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1 - 5 of 973
-
Item中高齡者使用網際網路搜尋健康資訊行為之探討-網路社會資本、網路自我效能及網路健康素養的角色( 2021)本論文在探討中高齡者使用網路搜尋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為橫斷式相關研究設計,於台灣地區採以隨機分布比例分區抽樣,以結構式問卷透過訪視進行資料收集。本研究時間為2018年7月至12月,共完成600份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558份,資料分析以SSPS 22.0統計軟體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本研究對象在年齡越低,且其網路社會資本、網路自我效能及網路健康素養得分愈高,其網路健康資訊搜尋行為得分有顯著愈高。二、本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特性變項在教育程度、上網經驗、有網路社群使用、有網路即時通使用、有網路即時通加入等變項及網路社會資本、網路自我效能與網路健康素養等變項皆為影響其網路健康資訊搜尋行為的顯著因素。根據研究結果,衛生教育者對中高齡者提供網路相關健康促進活動時,應著重其網路健康素養與網路自我效能以強化對網路使用及網路健康資訊辨識能力,並藉由網路社群作為健康資訊討論與資訊交換平台,提升網路健康資訊搜尋能力。
-
Item運用健康行動模式融入防災素養導向課程之介入研究-以新北市某幼兒園大班幼兒為例( 2021)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健康行動模式融入防災素養導向課程,對於新北市幼兒園大班幼兒之介入成效。本研究介入課程以健康行動模式為理論,結合幼兒園教保服務大綱核心素養、教育部防災白皮書防災素養,以及災害防救策略所設計而成,並以研究者自編的6種檢核表做為評量工具,經過30人的預試,以專家內容效度審查、項目分析,以及內部一致性分析,建立態度、技能、意圖,以及行為題項的效度與信度;以難度與鑑別度分析,檢視知識題項的適合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確認4位評分者之間的一致性。本研究採便利取樣選取新北市某私立幼兒園60名大班幼兒為正式研究對象,採對照組等待名單研究設計的方式進行。研究假說為經過150分鐘的防災素養導向課程介入後,能提升大班幼兒防災知識、防災態度、防災技能、防災意圖,以及防災行為。本研究所得結果以廣義估計方程式進行分析,統計軟體為 IBM SPSS for Windows 23.0版。研究結果顯示,在控制「組別」與「前測、後測」之後,防災素養導向課程對於受試者的「防災知識」、「防災態度」、「防災技能」、「防災意圖」,以及「防災行為」皆有正向成效;此外,「防災態度」、「防災技能」、「防災意圖」,以及「防災行為」更具有延宕效果。本研究結果可供幼兒園進行防災教育課程之參考。
-
Item探討使用PM2.5防治教育2D卡通動畫影片課程介入高齡者防治行為意圖成效( 2021)本研究以「高中生PM2.5防治教育2D卡通動畫影片課程」(本研究簡稱:動畫影片課程)做介入工具,探討高齡者在PM2.5防治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PM2.5防治行為意圖的影響,並了解此課程的介入成效。首先,本研究對大台北地區(新北市與台北市)高齡者進行現況調查研究,採隨機取樣,發出問卷437份,回收有效問卷419份,回收率為95.88%,其中新北市有269份、台北市有150份有效問卷。其次,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動畫影片課程介入性研究,採隨機取樣與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高齡者為研究對象,實驗組人數為31人、對照組人數為54人,共計85人,實驗組為動畫影片課程介入、對照組則為無介入任何課程。統計方法採百分比、皮爾森積差相關、t檢定、複迴歸分析等。介入研究後,針對實驗組進行動畫影片課程訪談,訪談內容包含:影片內容、影片播放速度與節奏、影片色彩、音效、其他建議。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大台北地區(新北市與台北市)現況調查研究:(一) 大台北地區(新北市與台北市)高齡者PM2.5相關因素整體現況調查研究:整體PM2.5知識方面平均:10.24分;整體PM2.5防治態度:4.61分;整體環境敏感度:4.59分;PM2.5防治行為意圖:4.76分。PM2.5相關因素整體現況趨向於正向與積極。(二) 新北市與台北市高齡者在PM2.5相關因素比較:在PM2.5知識方面新北市低於台北市,具有顯著差異;在PM2.5防治態度、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行為意圖,新北市與台北市的高齡者皆無顯著差異。因此,選擇新北市做動畫影片課程介入。二、新北市動畫影片課程介入性研究:(一)實驗組在動畫影片課程介入影片後,PM2.5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行為意圖,皆有顯著成效,PM2.5防治態度無顯著成效。(二)對照組在無動畫影片課程介入,在PM2.5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PM2.5防治行為意圖皆無顯著成效。(三)實驗組在PM2.5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行為意圖皆優於對照組。(四)現況調查中,PM2.5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對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整體預測力為15.5%,且PM2.5知識、PM2.5防治態度對PM2.5防治行為意圖有顯著影響。(五)實驗組介入後訪談:(1)影片內容方面:大多可以看得懂,貼近高齡者日常生活,能提供空氣污染的相關防治方法,但內容太過於形式化。專有名詞的陳述語句要更簡單化讓高齡者更易了解。(2)節奏與速度方面:人物講話速度較快,贅詞很多。(3)影片色彩:使用投影機呈現的大螢幕畫質解析度差。(4)音效:背景音樂跟講話內容要分開。(5)其他建議:可以增加台語版,影片總播放時間最好5~8分鐘。
-
Item探索紅斑性狼瘡的共病症-全人口病例對照與世代研究( 2021)目的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會影響多重器官之系統性自體免疫疾病,因臨床表徵不一,要能及早正確診斷SLE是一大挑戰。鑒於SLE延遲診斷之相關高經濟負擔、低生活品質及加重疾病嚴重程度,為了及早發現潛在可改變或可預防的風險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討與SLE有正、負相關性的共病症,並建構相關共病症和SLE之間的關係路徑。另依據與SLE有正、負相關的共病症之結果,我們分別選取與SLE正相關之甲狀腺機能亢進及負相關之糖尿病進行世代研究,以進一步闡明甲狀腺機能亢進與SLE和糖尿病與SLE之間的關係。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使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及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進行病例對照與世代研究。於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組研究對象為2010到2013年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中新診斷SLE病患(ICD-CM-9 710.0),並以該病患第一次被診斷為SLE之日期為研究基準日。另以性別、年齡、投保單位的城鄉別及健保投保薪資級距等特性進行1:1真實配對以選取對照組,SLE病例與對照組之間以卡方或T檢定來檢驗人口學差異。再以研究基準日往前追溯1年以前、2年以前、…、9年以前被診斷之疾病,使用多變項條件邏輯斯回歸及逐步篩選法來篩選顯著相關共病症。我們更進一步利用路徑分析建構診斷1年以前相關共病症和SLE之間的關係路徑模型。另我們使用全人口資料進行世代研究以探討第二型糖尿病與SLE之間的關係,也進一步以世代研究探討甲狀腺機能亢進對SLE的影響。 結果 經由多變項條件邏輯斯回歸及逐步篩選法,在研究基準日1年以前,總計有23項過去共病症與SLE有相關,其中19項為正相關,4項為負相關。19項為正相關的共病症可被歸類為多個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其中包含皮膚、血液、肝臟、牙齒、眼睛、甲狀腺、肺臟及心臟。4項為負相關的共病症則與糖尿病及懷孕相關症狀有關。於SLE診斷1年以前的最後修正模型中,蕁麻疹(ICD-9-CM 708)及糖尿病(ICD-9-CM 250)處於關係路徑模型路徑上層位置,蕁麻疹及糖尿病相對其他相關共病症對SLE的影響力更大,且分別為正相關及負相關之共病症。蕁麻疹與SLE為正相關的共病症(勝算比= 1.35, 95%信賴區間= 1.17–1.56, P< 0.001) , 而糖尿病則為SLE負相關的共病症(勝算比= 0.55, 95%信賴區間= 0.43–0.69, P < 0.001)。 在探討第二型糖尿病與SLE關係的全人口世代研究中,校正相關共變量後,第二型糖尿病與SLE的發生率呈現負相關(危險比= 0.77, 95% 信賴區間= 0.68–0.87, P < 0.001),而此結果也與我們的病例對照研究一致。而在探討甲狀腺機能亢進與SLE關係的世代研究中,Cox迴歸分析顯示甲狀腺機能亢進與SLE的發生率呈現正相關(粗危險比=1.88, 95%信賴區間= 1.04–3.38, P = 0.036) 。但此相關性於校正其他潛在干擾變項後減弱。 結論 我們的研究結果展示了與SLE有相關的共病症及其關係路徑,研究結果支持甲狀腺機能亢進為SLE正相關的共病症,我們應對罹患多器官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提高SLE罹病的警覺。然而糖尿病於此研究中為SLE負相關共病症。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闡明其中可能的機轉以利更進一步了解紅斑性狼瘡的病生理機轉。
-
Item發展情境模擬導向創意教學模組於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增能介入成效研究-以珍惜急診醫療資源議題為例( 2021)摘要 國人非急迫狀況下頻仍使用急診室已造成健保嚴重的挑戰,本研究以珍惜急診醫療為例發展情境模擬導向的促進珍惜急診醫療資源創新教學模組,並探討其對於提升國民中小學教師未來從事「合理使用急診醫療資源」教學知能的成效。 本研究共有414位國中小學教師參與,其中有214位教師參與以情境模擬導向教學模組教師增能研習作為實驗組,另外有200位教師則參與線上自我學習課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的介入乃透過急診室微小模型模擬各種急診情境的體驗闖關活動與實際參與情境式桌遊遊具教學的觀議課,對照組則以實驗組的介入教學內容錄影於線上觀賞自學。兩組均在課程前後填答評估教師增能的問卷,包括合理使用急診醫療資源的認知、教師的教學態度與技能與自我效能。問卷資料利用McNemar test、paired t test和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等加以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情境模擬導向創意教學模組的實驗組較接受線上影片自學的對照組在課程前後改善幅度較大。情境模擬為基礎的教師增能教學模組適於提供給國中小教師作為實施合理使用急診醫療資源的教學課程。 關鍵字:情境模擬導向、珍惜急診醫療資源、教師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