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逢祺"
Now showing 1 - 20 of 5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G. H. Bantock論教育機會均等(2015) 崔麐; Tsui, Lin在學術上對教育中平等問題的討論,一般而言最常見的有兩種立場,主張追求教育機會均等、或是主張追求教育結果均等。當代的教育研究中對此議題之論辯主要都是從政治與經濟的角度著手,嘗試一一說明社經背景、天賦才能、個人努力、因教育而受影響之未來社經地位等因素是否構成給不同族群之學童予以不同種類之教育的正當理由。G. H. Bantock的貢獻在於他從文化的考量來觀察追求教育機會均等或是教育結果均等會對一個社會文化上的健康以及對個人的情緒教育與幸福造成甚麼樣的不良影響,因而構成了另一種教育中追求平等的立場,主張給予文化經驗不同的學生予以不同的課程內容。 然而,這樣的主張需要論證來說明為何在教育哲學中文化的考量應優先於政治或經濟的考量因素。此外,Bantock對教育結果均等的批判奠基於C. P. Snow與F. R. Leavis的「兩個文化」論戰中後者對於科學與文化兩者之差異的看法,尤其是對工業革命後勞動性質的改變以及同時期大眾傳播文化逐漸取代傳統民俗文化這兩點上多有承襲;欲妥善地評估Bantock關於教育中平等問題的論述是否恰當,勢必要回顧F. R. Leavis所屬之文化保守主義這個思想流派中M. Arnold、T. S. Eliot等人如何說明何謂文化,同時兼顧當代思想家如A. O’Hear與R. Scruton等人如何繼續發展此一思路中的各個面向。最後,Bantock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批判僅止於它和教育結果均等一樣必須預設一個適用於所有學生族群的共同課程,因此在文化上會導致與後者相同的不良後果;Bantock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批判因而顯得較為薄弱,也無法說明在甚麼意義之下他自身的立場為何不是另一種需要篩選機制來決定不同學生將來何去何從的教育機會均等。 有鑑於以上諸點,本論文企圖論證教育的內在價值應優先於教育的外在價值,以及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在價值在於文化的傳遞,因此討論與教育有關之政治與經濟問題時須優先從其可能帶來之文化後果來判斷不同理論立場之優劣。同時,透過建構一個文化的理論,本論文從事實與價值的區分以及理由與原因兩者的差異來說明為何J. Dewey與R. S. Peters的教育哲學從文化傳遞的角度來看都有其缺陷。最後,本論文嘗試說明Bantock論證其教育中對平等議題所抱持的立場時,最有力的論據不在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所牽涉的文化經驗之間可能發生的落差,而是在於學生在學校所學習之課程與學生畢業後所從事之工作兩者所牽涉的文化經驗之間可能產生的衝突與格格不入。由此可以顯現Bantock的課程理論並沒有落入菁英主義的窠臼,歧視職業教育或是剝奪勞動階級家庭之子女接受學術教育的機會;但也由此證明了Bantock的立場若經過本論文對其論證的修正之後,其實是一種文化意義下的教育機會均等。 本論文雖然奠基於Bantock於1950到1980年代這期間的教育思想,但是對當前相關或類似的教育議題亦有理論之蘊含。以教育與工作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例,對當代學者C. Winch的職業教育觀點以及追求學生自主決定之能力的培養便有所批判;重點不在於我們是否能取消教育上決定學生何去何從的權威,而是在於甚麼樣的權威才是對文化健康與個人幸福有所助益。又以多元文化與性別平等的問題為例,因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給予學生適合的文化經驗,所以在教育哲學中應考量的重點在於學生畢業之後所要面對的社會角色;例如是要融入漢族的主流社會還是要生活在原住民傳統的社會中,或是要接受家庭中對女性角色的定位與需求還是要完全捨棄男女的角色差異。即使在全民教育中我們能忽略學生的文化背景對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仍然無法輕視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後所要面對的更長遠的人生裡總是會遭遇社會中無法改變的體制、現象與困難。最後,從實務面來談,臺灣中學生的PISA成績近年來總是表現亮眼,然而分數的標準差極大、且學習意願與動機的分數持續低迷;如果從本論文的文化角度來理解這個教育現象,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義務教育一直忽略了不同族群的學生有不同的文化經驗,也因而在教育的課程上有其迥異的需求。忽視了這些需求,才真正是造成了教育平等這個議題中的社會不正義。Item John Stuart Mill 的女性主義思想及其教育意涵(2008) 游子瑤; Yu, Tzu-Yao本研究旨在探討John Stuart Mill的女性主義思想及其在教育上之蘊義,首先,由Mill的思想背景探究起,包含十九世紀的英國現況、Mill特殊的受教方式、豐富的生活經驗及其思想中深刻的經驗主義、效益主義與自由主義基礎。其次,先藉由自由主義政治哲學與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兩大脈絡,定位出Mill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思想的脈絡性、特殊性與重要性;再回到Mill女性主義思想中,深探其主要的基本內涵與權利主張,並帶出Mill女性主義思想中,以經驗主義人性觀為預設,以效益與自由主義為準則的論述方式,同時闡述Mill具有穩固思想基礎的女性工作權、女性投票權以及婚姻與家庭相關權利的主張。復次,針對Mill的女性主義思想進行反思,並探討Mill女性主義思想中所蘊含的教育意涵,可由兩方面分別論述:其一為Mill觀念中女性受教權與其他權利間的關係,其二在探討Mill女性主義思想對今日性別平等觀念推廣與教育實踐之啟示。最後,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做出結論,以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總之,Mill女性主義思想中深厚的理論基礎,不但帶有崇高的自由與道德張力,也深具強而有力的效益說服力;因此,期望在本研究的初步探討之下,能使Mill的女性主義思想對現今性別平等論述與教育奠定更紮實的理論基礎。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 在英國十九世紀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社會主義興起但女性仍嚴重受壓迫的時代背景下,Mill深富學術思辯性的生命經驗醞釀出其女性主義思想與行動。 二、 Mill是自由主義思想中的女性主義者,亦是女性主義思想中關注公領域中法定權利的自由主義者。 三、 Mill的女性主義思想係以經驗主義、效益主義與自由主義為骨幹,力倡各項女性權利之落實。 四、 Mill認為讓女性擁有各項基本權利即為一種廣義的教育,並且主張女性接受與男性一樣高水準和有系統的教育,乃是女性擁有前述各項基本權利之前提。 五、 Mill女性主義思想可充實兩性平等教育之理論基礎與課程內容。Item Maxine Greene之美育思想(2006) 賴品儒; Lai, Pinju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Maxine Greene的美育思想,透過詮釋學的研究方法,先瞭解其生平和思想背景,再從Greene美育觀的三個層面來探討,藉以提出對台灣美育發展之啓示。 首先,是Greene美育觀的核心概念「想像力」與「藝術」,這個部分側重於個人與美育的關係;其次,擴展至第二層面的教室與校園,Greene企盼學校能將美育放在教學的中心,注重學生的情意陶冶;最後,是Greene的終極理想,她希望藉由美感教育的施行,能落實民主多元,並打造一個可以容納各種不同聲音、種族、信仰,並充滿希望和創造的社群。 綜合前述探究,本研究提擬五點建議,以作為台灣美育發展的參考。 一、打造理想的美感教育:讓個人、校園與社群成為一個圓裡的共同組成要素,相互關聯彼此影響,讓「美育」居住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裡。 二、培養師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師生不要將美育拘泥在藝術科,應時時處處培養美感,讓美的感受與經驗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三、回歸人性化的學校教育:學校不要將學生視作人力資源,要讓學生成為一位具有自由意志及選擇能力的個人。 四、落實多元文化的課程:從美育做起,讓學生透過文學及藝術等課程學習釋放想像力,透過他人的角度來觀看和聆聽,以開放的態度來認識自己的文化與他人的文化之差異,實踐對不同文化的尊重。 五、建立民主自由的社群意識:透過對話溝通與互助合作,將人們聯繫起來,並意識到彼此的差異性與共同性,願意為建立美好的家園而努力。Item 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2011) 吳心蕙本研究旨在探討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詩學》中悲劇理論的內涵,並闡述與發展其在教育中應用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從亞里斯多德的生平及時代探討《詩學》撰寫背景,並分析《詩學》的內涵和其中的悲劇論述;其次著重在悲劇所引發的情緒及其功能──「淨化」;最後,詮釋悲劇的教育意涵,並闡述與發展亞理斯多德悲劇理論在教育應用上的啟示與建議。 本研究的結論包括: 一、《詩學》中的悲劇具有教育意義,讓人從戲劇情境中省思自身處境,並經由情緒抒發,使人身心重新獲得平衡。 二、悲劇誘發的情緒是導致淨化的要素,從哀憐與恐懼提升到具認知性的崇高與悲壯,達成淨化的過程。 三、悲劇淨化的概念可揭示以人為核心的教育原則,並可應用於生活教育、情緒教育、道德教育、文雅教育等教育內容上。Item 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2019) 黃鈺婷; Huang, Yu-Ting佛洛姆(E. Fromm, 1900-1980)為世界著名的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其著作鼓勵人們勇於追求自我、強調愛的藝術,並相信人類的獨立自主能力及實踐自我的價值。本研究期望透過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分析臺灣教育所展現的強烈占有型生命情態,進而找出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促使教育回歸本質。 本研究以佛洛姆重要著作《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 為主要的分析文本,並輔以佛洛姆的其他學術著作及其生長背景進行探討。研究方法使用概念分析法與教育詮釋學,析論佛洛姆所謂「占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having)與「存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being)的內涵,最後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來剖析現今臺灣社會的教育問題。分以下三個面向討論: 1.父母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2.教師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3.現行教育政策面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筆者以前述三個面向探討臺灣教育的存有問題,希冀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的介紹能有助於改變為人父母者之教育觀念以及教師之教學態度,進而促使教育展現本質意義。期望透過佛洛姆之存有理論的啟發,使教育更全面發展,走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孕育。相信成人若能以「存有型生命情態」中開闊的心胸思考孩子真正所需,便能讓孩子回歸自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教育能夠擔綱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使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若能打造更開放、寬闊的人文空間,就有機會成就孩子獨特的生命情態。Item 公共意識的建構:涂爾幹(E. Durkheim)與彌爾(J. S. Mill)的視界(2016) 黃郁棠; Huang, Yu-Tang本文旨在建構一種新的公共意識觀,並以此檢視、理解與回應台灣社會所遭遇到的教育及社會問題。理論基礎的部分,嘗試以兩位19世紀傑出思想家為本,分別是法國的E. Durkheim以及英國的J. S. Mill之思想,前者是社會學領域中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後者在自由主義以及效益主義方面之思想,對當代西方社會擁有高度影響力。本文深入析論Durkheim的《社會分工論》,及Mill的《效益論》與《自由論》,探究其與公共意識的關係,以此勾勒出公共意識的模型。 研究發現公共意識的內涵,須立基於穩定的平台上,這包括了對於人類群居架構的忠實理解,以及對當代全球化社會樣貌的精確掌握。而公共意識的本身,既與人們的共同福祉息息相關,也與「自由」的概念脫離不了關係,同時更需要處理傳統價值、分配及正義的相關問題。據此,本文提出「三基柱公共意識觀」。運用這套公共意識觀,深入檢視台灣社會及教育的現況,本文發現公共意識其實可作為解決問題與創造進步的長期動力,同時「福祉」、「自由」與「正義」並重,乃是一種完整展現公共意識的狀態。另一方面,本文也發現公共意識的素養實踐,不僅能夠展現出美感,更能表達心靈的自主性。最終,在公共意識的教育方面,本文建議教師透過美育途徑、體驗式教學及提供多角度的思維視野給學生,以創造真正的「有感教育」;在社會發展方面,建議宜更加關注於台灣較為缺乏的「福祉」與「正義」之素養,在生活與教育的範疇中,皆能多加嘗試,並習慣以更趨完整多元的視角,來解析、理解社會議題與現象,如此將有助於使人們轉換自己既有的觀點,且更加樂於發揮富有公共意識素養的「奉獻精神」。Item 哲學諮商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2007) 楊淑婷本研究旨在探討「哲學諮商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探究哲學諮商理論內容,並期使應用於教育場域中。哲學諮商是重返哲學傳統的活動,於1981年由德國哲學家Gerd Achenbach所發起。哲學諮商是由專業的哲學諮商師透過對話的方式,協助受人生問題困擾的並具有思考能力的當事人釐清問題的前提、邏輯關係,以當事人為中心並建立互為主體性的平等關係、以問題為基礎、保持開放的態度等原則,以促成當事人價值觀或世界觀的改變為目標。目前哲學諮商有不強調步驟的方法,如Achenbach強調「超越方法的方法」,或Lahav以世界觀的詮釋為主題、Cohen提出以邏輯基礎法釐清概念的架構、Tillmanns則將哲學諮商定位為以教育為基礎;然而亦有已發展明確步驟的哲學諮商法,如Marinoff發展的「寧靜法」(PEACE)、Raabe的四階段法、Anette Prins-Bakker的婚姻諮商六階段法、Hoogendijk以生涯哲學諮商為主題發展出「生命課程」、Segal則以四階段的探問使當事人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此外,在哲學諮商師的養成上,列舉美國、荷蘭、香港及我國的發展現況,並對於哲學諮商師的職業倫理上做了清晰的規範。哲學諮商在教育上可應用於學生輔導及教師輔導,一方面除透過培養教師進行哲學諮商的能力,教導學生哲學思考方式外,另一方面則可協助教師處理自身遭遇的問題,提供教育場域的問題另一種哲學式的解決方式。Item 啟蒙思潮與教師啟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1-01) 林逢祺; 洪仁進Item 啟蒙思潮與教師啟蒙(臺北市 : 高等教育文化, 2006-05-01) 林逢祺; 洪仁進Item 國中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國中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研究(2003-07-01) 林逢祺; 羅白華Item 國中藝術教育的挑戰(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4-02-??) 林亮雯; 林逢祺; 洪仁進; Lin, Liang-wenLin, Ferng-chyiHong, Ran-jinItem 布洛(E. Bullough)的心理距離說及其教育蘊義(2014) 林暄宜; Hsuan-Yi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英國美學家Edward Bullough的心理距離說及其教育價值。首先,透過詮釋學、分析哲學之方法,了解其生平、所處之時代脈絡,概覽整體思想背景及重要性;其次,探討心理距離說的重要內容,並佐以其他相關理論及作品加以補充;進而,以訪談法訪談學校教師,藉以分析教育場域中,教師在教材選擇、教學形式、師生關係、親師互動與同事相處等五大面向上,如何掌握心理距離的關係。 綜合前述研究,研究成果可歸結為幾個要點: 一、 理論方面:Bullough的心理距離說為其美學思想核心,而心理距離是美感經驗產生的可能徑路之一,適切(不即不離)的心理距離是動態的,距離只是程度上的差異等美學意涵。 二、 實踐方面:保持合適的心理距離即以教育愛為核心的教育實踐,教師依據教育愛的持距力是教育美感能否產生的要素,而促進學生與家長參與教育並不會減損教育的價值。 最後歸納Edward Bullough心理距離說之教育價值,作為教育發展之參考: 一、 教師的持距力可以透過經驗的累積與省思獲得精進: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改善距離限制,並依據教育愛的內涵,與教育對象保持適切的距離,透過心理距離的拉近與拉遠,教師能超脫現實生活中的我執與欲利,以全新的眼光諦視教育對象的面貌,進而創造教育的價值。 二、 學生美感經驗的塑造:教師與學生相處時,其持距力應根據學生的特性進行調整。藉由心理距離的介入,教師能對習以為常的教育環境「陌生化」,適時的「留白」,從而更能接納學生、欣賞學生。 三、 教師與家長的教育伙伴關係:教師藉由持距力適時拉近家長與教育的距離,促使教師與家長的教養觀念趨於一致,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依歸,促使學生透過教育,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進而能發揮所長。 四、 教師與同事間的友伴支持系統:同事之間,恰如其分的距離保持才能協助學生內化自我價值,而非涉入過多的利害關係。教師亦應適度抽離,並在教育愛的引導下重回教育本體,使學生的價值創造成為可能。Item 布里格豪斯(H. Brighouse)論家長教育選擇權(2007) 黃啟倫本研究旨在探討當代哲學家布里格豪斯(H. Brighouse)在「家長教育選擇權」這個議題上的分析與見解,以期能夠深化我國在相關政策設計上的理念思維。 緣此,本研究的發現,有以下五點: 一、義務教育的建制,本乎正義。 二、教育子女的權利,非根本權。 三、市場機制的運作,必須管制。 四、適度的經濟思考,有其必要。 五、家長的監督力量,可以善用。 最後,針對台灣的教育現況,本研究提出兩項建議: 一、教育基本法之解釋。 二、教育券方案之修正。Item 席勒(F. 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2016) 鄭仲恩; Cheng, Chung-En本研究旨在探討德國的詩人、劇作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遊戲理論在教育美學上的價值,透過詮釋學與概念分析的哲學方法,先了解其生平與時代脈絡,以掌握其理論背景。再者,深入其深具新人文主義的理論核心,探討其理論與概念,得知席勒遊戲理論以人性為基礎,強調人與美經由遊戲互動,以達最高理想—自由。進而,從他人對於席勒理論的評論及研究者研究所得闡述對於其理論之貢獻與評論。綜前所述,本研究提出席勒的遊戲理論於教育美學的啟示以作為臺灣教育發展之參照,歸結如以下三點: 一、教育的本質是教人成人的活動,且是活的形式的展露,引領我們進入遊戲,追求質樸與自由。 二、教師進入遊戲狀態,可以開展出藝術化的教學型態,有利美感經驗生成。 三、學生美感經驗的塑造有賴於培養學生感受知覺能力,提供具有美感的素 材。 四、教育環境的美感營造能對學生產生境教的作用,且透過領導美學的支持能讓教育環境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Item 庫柏(D. E. Cooper)教育公平論之研究(2005) 曹孝元本研究旨在探討英國哲學家庫柏(D. E. Cooper)的「教育公平論」,希望藉由理論的分析,能夠深入瞭解教育公平之意涵,並從中尋繹臺灣教育可資借鏡之處。 首先,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為: 一、 探究公平概念之發展沿革以及自由主義的公平理論。 二、 瞭解Cooper對齊一平等主義者的教育公平論述所提出的批判。 三、 析論Cooper所述影響教育公平之重要因素。 四、 結合當代自由主義的公平論述,對Cooper的教育公平論進行哲學基礎的分析。 五、綜合研究成果,評述Cooper教育公平論對臺灣教育上的啟示與建議。 根據研究目的,本論文以Cooper的教育公平論及政治哲學的自由主義論出發,從「個人教育資源取得的正當性」及「政府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兩面向分析,並嘗試將理論分析的結果應用於臺灣教育實例上。經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結論如下: 一、Cooper指陳了齊一平等主義所犯之缺失。 二、Cooper揭示了公平與自由的不必然衝突之邏輯關係。 三、Cooper提供了教育資源取得及運用的合理論述。 四、Cooper提醒了教育實質內容可能會造就的不公平。 最後,本研究對臺灣教育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供正當取得教育資源的管道 二、建立公平分配教育資源的機制 三、尊重維護個體的教育自由權利 四、培養關懷弱勢的教育正義情感 五、邁向理性合宜的教育公平之路Item 康德與布洛的美感經驗論及其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2013) 謝廣錚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德和布洛的美感經驗論,並依據其原理創造出「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課程與教學觀」,強調在教學時運用純藝術的重要性,進而使教學藝術化,為學生創造美感的學習經驗。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首先運用分析哲學方法探析康德的無涉利害說,並以「心距光譜論」來探討布洛的心理距離說。次以孤立主義立場的無涉利害說和心距說,並採取類比的方法,描繪了富美感的課程與教學中的美感經驗,推衍出康德式的課程與教學觀、心距說的課程與教學觀,並為建構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課程美學觀和教學藝術觀,提供適切的建言。 研究成果可歸結為幾個要點: 一、康德的無涉利害說採取嚴格的美感規準,布洛的心距說可避免其過於嚴格的傾向而使之較易實現。 二、無涉利害說的核心也是最為困難之處,乃在於美感認知過程的理解,尤其是共通感如何統合快感、想像力和理解力的問題。心距說的理論核心也是最為困難之處,乃在如何運用「距離的二律背反」原則,以描繪「拉近」和「拉遠」的超離過程。 三、康德式的課程美學觀是由「課程目的觀」、「課程知識觀」、「藝文課程觀」、「潛在課程觀」以及「壯美課程觀」五個面向所建構而成。康德式的教學藝術觀在教學上,注重無目的、無涉利害的態度,並且在教學上採用具共通感的教學方法,在評量上著重課堂上學生實際反應的質性評量。 四、心距說的教學藝術觀可彌補康德式的教學藝術觀實踐上的困難。富美感的課程設計有賴於教師具備課程選擇與組織的持距能力,並採取「締造觀」和「相互調適觀」的「混合觀」,教學的持距能力展現了距離美。 五、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教學藝術觀在教學中凸顯純藝術的重要性,並以脈絡主義取向的教學藝術觀補足其缺失。 本研究根據上述結論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主要內容為:一、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課程美學觀和教學藝術觀之建構,有助於教師採取無涉利害的立場,培養學生「整全的人」之完整人格;二、無論康德或布洛的美感經驗論,運用在欣賞教學法時皆無法清楚說明想像力的作用;三、修正式孤立主義取向的課程美學觀和教學藝術觀之建構,可進一步進行教材教法的開發工作;四、在師資培育上,可將教師實習當作教學藝術習藝之過程,教師證視為教學藝術工作證。Item 康德論美是道德的象徵及其教育蘊義(2022) 湯文瑛; Tang, Wen-YingImmanuel Kant(1724 – 1804)被視為啟蒙時期以來最後一位哲學家,其對於當代的思想銜接與理論彌合,具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地位,同時,更影響後世諸多思想流派與重要思想家。而Kant美學不僅係美學領域的時代里程碑,其與藝術、文學和道德哲學的連結,更是受到各界的關注與研究。本研究透過結合理論與實務,以理論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討Kant美學中所論「美是道德的象徵」之意涵,並藉由該觀點連結體制外學習組織―曠野藝類大學的美學課程經驗,進而闡釋美作為道德象徵對教育現場的蘊義及其可能性。通過探討Kant對於審美判斷的觀點,本研究發現「美是道德的象徵」的內涵所建構成的思考圖像:主體先藉由對審美判斷的原則進行反思,再歸納反思之結果並連結美與道德的相似性關係,進而以此反思統合的原則,針對道德具有的原則進行反思。其中,反思的結果可初步歸納為自由與謙遜原則。而Kant對於美作為道德象徵的圖像可從曠野藝類大學的美學課程中,獲得實踐的機會。進行該美學課程教學的林教師能根據自身的專業背景、生命經歷、美學觀點,反思其對於美學課程的設計、教學與實踐之情形,並視教師的美學立場為教學的道德倫理,以更自由、謙卑和感性的層次,與學生討論互動,從而達到共善、共美、共好的成長過程。歸納Kant論「美是道德的象徵」意涵以及在曠野藝類大學的實踐經驗,本研究尋繹其中的意義在於實踐者美學式的反思,並能根據反思所獲之自由、謙遜和尊敬等概念,付諸於道德層面的實踐。對於實踐者自身,可作為素養陶養的來源;對於學習者,亦可以潛移默化的薰習,使其看見自身存在的尊嚴與價值。Item 弗洛姆愛的學習論(2012) 鄭又睿; Yu-Jui Cheng本研究旨在探討Fromm愛的理論其及在教育上的蘊義,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為哲學詮釋學。首先了解Fromm的生平、所處的時代背景,以了解其思想形塑之歷程。其次,描述其對人類存在處境的分析,了解人類存在處境與愛之間的關連性。接著,討論其愛的理論之核心,描述其對當代社會的觀察、探究其愛的內涵與實踐原則。最後,探究其在教育上的蘊義,得出以下結論: 一、培養學生愛的能力。 二、樹立愛的典範。 三、營造實踐愛的教育環境。Item 從行動研究看藝術教師的制式啟蒙與轉化(2004-06-01) 林逢祺; 洪仁進Item 懷特(John White)的美好生活觀及其教育蘊義(2010) 許育萍; Yu-Ping Hsu本研究旨在探討英國當代教育哲學家John White的美好生活觀,透過概念分析與詮釋學的研究方法,先瞭解其生平和思想背景,再從與John White之美好生活觀的個人福祉、自主兩個層面來探討,藉以提出美好生活觀對臺灣教育的啟示。具體言之,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剖析懷特的生平及其思想背景。 二、分析懷特的美好生活觀的內涵。 三、探究懷特的美好生活觀對教育的啟發。 首先,個人福祉的核心概念「自主」、「利他」以及「欲望滿足」,這個部分側重闡述此三核心概念在個人福祉中的地位;其次,向外擴張至個人福祉,討論個人福祉與教育目的的關連性;最後是懷特的最終教育目的:美好的生活,他希望藉由促進個人福祉,達成使人過著美好生活的理想。 綜合前述探究,本研究根據懷特的美好生活觀提出一些省思,並依據研究結論提擬建議,以作為臺灣教育發展的參考。 一、反思現有的教育目的 二、塑造民主社會中的公民特質 三、再創理想的認真看待美好人生之涵育的國定課程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