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8
Browse
16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所收字形研究——兼論香港寫字教學之困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12-??) 陳曙光; CHAN, CHU-KWONG香港教育局編製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是小學寫字教學的重要參考材料,也是廣大小學老師判別字形對錯的依歸。教師根據《字詞表》教學時卻出現不少問題,最具爭議是《字詞表》的字形與日常所見不同;而部分教師批改錯字的尺度亦飽受家長及社會人士非議。本文以文獻研究方法,梳理《字詞表》所收字形,發現當中不無可商榷之處;加上該表所收與臺灣標準不同,不同電腦字體之間亦有差異,以致書籍、網頁字形不統一,令教學倍添困難。部分教師只遵從《字詞表》,矯枉過正,令小學生失去學習中文的興趣。本文認為必須仿效中國及臺灣頒布具法律效力的「規範漢字表」;各大學的教育學院也應為小學老師提供更全面文字學訓練。Item 「玄解」《世說》:以「海岱清士」、「見此張緩」兩則為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12-??) 吳冠宏; WU, KUAN-HUNG本文先從《世說‧賞譽》第六十五則與《世說‧文學》第七十八則之關鍵問題:「海岱清士如何解?」、「見此張緩如何解?」入手,筆者將歷來兩則多重詮釋的分歧現象,分別統整出三段理解歷程與三種詮釋類型:前者一為「透過互見法考辨文獻,以傳統的『清流』定位『清士』」、二為「從人格與士風別之以方正之流及不羈之清」、三為「不必有與不必無的徐寧是以清為玄的名士」;後者一為「史評:孫綽之人品評價」,二為「文賞:文章之法」,三為「玄解:體玄的人格理想」;繼而再針對此一詮解的轉進與探索的內涵,進行其異同得失之比較,以開啟《世說》詮釋學的視域。藉由這兩個示例的深究微觀,筆者希冀能發揮以一舉多的效用,從而召喚更多後繼者,去發現《世說》文本與《世說》詮釋文獻之詮釋循環中仍潛藏著有待挖掘的「玄」味與「玄」意,只有當我們認真活在當下,並用心扣問傳統,才能由之發現玄學新語彙,從而激揚出融舊開新的交響及與時俱進的力量,尤深盼本文所體現的論述成果,在建構《世說》詮釋學乃至中國經典詮釋學的實踐之路上,亦能提供一啟示性的案例及具體可參的作法。Item 歌仔冊《最新十二碗菜歌》的語言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12-??) 許嘉勇; HSU, CHIA-YUNG歌仔冊是民間傳統的閩南語文獻,保留了早期大量的庶民語料,本文以 20 世紀初的《最新十二碗菜歌》為材料,首先分析其三種版本的來由和異同,並略述此文本的主旨內容。其次探究其聲韻規律屬性,分別從韻母、聲調兩大面向進行剖析,韻母方面從九個複合韻目找出「定韻字」,並以這九個複合韻目之音讀為此文本「定腔韻」,得出此文本的方音屬性為泉州海口腔,簡稱為「泉海腔」,聲調上並從去聲不分陰陽及陽平、陽去變調相同來應證其方音屬性。末尾的字詞特色則分八例泉腔特徵詞、四種近代借詞、十例易誤解字詞三個部分詳加探討。Item 世變下琉球知識人的行動策略——論蔡大鼎《北上雜記》中的「盛世」書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06-??) 王矞慈; WANG, YU-TZU《北上雜記》是琉球知識人蔡大鼎在日本侵略琉球廢藩置縣的前後六年之間,乞師清廷時的滯京之作。本文意在探討琉球末世王朝蔡大鼎如何置身在動盪世變中,試圖運用雜記文體表述無法直明的政治書寫意圖。其書中特意記載北京的「盛世」圖景,雖看似與觀光遊記無異,但對比同時期各使節對於北京的描寫,便能知曉其中實具有想像與真實間的差異。並理解在秩序解體、瀕臨亡國之時,琉球知識人並非無有作為,實有其獨特的回應之道,試圖化用所學,以文學「盛世」作為召喚記憶,抵抗並超越現實成敗的書寫意圖,《北上雜記》一書作爲時代最好見證,就更值得我們注目。Item 論《西遊記》的《心經》與「無字真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0-12-??) 謝文華本文聚焦在《西遊記》的《心經》和「無字真經」二個現象進行觀察,發現二事雖為各自獨立之故事情節,卻彼此潛藏微妙地內在呼應,在交會點上呈顯對「語言文字」的高度反省,作者似有意透過故事鋪陳,使讀者明白:用再多言語詮解《心經》,反不如「靜默」更能獲致「真解」;如來佛所傳授的「無字經書」,才是對東土眾生最好的「真經」,由此似乎歸結出:「真解」不待語言溝通,「真經」否定文字功能的矛盾觀感。如此作為,可謂作者別出心裁之警筆,畢竟用奇幻動人的故事吸引閱讀脾胃乃情非得已之策略,故藉由兩個文學衝突點的精心營造,使讀者在此駐足留心,感受「語言文字」的認知迷障,體察《心經》的潛在內涵,並瞭解「無字真經」之價值依歸,當讀者有此自覺地閱讀認知時,最終或可領略《西遊記》作者刻意凸顯《心經》和「無字真經」二事,其文學意圖指涉之對象,其實正是小說自身。若此說得以確立,則小說「價值」將因不同閱讀視角而有重新定位之契機。Item 《歐陽文粹》編纂之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12-??) 謝佩芬; HSIEH, PEI- FEN《歐陽文粹》乃現今所能得見之最早歐陽脩古文選本,於歐文之傳播、接受,及兩宋古文承變、創作頗具重要性。編選者陳亮稱許歐文「根乎仁義而達之政理,蓋所以翼《六經》而載之萬世者也」,有意以其「通於時文者」「明先王法度」。本文詳察該書各篇內容、筆法,以探求其編纂規準與意義。獲知:所收論、書、箚子、奏狀、序、記、雜著、碑銘、墓銘、墓表非盡為科舉需試文類;內容除論及三代先王政法、六經義理外,亦含涉道文理念、為學、取士、遇合等主題,而各文所涉對象、書寫時空常與慶曆新政相關;寫作筆法則多架構謹嚴,層層推論,紆徐詳密,各有精妙獨到處。尤為重要者,在其分類意識,如「箚子」、「雜著」乃《歐陽文粹》新設類目,且所收「雜著」大抵為題跋文章,頗為單純,與其他宋代文集「雜著」內容較繁雜之情形有別。而此書「雜著」一類,可能對其後呂祖謙《宋文鑑》、周必大《歐陽文忠公文集》之分類編次有所啟發。該書所選篇章,部分為後世共認之歐公佳作,兼為各選集屢收之什,足證其編選眼光穩確。此外,是書亦極可能為最早以「文粹」命名之單一文人選集,其後此類「文粹」書籍迭現,蔚為風潮。版本、文獻價值之外,《歐陽文粹》之編纂意義實不容忽視。Item 「如見其揮運之時」——書法臨摹的他者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12-??) 林俊臣; LIN, CHUN-CHEN本文旨在探討書法臨摹活動所隱含的思想內涵。書法臨摹活動本身即建立在自我如何向他者學習之互動關係之上,然而當前此崇尚創造精神為主的趨勢之下,對於傳統臨摹裡亦步亦趨地學習碑帖,屈從他者而侷限個人之創造性,既保守又不具開創性;然而古代書論裡,普遍認為臨摹既是繼承古典,又要在繼承中完成自我之更新,所形成之開創性弔詭。因此,本文於這兩種創造性觀點所產生的張力下,透過莊子思想觸及之技藝工夫,探討臨摹的他者(碑帖)與臨摹主體間的拮抗關係,以及自我他者化等過程,如何成為主體內的先在社會性(sociality),進而與當代探討他者倫理的學術資源:法蘭克福學派學者霍耐特(Axel Honneth)之承認理論、孟柯(Christoph Menke)的幽闇美學等交織對話,確立書法臨摹活動於當代學術裡的意義。Item 宋代之醫者群像及醫德觀探討——以文言小說為考察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06-??) 盧秀滿; LU, HSIU-MAN本文透過宋代文言小說所載醫者及醫療相關事例之整理與分析,藉以探究宋代醫者之群像及故事中所反映之宋人的醫德觀。首先,考察文言小說所反映之宋代醫學發展概況,並將其與宋前小說之同類故事進行比較,從中指出宋代醫學發展最明顯之特徵為:醫者分科名稱之細部化與藥方記載、收集在當時之盛行;其次,探討醫學發展卓越之宋代,其醫者們所顯現之群像特色;包含行醫者不同之族群背景、女性涉醫之多見以及被挑戰與質疑的醫學專業等;最後,則藉由相關故事之考察與梳理,闡明宋人從正、反兩面將報應思想融入其中的醫德觀。Item 糾繆與示範:論清高宗《御選唐宋文醇》對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之取捨與古文重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06-??) 鍾志偉; CHUNG, CHIH-WEI唐宋八大家是古文之典範,隨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及其賡續選本產生流弊,其價值定位也受挑戰。康熙朝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首度以十家文為選本發難,翻駁茅本,見重士林,代表清初質疑聲音。清廷如何介入與回應,關乎政策與文學走向,乃重要議題。對此,乾隆帝《御選唐宋文醇》為頗佳觀察對象,弘曆透過改良欣本,矯治選本沉痾,今人鮮少關注。本文首先探究《文醇》生成背景與弘曆之古文價值批評,標舉其綰合經義,有補世用之文學觀。其次,探討《文醇》對《全集錄》取捨與重述,彰顯弘曆選文品味,與唐宋古文之新義。此外,弘曆有意以唐宋文為器,透過推求古人心跡,楷模了良吏與忠臣形象,也坦露人主焦慮於綱紀,借此發揮穩固政統之力量。Item 民國高教體制下的經學課程:從大陸到臺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21-06-??)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民國以來,經學歷經了許多挑戰,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其與教育的關聯,一方面經學被支解歸併入其他新式學科,另一方面則是在各級學校中取消經學的相關課程。但在一九三○年代以前,經學仍受到學界一定程度的重視,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間。然而,隨著國民政府統一全國的態勢底定後,教育部銳意推動高等院校課程的標準化,從制度面對高校課程進行全面的整理與規範。這個做法對經學在高校的傳衍與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擬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以大陸時期為主,著重在課程標準化下,經學課程朝向儒家經典教育方向的發展。後半部則將焦點置於一九四五年後臺灣高等院校施行的情況,冀望透過這樣的探索,能對經學在近代高等教育體制中的實存樣態有較清楚而完整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