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Item 聖經詮釋架構:以「時代論」為例(2023) 范大龍; Findler, Christopher J.詮釋聖經的基本策略分為兩種:一、以經文書寫對象與時代之區別劃分聖經,本文稱之為時代論(Dispensationalism);二、非時代論詮釋法。教會依不同比例混合以上兩種策略,發展出各種詮釋框架,產生諸多不同的教義、數千種不同的教派。教會的詮釋框架又可分為兩種:一、完全並只採用時代論策略,本文稱之為保羅時代論(Mid-Acts Dispensationalism);二、其它混合型詮釋框架。本文將探討這兩種詮釋框架的不同、何者較為合理與可行,以提供聖經研究者一個值得參考的聖經詮釋框架與研究策略。Item 「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一個世界文學與英譯的研究(2023) 李明哲; Lee, Ming-che本論文詳盡梳理了一九九〇年代的經典臺灣同志(酷兒)小說,如何透過英譯本的新近出版與流通,在非華語世界(尤指說英語的西方世界)獲得文學生命的延續與再脈絡化。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解嚴以來,原本保守單調的臺灣社會快速蛻變成多元且活力十足的民主政體,急切渴望西方「先進」文明的「現代性」洗禮,包括創新的破壞性思維、時髦的文學理論、前衛的性別意識形態等,不一而足。受美國八〇年代新樣態同性戀文學的啟迪,臺灣文壇誕生了具本地特色的後現代「同志文學」。本論文援引歌德的世界文學觀與美國學者達姆羅什關於世界文學與世界主義的論述,以「世界中的臺灣酷兒文學」為主題,結合質性文本分析與客觀數據統計,從當代世界文學的視角出發,全方位考察英譯臺灣酷兒文學如何以達氏跨越文化疆界的「閱讀」及「流通」模式,成為世界文學版圖的一員。研究文本包含朱天文的男同志小說《荒人手記》、邱妙津的女同志邪典《鱷魚手記》和《蒙馬特遺書》,以及紀大偉的跨性別科幻傑作《膜》,皆為臺灣及華語文化圈同志文學歷久彌新的一時之選。研究發現,「臺灣產製酷兒性」順應全球商品化的世界文學潮流成功對外輸出,主要推動力除了水準上乘的英譯本外,尚有內、外部多項支撐要素,包括作者的文學聲望與影響力、重量級世界文學網站與國際媒體的引介與評述、臺灣政府的堅定支持與贊助、英譯者與其他國際學者不遺餘力的宣傳等。最關鍵的是,作品本身獨樹一幟的在地酷兒文學魅力―正是這種難以取代的他異性,推升臺灣酷兒小說有機會登上世界文學的殿堂。Item 以關鍵決策稽核法剖析會議口譯準備中的專家決策(2023) 詹柏勻; Chan, Po-yun會議口譯準備(conference preparation, CP)與口譯品質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近年來逐漸受到理論與實證研究的關注,惟口譯員在實際準備過程中所做的決策與思辯仍有待闡明,方能使相關文獻更臻完整。故此,本研究以自然決策研究傳統(naturalistic decision making, NDM)觀點出發,採用關鍵決策稽核法為主要研究方法(critical decision audit, CDA),剖析會議口譯準備流程中的關鍵決策。自然決策研究著重決策者在真實環境中所做的決策,而關鍵決策稽核法則結合兩種自然決策研究常採用的認知任務分析工具(cognitive task analysis, CTA)—即關鍵決策法(critical decision method, CDM)與知識稽核(knowledge audit, KA),兩者皆以系統性的方式,汲取並分析各領域專技所需的認知技能。本研究共邀請12位達專家水準的中英口譯員參與,藉由填寫會議準備日誌,詳細記錄一場選定會議前的各類準備工作。所蒐集日誌經研究者分析後,共得出八大重要決策點。所有受試者進一步於所選會議結束後接受關鍵決策稽核訪談,當中研究者透過預擬之深究問題(probe questions),請受試者分享各大決策點中所採用的策略與所關注的線索(cues),以及專家與新手之間的潛在差異。最終透過分析訪談,共得出54個專家於會議口譯準備中採用的策略與線索,與27項專家與新手之間的潛在差異。上述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拓展會議口譯準備現有的陳述性與程序性知識範疇,更進一步以認知觀點檢視會議準備流程,凸顯專家在準備會議決策過程中展現的認知思維與技能,供口譯員、教學者與口譯學生參考。Item "A Majority of One" :傳教士譯者馬克萊奇(2023) 張孝耘; Chang, Shawrene馬克萊奇是第一本《易經》及《御纂朱子全書•理氣》英譯本的譯者,雖然首開先河,但百多年來飽受惡評、漠視與誤解。本論文以傳記形式從馬克萊奇的視角鋪陳他翻譯這兩本中國經典的時代背景與他的傳教生涯,來重新檢視他這兩本譯本及評論的流變。研究發現他的翻譯是為了證明中國經典裡的「上帝」不是Christian God,以此將十九世紀在華新教傳教士譯名之爭的戰場從原本的《聖經》中譯轉向中國經典英譯。他的翻譯是他傳教士生涯的一部份,不僅和他在中國的所思所見密切相關,也聯繫著當時在中國其他傳教士的所言所行,以及當時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主張「上帝」譯名的漢學家理雅各對他強烈且情緒化的抨擊是其飽受惡評及漠視的源頭,當代學者雖然不再譏諷他將「上帝」詮釋為雌雄同體的朱庇特,但也忘了他翻譯的初衷,以致誤解頻生。所以他的翻譯必須放回到他的傳教士身分與生涯中來理解。Item 李漁《十二樓》英譯本中的女性形象再現(2023) 向希子蒹; Xiang, Xizijian李漁(1611-1680)是明末清初年間的文學家、戲曲家,代表作有戲曲批評集《閒情偶寄》,小說集《無聲戲》、《十二樓》等。其中,《十二樓》是章回體白話短篇小説集,又名《覺世明言》,成書於清初。《十二樓》共十二卷,每卷各有一情節獨立的故事。每卷回數不一,內容多寫才子佳人,情節曲折且富有新意。李漁筆下的女性人物往往不同於傳統認知中的古代中國女性形象。這樣一位反傳統,反風俗的明清小說家,也吸引到漢學家韓南(Patrick Hanan,1927-2014)的興趣。韓南的研究與翻譯,在海外更進一步地打開了李漁的知名度,也反向影響了華語學界對李漁的再重視與再研究。在韓南的 The Invention of Liyu 中,他提到李漁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反傳統性,因為她們對自身命運的把控,將她們視為女性解放的先驅者。本文將選擇還原度最高的韓南譯本——A Tower for the Summer Heat 進行文本分析,以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1946-1996)的操縱理論為理論背景,著重分析韓南在處理《十二樓》中的女性角色時,是否能體現李漁筆下這些女性角色在當時時代傳統的桎梏下所展現的反叛,獨立的人格特質,分析譯者對翻譯文本的操縱因素,從而研究西方文化審視下,對於這些女性形象的態度與形象的再現效果。Item 速度放慢對於口譯學生的影響(2023) 楊蕾; Yang, Lei本研究希望探討口譯學生在速度放慢時的表現。前人研究顯示,在口譯過程中,講者語速為一大影響因素,如果語速過快,將會導致口譯員無法跟上,以致產生「漏譯」(omission)的現象。過去研究多數針對口譯員在講者語速加快之下的表現,並且針對專業口譯員及學生口譯員加以比較,但是目前未有研究針對較慢語速所帶來的教學影響,以及是否能幫助學生以漸進形式習得口譯技巧。本研究為了探討語速放慢時,學生口譯員的表現為何,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接受測試,受試者皆為修習初階口譯課程的外文系學生。研究者於一學期的課程中,分別施放三次實驗,語料皆來自課程內容,皆由英語母語人士擔任演說者。每段實驗音檔被分為四段,每一段大約一分鐘長度。研究者將第二段及第四段透過音訊軟體把速度放慢為原速的75%,每次實驗皆在課堂中播放。結果發現,學生口譯員在速度慢時,漏譯誤譯等錯誤較少。在逐步口譯筆記的部分,學生在語度120-140 wpm區間較能以原文甚至是譯文記下筆記,及運用符號數字;在達到160-180 wpm語速時則較常運用原文,符號較少運用。本研究希望透過結果探討如果在口譯訓練中,速度降慢是否影響學生口譯員之產出表現,以及探討帶來之影響為何。本研究希望探討所得之結果能夠提供未來研究及教學實踐參考。Item 新氣象?從附文本看馮象新譯《聖經·約翰福音》前六章(2022) 林思天; Lin, Sitian本研究以熱拉爾·惹內(Gerard Genette)的附文本理論為出發點,帶讀者由外至內,由整體到個別,從馮譯《聖經》外之評論等,到馮譯《新約》外之評論、採訪等,再到馮譯《新約》前言、註解等,一層層剖開馮譯新約中的〈約翰福音〉前六章,評估與探討馮譯〈約翰福音〉的翻譯與註解,深入探究譯者的翻譯觀,期許揭開馮譯《新約》的部分面紗,讓更多人得以了解多方面了解馮象的《聖經》譯本,也為中文《聖經》翻譯史加上一些補充。本研究選擇狹義的附文本角度,將馮象翻譯的〈新約〉(2010)內容視為正文本,而將其他內外資訊視為附文本,不僅討論附文本,也會從附文本的角度切入檢視正文本。本論文結尾肯定馮譯《新約》的價值,筆者認為馮譯《新約》相較於《和合本》,語言更加符合現代人使用漢語的習慣,獨具文學氣息,但是筆者認為因其文學演繹大於原文內涵,且因譯者的身分以及形象,難以在教會中推廣。最後,本研究主張《和合本》可以在原本忠實的基礎上,修改舛誤,吸收馮象譯本的文采,推出新版本。Item 論政治意識形態對翻譯文本傳播的影響—以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的兩岸中譯本為例(2023) 王一村; Wang, Yi-cun從上世紀80年代起,「操縱」的觀念被引入翻譯研究,而勒菲弗爾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寫」理論,並指出「意識形態」、「贊助人」和「詩學」為操縱翻譯的三大要素。1970年出版的美國寓言小說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兩年後在當地成為暢銷書並很快被引介到兩岸。彼時,處於戒嚴時期的臺灣將該書譯為《天地一沙鷗》,處於文革時期的大陸將其譯為《海鷗喬納森•利文斯頓》。該小說在彼時兩岸執政者不同的解讀和宣傳中,成為各自政權下宣傳政治意識形態的文宣工具。在台灣,為了現代化建設,透過海鷗追求完美飛翔的理想,勉勵民眾「不要為生活而工作,而要為工作而生活」。在中國,為了維護共產主義,防止人民「誤食」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以及修正主義的「毒草」,政府將海鷗宣傳為剝削勞動人民的狂妄資本家的化身。本文援引勒菲弗爾的操縱改寫理論,收集相關時事報導,對照兩岸的翻譯文本以探討操縱翻譯的三要素在該小說在兩岸譯介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發現三大要素中,「意識形態」主導了該小說文本的翻譯與傳播。在台灣,譯者作為文學系統內部之「專業人士」可兼具「贊助人」的身份,這有別於操縱改寫理論中提出的文學系統外部的「贊助人」才能促進或阻礙翻譯作品的書寫之觀點。Item 迪奧與凱魯亞克的多模態之旅:探究迪奧 2022 秋季男裝系列中的翻譯現象(2023) 方雨婷; Finney, Taylor Marikey近年來,不少翻譯研究開始探討各類新媒體如何被用作翻譯媒介。雖然時尚在 新媒體中無處不在,但只有少數研究分析時尚媒體如何被用作翻譯媒介。迪奧 2022 秋季男裝系列時裝秀以傑克凱魯亞克的作品為主題。通過分析此時裝秀, 本研究旨在探討設計師如何運用時尚元素翻譯「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作品和精神,並以布迪厄(Bourdieu)文化中介者的角度審視 迪奧設計團隊,探究設計師如何扮演譯者角色。本文援引兩位學者的理論分析 迪奧設計團隊的翻譯策略:(1)嘉登(Gottlieb)的翻譯分類模型:嘉登提出 的模型挑戰以語言學為中心的翻譯研究方法,並激發翻譯非語言題材的討論。 (2)卡因德爾(Kaindl)的多模態翻譯理論:卡因德爾的理論以模態、媒介和 類型之轉變分析翻譯。考慮到迪奧的設計過程相對不透明,筆者首先借鑑自身 對時尚行業的認識,識別此時裝秀元素對應的原文(STs)可能為何、有哪些內 容被翻譯以及如何被翻譯。本研究接著探討符號的轉變,並比較原文和時裝秀 上的符號多寡。研究結果發現,該時裝秀應用了嘉登翻譯分類模型中的六種翻 譯類型。本研究同時也分析了跨模態、同模態間、跨媒介、同媒介間、以及跨 類型翻譯的例子。最後,筆者將檢視時尚作為翻譯媒介的潛在優勢與侷限。Item 台灣書《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譯注(2022) 范燕兒; Pham, Yen-Nhi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旅遊部落格已成為傳播旅遊知識的流行寫作形式,例如目的地的歷史和文化,以及旅行者的個人經歷和感受,越來越多的書籍是由部落客撰寫的旅行文章的集合;2015年出版的《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就由洪德青女士的旅遊部落格改編而來。迄今為止,這是台灣作家撰寫的第一本關於越南文化的遊記,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提供了許多關於越南的有用資訊,加入各種照片、深刻的內容和豐富的人文視角。這本書是外國人到越南的寶貴指南,特別是讓台灣人更深刻地了解這個國家,由於這本書的目標是接觸所有年齡和背景的人,因此翻譯內容難易度至關重要。該論文應用了 Vermeer、Herder、Schleiermacher、Nida、Appiah 和 Tytler 的現有理論,沿用了一種基於旅遊部落格的書籍翻譯方法,著重於通俗易懂的目標。該方法特別強調翻譯的功能和文化層面,而不是語言方面。這項研究對本書前兩章的 17 節進行了註釋的中英文翻譯,為翻譯文學領域的新興題材提供了新的翻譯方法。關鍵字:旅遊部落格、旅遊書籍翻譯、越南、註釋翻譯、翻譯方法Item 莎莉·魯尼小說譯本之副文本分析(2023) 陳冰潔; Tan, Bing-Jie Violet本論文旨在探討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小說——《聊天記錄》及《正常人》之譯本副文本,以瞭解台灣出版商如何推廣這兩本小說,以及台灣讀者對這兩本小說的看法。本研究採用傑哈·簡奈特(Gérard Genette)的副文本理論,分析小說的內文本(書籍封面、註腳、推薦文、與作者的訪談)及外文本(網路書商提供的資訊、誠品書店製作的《正常人》網路廣播、讀者的線上回饋)。由於魯尼的小說在西方被譽為「千禧世代的小說」,本研究也試圖瞭解台灣出版社如何藉由副文本「翻譯」這類文本給台灣讀者。研究發現,出版社在副文本中減弱了小說的異國和愛爾蘭特色,強調千禧世代面對的焦慮和不安,卻未提及這些焦慮實際上是愛爾蘭社會背景所致。從出版社宣傳小說的策略也能看出,出版社深受西方評論家的影響,包括一再強調西方媒體如何推崇魯尼的小說、以及使用在台灣並不常見的「千禧世代」一詞作為宣傳點。從讀者在網路上的回饋來看,他們也傾向於關注書中人物的情感掙扎,與出版社的宣傳方式一致。這表明出版社提供的副文本可能對讀者如何解讀小說造成影響。Item 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譯註:捕捉聲音、平衡勢力、保存歷史(2023) 年麥可; Nakhiengchanh, Anou Michael儘管有幾本關於台灣重要領導人如蔣介石或李登輝的書籍已經問世,但關於其他重要人物如史明的文獻卻相對匱乏。此外,史明的作品或關於史明的作品在英語世界中也極少。英語文獻中關於這位非凡人物的大部分體現在新聞文章或簡短的摘要中。史明豐富多彩的背景、革命理念與持久的遺產值得任何希望研究台灣歷史、尤其是研究台灣獨立運動的人關注。另外,回憶錄和自傳的翻譯需要卓越的技巧。回憶錄的譯者必須關注多個焦點:找到彌合語言和文化差距的方法,保持作者的聲音,平衡歸化與異化的勢力等。因此,本文有兩個目標:1.製作並分析一個平衡史明意圖與英語語言特點的翻譯;2.通過製作英語翻譯,將史明介紹給英語世界的大眾和學界。作者希望通過翻譯史明自傳的一部分,藉此以新的角度展示台灣,突顯其具有爭議的過去、當前的困境及充滿希望的未來。Item 臺灣電視劇《華燈初上》英文字幕翻譯研究(2023) 程筠雅; Cheng, Yun-Ya近年來串流平台興起,臺灣的電影、電視劇多了不同的播放管道,開始加上各種外語的字幕翻譯,以期將華語內容推向國際。自 2021 年年底熱播的《華燈初上》(Light the Night),除了有英文字幕,還有英文配音,是目前臺灣比較少見的影視作品,故作為研究文本。本論文以功能對等理論、文本類型、目的論為基礎,並統整出字幕、配音、對白的翻譯與創作原則,再蒐集劇中的文化詞實例來分析翻譯策略。其中,粗話先按照認知心理學家 Steven Pinker 的理論分類,再參考李運興教授提出的翻譯策略來分析;熟語等其他文化詞則參照 Gottlieb、Pedersen 的翻譯策略模型,並適時採用文化補償策略提出修改建議。此外,劇中角色會說國語、台語、日語,因此也會探討英文字幕和配音如何處理多語言混用的對白。研究結果發現英文版的對白使角色較不生動,也少了多元文化和語言混用的特色,相較於中文版顯得單一化。Item 本地化翻譯產業電腦輔助翻譯工具使用情況與人工智慧應用之初探(2023) 楊崴傑; Yang, Wei-Chieh隨著 Open AI 開發之 ChatGPT 於 2022 年正式問世,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技術發展再次來到新紀元,AI 的蓬勃發展大幅影響人 類社會,各行各業也因應開始做出調整。綜觀筆譯產業,「在地化翻譯 (Localization Translation)」可說是最頻繁使用翻譯科技工具的代表,本 研究將透過整理過去文獻以及產業資訊,詳細介紹本地化翻譯產業、電腦 輔助翻譯(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以及 AI 相關翻譯技術,並透過 半結構式訪談,與本地化產業之專案經理(PM)、語言測試人員(LQA)、 審稿、資源管理專員、譯者等不同角色進行深度訪談,從業界不同崗位的 觀點,探討本地化翻譯產業的工作型態、翻譯科技使用現況、以及人類譯 者與機器翻譯之未來發展及可能性。根據訪談內容有以下總結:(一)本地化之 QA report 並非定奪翻譯 水準的絕對標準,譯者應保持主動溝通;(二)與內部譯者相比,自由譯 者需維持跨時區工作的 work-life balance;(三)除了翻譯能力,合格譯者 最不可或缺的特質是「尊重交期」;(四)本地化翻譯與科技息息相關, 無論是 CAT 或是 AI,從業者都應抱持開放的學習態度。最後,針對 CAT 與 AI 應用,本研究透過訪談發現:(一)過去研 究提及之 Trados 使用問題,現今已都解決;(二)AI 技術使得機器翻譯 愈加成熟,「譯後編輯」已成為不可擋之趨勢;(三)從業人員無需害怕 AI 取代人類,而是在人機協作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四)未來的 CATTool 可能會加強譯後編輯的功能,甚至透過 AI 訓練出譯者個人之機器翻譯。Item 電腦輔助會議口譯準備之成效初探—以政治類題目為例(2023) 顏冠睿; Yan, Guan-Ruei在翻譯研究的範疇內,翻譯科技的學術討論大多聚焦於筆譯領域;口譯科技的論文發表不免相形見絀。近年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可作為口譯輔助的語言科技也不斷進步。本研究旨在探討相關語言科技軟體(AntConc)與程式語言套件(spaCy)對於口譯準備的成效與影響。研究先透過Python語言套件(newspaper3k)找出某一演講介紹稿中的種子詞,再以半自動方式(BootCaT)上網搜尋並下載相關的文章或資料,最後根據該主題創建專門語料庫。從中藉由不同的統計學或語言學計算方式抽取出不同的詞表,表內關鍵詞或關鍵詞組之於演講逐字稿的覆蓋率越高,表示該詞表品質越好。本研究結果發現,該自建專門語料庫的詞覆蓋率將近七成;而各類關鍵詞表(TF、TF-IDF、LLR)雖沒有亮眼的覆蓋率(12%、37%、59%),但從AntConc獲得的詞表內容、N-gram、搭配詞(collocates)和前後文例句(concordance)卻可補足口譯準備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建立背景知識、找出重要英文搭配詞、協助預想關鍵詞的翻譯方式等。除此之外,透過關鍵詞與N-gram技術,較常出現的習語與專門領域的特定語言使用都可以直接呈現出來。本研究指出,相關數位工具或可有效降低會議準備時間,並提高口譯服務的品質。在未來,口譯準備工作的自動化整合新興科技,勢必有助於口譯科技的普及。Item 台日口譯研究發展趨勢比較:2014到2021年(2023) 李蕙瑄; Lee, Hui-Hsuan台灣的翻譯學研究發展至今,已經產出大量的口筆譯研究,而目前針對口譯研究,已有廖柏森(2007)、何承恩(2013)、徐郁雯(2014)等人進行回顧,審視從1997年至2013年之進展。本研究延續前人之研究(廖柏森,2007;何承恩,2013;徐郁雯,2014),蒐集2014至2021年間的口譯論文,透過傳統文獻回顧以及非傳統的演算法工具,分析研究數量與佔比、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研究語種、研究撰寫語言等面向,釐清台灣口譯研究發展趨勢,同時也與日本進行比較,探討兩國口譯研究發展有何異同。結果發現,台灣口譯研究趨勢與過去十幾年相比,變化最顯著為研究主題以及研究方法:過去教育相關主題為熱門研究題目,變為實務相關研究數量大幅領先,後者則從過去質性研究法為重轉為質性與量性並重。台日比較方面,本研究發現日本口譯研究佔總體翻譯研究比較台灣高出許多,其他面向則與台灣類似。本研究亦據此提出相關建議,期待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找出台灣可借鏡之處,以利口譯研究未來發展。Item 透過低度干擾追蹤工具探討學生譯者之翻譯修訂行為(2022) 曾輔國; Tseng, Fu-Kuo在各類翻譯任務中,修訂是無可避免的步驟,其中的自我修訂又是譯文品質的第一道防線,能為完稿品質定下基調。先前的研究大多以專業譯者為對象,研究方法有的依賴譯者回報或研究者解讀,有的需要額外的軟硬體設備,有的甚至有干擾譯者翻譯修訂的疑慮。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學生譯者在執行翻譯任務時的實際情況,希望透過低干擾的畫面錄製觀察與回溯訪談,更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譯者的自我修訂行為。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譯者的修訂行為相當多元,決策過程也有所差異:有的選擇邊譯邊修是怕初版譯文會影響後續的思考,或是之後沒有時間再次修訂;有的選擇譯後修訂是怕影響翻譯的節奏,或是策略性的以視譯方式快速產出初稿。再者,學生譯者的修訂策略雖在描述上略有差異,但大致能對應翻譯修訂三大參數:內容、轉換和語言。最後,學生譯者針對自己的翻譯經驗,發展出適合自身的修訂方式,不僅能避免自身常出現的錯誤,也能夠增進修訂成效。 本論文為國內少數透過低干擾影像錄製進行非參與式觀察的研究,並搭配回溯訪談與成員檢核,取得多元學生譯者翻譯修訂資料進行比對分析,能更全面且客觀地了解學生譯者的自我修訂行為。本次實驗結果也與先前研究中專業譯者的修訂行為對比討論,不僅能協助學生譯者建構更完整且有效的修訂機制,也可做為未來翻譯教學上的參考。Item 電視新聞新手編譯之自導性學習(2023) 馬杰堯; MA, Jie-Yao國際新聞的製作有別於一般新聞報導,是由編譯人員根據特定主題,篩選資料、翻譯和編輯而成。國際新聞的獨特性和複雜性,不止加深撰稿難度,也凸顯編譯工作和一般文體翻譯的不同,賦予編譯更多操控譯文的空間。過往針對新聞編譯的研究,主要著重平面新聞編譯,電視新聞編譯因其取材的困難度,較少被討論。而針對編譯人員的研究,主要探討編譯本身必須具備的語言和新聞編撰能力,或是專家與生手能力之比較,鮮少有研究針對新手編譯的工作內容和學習方式做分析,也缺乏新聞主管或是同儕對於新手編譯能力影響的討論。此外,新聞學術界和業界更是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產學落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結合翻譯學和新聞學的觀點,以跨學科的方式探討電視新聞新手編譯的自導性學習歷程。筆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和文稿分析來探討新手編譯在邁向專家之路上,所需具備的程序性知識、影響文稿產出的情境因素以及新聞主管和同儕是如何扮演學習鷹架的輔助角色。筆者透過質性研究探索,將編譯人員的內隱知識轉化為文字紀錄,整理出適合新手編譯的具體學習方向和方式,並釐清學校教育和業界落差的原因,提供有志擔任新聞編譯之學生、編譯課程教師和業界人士參考。Item 口譯教師於不同學習階段給予學生的回饋(2023) 林佳融; LIN, Jia-Rung教師回饋在口譯教學場域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國內文獻探討口譯回饋時,普遍未將學習階段納入考量。因此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希望探討口譯學習歷程中,教師回饋與學習階段之間的關聯。先以教師於 GoReact 平台給予學生的回饋作為研究素材,再以課堂學生為訪談對象,從回饋數據統計作量性分析,依回饋內容和訪談結果作質性分析。主要發現如下:一、本研究以 Schweda Nicholson (1993) 的建設性評論模型為基礎,加上 Lee (2018) 口譯回饋研究的情感支持回饋,將回饋分為「指出問題/優點」、「分析錯誤發生/表現優良原因」、「討論替代譯法」、「情感支持」四大類別。「指出問題/優點」再分為子項「完整度與精確性」、「辭彙」、「演說技巧」、「聽譯時間差」和「困難處理策略」。結果顯示,「指出問題/優點」是比例最高的回饋種 類,其子項數量最多的依序為「完整度與精確性」、「辭彙」和「演說技巧」,顯示教師回饋著重於口譯品質的評估。 二、本研究在學習歷程分期上,參考 Dawrant 與 Setton (2016)的口譯學習五階段,並以資格考作為分水嶺。在前後學習階段,「指出問題/優點」類回饋比例上升,「分析錯誤發生/表現優良原因」類回饋比例下降。所有類別的回饋皆因學習目標的不同而有內涵面向的轉變。受訪學生皆有明顯感受,教師除了配合各階段學習目標、調整回饋方針,也循序漸進提高口譯產出標準。 三、個別學生獲得的回饋變化同樣存在差異性。可見教師給予回饋主要依據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況與需求,給予學生個別化的引導。 本研究以實際課堂案例探討口譯回饋與學習階段之關聯。新手口譯教師可參考本研究結果,提升教師回饋的建設性,於各階段因材施教給予學生適合的回饋,使口譯教學更趨完善。Item 以文化翻譯角度論《鼠族》中之混雜英文及其翻譯策略(2023) 沈子銓; Shen, Tzyy-Chyuan亞特.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的知名圖像小說《鼠族》(Maus)於2020年終於譯入繁體中文世界。書中作者父親符拉迪克所使用的混雜/「非標準」英文為文本其中一項重要特徵,然而,在繁體中文版中,該角色對白的翻譯卻不盡人意。本論文的主要目的為(一)證明翻譯混雜語言時,應採用小眾化、異質化的策略,才能保留該種語言所傳達的文化、歷史和政治背景,以及其使用者的身份;(二)借鏡後殖民翻譯論述中的寫作、翻譯技巧,提出一套概括性的指導原則來幫助後續可能碰到同樣問題的譯者。本研究首先剖釋混雜語言的特點及其與後殖民文學的關聯性,同時闡述保留符拉迪克獨特的語言即促進文化差異,且有助於瓦解標準/「正確」英文的霸權。再者,筆者探討保羅.班迪亞(Paul Bandia, 1993)提出的翻譯技巧(直譯、語義轉換和搭配轉換),以及「翻譯腔」作為風格能夠幫助有文化意識的譯者處理混雜性,並在譯文中創造類似於原文的 「居間」(“in-between”)效果。接著,本文分析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和日文版《鼠族》譯者所各自採用的翻譯策略、技巧以及三本書中的譯例,以揭示亞洲譯者處理此類混雜文本的現狀。最後,筆者比較《鼠族》原文中的混雜語言以及三本譯本於接收端分別創造的效果,進而探究原作和譯文間的差異如何影響讀者對於角色和文本的詮釋以及世界觀的建構。此份研究主要以英中語言對為對象,討論混雜語言所造成的翻譯問題,為台灣以及中文學術界的先行論文之一。文中所提出的指導原則雖不盡完美,但仍期望能藉此提高混雜語言的地位,並幫助譯者面對混雜文本,克服可能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