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高職學生性別刻板印象和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之研究
    (2015) 張其清; Chang, Chi-Ching
    性別刻板印象受到教育環境、生長背景和文化等因素影響,對於高職學生而言,其進路發展選擇是第一次面對的重要生涯選擇,是否因為性別刻板印象而對於其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有所影響,是本研究所關注的議題。同時其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其學業成績和適應問題,也是極需被了解與重視。 本研究將台灣地區分為東西南北四區,總共36個學校,選擇具有非傳統學習類科與傳統學習類科的人數約為1:1,2241名學生(男48.9﹪,女51.1﹪)。本研究調查方式採用SPSS 17.0的版本,以卡方百分比同質性考驗、卡方獨立性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檢定、複迴歸、路徑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多種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五個主要研究目的:(一)高職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情況;(二)探討個人、家庭與學校因素和性別刻板印象的關係;(三)探討性別刻板印象和是否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的關係;(四)探討選擇類科的理由與是否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的關係;(五)探討是否選擇非傳統性別領域類科和學業成績、學習適應的關係。 本研究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一)高職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程度較不刻板;(二)個人、家庭與學校變項皆和性別刻板印象相關;(三)性別刻板印象和選擇領域類科具有關係;(四)選擇非傳統學習領域類科之主要理由為自己興趣或性向;(五)非傳統學習領域高職學生在其專業知識方面呈現生活適應問題。 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具體建議:(一)強化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在職訓練和教育宣導;(二)強化生涯輔導功能;(三)增加專業知識時數,提升專業知能。
  • Item
    臺北市個案高職學校品德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
    (2013) 楊益強; YANG, YI-CHYANG
    品德、才幹及學識乃評價一個人的三個面向,其中以品德為首要,因為品德可填補後兩者之不足,而才幹和學識卻無法彌補品德的缺陷。高職近年重回社會大眾的肯定及成為國家技職政策推動的重心,尤以臺北市更為明顯,故臺北市高職除技術養成之外其核心價值更以品德教育為首要條件,因此高職品德教育的推動更成為提升個人生命價值,以及形塑理想社會遠景,益加顯現其時代性與重要性。因此於高職推動品德教育,則須先從了解品德教育的內涵與指標做起,透過方向的確認、指標的指引及策略的執行,方可讓家長、老師、學校有所遵循,方向一致,而不致事倍功半。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焦點團體法、層級分析法等方式進行個案學校品德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依據研究結果發現臺北市個案高職學校最重要品德教育的前八項指標依序為:「推動成員以身作則」、「教師成長核心價值」、「行為改變去蕪存菁」、「融入社區親師互動」、「參與成員面面俱到」、「多元創新融入課程」、「定期檢核自我評估」、「資源共享互利互助」等。其中並以「推動成員以身作則」為推動學校品德教育的關鍵指標。 為此透過本研究之品德教育指標檢核表,歸納出適合臺北市個案高職品德教育推動之4大面向、8項指標,並以臺北市高職學校品德教育的推動與執行為標的,分析品德教育策略缺失與改進方式,將有利日後推動至全臺北市高職學校辦理品德教育之參考。
  • Item
    臺北市公立高職多元入學學生學習困擾之研究
    (2011) 馬少孺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北市公立高職多元入學學生,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在學習困擾的差異情形。為達研究目的,首先探討有關文獻,進而以自編問卷施測,進行資料的分析與為結論依據。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了解學習困擾之理論及相關研究,再輔以問卷調查法探究多元入學之高職學生學習困擾差異。本研究對象係臺北市公立日間部高職一年級學生。問卷調查對象為臺北市7所實施多元入學職校學生,有效樣本共計有668份。蒐集所得資料採用次數分配表、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等推論統計方法。經過統計分析結果,獲得下列結論: 一、整體言之,臺北市公立高職多元入學學生具有中等程度之學習困擾。 二、臺北市公立高職多元入學學生之學習困擾會因不同智育平均成績有所差異,但不因性別、就讀類科、入學方式而有所差異。 三、臺北市公立高職多元入學學生之學習困擾,以女性、就讀工業類科學生、免試入學之學生、智育成績平均未滿60分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困擾。 四、學生最感困擾的前五項學習困擾,依序為:1. 對於未來的升學考試,我充滿信心;2. 我在班上的學業成績排名很好;3.我不覺得父母對我成績好壞的重視是一種壓力;4. 我覺得班上的讀書風氣很好;5. 我覺得班上同學對於學習是積極的。
  • Item
    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職業價值觀之研究-以臺北縣高職為例
    (2010) 王郁喬; Yu-chaio, W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現況,並探究不同個人背景因素與職業價值觀之關係與差異情形。透過文獻分析的結果,以「性別」、「年級」、「科別」、「上學期學業成績」、「未來進路規劃」等背景變項,及選用吳鐵雄等編製的「工作價值觀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的抽樣方式,針對98學年度第二學期臺北縣參加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一、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發放,獲得有效回收問卷814份。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及「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做分析,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Scheffe法」、「Tukey法」、「LSD法」、「Tam hane's T2檢定法」、「Dunnett′s T3檢定法」、「Games-Howell檢定法」進行事後比較,歸納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縣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對職業價值觀,有很高的重視程度,並且具有相當正向的積極態度。 二、臺北縣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最重視的是「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最不重視的是「自我實現」取向。 三、臺北縣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比較重視「工具性價值」,顯示學生比較看重屬於外顯方面的價值。 四、不同「性別」之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五、不同「年級」之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科別」之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並無顯著差異。僅在「目的性價值領域」中達到顯著水準。事後比較結果得到「電影電視科」學生的重視程度高於「資訊科」學生。 七、不同「未來進路規劃」之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並無顯著差異。僅在「目的性價值領域」中達到顯著水準。事後比較結果得到選擇「升學」與「就業」的學生重視的程度高於選擇「尚未決定」的學生。 八、臺北縣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因上學期學業成績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差異情形為上學期學業成績「80~89分」的學生重視的程度高於「60~69分」的學生。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企業經營者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之建議。
  • Item
    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研究
    (2008) 段蘊康; Flora D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情形,並完成下列三項研究目的:(1)探討「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參賽學生參與狀況與背景因素之分佈情形;(2)探討「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參賽學生學習滿意度與活動滿意度及其排序情形;(3)探討不同背景的參賽學生其學習滿意度與活動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全國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培訓與競賽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校背景、個人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資料;第二部分為研習活動的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分別為課程教材與教學、學習成果兩個構面;第三部分為研習活動的活動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分別為活動指示、服務內涵、環境設備和進行流程等四個構面。在問卷回收並經統計分析後發現:整體學習及活動滿意度都傾向滿意的程度。其中,中區的滿意度較其他區域為高。此外,性別、區域、公私立學校別、學校成績以及家長支持態度,為主要會造成滿意度差異之背景變項。 最後,本研究根據結論,分別對活動辦理單位、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後續研究者等,提供相關的參考與建議外,並提供給未來有意針對此議題進行更深入研究,或進一步發展相關工具之研究者參考。
  • Item
    台北地區高職商業經營科專業課程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2011) 葉玲達; YEH,LING-TA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商經科實施99課綱之實施現況,以作為高職商科實施課程之參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蒐集相關文獻,再經歸納分析整理,確立「課程實施」、「學校支持」、「因應措施」與「專業課程」四個層面相關因素,並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問卷瞭解目前高職商經科的教師對於學校實施99課綱實施現況之意見調查。 本研究以台北地區十一所公私立高職商經科學校教師為對象,發出11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數為106份。本研究資料分析採用描述統計、平均數、標準差平、t考驗及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以瞭解資料分佈情形與進行差異性及相關性考驗。 根據文獻探討及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北地區高職商經科教師對於99課程實施現況根據此問卷調查平均數皆大於3,大部分商經科教師是對於99課綱之實施現況是肯定的。 二、根據卡方考驗,對於不同的學校屬性與任教資歷當然看法不盡相同,達顯著水準。
  • Item
    合作學習運用在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
    (2005) 陳書筆; Shu-Pi Chen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學生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及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探討可能的原因,提出具體建議,作為九十五學年度電機電子群根據「高職課程暫行綱要」開設專題製作課程之教學參考。 本研究使用不等組前後測,進行為期六週的準實驗研究,實驗組使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控制組則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研究的工具有學習動機量表、問題解決態度量表及8051單晶片學習成效測驗。研究具體結論敘述如下: 壹、合作學習能顯著提昇學生的目標動機、自我效能、學習價值及學習動機整體表現,並且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唯考試焦慮無顯著差異。 貳、合作學習能顯著提昇學生的認知取向、自信取向、逃避取向及問題解決態度整體表現,並且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的學生。 參、合作學習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肆、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態度有顯著相關。但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及問題解決態度與學習成效之間,無顯著的相關。 伍、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合作學習教學,將有助於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及學習成效。 關鍵詞:高職、合作學習、專題製作、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學習成效
  • Item
    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職業價值觀之研究
    (2005) 陳珮郡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廣告設計科學生職業價值觀之傾向,並進而瞭解職業價值觀是否因學生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經由問卷調查法蒐集廣設科學生的背景及職業價值觀傾向之資料,經過資料彙整後,進行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考驗。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普遍重視職業價值觀。 二、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在不同年級、家庭社經地位與職業價值觀交互作用下具有差異情形。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其職業價值觀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另針對學校行政、教師、家長及學生個人四個層面,提出幾點建議,以供相關人士參考。最後,茲根據本研究在研究變項與研究方法等方面不足之處,以及在進行研究中所獲得之想法,歸納出幾點建議,以提供日後進行相關主題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