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Item 越南《李陳詩文》佛教文學研究(2023) 陳清雲; TRAN THI THANH VAN李陳時代是越南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被外國統治一千年之後,國家獲得獨立的主權,李陳文學就在此時誕生。這段時間,是越南文學的初始階段,而李陳時代的佛教文學是越南文學最為先鋒的兩種文學之一(另一種是筆記文學),其非凡的文學成就在於形塑了獨一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越南佛教文學風格。 越南《李陳詩文》至今雖然有很多人關注研究,獲得可貴的成就,但對於其文學歷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因此本文從廣義的角度進行研究,包括:佛教與文學的關係;越南與東亞各國地區佛教文學的交流關係;概括研究越南佛教文學;闡述佛教文學階段性的歷史背景。以及從狹義的方向來談,就作者、作品、體裁、藝術語言特徵等角度進行研究。本文所提出的論點概括性的研究越南長達五個世紀的文學類型,並且要深度具體的描述作品、作者的思想內容、藝術、體裁、語言,指出其真正面貌和特點。 本論文的具體研究結構如下:第一章是緒論介紹整本論文的研究主題和研究架構。第二章是對李陳時代佛教發展狀態及其文學環境做詳細說明。其次,陳述李陳之前的交州佛教文學,李陳之前的越南佛教形況及其演變過程。這時代佛教在社會保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進一步概說李陳的佛教盛況,並略述李陳佛教和印度、中國佛教的關係,以及其佛學、禪學、文學的特點。同時也在本章的第三節談及李陳的文學特點和當時的社會特徵。第三章說明《李陳詩文》的編纂者以及全書的成書過程和内容架構,進一步述評和介紹李陳詩文的作者類別,其創作者的身份非常特殊,有皇帝、貴族、官吏、禪師、僧人、儒者等,最後再論及全書的內容架構。第四章詳細討論《李陳詩文》的文學特色,包括創作題材與文學體裁(傳遞佛教教理,宣教詩偈;描寫自然環境,情理詩歌;反映家國意識,社會歌詩;反省現世人生,駢散文類),以及談到佛教思維的藝術表現(佛教與文學思維交融,心靈直覺的藝術思維),再論及李陳詩文的語言特徵與典故運用,包括︰禪哲理語言、隱喻手法、超邏輯語言、善用典故等手法特徵。第五章研究李陳詩文的思想特色,分為幾個面向來討論:一者,體現佛性思想(心佛一如,凡聖不異);二者,融合禪淨精神(佛教各宗派思想的融合,佛儒道思想的融合);其三,行道不離愛國(呈現隨緣樂道生活,發揚佛教入世精神)。第六章是論文的總結論。 整體而言,《李陳詩文》不僅繼承之前文學的成就,還影響後期文學,給越南文學帶來豪氣、開放、隨俗等元素和樂觀的精神,創造禪門談世事詩文,並給各代讀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可以說,《李陳詩文》是一個獨特聲音,那聲音是佛教盛行時代的精華,讓越南文學內容更精彩多樣化。Item 臺灣現代詩中的自我形象研究(2022) 蔡知臻; Tsai, Chih-Chen本文以「自我形象」作為重新觀看、省思、研究臺灣現代詩的視角,指出現代詩中所使用的意象可能或多、或少涉及自我的外在形象、內心感受、情愛意識、變形轉化,或是潛意識之原型表現等,這樣的投射與詩人書寫意識上「自我比況」為動物像、植物像、人物像或神話像等,即為「自我形象表現」。筆者企圖從意象學、心理分析學、作家傳記批評等概念建構之,並著重以五個主題:自我實現、自我變形、個體化歷程、人物原型、原住民詩人作品為研究中心,重新彙整、討論臺灣現代詩多種面貌與自我意象之象徵意涵表現。在自我實現的人格形象方面,現代詩人對自我內在理想的憧憬與理念的企求與嚮往,轉化成物像於詩中代表之,且多位本土派詩人也積極參與社會議題,以「像」脫出自我的政治意識,從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與佛洛伊德「超我」概念,作為研究視角分析尤為可觀。身體與情慾的變形,借鑑「變形詩學」的概念,探究詩人化身為動物或植物並與自我生命經歷連結,展示出具象與抽象的多重變化與比擬自我。個體化歷程中的「自我」是依照榮格心理學的方法,討論詩人詩作反映的潛意識與原型角色,如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等,最終以「本我」象徵作結,視為一完整歷程。再來經六個英雄人物原型探究不同臺灣詩人詩作與原型意涵的聯繫,能發現詩人風格與表現形式的多變性。現代角色投射經由詩人角色扮演為守夜人、水手、小丑與工人,各自表述與展示戲劇性的自我形象。最後以臺灣原住民詩人為主體,探究原住民詩人在自我形象書寫的變化與特殊性。本文企圖理解詩人對於像與意之間的互動關係,且詩人有意識、無意識的將自己放入詩作當中,從本文可以見得研究成果,藉意象的襯托、輔助,詩人表現自我、書寫自我、變形自我,呈顯出流動與極具代表性的自我形象。Item 虛與身體——莊子、郭象與王夫之(2023) 吳億修; Wu, I-Hsiu本論文以思考《莊子》之虛為命題,對於《莊子》之研究,從形上與形下轉向實與虛的關係。「實」是成心以可見之形對世界的把握,「虛」指的是溢出可視性的身體對變化的參與。因此,又分為三個研究方向,第一是擴大被成心桎梏的感覺,打開現實未被體驗到的面向,這涉及了工夫修養與對主觀境界形上學的再讀;第二是尋找身體業已體驗但難以被感知的那些經驗,這與想像力的擴大有關;第三是現實被捕捉為實,與即將成為現實的身體經驗虛,這兩個面向間相即關係的研究。本論文認為,郭象與王夫之對《莊子》的理解與發揮也都建立在實與虛的雙重性上,不論是郭象的形實與情實,王夫之的物之初與形之開,身體都表達了無法被思想捕捉的流變,這又可以從情感與氣兩個面向進行申論。郭象將情與感二分,分別對應了與成心結合的感官欲望與身體間真實的通達,「感」在《莊子注》是聖王治理的基礎;而王夫之認為,雖然我們被侷限於可見之形,我們看不到有形與無形在每一個瞬間的互動與差異變化,然而,正在經歷流變的身體卻保存了所有前於見聞世界,前於當下認知的相感經驗,即使這些經驗因為渾天一氣流轉,可見沒於不可見地帶而成為無對象的經驗。王夫之不斷強調貴身與愛身,因為這些未被成心認識的自身經驗(虛)指向了被成心攝取之物的差異內涵,亦即,身體具有改變彼此對立現狀的所有潛能。 最後,筆者以感受的相即性嘗試回應複雜的當代社會。因爲成心,我們對物、對他人會有一種被制約的官能反應,如果這是現實中彼與此日以心鬪的原因,莊子、郭象與王夫之則提醒我們,我們有能力在發生反應前,感受到有別於現實面的,自我與他人的相互含攝。這個因修養而生之「時」並非是物理時間上的放緩或遲延,而是道之「先成」,沒有時空相之「虛」。感受上的相即指的是:我們仍能明白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官能反應,但我們確定自己可以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選擇,這個選擇源於身體對變化的持續參與,即使它們是如此微渺而難以感知。Item 三《禮》婦女四學意義析論——結合心理學之文化解析(2022) 陳姝伃; Chen, Shu-Yu本研究的主體對象有二:一是三《禮》,二是婦學;跨越的領域和使用的方法亦有二:一是經學,二是心理學。本文的研究思維,採取雙向結構的融合書寫,一方面在三《禮》之中探索「婦學」內涵,另一方面在「婦學」內容中豁顯禮教的真諦,呈現兩者共同交會的研究成果。具體言之,本研究以婦女四學——德、言、容、功為主題,擇取大腦、心智、身體等心理學相關研究成果為視角,旨在探析古代禮教文獻與史傳典籍所見的婦女教育內容與文化意義。三《禮》蘊含的婦學內涵,首先表現於《周禮》建構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整體運作思維,《儀禮》保存女性禮容的身體語言,與《禮記》記載女性修德的成長歷程。其次從史傳典籍之記載,可以彌補三《禮》文獻在婦學實踐事例記述的不足,相較於婦功、婦容、婦德,史傳更多的補充是在婦言部分。《周禮》建構婦女四學的思維,蘊含「生與成」之內涵,在人與自然萬物之間,以「生產技術」造就「成物之功」。從〈天官〉記載后妃獻種、親蠶、立市的過程,即是形成一條「培植物種」、「加工物種」、「流通物種」的經濟生產線。《儀禮》記述周代冠、婚、喪、祭等各種禮儀動作,保存女性「行與止」的禮容細節。例如女性以端正站立的姿態培養自信和中正之德,以肅拜手勢表現專注和恭敬,以深呼吸釋放悲傷感、以稽顙作為答拜姿態同時療癒喪親之痛。《禮記》記載婦女修德的學習成長,依照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的次序發展。古代青少女首先從婉娩聽從的性情修養、織紝組紃的手作技藝、觀祭助禮的學習入手,奠定女性的能力與價值。其次從婚禮的親迎到同牢合卺,邁入夫婦情愛同步的婚姻生活,逐漸產生情感依附,形成婦女「信德」、「從人」的動力來源。最終,婦女親自侍奉舅姑的生活,體會身體衰老與時間感的改變,並在世代交替的過程延續家庭價值,保存家人之間彼此親密關懷的歸屬感,進而體現中華文化的孝道。「婦學」豁顯禮教的真諦,從具象性到抽象性依序為婦功、婦容、婦言、婦德四大面向:婦功——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婦功的禮教內涵是以「物」為核心,表現在女性身處人與自然萬物之間,既是人類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同時又蘊藏對大自然報本反始的感恩之情,故而在創物、製物、用物、通物的每個階段,都能做到愛物、惜物、置物、藏物。若以人的生命本質而言,女性為孕育生命的母體;以物的生產流通而言,女性為勞動製造的主體。女性的生成力量,始終推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因此,人類面對天生萬物的背景,大自然所賜予的動植物資源,經過辛勤的女性勞動後,獲得廣大的美好成果。婦容——動作與意志的結合。婦容的禮教內涵是以「身」為核心,側重於身體動作與內在意志的結合。透過身體之動作、行為,鍛鍊一個人內在心志的成熟穩固,展現「修身」與「正心」是雙向貫通的修養方式。例如祭祀之容以敬意為主,期待孝子孝婦在祭祀時,以身體動作展現祭禮應有的肅穆莊重的氛圍。又如喪紀之容以「哀情」為主,弔唁者與喪家共情哭泣,有助於達到動體安心下氣之療癒效果。婦言——人情與倫理的平衡。婦言的禮教內涵是以「情」為核心,側重學習婉娩聽從、怡聲柔色下氣的溝通能力,藉由非暴力語言的溝通步驟,從觀察事實、表達感受、覺察需要、提出請求,達成最佳的溝通效益。反觀史傳記載的王室故事,無論是驪姬與晉獻公或是漢成帝與趙昭儀,都起因於以情緒勒索的方式傷害自己與他人。相較之下,班倢伃能夠洞察局勢、自請退居服侍太后,實具成熟的情感智慧。班昭《女誡》則是以家庭倫理之和諧為核心意義。婦德——自律與利他的展現。婦德的禮教內涵是以「人」為核心,在自律、慎獨、同理、利他的修養過程,以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婦的身分,實踐人倫道德之美。夫婦是家庭的基本單位,女性對上繼承父母先祖的宗族關係,對下孕育兒女子孫的血緣命脈。無論是血緣之親、情感之親或名分之親,女性都是存在生命延續、家族凝聚、身分認同重要連結的樞紐。Item 《莊子》對「善意暴力」的思考(2023) 林慈涵; Lin, Tzu-Han本文追尋《莊子》所處理的社會問題,歸結出《莊子》是處理「善意的暴力」,此種暴力是以觀念與制度進行控制,以緩慢、間接而隱微的方式導致生命逐漸走向委靡。針對這樣的暴力型態,《莊子》指出根本問題在於施加者的「成心」判斷模式,而「成心」開展出的「依待結構」又會鞏固施加者誤以為的「權力認知」,導致暴力始終不斷運行。處理暴力的根本辦法是重探依據,「生命」是否得以安適是《莊子》的終極關懷,那麼一切的認知與行動都必須以「生命的安適」為「最高依據」。當「生命安適」成為最高依據,一方面會弱化原先偏差的控制,二方面儘管帶有控制性質的行動,也是利於生命生長而必要有的控制。欲實現這樣的理想狀態,必須要有對應的「心知條件」,透過對天、一、命的認識來養成,藉此將原先的「成心」判斷模式轉化為「鏡心」。依「鏡心」所開展出的行動會有著虛、時、化的特性,這一特性也是應當要有的「行動原則」。由此心知與行動所構成的狀態便是「自由」,當視野聚焦在個體,是主體能情緒通暢無礙而「精神自主」,亦能依據實際情況「創造選項」的「行動自主」,在限制中展現出最高的能動性;當視野聚焦在群體,是透過君主實現一個利生的生長環境,萬物得以依循自身需求成長,這便是一個萬物能各得其所,充滿多樣性而昌盛的社會。Item 《鍾呂傳道集》內丹易學思想(2022) 張家勝; CHANG, CHIA-SHENG《鍾呂傳道集》為鍾離權、呂洞賓師徒二人討論內丹紀錄,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論述,其內容為〈論真仙〉、〈論大道〉、〈論天地〉、〈論日月〉、〈論四時〉、〈論五行〉、〈論水火〉、〈論龍虎〉、〈論丹藥〉、〈論鉛汞〉、〈論抽添〉、〈論河車〉、〈論還丹〉、〈論煉形〉、〈論朝元〉、〈論內觀〉、〈論魔難〉、〈論證驗〉,共分為十八個專題進行討論,後為施肩吾所傳承,與重功法實踐的《靈寶畢法》並列為「鍾呂內丹學」的重要丹道典籍。 首先整理前人研究成果,依照時間順序,依次整理臺灣研究鍾呂丹道學位論文、大陸研究鍾呂丹道的學位論文、臺灣地區的期刊學報、大陸地區的期刊學報、會議論文及專書。 其次歸納《鍾呂傳道集》十八個內丹修煉專題,茲分為五大主題進行述評討論,即成仙之道、法天之道、造化之道、實踐之道、驗證之道。另外,將《鍾呂傳道集》與傳統易學進行聯繫。接次,在象數易學方面,針對〈論天地〉、〈論五行〉、〈論還丹〉三篇專題進行分析論述,對本文的研究成果作一重點整理。 最後提出《鍾呂傳道集》對後代易學的影響。結論部分則是「本論文之重點與總評」與「本論文之檢討與展望」。Item 認同政治與微物美學:中晚明文人茶文化研究(2023) 鄭雅之; Cheng, Ya-Chih中晚明為物質文化蓬勃發展之時代,兼之經濟、社會、政治、思想、工藝、文化等各層面觀念多元而相互碰撞,可觀察明代中期轉型到明末世變的社會文化變遷,所形成階級混融和舊有族群界線崩解之現象,其中階級碰撞下文人的認同衝擊與價值位移,應視為理解如此時空背景的重要切入點。中晚明文人面對處理如此狀態的策略一大重點為文人氣息濃厚之文化行為與物類書寫,透過此類行為確保文化話語權與詮釋權,其中茶事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早在唐宋即被視為文人雅士必備技藝,又逢明太祖廢團貢之政治因素介入,導致製作工藝與司茶技術典範從根本發生變化,如何重構典範以掌握如此深入社會各階層日常又兼之文人氣息濃厚之文化符碼,並透過掌握詮釋茶事之話語權以強化鞏固自身的文化資本,蓬勃的茶事書寫正是此一複雜社會文化現象之重要時空切片。本文即由此入手,透過茶書、茶文學、茶畫和其他相關文獻等文本梳理,討論中晚明文人茶事之茶事空間與主客倫理、文人社群與地域認同、商業消費與品鑑秩序和身外長物與物我合一等背後複雜結構所反映之文化意義與社會心態。Item 東方孝義《臺日新辭書》研究(2023) 王榮正; Wang, Rong-Zheng本文以東方孝義的臺語研究專著《臺日新辭書》(1931)為材料,探討日治時期東方孝義在臺灣語研究上所做的貢獻。《臺日新辭書》由東方孝義獨力編纂,部分內容受杉房之助《日臺新辭典》(1904)及小川尚義《日臺大辭典》(1907)影響。此外,本書為日治時期第一本收詞遍及臺灣北、中、南的臺語辭典,在音韻系統、漢字書寫、詞彙運用等層面均有開創。音韻方面,東方孝義具有卓越的審音能力,是日治時期最早使用第三套臺灣語假名的學者,其臺語假名系統在日本學者中獨樹一格。《臺日新辭書》的音系以廈門為主,並表現出漳、泉混合而偏漳的格局。此外,比較《臺日大辭典》(1931-32)與《臺日新辭書》的音系反映出臺灣南、北語音的落差。漢字方面,東方孝義具有深厚的日本漢學根柢,是日治時期第一個關注臺語漢字書寫的辭書作者。《臺日新辭書》的臺語漢字可概分為三類,與〈臺灣語之記述〉若合符節。大量使用訓讀字是本書漢字書寫「形音義不一致」與「書寫不連貫性」的主因。相較於《臺日大辭典》的漢字「典雅深厚」,《臺日新辭書》漢字展現「通俗實用」的特色。詞彙方面,《臺日新辭書》的詞彙來源多元、層次複雜,本書收詞特色反映臺灣的歷史、地理、語言、文化,及編者獨特的職務經歷。《臺日大辭典》收詞雖然廣泛齊全,但以臺北為主,欠缺中南部詞彙;《臺日新辭書》收詞涵蓋臺灣北、中、南,因此可補《臺日大辭典》之不足。《臺日新辭書》與《臺日大辭典》內容互相補足,結合二者,後人可以對日治中期臺灣閩南語的語音、詞彙建構完整的認知。因此,本文認為,《臺日新辭書》與《臺日大辭典》堪稱日治中期臺語研究的南北雙璧。Item 王心齋「安身」思想研究(2022) 謝婉馨; Hsieh, Wan-Hsin王艮,原名銀,字汝止,號心齋,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臺)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於世宗嘉靖十九年(1541年),年五十八歲,著有《王心齋先生全集》。心齋出身世代以製鹽為生的手工業家庭,名曰「灶戶」,社會地位低下,倍受朝廷歧視,他七歲入私塾,十一歲輟學,自云:「貧乏束脩資出。」僅僅讀了四年書便因家貧輟學了,黃宗羲云:「(心齋)從父商於山東,常銜《孝經》、《論語》、《大學》袖中,逢人質難,久而信口談解,如或啓之。」後來他自學有成,從經典中悟出心得,時逢王陽明任江西巡撫,講良知之學,心齋前往拜訪論學,兩人答辯數次,大為嘆服,遂伏首稱弟子,拜入陽明門下。陽明歿世後,心齋回鄉講學,門生遍天下,形成「泰州學派」,黃宗羲云:「陽明而下,以辯才推龍溪,然有信有不信,惟先生於眉睫之間,省覺人最多。」又云:「陽明先生之學,有泰州、龍溪而風行天下。」可見心齋之學風行流傳,於當代、後世皆造成巨大的影響。 心齋學說之所以影響晚明甚鉅,細究其因,或與他熱衷於講學不無關係,凡心齋所到之處無不沿途聚講,對象遍及社會各階層,漁夫、陶匠、樵子皆不拒,所講內容不外「百姓日用即道」,予人親近生活、易於達成之感,頗有「鼓動人心」之效,王一庵回憶昔年心齋講學盛況,說道:「天生我師,崛起海濱,慨然獨悟,直超孔子,直指人心,然後愚夫俗子,不識一字之人,皆知自性自靈,不假見聞,不煩口耳,而兩千年不傳之消息,一朝復明。」此言正好點出心齋之學蓬勃發展的現象,以及「直指人心」的學術特色。由心齋創建的「泰州學派」,自創派始便帶著賁張躍動的狂放色彩,嵇文甫云:「泰州學派是王學的極左派,王學的自由解放精神,王學的狂者精神,到泰州學派才發揮盡致。這個學派王心齋發其端,中經徐波石、顏山農、何心隱、羅近溪……等,發皇光大,一代勝似一代。」泰州學人狂放不羈的行為,往往被目為「情欲解放」、「思想革新」的重要推手,幾乎席捲整個時代。身為晚明最活躍的學術流派,對我國文化、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又在《明儒學案》中佔據了大量篇幅的「泰州學派」,目前學術界對它的研究與關注並不夠豐富,這和泰州學派的巨大影響很不相襯。 一般認為心齋突破孟子以來「舍生取義」的傳統,頗具爭議的「明哲保身」與「淮南格物」之說,提出「尊身貴體」的論題,認為血肉形軀是吾人行道的載體,一旦消失不存,便無法將道德躬踐於世,使善的價值極大化。然而武斷地將心齋之「身」等同於大腦以下各種知覺器官,亦不甚正確,如此則是把「身」視為血肉形軀,把「心」視為精神主體,使得「身/心關係」成為兩個對等而不同的概念。筆者以為心齋論「身」除了形軀義之外,同時兼有精神義,二者不可割裂,並非身之外別有一心,更非要吾人在心上做工夫之外再安養形軀。心齋之「身」是一內外兼容、本末具含的「全我」,是一身心不二、充滿靈氣與血氣的「人」,故筆者擬以《王心齋「安身」思想研究》為題,梳理心齋對身體之詮釋,再論心齋的修養工夫,探討如何成聖的修養進路、以及如何在現世裡安頓生命等問題,方能賦予心齋相應的哲學意義與哲學價值。Item 白先勇「人性人情」的文學關懷(2023) 林怡均; Lin, Yi-Chun本論文結合白先勇的各類作品為研究範疇,析論其如何寫「人物」,如何刻畫「人情」,以表達其中作品中對於「人性人情」的人文關懷。在小說中,白先勇透過其主要寫作主題「歷史與命運感懷」(包含離散經驗、國族認同、歷史諷諭)與「受困者悲歌」(包含畸人、情慾追求者、同性戀),進行對於「人性」苦痛掙扎的書寫,包含受迫性離散經驗與國族認同焦慮、少數者的孤獨失根感、靈肉情慾之爭的毀滅性等,刻劃出「人性」的複雜與不完美、進而傳達對於生命苦痛掙扎所存在的悲憫情懷。除對個體生命掙扎的關懷外,白先勇亦將眼光放大到群體與社會,不論是離散者或其他受困者,他們或失缺可歸之家,或得不到家人與社會的認同,一個個成為精神或實質層面上的「無家者」,而白先勇以一種反思的眼光,反省社會多數的大眾對這些少數者的不理解與缺乏同情,導致他們成為社會的邊緣人物,致使他們生命走向悲劇收場。除小說外,白先勇的抒情散文充滿真情實意、《青春版牡丹亭》承襲依至情之作《牡丹亭》改編、史著《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洋溢人子之情,本論結合這些文本進行全面的探討,探究白先勇在其中表達的人文關懷。不論是小說創作、散文書寫、崑曲改編、史論著作,白先勇始終堅信著「文學脫離不了人性」,亦始終秉此信念,以「人性」刻劃為其創作宗旨,作品文類跨域之大,對人性刻劃之立體,對人生關懷之深刻,實為同期作家所罕見。Item 道術的「分裂」與「溝通」——《莊子》的情感與政治(2023) 左珮柔; Tso, Pei-Jou本文旨在探討《莊子》中涉及政治意涵的思想,並從中提取能夠與當代對話的資源,替當代議題帶來新的觀看視角與反思進路。全文以〈天下〉與〈齊物論〉共同關注的諸子之爭為起點,討論「是非」、「此彼」的區分如何導致人我之別,又「天籟」的任讓如何能夠解消差異與對立。接著以《莊子》中的情感為焦點,探討情感在人我之分的情境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從情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一步步深入思考莊子面對情感的態度,論證「天籟」與「心齋」的轉化能力,讓我們在面對殊異他者時如何運用情感作為溝通的基礎。最後,在前述探討人我之別、立場對立的問題與解方之上,展開《莊子》政治的相關討論,從與去政治化的《莊子》政治觀詮釋之對話為始,梳理戰國時期社會與政治之背景,依此重探在宥天下、無為之治的內涵,並引入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政治思想相互對話,開展《莊子》中以旁觀者姿態參與天下的政治意涵。Item 拜經樓吳騫學術研究(2022) 周茹芬; Chou, Ju-Fen本論文以清代吳騫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吳騫(1733-1813),浙江海寧人。字槎客,號兔牀、愚谷。為清代著名藏書家、學者、詩人。藏書方面以「拜經樓」名聞於世,學問則遍及考據學、《論語》、《易》學、詩學,故其傳世資料頗豐。本研究企圖較為全面介紹吳騫所涉之學問,不同以往偏重考據方面,冀能對吳氏有較多的理解與認識。近年來吳騫漸漸受到學者重視,其以樸學家的嚴謹態度,旁徵博引,糾謬匡正,提出己見,反映清代的學術背景與思想,值得進一步的探討研究。本研究首先以吳騫最為人所重視且相關研究較多的「考據學」為主要論述重點,探討吳騫如何反映乾嘉考據學之特色。詳述其築拜經樓的經過、命名緣由、說明其藏書特色,並論其存續。 再者以吳氏經學代表著作──《皇侃論語義疏參訂》、《子夏易傳釋存》二書作為研究主題。首先簡單論述皇侃《論語義疏》、《子夏易傳》二者的流傳經過。再來針對吳騫藏書過程,說明校勘成就,進而爬梳文字,綜合歸納吳騫的「經學觀」。 最後論其詩學與文學,將吳騫眾多詩作分析歸納,強調經學與詩學、文學三者實為相通的理念。更進一步闡發以詩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抒發個人真實情感的主張,認為只要能展現作家「性情」的作品,便有其價值。故吳騫重視漁歌、閨閣文學,與其認為「詩當以理性情」的觀念相呼應。最後突顯吳騫強調「詩畫不可相離」的個人特色。 世人皆知吳騫為著名藏書家,但其經學成就、詩學貢獻、文學造詣亦值得進一步探討。本研究就其相關著作分類整理,冀能較為全面的理解吳騫之學術及其貢獻。Item 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研究(2023) 吳韋諒; Wu, Wei-Liang本碩士學位論文以郝大通(1140-1212)《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及論題。因其上承「象數《易》學」,中繼「圖書《易》學」,下啟「全真丹道《易》學」,更合魏伯陽(151-221)、張伯端(987-1082)、王重陽(1112-1170)之學,「北宗」和「南宗」之「《易》道」與「丹道」遂於其身心圓融,而成「華山派」之一家之學。筆者遂立足於前人重要學術研究成果,進而據茲提出基源問題意識: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涵蘊為何?是以論證凡四主題: 其一,行誼:郝大通,初名昇,無字,法名大通,道號廣寧,自稱太古道人,金代(1115-1234)山東寧海州人,「全真七子」之一。其「《易》道」之師承,另有授受。其「丹道」之師承,當受「鍾呂丹法」所傳《祕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以及「南宗」所奉《悟真篇》影響。 其二,〈《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并序〉:其論「乾」之與「坤」,多化用孔穎達(574-648)之疏以作注釋,而合乎《周易參同契》之奧義。又論「道」之與「釋」,以釋僧肇(384-414)〈不真空論〉為其中心,以「重玄」之思惟闡發其「中道正觀」之佛理。「道」之與「教」,「乾」之與「坤」,「道」之與「釋」,「即體即用」,「體用一如」,三教會通。 其三,「修真圖」:第一類「修真圖」以「卜筮」、「象數」、「圖書」為承傳,主要承傳孟喜(?-?)之「卦氣說」,以及京房(77 B.C.E.- 37 B.C.E.)之「八宮卦」。第二類「修真圖」以「中醫」、「曆法」、「星占」為開展,主要開展《黃帝內經.素問》之中醫學理論,以及觀金代之天象以論曆學和星占學學說。第三類「修真圖」以「丹術」、「丹法」、「丹道」為宗恉,其以「《易》道」為「體」,且以「丹道」為「用」,建立圖式化之內丹修煉理論。 其四,「金丹詩」:郝大通乃融《祕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和《悟真篇》丹法之原則,而開「北宗」與「南宗」匯流之權輿。且其「修真圖」至「金丹詩」之整體體現,涵融「後天象數」而至「先天超象數」。於其人可謂王重陽至「全真七子」之「歧出」,於其論更可謂乃是首創「全真丹道《易》學」。 筆者於本碩士學位論文之最大學術研究貢獻者,即於「材料」、「方法」、「觀點」三者有所創見,且經由茲四主題之論證,深化郝大通及其《太古集》涵蘊,以及提出一自郝大通《太古集》後之專用術語——「全真丹道《易》學」。而更要之:一乃能描繪郝大通之「聲名」至「清淨」,二乃可貫通《太古集》之「《易》道」和「丹道」,三乃闡揚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之學術價值哉!Item 羅常培之語言學探賾及其貢獻(2023) 翁慧芳; Wong, Hui-Fang羅常培是一位有著深厚舊學根柢的學者,卻能運用現代語言學的理論,掌握現代語言學的材料及方法,將傳統的中國音韻學往科學化的道路上走。基於羅常培在中國音韻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諸如:漢語音韻史和漢語音韻學史、漢語方言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以及語言與文化等,因此,本論文擬從20世紀20〜50年代的中國語言學學術背景入手,以「羅常培之語言學探賾及其貢獻」為題,以探討羅常培在語言學上的成果及其貢獻為目的。本文第一章為緒論,介紹二、三十年代中國語言學的學術背景,並且論述羅常培的生平、著作以及他治學的學術背景,最後簡述學術界關於羅常培的研究概況。第二章論述羅常培在漢語音韻學上的研究及其貢獻,分別從上古音、漢魏晉南北朝音、中古音、唐五代西北方音以及近代音等領域,簡略介紹他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提出該研究成果的貢獻及影響。第三章論述羅常培在漢語方言學上的研究及其貢獻,主要針對他在《廈門音系》、績溪方言調查及《臨川音系》中所提供的方言調查成果進行論述,指出它們在漢語方言史上的貢獻及影響。第四章論述羅常培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上的研究,主要分作兩個方面論述:羅常培在雲南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調查研究成果及貢獻,以及1949年以後羅常培推行少數民族語文工作的貢獻。第五章論述羅常培在文化語言學上的研究及其貢獻。主要介紹《語言與文化》的內容,並論述它如何影響了中國的文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及民族語言學;最後簡述《語言與文化》在語言與文化的課題上,羅常培提出的個人見解及建議。第六章總結羅常培在語言學研究的貢獻及其在中國語言學史上的地位,分別從音韻學的研究、方言研究、民族語言研究、聯繫語言與文化、將語言學落實到應用層面以及他的舊學根柢與全方位的承擔等六點,來展現羅常培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學者,他的成就是劃時代。Item 趙孟頫道教相關書法作品研究(2023) 李易勳; Li, Yi-Syun本文藉趙孟頫(1254-1322)道院宮觀碑記書法、道教經典的小楷寫卷等道教相關書法作品論述其藝術特色,兼論趙氏與道教的關係,並探究趙孟頫接觸道教對其書法風格的影響。趙孟頫的生活時代為宋末元初,除了與眾多江南士大夫往來之外,也和不少茅山宗、玄教道士有所接觸。趙氏與道教的淵源始於幼年,當時便從茅山宗道士杜道堅學習,曾為其作〈上清傳真圖序〉與〈玄元十子圖〉。隨著時間推移,趙孟頫也結識張留孫、吳全節等玄教人士,並留下相關詩文作品。由此可見趙孟頫與道教的淵源實屬不淺。此外,趙孟頫的詩文中,亦涉及道教的勝景詩與齋醮等道教活動。從中可看出趙孟頫嚮往閒澹自適的生活,也表現出愛民如子、不慕榮利的精神。 趙孟頫的碑銘書法特點在於放大二王小楷,兼用李邕的線條表現,並吸收唐楷結字緊密的特點,使字形得以結密,形塑自我的風格。比較趙孟頫書丹的儒釋道三家建築碑記,可發現儒家碑記多以楷書寫成,結字緊密而無過度欹斜,整體而言中規中矩;佛教建築碑記多以行楷表現,適時將字體中撇、捺的筆畫延長,在視覺上產生延展的效果,表現出自在的精神樣態;道教建築碑記藉於儒、釋之間,雖在線條上略有波磔變化,卻少有過度誇張的筆法,通篇乾淨嚴整,似乎渾然天成。趙孟頫除了書碑之外,在文集中也有道院宮觀的記文,從這些記文中,也能看出趙孟頫對道教的理解。如道教出自黃帝老子、道教分為符籙、齋醮、煉丹等科。又趙氏道院記文興感多元,從這些文章中可見趙孟頫表明再興儒學的志向、對恬靜自適的追求以及對先祖的敬重。 趙孟頫小楷成就為後人稱道,綜觀其儒釋道經典寫卷,可發現其書寫精到,如《法華經》的嚴整、《心經》的流麗等。而後人對於趙孟頫的道教寫經興感最為豐富,觀其所書彷彿得見天際真人,又有輕裘緩帶之風,略顯飄逸。至於趙孟頫對於道教經典亦有自己的理解,如《道德經》為最重要的道家典籍,趙氏的題跋對宋元註解《老子》有所批判,從《金丹四百字》、《玉樞經》等跋語可見趙孟頫以開闊的胸襟接納儒道二家學說,亦展現出奉持經典的功德觀。又趙孟頫曾過眼不少道經寫卷或圖繪,將觀覽後所感以詩文、書法創作表現。而趙孟頫現存的道經墨跡,風格多樣,如飄然潔淨的《常清靜經》、具王獻之書風的《道德經》、渾沉的《高上大洞玉經》等,對於道教經典的藝術化,有著不凡的成就。Item 兩岸高中國語文教科書編撰與意識型態比較研究 以2020年臺灣龍騰版與中國大陸部編版為例(2022) 黃容; Hang, Rong現代教育的奠定起源於學校教育的制度化,而學校教育的核心在於課程,課程的核心在於教材。為展望兩岸國語文教育之交流與溝通,本研究抽取了現行兩岸普通高中國語文教科書的兩個版本──中國大陸部編版和臺灣龍騰版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研究和內容分析法針對其選文內容進行意識型態分析,探索兩岸在國語文教育實踐中的共識與差異。整體言,兩岸社會因為歷史、法制以及社會「共識」等方面的不同,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衝擊下,各自選擇了一條服膺於在地人民意願以及利益的道路:臺灣從適性教育出發,強調個人與自由,中國大陸則立足於集體主義,強調民族復興與國家意志。以最新兩岸普通高中國語文課綱/課標為例,在語文教育理念、課程性質以及學科素養上各有側重,表現在教科書選文的編撰與意識型態中,則是對於政治態度、國家期待、民族精神、族群關係及敵意態度等五個面向的呈現、描寫方式與態度不同。故兩岸有關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與實踐並不一致,對國語文學科定位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各有取捨:臺灣重視議題教學,中國大陸重視整體閲讀。綜上,本研究發現兩岸政治意識型態爭議根源並不在於「國族認同」,而是有關「現代性/現代化」的認識,並由此帶來的政治「去中心化」問題。Item 漢畫像風伯形象研究(2023) 廖志偉; Liao, Chih-Wei本文以漢畫像中的「風伯」圖像作為研究內容,從漢代氣化宇宙論、升仙信仰、天人災異、讖緯之學、禮俗文化……等層面探討傳世文獻未載的風伯形象。本文第二章首先整理漢畫像風伯圖像的出土狀況,對其出土區域分布、所屬墓室祠堂、圖像流行時代、墓室祠堂中的位置安排進行梳理,並將風伯圖像依構成元件分類為四類以利於後續討倫,且進一步論述各家學者對於風伯圖像意涵的詮釋問題。第三章,探討漢畫像中伴隨神車的風伯圖像以及與自然神並置的風伯圖像,發現風伯圖像在此兩分類中都作為次要元件。風伯吹送神車,具有護衛墓主、導引升仙的意涵,同時亦有輔助雷公、天帝施行天罰的功能;風伯與眾自然神靈並置,則是一同營造風調雨順、寧靜和諧的天界場景,並且還可以發現風伯與雨師有一常置的範式組合。第四章,探討風伯拔屋圖,風伯在此已作為格套圖像的必要元件,但整體情節意涵並非如學界所稱風伯拔屋是為協助墓主魂氣升天升仙,而應從天人災異的角度來理解:風伯吹氣拔屋代表天之告誡,而屋中之人則代表君子或是墓主本身,呈顯天人災異思想中「敬天省己」的意涵。此外,亦從中論述此圖之空間配置、方位對應、圖式衰落原因,補足前人未及之處。第五章,探討與星象結合的風伯圖像,可以發現風伯在此屬於天象圖之一,其形象應來自於歷代風神演變的最終結果──箕星的人形化,而人形身體的種種外在特徵則是基於古人「宇宙配於人身」的原始認識,不過後世風伯形象又隨著民間道教信仰之興盛而有所轉變。另外,風伯祭祀地位的變化與漢畫像圖式的流行正好相符,呈現「低-高-低」的起伏變化,而隨著風伯在道教體系中「司風」特殊性的減弱,風伯最終成為民間較為普通的自然神祇。Item 《鄧石如篆千字文》正誤(2022) 董子綸; Tong, Tzu-Lun本文旨在為學習小篆,提供一份好的學習素材,這份素材須包含學習效率高、容易上手、美感與正確性這四項。而經過一番比對,《鄧石如篆千字文》這份文本,能夠包含前三項,但最後一項卻有所不足,是以本文要對這些不足之處進行分析、補充與訂正。不足之處可以分成兩個主軸,篆書的釋文與篆字本身。釋文由於是民國初年寫成,還保留了些不必要的避諱字形,或是形構不夠精準的字形,總之這些與台灣地區推行的國字體仍有不同,因此需要改動。另外篆字演變到楷字,本來也就會有許多形體上的改變,這些改變會導致通行字無法與篆字的形構相應,這個部分可能會誤導學習者,也因此要予以說明與釋文上的補充。另外要學習小篆,自然也包含認識篆字的本義,以及正確的篆形,因此會以糾正其中的錯別字這個概念,對裡面的別字與錯字進行分析與改正。但是經過研究後,還能發現帖子中有些篆形,雖與《說文》不符,卻能在文字學、或古文字材料中,找到充分的理據佐證這些出入形體的合理性,因此除了糾正,也會藉由文字學的知識,來商榷《說文》的篆形,以期充分達到「正確性」這個條件。Item 人體與異形:《山海經》神怪的創造與認識(2023) 陳彥君; Chen, Yen-Chun本研究以《山海經》為基礎,探討神話紀載中的「人體」部件在神、怪、妖及獸等「異形」身體上的組合之意義,並針對初民們對異族、異文化者身上各人體部件的變形想像,嘗試釐清他們創造這些身體背後的原始思維,了解人體各部位在文化中的意義與定位。在大致分類與整理《山海經》中的人體後,本研究以「一般人體」作為參照基準,依據書中最常被使用的人面/頭部、手/足及軀幹三類人體部件為討論核心,輔以變形方法「加法」與「減法」,逐一聚焦討論初民們對該部件的變形與想像,最後綜合討論「人體」在神話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第一部分從中外原始思維的相關理論出發,逐步討論物我概念、「人體」作為基準的思維方式,以及中國自古以來「由已知推論未知」的認識方法,梳理初民們在思維上是如何將身體作為已知的「舊符號」,用以認識世界上未知的「新符號」,探究身體在原始思維及神話思維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針對《山海經》中的「人面/頭」討論,此為初民們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部件,需分類探討此部件拼其湊在獸、神及人身上的不同目的,並延伸討論面部器官變形的不同意涵,了解此部位從辨識作用、溝通需求到族群象徵等複雜多層功能的文化意義。第三部分針對《山海經》中的「手/足」討論,手、足與初民們日常所處的環境與勞動相關,也與專精的技藝及紋身文化相關,此部位變形的目的包含實用、表現對技藝專精者的欽慕,以及象徵異族與我族的文化差異。第四部份針對《山海經》中的「軀體」討論,作為身體的中心且為心臟所在處的軀幹處變形不易,但在此處的變形於初民們來說意義重大,或是具勇猛特質、或是具有特殊力量,軀幹變形者幾乎都有異於常人之處。此處的變形可見初民們對於巨大、渺小的文化概念,以及對死亡造成之生命型態轉變的思索。 在《山海經》中,人與神怪妖獸之間雖然物種不同,卻共享著人體的部件,體現了神話中「神與人、怪、妖、獸共享形似的身體」、現實中則是「人以自己的身體創造神、怪、妖、獸」的思維邏輯。而從本研究所歸納的《山海經》實例來看,初民們選擇的人體部件是很明確且範圍有限的,集中在人面/頭部、手足部及軀幹三類,這樣的選擇或許並非是因為初民們沒有能力去想像更多樣的身體變形,而是因為這些身體部位就是他們人生中所思考之大事的縮影,他們透過將身體變形樸實地思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神話中的身體思維不但影響了相近時代的神話、文學、哲學、醫療與宗教等觀念,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Item 莊子的「自然與自由」:性命與歷史的分析(2023) 于北溟; Yu, Bei-Ming本研究的討論主要基於「自然/自由」的框架,是一次以「自然/自由」框架分析莊子整個思想系統的嘗試,而分析主要集中在《莊子》中性命和歷史的討論上。以「自然/自由」為框架的分析主要意義在於檢驗一種主體的觀念。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過以「自然/自由」為框架的分析探索莊子的主體觀念,而這也是通過《莊子》來批判地重構自然與自由的關係的嘗試。本文除「緒論」(第一章)和「結論」(第五章)之外共有三章,分別對應於「莊子的『自然與自由』」之討論的三個主要問題:自然、自由、自然與自由的交涉。在歷史層面,自然與自由顯示為「歷史/原初」的劃分,其中「歷史」即是「歷史世界」,其定義是「在造化中運行的大塊」,是時間之流下的宇宙萬物。而「歷史世界」又有「往反」,即分裂與合一,那繫於「原初」,「原初」為「歷史世界」的「往反」提供動力。而在較為微觀的層面,自然與自由顯示為「人/物」的劃分,主要關聯於「回應物」或人與物相處的問題。關於〈天下〉篇中的歷史世界描述,本文以「自然不朽性」概述歷史世界之持存性,《莊子》中「大塊」的形象代表了其中的「自然不朽性」,「大塊」面對「時間」而不朽。而在「大塊」的法則之下,人類擺脫了極端的「有死」。另外本文認為「物」即是人的「不得已」本身,而人面對「不得已」顯現出三種基本態度,分別為「對抗」、「依靠」、「對抗又依靠」。本文以《左傳》、《史記》兩種最典型的不朽觀顯示前兩種態度,而《莊子》的模式是「對抗而依靠於物」的態度,貼近大塊的法則,而獲得某種意義上的不朽。本文分析歷史概念運用耶律亞德「渾沌/宇宙」與「神聖/世俗」時間的概念。而有「神話時代」與「人文時代」的劃分,二者對應於耶律亞德聖、俗兩種時間。而在《莊子》中蘊藏著神話與人文之間的批判,而其立場處在「渾沌」,即無關於「開闢」,而「原初」藏在「渾沌」之中,但又開啟了歷史的轉化。而在更一般的視角要考慮的是「物化」,在此「物化」所揭示的是「交涉」的無可避免性,或言「複數性」的根本性,「物化」啟示「差異為同一奠基」的論證。至此展露了多元的「道」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