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Item 地話 (terroir)意涵之轉變: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例(2010) 劉富美; Liu Fu Mei「地話」一詞涵義從「葡萄樹生長的自然環境」,擴展為「具有領域權的特定空間」,人們長期與這塊區域互動下,產生了認同和共同記憶,建構出葡萄栽種區的地方意象。本文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個案,探究造成地話意涵轉變的原因,結果顯示,在全球化浪潮下,勃艮第人們藉由「創制 (invention)」聖文生節和印有遼闊葡萄園的酒標,將當地特有的地方意象-葡萄酒-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的籌碼,勃艮第地方透過節慶和符號等策略,做為地方再現的方式。其次,經由法國國家層級制定「法定產區制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AOC)」政策,這個政策不但成為日後歐洲共同體的葡萄酒規章依據,也是歐美貿易協定的談判基礎。此舉既賦予「地話」法律依據,同時讓葡萄酒間的差異根植於土地,這種「壟斷地租」的特性,成為葡萄酒特殊且無法複製的文化宣稱。Item 二十世紀初英國工藝美術發展 - 現代設計之形塑(2011) 李懿; Yi Li「設計」無所不在,在強調如文化創意產值等美學經濟的今日,其內在定義與意涵更顯不凡。追本溯源,design被認為源自於拉丁文disegno一字,自文藝復興以降,便用來表示作品之底稿或草圖,然而,卻也正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技術成分,「設計」相當程度被視為不同於傳統的美術(fine art),反而是帶有實用性質的應用美術(applied art)。此定義在歷經產業革命之英國,藉由當時多位思想家與社會運動家,例如威廉莫里斯等人的提倡及推行,一種不同於主流品味,挑戰傳統思維的美學革命儼然成形。在此運動中企圖藉由對「手工藝」的高度評價,重新定義現代生活的意義。 「手工」創作,不僅是實踐藝術理念與革新思想之場域,更是建構現代大眾文化與其生產品之要素,其重要性更橫跨時間、疆域之藩籬。至於「現代工藝」一詞之運用,更導引出「手工藝」與「現代性」二者間交互之主客體關係。 若以此概念切入,則十九世紀後半葉,英國倫敦文化菁英圈中所形成的「藝術與工藝運動」,無疑是此觀點之首次宣示,更是再思該歷史現象的原點,亦不啻為構築本研究論文之基石。然而,本文並不以此歷史事件為限,除了探究其成因,更著眼於其效應,旨在多面向地思考現代設計理念建構之源頭、作用與後繼影響,並且試圖就社會改革、階級品味之流動與藝術之再定義,還原「現代設計」之歷史定位,更冀求勾勒出其當代樣貌與核心精神。Item 英國Battle遺產觀光符號的建構與展演(2011) 陳瑾瑜; Chen Chin Yu本研究從旅遊符號經濟面向切入,以觀光客的凝視為理論架構,藉由英國1066年Hastings戰爭(Battle of Hastings)發生地的Battle小鎮遺產觀光(heritage tourism)的符號形塑作為分析的主要場域與文本,探究當地Hastings戰爭歷史觀光商品化過程中的符號生產脈絡與生成系統,以及旅遊符號消費建構下戰爭歷史的觀光再現與意義展演。本文透過文獻檔案分析、實地調查、旅遊行銷文本分析、與觀光中介者的通訊訪談,以及遊客部落格分析等多維綜合的質性研究方法,試圖理解Battle在發展遺產觀光的過程中所做的文化選擇、文化詮釋與文化轉譯,從中思考旅遊符號經濟發展與地方社會、文化變遷的關聯互動,揭露觀光消費經驗建構與文化挪用、生產/再生產、展演的複雜性。本研究更為台灣學界引介歐美社會遺產觀光發展策略中經常運用的歷史重演(historical reenactment)。以每年在Battle所舉辦的Hastings戰爭重演節事進行研究分析,從理論與實務經營面向,探討歷史重演作為觀光場域的文化展演,是如何透過對過往生活、事件的再現策略,傳遞與形塑Hastings戰爭的歷史想像與英格蘭文化認同,並落實遊客對於歷史體驗消費的欲望,從而創造戰爭歷史遺產的觀光符號價值。Item 法國諺語反映的葡萄酒文化(2011) 柯雁馨; KE Yen-Hsin歷經幾千年孕育而成的葡萄酒文化儼然是“西方文化”代名詞之一。而談到葡萄酒的生產國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經常是法國。法國釀造與飲用葡萄酒的歷史悠久,每年在葡萄酒的生產質量上,更是經常名列世界前茅。對許多法國人而言,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酒,也是一種重要的飲食元素,為日常飲食中之不可或缺;對非法國人的多數人來說,葡萄酒則是他們認識法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 一些書籍上頭與葡萄酒相關的法國諺語,引發筆者好奇,富含葡萄酒專用詞彙的法文是否有著為數不少與葡萄酒有關的諺語呢?有口語文學之稱的諺語因貼近生活,常能有效地反映人們的生活情況、社會中存在的價值觀,或因天、地、人之不同所產生具民族性的想法和觀念。因此,本論文以流傳於法國社會的相關諺語作為分析之素材,著重於諺語內容之探討,希望藉此觀察存在於法國的葡萄酒文化。Item 臺灣赴歐青年志工之旅遊實踐與反思現代性研究(2011) 林湘蘋; Lin Hsiang-Pin本研究以臺灣國際志工生活在歐洲的居遊敘事為縱軸,並且運用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移動性(mobility)與反思性(reflexivity)之觀光休閒及社會學論述為橫軸,以交疊鋪陳出當代臺灣青年跨國移動當志工的現代性意涵。本文除了從認真休閒及跨國移動的面向切入探討臺灣赴歐志工旅行經驗,同時亦分析其透過在地居遊實踐所形構與體現的「歐洲感」(sense of Europe)。研究的取徑採質性訪談為主、文本分析為輔,除了以10名曾經居遊歐洲的臺灣青年志工為主要報導人,亦將國內三本與歐洲志工經驗相關的書籍納入資料分析的範疇內,以與訪談所得內容相互補足及參照。 近年來,臺灣青年以志工身分從事的跨國旅行活動逐漸蔚為潮流,無論是參與各個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團隊亦或大專院校的服務性社團,甚至是自行尋找海外的志願服務機會,青年對於國際志工行動的投入漸增,遂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新興旅遊趨勢。臺灣青年對於志工旅行的熱衷,展現了認真休閒論述所要強調之休閒活動中的積極性意義。在臺灣青年旅人的心目中,志工旅遊不單只是一種放鬆或享樂的過程,從事國際志工居遊行旅的重要意涵在於,他們能以在地人之姿深入當地文化、體驗其特有的「歐洲感」,同時藉此跨國移動經驗,塑造自我與他者、臺灣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連結網絡,而該社會文化網絡亦成為形構其移動旅行路徑的關鍵來源。此外,在異鄉的志工居遊實踐,也是使臺灣青年成長蛻變的生命儀式,透過歐洲與臺灣生活體驗之間不斷的異己辨證歷程,而產製對於自我以及原生社會的反思動能。上述對於旅行移動與跨國服務的意義探討,正是本研究的主要貢獻所在。 藉由對國際志工居遊行旅的分析,本研究欲呈現觀光研究的跨領域研究面向,並期望臺灣赴歐青年志工的旅遊現代性論述能在臺灣作為亞太現代性之相關議題上,提供另一視野的理解觀點與個案研究。Item 文學觀光意象的探討:英國莎翁故居之個案研究(2011) 黃雅惠; Huang Ya-Hui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源自於近年文化觀光的蓬勃發展,以及目的地意象在旅遊決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綜觀國內外目的地意象的相關研究,鮮少是針對特殊主題的觀光景點,例如文學觀光,故本研究以莎士比亞故鄉Stratford-upon-Avon作為個案探討,探討文學地方意象以及影響意象型塑背後的原因,期望在文化\文學觀光與旅遊意象的相關研究上做出具體的貢獻。 於研究方法部份,多數的研究是採用量化的途徑擷取意象,並調查意象型塑的影響因素。然而本研究為求深入探討文學地方意象的建構,決定採用質性的途徑,以自由揭露法擷取意象,並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探索意象型塑的原因。於訪談對象的選取,以立意抽樣法尋找各五位英國與台灣籍遊客進行研究的訪談。 本研究第一個部份為文學觀光意象的擷取。結果發現遊客在Stratford感知的意象傾向獨特功能性與獨特心理性的層面,顯示出遊客在文學觀光景點能夠感受到更多不同於一般觀光景點的意象。在獨特功能性的意象方面多與莎士比亞有關,證實莎翁作為型塑Stratford地方意象的重要性;在獨特心理性的意象部份則是由文人所營造出文化與文學的氛圍,以及Stratford城鎮的歷史與都鐸式建築特色所引起的情感意象,由此可知文學觀光景點的意象偏重在文學與歷史文化層面。 本研究第二個部份聚焦於影響文學意象型塑的原因,從「文化距離」、「文學觀光客類型論」與「Baloglu& McCleary個人與激勵因素之意象形成架構」三個主題來探討。結果發現:(一)受到文化距離的影響,英國遊客本身的歷史文化背景,讓他們在Stratford的旅遊體驗有較強烈的文化情感連結,因此對歷史層面的意象有深刻的感觸,相較之下,台灣遊客因為與英國文化距離較遙遠,故無法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有更進一步的情感互動,而感受的意象偏向文化商品的層面。(二)從文學觀光的動機和體驗深度兩個構面將十位受訪者分成四類文學觀光客,並分析動機與體驗深度如何影響文學觀光客對意象感知的差異,結果發現遊客主要受到動機的影響,而體驗深度只有有限的影響。(三)在個人因素方面,意象的型塑僅有受到教育背景以及職業的影響。在激勵因素部份,遊客會受到教育資源、影視媒體、旅遊手冊、當地導覽與觀光單位所提供資訊,以及之前旅遊經驗的影響。Item 從《世界城市圖》(Civitates Orbis Terrarum)詮釋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歐洲旅遊的概念(2012) 宋純慧; Sung, Chun Hui《世界城市圖》於1572年至1617年在歐洲的安特衛普(Antwerp)及科隆(Cologne)出版,內容為六大冊的城市圖像,以歐洲城市為主,也包含亞洲、美洲、非洲城市。出版商Georg Braun在第三冊出版時曾說明出版《世界城市圖》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讀者臥遊(armchair travel)。本論文以《世界城市圖》為文本,並以旅行時跨越疆界遇見他者與自我建構的角度來分析《世界城市圖》的圖像內容。 《世界城市圖》的出版見證當時的時代氛圍,世俗的旅遊興起,然而卻也面臨不少的困難,例如因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而引發多次的宗教戰爭,因而圖冊可以充當臥遊用。圖冊內容以歐洲城市為主,許多城市圖像以一個當時技術不可能做到、近90度垂直的高視角來俯視並描繪整座城市。圖冊除了描繪城市外,也將一地的習俗、歷史等繪入圖像中,讓讀者、旅者可以收藏世界,從百科全書式(encyclopedic)的畫法中可以看出當時歐洲人對於歐洲及歐洲以外的世界非常好奇,並且急於收藏。 然而,從圖像的再現中發現,圖像並非中立。圖像中除了展現人類的自信外,也隱含了當歐洲人在跨越疆界時,因差異而區分出「自我」與「他者」,且藉由與他者的互動而建構出自我。從圖像中可以發現,此時歐洲人除了展現無比的信心外,無形中也透露出優越感。歐洲人透過百科全書式的再現技巧來呈現他者,他者包含歐洲以外的世界―亞洲、美洲,也包含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伊斯蘭教徒,圖像中的他者,歐洲以外的世界仍以歐洲的想像被呈現、被凝視、被探索。基督徒的教堂取代摩爾人的清真寺、土耳其人形象好戰窮兵黷武、美洲的古文明被摧毀後改以歐洲形式的城牆出現在圖像中、印度的住民則以怪異且含獸性的形象出現。雖然歐洲文明優越的論述在19世紀才正式確立,然而從圖像中看來,其優越的概念早在16世紀的圖像中已然出現,透過圖像,歐洲人建構出一個自信且優越的自我。Item 威尼斯面具嘉年華之觀光體驗研究(2012) 許巧瑜; Chiao-Yu HSU節慶觀光為今日文化觀光主流型式之一,本研究以威尼斯嘉年華為研究個案,意圖將此節慶所提供的不同體驗型式做有系統的分析,了解(1)節慶及城市所提供的體驗類型、(2)遊客體驗類型和體驗差異的探討及(3)作者對節慶體驗的反思,為了將節慶特殊性及細微體驗感受納入考量,主要研究方法將採用質性的個案研究,研究資料來源包含一手資料(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及收集二手資料(官方宣傳品、網站、照片、遊記),透過和10位符合受訪條件的台灣觀光客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將受訪資料編碼歸類,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敘事分析及影像分析,援用 Pine II與Gilmore(1998)所發展出的體驗四象限為研究框架來說明威尼斯嘉年華的娛樂、教育、美感和逃離體驗,藉著和文獻相互印證及研究者詮釋來解析此節慶中的體驗型式,為求完整的體驗分析,主要架構並包含體驗的源頭-動機和體驗的延伸-紀念品的探討,藉此一覽面具節多元的體驗全貌。 本研究在了解嘉年華體驗型式的過程中,發現威尼斯嘉年華以娛樂體驗為主,能夠滿足觀光客對新奇感的需求,同時是具高度娛樂、美感、逃離體驗及中度教育體驗的節慶,面具節符合Pine II與Gilmore所提出的體驗甜美點能夠提供複合式體驗型態,而這也是台灣目前舉辦節慶活動應符合的訴求,結合在地特色及人文精神發展專屬於地方的複合式體驗節慶,不過另一方面筆者在本研究中也發現,面具節和台灣現有的節慶環境無法相互對照,僅能供未來舉辦國際大型節事活動借鏡與參考。Item 文化觀光發展要素與類型: 以荷蘭城市為例(2012) 黃繻寬; Ju-kuan Hwang文化觀光過去泛指以藝術與人文為主題之觀光活動,例如以古蹟、博物館、藝術和音樂為主要目的之旅遊。然而由於觀光產業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旅遊業者與國家政府皆積極開發新的觀光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將觀光與廣義的文化結合,因此文化觀光逐漸以更多元的樣貌呈現,包含美食觀光、節慶與活動觀光等。文化觀光的特色來自於地方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因此將歷史文化資源發展轉換成文化觀光資源的過程,以及文化觀光產品展現地方特色的能力將成為文化觀光的成功關鍵。 本研究選擇以個案研究法探討觀光產業競爭環境(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與台灣相似的荷蘭,研究對象包含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鹿特丹(Rotterdam)及馬斯垂克(Maastricht),採取多個案研究設計突顯成是因歷史、地理及觀光資源而衍生不同的文化觀光發展。本文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文化、觀光、吸引力與競爭力」模型作為研究的理論架構,探討個案城市如何把握地方既有的文化歷史資源,進一步創造出更多的文化觀光產品,以及如何透過行銷及治理策略等文化觀光發展要素創造出競爭優勢。 結果顯示,個案城市把握地方資源及行銷策略發展出遺產觀光、博物館觀光、節慶與活動觀光、美食觀光與產業觀光等不同的文化觀光類型,同時善用大型活動結合多個觀光產品。此外,個案城市的治理策略也有特殊表現,跨界合作的例子眾多且多有不錯的成效,其中公部門與業界、跨城市與跨國的觀光行銷合作尤其值得參考。Item 法國羅瓦河葡萄酒莊觀光體驗研究 – 以Ackerman酒莊為例(2013) 張凱婷; KAI-TING CHANG九零年代以降,與日俱增的葡萄酒觀光研究體現了觀光客需求提升之重要性。然而,藉由深度了解觀光客體驗面,增添行銷供給觀點予以相輔相成,追尋一優化的「酒莊體驗」 (winery experience),即為其中重要的實踐場域。本研究設定位於法國羅瓦河流域中,Saumur酒區的Ackerman酒莊,深度訪談曾經參與過酒莊體驗之中國與台灣觀光客,意圖了解其於參訪前、中、後之動機與體驗,結合訪談Ackerman酒莊管理者與地方政府行銷部門,輔以二手資料內容分析。本研究目地定調三大方向,旨在 (1)了解何為型塑觀光客動機與需求之要素;(2) 探索觀光客在場感知與管理者體驗行銷之手法;(3)反思觀光後品牌關係與建立地區發展之連結。 本研究發現,觀光客動機與需求來自於觀光客自葡萄酒參與背景,而體驗的深化程度也取決於與遊客之背景、興趣、與動機。文化差異驅使觀光客前往酒莊觀光,體驗式的套裝行程對於觀光客取得核心酒品、目的地吸引力與文化意涵了解皆有提升作用;然而,工業化的套裝導覽卻容易加遽原有的文化差異,進而產生文化隔閡。此外,以Ackerman缺少葡萄田做為目的地吸引力為例,觀光客對於葡萄酒地景(winescape)的期望,必須藉由強化服務地景(servicescape)中的體驗獨特性與關係建構達成平衡,回溯觀光客對於追求「鄉村性」 (rurality) 與「浪漫凝視」(romantic gaze)之本質意義;再者,本研究以Ackerman做為羅瓦河地區指標性酒莊,著眼其豐富感官思考體驗之現代酒莊美學,帶給觀光客參訪後品牌忠誠度之品牌獨特性,探索「大酒莊」做為區域發展與鄉村重建之核心,進而思考法國羅瓦河酒區(Vins de Loire)做為一區域品牌之「區域性」(regionality) 發展。Item 彼得潘與阿德尼斯: 2000年至2010年間歐洲男裝中男性圖像(2013) 吳為緯; Wu, Wei-wei本篇論文將探討當代歐洲男裝從2000年至2010年間呈現出的男性圖像的發展。筆者認為歐洲時尚呈現的男性圖像能夠啟發當代對於男性身分的看法。首先在緒論中筆者將透過分析西方男性時尚相關具代表性的文獻勾勒本研究背後動機,並闡述如何經由文獻中相異的立場與脈絡進行研究。在《創世紀》一章中,筆者以90年代美國義大利的情色時尚風格為起,探討男裝中男性胴體的再現如何呼應時代中對於男性身分的認知的變動。同時藉由閱讀近期內歐洲男裝情色風格圖像中呈現的男性展演,筆者認為再現的男體並非單純陽具中心而隱含社會對當代男性身分的看法。在《突變》一章中則由迪奧男裝帶來對於男性再現的巨大轉變中,觀察巴黎當代男裝如何超越主流的展示猛男手法,跳脫美國式大眾消費主義的範疇而轉與現代主義結合,增生出以纖瘦與年輕化為主的多種不同男性形象。筆者認為這些圖像猶如藝術史中的鏡像,透過現代性的恐懼與賤斥的手法呈現男性病徵,例如猛男情節與彼得潘症候群,諷刺地投射出社會對於男性身分如何建構在對於陽剛性與父權的迷戀上。在《男性氣質的病徵式展演》一章中,筆者更進一步觀察當代年輕化的米蘭與巴黎男裝,並藉由時尚評論中man-boy一詞呈現的男人與男孩間的身分空隙,探討現代西方主流男性身分與性別認同的建構過程。Man-boy的形象藉由透過回顧式現代主義創作手法與使用和青少年文化相關的男模作為靈感來源,呈現出不穩定性質:儘管圖像表面呈現浪漫與歡樂,有時卻投射出男性社會身分建構過程中的焦慮、遺漏與創傷。在現代性的恐懼與焦慮中,這些圖像呈現出猶如烏托邦的啟示,提醒當代社會對於男性身分進行反思,特別是隱含在社會常規中的父權與本質主義的男性認同。而這些圖像儘管是資本主義的一環,但對於男性身分上的期望仍是可見的:男性身分不應該侷限在社會主流中,社會也不能夠再執著於對性別本質主義中「真理」的追求,反而應該追求更開明與融合的混雜身分。Item 《情遇巴塞隆納》與電影觀光(2013) 羅德恩本研究建立在電影觀光、目的地意象研究領域,旨在探討電影影像影響觀光時的魅力、媒體與觀光目的地意象的關聯、電影建構觀光符號的過程、以及電影觀光景點的真實性等議題。本研究期盼以此研究,瞭解觀光局在以電影打造觀光景點魅力時,所需注意的要點。本研究發想來自Newsweek全球新聞雜誌亞洲版2011年十一月份的旅遊專欄,該專欄將好萊屋電影《情遇巴塞隆納》名為最佳十二部旅遊電影之一。本研究是以此電影作為引例,探討以下四個研究目的:電影影像對觀眾的影響、電影媒體對目的地意象的影響、電影建立觀光符號的方式、以及電影景點真實性的特點。基於觀眾「成為」觀光客的過程繁複與因素多元,因此,當觀光局試圖「介入」此轉變時,必須深入瞭解電影呈現目的地特色的方式、電影建構觀光符號的過程。為此,本研究文本採用觀眾自我表露情感、抒發感想的文體:觀影心得。希望藉了解觀眾對電影的接受面與世界觀的表態,從中釐清電影觀光客的成因。也因此,本研究搭配敘事分析研究法以深入了解此「電影的世界觀」。本研究認為,探究觀影心得所代表的是觀眾的獨特電影世界觀,也是打造成功電影觀光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期盼以此研究過程,能深入理解電影與觀光之間的關聯,在未來提供觀光局在開發電影觀光、提升觀光效應時貢獻更豐富的瞭解。Item 性/別觀光─台灣男同志之歐洲想像與身體展演(2013) 楊又欣; Yo-hsin Yang觀光旅遊和文化想像以及身體存在緊密的關係。本研究以12位台灣男同志的歐洲旅遊經驗為主要分析文本,探討台灣男同志對於歐洲的文化想像與歐遊中的身體和性/別展演策略。首先,本研究發現受訪者對於歐洲的生活風格、社會風氣甚至是歐洲白人都抱持著不同層次的正面想像,透過旅遊實踐中對歐洲的凝視、體驗以及與台灣文化的對比,受訪者形塑一種「東方主義」式的自我貶抑,這樣的情感結構揉雜了歐遊消費中那種仿擬甚至是想要「成為」歐洲人的渴望,於是形成了一種自我的「雙重他者化」。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台灣男同志歐遊中的性/別與身體展演與他們對地方及空間的想像存在著相依相生、多元角力的互動關係,同時歐遊也可視為一種出櫃資本的積累,而賦與台灣男同志在性/別與身體展演上更大的能動性。 在這些觀光現象背後,本研究也覺察到包含了性別、地方與身體在內三個不同面向的階級分化現實。在性別部分,男同志為規避潛在的恐同風險,在旅行中必須小心隱藏自身性傾向,而這也凸顯同志社群相較於異性戀在社會中的次等地位。此外,在男同志社群內部,歐遊本身也就暗示著某種階級性,而只有具備特定消費能力的人才能進行這種跨國移動。另方面,歐洲做為一個觀光目的地,不僅消費較為昂貴,其所代表的豐富歷史文化和品味美學都標示了一種與其他地區甚至是台灣本身在文化與品味上的優劣位階,而構築了不同「地方」之間的階級。最後,在受訪者的論述中,我們也看到了年輕/衰老、陽剛/陰柔與白人/非白人三組對於男同志身體的階級劃分,連結前述的地方階級,於是出現了一種「歌頌西方他者、矮化東方自我」的失衡現象。Item 德國「文化地景」—分析電影《德國09》的敘事(2013) 倪子涵; NI, Tzu-Han電影《德國09》的產出受到30年前反應真實社會事件的電影—《德國之秋》之啟發,後者秉持著德國新電影的初衷,此拍攝作品異於當時與社會聯結性乏弱的電影文化,不畏懼地碰觸社會上忌諱談論卻又揮之不去的恐怖主義—六八學運後的赤軍聯恐怖行動。《德國之秋》紀錄並對動盪的政治局面作出批判,成為激發兩德統一後20年、由14位德國導演以不同視角拍攝集合而成的《德國09》。 本研究藉由文化地景與地景敘事的概念,將《德國09》視為導演再現德國文化地景的文本,分析此文本之敘事以理解當今德國面臨到的困境與難題,包括身分認同、國家認同、經濟、種族、宗教、信仰、貧富差距、階級隔閡、全球化、現代化與女性議題等,同時了解各導演對於德國面對多元挑戰與問題的態度和立場。Item 臺灣旅客之歐洲郵輪旅遊體驗研究(2013) 李妤玲是什麼樣的一種旅行能夠讓人們全然專注於享受旅遊,完全卸下帶著沈重行囊、舟車勞頓、安排食宿問題等顧慮?是什麼樣的一種旅行讓人們在每天早晨醒來,睜開眼睛就已置身於另一座全新的城市?這些特質,正是郵輪旅遊有別於其他旅遊型式而獨具魅力之處。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型態轉變及具有豐富的出國旅遊經驗,民眾更嚮往輕鬆自主的旅遊方式,並且對於度假體驗抱持著更高的期待。無論是擁有國內郵輪旅遊經驗的旅客將觸角延伸至國外航線,或者作為一種國外度假新選擇,均反映在參與海外郵輪假期之風氣日漸盛行。 每段旅程都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本研究源自探知臺灣旅客海外郵輪旅遊體驗的熱忱,試圖從旅遊者的觀點著眼,聚焦於歐洲航線郵輪假期帶給人們的深層感受。依循啟航之前的期待、旅程中海陸遨遊、旅遊後滿載而歸等歷程階段,細細品嚐這些屬於個人的故事。而為能確切捕捉每一位郵輪旅客內心的想法與體驗之多樣性,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設計,並藉由深度訪談,引領受訪者回到當初旅遊歷程和脈絡,透過反覆的提問及對話,重構對於郵輪旅遊體驗意義的省思與理解。 最後由研究者就相關資料進行詮釋與分析,達到本研究探索臺灣旅客之歐洲郵輪旅遊體驗目的。 研究發現,郵輪旅客所期待的旅行是能夠以輕鬆步調,達到探索及為生活調味之目的。在實際旅遊階段,郵輪生活的美好時光來自於感官娛樂、人際互動以及返璞歸真等體驗;但面對喪失掌控權、失序之情況,卻往往引起人們的負面感受。至於歐洲郵輪旅遊體驗存在人們心中的價值,研究結果顯示為豐富人生閱歷、 創造與家人的回憶及學習另一種生活態度。Item 觀光真實性的形變與意涵:以德國歷史城市哈美恩為例(2014) 李文心; Li Wen Hsin摘要 真實性與文化商品化議題長久以來環環相扣。眼觀當代歷史城市因為觀光規劃失策而導致「系列性複製」、「迪士尼化」的失真現象比比皆是,令人再度反思觀光規劃的方式跟意義。究竟觀光真實性的形變、構築與文化商品化之交互關係為何? 綜觀當前相關的真實性學術論究呼籲,後續研究在繼有的三種真實性類型論(客觀、建構和存在真實性)架構上,應該採用更加綜合方式及多元視角去研究旅遊主體、客體間的相互關係以利解決區域觀光發展中發生的實際問題。因此,本研究將從官方觀光規劃者、當地表演者和觀光客三類主體者層次出發,以真實性類型論切題,引介兼具遺產觀光和童話觀光元素的德國哈美恩城為本,檢視該歷史城市在一系列文化商品化展演之中真實性的形變與意涵。就研究方法而言,由於本研究著重從城市之整體社會情境、不同主體者及旅遊客體的互動,來檢視真實性成因脈絡。故筆者依循過往真實性之社會研究方式,以質性研究為準。為求實證的完整度,筆者採用個案研究求證邏輯模式,分為前導階段之文件蒐集、第一階段之直接觀察法與訪談法、第二階段之電子郵件與facebook內容分析法,配合三階段不同目的執行以確保本個案多重來源蒐集。筆者以德國童話大道歷史城鎮哈美恩為例,期能向國內說明文藝觀光產品開發模式以及城市如何在相仿文藝觀光產品的競爭下建立起自身獨特、真實性。本研究結果確實呼應真實化新見解,時間演化、主客體互動的冷、熱式觀光真實化研究可以是解決歷史城市系列複製等實際問題的方法之一。此外,研究更梳理出觀光真實化理論架構 (定位、圍繞主題、創新與紀錄),以作為歷史城市在理解、監管觀光真實化表現、功能和意義時考量條件之一。Item 英國茶文化觀光之歷史景點發展探究(2014) 陸亭亦; Lu Ting Yi英國是一個氣候不適合產茶的國家,絕大部分的茶葉都是由國外進口。然而英國卻因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發展出與東方截然不同的茶文化,成為一個以茶聞名的國家。西方世界對茶的認識比東方世界少了一千多年,十七世紀中期茶剛進入英國時,除了當作皇室的禮物之外,英國東印度公司並不認為茶值得從遙遠的中國進口;在十七世紀中後期茶也並不是個主要的貿易商品。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在短短的三個世紀之內,「茶」和「英國」幾乎等於同義詞。 茶主導著英國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女性地位、審美觀,以及整個國家的氣質;茶對於英國是一種生活態度、文化與感情,英國人民更是從平民到皇室皆與茶文化息息相關。然而英國茶的歷史並不只是如人們所熟知的下午茶般的浪漫與愜意,而是同時混雜著東方與西方、殖民與霸權、競爭與掠奪、平民與貴族、男性與女性等複雜議題的歷史。二十世紀後期,文化觀光開始被視為一個特殊的觀光類型,茶文化旅遊也成為新興的文化觀光方式。如今茶在英國已經有超過三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也發展了許多茶文化旅遊景點;本文將探討在諸多茶文化觀光景點當中,英國保留與發展了哪些歷史景點,以及如何形塑與詮釋這些歷史景點。Item 歐洲流行音樂節–基於現象學之觀光體驗研究(2014) 沈玟均; Wen Chun Shen此為一個藉由站在旅遊者的角度,對參與流行音樂節慶的旅遊體驗所進行探討的研究論文。本研究將援用詮釋現象學研究法,欲呈現臺灣遊客是如何論述自身對於節慶活動,重構岀特定現象所指涉的本質意義。本研究源自近年新型態的旅遊概念,現代人逐漸開始強調以自我感受為主體之旅遊體驗,由原本規格化、統一化的觀光消費,逐漸轉為以精緻化、個人風格取向之消費模式。觀光是為全球發展最為興盛之產業,更是現代人生活無可或缺的休閒方式,「體驗式觀光(experience tourism)」所透露出的表意訊息,猶如在宣示過去集約式的傳統觀光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人所欲追求的愉悅;而對於旅遊品質的要求,顯然早已不在有形商品之上。現代旅遊轉而向強調消費最初的本質,亦是指人的五官所接受的整體感官經驗,因此,體驗式經濟的崛起勢必帶來觀光旅遊型態轉移。 本研究以「經驗」為主幹,首先以文獻回顧的方式,追溯以往學術界上對於音樂觀光、節慶活動、流行音樂文化等議題上的剖析,再以陳述近年於歐洲盛行的觀光活動:戶外大型流行音樂節為研究主題,探討九位臺灣人至歐洲參與流行音樂節之旅遊體驗的學術之作。在研究方法的部分,筆者將以詮釋現象學的角度,並採用深度訪談及經驗探究的方式,針對包含研究者本人與其它八位曾赴歐參與音樂節的台灣人,以一至二次的深度訪談,帶引受訪者分享、描述其所經歷的音樂節觀光體驗。此研究呈現岀這九位研究參與者係如何描述其在歐洲的音樂旅行經驗,以及其背後關乎生活世界的意義架構又是如何堆砌而成,最後研究者發展岀四個面向和議題來分述、歸整岀參與音樂節體驗的核心意義之本質。在成果呈現與分析的部分,筆者彙整九位的音樂節體驗相似與相異之處,再分以四個部份:社交互動、文化指涉、個人獲益、象徵意義予以作主題式的論究,總結岀九位流行音樂愛好者持著音樂現場表演的高度熱愛,對於歐洲地區的音樂節慶擁有著偌大的憧憬和響往,行前須先克服歐洲旅遊高額的旅行開支和耗時的旅程,為的便是得到親身實境音樂節的感受。雖然九位研究參與者在身份、職業、個人特質、教育等方面有些許的差異,但從研究中發現,臺灣旅客的歐洲音樂節經驗幾乎都被給與高度正面的評價,並且將之比作是一段需要切身經歷才能體會、收穫滿載且獨一無二的珍貴回憶。Item 法語旅遊指南中的旅遊資訊分析: 以1855年-1870年的巴黎為例(2014) 戴瑋琪; DAI, Wei-Chi十九世紀中葉,巴黎的改造計畫促使城市脫胎換骨,朝向現代化發展。1855年與1864年兩度舉辦世界博覽會,再加諸本身蘊含宗教名勝與歷史襲產,她藉由眾多吸引遊人前來的元素積累起西歐旅遊重鎮盛名,並帶動一波旅遊指南的出版風潮。 本研究透過多方文獻資料收集,以法國國家圖書館等電子資料庫內記載1855年至1870年巴黎旅遊活動的旅遊指南為分析文本,試圖檢視十九世紀旅遊指南於當代環境脈絡之下具備的特質,經由指南提供的實用資訊例如住宿、預算、飲食及交通梳理出它們如何引領當代旅人進行巴黎旅遊,並闡明城市旅遊空間的呈現。 1855年至1870年的法語巴黎旅遊指南提供科學與系統化的城市資訊,其規格朝向小巧便攜的型態發展。從內文的觀察中發現指南因應閱讀客群發展出「博識」與「實用」的兩種類型;這些指南大多為旅客設計一天至三十天不等的行程路線規劃,反映前來巴黎的遊客類型和旅遊目的日新月異,朝向多樣化與大眾化趨勢發展。本研究發現巴黎旅遊指南視右岸香榭大道與林蔭大道一帶為遊覽重心;此外指南亦指點旅客其餘觀看巴黎的方式:高處全景、工作地點和與死亡有關的景點,這些地點使讀者得以一窺巴黎面紗之下的面貌。 最後,巴黎在旅遊指南論述中被描述為一處明亮且衛生的絢麗空間,指南一再藉由頌讚帝國富強及炫目景觀的辭彙,引導遊客體驗表層的巴黎印象,並印證自身心目中的「巴黎神話」。Item 德國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之探究(2014) 王思宇; Wang, Szu-Yu二十世紀初,包浩斯學院於德國威瑪成立。作為現代化潮流中最重要的工藝與美術學院,包浩斯試圖追求藝術與技術上的新統一,同時透過新技術與新材料,為工業社會創造了新的建築與設計語彙,並在全世界刮起一股極簡旋風。另一方面,包浩斯學院最初從威瑪發跡,歷經在德紹的壯大與柏林的凋零,在這個三個城市均留下了為數不少的文化遺產。這些與包浩斯人有關、並帶有強烈實驗性的作品,深深影響了現代社會對於工藝設計與設計教育的看法。 本研究試圖從包浩斯相關的歷史資料著手,採取歷史研究與文獻分析的途徑,分析當代在威瑪、德紹與柏林三個城市的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作為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言人之一,包浩斯在威瑪與德紹的眾多建築已在1996年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本研究從博物館學的角度切入,主要探討威瑪古典文化基金會、德紹包浩斯基金會與柏林包浩斯檔案館這三個包浩斯資產管理單位,如何透過展覽與教育計劃,以運用這些遺產作為向大眾傳達訊息的媒介。另一方面,將包浩斯的文化遺產導入觀光的行銷策略,以開拓其在文化觀光上的縫隙市場,透過觀光的經濟利益使其維護保存遺產的使命能夠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