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5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漂鳥集》之中譯及評析(2003) 卓加真; Jia-chen Chuo本論文旨在將筆者翻譯泰戈爾(Rabindraneth Tagore, 1861-1941)《漂鳥集》(Stray Birds)一書的過程中,所累積的心得予以整理歸納。 《漂鳥集》是泰戈爾自行英譯成的詩集,在台灣的出版市場上很受歡迎。可算是泰戈爾作品中出版次數最多的詩集。由於英語並非泰戈爾的母語,因此這本詩集中的寫作方式,也與一般英詩有所不同。 這篇論文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譯文評析,第二部分為譯文之初譯稿和出版稿的對照,筆者以附錄之形式收錄於後。在第一部分譯文評析方面,筆者將整體結構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翻譯《漂鳥集》的緣起、泰戈爾詩集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以及在中國和台灣出版市場上,關於泰戈爾詩集的出版狀況。第二章為《漂鳥集》與其作者之介紹,說明原作的風格以及其語言特性。第三章將討論泰戈爾《漂鳥集》在翻譯上所會遇到的問題,以及不同譯者對於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第四章為筆者所譯《漂鳥集》初譯稿與出版稿的比較。第五章為結論與心得。Item 從文本功能看翻譯策略:《法蘭克.卜克曼的一生》翻譯過程分析(2003) 許壽峰; Hsu Shou-Feng本研究為一本譯文文本翻譯策略的觀察分析,目的在呈現翻譯過程中,影響翻譯決策的重要因素如何經過譯者的權衡取捨等考量,於譯文中呈現。 本研究的文本為《法蘭克•卜克曼的一生》傳記第一至九章,筆者本人即為譯者。本研究的基本觀點是把翻譯活動視為一種跨文化溝通的活動,因此分析重點在於原文透過翻譯呈現為譯文後,原文文本所具有的各種溝通功能,究竟是獲得保留、部分流失,或是有所轉變。。 對於翻譯過程的分析,則是採用Christiane Nord所提出的「文本功能 — 翻譯策略」分類對照架構,從原文與譯文文本功能的比對中決定翻譯過程中究竟採用了哪些策略。分析結果顯示,根據Nord的架構來看,本研究的文本,在翻譯時主要基本採用了等功能翻譯、異功能翻譯、類體裁翻譯等三類翻譯策略,並且就不同文本體裁的翻譯實例舉例討論說明。 關於特殊文化因素的翻譯處理,在研究的文本中特別明顯的主題是基督教宗教文化,這類內容可能因為譯文讀者未必具有理解內容所需的文化經驗,因此譯文對讀者而言會有類似「異功能」翻譯的效果。 另外,研究結果發現一種譯文呼喚功能不減反增的另類「異功能」翻譯。這是因為文本中涉及中國歷史紀實內容部分,對中文讀者來說具有的呼喚功能,會大於原文文本對原文讀者的呼喚功能。使得相關專有名詞的處理就有點類似進行回譯(back translation)。Item 〈序曲.在海灣〉-─曼斯菲爾德短篇小說譯註(2002) 余淑慧; Soh-fee Yee本文旨在譯介現代英國/紐西蘭女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兩篇重要的短篇小說:〈序曲〉(“Prelude”)與〈在海灣〉(“At The Bay”)。論文的架構主要可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導論,第二部份是譯文與譯註。 導論細分五節。第一節概述曼斯菲爾德(下文簡稱曼氏)的生平與著作。第二節綜述曼氏的小說藝術、地位、影響等文史資料,進而略述其小說特色及翻譯所可能遇到的問題;為了方便說明,文中酌引名篇〈花園宴會〉(“The Garden Party”)為例,討論各家(徐志摩,馮鍾璞,謝瑤玲)譯文得失,並嘗試提供解決方案。 第三節討論曼氏作品的中譯概況,分別介紹少數幾本譯作及其特色、得失。第四節簡述〈序曲〉與〈在海灣〉兩篇小說的內容大意,背景資料及筆者選譯這兩篇小說的原因。第五節討論曼氏與翻譯的關係,最後以我的譯後感言總結全文。 論文的第二部份是〈序曲〉和〈在海灣〉兩篇小說的中譯與譯註。譯文力求準確,流暢;翻譯過程遇到的細節問題,例如小自一字一詞的考證與翻譯,大至文史社會的淵源脈絡,凡此種種皆採隨譯隨註的方式,列在每頁譯文頁尾,是為譯註。Item 《婚姻、離婚與子女適應》翻譯評析(2002) 蔡正儀; Casey Cheng-I Tsai本論文共分五章,主要探討《婚姻、離婚與子女調適情形》(Marriage, Divorce,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一書的中文翻譯,並就譯文加以評論與分析。第一章緒論為筆者接下本書翻譯之緣由,第二章「原著介紹」簡介本書作者艾莫瑞博士的學經歷,歸納本書各章的內容大意,並提供原文書評。第三章「翻譯策略與流程」,提出翻譯策略制訂的方法與工作流程。第四章「譯文評析」以Juliane House倡議的翻譯品質鑑定方法為架構,配合西班牙學者Nicole Martinez Melis與Amparo Hurtado Albir等人提出的六項翻譯能力,舉例說明譯文的處理方式,並評估譯者的專業能力。最後加上讀者的回饋與意見,以期做到客觀、專業的評鑑。第五章「結語」為全文的總結,筆者並以此次翻譯工作的經驗為基礎,提出心得與讀者分享,並為日後翻譯品質評鑑的研究發展方向,提供一己之見。Item 《六祖法寶壇經》英譯策略初探:以成觀法師譯本為例(2010) 劉宜霖; LOW, Sang-Thoi佛教始於印度。凡所有稱得上佛經的典籍,都源自印度;《六祖法寶壇經》(733)是唯一非印度傳入華人世界的佛經。這部經典,不但是中國禪宗禪法的源頭,更是印度佛教漢化的里程碑。 1930年,黃茂林老居士首開《六祖法寶壇經》英譯先河之後,市面上就相繼出現了多達21個英譯本。2005年,成觀法師譯出了第二十個《壇經》英譯本。本論文主要探討成觀重譯《壇經》的前因後果,並根據過去十年中另外五個《壇經》英譯本為輔證,探討成觀本的眾多自創詞彙、《壇經》中幾個主要典故和文化詞,以及《壇經》中的21個異教詞彙是如何顛覆晚近佛典英譯的規範。Item 功能論暨社會建構論應用於大學翻譯教學之紮根理論研究(2014) 歐冠宇; Kuan-yu Ou近廿年來譯者訓練及翻譯教學日益興盛,台灣除了翻譯系所接連成立,為數眾多的各大學英文系更廣設(中英)翻譯相關課程,然而不少學者均指出國內翻譯教學成效不彰(主要指大學部翻譯課)。其原因除了學生的外語能力不足之外,教學目的、內涵、教法及教材亦是癥結所在。以目的而言,大學部翻譯課主要仍偏重語言教學,將翻譯視為強化外語的工具,亦即所謂的「教學翻譯」(pedagogical translation)或「語言翻譯教學」(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Skill),其性質與功能幾乎與英文閱讀及作文課程無異;內涵上也僅著重中英文字表面的轉換對應,忽略了對翻譯更具影響力的文本外因素;教法上大多仍採老師對學生單向傳輸的傳統講述教學,學生的學習缺乏互動及主動;教材則多侷限於單句練習、新聞段落或文學篇章,難以反映出翻譯實務的真實性及多樣化。這些在在顯示大學部翻譯教學未能著眼於培養學生將來實際從事翻譯工作之能力。 綜觀國內外翻譯教學相關文獻,德國功能論(German functionalism)翻譯學派及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為兩大頗受重視的新興學說。以德國翻譯學者萊斯、弗米爾及諾德為首的功能翻譯學派向來主張以翻譯之目的與功能做為翻譯實務及譯者訓練的指導方針;同時也提倡將文本分類、翻譯綱要、翻譯問題分類、翻譯導向之文本分析應用於翻譯教學。源自俄國心理學家維考斯基的社會建構論則強調知識的形成和內化是學習者與他人和環境的互動而來,深受社會情境與文化脈絡影響;美國翻譯學者吉拉里曾歸納出社會建構論的教學特性,如以學生為中心之學習、互動合作式學習、真實情境及材料、多元現實及觀點、鷹架支持等,並將之實施於德國高等教育的翻譯課堂,頗有成效。功能論及社會建構論具備了修正及彌補國內大學部翻譯課偏失與不足的潛力,然而相關的實徵研究(尤其針對台灣的大學部翻譯教學情境)卻極為匱乏。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功能論為教學內涵,以社會建構論為教學方法,並以功能論及建構論皆強調的真實及擬真稿件為教材,設計出一適合大學生程度的「專業翻譯教學」(Teaching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al Skill),實施於台灣北部某著名私立大學英文系之某班30人的大四翻譯課,並以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大量的資料蒐集及系統性的編碼分析,探究學生的學習歷程、互動合作、成長收穫及學習感受,並給予教學實施上的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在學習歷程方面,學生在學習功能論觀念時會有困惑、啟發、受限及質疑四類現象;在接受社會建構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則會出現混亂期、探索期、停滯期、成形期及成熟期五個階段。在互動合作上,學生的小組關係可歸納成和諧互惠、一人獨裁、亦敵亦友及表面敷衍四種類型。在成長收穫方面,本功能論及社會建構論之翻譯教學對學生具有「賦權」(empowerment)作用,其內涵則包括了譯者認同、合譯關係、專業能力、自主能力及學習動機五個面向。同時也發現功能論及社會建構論合併實施具有互補作用及加乘效果。本研究除就上述結果提出教學建議細節,亦針對功能論各觀念的部分名稱、定義及分類加以修改,並就社會建構論教學法各項元素在掌控權、時間、專業、資源及同理心方面進一步論述。Item 譯者的操縱:從Cuore到《馨兒就學記》(2010) 陳宏淑; Hung-Shu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譯者的操縱,關注的焦點在於譯者對文類、敘述模式、角色、情節的操縱。以《馨兒就學記》為例,此書為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於一八八六年完成的日記體小說,後來在一八八七年由哈普古德(Isabel F. Hapgood)翻譯成第一個英文譯本,之後日譯者杉谷代水根據此英文譯本,於一九○二年翻譯成日文的《學童日誌》,而中譯者包天笑再根據此日譯本翻譯成第一個中譯本《馨兒就學記》。這段從義大利到中國的漫長旅程是一個複雜的轉譯過程,每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凸顯出譯者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研究比較義大利文、英文、日文、中文四種語言版本,觀察譯者如何操縱文本。他們的操縱顯示出翻譯其實是一種帶有意識形態的改寫。透過本研究提出的譯例,可以清楚看見譯者受到當時社會在詩學規範或道德規範方面的影響。在包天笑的譯本中,他將書中的故事改寫並在地化,類似這樣的翻譯策略在晚清頗為普遍,但透過本研究的比較與分析,可以證明包天笑的操縱也受到日譯本很大的影響,而不全然是他自己的創意發揮。在許多刪節改寫的部分,其實是日譯者杉谷代水操縱在先,包天笑只是蕭規曹隨。不過這兩位譯者的操縱都反映出他們在創新與守舊、西方與東方、異化與歸化之間矛盾掙扎,兩股力量的拉扯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由此案例觀之,譯文並非原文的反映或再現,而是原文的來世,在異地產生了新的影響與效應。Item 「屠龍技」或「雕龍技」?──清末民初女性譯者研究(2011) 卓加真; Chuo Jia-chen西方翻譯研究學者,紛紛呼籲應以譯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強調譯者在翻譯時所從事「閱讀」與「重寫」之雙重心靈活動 (Godard 1990, 91)。本文旨在研究清末民初女性譯者之翻譯情形,並探討女性如何藉由翻譯書寫表達其政治與社會之關注,試圖為受翻譯史家忽略的女性譯者,描繪出一更清晰的影像。 本文描述清末民初女性從事翻譯活動的背景,並研究中國女性接受外語教育的狀況,以便說明當時社會對女性譯者的實際看法。儘管清末改革人士認為新興的女學中,應該加入外語學習,但在實際的課程規劃上,卻將語言等同於如刺繡、紡織一般的技藝,並未增加女性外語學習的上課時數,這說明了女性譯者在數量上明顯少於男性譯者的原因。文中選擇三位女性譯者作為個案研究之對象,依照其主要從事翻譯的時間先後順序,分別為薛紹徽、陳鴻璧與沈性仁。筆者綜觀其翻譯作品,檢視其翻譯風格,試圖從其譯文與譯作選擇上,說明譯者藉譯作所傳達的想法。薛紹徽的翻譯活動影響了她自己對外國事務的看法。陳鴻璧將西方偵探小說中的女性角色,變身成為中國的俠女。沈性仁譯作中的女性人物,也呈現出不同於當時五四時期的中國「新女性」形象。最後,筆者以附錄方式,提供中國歷史上的女性譯者紀錄,其中包括真實歷史人物以及小說中女譯者之呈現,企圖從歷時的角度,提供中國女性譯者的風貌,以便能夠更清楚的展現歷史上對女性譯者的看法與態度。Item 吳爾芙的來世:論《達洛威夫人》的各種翻譯(2011) 李延輝文學家的肉身會衰老,但他們作品裡的精髓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淘洗,以各種方式「翻譯」,藉由另一種語言或表現形式流存下來,而這些「譯作」則成了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云原作的「來世」(afterlife)。吳爾芙(Virginia Woolf)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作家的先驅,以意識流的技巧獨樹一幟,其纖細、敏感的寫作方式則反映出英國現代主義的精神。在中文世界中,白先勇於二十世紀六0年代發表了短篇小說〈遊園驚夢〉,該小說無論就結構、技巧、主題而言,均師法吳爾芙的《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九0年代開始,吳爾芙小說《歐蘭朵》(Orlando)及《戴洛維夫人》陸續改拍成電影。1999年,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出版了普立茲獎得獎作品《時時刻刻》(The Hours)。這部小說以《戴洛維夫人》為中心,串連三位女性生命中的一天,並於2002年搬上銀幕。本研究計畫延續筆者以與吳爾芙相關的著作、電影與中文翻譯為本,藉由解構翻譯理論,探討翻譯的「模仿」與「越界」問題。本計畫中所討論的翻譯不只是文字的轉換,更擴大至文學表現形式,以及將人物化為文字、影像的轉換,而這些議題也和吳爾芙作品中的現代性有關。Item 誰的孤憤?譯者如何將《聊齋誌異》佔為己有(2013) 何光煒; Wesley Holzer清初經典小說《聊齋誌異》不僅是「鬼狐」的誌怪,更是作者蒲松齡評論社會以及表達個人「孤憤」的平台,因內容發人深省,堪稱中國古典文言小說的鉅作。西方人早在十九世紀將《聊齋誌異》一部份譯出為外文,但就英語譯文而言,一百多年的文筆和風格皆大同小異,尤其是一代又一代的譯者將作者蒲松齡的重要角色從中刪除的大工程。 清朝的評論者早期探討的是《聊齋誌異》的怪「異」現象,後來的學者卻將焦點移到蒲松齡本身,誇獎他無與倫比的文筆。西方來的學者亦同,對蒲松齡的獨特風格也讚不絕口,一百多年來的譯者就因此努力地模仿原文的風格,產生表面上絕多數相似的譯文。 因為文筆相似,譯者只好另外想辦法由眾脫穎而出,手段可分為「刪除法」、「添加法」、「調整法」三個大策略。各個譯者透過「刪除法」選出代表心目中《聊齋誌異》的幾篇,從原文的近五百個短篇故事,剔除不符合翻譯目的的篇章,再大量「添加」註解,讓自己的聲音大過於蒲松齡,最後透過「調整」讀者對蒲松齡的印象,順利搶走異史氏的位子,讓譯者成為《聊齋誌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