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數學教師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0474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表徵教學之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7-06-??) 張熙明; 楊德清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於教學前後分數表徵之迷思概念的改變情形。因此,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選取研究者任教之彰化縣某國小五年某班學生(26人)為樣本參與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一、教學前、後的紙筆測驗成績經由SPSS之t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α<.01),此顯示將多重表徵方式融入分數教學活動後,學生的分數表徵迷思概念有顯著的改變。二、受訪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時,忽略單位量要一致」、「對分數詞意義的不瞭解」以及「等值分數的概念」等方面有長足的進步,顯示將表徵融入教學中的確有助於學生分數概念之學習。但是低程度學生分數概念仍不穩固,未來有待更多之研究以協助低程度學生之學習。Item 「電算器」融入國中一年級數學課室之經驗分享(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5-09-??) 姜淑珍; 蔡鳳秋; 楊德清本活動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電算器教學活動融入國一數學課室,對國一學生之學習態度與數學概念之影響。活動結果發現電算器不僅提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也促進了學生主動探究精神,更建立與加深了學在在除法算則中,被除數、除數、商、餘數之間的關係,以及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轉換之數學概念的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也就是說,適當地使用電算器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亦可幫助學生學習數學上觀念的瞭解與成長。Item 比較台灣部編版和美國 (MIC)教材設計的差異性----以線性方程式主題為例(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7-09-??) 陳仁輝; 楊德清本文之主要目的在比較美國「情境數學」(Mathematics in Context,簡稱MiC)及台灣「部編版數學」二種數學教材中之方程式相關的課程內容,以作為改進教材之參考。研究結果發現:「部編版數學」提供學生許多做數學的機會,但教材主要在強調「如何解題」的「應試數學」模式,顯示出升學考試仍深深地影響著教材。此外教材也未能提供學生說明想法或演算過程的機會。相對地,MiC 無論是在問題情境的設計、佈題方式的安排、主題知識間的連結及多元解題策略的培養上,都提供給學生較佳的發展機會。此外,「情境數學」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鼓勵師生互動、討論的學習過程;培養合理判斷、理性溝通、明確表達的能力,為培養學生具備未來國民的應有的數學能力,提供了一個較佳的教材模式。Item 井字遊戲 ~ 我把小數變好玩了!!(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5-12-??) 蔡鳳秋; 楊德清; 吳宛儒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欲探討將遊戲融入小數課室,希望藉由此教學活動來幫助初學習小數概念之小三學生在一位小數上的合成與分解活動,讓他們從遊戲活動中去體驗小數合成與分解的意義,以建立完善且正確的概念,並對小數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研究發現將孩子生活中熟悉且常玩的遊戲融入教學,學生在面對小數的合成與分解活動時,不僅能以算式紀錄解題過程,而在解決三個數字的加減活動時,亦能發展出合適的解題策略。此外,遊戲融入數學的教學方式,即使數學內容難度增加但是並沒有讓學生退縮,且學生更能去思考數字和數字的關係。Item 從兒童迷思概念談數常識之教學經驗分享(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6-09-??) 楊德清Item 淺談數學寫作(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5-03-??) 林姿飴; 楊德清伴隨孩童成長的過程中,傾聽孩童的想法是促進學習重要的一環,在數學領域中亦然。透過數學寫作,可讓每一位孩子藉由各種不同表徵方式(如語言、文字、符號、圖畫等)表達孩童本身的數學想法,同時教師亦可經由學童的數學寫作,瞭解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澄清學生迷思概念,或作為修正教學或補救教學之用。本文欲從第一線投入教學工作的教師之觀點,看待數學寫作,並於實際推動數學寫作後,分析其優點,及提出相關建議。Item 數學寫作融入國三數學課室之我見我思(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5-06-??) 姜淑珍; 劉燕芬; 楊德清鑒於數學寫作有益於學生的數學溝通、解題與促進思考等優點,基於此想法,本文之主要目的乃是要與讀者大眾分享數學寫作活動融入國三數學課室之我見我思。經過一年來的觀察,發現數學寫作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與啟發學生多元的想法,同時亦能逐漸增強學生解題及思考之流暢性。對教師而言,教師能從數學寫作中瞭解學生的想法或迷思概念,並提供教師省思個人教學方式以及改進教學之參考。Item 七年級學生運用數常識(Number Sense)解路徑問題之探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8-06-??) 尤欣涵; 楊德清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透過數常識測驗卷了解現今七年級學生運用數常識解路徑問題的表現。研究者針對彰化市某國中七年級30 名學生進行數常識活動,結果顯示,學生在數常識測驗卷第一部分答題正確率不到五成,而第二部份更只有一名學生正確作答。分析學生在第一部份之解題發現,對於已知的數據,學生較能藉由計算直接求出答案,而非計算式的判斷題目則較難正確作答,且對於單位量感與題目間的概念關係也難以進一步進行思考,而在第二部份之解題上,大多數學生僅考慮每個點之後會使得數據最大的路徑,卻忽略了其路徑前後可能造成的影響,顯示學生在運用數常識的能力上仍顯不足。Item 數學表徵融入數學教學之經驗分享(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07-03-??) 蔡宜芳; 楊德清本文的主要目的乃是筆者希望從實際的教學行動中,從表徵觀點探討小五學生在分數除法和異分母比較其原始解法與迷思。在這次的教學中,透過學生的解題表現和課室間的發表,可看出學生的創意和數學概念的表現是非常多元的,且能透過思考的歷程慢慢建構出自己的數學知識。學生的解題若能透過圖形表徵,則有助於解題成功。好的解題者能彈性運用表徵。適當運用多樣化的數學表徵,能幫助學生數學概念的理解,所以,教師不要急於教導分數符號及算則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