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5

創立緣起

中國早自漢唐時代與外國有所接觸時便已有譯書的工作開始進行,尤其至清末民初,列強入侵,國事艱困之際,有識之士體認借助西學以促進中國現代化的重要,不少人士毅然投入西書中譯工作,其結果對我國政治社會文化都產生劇烈的衝擊。直至今日,隨著傳播通訊之發達,舉世已成為聲息相關的地球村,如何透過翻譯慎重採擷外國之優點,促進我國之文化科技進步;又如何透過翻譯將我國人民的多方成就傳揚海外,提昇我國之國際地位;都是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慎重其事的問題。

本所為國內第一所公立之翻譯研究所,歷時四年餘籌劃,於八十五年八月正式開辦。設立之目標,一為配合當前社會所需,兼顧科技整合,培養各領域專業口筆譯人才;另一方面則強調翻譯之學術及理論研究,以配合國家發展政策,擴大國際文化交流,提昇學術研究水準。

良師益友

本所師資陣容強,除積極延聘專任教師,並禮聘國內各大學教授或專家任教。筆譯組教授多為著作等身之名家,如延聘自香港中文大學之劉宓慶客座教授、中研院李奭學研究員等,口譯組教授多為具有從事高層國際會議口譯多年經驗之專家,如陳子瑋、吳敏嘉、周滿華、黃勝美等,都是我國多年來在WTO、APEC等重要經貿談判中協助政府首長折衝樽俎的幕後英雄。此外,為充實學生在文學、語言學、法政、經貿、科技、藝術各方面之素養,更敦請如彭鏡禧、李振清、羅青、席慕德等教授執教。

本所自成立之初,便深受學生之嚮往重視,第一屆招生時即創下近五百人報名,競逐十個入學名額的盛況,現在仍要求TOEFL或IELTS測驗極高成績作為參與入學考試之基本資格。所有學生來自多樣化的大學主修背景,包含文學、教育、新聞、企管、理工、醫學等,又都有優異的中英文造詣;同窗研讀,互相砥礪,自然能精益求精,不斷精進。

淬礪精煉

在課程方面,本所之口筆譯兩組,一年級多為必修科目。全所共同必修科目包括中國翻譯史、翻譯概論研究、初級筆譯練習。筆譯組的必修科目還有比較文體論、筆譯研究方法、進階筆譯練習。口譯組的必修科目包括口譯研究方法、視譯、逐步口譯、同步口譯習。以上的必修科目以外,所有學生都必須修習系列專題講座,從美術、音樂、體育、經貿、工業科技、物理等專題中獲取豐富的背景知識,以利譯事的進行。

一年級結束時,筆譯及口譯組學生均應通過資格考試,以確定其有繼續二年級課程之能力,如不能通過,則不准續修二年級課程。自二年級起,口筆譯兩組課程均分為理論及實務兩個取向。學生可擇一方向努力,分別加強理論研究或實務訓練。修畢相關科目後,學生仍必須接受學科考試及論文考試,始得畢業。在學科考試方面,理論取向學生應以筆試就「口筆譯理論」與「翻譯史」應考,實務取向學生則應就筆譯或口譯專長接受專業考試;論文部分,理論取向學生應提出三萬字以上的學術研究之論文,實務取向學生則可以筆譯作品或口譯實際表現,配合一萬字以上的自我評析報告作為論文。

由於翻譯工作需要深厚的語文基礎與豐富的專業知識,本所也鼓勵學生儘量爭取出國研習的機會,甚至規定除特殊情況外,所有學生在學期間應至國外研習三個月至六個月。本校與多所國外知名大學有合作協定,目前每年師大派往國外交換學生中,有一半是本所學生。

追求卓越

本所自成立之初,便深受學生之嚮往重視,第一屆招生時即創下近五百人報名,競逐十個入學名額的盛況;且採取從嚴教學的高標準原則,許多學生戲稱本所是全國入學最難、畢業更難的研究所,確非虛言。事實上,本所畢業最低學分,筆譯組理論取向學生為37學分,實務取向學生為37學分;口譯組理論取向學生為52學分,實務取向學生為69學分,應該也是全國各研究所少見的規定。但是,本所全體師生都有共識,唯有作最高的自我期許,才能達成超群的成就,因此,莫不兢兢業業,迎接挑戰。相信凡是通過考驗的畢業生,都能依個人志趣,或為國內領導翻譯研究的學者或教授,或為首屈一指的口筆譯專家;共同努力,達成建立翻譯實務專業尊嚴、與提昇翻譯研究學術地位的理想。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682
  • Item
    語料庫輔助下的王際真翻譯風格研究
    (2024) 張冰; Zhang, Bing
    華裔翻譯家王際真對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傳播有著「播火」之功,其翻譯生涯超越了半個世紀,為中國文學英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肩負著延續原作生命、傳播源語文化的使命。隨著翻譯理論的發展及翻譯研究的進一步加深,譯者的翻譯活動主體性及創造性得到了相當的重視,譯者風格研究也逐步成為翻譯研究的焦點之一。文章對王際真的整體譯作進行梳理,採用語料庫實證研究與質性考察相結合的研究方式,以描寫翻譯學及語料庫翻譯學等相關理論為指導,根據王際真譯作特點將其劃分為全譯和非全譯兩類文本,建立王際真譯作語料庫,提出相關研究假設,對王氏譯作展開宏觀層面量性考察和微觀層面個案分析相結合的研究,進而探究王際真的翻譯風格特點。宏觀層面,在對比原文的基礎上,分別從詞彙、句子和語篇層面對王氏不同時期譯作翻譯傾向及特點展開分析與討論,發現王氏譯作用詞較為簡單且通俗易懂,有著較強的口語化及簡化傾向,便於譯文讀者閱讀、理解。兩類文本在語序調整方面呈現出相異趨勢,敘事視角方面也大相徑庭,在詈罵語言使用方面卻高度統一,對原文中的詈罵用語以省略或簡述譯法處理,體現出翻譯中國語言文化時所擁有的民族語言榮耀心理,力圖保持譯文語言的純淨,保留譯文讀者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積極想像。譯本註釋使用方面,兩類文本均較為重視原文中稱謂語信息在異語語境中的傳播問題,建構了較為獨特的稱謂語翻譯體系。相較於王氏早期譯作,王氏中、後、晚期譯作較為重視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傳達問題,往往在註釋中增加文化現象解釋及譯者評論內容。微觀層面,對王氏譯作展開橫向、縱向及歷時層面的個案對比分析,發現王氏全譯文本中詞彙豐富程度、多樣性和用語複雜程度不高,閱讀難度較低,翻譯顯化特徵較為明顯,譯文的翻譯靈活性及自由度較高,與原文呈現出一種動態的照應趨勢。非全譯文本方面,王氏譯作詞彙密度、語言豐富程度和句子長度均不高,可讀性更強,與全譯文本相似,但在語篇層面卻重翻譯交際效果,輕語言形式表達,重視直接引語的使用及情節的銜接與連貫問題,故事情節集中,人物衝突明顯。歷時視角來看,王氏晚期譯作用詞精准度、語言流暢度、詞彙豐富程度更高,更為注意文化信息的解釋及補償。王際真的翻譯風格受到了贊助、主流意識形態及詩學等方面的影響。王氏早期翻譯活動中所形成的翻譯風格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氏中、後乃至晚期的翻譯行為,使得王氏不同時期的翻譯風格呈現出動態性和相對特定性的特徵。
  • Item
    臺灣翻譯碩士班翻譯科技教學現況分析
    (2024) 金瑄桓; Jin, Syuan-H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翻譯碩士班翻譯科技課程的現況及改進建議,透過課程綱要調查、課程實地觀察與教師訪談、系所主管代表訪談、學生問卷調查與訪談,以及業界專業人生訪談,從教師、學生與業界的三個面向切入。結果發現課程名稱有效代表每門課程的內容,課堂強調討論、合作,高度符合社會建構主義的特性,從學生的回饋中可以看出,老師成功達到課程和教學目標,將翻譯科技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然而課程種類單一、教學目標流於表面、教師專兼任參半、班級人數限制、課程時數不足,以及學習受限於課堂,儘管各所欲深入開發課程,然而受限於臺灣市場對於翻譯科技的意識不足、師資招聘受限與困難,與教育部制度僵固的問題,導致裹足不前。盼以增加課程多樣性、深化教學目標、教師專任聘用、設定修課人數上下限、增加課程時數、強化課外學習資源等短、中、長期的翻譯科技課程發展建議,以補足臺灣翻譯碩士班翻譯科技訓練不足的缺失,方能提供更全面的翻譯科技教育。面對人工智慧的時代,投注於翻譯科技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盼望本研究能拋磚引玉,以期臺灣翻譯研究所翻譯科技課程更健全的發展。
  • Item
    「譬學」:論明清耶穌會士對西洋古典修辭學與中國「文」的傳統之貢獻
    (2024) 朱雯琪; Chu, Linda Wen-Chi
    明末以來,天主教耶穌會士大舉入華,成為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們在華留下大量的宗教、科技與人文譯著。雖然我們熟悉的多為科學著作,過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於宗教和科技領域,但人文著作的量和內容同樣不容忽視。例如,明清時期耶穌會士高一志(1566–1640年)的〈西學〉(約1615年完成;乃1632年《童幼教育》中的一章)以及艾儒略(1582–1649年)的《西學凡》(1623年)就是最早介紹西方各種學科的代表作。耶穌會士在介紹人文學科時,也引入了大量的西方古典修辭學,如利瑪竇(1552–1610年)的《西國記法》(1596年)和高一志的《譬學》。本論文旨在延續前人的研究,深入探索高一志在《譬學》中參考的中西古典文獻,並討論「譬喻之學」和「修辭學」的引入對中國和歐洲「文」的傳統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其在兩大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第一章審視了中國史上如何翻譯「修辭」這一概念,並探討西方古典修辭學與明清時期耶穌會士的傳教活動、文藝復興人文主義(Renaissance humanism)和中國傳統之間的關係。第二章深入探究耶穌會士在引入歐洲古典修辭學至中國時參考的西方文獻,特別是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和譬喻上的理論。第三章詳細分析《譬學》中的譬喻規則和十大類型,並取之以比較羅馬修辭學家的作品與文藝復興手冊式的修辭著作,揭示坤體良(Quintilian,約35–100年)的《演講術》(Institutio Oratoria)、《獻給赫倫尼》(Rhetorica ad Herennium,作者不明)以及南宋文人陳騤(1128–1203年)的《文則》可能是高一志的主要參考來源。第四章探討《譬學》受到的中國文獻的影響,結合高一志對譬喻的論述和中國古典的「引譬連類」概念,以呈現《譬學》中西文化交融的特性。第五章從翻譯學角度探討「翻譯」作為一種廣泛的媒介,考察西方知識如何透過耶穌會士轉化為中文,並提出耶穌會士在中國創新的「翻譯模式」。第六章重新審視耶穌會士提出的人文學科架構,指出他們將中國教育傳統與西方古典教育傳統融合,形成了明清時期中西交融的獨特人文學科框架。
  • Item
    如何在翻譯中抹去後現代風格:施叔青《寂寞雲園》描述性的翻譯研究
    (2024) 傅思可; Faul, Scott Michael
    施叔青的《寂寞雲園》是一部帶有鮮明後現代風格的歷史書寫後設小說。本書原文的一大特點,在於施叔青將真實世界的自己寫進了作品的美學現實,透過這位本書主角與曾孫女的對話內容,形成這部作品。然而,本書英文譯文的譯寫過程卻抹去了施叔青的後現代風格,將原文的複調敘事替代為全知敘事觀點,也將事件重新排列為線性敘事。《寂寞雲園》作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不同於前兩部採用第三人稱敘事的後殖民批評風格,改為後現代風格的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由兩位戲劇化的敘事者之間的對話來推動情節(syuzhet)。然而葛浩文與林麗君的譯文 City of the Queen 卻捨棄了這種敘事結構,將情節重新安排,並刪去原文關鍵的後現代元素,使得中文原文與英文譯文出現極大差異。而透過描述性翻譯分析,正可呈現施叔青原文當中的表達風格有何效果,以及譯文經過重寫後的不同。 為了討論原文與譯文重寫後的不同之處,本研究將原文與譯文切分成個別敘事單元,並找出原文對話進行時的地點。以四個不同章節,分別對施叔青作品中的四項後現代元素進行文本分析。第一章點出原文有著獨特的女性時間觀,不斷往復循環,而譯文卻成了單純的線性敘事。第二章討論將真實自我放入作品美學現實的作法。第三章探討原文所展現的歷史書寫主體性問題。第四章則探討了原文的敘事空間性(narrative spatiality):在呈現情節時,空間的重要性高於時間。正由於英文譯文省略了以上這些後現代元素,對翻譯的討論也成為難得的機會,得以敘述並對比呈現施叔青寫作風格帶出的效果。
  • Item
    從余光中和張愛玲的譯作看英美散文中譯的風格
    (2024) 陳佳伶; Chen, Chia-ling
    Jean Boase-Beier(2020)在其著作《翻譯與風格》(Translation and Style)中提出,「文學翻譯可以視為風格的翻譯」,風格能展現作者的觀點、信念和對世界的認識,使意義的傳達更完整,對於文學的閱讀和理解,以及翻譯達到功能完備都極為關鍵。語言是表達風格的元素,是風格賴以成形的媒介,Boase-Beier(2020)提出採用上世紀末以來發展的認知文體學(Cognitive Stylistics)和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概念探討原作風格,以及譯者的選擇在譯本上的呈現模式,以解釋如何傳達翻譯風格。本研究基於上述相關理論概念,透過文本語言分析,了解作者使用特定語言或表達方式的習慣所具有的認知基礎以及文學上的意義和功能,以更精準地判別原作風格是否適切地被理解、詮釋和翻譯,進而相對於作者和譯者的寫作風格,更客觀地評斷譯文的品質。本研究第一章緒論簡介以翻譯風格作為研究主題的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以中西方文論、散文風格寫作及研究理論為根據,歸納出風格的「言、情、意」三要素,深入風格的內涵,並且從翻譯理論探討語言與風格的關聯,讓翻譯評論落實於語言層面。第三章綜述翻譯評論的原則與方法,並提出脈絡化的「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架構。第四、五章檢視余光中的創作和翻譯論,及張愛玲的創作論,以認知文體學和關聯理論剖析余光中與張愛玲的寫作風格與其散文翻譯風格的關聯,並論譯者的主體性。第六章以余、張兩人翻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篇小說,作為翻譯風格比較評論的實例。本研究期能以「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模式,取代傳統信、達、雅的評論原則,以及歸化/異化二元模式的批評語彙,豐富翻譯批評的方式,為翻譯風格評論開啟新的篇章。
  • Item
    《Finnegans Wake》前兩章的中譯跨譯本分析
    (2024) 樓安杰; Louw, Andre Jacques
    詹姆斯•喬伊斯的曠世巨作 Finnegans Wake 從1939問世以來,共出現了兩本中文譯本:戴從容的 《芬尼根的守灵夜˙第1卷》(2012年出版),以及梁孫傑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 (卷一:1-2章)》(2017年出版)。本篇論文旨在討論這兩本譯著,希望從內容、風格、精神、可讀性等各方面比較兩本譯著後,能讓讀者對於Finnegans Wake 的中文譯本有所了解。在研究方法上,本篇論文主要採用的是 Patrick O’Neill 所提倡的深入跨譯文本分析 (transtextual analysis)。該分析方法以爲,將多數譯本與原著比較的同時,不但能讓讀者更了解各譯本的本質,同時也能增進我們對於原著的認識。 本篇論文也對於兩本中文譯本提出許多建議,希望對於未來譯者能有所幫助。
  • Item
    英中翻譯逆向遷移現象之分析
    (2024) 蔡茜伃; Tsai, Chien-Yu
    跨語言影響(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CLI)是指某語言影響另一個語言產出,可橫跨不同的語言子系統,也稱為遷移。而翻譯需具備兩種以上的語言能力,熟稔不同語言的轉換遷移方式,因此廣泛應用在語言習得的跨語言影響理論,應能提供翻譯學習研究脈絡。然而過去鮮少將此理論應用於翻譯研究,更少聚焦翻譯逆向遷移的討論,故本研究探討非母語源語對學生母語為譯入語的逆向遷移影響,分成詞彙及篇章兩個面向,透過討論語言表徵遷移軌跡,進一步解釋特定語言差異造成翻譯學習困難之處。詞彙研究部份,採用詞彙語言學四種詞彙意義分類;篇章研究部份,從功能語法討論語言類型開始,輔以過去中文功能篇章語法研究基礎,再依系統功能語法的篇章結構性及非結構性資源,探討中英差異及遷移造成的譯文問題,同時對應多語習得相關研究,主要發現如下:首先,標意詞目學習固化遷移造成學生翻譯詞彙的困難,從真正讀懂文字到翻譯都可能受過去學習習慣影響,學生常忽略英文詞彙的「概念」,僅擷取中文詞目表徵解釋,以中文意合的方式閱讀英文,更將詞目遷移譯入不適合的目標語語境。結合過去多語詞彙實驗所推演的詞彙存取模式,本研究推論有四種可能的翻譯詞彙存取路徑。第二,學生譯文的篇章發展明顯將英文的篇章銜接邏輯遷移到中文篇章發展中,以英文句子為翻譯單位,照原文的謀篇方式書寫中文,如將原文指代和連接遷移到中文篇章,有時候還會額外添加原文沒有的指代和連接詞語,將英文主謂的概念遷移到中文。此外,中文的詞彙語義會影響篇章,英文結構影響用字的遷移情況,如「be動詞」翻譯成「是…的」或「…的是」中文強調句,會造成中英文篇章不對等問題。從遷移的角度觀察,學生理解英文時,常以中文理解篇章的方式閱讀,此現象為母語順向遷移;反之產出譯文時,卻又受到源語詞彙及篇章影響,產生逆向遷移現象。由此可見,遷移並不是固定、單向發展,若要更深入了解跨語言影響,也要了解第二語對第一語造成的影響。此外,考量詞彙及篇章知識涉及諸多層面,語言學習時所訓練的詞彙提取使用方式會造成翻譯用詞難解及轉換固化,翻譯學習應由下而上,加深詞彙概念廣度與深度,也應由上而下學習語言結構及背景文化差異之處。翻譯教學應用上,應納入中英篇章邏輯及轉換概念,讓學生更了解語言結構不同之處,提升語言後設認知覺識。
  • Item
    林欣誼《老雜時代》英文譯註
    (2024) 藍于晴; Feest, Genevieve
    在台灣社會與歷史中,雜貨店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為民眾提供日常生活用品、 食物等雜貨,更是一個社區共聚交流的地方,而雜貨店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象徵。雜 貨店曾是許多台灣村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時至今日,隨著連鎖便利商店的興 起,傳統的雜貨店漸漸的沒入歷史中。《老雜時代》一書中,記錄著作者林欣誼與攝影 師曾國祥一同到訪台灣各地傳統雜貨店的故事,同時《老雜時代》也是台灣第一本以 傳統雜貨店為主題的書。書中所記錄的點點滴滴帶領讀者走進台灣的雜貨店,透過店 家的日常生活與傳承故事,一窺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本英文譯註包括《老雜時代》的 前半部,筆者希望藉由英文譯文及註解,讓英文讀者群能夠更加了解台灣這段獨特的 歷史。
  • Item
    台灣醫療通譯現況研究-護理人員觀點
    (2024) 吳佩玲; Wu, Pei-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護理人員面臨語言隔閡對於照護外籍移工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因應跨語言溝通。研究者採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三十三位南部地區某醫療體系的護理人員,並參考主題分析法進行文本分析與詮釋。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礙於語言隔閡無法與外籍移工互動,也因此避免有言語上的接觸,較少花時間與病人互動,護病互動主要是以治癒身體為主的人際關係。此外,也礙於通譯可近性與即時性的侷限,護理人員因應之做法為日常照護就使用Google翻譯、採取肢體動作、衛教單張等溝通策略。此外,也配合醫師的要求,預先安排通譯協助。其他則視臨床有必要,才會尋求臨時通譯員的介入。面臨臨床工作的複雜與不確定性,儘管意識到臨時通譯員介入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護理人員仍覺得通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整體而言,護理人員對專業通譯有其需求,仍而此需求可能礙於工作忙碌、尋求通譯之不易再加上利益關係者介入等因素,使其使用需求似乎低於預期。基於上述研究發現,醫療通譯是否有其臨床發展的可行性,是值得未來通譯推動者深思的議題。並於最後對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