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u, Chien-Cheng"
Now showing 1 - 20 of 3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Ready-to-Eat:圖解劇場設計教材創作研究(2020) 陳昭郡; Chen,Chao-Chun近年國內許多大專院校及高中、職表演藝術相關科系大量興起,2001年起推動九年一貫藝術教育,產生了大量對於表演藝術教育者的需求。近年從事劇場教育,發現授課老師來自不同領域,學生對文字閱讀的不耐,導致學生對於劇場的基本概念較無興趣及概念薄弱。資訊流通的社會,書籍及網路的學習便捷且完整,但蒐集資料中發現,臺灣出版的劇場相關書籍多半以擁有相關知識的人為閱讀對象,本研究希望達成三個目的,一是探討分析現有劇場圖解在資訊傳遞的角色;二是釐清臺灣劇場多元面向的原因,選定適合入門者學習的主題及內容;三是創作出易理解且有趣的劇場教學圖解。文獻探討圖解的定義及發展、臺灣劇場樣貌及劇場設計教育,透過這三個部分釐清創作的內容、手法及方向。在案例分析中透過「劇場教學圖解」整理且釐清圖解在傳遞訊息中的角色及文字與版面的比例,分類後規劃出本創作各單元圖解的樣貌。由於一般劇場教學圖解案例數較少,所以在視覺表現上採用其他領域的圖解作為案例分析,最後透過系列化的圖解,彙整出系列創作的視覺統一手法。在創作部分有「劇場空間」、「劇場人入門概念」以及「各部門專業基礎知識」等三類,共十六張作品。創作內容包含各主題的主要資訊、次要資訊及輔助資訊,色彩計畫採用劇場燈光中常見的色光紙Lee Filter,擷取三種色溫下呈現的色彩樣貌來進行創作。經過完整的創作研究過程後獲得結論如下:(1)劇場設計圖解教材若主題適合採用據實描述式,文字解說量佔畫面比例較高;(2)「據實描述式圖解」與「概念描述式圖表」交互使用,可以提高圖解的清晰度及表現性;(3)利用圖解作為劇場設計教材,有助於此領域初學者自學。Item 互動概念運用於伴侶寵物照護裝置創作研究(2020) 孔瑜; Kong Yu互動設計是現代信息社會的一種主流設計發展方向,而寵物的需求是非語言的互動方式關注的重點。當今飼養寵物的環境越來越多樣化,生活節奏快、獨自在外工作缺乏安全感等原因,讓越來越多人萌生飼養養寵物之想法。每當飼主外出時,寵物需獨自留守屋內,這期間有大量時間是寵物獨自處於封閉的空間內度過。如若寵物沒有學習過獨處,過度依賴飼主,則容易患上「寵物分離焦慮症」。因此關注寵物心理給予寵物全方面的陪伴是照護寵物身心健康的必要途徑。經本研究調查,發現市面已有多種伴侶寵物互動照護裝置,本研究把伴侶寵物互動照護裝置分為互動型伴侶寵物產品與智能型伴侶寵物產品。智能型伴侶寵物產品具有互動光斑功能的案例皆為單一元素的紅外線圓點光斑,本創作旨在探索寵物與光斑互動方式的可變性。本研究籍由各類文獻內容探討何謂寵物,以及理解寵物對人的醫療體系之影響。亦探究互動設計相關文獻理論與應用。將諸多文獻資料整合發現人與產品、寵物與產品三者的互動媒介分為「知覺」和「管道」兩部分,寵物和人兩者間的互動裝置(產品或服務)的介面可分為「輸入面」和「輸出面」,在人與裝置的互動中納入寵物,形成人、裝置、寵物三者的互動模式。人與寵物透過裝置的互動模式為後續案例研究與構築設計創作建立理論支持。在研究方法上透過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與無預設答案的開放式訪談法綜合應用,透過歸納得出伴侶寵物用品在互動裝置方面發展之設計趨勢。在創作設計方面透過文獻的整理與分析,十六個個案比較分析與五位飼主的訪談結果,以創作從飼主與寵物之雙面角度解讀寵物和飼主的不同需求,運用互動設計概念與寵物更偏愛之元素結合創作出全新的寵物照護陪伴之裝置。最後獲致結論如下:一、互動設計是現代信息社會的一種主流設計發展方向;二、互動過程中更需加以審視人與寵物的互動方式、裝置所採用的互動技術,而最終所呈現的互動表現之效果更需加以理解;三、寵物的需求是非語言的互動方式關注的重點。Item 以熟齡族為對象之療癒性商品設計創作研究(2017) 姚琼姬; Yao, Chiung-Chi因醫療技術的逐漸進步讓生命可以不停地延續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己久,高齡者於社會中隨處可見,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高齡族常需面對寂寞與孤單,而導致有憂鬱的傾向。坊間大部份療癒性商品的消費族群皆設定於年輕人,鮮少有為熟齡族群所設計,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關懷熟齡族為出發點,設計出具有紓緩熟齡族心理之療癒性商品,藉由療癒性商品默默陪伴守護的方式,讓使用者藉由形物觸摸體驗,達到深層的排解壓力紓緩心理情緒。本研究的基礎理論,是藉由文獻資料分析法,瞭解熟齡族與療癒性商品的關聯性與發展概況。藉由案例分析法得知,療癒性商品的特質與類型。本創作研究以實用性為前提,選用天然羊毛做為設計素材,並透過與異材質的結合,利用針氈與濕氈的表現技巧,以貓咪寵物療癒為創作主題,設計一系列的療癒性商品,讓羊毛氈變身為實用生活小物,溫暖又實用,共計創作出家飾用品與生活雜貨二個系列等十件作品。經由上述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一、療癒性商品對熟齡族的陪伴具有轉移負面情緒及放鬆心情的作用;二、溫和可愛與呆萌逗趣的造形特徵,在情感上能產生正面的情感撫慰功能;三、自然明朗的色彩意象,具有放鬆心情與轉移壓力之效果;四、異材質的結合,可增加視覺上的層次感,活化商品的療癒機能。Item 仿生概念應用於服裝設計之創作研究(2016) 簡辰蓁; Chien, Chen-Jen自然界的萬物生生不息,一直是人類自古以來學習的對象,這種模仿自然生物的科學稱為生物仿生學(Biomimicry)。而生物仿生學在2009年被《哈佛商業評論》列為最具突破的商業創意之一;2014年富比士雜誌也將其譽為為企業帶來成功的科技趨勢之一。由此可知,仿生概念可以說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嶄新思維。人類的服裝除了功能性的穿著外,也是一種傳遞文化與思想的媒介,本創作研究冀望藉由服裝作為傳達載體,運用仿生概念之手法達到以下之目的:一、經由仿生與服裝設計文獻的整理與分析,探索其發展脈絡,進而掌握其趨勢與潮流;二、透過個案的比較分析,了解服裝設計風格應用的差異性,以及其設計師之表現手法,作為實證創作之基礎;三、利用創作實驗從不同角度解讀大自然的奧妙,運用仿生概念的手法,傳達另類反思美學,思考生態永續的重要性。 本創作研究首先經由文獻分析法,整理歸納仿生概念與服裝設計風格之發展趨勢,在經過探討文獻資料的過程中,發展出仿生概念應用原則的三個面向及服裝的軟雕塑風格。接著輔以案例研究方法,將當代具備仿生概念與軟雕塑風格之服裝設計案例做彙整研究,透過了解在服裝上應用的成功案例,建立後續創作上的依據。而在創作主題的理念,從研究目的、創作手法及創作媒材三個面向開始發展,以生物多樣性比例高於世界的台灣原生植物中,具有視覺觀賞效果及女性形象的花卉繼續發展創作脈絡。台灣附有蝴蝶蘭王國的美稱,加上蝴蝶蘭的基因數目與人類相近,因此選擇台灣原生蝴蝶蘭,作為本創作研究之創作的主題。 最後以創作實證方式,從機制仿生、構造仿生、外觀仿生,三個仿生應用原則之面向出發,探索不同的創作元素可行性,再結合軟雕塑風格之要素,運用誇張的剪裁、多層次堆疊及結合異材質,加強服裝視覺上理念傳達的力量,將創新實驗精神具體化為表現作品。藉由本次創作實證研究,獲得以下三點結論:一、仿生概念應用於服裝設計,將生態永續發展的概念提升至藝術表現層次,使其在生活當中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二、在服裝設計上運用立體雕塑風格,在外觀結構與造型層次的強化,使作品更能傳遞仿生的內涵之意;三、強調在地本土色彩,以臺灣原生物種為題才,更能標示出自然與人類合諧共處之重要性。Item 光感效果應用於大稻埕文化推廣設施創作研究(2022) 周品辰; Chou, Pin-Chen地方的發展一直是透過文化推廣來傳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平面的海報、宣傳的網站,又或是地方區域性導覽,展場的活動設施來讓民眾更願意貼近歷史,其中視覺的呈現裡「光」是最密不可分的一種表現方式,空間環境中的光是一個隨處可見的,也是最無法離開人類生活的東西,我們可以透過光線,帶來不一樣的視覺呈現,隨著發展和時代的演進,互動科技融入空間的設計發想,替這些早期冷冰冰且單一的人機裝置賦予了新的生命。本研究透過戶外空間中的光感設施及其表現形式的整理,將光感做為媒材使用於空間相關資料獨立出來討論,案例及文獻探討發現大多數的光感互動設施都是以室內的小型互動展場或大型的光雕秀為主,並與地方結合且不影響與不破壞環境為前提。因此,以歷史脈絡為出發,區域意象為核心元素,數位的轉變以及人為的流速進行整個互動模式的創作構想,經由互動場景,感受到空間與人的相互連結,將互動這一模式融入到環境中,人、裝置與空間的科技運用,給予使用者豐富的體驗與使用性,使旅客在空間與互動裝置獲得獨特的驚喜感,創新並帶有新奇的活動空間,與此同時可以帶動商機以及人流。結合了互動體驗的場所設計進行展示,不僅使美學以及互動做到科技上的結合,同時也運用了不同的方式,傳遞了人機互動的體驗過程,進而帶來經濟與在地化的體驗價值。本創作研究發現有三點:一、在地文化經由光感效果來的推廣,給予受衆新鮮與驚喜感,使其更貼近歷史樣貌。二、以人機互動探討人與空間的相互關連,使科技更快速連結觀者的物質與情感。三、歷史人文透過在地文化故事之互動傳導,提升傳統產業價值,達到文化資產之延續與推廣。Item 創作語彙的解構與建構:剖析觀念性創作之研究(2024) 葉育男; Yeh, Yu-Nan作品的發想來自何處,是如何產生的,從創作者和觀者(詮釋者)對於作品的認識,始終存在普遍性的誤讀。當作品完成後,總是期待著觀者是否可以接收到創作者想要傳遞的訊息和觀點。因此產生諸多形式上的呈現和概念論述輔助觀者進行理解。即使如此,觀者面對作品時,仍產生疑問以及自行詮釋後的觀點。創作者是否充分覺察到「靈感」、「草圖」及「作品」三者在創作歷程中的從屬和依附關係以及概念生成的途徑。因此本創作研究以文獻分析、個案訪談之質化研究以及創作實踐後之反身性詮釋進行評估與實踐。研究採三階段進行:階段一、從文獻分析整理和深度訪談各領域專家,探討靈感浮現的關鍵要素和記錄方式,以及在創作前期從靈感到草圖的產生和創作歷程之關鍵要點與認知差異,探究「靈感」和「草圖」對創作者的影響;階段二、將訪談後的資料歸納整理出相關概念。並從觀念性創作與日常共生互構的推測研究,探索「靈感」與「草圖」生成的歷程和創作取徑日常議題的必然性,創作者通過日常生活的參與和觀察汲取靈感,除了重塑主體價值,亦可反思自我在社會脈絡中位置與價值;階段三、進行反身性詮釋取徑創作歷程,引導本研究創作思考方式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和決策。除了重新詮釋所理解的資料並提出新的觀點以及反思研究者的理解是否洽當與分析關鍵要點。並透過創作歷程與研究成果和對自身創作所構築的初步架構中,期望超越個人視覺風格的追求,避免陷入慣性思維與固有之創作模式。本研究初期彙整出四個評估構面及廿五項關鍵因子為主要結論,不僅為理解「草圖」、「靈感」與「作品」間的相互關係提供基礎理解,也為創作實踐提供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南。創作過程中,「靈感」、「草圖」及「作品」之間的關係無論在何種途徑、形式或媒材下,始終無法迴避或簡化。本創作過程中發現跨領域間雖存在專業上的差異,但多數專家認同「草圖」與「作品」的相互關係是緊密的。此外,創作者在與專家互動過程中,通過單向仿照、指涉與參照,形成互文作用,並對創作思維產生影響。這種現象為創作者帶來新的視野和想法,且構築初步的概念和方向。研究發現靈感的來源不僅限於視覺領域,未來將探討其他創作領域中「靈感」、「草圖」和「作品」的相互關係,且持續深入探索日常生活,反思、描述並構築個人日常文化的象限。以此為提供所有創作者的創作之源泉與依歸。最後,本研究相信未來透過「生成式AI」從事創作前靈感發想與草圖建構變得更加容易、快速,並將投入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探究及其應用。Item 區域意象應用於西門町旅館品牌識別設計創作研究(2018) 邸祺恬; Ti, Chi-Tien台灣觀光產業擁有持續增長的潛能,而觀光活動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產業連動是密不可分的。資料顯示觀光景點運用區域意象的營造能贏得人民的支持並帶動經濟熱潮,某些學者認為區域意象是地方品牌的核心,具吸引力的區域意象可提升地方聲望,有利於建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及品牌價值的提升,因此顯現了區域意象的應用在於產業品牌識別設計有其重要性。本研究利用文獻探討區域意象的意涵、品牌識別設計的理論及西門町的歷史文化來建立基礎的認知,並透過案例分析研究台灣北、中、南部三間具有區域意象的旅館品牌識別設計,從中歸納出五項共同特徵作為本研究的創作原則:一、標誌應有明確且有意義的區域意象特色或象徵;二、標誌設計應具有可識別性、獨特性、易記性、普適性、持久性及易傳播等六大特質;三、品牌命名與區域意象有具體的關聯性,並將區域意象導入標準字設計中;四、品牌風格的設計手法因設定的消費族群不同而有所差異;五、色彩計畫應考慮區域的色彩象徵或意象的代表顏色。本研究利用以上五項特徵結合田野調查西門町的區域意象之象徵元素,於實證中將其導入西門町旅館品牌識別設計創作,獲致結論如下:一、區域意象的傳播有利於促進產業發展,使區域具有傳播媒體效益,透過新舊文化的交疊在消費者的態凝視下,地方被重新營造出來;二、品牌識別設計的建構有助於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並使品牌在市場上與其他品牌做出區隔;三、品牌識別設計之表現手法除考量消費者分層外,宜研究時代設計思潮的演變與發展。Item 單重線風格表現詩經季節意象月曆設計創作研究(2020) 楊詩涵; Yang, Shih-Han《詩經》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載當代人們生活概況、風土民情。為喚起人與自然之連結,分析《詩經》文體及圖像領域的發展脈絡:詩歌有抒發內心情感的功能,因此創作時使用賦、比、興三種抒發內心情感之譬喻體裁,而單重線風格源於西洋書法帶有裝飾性特色,其裝飾性強、可將創作主體敘事化之表現風格與《詩經》體裁之譬喻手法具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本研究試圖探索單重線風格之特徵,與其應用在古典美學的融合的可能性,並以月曆為載體,建構單重線表現風格的《詩經》月曆設計創作模式,並結合古人面對季節轉變的智慧與現代人對月曆的使用需求。在研究方法部分,使用文獻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彙整出單重線風格、《詩經》以及月曆的相關文獻中可表徵的概念,並透過案例研究分析取樣自 Bēhance及Dribbble於排序最受讚賞的單重線風格作品,並將樣本進行圖像風格、創作元素及色彩之表格分析比較。分析顯示:6名插畫家使用對稱構圖,其中有5名使用左右對稱軸心之構圖;創作元素共6 名插畫家在意境表達上運用植物、動物及昆蟲等自然元素表現其內涵、4名插畫家融入幾何圖案,其中有3名皆為將自然元素幾何化;色彩上6名插畫家運用單色色系創作,並另外融入一種輔助色彩。 據此以月曆為載體進行創作實證,共十三張作品,傳遞古今交融的文化意象與表現詩篇中流轉的情意與感動。經由創作研究後歸納出三點結論:一、單重線風格的敘事特性能表現《詩經》賦、比、興體裁之表現特徵;二、單重線風格富有創作彈性,能融合不同風格形式進行創作;三、《詩經》重視自然萬物與人類的連結,能喚起品味歲時之美的感動。Item 「嚐一口沒奶滋」—自我揭露藝術治療圖文創作研究(2023) 林佳麗; Lin, Chia-Li「嚐一口沒奶滋」―自我揭露藝術治療圖文創作研究,立基於研究者罹患乳 癌之後,試圖以藝術探究並治療因疾病而身心靈崩塌的自身。藉由圖文創作為呈 現手法,以自我揭露論述從 2020 年至 2021 年近一年間的化學治療及手術切除, 最後輔以放射治療之整段醫療歷程,及後續回歸生活及重建相關衛教議題之探討。 研究者將本創作圖文命名為四個課題:罹癌、療癒、回歸與重生。前三個課題於 本創作論文發表,而最後一課題重生為現在進行式,將於本論文完成後持續創作 並發布於社群平臺。本創作研究解析藝術治療及罹癌慢性病之文本分析,並通過癌友及其照顧者 之圖文創作案例分析解構其創作文本及設計藍圖,總結歸納創作之意涵,用藝術 抒發每位癌症病友及其照顧者所面臨的種種難處。雖然此議題無比沉重,但研究 者試圖以輕柔之繪圖手法呈現創作圖文,其傳達不只是一份衛教手冊,更是一個 心靈上的療傷,以及給予其他年輕女性病識感的建構。本創作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成功藉由自我揭露方式達成藝術治療與成就感之創造。 (二)藉由繪畫的過程有效轉移自身對哀傷與疼痛的注意力。 (三)將自身之罹癌醫病經驗畫成圖文傳遞予更多病友團體。 治療期間痛苦不堪的我以藝術療癒己身,圖文創作繪出我在整個治療期及術 後的整個人生軸線,並紓解我因疾病而死亡迫近的焦慮不安。從中啟發我「一切 都是最好的安排」,珍惜重生之後的生活,把握每刻並活在當下。Item 圖像敘事理論運用於無字繪本創作研究(2016) 潘欣苡; Pan, Hsin-Yi對讀者而言,在沒有文字的輔助時,閱讀的重點往往會聚焦在圖像上,如何建構出圖像語言的敘事能力,變成創作無字繪本最重要的任務。圖像敘事能夠有故事傳達性,但不會全然支配讀者的想像空間,且故事會因為每個人的閱讀經驗差異而有不同詮釋,這是圖像敘事有趣的可能性,也是無字繪本能夠成為發揮創造力的媒介之主因。 本研究目標是創作出青少年以上適讀的敘事性無字繪本,在文獻部分探討無字繪本的定義與其類型,約分成敘事與概念兩類;透過圖像敘事相關理論的研究,將羅蘭・巴特的敘事符碼對應到構圖要素中;包含圖像敘事結構裡的人物刻畫、場域、時間、事件等手法,並彙整以上結論作為創作的理論基礎。在案例分析法上,以《紐約時報》得獎選書(New York Times Best Illustrated Children’s Books)敘事性無字繪本為探討對象,歸納其創作手法、敘事結構與特色要點,總結出好的敘事性無字繪本須能兼及以下面向:一、圖像敘事結構將故事情感精準表達;二、運鏡手法靈活,讓讀者更容易融入情境;三、構圖處處安排細節,加深故事情境與深度;四、圖畫完整度高,可看性十足。 歸納整理前述之學理與經驗,導入創作實務驗證,以「人與人之間的際遇」作為無字繪本的故事主題,將悲歡離合的情緒感知配合敘事元素的起承轉合,完成作品《當她遇到她》的設計創作,並與敘事理論交互檢核,獲致結論有四點:一、無字繪本體現出故事的開放性意義與讀者的參與感之價值;二、敘事符碼對應到構圖要素是無字繪本敘事性的關鍵;三、無字繪本中圖像間的連續性決定敘事能力;四、鏡頭語言的變化表現豐富讀者的感受程度。希冀本研究結果能作為日後無字繪本創作相關研究之參考依據。Item 《妖物誌》:圖解式插畫應用於臺灣妖怪創作研究(2020) 卓宜儒; Cho, Yi-Ju妖怪是伴隨著人類發展的產物,當先民在面對現實環境所帶來的恐懼與不安時,妖怪扮演著解惑、釋疑與訓誡的角色,且透過世代的傳承,同樣也深深影響著的人們。妖怪屬於民俗學的一環,近年來,妖怪題材在各個領域逐漸受到關注,隨著話題的氾濫與外來文化的衝擊,人們開始追尋屬於臺灣自己的妖怪。但大眾對於民俗文化大多停留在負面的印象,對於臺灣本土的妖怪也十分陌生,在誤解或是誤用的情況下,可能會對臺灣民俗造成更深的傷害。有鑑於此,本研究藉由圖解式插畫來揭開妖怪的神秘面紗,以及探索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在文獻探討中,釐清圖解設計、妖怪文化與民俗學的相關論述,建立後續在臺灣妖怪題材導入的基礎;在案例分析中,除了歸類圖解式插畫的視覺表現風格,以補足圖解設計結合插畫手法的操作,並利用分類結果,取樣自專門解釋妖怪之圖文專書或出版物,進行圖解樣式、表現形式、編排形式及內容呈現等的分析,歸納出妖怪題材導入圖解式插畫之應用趨勢有:1. 妖怪的呈現以偏向寫實、線條筆觸表現的風格居多,在色彩上多採用黑白色、濁色調或是雙色;2. 呈現內容會直接影響圖解樣式的選用,事前的創作規劃與內容擴充能豐富圖解樣式與編排形式的應用;3. 除了呈現妖怪的造型與傳說故事,應包含妖怪形成的原因與對社會的影響,幫助人們了解臺灣妖怪及民俗學。 整合相關學理與案例分析之創作方針,實際導入創作驗證,以「妖怪來自於人類的想像」完成創作作品《妖物誌》,依照民俗學的特性分為行為教育、道德教化、環境認知與心靈寄託等四個系列,共12 件作品利用圖解式插畫充分呈現妖怪的外貌特徵、傳說故事、緣起由來與社會意涵。經由創作實證所獲致結論有1. 對妖怪緣由的有助於民俗文化的傳承;2. 內容的擷取左右圖解式插畫的表現效果;3. 圖像敘事要素的導入妖怪傳說故事的完整表達;4. 多元的圖解樣式與編排形式的交互應用可提升視覺與閱讀的層次。Item 幽默手法應用於兒童繪本創作研究(2017) 陳慶安; Chen, Ching-An幽默感是一種令人喜愛且能從小培養的人格特質,而繪本是比教科書更令兒童印象深刻的讀物,幽默也是兒童繪本中重要的表現方式與傳遞訊息的手法。目前與幽默性繪本相關的研究多為以親子共讀進而探討兒童幽默理解之學術論文,其中缺乏創作實務驗證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以創作實證方式進行幽默手法之探究,並運用與其相呼應的表現方式創作出三至八歲幼兒與兒童適讀之幽默性繪本。 在方法上首先釐清幽默與繪本之相關論述,包括分析兒童繪本風格、幽默手法應用於不同載體之共同點、幼兒與兒童對繪本中幽默之認知等作為創作之理論基礎。於案例分析上,取樣對象為三項知名國際繪本大獎十年內之得獎繪本,分析其圖像與幽默表現手法,總結出之幽默手法可分為圖畫、文字、圖文對照與主題等四個面向:一、圖畫方面包括荒謬或與現實不符的事物、脫離社會規範的行為、出糗窘態、惡作劇行為、擬人擬物化、裝扮奇異、滑稽誇張的表情或動作、形體尺寸與形狀誇張化、細節的樂趣等九項手法;二、文字方面包括詼諧的言語或敘述以及雙關語等兩項手法;三、圖文對照方面包含出乎預料的失諧、頁面間重複性的幽默以及圖文不一致等三項手法;四、主題方面為貼近日常生活的主題。 歸納整理前述學理與案例分析之要點,導入創作實務驗證,以「認知自我價值」作為幽默性繪本創作題材主軸,完成作品《你有我沒有》之設計創作,並與前述理論及案例研究交互檢核,獲致結論為:一、幽默手法可分為圖畫、文字、圖文對照以及主題等四大類;二、「荒謬或與現實不符的事物」為幽默性繪本運用最頻繁之手法;三、創作中同時運用多種幽默手法能使傳達效果倍增;四、創作中利用錯版以及墨色不均的表現方式與幽默手法相呼應。Item 幾何擬態應用於社會現象海報創作研究(2021) 朱俊達; Chu,Chun-Ta幾何圖形常見於各類藝術及設計的創作當中,包含平面設計、繪畫、雕塑、產品、建築等,在造形定義上,幾何圖形被歸類於抽象造形,模擬自然物態則是具象造形,兩者似乎為光譜的兩端,但以現今的設計觀點,兩者並非絕對的壁壘分明,故想探討不同的主題下具象與非具象之間的各種可能性。透過幾何圖形做為基礎視覺元素,以仿效各類事物的樣態做為模擬的視覺構成方式,將幾何圖形透過物像擬態的方式建構出視覺,明確表現其核心主題甚至呈現抽象延展概念。 本研究以案例分析法分析Tokoy ADC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年鑑(Tokyo Art Directors Club)2009-2018年間一百件幾何擬態相關海報作品,針對其幾何形狀以及色彩進行分析與檢視,得知形狀特徵以及使用頻率與主題的關聯性,聚焦擬態對象以及構成方法加以探究,並整合學理文獻之相關內容,定義出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形式,將其分析並彙整其資料作於後續創作驗證之指標。創作實證的部分,將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手法應用於社會現象的海報創作案當中,以客觀的角度呈現社會現象,透過視覺海報創作探討社會單一問題的多面向性,期盼使人重新思考社會上不同的立場與角度。本創作研究分為七個系列及兩張單件作品,共十六張社會現象的海報作品,透過創作過程的驗證後,所獲結論如下:(1)定義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方法,分別有「重複」、「大小對比」、「網格」、「散落」、「陣列」、「方向性」、「配置」、「拆分」、「分隔」、「重合」、「透明」、「漸層」、「虛實」、「變形」、「漸變」、「堆疊」、「透視」等,形式多元且樣貌豐富;(2)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可單一使用,亦可混合多種方法同時使用,幾乎無固定的表現模式,須依主題概念或視覺實驗性去選擇使用;(3)幾何擬態的構成表現需緊扣擬態對象與作品主題,使其視覺具不同層次的深度性;(4)幾何擬態的「配置」是最常使用的構成表現,做為幾何擬態的變化基礎,作用在讓幾何圖形間產生連結關係,而後易於延展;(5)部分幾何擬態對象會因色彩的色相等改變,而無法判定其內容導致訊息錯誤;(6)幾何擬態的視覺表現需具有足夠象徵性,才能與觀者產生連結與共鳴;(7)幾何擬態可以透過群化原則有目的性的編排視覺元素,利用圖形間的交互關係產生良好的敘事性。Item 廟宇彩繪風格應用於臺灣瀕危動物海報創作研究(2021) 許瑋玲; Hsu, Wei-Ling臺灣擁有近三成為特有種或亞種,但因棲地破壞、過度獵捕、環境汙染、路殺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危機因子,造成野外族群數量減少而面臨滅絕的危機,其中臺灣共計有225種動物被列入保育名單之中,若不積極推廣和加強保育觀念,這些動物恐從臺灣野外永遠絕跡。本研究以臺灣瀕危動物為題材,透過傳統廟宇彩繪的視覺風格進行海報創作,將傳統信仰文化所凝聚的普渡眾生、教化大眾的精神融入到創作中,並藉由廟宇彩繪風格賦予臺灣瀕危動物視覺擬神化的聯想,傳遞生命的消逝與保育的價值,並探索傳統彩繪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可能性。在文獻探討中,彙整臺灣傳統廟宇彩繪文化、生物多樣性與海報圖像設計的相關論述,建立後續創作的基礎。在案例分析中,歸類圖像創意的表現手法,並以「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做為取樣來源,分析以生態保育議題相關的得獎作品所使用的圖像表現手法,作為後續創作之參考。整合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後,於創作實證階段將14種臺灣瀕危動物以危機因素分類於路殺、盜獵、過度開發、棲地破壞與外來入侵等五個系列,並以臺灣彩繪風格進行創作。本研究經由創作驗證後,獲致結論為:1.在視覺傳達的領域上,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運用更能顯現出個人背景文化以及視覺風格的差異性與獨特性;2.傳統文化與瀕危動物議題之間相似的傳承與延續概念,更能喚起視覺記憶,加深認同感;3.動物保育觀念的落實與相關改善作為,依然需要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重新重視此議題對生態與人之間帶來的影響與改變。Item 怪誕藝術風格運用於人格特質表現之插畫創作研究(2024) 徐慧瑋; Hsu, Hui-Wei怪誕藝術自古伴隨著各種文本的表達,它通過反常的視覺元素與組合手法,常常能向觀者展示現實社會的內核,被驗證為一種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形式。本研究整理怪誕藝術風格的發展歷程,通過文獻與案例分析論述存在於各個設計流派中的怪誕藝術,從中解析怪誕藝術風格的構成原理為三點: 1.種屬的混合2.自然的扭曲3.解構與破壞;依照以上原則再總結出有組合、省略、誇張、特異與異變、矛盾與反諷、對比、隨機、虛實、重複的九種怪誕藝術風格的構成形式。案例分析分為五大海報展、商業作品與設計師個人風格三個面向為取樣範圍分析怪誕藝術風格在視覺設計中的應用。怪誕的視覺設計作品可以依據情感導向分爲滑稽類、恐懼類與反常類;依據表現風格分為幾何式怪誕、插畫式怪誕、真實影像怪誕與組合式怪誕風格。怪誕藝術風格的作品在單一或者組合應用九種怪誕藝術風格的構成形式的基礎上,統整成功的作品更常常具備有:不同形式的組合、拆解「人」的意象、固有的符號與元素高頻使用、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強烈、多元視覺呈現技法的表徵,以及滑稽和反差可怕並存的雙向情感之內核。研究創作以MBTI人格理論的16型人格為主題,對應其特質創作16件插畫作品。創作以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寫實拼貼和手繪插畫怪誕四種不同技法,應用怪誕藝術風格的構成原則與構成形式,將不同人格的抽象概念通過物件的具象化視覺來呈現。以怪誕藝術風格的內在精神和外在特徵展現不同人格特質的外在相關物元素和其對應的內在的意識形態。經過創作實證後得到研究結論:1.怪誕感受是一種感知體驗,它的視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者的情感反饋;2.人格群像透過視覺表達,可讓有迷因效應的體系傳播效率更高;3.怪誕形式人物群像的表現常常以拆解與組合「人」的意象為構成方法;4.怪誕視覺形象具有混亂的感覺,但是在設計中通常由邏輯的組合方法形成。Item 恐怖美學應用於霸凌議題海報創作研究(2020) 顏若筑; Yan, Jo-Chu人們從單純的來往到精緻的社會化行為之中,衍生了霸凌文化。霸凌隱藏在人類社會化與國家進步歷程之中,成了社會中極重要卻也常被忽視的議題。對於是非對錯的認知判斷,囿於立場與諸多因素而常處於模糊地帶,不再以社會道德角度去思考。霸凌不再是單一的欺壓與抵抗的反社會行為,而是一種行為情境更複雜的利害對應關係。面對需要更加複雜思考的世界,海報媒體特性具有審視議題的功能性,亦可承擔新世代賦予的任務與展現。本研究目的為呼籲人性平衡,期許透過議題參與感實踐公民權責並喚起社會公平正義。從文獻分析中得知,霸凌行為的三種特性:加害、被害、旁觀,以及恐怖美學的表現特徵;輔以,當今時下難解的社會議題以敘事海報方式呈現。從案例分析中取樣冷戰時期-二次世界大戰後時期之海報創作,以區域性代表-波蘭海報創作與聯盟性代表-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之中分析應用恐怖符號元素,透過敘事性的視覺張力與中文字義意境表達霸凌情境的八種困境:排擠孤立、循環、暴力、施壓、自我膨脹、盲目、無視、選擇,達到宣傳與說服的功能性,引起觀看者進入情境的七種解讀:加害者、受害者、默許者、助虐者、旁觀者、陪伴者、護衛者身份感受。結合恐怖美學學理與元素解析、霸凌與海報的探討,製作八個主題,每個主題各兩個作品:因與果,共16張海報作品。經由創作驗證後,獲得結論如下:一、打破菁英主義觀念的社會強弱刻板印象,跟上世界化風潮使第三勢力覺醒。二、喚醒霸凌之中沈默的旁觀者,鼓勵其道德參與恢復群體人性平衡。三、落實公民權責教育,能促進群體中理性溝通與和平共存。四、透過海報的恐怖美學的嚇阻作用審視自我於社會行為中的表現。Item 拉鍊結構應用於功能性服裝設計創作研究(2018) 邱惠羣; Chiu, Hui-Chun服裝產業因應快速變遷的時代,衍生出所謂「快速時尚」(Fast Fashion)的運作模式。此運作模式讓消費者可以用相較一般時尚國際品牌更低廉的價格,快速的擁有最新流行的時尚商品。但是,人們輕易取得廉價服裝後不珍惜的棄置、過季後生產過量的庫存商品被大批報廢銷毀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也不斷上演。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強化服裝的功能性設計,透過設計創作研究來增加服裝價值,達到改善快速時尚所衍生的問題,提升服裝設計對社會的貢獻價值。本研究的基礎理論,是藉由文獻資料分析法,瞭解功能性設計與服裝設計的關聯性與發展概況。藉由案例分析法得知,功能性服裝的特質與類型。本創作研究以功能性為前提,選用機動連結特性高的拉鍊作為設計素材,並透過版型結構的運用,以多功能為設計概念,增加服裝的獨特性、趣味性、功能性、便利性,以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新鮮感,擴充商品價值。本研究將功能性服裝研究整理出三大翻轉特質,分別為本質的翻轉、功能的翻轉及造型的翻轉;從三大翻轉特質中數款草稿各選擇一款符合實用性、功能性、視覺美感三者兼具之款式繪製精稿,以便後續打版參考。研究者以市場上較容易被接受的款式做為選擇條件,從三款精稿中,挑選出功能的翻轉以及造型的翻轉兩種翻轉模式進行胚樣製作,最終選擇較不受硬體設備或科技技術限制,並且適合多數服裝路線套用之類型,加以研究並完成正式樣衣。經由上述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一、拉鍊的靈活機動特性可左右功能性服裝的成敗;二、功能性設計的翻轉機能確實能夠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興趣度;三、永續概念導入功能性為服裝的重要設計策略;四、功能性設計能夠提升服裝設計之社會價值。Item 拼貼手法運用於食安議題之海報設計創作研究(2021) 劉昀芝; Liu, Yun-Chih於工業迅速發展之際,人們逐漸經濟自由,飲食市場、食品運輸、種植飼養、供給需求趨於平衡,卻無形中犧牲許多健康與生活環境。近年來食安問題頻繁發生,不管是食品添加:塑化劑、萊克多巴胺、黑心油品、肉品混參,抑或是水源污染、不良食品進口、基因改造、農地破壞⋯等。家禽肉類中不僅含有萊克多巴胺,動物密集飼養更引發傳染病:口蹄疫、狂牛症、禽流感;蔬果中許多用藥不當,農藥濫用、基因改造、重金屬污染⋯等情況,充斥在飲食中,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故本研究以「食品安全」為題材,將家禽、蔬菜兩大面向之議題,融入相關報紙媒材、餐具圖形意象於創作中。深入研究拼貼藝術,並結合「食物設計」概念,賦予議題式海報創作不同的新意象。本研究彙整過去西洋藝術史各藝術流派對於不同時期之拼貼手法演變、結合當代食物設計概念應用與飲食文化相關文獻,並大範圍搜集拼貼表現技法、拼貼類型的海報及食物設計案例,奠定後續食安議題海報創作基調。海報設計以「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作為取樣來源,藉由分析入選之平面設計師過去運用拼貼手法之作品,並針對拼貼手法、拼貼類型、構圖方式三大面向進行分類,應用於創作中。海報十四種肉品、蔬菜⋯等食物以食品安全因素分類,可大致區分為以下四大議題:動物傳染病、基因改造、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本研究經由驗證後,總結為:1. 在平面設計中,拼貼手法可以跳脫傳統繪畫表現形式,創造獨具特色之個人風格;2. 隨著電腦科技發展,拼貼表現形式已不完全以手作的方式呈現,複合媒材應用與數位化為未來創作趨勢;3. 食物設計涵蓋廣泛的跨領域合作,使平面設計增添更多元的可能性;4. 食品安全之重要性,應人人自危與互相督促。徹底的改善飲食習慣、食品製造與種植飼養方式,需要奠定堅實的食品安全知識,並推動相關的政策實施,才能有效減少黑心食品再次流通於市面上。Item 擬物化應用於台灣社會現象之插畫創作研究(2018) 張淑憫; Chang, Shu-Min擬物化在文學表現方面的功能主要是改變一陳不變的句子模式,利用暗喻或詞彙的轉換來代替原先指涉的人物轉移至事物上,是文學表現的重要手法之一,而在藝術與設計的領域中較少運用擬物化的詞彙。擬物化的表現形式在於「物」,而要表達的內容是「人」,而人的習性與思維皆是基於歷史的推演以及社會的形塑產生,在台灣的社會因為經濟發展、媒體開放、民主思潮…等等因素的積累下,呈現出許多特殊的人文面貌,深深地影響著台灣人民的生活,有鑒於此,本研究藉由「擬物化」的手法結合插畫的形式來詮釋台灣諸多負面的社會現象,目的在於探討當今台灣較為廣而深的社會議題,以視覺創作的型態,達到警世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獻分析修辭與符號的關聯性,並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社會現象的形成及影響,再根據媒體的調查結果,篩選出廣為注目的台灣社會議題,並據此為創作的內容使用案例分析法,參酌擬物化代表性插畫家作品的成功因素,建構擬物化視覺創作的目標。在創作實證方面,以趨光性昆蟲、海洋與陸地哺乳類動物為載體,隱喻台灣的媒體、交通、職場等社會現象,創作出3系列計有15件的插畫作品。最後獲致結論如下:一、擬物化的創作表現,可避免陳腔濫調,吸引觀者注目;二、擬物化的角色創造,可吸引人對議題產生情感的映照與投射;三、以擬物法視覺表現手法凸顯台灣社會現象的問題,具有反思效果。Item 敘事理論運用於紀州庵文學地圖創作研究(2018) 曾奕綺; Tseng, Yi-Ci台北城南的紀州庵一帶曾經是文人聚集的地方,作家王文興、余光中與房慧真都曾居住於此,詩社和文學出版社在這裡聚集萌芽,長久下來累積了豐厚的文學資源。紀州庵因為與地區文學歷史的連結,在2014年修復完成後轉型成為「文學森林」。有鑑於此,本創作研究以地圖敘事的方式來重現紀州庵地區的地方記憶,根據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對於地區場景的描述,轉換為敘事地圖的方式呈現。創作研究目的在於:1.探討地圖的相關文獻,歸納出地圖的功能形式表現。2.將敘事理論導入地圖設計中,建立一套敘事性地圖的案例分析架構,探討敘事性地圖中所運用的美感形式與象徵手法,作為創作模式建構的依據。3.收集描述紀州庵地區的文學作品,並轉換為文學場景的方式呈現在地圖上,讓觀看者一探當時的生活和認識地景的變化。 在文獻探討階段以「地圖」、「敘事理論」與「紀州庵」等三個主題,討論地圖與敘事理論的關係,及紀州庵地區的歷史變遷和文學作品之間的連結。在案例分析階段建構敘事性地圖的文化符碼分析架構,歸納出地圖中的圖像敘事所運用的方法,大多是以人物遊憩其中的形象和景物的象徵轉化手法來表現,因此運用於下一階段的地圖創作中。在創作表現階段期初,進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找尋文學作品內容與地區中對應的位置,配合影像資料加以比對,作為場景視覺的參考依據,進而運用圖像敘事的方式和鳥瞰圖、重疊法與斜投影的表現手法,創作出八個文學場景,包含萬新鐵路、舊貨市場、廈門街、洪範與爾雅出版社、同安街、紀州庵、川端橋與新店溪,融入紀州庵文學地圖中。經由上述過程歸納出本研究結論:1.文學地圖運用於歷史地景再現,為建立地區特色的推力。2.敘事性地圖分析架構能有效解析地圖中的圖像敘事表現。3.敘事理論導入地圖創作,有助於表現地區的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