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3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星河流轉:《天河撩亂》與《北極星灑落之夜》的酷異翻譯(2024) 張祐瑜; Chang, Yu-Yu本文討論吳繼文《天河撩亂》及李琴峰《北極星灑落之夜》兩本酷兒小說的翻譯議題,嘗試結合酷兒理論與翻譯研究,以「酷異翻譯」為分析視角,解構大眾對「翻譯」的認知。吳繼文和李琴峰從事翻譯、旅居異國的經驗,讓《天河撩亂》與《北極星灑落之夜》兩部作品本身即蘊含多語言、跨文化元素。《天河撩亂》與吉本芭娜娜小說展現互文性,「漂泊的湖」水循環意象更能說明「創作與翻譯」的關係:文學元素如水分子穿梭於作品之間,並透過翻譯改變型態。《北極星灑落之夜》融入日本、臺灣、中國歷史事件,東亞酷兒角色亦對身分認同政治有所反思;援用多種文化符碼,與各立場保持距離,正是小說特色,也指向看待「雷同」的輕鬆態度。此外,兩部作品皆刻劃從臺灣移居日本的跨性別角色,若以「翻譯」形容她們的過渡期,會發現「跨」標誌出的並非僵固的兩端,而是一趟持續的旅程。透過「酷異翻譯」的討論,本文希望挑戰「原作 → 翻譯」預設的線性時間想像,指認事物之間相互重疊、滲透、流動、難以定義的層面,打破二元對立框架。Item 在戒嚴中「教娃娃講中國話」——三毛譯作《娃娃看天下》之研究(2023) 樊博聞; Najar Ramal, Francisco Javier結合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和贊助者(patronage)概念,本論文分析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的譯作《娃娃看天下——瑪法達的世界》的第一個中文譯本。原作為阿根廷漫畫家季諾(Joaquín Salvador Lavado Tejón)的Mafalda, 全世界最著名的西班牙語漫畫。本論文將透過中西版本對照的方式,試圖揭示三毛在翻譯《娃娃看天下》時採用的有時自相矛盾的翻譯策略,一方面考慮到漫畫對兒童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考慮到強迫自我審查和遵守翻譯期間存在的政治敘事和嚴酷條件,即台灣戒嚴時期。對於翻譯理論家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來說,翻譯作品在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邊緣文學(peripheral literature),是動態的多元系統(polysystem)中處於次要地位的文學。這意味著譯者被賦予了更大的自由度,並允許在一定程度上操縱文本以適應目標讀者的文化規範。 對於超邊緣文學的作品,例如針對成人和兒童雙重讀者群的翻譯漫畫書來説,這種效果可能成倍增加。此外,無論採用何種翻譯策略,都可能須要遵守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的贊助者(patronage)概念。該概念被理解為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主導意識型態(ideology),並以強大的機構或個人的形式具體化,這些組織或個人來自文學系統之外,卻大幅度影響翻譯行為,並以不可忽視的方式限制文學作品的翻譯內容和方式。Item 黑貓的凝視:兒童文學中驚悚情節的過渡與操縱— 以三版《黑貓》譯寫本及其附文本為例(2022) 林虹瑜; Lin, Hung-Yu在大眾認知的兒童文學讀本中,直接展現出血腥、暴力、精神異常與恐怖的元素往往在第一時間就受到審查或刪除,避開這類恐怖或靈異的元素甚至成了大部兒童文學創作者與出版者間共同的默契。然而,當標榜給「兒童閱讀」的文本,因為原作的故事與劇情的需要,在改寫的過程中需要保留這些內容,這些立足於灰色地帶的作品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面貌來到讀者的手中。筆者嘗試用成人驚悚文學改寫成兒童讀物的繪本與短篇故事,探討給青少年讀者的文本是否能夠藉由操縱、改寫與附加文本(家長手冊、閱讀引導、注釋與插畫),讓目標受眾(兒童與青少年)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更能享受閱讀的權利。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分別觀察來自三版分別來自英文源文以及日文源文的中文譯本,透過檢視改寫過與非改寫過的源文本之中,四類所謂「兒童不宜」的情節,了解兒童讀物在譯寫過程中是否進行改編或刪減等操縱,以及是否對劇情進行移動或增補;同時也加上對於出版品本身附文本的增補,協助兒童讀者更能夠理解原本為成人設計的情節。透過這樣的研究,筆者希望能夠對於兒童讀物在驚悚與恐怖情節的接受有更進一步的辯證,讓兒童在閱讀的時候不僅能享受文學的樂趣,更能獲得選擇。Item 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譯注(2021) 孟修然; Meng, Xiuran2018年,台灣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將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集《親愛的人生》重製為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由王嘉明編劇、執導。這齣舞台劇由四個短劇組成,將場景設在台灣桃園,並非單純改寫原作,而是提煉孟若的敘事風格、主旨和微妙情感,打破原作品短篇小說的框架,但又成功將短篇小說搬上舞台,以舞台劇的形式重演這齣台灣版《親愛的人生》。 本研究旨在將台灣版《親愛的人生》劇本翻譯為英文。這部作品歷經從外國文學重寫成台灣舞台劇,再回譯成英文的跨文化行旅,可以視為當代台灣戲劇走向英語世界的一小步。除了翻譯之外,本研究還對劇本中的文化詞添加譯注,同時也在譯注中指出台版《親愛的人生》如何與孟若的原作相連結。本研究的導讀部分則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對兩部作品進行導讀。從孟若的短篇小說到王嘉明的舞台劇,雖然時空移轉、情節完全改寫,但兩部作品可以透過共通的主旨、議題甚至細節相連結,亦即能夠透過互文性來欣賞和研究。 對於讀過孟若原作的讀者,本研究及譯本能讓他們藉此一窺孟若作品在台灣的改寫經驗,而譯注可供不瞭解台灣在地文化的英文讀者參考。對於看過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的讀者,也可以從這部作品出發,追溯到孟若的原作,體會王嘉明精彩的改寫歷程。 關鍵詞:戲劇,重寫,改編,翻譯,親愛的人生,艾莉絲•孟若,王嘉明,在地化Item 臺灣布袋戲英譯初探:霹靂布袋戲劇集英譯譯注(2019) 陳宣; Chen, Hsuan布袋戲自十八世紀中葉傳至臺灣以來,歷經了許多革命性的變化,也因此成為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然而,大多數文獻偏重討論臺灣布袋戲的歷史與發展,或是布袋戲中使用的臺灣閩南語,而鮮少觸及翻譯這塊領域。臺灣布袋戲經歷過豐富的歷史及政治背景而演變至如今的樣貌,蘊含複雜的文化意象,加上使用的是臺灣閩南語,因此英譯實為一難題。而目前的現代臺灣布袋戲當屬霹靂國際多媒體為龍頭,將此一民俗表演藝術與多方科技融合,形成一種新的現代產物。此篇論文將提供筆者自翻的霹靂布袋戲劇集系列一集,並附上注釋作為譯注。霹靂布袋戲以閩南語為口頭語言而國語為影視字幕,此文以翻譯國語字幕為目標,透過布袋戲國語字幕的英譯讓來自不同文化、說不同語言的朋友也能欣賞臺灣寶貴的藝術。此篇論文旨在透過筆者初步的嘗試,以期為臺灣布袋戲吸引更廣大的關注,並展現此種文化翻譯文本的可譯性,未來期望有更多學術界的專家能可更進一步研究臺灣布袋戲的英譯,讓此臺灣本土文化為國際所了解,發揚光大。Item 從《三劍客》與《亞瑟王之死》的日中兒童改寫本看情色元素的操縱(2019) 涂瑋瑛; Tu, Woei-Ing東方出版社「世界少年文學選集」與光復書局「彩色世界兒童文學全集」在臺灣兒童文學界都佔有重要地位,兩套選集都是從日文本翻譯的世界名著改寫作品,卻都抹去了日文源頭的痕跡。收錄作品中有些原作是非兒童文學作品,含有兒童不宜的元素。本研究以情色元素為主題,研究文本為《三劍客》與《亞瑟王之死》,比對收錄於兩套選集的中日文版對情色元素的操縱。 比對結果顯示偕成版、講談版、東方版將幾乎所有情色元素「淨化」,小學版與光復版則保留較多情色元素與故事細節,但也會刪除或淡化過度情色的部分。改寫本遇到劇情需要必須保留部分情色元素時,傾向貶低女性角色,維護男性角色的正面形象。比對過程中也發現,日文改寫者決定了大多數對於情色元素的操縱,而中文譯者幾乎照單全收。改寫本的出版年代不同,比對結果的差異顯示社會與兒童文學價值觀隨時代演變,對於情色元素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改寫本能保留的細節也更多。Item 變裝皇后的言談及魯保羅變裝皇后秀中文字幕的分析(2020) 裴杰明; Peck, Jeremy許多備受邊緣化的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可用來營造社群意識和歸屬感。變裝皇后此一族群,於近幾年走入主流文化,隨著變裝皇后所帶來的影響力日益增長,變裝皇后的語言也越來越大眾化。變裝的語言—特別是在魯保羅變裝皇后秀所出現的語言—在美國同性戀社群,可說是相對的普遍,並成為一些同性戀者建立身份,與構築或加強圈內社群的一種方式。在本文中,我希望透過研究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當中所出現的變裝語言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身份形塑和建構社群的重要性,並且分析中文字幕該如何修正而不失原意。Item 西方媒體再現的中國:文化的誤解(2020) 廬斌; Vadim Rubin本研究試圖檢視西方新聞媒體的報導影響了西方社會對中華文化的印象及想法,從而間接造成西方社會對華人文化的誤解。從十九世紀以來,英語逐漸的變成了世界的主流語言。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主流文化漸漸地開始入侵蔓延至全球文化的各個角落。透過愛德華·薩伊德於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我們可以看到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英美兩國開了先例,為了剝削中國,基於政治及利益上的考量,透過打壓、邊緣化,在翻譯與再現中國的形象時,往往刻意使中國成爲西方社會眼裡的「他者」。現今,中國大陸已然變成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西方社會仍無法接受這個曾經第二世界國家的崛起,因此西方的新聞媒體會有意無意地挑選負面消息做爲新聞報導。本文一開始會以歷史角度切入,透過追溯歷史,讓讀者瞭解到西方世界對中華文化偏見的起源。此後本文會藉由2018年發生的中美貿易戰以及近日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來探討中英媒體資源對此的報導立場。Item 浪漫愛的譯與易:1960年以後的現代英美羅曼史翻譯研究(2012) 劉素勳; Su-hsen Liu浪漫愛的譯與易: 1960年以後的現代英美羅曼史翻譯研究 羅曼史(Romance)在西方是個源遠流長的文類。中古時代的羅曼史指的是英雄騎士的故事──但浪漫愛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此一文類的範疇迭經變更,到了現代,自禾林羅曼史(Harlequin)系列在英美廣受歡迎,銷售長紅後,其他出版社也陸續跟進,大量出版,蔚為潮流,甚至譯成多國語言,風行各地。結果是,現代的羅曼史小說似乎窄化成為了專指此一類型的愛情敍事,如雷姆斯戴爾(Ramsdell 1999)定義為:「愛情故事;其重心是兩名主角之間的發展、和滿意的結局,提供讀者在情愛追求的過程裡,某種替代性的滿足。」美國羅曼史協會(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則稱之為:以愛情故事為主,情節集中於男女關係的衝突,並在故事的高潮時,化解此一衝突……在小說裡,男、女主角為彼此、和此段關係冒險、奮鬥,其獎賞則是感情得償,以及無條件的愛情(http://www. rwanational. org/romance.stm)。 但在「現代羅曼史」裡,又可以包含「現代歌德式羅曼史」(Modern Gothics)此一次文類。一般認為,美國的現代歌德式羅曼史熱潮始於1960年,維多莉亞.荷特(Victoria Holt)的《米蘭夫人》(Mistress of Mellyn) 。也大約在同年,台灣引進其翻譯,先是在大華晚報的副刊連載刊出,因為讀者的反應熱烈,皇冠出版社於1961年推出單行本,跟著更多維多莉亞.荷特的作品、以及風格相近的瑪麗.史都華的懸疑小說也被譯入。至於非歌德類型的羅曼史,則有芭芭拉.卡德蘭(Barbara Cartland)的作品首先於1977年譯介引入台灣,同樣廣受歡迎,並引發了另一波外國羅曼史的翻譯熱潮──包括禾林羅曼史、和英、美的當紅羅曼史系列都陸續被譯入。由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台灣,可以說是羅曼史翻譯的黃金期,每月出版數十本,主宰了本地的羅曼史巿場。但在90年代後,羅曼史翻譯熱潮逐潮步入衰退期──部份是因為著作權法的通過,再加上本國作家所寫的羅曼史漸受歡迎。他們在吸取其成功經驗後,加入傳統的中國因素,大受歡迎,反而取代了翻譯羅曼史的王位。 本論文擬探討現代英美羅曼史此一文類在台灣的譯介、受歡迎及衰退的現象,並試著探索其原因及衝擊。例如,比較傳統的中國愛情小說,此一移植進來的文類有何差異,又為何能夠吸引廣大的台灣讀者?直探羅曼史的本源,其吸引力的主因或許正在其異國風味(exotic flavors)?而哪些「異質性」是本土羅曼史的文學型式庫(如瓊瑤的作品)裡所沒有的──如情慾的書寫──並需要藉由翻譯引進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譯介的過程裡,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改寫、編譯、以及本地化的現象?源文文本究竟如何被馴化了? 筆者主張,羅曼史的翻譯可以視為一種動態、在地化的譯/易的過程。正如論文裡指出的,一方面,在版權法通過前,受到譯文文化的制約,譯者往往會在翻譯的過程裡,改譯/易羅曼史文本,便於它們在譯文文化裡被接受,也使得它們的面貌與源文有異;另一方面,因為羅曼史的翻譯,也會在譯文文化裡產生變易,促成新一代的本土羅曼史的興起。整體上來說,此一譯/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藉由翻譯引入的外來質性,豐富了譯文文學裡的番易。 最後,本論文一方面會援引埃文-佐哈爾(Even-Zohar)的多元系統論的觀點,檢視翻譯羅曼史的興衰與流變,另一方面,也會在對羅曼史的性別關係進行文本分析時,借助紀登思(Giddens)提出的浪漫愛與滙流愛的概念。筆者主張,浪漫愛此一自清末民初就經由譯介被引進、吸收的愛情觀,一直影響了廣大的女性閱眾。再則,在羅曼史的流變裡,不但可以看到浪漫愛的體現,也可能有了滙流愛的雛型。獨立、平等、自決、反思的關係是紀登思對親密關係的願景,而它是否也可以成為女性書寫羅曼史的願景?Item 譯者的操縱:從Cuore到《馨兒就學記》(2010) 陳宏淑; Hung-Shu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譯者的操縱,關注的焦點在於譯者對文類、敘述模式、角色、情節的操縱。以《馨兒就學記》為例,此書為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於一八八六年完成的日記體小說,後來在一八八七年由哈普古德(Isabel F. Hapgood)翻譯成第一個英文譯本,之後日譯者杉谷代水根據此英文譯本,於一九○二年翻譯成日文的《學童日誌》,而中譯者包天笑再根據此日譯本翻譯成第一個中譯本《馨兒就學記》。這段從義大利到中國的漫長旅程是一個複雜的轉譯過程,每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凸顯出譯者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研究比較義大利文、英文、日文、中文四種語言版本,觀察譯者如何操縱文本。他們的操縱顯示出翻譯其實是一種帶有意識形態的改寫。透過本研究提出的譯例,可以清楚看見譯者受到當時社會在詩學規範或道德規範方面的影響。在包天笑的譯本中,他將書中的故事改寫並在地化,類似這樣的翻譯策略在晚清頗為普遍,但透過本研究的比較與分析,可以證明包天笑的操縱也受到日譯本很大的影響,而不全然是他自己的創意發揮。在許多刪節改寫的部分,其實是日譯者杉谷代水操縱在先,包天笑只是蕭規曹隨。不過這兩位譯者的操縱都反映出他們在創新與守舊、西方與東方、異化與歸化之間矛盾掙扎,兩股力量的拉扯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由此案例觀之,譯文並非原文的反映或再現,而是原文的來世,在異地產生了新的影響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