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2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孫子兵法》英譯本翻譯策略之比較及軍事參考價值之初探(2024) 梁家瑋; Liang, Chia-Wei國軍與美軍之間的交流因全球局勢的變化而日趨頻繁。儘管國軍長官慣於引用《孫子兵法》作為戰略思想基礎,然而國軍卻尚未重視到《孫子兵法》英譯文之價值,導致傳譯人員時常以品質參差不齊的譯文進行翻譯,不僅無法準確地傳達國軍觀點,也可能扭曲長官原意,影響與美方的溝通效益。據此,本研究旨在透由紐馬克的文本類型與溝通翻譯理論、弗米爾的目的論,以及諾德的功能加忠誠原則,比較與分析格里菲斯所著之《孫子兵法》英譯本、哈里斯之《孫子兵法》英譯本,以及羅順德/鄭麐所撰之《孫子兵法》英譯本,俾利探究何者之譯文最具備國軍於軍事交流中的使用價值。為達到此宗旨,本研究不僅透過13位國軍上校長官,以問卷方式協助彙整出「國軍長官最常引用之《孫子兵法》詞句」,以聚焦本研究目的,更運用紐馬克之翻譯手法,分別針對翻譯策略、詮釋顯著差異之譯文,以及文化詞彙進行研析,以評估各譯者間譯文的差異對軍事價值之影響。本研究發現,就翻譯策略而言,格氏與哈氏之翻譯風格傾向直譯,而羅/鄭氏則傾向意譯;然依譯文的詮釋而論,格氏係三譯者中與國軍思想脈絡最相近者;而若以文化詞彙角度而視,羅/鄭氏的功能性對等譯法,則最能達到溝通效果,係最適合國軍於軍事交流中使用之翻譯手法。Item 在戒嚴中「教娃娃講中國話」——三毛譯作《娃娃看天下》之研究(2023) 樊博聞; Najar Ramal, Francisco Javier結合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和贊助者(patronage)概念,本論文分析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的譯作《娃娃看天下——瑪法達的世界》的第一個中文譯本。原作為阿根廷漫畫家季諾(Joaquín Salvador Lavado Tejón)的Mafalda, 全世界最著名的西班牙語漫畫。本論文將透過中西版本對照的方式,試圖揭示三毛在翻譯《娃娃看天下》時採用的有時自相矛盾的翻譯策略,一方面考慮到漫畫對兒童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考慮到強迫自我審查和遵守翻譯期間存在的政治敘事和嚴酷條件,即台灣戒嚴時期。對於翻譯理論家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來說,翻譯作品在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邊緣文學(peripheral literature),是動態的多元系統(polysystem)中處於次要地位的文學。這意味著譯者被賦予了更大的自由度,並允許在一定程度上操縱文本以適應目標讀者的文化規範。 對於超邊緣文學的作品,例如針對成人和兒童雙重讀者群的翻譯漫畫書來説,這種效果可能成倍增加。此外,無論採用何種翻譯策略,都可能須要遵守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的贊助者(patronage)概念。該概念被理解為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主導意識型態(ideology),並以強大的機構或個人的形式具體化,這些組織或個人來自文學系統之外,卻大幅度影響翻譯行為,並以不可忽視的方式限制文學作品的翻譯內容和方式。Item 黑貓的凝視:兒童文學中驚悚情節的過渡與操縱— 以三版《黑貓》譯寫本及其附文本為例(2022) 林虹瑜; Lin, Hung-Yu在大眾認知的兒童文學讀本中,直接展現出血腥、暴力、精神異常與恐怖的元素往往在第一時間就受到審查或刪除,避開這類恐怖或靈異的元素甚至成了大部兒童文學創作者與出版者間共同的默契。然而,當標榜給「兒童閱讀」的文本,因為原作的故事與劇情的需要,在改寫的過程中需要保留這些內容,這些立足於灰色地帶的作品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面貌來到讀者的手中。筆者嘗試用成人驚悚文學改寫成兒童讀物的繪本與短篇故事,探討給青少年讀者的文本是否能夠藉由操縱、改寫與附加文本(家長手冊、閱讀引導、注釋與插畫),讓目標受眾(兒童與青少年)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更能享受閱讀的權利。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分別觀察來自三版分別來自英文源文以及日文源文的中文譯本,透過檢視改寫過與非改寫過的源文本之中,四類所謂「兒童不宜」的情節,了解兒童讀物在譯寫過程中是否進行改編或刪減等操縱,以及是否對劇情進行移動或增補;同時也加上對於出版品本身附文本的增補,協助兒童讀者更能夠理解原本為成人設計的情節。透過這樣的研究,筆者希望能夠對於兒童讀物在驚悚與恐怖情節的接受有更進一步的辯證,讓兒童在閱讀的時候不僅能享受文學的樂趣,更能獲得選擇。Item 臺灣布袋戲英譯初探:霹靂布袋戲劇集英譯譯注(2019) 陳宣; Chen, Hsuan布袋戲自十八世紀中葉傳至臺灣以來,歷經了許多革命性的變化,也因此成為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然而,大多數文獻偏重討論臺灣布袋戲的歷史與發展,或是布袋戲中使用的臺灣閩南語,而鮮少觸及翻譯這塊領域。臺灣布袋戲經歷過豐富的歷史及政治背景而演變至如今的樣貌,蘊含複雜的文化意象,加上使用的是臺灣閩南語,因此英譯實為一難題。而目前的現代臺灣布袋戲當屬霹靂國際多媒體為龍頭,將此一民俗表演藝術與多方科技融合,形成一種新的現代產物。此篇論文將提供筆者自翻的霹靂布袋戲劇集系列一集,並附上注釋作為譯注。霹靂布袋戲以閩南語為口頭語言而國語為影視字幕,此文以翻譯國語字幕為目標,透過布袋戲國語字幕的英譯讓來自不同文化、說不同語言的朋友也能欣賞臺灣寶貴的藝術。此篇論文旨在透過筆者初步的嘗試,以期為臺灣布袋戲吸引更廣大的關注,並展現此種文化翻譯文本的可譯性,未來期望有更多學術界的專家能可更進一步研究臺灣布袋戲的英譯,讓此臺灣本土文化為國際所了解,發揚光大。Item 從《三劍客》與《亞瑟王之死》的日中兒童改寫本看情色元素的操縱(2019) 涂瑋瑛; Tu, Woei-Ing東方出版社「世界少年文學選集」與光復書局「彩色世界兒童文學全集」在臺灣兒童文學界都佔有重要地位,兩套選集都是從日文本翻譯的世界名著改寫作品,卻都抹去了日文源頭的痕跡。收錄作品中有些原作是非兒童文學作品,含有兒童不宜的元素。本研究以情色元素為主題,研究文本為《三劍客》與《亞瑟王之死》,比對收錄於兩套選集的中日文版對情色元素的操縱。 比對結果顯示偕成版、講談版、東方版將幾乎所有情色元素「淨化」,小學版與光復版則保留較多情色元素與故事細節,但也會刪除或淡化過度情色的部分。改寫本遇到劇情需要必須保留部分情色元素時,傾向貶低女性角色,維護男性角色的正面形象。比對過程中也發現,日文改寫者決定了大多數對於情色元素的操縱,而中文譯者幾乎照單全收。改寫本的出版年代不同,比對結果的差異顯示社會與兒童文學價值觀隨時代演變,對於情色元素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改寫本能保留的細節也更多。Item 變裝皇后的言談及魯保羅變裝皇后秀中文字幕的分析(2020) 裴杰明; Peck, Jeremy許多備受邊緣化的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可用來營造社群意識和歸屬感。變裝皇后此一族群,於近幾年走入主流文化,隨著變裝皇后所帶來的影響力日益增長,變裝皇后的語言也越來越大眾化。變裝的語言—特別是在魯保羅變裝皇后秀所出現的語言—在美國同性戀社群,可說是相對的普遍,並成為一些同性戀者建立身份,與構築或加強圈內社群的一種方式。在本文中,我希望透過研究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當中所出現的變裝語言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身份形塑和建構社群的重要性,並且分析中文字幕該如何修正而不失原意。Item 西方媒體再現的中國:文化的誤解(2020) 廬斌; Vadim Rubin本研究試圖檢視西方新聞媒體的報導影響了西方社會對中華文化的印象及想法,從而間接造成西方社會對華人文化的誤解。從十九世紀以來,英語逐漸的變成了世界的主流語言。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主流文化漸漸地開始入侵蔓延至全球文化的各個角落。透過愛德華·薩伊德於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我們可以看到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英美兩國開了先例,為了剝削中國,基於政治及利益上的考量,透過打壓、邊緣化,在翻譯與再現中國的形象時,往往刻意使中國成爲西方社會眼裡的「他者」。現今,中國大陸已然變成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西方社會仍無法接受這個曾經第二世界國家的崛起,因此西方的新聞媒體會有意無意地挑選負面消息做爲新聞報導。本文一開始會以歷史角度切入,透過追溯歷史,讓讀者瞭解到西方世界對中華文化偏見的起源。此後本文會藉由2018年發生的中美貿易戰以及近日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來探討中英媒體資源對此的報導立場。Item 譯者的操縱:從Cuore到《馨兒就學記》(2010) 陳宏淑; Hung-Shu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譯者的操縱,關注的焦點在於譯者對文類、敘述模式、角色、情節的操縱。以《馨兒就學記》為例,此書為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於一八八六年完成的日記體小說,後來在一八八七年由哈普古德(Isabel F. Hapgood)翻譯成第一個英文譯本,之後日譯者杉谷代水根據此英文譯本,於一九○二年翻譯成日文的《學童日誌》,而中譯者包天笑再根據此日譯本翻譯成第一個中譯本《馨兒就學記》。這段從義大利到中國的漫長旅程是一個複雜的轉譯過程,每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凸顯出譯者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研究比較義大利文、英文、日文、中文四種語言版本,觀察譯者如何操縱文本。他們的操縱顯示出翻譯其實是一種帶有意識形態的改寫。透過本研究提出的譯例,可以清楚看見譯者受到當時社會在詩學規範或道德規範方面的影響。在包天笑的譯本中,他將書中的故事改寫並在地化,類似這樣的翻譯策略在晚清頗為普遍,但透過本研究的比較與分析,可以證明包天笑的操縱也受到日譯本很大的影響,而不全然是他自己的創意發揮。在許多刪節改寫的部分,其實是日譯者杉谷代水操縱在先,包天笑只是蕭規曹隨。不過這兩位譯者的操縱都反映出他們在創新與守舊、西方與東方、異化與歸化之間矛盾掙扎,兩股力量的拉扯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由此案例觀之,譯文並非原文的反映或再現,而是原文的來世,在異地產生了新的影響與效應。Item 回望福爾摩沙: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2013) 林希樺; Hsi-hua Lin本研究旨在爬梳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脈絡。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吸引海關官員、傳教士、博物學者、探險家、商人等外籍人士前來,留下航行錄、日誌、隨筆、書信等一手紀錄。這些文獻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陸續在臺灣譯入中文,可概分為兩個翻譯階段,第一階段為二戰後至解嚴前(1945-1987),此時期的譯作大多由黨公營機構出版,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為主力。1970年代後,由於政府在戒嚴時期頒布多項法令管制出版,與臺灣相關的書籍出版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1987年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臺灣研究漸成顯學,第二階段的譯介(1988-2012)就此展開,除了賦予舊本新譯外,亦有首次譯入中文的新文獻。十九世紀正值西方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的全盛期,來臺西方人的旅行書寫多半帶有政治與經濟目的,遊歷心得並非文本重點,而是提供詳實的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紀錄,供既得利益者參考。百年前西方人眼中的福爾摩沙,如何透過翻譯移植到中文世界?文本功能又有何轉變?本文整理歷來譯介書目,並從贊助者、譯者、準文本、專有名詞還原翻譯、文本改寫、譯本價值等角度切入,勾勒兩譯介階段概況,試圖分析文本如何從「為帝國服務的書寫」轉變成第一階段譯介「統治者的參考書」以及第二階段譯介「瞭解自身的史料、強化臺灣意識的讀物」。Item 從歐威爾《一九八四》中譯本看政治意識形態對文學翻譯的影響(2011) 李明哲以色列學者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統論認為,在一個特定的文學系統內,若某一文學正「經歷某種危機或轉折點,或出現文學真空」時,翻譯文學將成為接近系統中心的主要活動,經過與譯入語其他並存系統(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產生連繫,從而採取特定的規範、行為和政策,並發揮預設之功能(例如為政治意識形態服務)。英國翻譯理論家赫曼斯率先將「操縱」觀念導入翻譯行為的研究,認為所有翻譯都是為了服務某種目的而操縱原文。原籍比利時的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則進一步將翻譯研究納入改寫及折射(refraction)的範疇。他指出翻譯為文學作品所樹立的形象,主要受到譯者或贊助者的意識形態和主流詩學所宰制。這類被統治階層接受並視為合法的經典化文學(legitimate& canonized literary repertoire),往往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特殊的時空背景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反共文藝」是五○年代臺灣主流文學勢力極力吹捧的文化霸權。以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為主軸的政治意識形態逐漸在臺灣文化多元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完成於一九四八年的《一九八四》所捍衛及反對的價值觀雙雙相容於當時國民黨政府及美國政府的政治利益,因此臺灣的中譯本很快就於一九五○年問世。本文設定的主要目標,乃援引勒菲弗爾的翻譯改寫理論,探討《一九八四》的中譯本如何經由刪節、改寫、淡化、濃縮等手法,以符合臺灣五○年代主流政治意識形態設定的文藝政策。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