞編譯。本文借鑒Roberto Valdeón的新聞編譯研究方法,藉由守門機制與框架策略兩個概念,分析中央社所產製的英文新聞,旨在探討中央社的內容篩選與框架轉變。2024年總統大選的框架提供廣泛的議題,包括介選與候選人的廢死立場等不同主題。中央社致力於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而這個使命在大選期間更為重要,中央社根據其使命調整選舉期間的整體新聞報導,透過Focus Taiwan讓外國讀者看懂原本為在地讀者所撰寫的新聞。在此過程中,中央社著重報導主要人物及議題,並透過增刪內容來打造易於國際讀者所接受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