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生飲食行為及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新北市汐止區某國小為例(2021) 劉黛儀; LIU, Dai-Yi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之社會人口學因素與飲食行為現況,以及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之關係。以新北市汐止區109學年就讀於某國小五、六年級全數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用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問卷共17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以及複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一、過重及肥胖者的受試者約三成二,在重要他人支持以「父母及家人」為主,而經常提醒的項目是「多吃蔬菜水果」及「少喝糖飲料」。受試者的飲食行為的平均得分高於平均水平,其中以「每天吃早餐」、「口渴時選擇白開水」及「每天固定吃三餐,不會省略某一餐」等表現較好;表現較差以「喝含糖飲料」、「吃零食」及「會在晚上八點以後吃東西」等,有待改進。二、研究結果顯示,女孩的飲食行為優於男孩,中等社會經濟家庭的學生較高,社會經濟家庭較高的學生次之;重要的其他人(父母和家庭成員)對學生的飲食行為越支持,飲食行為則表現越好。此外,受試者的身體意象越積極,他們的表現就越好。三、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及身體意象可以有效預測飲食行為,並 解釋其總變異量的18.6 % ,其中以「性別」、「家庭社經地位」、重要他人支持中的「父母及家人」及「外表取向」為主要預測變項,且以「外表取向」影響最大。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為女性、高家庭社經地位者、父母及家人對自己的外表更支持,對自己的外表有更高的取向,飲食行為更好。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型認知和飲食行為輔導,讓家長參與對學齡兒童飲食行為的介入,實施親職教育,讓家長成為孩子學習行為榜樣。Item 國中生網路使用、網路纖瘦意象暴露、身體意象與不健康體重控制行為相關之研究(2019) 黃小玲; Huang, Hsiao-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網路使用、網路纖瘦意象暴露、身體意象與不健康體重控制行為之研究,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宜蘭縣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學生,分析102年蒐集1,569名學生自填問卷,結果如下: 一、受測學生近二成曾經看過談論極端瘦身網站,約有三成五有不健康體重控制行為。 二、受測學生的網路使用時間、社群網站、線上影音使用與網路纖瘦意象暴露呈顯著相關。 三、受測學生的網路纖瘦意象暴露與體重過重關注及身體不滿意度呈顯著相關。 四、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生、肥胖、社群網站使用與網路纖瘦意象暴露較多,看過談論極端瘦身網站,較在意自己體重,對身體較不滿意者較易有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Item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重控制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2011) 廖倩誼; Liao Chen-Yi本論文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重控制行為之相關因素,立意選取臺北市七所國民小學九十九學年度五、六年級學童共710名,以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過重與肥胖者佔19.6%;自覺體型以中等者最多。 二、研究對象的體重控制認知、體重控制態度、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多持正向。體重控制行為,僅有「運動」一項得分較高。 三、研究對象的身體質量指數、行動線索、重要他人影響、體重控制態度、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與體重控制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 四、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體重控制認知、體重控制態度、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可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重控制行為總變異量的33%。 五、身體質量指數、行動線索、重要他人影響、身體意象、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對體重控制行為的直接效果均達顯著水準。身體質量指數亦可透過身體意象影響體重控制行為,重要他人影響可透過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影響體重控制行為。性別與自覺體型對體重控制行為僅有間接效果。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八點建議。Item 台中市某國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之相關研究(2011) 李雅惠; ya-huei li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現況,進而比較不同背景因素在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上差異情形;以及探討社會因素、身體意象與飲食異常傾向之間的關係及飲食異常傾向預測因子。 以台中市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全體國中學生為研究母群體,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樣選出397個樣本,回收397個樣本,整理後刪除無效問卷10份,有效樣本為387人,有效問卷占97%。以SPSS 19.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百分率同質性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及複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身體質量指數的分布以「正常」者居多佔57.6%,其次為 「過輕」佔20.7%。 二、研究對象身體意象整體得分接近中間平均值。「外表取向」高於中間值,「外表評價」、「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低於中間值。 三、研究對象屬於飲食正常組有(86.6﹪)、飲食異常組有(13.4﹪)。 四、研究對象男生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身體各部位滿意度」中得分高於女生,在「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飲食異常傾向」則是女生高於男生;八、九年級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及「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高於七年級,「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七、八年級高於九年級;身體質量指數較低者在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得分高於身體質量指數高者、「對體重過重之關注」則相反,而在「飲食異常傾向」中肥胖者高於正常者。 五、社會因素與身體意象總量表、「外表評價」、「外表取向」、「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與有顯著正相關。 六、飲食異常傾向與社會因素及身體意象之間有顯著相關。 七、研究對象飲食異常傾向之預測因子為「對體重過重之關注」、「外表取向」、「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可解釋飲食異常傾向總變異量為36.7%,其中以「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解釋力最大。Item 國小高年級學生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國小為例(2011) 李麗惠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學生飲食行為現況,並探討背景變項及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相關情形,以及對飲食行為的預測力。研究母群體為臺北市北投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以分層集束抽樣法進行取樣,並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共得有效問卷464份,研究結果得以下重要發現: 一、研究對象之實際體型以「適中」者居多,「過輕」者最少。約有近三成的人自覺體型過重(含肥胖),且期望偏向較瘦的體型。 二、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對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較低,但較重視自己的外表;體型愈輕者其身體意象愈正向;父母與同儕對其體型的評價愈負面者,身體意象愈負向者;父母與同儕對其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及支持程度愈高者,其身體意象愈正向。 三、研究結果顯示女生的整體飲食行為優於男生;自覺體型過重(含肥胖)者有較好的飲食行為;父母對體型評價愈正面、父母對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與支持程度愈高,其愈具有健康的飲食行為。 四、外表評價較高之研究對象有較佳的均衡飲食行為及較差的高熱量進食行為,愈重視外表者在均衡飲食行為及低熱量進食行為愈好,身體滿意度愈高,均衡飲食狀況愈好,整體身體意象愈正向者其在飲食狀況愈均衡,但有較高頻率的高熱量食物攝取行為。 五、均衡飲食行為主要的預測變項為「父母對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與支持」、「身體意象」、「同儕對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與支持」及「家庭社經地位」,其中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父母或同儕對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與支持程度愈高、身體意象愈正向,其均衡飲食行為愈佳。高熱量食物進食行為主要的預測變項為「性別」、「自覺體型」,即男生相對較偏好高熱量食物,「自覺體型」過重(含肥胖)者則較少進食高熱量食物。飲食控制行為主要的預測變項為「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及「父母對體型的評價」,其中為男生、父母對體型評價愈負面、家庭社經地位愈低,其飲食控制行為愈差。低熱量進食行為主要的預測變項為「性別」、「自覺體型」,即女生及自覺體型過重(含肥胖)者的低熱量進食行為較佳。 六、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及身體意象能有效預測飲食行為,並解釋其總變異量的18.0%,而「性別」、「自覺體型」、「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對體型的評價」、「父母對健康飲食行為的忠告與支持」為主要預測變項,其中以女生、父母對其體型評價愈正面,且對其健康飲食行為支持程度愈高者、家庭社經地位愈高者、自覺體型過重(含肥胖)者,飲食行為愈好,主要預測變項中,以「性別」最具影響能力。Item 大學新生身體意象與生活適應之研究(2011) 王淑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新生身體意象與生活適應現況及相關情形。以國立中正大學99學年度入學之大學部新生為母群體,以班級為抽樣單位,共抽取12班568名學生為樣本,以結構式問卷團體施測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得有效樣本520份(有效回收率91.6%)。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外表評價為中間偏正向的態度,身體各部位滿意度介於中間略偏滿意,其中最滿意的是「頭髮」,其次是「臉」,最不滿意的是「軀幹下半部分(屁股、臀圍、大腿、小腿)」。 二、大一男生對外表及身體的滿意度皆較大一女生好;女生較男生重視外表,而不同學院別、家庭社經地位大一新生其身體意象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現象。 三、身體質量指數方面,BMI過輕與正常者在「外表評價」與「身體滿意度」上皆比BMI過重和肥胖者來的正向。 四、目前大學新生之生活適應困擾由高而低依序排列為:社會適應、情緒適應、目標適應、學業適應。 五、研究顯示身體意象愈正向者在目標適應、學業適應、情緒適應、社會適應各方面的困擾越少,生活適應情形越良好。在外表評估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方面,外表自我評價越好、對身體各部位愈滿意之大學新生其在目標適應、學業適應、情緒適應、社會適應各方面的困擾越少,生活適應情形越良好,其中發現外表評價具有最佳的解釋力(β=0.36,P<.001)。Item 某大學新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11) 洪梅玲; Hung, Mei-Ling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瞭解大學新生的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並探討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文化因素、體型意識與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關係。本研究以北區某大學99學年度大學一年級新生為母群體並獲得377位有效樣本。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對未來會進行以及會考慮進行體重控制行為表示中等程度以上的人,佔了全體的七成以上。 二、 女生、有體重控制經驗者、實際體型愈胖者,對體重過重之關注愈高、自覺體重分類愈重、實際體型與期望體型愈大,其未來體重控制行為意圖愈高。 三、 心理因素方面,研究對象自尊越高,其外表評價越高、對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越高,但與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無顯著相關。 四、 研究對象受到來自重要他人對體型的負面評價及嘲笑愈多、受傳播媒體影響愈大者,對外表的評價就愈差、對體重過重的關注愈高、對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愈差,且自覺體重的分類傾向愈重,實際與期望體型之差距也愈大,其未來體重控制行為意圖愈高。 五、 對體重過重之關注、過去體重控制經驗、實際與期望體型差、重要他人體型評價(父母)、傳播媒體(認同性)等五個變項可以解釋體重控制行為意圖49.2%的變異量,其中以對體重過重之關注的影響力最大。Item 臺灣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體型意識、飲食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2010) 廖彬如; Liao,Pin-Ru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國小六年級學童體型意識及飲食行為概況,並探討個人及家庭因素對其體型意識及飲食行為的影響,以及飲食行為的預測因子。本研究屬於次級資料分析,研究對象為九十二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公私立國小之六年級學童,採分層叢集抽樣法,共取得有效問卷1,975份,回收率為80%。採用頻率、平均值、標準差、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結果如下: 一、自我體型正確認知率,男為61.1%,女為54.4%;體型滿意度方面,有三成滿意、兩成不滿意,女生、體位過重或肥胖者,其體型滿意度較低。 二、飲食行為表現較好者為每天「總是及經常」吃早餐,佔84.2%、三餐定時,佔72.6%和以白開水解渴,佔69.8%。表現較差的是:吃太鹹的食物,佔42.6%和吃太油膩的食物,佔43.0%。 三、家長教育程度愈高者、家長有「經常」或「總是」督促孩子保持身材適中與注意低鹽、少油的飲食攝取者,以及家長飲食習慣愈良好者,其孩童飲食行為表現也愈健康。 四、飲食行為的顯著預測因子是「體型滿意度」、「家長教育程度」及「家長飲食習慣」。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輔導學童正確的體型認知及飲食行為,並將家長納入學童飲食行為的介入對象及實施相關的親職教育,使家長成為孩童健康飲食的模範。Item 探討苗栗縣國立高中職女學生身體意象滿意度與瘦身及美容行為之研究(2009) 黃儀婷; Huang Yi-Ti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中職學女學生身體滿意度與瘦身及美容行為之現況,並探討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社會因素和身體滿意度與瘦身及美容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母群體為96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苗栗縣國立高中職之女學生,以分層簡單隨機取樣法抽出樣本代表母群體,計抽出有效樣本為361人。研究工具採結構式問卷,以團體自填問卷方式蒐集資料,最後獲得有效樣本352人(佔97.5%),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來進行處理,其重要結果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外表的評價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愈低;外表在意程度及體重關 注愈高及自覺體重偏重者,身體滿意度愈低。身體部位特別在大腿、體 重、臀部最不滿意。 二、在瘦身行為方面,以使用飲食控制法的人最多。在美容行為方面,以使用 保養化粧品的人最多。 三、研究對象身體意象滿意度愈差(對外表評價低、對外表十分在意、對體重 十分在意、自覺體重偏重、對身體各部位較不滿意)、社會因素中受媒體 訊息影響愈大、或重要他人對身體意象滿意度愈關切,愈容易從事瘦身及 美容行為。 四、背景因素、社會因素、身體意象滿意度,共可解釋瘦身行為總變異量 為33.9%,以體重關注解釋力最高;解釋美容行為總變異量為30.3%, 以媒體訊息解釋力最高。 關鍵字:身體意象滿意度、瘦身及美容行為、高中職女學生Item 新北市某高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相關研究(2016) 鄭伊君; Cheng, I-Chun本論文旨在探討高中學生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某高中104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全體日校高中學生為研究母群體,以結構式問卷測驗,採分層隨機抽樣的分式,共取得356位有效樣本,問卷回收率為94%,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發現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身體質量指數,過重者及肥胖者三成,而自覺體型過重者近五成,約過半的人在自認體型上自覺過重。社會因素中以「異性同儕」影響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父母」及「同性同儕」。 二、身體意象六大層面中以「健康取向」平均得分最高、其次分別為「健康評價」、「外表取向」、「體能取向」、「體能評價」而「外表評價」平均得分最低,研究對象普遍對於自我外表滿意度及自信心不足有關。 三、研究對象背景因素與身體意象全量表相關性,以「性別」、「自覺體型」、「身體質量指數」最為相關。 四、研究對象與社會因素,與「外表評價」負相關若研究對象感受較多重要他人給予負面評價,會對於自我外表滿意度較差。與「外表取向」、「體能取向」、「健康評價」呈現正相關。 五、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相關性,飲食控制行為與身體意象中「外表評價」、「外表取向」、「體能評價」、「健康取向」達顯著相關性。身體活動與「外表取向」、「體能評價」呈現正向相關。 六、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社會因素、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的預 測力。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社會因素、身體意象與飲食控制行為可解釋總變異量為34%;可有效的預測變項有「性別」、「體控經驗」、「異性同儕」、「外表評價」及「外表取向」,其中以「外表取向」最有影響。對身體活動可解釋總變異量為25%;可有效的預測變項有「性別」、「體能取向」,其中以「性別」最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