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Item 二手市集作為節慶活動的城市影響─里爾大型二手市集(2018) 李俐欣; Lee, Li-Hsin文化觀光是近代中,一種結合「文化」與「觀光」的新型態觀光模式,它不僅讓在地文化有向世界表現自己的機會,也透過觀光增加經濟方面的收入。且越來越多觀光客會選擇參加文化觀光活動中的大型活動、藝術節、節慶等,經由體驗節慶,感受當地人的生活及文化。 在法國,比起南法的蔚藍海岸,北部一直被認為是個氣候不是很好的地方,每到夏日假期,大家紛紛往南邊渡假,吸引不到觀光客的到來。但里爾市(Lille)位於北部-加萊海峽區(Nord-Pas-de-Calais)的,且於西元2016年法國合併區域時與皮卡第區(Picardy)合稱為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 France),曾經為法國重要的紡織大城,在經過經濟蕭條時代後依然存在的傳統大型二手市集(La Braderie de Lille)。隨著時間的發展,從一個當地的習俗活動,漸漸演變成具有節慶形式的觀光活動,每年吸引將近兩百萬的人潮,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助益。然而,如果只朝著這個目的發展下去,可能使節慶過度導向觀光,失去本身的真實性,造成當地居民對這個文化的認同感下降,甚至是失去。對於環境來說,人們製造的垃圾更是龐大的汙染。因此,本文將以里爾大型二手市集為研究對象,探討它本身的二手文化以及作為節慶觀光中所會產生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環境方面的影響及如何去面對。Item 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的漫遊:城市漫遊者、穿越時空與自我救贖(2022) 陳浩締; Tan, Catherine Haw Tee《午夜巴黎》作為伍迪·艾倫最成功的電影之一,在過往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導演個人的拍攝風格、懷舊,以及城市意象的探討。在極少數的研究中,有學者注意到男主角吉爾的漫遊者身份,卻未對此作深入的討論。更值得關注的是,電影裡佔大量篇幅的穿越時空,以及經過整個奇幻之旅而達到的自我救贖,沒有得到太多的研究。筆者發現,以華特·班雅明的漫遊者理論來檢視《午夜巴黎》,正好可以對電影裡的漫遊、穿越時空和自我救贖,進行脈絡化且細緻的分析。本研究將透過電影裡的場景,分析吉爾在巴黎漫遊的狀態,試圖描繪人與城市空間互動的心理圖景。同時,筆者使用漫遊者理論中的「移情」,在理論層面上探討漫遊者穿越時空的途徑。最後,本研究引入約瑟夫·約翰·坎伯「英雄的旅程」剖析吉爾完成自我救贖的過程,並以班雅明的「彌賽亞時間」來探究吉爾的漫遊(包含穿越時空)何以能完成自我的救贖。Item 參與行為模式對於跨文化適應之影響研究─以臺英青年交流計畫為例(2016) 邱啓倫; Chiou, Chi-Luen近幾年來,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打工旅遊(Work& Travel)或志工旅行(Volunteer Tourism)等新型態旅遊模式蔚為盛行,初步可追溯至18世紀時英國貴族青年的歐洲大陸壯遊(Grand Tour)發展至今,有別於一般大眾觀光之走馬看花並且高流動性的旅遊型態,參與者得以透過個人勞動力的付出獲取報酬以因應個人旅行支出,並且較為穩定長期的停留強化了個人與異地文化之間的連結與交流。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依序與紐西蘭、澳洲、日本、加拿大、德國、韓國、英國、愛爾蘭、比利時、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和奧地利,共計十三個國家簽署相關交流計劃協定。本研究計畫選定臺英青年交流計畫(Youth Mobility Scheme)作為研究背景,由於該計畫提供了臺灣青年兩年有效簽證前往英國進行全時工作、兼職打工、志工活動或自費遊學等,使得臺灣青年有機會體驗英國當地生活、提升語言能力並促進雙方人民之交流,因此本研究欲深入探討該計畫參與者依據各自所從事的行為模式之差異進而對於跨文化適應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式進行深度訪談,而研究對象依據交流計畫規定可區分為短期語言學習、工作者與志工人員,共三大類行為模式。由於該計畫尚屬於初步發展的階段,目前並無任何關於臺英交流計畫之學術性研究,故俱備其研究之必要性。期許研究成果得以提供後續計畫參與者之經驗參考並予以臺英雙方行政單位政策措施改善。Item 哈茨山的女巫與其他傳說故事對當地觀光的影響(2017) 錢桑香; Chien, Sang-Hsiang哈茨(Harz)山脈上的布羅肯峰為德國北部的最高峰,自古因為其幽深的高山密林而流傳著無數的神秘傳說,現今哈茨地區的意象可以說是被中世紀國王時代、矮人地下世界、女巫與惡魔的魔法世界三大類傳說塑造而成,其中又以 4/30 晚上的女巫之夜(Walpurgisnacht)傳說在全世界流傳最廣,這些傳說都使哈茨山脈披上一襲神秘的面紗,吸引許多觀光客到此地感受其特殊的奇幻氛圍。 本文以德國哈茨山地區為主要背景,探討其中流傳的傳說故事、德國女巫歷史與形象演變。並討論神秘自然景觀所催生的傳說故事塑造的文化地景,以及文化地景如何反過來將哈茨山塑造成今日的模樣,透過地方意象、文化地景、與品牌等多種觀點來層層分析地方塑造的過程。Item 安達盧西亞地區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形塑與再現:以阿爾罕布拉宮為例(2022) 盧中彥; Lu, Chung-Yen安達盧西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替這片土地帶來了多元且混雜的文化樣貌,不僅在中世紀被來自伊斯蘭宗教的政權治理了數百年,更同時汲取了鄰近地區的摩爾人文化,成為歐陸地區上少數高度揉合東/西方文明的地區。而當 1492 年卡斯蒂亞王國成功將格拉納達收復回基督宗教的勢力版圖後,安達盧西亞又頓時成為黃金時代下西班牙航海開拓者啟航的據點,讓它體現了十五到十八世紀西班牙輝煌且強盛的國力與人民堅忍不拔的精神。於是在這些豐富的文化元素滋養下,現今的安達盧西亞儼然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據點,不僅境內擁有高達七座的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因遺產觀光而來訪的旅客與其帶來的觀光效益更是不計其數。本研究將以位在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作為研究個案,透過分析其遺產空 間內部的展示與空間規劃,來探討相關治理單位如何應用其遺產的歷史沿革與物質面來再現與形塑阿爾罕布拉宮,並同時分析阿爾罕布拉宮館方所籌劃的藝術展覽與教育活動,進一步探討阿爾罕布拉宮如何與周遭的地方社區連結,並在多方交涉且快速變遷的社會脈動下重新調整其遺產的再現與形塑,藉此維持阿爾罕布拉宮傳承在地文化的遺產功能並建構出一個融合格拉納達城市意象的文化觀光品牌。Item 德國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之探究(2014) 王思宇; Wang, Szu-Yu二十世紀初,包浩斯學院於德國威瑪成立。作為現代化潮流中最重要的工藝與美術學院,包浩斯試圖追求藝術與技術上的新統一,同時透過新技術與新材料,為工業社會創造了新的建築與設計語彙,並在全世界刮起一股極簡旋風。另一方面,包浩斯學院最初從威瑪發跡,歷經在德紹的壯大與柏林的凋零,在這個三個城市均留下了為數不少的文化遺產。這些與包浩斯人有關、並帶有強烈實驗性的作品,深深影響了現代社會對於工藝設計與設計教育的看法。 本研究試圖從包浩斯相關的歷史資料著手,採取歷史研究與文獻分析的途徑,分析當代在威瑪、德紹與柏林三個城市的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作為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言人之一,包浩斯在威瑪與德紹的眾多建築已在1996年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本研究從博物館學的角度切入,主要探討威瑪古典文化基金會、德紹包浩斯基金會與柏林包浩斯檔案館這三個包浩斯資產管理單位,如何透過展覽與教育計劃,以運用這些遺產作為向大眾傳達訊息的媒介。另一方面,將包浩斯的文化遺產導入觀光的行銷策略,以開拓其在文化觀光上的縫隙市場,透過觀光的經濟利益使其維護保存遺產的使命能夠存續。Item 德國於轉型正義之下的形塑與實踐-以史塔西博物館為例(2024) 潘韋如; Pan, Wei-Ju當一個國家從威權時代的獨裁轉型為民主的過程中,因其歷史和殖民背景不同,在建立民主之後首要做的事情不外乎即是進行轉型正義(Transition Justice)。這項活動或許不會帶來民主社會後的經濟建設或者經濟收益來源,但卻攸關於日後此民主政權在執政社會的難度上也會有所的不同,這是一個極為龐大且需耗費眾多人力的過程。它能夠發揮的影響乃是清除以及終結一個舊的且不堪回首的時代,以及確保民主政權的執政黨都能夠將應給的資源分配於福國利民,而不是被用來應付或者處理曾經的貪腐或極權。因此,轉型正義此一課題乃嚴肅且廣大,它能帶動的影響絕不單單只有和解與清算,亦有替後代國民留下乾淨且無負擔的社會環境和集體記憶。本論文乃探討前東德於兩德統一之後,民主深化的過程,執行自身的轉型正義,如何重建人民對彼此和對政府的信任。筆者試圖以檢視位於柏林的史塔西博物館(Stasi Museum)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它是如何公開與詮釋其歷史檔案資料以利幫助那些被遺忘的受害者(德語:die vergessenen Opfer)。特別是在現今與二戰歷史相對有距離的年代,該博物館將如何傳遞人權教育與延續記憶成為新的一困難課題。期盼透過分析此個案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下如何完整地形塑與實踐,能夠讓臺灣在處理相關議題上有所借鑑與反思。Item 德國東弗里斯蘭地區之茶文化發展及現況探究(2024) 王柏元; Wang, Bo-Yuan談到歐洲的茶,相信英國絕對是第一個出現在多數人腦海中的國家,喝茶的行為早已深入英國人每天的生活當中,成為了一種日復一日的習慣,他們成功的將茶這個原本屬於國外的進口農產加工品變成了本國文化的一部分,發產出屬於英國的飲用方式、習俗和文化。更有甚者,英國還將茶飲文化推播至全世界,例如風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除了英國,歐洲的其他地方如法國、荷蘭的飲茶文化也多為人知。不過,多數人並不知道的是,在德國,有個地區同樣也有著深厚的飲茶文化。事實上,這個地區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年人均飲茶量,它叫做東弗里斯蘭,位於德國西北方的下薩克森邦。在那裡,全年人均飲茶量高達300公升,傲視全球。除此之外,東弗里斯蘭也發產出了一套自己特別的茶飲文化,並於2016年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辦事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弗里斯蘭茶文化當中,有什麼樣的特別之處?當初茶是如何到達當地,在那裡發展的情況又是如何?為什麼茶在德國其他區域相當少見,唯獨如此深入東弗里斯蘭的文化當中?如今,茶在文化和現實生活上,是以什麼樣的形態和方式存在於東弗里斯蘭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東弗里斯蘭的茶文化裡面,有什麼樣的習俗和特色?以上,為本研究探討的議題。Item 德國純素文化發展的現況-以柏林為例(2024) 鄧紫茵; Tang, Tsz-Yan在現代社會,純素或素食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純素主義不僅限於植物性飲食習慣,而是延伸至零殘忍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代表他們對動物權益、環境和道德議題的關注。純素者會放棄所有與動物有關的食物和商品,包括乳製品和動物實驗產品,而這趨勢在全球迅速蔓延,也使越來越多人轉為純素。德國有着深厚而悠久的歷史,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些陰暗背景,香腸和豬腳這些食物也是德國飲食的標誌,其刻板印象與肉食文化和產業早已密不可分。相反,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有着多元文化背景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鮮為人知的是柏林同時被譽為歐洲純素之都,這表示它為人們在純素生活的實踐上定必作出了不少貢獻。由此可見,德國傳統飲食文化與其素食氛圍以及柏林的純素形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本論文將探討德國飲食文化和生活上從肉食主義到純素主義的轉變和發展,藉此研究其巨大的文化差異,當中將由歷史、政治、商業和社會角度分析其純素發展進程,同時亦會探討在工業化畜牧業中動物飼養的道德問題。再者,柏林將為本文的案例研究,重點討論柏林的純素餐飲、活動、社群和零售活動,藉此提供一個更具體的意像來解釋以植物為基礎的狀態,用以找出純素發展的關鍵。Item 德語「年度非詞」(Unwort des Jahres)之研究:以2020年評選之「遣返照護」(Rückführungspatenschaft)與「新冠專制」(Corona-Diktatur)為例(2024) 王婕齡; Wang, Chieh-Ling本研究旨於探索德語中「非詞」(Unwort)的概念,以及德國語言批判活動「年度非詞」(Unwort des Jahres),以2020年評選之詞彙——「遣返照護」(Rückführungspatenschaft)與「新冠專制」(Corona-Diktatur)作為研究案例。「非詞」是一種在德語當中,使用於公共議題的用詞。本研究從語言批判發展的歷史、新詞以及社會議題背景,分析「非詞」的涵義。本研究所探討的兩個詞彙,出現於德國在2020年兩個不同的社會議題中。「遣返照護」為一種新的移民遣返政策,由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9月提出。這一個詞彙,將「遣返」以及「照護」兩個概念重組,在年度非詞評選活動中,被認為是修飾遣返議題的詞彙。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間,亦發展出許多相關的新詞彙。「新冠專制」為反對德國政府防疫政策的社會運動中,運用的標語。本研究擬藉由上述兩種不同類型的案例,探討德語當中「非詞」的意義與產生背景。Item 揮之不去的「他」:從全國黨代會論元首神話的實踐、再現與殘留(2016) 尹懷君; Yin, Huai-Chun納粹黨作為一個法西斯式的極權政黨,自我形象的經營、宣傳與動員群眾的努力,可以其政治宣傳的核心:「元首神話」(der Führermythos)作為代表——「元首神話」將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奉為神祇,並為納粹的掌權提供正當性。若要探討納粹主義在20世紀初,如何於發展的同時宣傳自己的意識形態、歷史論述,就必須檢視當時他們如何以極權主義的領袖崇拜為起點建立起特有的「元首神話」;若要分辯納粹黨「元首神話」在戰後乃至今日社會中的樣貌,則必須剖析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治下以「元首神話」為中心思想的群眾動員極致之作:納粹黨全國黨代會(Reichsparteitag)。 本文以納粹政權的政治宣傳中心:納粹黨全國黨代會為主軸對「元首神話」進行研究,從黨代會電影及黨代會建築——前者主要剖析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 1902-2003)拍攝1934年納粹黨全國黨代會的記錄片/宣傳片作品《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 1935),後者則將聚焦位於紐倫堡的納粹黨全國黨代會集會場複合體(Reichsparteitagsgelände)——著手,發現黨代會、《意志的勝利》與集會場複合體分別從集會、電影以及建築方面為「元首神話」服務,並持續以非物質性或物質性遺產的形式發揮影響力。 關鍵字:希特勒、元首神話、黨代會、紐倫堡、《意志的勝利》Item 柏林圍牆遺產再現與旅遊體驗:以東邊畫廊、查理檢查哨及柏林圍牆紀念館為例(2021) 陳信愫; Chen, Hsin-Su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作為冷戰建築物象徵,自1961年8月13日至1989年11月29日,整整二十八年間聳立於前東德首都東柏林,劃破了都市的心臟,分裂了城市的天空,迫使同一德意志民族必須生活於不同政體之下。柏林作為德國大都會,經歷二戰的轟炸粉碎及冷戰的分割撕裂,在極為殘酷的歷史背景下,不停找尋自身在世界的定位。當歷史成為過去,遺留下來167.8公里的柏林圍牆,該何去何從?灰重的圍牆,背負著一代人在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對於自由的渴望及眾多因素,逼迫東德人民展開逃亡,幸運的人成功逃至西柏林,然而也有更多的生命在牆邊停止心跳,使得柏林圍牆成為「黑暗觀光」(dark tourism)脈絡下的遺產。 至此,圍牆成為城市裡不忍直視,卻清晰存在的傷痕。面對這樣的棘手遺產(difficult heritage),柏林如何去處理、運用不同形式詮釋與再現圍牆?從而傳達給世人圍牆背後所發生過的一切,將之從充滿傷痛的地點(site),轉化成為令人想一探究竟的景點(attraction)?此外,觀光客於黑暗觀光景點──柏林圍牆的旅遊體驗,亦是本研究著重的重點之一。綜上,本研究聚焦於探討棘手遺產──柏林圍牆,以宏觀、微觀的歷史角度,從黑暗觀光、紀念/記憶空間、旅遊體驗等不同理論切入,揀選以不同面向呈現柏林圍牆之三類型景點,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及柏林圍牆紀念館(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作為研究個案。透過圍牆不同形式之呈現與詮釋,如何影響現代觀光客的旅遊體驗,以及如何具體化圍牆之記憶、意義與價值?透過梳理歷史文獻、網路資料、田野觀察筆記及深度訪談,輔以觀光客視角進行詳細論述分析,探討柏林圍牆三類型景點呈現、詮釋與旅遊體驗之關聯。Item 歐洲文化在日本的歷史景點發展探究—長崎出島和蘭商館跡(2020) 陳彥妡; Chen, Yan-Xin日本江戶時代鎖國期間唯一與世界交流、獲取海外情報的舞台,甚至為日本邁入近代化契機的「出島(Dejima/Deshima)」,在日本開國後因政策與工程導致扇形島型完全消失,但在1922年(大正11年)列為國家指定史跡,並於1951年(昭和26年)起長崎市政府開始計畫與執行出島復元工程,以期將出島復元至19世紀初的樣貌。出島自2006年起作為一遺跡與史料館開放民眾參觀,在以異國風情著名的長崎地位相當重要,它不僅是為遺跡與史料館,亦為一寓教於樂的休閒空間,平均每年吸引四十萬人前來一覽歷史的軌跡。 史料館為博物館的分支外,相當容易吸引文化觀光活動的結合。近年利用遺跡再現的建築與地域活化,並與觀光結合的案例增多,但截至目前以文化觀光學或博物館學等領域的出島研究鮮少。在本研究中筆者欲以文化觀光學、博物館學與社會學等領域知識及田野調查,自回顧日本與荷蘭這段期間的歷史脈絡,再分析出島的展示與文化觀光相關活動,以探究本研究之重點-出島如何以展示與文化觀光活動來詮釋傳入的歐洲文化、及日蘭文化之交融。除了期許突破現有出島研究領域外,在本研究論文的最後,筆者也欲透過分析試著發掘未來更多可能的研究方向。Item 沙發衝浪主的文化期待:以接待歐洲沙發客之臺灣沙發主為例(2017) 廖可萱; Liao, Ke-Hsuan本研究以台灣沙發主對於歐洲沙發客的主人凝視(host gaze)為主軸,透過了解 其接待歐洲沙發客時的互動交流,試圖探討台灣沙發主是否透過沙發衝浪行為形 塑了對於歐洲沙發客以及歐洲的一種特定文化期待與想像,而這樣的想像與當前 沙發衝浪群體的文化交織後產生了什麼樣的互動。另外本文試圖翻轉過去多聚焦 於沙發客的研究視角,將研究對象轉而聚焦於沙發主,以期為當前沙發衝浪研究 領域增添新的討論空間。 本文假設台灣沙發主對於歐洲沙發客本身以及沙發衝浪這樣的旅行方式有特定形式的文化想像及實踐,並透過研究訪談進一步探析這兩者所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文化意象轉變。因此本文第二章將首先對背包旅行、沙發衝浪、情緒觀光等領域做概略爬梳;第三章將敘述本研究之對象與範圍,以及文本及論述分析之研方法與假設。 第四章將聚焦於台灣沙發主在不同空間、不同身分的轉換當中,如何透過各媒介體現沙發衝浪所體現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意象,同時台灣當前的沙發主群體用哪些活動試圖實踐沙發衝浪交流之宗旨,同時歐洲沙發衝浪客以及這項旅遊方式為台灣沙發主帶來了什麼樣的思考。第五章則聚焦於台灣沙發主與歐洲沙發客的情緒交換與主客互動,同時由於該社群所包含的人際網絡揉合了網路空間與實體的面對面交流,本章也將探討這種類型的人際網絡造就了什麼型態的旅行模式、借宿之前與之後的關係又如何凝聚與延續,並探析台灣沙發主透過接待歐洲沙發客所獲得的歐洲印象與本文之假設前提是否符合。 關鍵字 : 沙發衝浪、歐洲印象、幻想、主人凝視、文化期待Item 法國米其林指南的全球在地化與其臺灣在地化策略分析(2022) 周盈如; Chou, Ying-Ju米其林指南是法國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產物,為世界最具權威的餐廳評鑑 機構之一。受台灣觀光局熱烈邀請,米其林指南於 2018 年將臺北納入海外評鑑 城市,於 2020 年增加臺中市場。如麥當勞、星巴克等知名跨國餐飲品牌,企業 走向全球化的關鍵在於落實「在地化」,但米其林指南與餐飲品牌不同之處在 於,它販售的並非料理實體,是以獨到的評鑑品味與評鑑結果擄獲各國美食家、 主廚、觀光客的信賴與推崇。換言之,米其林指南的核心價值是一套對美食品 評及餐廳評鑑的文化系統。於此,本文以 2018 年至 2020 年間,米其林指南臺灣版為主要研究範圍, 從紙本指南、數位傳播媒體以及公關與活動等三個分析層面,以較為宏觀的角 度探討法國米其林指南如何在跨文化的脈絡下執行在地化的策略。Item 漫畫中的歐洲人刻板印象——以《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為例(2022) 魏沛瑄; Wei, Pei-Hsuan《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是一風靡歐洲的漫畫系列,作者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及漫畫家阿爾貝・烏代爾佐(Albert Uderzo)共同創造此系列之傳奇。作品背景設定在凱撒執政的高盧時期,主要描繪主角阿斯泰利克斯一行人的歷險故事。筆者首先爬梳漫畫這項媒體的流變及歐洲漫畫的特色,並且介紹《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兩位作者的背景對於其作品之影響。並以此為根基,分析作者將背景設立在高盧時期的原因,以及高盧與該時代的英雄維欽托利(Vercingetorix)對於法國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以及相對他者的出現,最後聚焦在此系列漫畫本身對於描繪周邊民族、南歐、北歐及古羅馬文明的圖像分析。透過剖析這部作品中對不同民族所描繪的民族性格、外貌、地景、生活方式、語言使用及文化及傳統節慶之刻畫方式,總結出《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為一加深法國的民族認同,甚至大至歐洲整體的認同之作。由於此漫畫需以幽默的語境,在有限的篇幅內營造出特定民族之意象,因此時而有刻板印象的出現,但是作者從未表態加上故事背景時代錯誤之設定,成功巧妙的避開成為種族諷刺漫畫,而是成為代表歐洲精神之作。Item 臺灣旅客之歐洲文化想像與旅遊動機(2016) 林庭亘; Lin,Ting-hsuan為了瞭解文化想像、旅遊動機和生活風格三者間關聯,以去過歐洲進行觀光旅遊活動之10位臺灣旅客為研究對象,先從「旅遊動機」為起點,分析旅客們出發前往歐洲旅行的推力,及歐洲擁有什麼樣的拉力將他們拉至當地。在「文化想像」方面,臺灣旅客對歐洲的文化想像從何生成,而歐洲在他們想像中的形象為何,並如何影響他們選擇凝視歐洲體驗和遊覽。至於「生活風格」則從旅客們各自持有的生活美學,使得他們怎麼品味歐洲風情,並經由旅行中習得和感受的美學體驗後,怎麼呈現轉變後的生活風格。 本研究發現受訪者各自對歐洲的文化想像影響了10位受訪者旅遊的動機和凝視的歐洲景象,除經由實際的體驗後,強化或釐清受訪者旅行前的部分的想像觀點,從旅遊時的實際反差體驗讓旅客得以去比對和評價,他們會將歐洲與臺灣社會現象比較且進行反身性思考,也肯定歐洲的生活風格並嘗試篩選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後去實踐。研究結果反映出臺灣對歐洲的主流文化想像影響了旅遊偏好、觀光凝視與體驗,10位旅客的旅遊模式偏向為臺灣旅遊歐洲的主流型態。Item 荷蘭起司文化和歷史之探究——以阿克馬地區為例(2020) 陳靖佳; Chen, Ching-Chia地方文化被視為一項具有開發潛力的經濟及文化資源,其功能包含延續地方傳統文化、凝聚社群共識與認同感等。然而,因全球化盛行,各地文化面臨式微與同化的挑戰,故一地如何保存、創新並傳遞在地文化價值是現今的重要課題之一,而飲食文化的演變與囊括的價值更是被視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載具。 起司文化在荷蘭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中世紀初,綠色心臟地帶始出現起司產業的雛形,直至今日依舊盛行。起司文化所轉化的展演型態在不少地區成為發展觀光的重要元素,其中又以阿克馬所呈現與保存的歷史收藏最為完善,由政府協同在地商家與博物館舉辦活動,進而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參訪,達成地方文化之推廣。 故本研究旨在以荷蘭阿克馬地區為例,透過歷史文獻、官方網站、導覽手冊與深度訪談進行論述分析。從文化與觀光層面切入,輔以遊客與當地居民的視角,探討當地起司飲食文化的形塑過程。透過飲食與觀光資源結合下,作為兩大地景的起司博物館和起司交易市集,在闡述起司文化上達成了向外推展、向內傳達在地認同的目標,並為阿克馬建構鮮明的在地意象,成為荷蘭的觀光重鎮之一。Item 莎士比亞女角的再現 - 以『前拉菲爾派』為例(2018) 許艾薇; Tang, Ivy自從威廉‧莎士比亞的劇作(以下稱為莎劇)問世,它影響、激勵與啟發了許多它的讀者。尤其在維多莉亞時期,研究莎士比亞及莎劇成為了當代評論家、文學家、學者及藝術家之間的流行。也因此,在文藝繁榮的十九世紀時,許多關於莎劇的文章、書籍和藝術作品的再現被創造出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當時代社會的繁榮對比,女性在社會上的權利是相對受限的。她們受限於父權體制下的刻板印象、限制及束縛。與這個背景相連,莎劇中女性角色的人格、情緒、遭遇和象徵性強力底啟發了維多莉亞時代的讀著,尤其是藝文人士。在許多藝術家中,前拉菲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尤其受到莎士比亞的女角吸引並繪畫出許多以她們為主題才的再現作品。由於前拉斐爾派專注於繪畫主題的強烈情感、珠寶般的色彩和近乎真實的自然風景,莎劇中的女角成為前拉菲爾派描繪景物複雜性的主題,並從中表達出他們的哲學、意識形態、視覺意涵。 本文著重在分析及探討維多莉亞時期的藝文人士如何重新構思和重現莎劇中的女性。從眾多莎劇女角中,本文將著重分析奧菲莉亞(Ophelia)、米蘭達(Miranda)及瑪莉安娜(Mariana)在維多利亞人眼中的象徵性和影響。在維多莉亞時期,這三位女角所代表的意識如下:奧菲莉亞與女性的瘋狂(female malady)、米蘭達與她那完美女兒的形象和瑪莉安娜所代表的孤獨。受到莎劇中女角啟發的繪畫及再現作品將會作為主要的研究案例及探討範圍。除此之外,本文中也會根據討論添加筆者的個人解釋及現代的觀點,助於探討維多莉亞時代中的這些女角是如何改變之後讀者對於這些女角的觀感及印象。Item 薩爾茲堡藝術節對地方發展與影響之探究(2019) 劉靜宜; Liou, Jing-Yi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是開啟日後文化節慶觀光熱潮的催化劑,工業城市中不斷增長的公民文化造成文化民主化的轉變,使得大眾庶民文化取代過去的菁英精緻文化。而原本中世紀以宗教及皇室活動為主的慶典,也因此轉化成以日常休閒娛樂性質為主的節慶活動,加上工業化後交通工具的發展帶來移動性的增加,人們對於異文化的接觸頻率大幅上昇,造就了以文化為主軸的節慶觀光行為的快速發展。此後,文化節慶的數量及發展規模皆呈現大量成長,節慶也被認為是文化經濟中發展最快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節慶活動不僅能夠滿足觀光客對於文化的需求,節慶亦可以為城市帶來許多層面的改變及影響,因此,對於今日許多地方而言,節慶活動是推動地方各個層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奧地利的薩爾茲堡藝術節(Salzburger Festspiele)是最早以特定人物為主軸 的表演藝術節慶,且建立於文化節慶活動蓬勃發展之初,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 混亂的時空背景下,何以決定節藝術慶活動的建立、如何建構節慶活動的內容, 皆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薩爾茲堡藝術節身為一個經歷過戰爭歲月 的百年節慶活動,如何順應時代的變遷及潮流、如何在百花齊放的節慶發展潮流 中維持節慶的可延續力、以及如何保有節慶的競爭力,亦是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