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數學教師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0474
Browse
9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數學繪本教學對一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一項探索性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1-10-??) 陳茗茵; 張僑平; Chan Ming Yan Anna, Zhang Qiaoping數學繪本包含故事情節和數學知識,有助於將數學概念與生活情境融合起來。本研究旨在探索利用數學繪本進行課堂教學對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研究對象是 73 名香港某官立小學一年級學生。透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以及學生訪談,研究發現數學繪本教學能提高一年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程度,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課堂有所期待。研究也指出,實施有效的繪本教學需要考慮繪本內容的選擇、教師對繪本內容的剪裁和設計。Item 數學探究教學對學生根號求值的概念發展及學習態度的影響(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1-10-??) 葉秀玲; 徐偉民; 張國綱; Shiu-Ling Yeh, Wei-Min Hsu, Alex Chang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國中八年級學生 11 人為對象,針對根號求值的主題進行數學探究教學,探討數學探究教學實施的歷程,以及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教學過程學生採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以操作圖像、探究學習為主。本研究蒐集認知測驗及態度量表等量化資料,以及學習單、錄音錄影、訪談等質性資料,經過分析之後發現,探究教學學習保留效果良好,能有助於學生建構正確數學概念,且對學生學習態度有正向影響。Item 正複本數學試題對等性的考量因素(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1-10-??) 孫荷馨; 劉祥通; 黃財尉; He-Xin Sun, Shiang-Tung Liu, Tsai-Wei Huang為了改進教學,探討實驗教學的效果,需要有前測與後測的量表/問卷當作研究工具。有些量表,只有單一的題本;有些雖有正、複本兩種題本,然而有些設計是正、複本題目完全不相關,有些難易度不同。Reed(1987;1999)的研究提出四種不同的試題類型,本文以此四種類型,檢閱國內設計的數學解題量表,從量表中提出例子,並分析與評論。本文發現:有些正、複本量表中的題目是不相關的試題,有些是等價的試題,有些試題屬於類似題,理想上,正複本中的題目應該同構題的關係,也就是問題中故事情境不同,問題結構相同。因為問題中的故事情境不同,所以在解後測試題時,才不會變成是在解例行性問題;因為問題結構相同,所以正、複本的難度才不會差異太大,如此的正複本配對才能真正測出學生的解題能力,才不會誤判了實驗效果。再者,設計者也需要考慮到對稱題的難易度是否相當,更要洞察到問題結構,才能設計出有變化的同構試題。文末提供結語與建議以饗同好。Item 高中數學雙語教學之理念與作法倡議(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2-04-??) 單維彰; 曾政清; Wei-Chang Shann, Cheng-Ching Tseng所謂「雙語」被概念化為共通語和目標語,本文所指的共通語是臺灣華語,目標語國際間習用的英語,而「語」包括了說與聽的口語,以及寫與讀的文字。本文提出一份倡議,它或許適用於其他學習領域或學習階段,但作者意圖針對普通高中的數學雙語教學,提出教育理念以及實踐作法的建議。此倡議的依據是文獻、作者的實務經驗,以及向語教學者和高中數學教師請教的結果,旨在兼顧宏觀的教育目標與落實至全國各所中學的可行性。文分五節:先簡述雙語教學的發展背景與四種基本模式,然後張舉理念並加以闡明,接著介紹華洋模式──它已經在大學的數學系裡實行很久了,可謂日文外來語片假名的中英雙語版;然後才補述作者在語言教育與學習方面的實徵經驗,作為本文倡議的背景與依據。最後提出實施方法上的建議。Item 探討高中生求圓心的多元解法(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2-04-??) 梁淑坤; 吳慧文; Shuk-kwan S. Leung, Hui-wen, Wu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數學領域呼籲有教無類,教師須提供學生適性學習的機會,人人皆有平等的受教權(教育部,2018)。因此,數學教學的內容及方向需符合此項目標。本研究目的藉由一道「求圓心」題目來探討異質學生們的多元解法。研究者以一題多解探究高中學生的多元解題,還有如何使用不同表徵與策略解題。高中生係指高職學生和一般高中生兩種。結果發現,兩組學生共有 15 種方法,依目前數學領域綱要內的教學順序,分屬七大組。並發現,一般高中生(96 人)提供 14 種方法之中有 7 種是高職生也採用之,但是,也有一種方法(角平分線法)是高職生(46 人)有提供卻是一般高中生沒有提出。顯示出一道「求圓心」題目能引起異質學生們多元解法。至於表徵方式,高職學生們共有三種:文字(65%)、圖片(5%)、文字和圖片(30%),一般高中學生則是兩種:文字(58%)、文字和圖片(42%)。在文字表達方面,一般高中學生用字更精闢,使用較多數學術語的詞彙以及解法較多元,但整體而言,兩組學生們都有能力提出國中小教導過的方法,且皆呈現多種解法。Item 數學教案撰寫二三事(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2-04-??) 謝闓如; Kai-ju Hsieh教案撰寫一直困擾多數師資生,數學科教學活動設計更是許多師資生的夢魘。本篇文章的主軸有四:(1)透過比較活動企劃案與教案,解釋教案內容,提供教案撰寫者另一種思考的方式;(2)教學活動設計說明,提出撰寫教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3)針對教案撰寫常見的問題加以釐清;及(4)提供錯誤範例及思考問題。作者希望透過以上四個面向的說明,能使提升師資生數學教案撰寫的能力。Item Geogebra 融入師資生普通數學學習探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1-10-??) 楊晉民; 魏士軒; Jinn-Min Yang, Shih-Hsuan Wei普通數學是成為國民小學教師學程課程之必修科目,也是未來教師檢定考試的重點科目之一。有鑑於資通訊科技的進步,師資生習慣使用 ICT 來學習數學已是必然趨勢,因此,本研究以動態數學軟體 Geogebra(簡稱 GGB)配合師資培育課程中之普通數學課程教學,設計可讓學生操作之線上學習教材,並存放於遠端主機,讓學生課後透過網路或載具進行自我學習,期能輔助其普通數學學習,建構數學物件的知識,並探究學生對於 GGB 融入學習教材之態度。目前師資生接觸和使用 GGB 的機會比較少,本研究希望提供認識和使用 GGB 的機會,未來他們成為正式教師時,有機會可以使用 GGB 來協助其學生學習。當然,也提供有興趣或是有意導入 GGB 於教學之教師對 GGB 學習教材設計之參考。本研究線上教材設計融入多媒體學習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和GGB 之互動、可操作元件,提供師資生作為課後作為自我學習之補充教材。本研究採用問卷研究法,調查樣本數 103 人。研究結果顯示,師資生對於 GGB 融入數學學習態度相當正向,對編製之教材也覺得對其學習有益,也願意未來擔任教師時有機會可以融入自己的數學科教學。Item 台灣、芬蘭與中國大陸國小一至六年級數學教科書代數佈題表徵之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12-06-??) 張敬苓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以比較台灣、芬蘭與中國之一至六年級數學教科書中代數教材之佈題表徵(符號型態、文字型態、視覺型態、聯合型態)方式之差異。因此,本研究選取市佔率最高的台灣康軒,中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以及芬蘭Laskutaito 教科書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臺灣台灣(73%)與中國(48%)較偏重「聯合型態」之佈題,;芬蘭(78%)明顯偏重於「符號型態」之佈題;在文字型態之佈題方面,三套教材占的比重差不多,比例約為10%左右。此外,結果亦顯示芬蘭教材提供較多元的佈題方式,較能刺激學童思考,並增加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Item 數學是人文活動的結果:分享數學遊戲案例的故事(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0-04-??) 梁淑坤; Shuk-Kwan Leung108 綱要總綱重視跨領域以及人文關懷,本文就筆者的一次教師研習課程(數學遊戲教材教法),分析上課時教學行動的資料,包括:照片、學習單、札記及學員日記,呈現出一些人文活動結果及比較不同參與者的異同(梁淑坤,2008, 20152019),其中有七巧板、統計圖表、公平的交易(單位的換算)和四面八方。另外,筆者也分析學員自編活動案例,於上課後口頭報告再以文字紀錄改編的 4個數學遊戲設計。以上的隨堂活動事例及課後分析,呈現出數學是人文活動的教師專業發展案例,供師培及在職進修國小數學課程設計的參考(Math as humanactivity;見 Freudenthal, 1973)。Item 五年級資優生在非例行性數線問題解題表現的個案研究(台灣數學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共同發行, 2020-04-??) 劉祥通; 洪筱柟; Ya-Hui Cheng; Shiang-Tung Liu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位五年級資優生在數線問題的解題表現。為了深入了解 個案的解題表現,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研究者根據學生的課程進度自行編製 「非例行性數線問題任務單」給個案進行解題,藉由個案學生在任務單上的解題 表現作為訪談的基礎,又依據 Schoenfeld 所提出的資源、捷思、控制與信念四個 項目分析個案的解題表現。本研究有下列發現:1. 能利用「等值分數」的概念以 及「利用兩點之間距離當作基準量」為個案學生解題的重要資源、2. 能展現 多 元的策略,以解不同的數線題型、3. 個案學生以「高、低階兩單位並用」方式 找尋目標點與「數間隔數」等方法來控制答案的合理性、4. 個案學生在解題之 初,持有「數線上越左邊的坐標越小、越右邊的坐標越大」以及解題之後,發展 出「距離參考點一定長度時,會有左右兩個目標點」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