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遊客對宜蘭縣冬山鄉休閒農業區生態系服務環境識覺之探討
    (2024) 陳彥霖; Chen, Yan-Lin
    近年來,台灣休閒農業區快速發展,然而有關遊客對於休閒農業區的生態系服務認知相關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宜蘭縣冬山鄉的中山、梅花湖、大進休閒農業區為例,針對生態系服務供給、調節、文化及支持等四大面向,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遊客對宜蘭縣冬山鄉休閒農業區的生態系服務的環境識覺,藉以提供目前及未來休閒農業區經營管理之參考。針對生態系服務,再詳加說明四點-供給、調節、文化、支援等服務功能。經由遊客觀點對樣本休閒農區是否可以供給水資源、食物,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水文,以及提供美學育樂、遊憩服務,足以支持生態系服務的四大面向進行探討。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實地觀察及問卷調查,了解遊客對於休閒農業區的生態系服務功能認知。本研究以面對面方式進行問卷,共計442份,並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藉由遊客的觀點,本研究希望發掘,在休閒農業發展的同時,對於當地生活環境品質及生態面的作用是否存在負擔及破壞?環境品質能否得以保存生態樣貌,使休閒農業得以永續經營。本研究希望將相關研究結果,提供給目前及未來有意經營休閒農業之業者、農業觀光決策者等相關部門參考,作為休閒農業及永續經營之策略。
  • Item
    民眾對淡水漁人碼頭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2023) 鄭偲妙; Cheng, Ssu-Miao
    隨著經濟發展與觀光政策推動,民眾對休閒遊憩需求度提高,淡水漁人碼頭是轉型為多功能漁港的成功案例,加上附近淡海輕軌站串聯重要點位,將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因此本研究透過環境識覺的理論觀點,探討到訪民眾與碼頭的人地關係,討論不同民眾屬性在淡水漁人碼頭的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的現況與差異性,以及民眾環境識覺、滿意度及行為意向的相關性。共計回收420份有效問卷,資料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差異檢定及皮爾森相關分析。研究發現民眾在環境識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皆為正向評價。在民眾屬性差異比較中,發現不同年齡與職業在環境識覺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職業在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職業與到訪次數在行為意向上有顯著差異。環境識覺與滿意度為正相關,環境識覺與行為意向為正相關,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為正相關。研究建議為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解說導覽媒材,並且改善交通工具、周邊設施滿意度,強化民眾建議提供管道。研究結果可提供經營管理單位、其他漁港參考,以及後續學術利用。
  • Item
    烏來地區觀光發展之文化景觀意涵:原鄉居民環境識覺之觀點
    (2010) 陳英任; Chen, Yin-Jen
    觀光產業在臺灣原住民鄉鎮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即探討長期以觀光為主要活動之臺北縣烏來地區原鄉居民對其生活環境及觀光發展所識覺之文化景觀及其意涵。 首先訪談居民對生活環境與景觀改變之基礎識覺資料,使用識覺投射技術確認烏來地區72張文化景觀照片,續以多重分類及Q方法進行照片分類,從多重分類法取得之量化資料再以多元尺度及集群分析進行環境識覺歸納;Q方法則運用當地發展偏好來評定照片順序與群組相關之特徵。最後得到6類文化景觀群組,依受訪者對類型之描述語意交集收斂命名為:『產業生產景觀』、『公共與社會交誼景觀』、『觀光衝擊景觀』、『傳統觀光景觀』、『原住民生活景觀』、『遊憩設施景觀』;而識覺差異亦表現於『發展之適合度』、『人工與自然環境』、『傳統觀光與觀光衝擊』此三維度。 第三階段為烏來地區文化景觀類型與意涵之探討,配合深度訪談理解原鄉文化景觀中,公共與社會交誼與原住民生活景觀再現其日常生活之交流、傳承與保存之重要意義。透過量化與質性研究法歸納與分析當地居民對地方發展之文化景觀環境識覺,理解過去傳統觀光活動不僅可增加工作機會更傳達了原住民族文化,也透過社會組織與團體回應地方觀光發展之社會環境變遷。因此,原鄉觀光發展計畫仍需針對居民之環境識覺及文化景觀意涵加以研擬,方能引導出由下而上之凝聚力量以帶動原鄉社區永續發展。
  • Item
    水資源對地方感形塑之影響—以淡水水源里為例
    (2014) 錢宛鈺; Wan-Yu Chien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火山群西北麓的淡水區水源里,為一典型的山區聚落,當地湧泉資源充沛,源自大屯山脈,注入公司田溪,聚落依此而生。早期居民的日常生活與農業生產都仰賴當地豐富的水資源,但隨著人口日增、耕地漸多處境下,湧泉資源益感不足。在水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分配泉水、灌溉農田,遂成為當地早期發展的重要議題;另外,透過水資源的分配網絡及永續利用,也成為凝聚居民地方意識的關鍵力量。水源里居民如何透過水源的獲取與使用,建構出此地的人文生態,形塑出地方感,實乃本研究的問題意識。本文透過文獻探討、408份問卷調查及16位居民的深度訪談,多元收集資料,探討當地居民與湧泉的人地關係,並分析水資源如何形塑出當地居民的地方感。研究結果顯示,居民與當地水資源關係密切,最喜歡的水資源景觀依序為湧泉(69.4%)、溪流(40.0%)、水圳(29.4%)及水梯田(21.3%),使用的方式主要為取水飲用(66.9%)、民生洗滌(51.2%)、農業灌溉(41.2%)、休閒遊憩(32.4%)。經由因素分析,15個環境識覺問項可歸納成三大因素組,分別為效益認知、環境態度、景觀認知;12個地方感問項可精簡成三大因素組,分別為地方認同、地方依賴、地方依附。此外,民眾的環境識覺及地方感均與社區參與意願呈現顯著正相關。
  • Item
    生態工作假期參與者環境識覺之研究-以荒野自然谷為例
    (2013) 黃郁斯
    近年來隨著經濟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旅遊型態的選擇與目的也越加多元化,其中能滿足志願服務、個人成長與休閒並重的「工作假期」因此產生。以國內而言,較有組織的工作假期的種類偏向「生態工作假期」為主,許多環境保育組織透過生態工作假期招募民眾一起來實際參與環境保育的工作,接近自然,並藉由實際勞動過程中,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工作假期在國內屬於初步發展階段,且本個案-「荒野自然谷」為國內第一個環境信託地點,相當需要這些參與者來協助園區的運作與推廣,並凝聚這些參與者的向心力,因此這些參與者的環境識覺回饋是非常重要。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了解自然谷環境形塑的過程、生態工作假期參與者的環境識覺,並探討不同屬性的參與者環境識覺差異。結果如下: 1.自然谷的環境面向為低海拔森林體系,擁有豐富的與多樣的動植物,配合著環境信託計畫,逐步的營造出屬於自然谷環境信託教育基地的特色,辦理相關的活動同時招募生態工作假期參與者一起來協助園區的整理與體驗;在運作管理上自然谷透過環境信託將土地交與荒野保護協會經營管理,然因初期委託人與受託人執行角色的混淆,後期改由荒野新竹分會執行整體活動的辦理。 2.參與者大多因為喜歡自然而來參加工作假期的活動,對自然谷最主要的看法是自然谷本身是環境信託重要的地點以及扮演環境教育重要的角色,對環境的態度認為環境保護相當的重要,並且認為可以透過環境信託來達成,最後落實於生活上面會採取友善的生活方式以及保護自然谷的生態等自我行動來實現。 3.不同屬性的生態工作假期參與者對於自然谷的環境識覺是有顯著差異的, 主要表現於兩方面:「參與自然谷生態工作假期次數」、「環境信託認知」。參與次數較高者,環境信託認知方面層次越深,對環境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分數相對都會越高,也就是對環境的表現越加友善,越能認同自然谷的生態工作假期。
  • Item
    坪林金瓜寮溪生態旅遊環境識覺之研究
    (2011) 廖宏域
    生態旅遊向來被認為是可以兼顧旅遊、環境、社會發展的工具。坪林在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遊客人數大量減少,當地觀光產業發展面臨困境;此外,本地區位於翡翠水庫的水源特定區,不允許高強度的觀光活動發展,因此發展生態旅遊成了兼顧當地觀光發展和環境生態保護的利用模式之一。 坪林金瓜寮溪流域近年來被選定為生態旅遊、低碳旅遊示範區,吸引了不少的遊客造訪。遊客對旅遊地的態度、遊憩行為及居民對生態旅遊的參與態度均影響生態旅遊發展。因此,本研究以問卷調查、質性訪談及實地調查的方式,探討坪林鄉金瓜寮溪流域遊客與居民之環境識覺。 研究結果顯示,遊客以女性偏多,教育程度高,有著環境態度友善、旅遊行為良好的特質,多數遊客旅遊動機是以親近自然、放鬆心情為主,對於金瓜寮的自然景觀印象良好。一般遊客與低碳旅遊遊客的比較中,在環境識覺問項低碳旅遊遊客在解說教育及環境保護行為分數高於一般遊客。在未來發展認知問項,低碳旅遊遊客在導覽解說及茶業體驗的分數高於一般遊客。 旅遊活動對居民的衝擊分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個人四個面向討論,影響居民參與旅遊活動的因素是外在環境、旅遊衝擊認知、居民屬性三方面交互作用所形成。對於金瓜寮未來旅遊方向,居民的共識是以當地環境保護為重。在管制措施方面,遊客與居民的配合意願不高,這是公部門需加強宣導的地方。本研究以遊客和居民的角度來看待生態旅遊活動,希冀作為相關經營者未來規劃之參考。
  • Item
    桃園縣埤塘的環境識覺研究-以高中生及其父母為例
    (2014) 盧佳琳
    桃園境內埤塘是公認的重要地景。在早期農業社會,埤塘是桃園縣境內重要的灌溉設施,全盛期高達近萬口;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桃園成為工業大縣,隨之而來的都市化,住宅林立,農地減少,埤塘的灌溉功能已漸漸不重要,埤塘面臨存廢的兩難,許多埤塘被填平作為住宅、工商用地。近年來國人觀光風氣興盛,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埤塘活化計畫,將埤塘改造成生態示範埤塘、休閒公園等用途。 地理學裡的人地傳統一直是地理學家對於地表上各種地理現象的探討的重要觀點之一。本研究調查桃園縣內埤塘的發展現況,並以問卷調查方式蒐集桃園縣境內高中生對於埤塘的環境識覺,更進一步探討其父母對於埤塘的環境識覺,藉由高中生及其父母之間差異來探討高中生之環境識覺養成是否與父母之教養因素有關聯。研究方法採用量化為主配合深度訪談的研究方式,先進行問卷設計並抽樣取得有效問卷390份,再與十名高中學生進行深入訪談調查學生接觸埤塘經驗與感受。問卷調查部分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卡方檢定。 研究結果顯示,桃園縣高中生最早認識埤塘的主要管道為學校教育,主要從國中社會科與高中地理科教師的教學內容知道埤塘的灌溉功能與生態價值,更進一步認同埤塘有存在的必要。調查發現影響高中生的埤塘環境識覺的因素有「居住地有無埤塘」、「接觸埤塘的頻率」、「家長是否從事農業生產」,這些變項皆會影響高中生、其父母對於埤塘的認知。即居住地有埤塘、接觸頻率高、家裡從事農耕的高中生與父母輩對於埤塘相關知識的環境識覺皆較高,對照文獻探討關於環境識覺的論述,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會使環境識覺受影響,在此得到應證。 再者,本研究發現桃園縣高中生與其父母對於埤塘的環境識覺中,凝聚出「鄉村埤塘應作保留灌溉與綠化保存,都市埤塘應改造休閒公園」的集體共識,顯示現代居民對綠地空間的需求及環境保育觀念有一定素質,這些被形塑出來的環境識覺進而影響居民期待這些埤塘被規劃成何種用途。本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單位規劃埤塘的方向,以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 Item
    台灣海水池釣場經營型態與釣客特性之研究
    (2006) 甘慧茹; Kan Hui-ju
    學 系 別: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 論文名稱:台灣海水池釣場經營型態與釣客特性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憲明 研 究 生:甘慧茹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九萬六千餘字,分五章十七節,並以五百餘字扼要說明內容。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海水池釣場為研究主體,探討其發展背景與脈絡,得知其發展主要來自於進步的海水養殖技術,提供廣大、多元而穩定的魚源,且配合釣友的需求,台灣池釣運動由淡水池釣轉向海水池釣。 透過問卷調查法與深入訪談法,歸納出三種海水池釣場的經營型態----「濱海型」、「內陸型」與「生產型」,前兩者是一般對外營業的消費空間,釣客只要付費就可以享受釣魚之樂,濱海型海水池釣場位在海邊,海水來源直接取用海水,而內陸型位在都市近郊,水源依賴海水車運送,兩者經營型態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土地成本、水源成本的影響,濱海型數量佔92﹪,經營類型單純,使用勞力較少;而內陸型僅佔8﹪,必須採多元化經營,使用3倍的勞力。而生產型海水池釣場則是文蛤養殖業者的兼業,一般開放時間約為每年的清明節至中秋節前後,僅以虱目魚為對象魚,且招攬釣客必須透過魚頭仲介。海水池釣場釣客的特性以遊憩專業、釣魚動機、環境識覺三個面向來分析,濱海型釣客的遊憩專業較內陸型高,動魚動機也是展現在專業程度的差別,濱海型的釣客是專業的休閒活動,而內陸型的釣客僅是娛樂性質的休閒行為,在環境識覺方面則兩個類型的釣客並無不同,主要都是為了要體驗釣大魚的感受,並受到對海水池釣場的熟悉程度影響。
  • Item
    民眾對景美溪自行車道的環境識覺及滿意度之研究
    (2015) 梁寧恩; Liang, Ning-En
    民眾對景美溪自行車道的環境識覺及滿意度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一、比較不同背景屬性的騎乘民眾,在騎乘行為特性的差異情形。二、探討不同背景屬性與騎乘行為特性的騎乘民眾,在環境識覺及環境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三、探討環境識覺與環境滿意度的相關情形。四、探討環境識覺與行為意向、環境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的相關情形。本研究是以在景美溪左右岸自行車道,從事自行車活動經驗的騎乘民眾為參與對象。以環境識覺量表與滿意度量表為研究工具。依據本研究假設分別以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果發現:一、個人背景屬性在騎乘行為特性的差異情形: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及居住地在騎乘同伴、平常騎乘時間、平常騎乘時段、每月平均騎乘次數、騎乘自行車來源等皆達顯著差異。二、個人背景屬性與騎乘行為特性在環境識覺及環境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一)環境識覺方面:1.在個人背景屬性:41歲以上、31-40歲在認知態度及主動行為皆顯著高於18-20歲;從事服務業在認知態度顯著高於學生。2.在騎乘行為特性:參與自行車社團在主動行為顯著高於未參與自行車社團;在認知態度及主動行為上,獨自騎乘均顯著高於和家人親戚共同騎乘;預計騎乘2小時在認知態度顯著高於預計騎乘1小時以內;兩者皆有騎乘在認知態度及主動行為顯著高於非假日騎乘,而在假日騎乘在認知態度顯著高於非假日騎乘;自備自行車在主動行為顯著高於租借自行車。(二)環境滿意度方面:1.在個人背景屬性:31-40歲在自然環境顯著高於18-20歲,而18-20歲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31-40歲、41歲以上,且21-30歲在周邊設施亦顯著高於31-40歲;國高中、專科、大學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研究所以上;具備學生身分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服務業、其他業類;居住在新北市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台北市。2.在騎乘行為特性:參與自行車社團在自然環境及周邊設施顯著高於未參與自行車社團;與同學共同騎乘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與家人親戚共同騎乘;假日騎乘在周邊設施顯著高於兩者皆有騎乘;早晨騎乘在自然環境及周邊設施顯著高於下午騎乘。三、環境識覺與環境滿意度呈顯著中度正相關,顯示騎乘民眾的環境識覺愈高,在環境滿意度的傾向也愈高。四、環境識覺與行為意向、環境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的相關情形:環境識覺與行為意向呈顯著高度正相關;環境滿意度與行為意向呈顯著中度正相關。亟望本研究結果,除提供未來後續研究參考外,亦提供臺灣各地方政府管理自行車道的規劃團隊,在進行車道規劃或改善車道時之實際參考,以符合騎乘者需求,倍增更多民眾投入騎乘行列,享受片刻無碳生活的優遊空間。 關鍵詞:環境識覺、滿意度、景美溪自行車道
  • Item
    宜蘭市民參與宜蘭河環境保育之研究
    (2005) 林敬妤; Jing-Yu, Lin
    本文以宜蘭市為主要研究區域,以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進行主題研究,探討宜蘭市民對宜蘭河環境保育的看法。問卷內容設計是以質性研究的成果為基礎,包括: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內容分析等方法,以瞭解宜蘭河溪流廊道整治及人河關係的歷史變遷、宜蘭河環境議題的多樣面向及其空間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宜蘭市民和宜蘭河互動特色為「參與頻率高、停留時間短」;市民認為宜蘭河濱地區經整治後成為都市綠廊,即應具備多重功能,尤其對「後續維護管理」十分重視;市民對宜蘭河水質是十分關心的,但受到認知與對人河關係定位的影響,在部份問項則顯得較為低落。透過因素分析,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整治看法可歸納成三大因素組:民眾參與、環境保育、運動休憩等;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水質關心程度則可歸納成二大因素組:水質污染與水源利用。在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女性受到傳統角色扮演的影響,休閒障礙較高、對運動休閒設施是否能夠滿足親子活動的需求較為在意,並且關心宜蘭河水質的問題,但在公共參與上則較男性顯得較為消極;老年人口與宜蘭河互動頻率與時間較高、青年人口認為宜蘭河整治應首重生態保育、中年人口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較為積極;濱河區的居民則受到距離的影響,與宜蘭河間的人地關係較為緊密,影響所及,對於宜蘭河的休憩運動機能較為看重,也強烈表達政府在河川整治應首要考慮在地居民的需求、並應在整治前盡到溝通說明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