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7
沿革、宗旨與現況
本所於2004年配合國家本土化政策發展而成立,目標是培養具備本土關懷及國際視野的臺灣文史人才及優良師資。目前有5名專任教師及多位知名兼任教師。平均每年收15位台灣學生以及數名外籍生,外籍生以日本學生居多。目前共有50名左右在學學生。
國際交流
本所與多所國外大學訂有交流協訂。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每年與日本山形大學的交流。寒假期間臺灣同學赴日本東北的山形大學,學習日本歷史、文化、街頭參訪、滑雪體驗。暑假則在臺灣接待山大同學。與廣島大學,有每年暑假的密集課程,也可以修習雙聯學位。其他也有歐美各國半年或一年的交換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
課程及活動特色
好吃、好玩、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內容,閱讀史料、歷史思辨、有效表達,進得了檔案館出得了田野,還能寫出得奬論文。課外辦理各種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把全世界重要臺灣史研究者請到教室。
如何入學
1.甄試入學:每年約9月報名,11月面試,準備研究計畫。通過者可提早於2月入學。
2.筆試入學:每年約12月報名,3月筆試,提供考試參考書目。
如何畢業
修畢規定的課程及參加學術活動外,須完成碩士論文。碩士畢業論文有多元選擇,可以撰寫學術論文,約3-6萬字。也可以用紀錄片、歷史小說、教案設計策展等多元形式。
News
Browse
17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桃園平鎮宋屋家族的人名(2023) 宋狄潔; Sung, Ti-Chieh本研究根據《宋氏族譜》所記載的資料,以名字與其出生年代作為主要分析對象,著重於 1876 年開始至 1971 年之間且出生於桃園地區的人物,並將名字中的每個字拆分成單一研究項目。本報告全部名字的文字種類共 213 種、文字數量共 589 個,將出現在不同年份的名字切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可看出不同時間所出現、消失的文字,包含日式風格的文字、戰後社會主流的用字,而在當時的主流用字中,又會有自己偏好的選擇。前期具有最多簡單書寫的文字,日式風格文字在中期開始有比較明顯的集中。女性的用字出現在前期與中期。動物型的文字在後期出現。能在全部時期都有出現的,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字。Item 日治時期臺灣蕃地神社之研究—以臺北州為中心(2021) 黃皓陽; Huang, Hao-Yang本論文主要係透過文獻史料、田野調查和口述訪談,探討日治時期臺北州下不置街庄之蕃地裡所建設的蕃地神祠,並發掘未被臺灣總督府官方記載的蕃地神祠。除了了解其建設和營運維持的過程,也依據日治時期之期刊所揭露的「一監視區一社(一箇所)」主義來檢證臺北州下蕃地神祠的分佈情況。本文首先釐清何謂蕃地與何謂神社?再整理史料論述蕃地神社建設的法令依據;接著蒐集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刊行的《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所記載之臺北州下的蕃地裡臺灣總督府認可之東澳祠(タンオウ祠)、シキクン祠(四季祠)、ウライ祠(烏來祠)、カンケイ祠(寒溪祠)、濁水祠、南澳祠等六個神祠的有關基本資料和鎮座時的景況,除此之外從蒐集整理之期刊資料中,得知臺北州下蕃地沒有建設臺灣總督府公認的神社和遙拜所,但是有建設ショウラ(松羅)祠和ボンボン(梵梵)祠兩個校內社;除了實地踏查神祠遺跡地,也以口述訪談證實臺北州下在明治時期日本人進入南澳山區後即建立了四個無願神祠,還有日治末期有建設一個リヨヘン(流興)祠和一個未完工的大濁水祠。 本文並深入研究「樞要地」建設神祠的意義,且探討臺北州下之蕃地神社是如何建立和分佈。基本上臺北州下的蕃地神社以「一監視區一社(一箇所)」主義來控制數量,避免陷於濫立粗糙之弊;又蒐集史料了解監視區的法令來源依據,了解臺北州下有七個監視區,以及這六個祠和兩個校內社又是如何被建設和分佈在監視區內。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基本上每一個監視區都有一個祠,但是仍然有三個例外:「松羅監視區」沒有建立祠,但是有兩個校內社大麻奉齋殿;「南澳監視區」裡有東澳祠、南澳祠兩個,以南澳祠作為全南澳分室的信仰中心;「金洋監視區」沒有建立祠;更進一步從史料了解第一個被建立之東澳祠的獨特性。Item 「部落聯盟」─歷史桌遊.認識臺灣(2021) 游詠筌; You, Yong-Cyuan在過往的歷史教育裡,都以傳統的講述知識教學為主體,直到2007年開始有核心概念「翻轉教育」的出現,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張輝誠的「學思達」等等的教育概念被提出,呈現百花齊放的盛況,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挑戰,新的教學方法跟概念開始被應用於課堂之中去做嘗試,主要從打破課本的限制,由老師來做教材的編撰,用故事性或主題性的方式做教學,教學方法的部分則是希望能和學生的生命經驗產生連結,讓學生能夠感受、思考歷史的存在,從而具有歷史資料判讀能力與歷史意識,成為十二年國教中所說具有「歷史素養」的國民。 除了新的教學方法跟教學理念之外,新的科技也被應用於歷史教學之中,如網路上的歷史知識影片,又如應用電子白板與投影教學,讓學生不僅止於從文字中獲得知識,從圖片及影片中也能獲得知識並促進思考。 本文主要想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用歷史「桌遊」的方式,也是桌「遊歷」史的方式,讓學生直接從實際的遊戲體驗中學習,運用合作學習法、遊戲教學法及體驗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達到更深刻且更有成效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團隊中互相幫助與競爭。論文主要分成書面論文與實體論文兩個部分,書面論文主要呈現創作理念、運用方法與遊戲內容,實體論文的部分則是完成製作後,實際應用於課堂當中,從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來做成效評估。Item 新舊政權夾縫中的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1945-1949)(2020) 賴冠妏; Lai, Kuan-Wen「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改制而來,臺北高校創立於1922年,為日治時期臺灣唯一一所「舊制高校」,舊制高校的特色在於,學生原則上得以免試直升帝國大學,並具有優於全島的課程、師資以及獨特的「自由自治」校風,該校培育的校友多為日本、臺灣社會各領域中的領導者。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並帶來與日治時期截然不同的學制,1945年11月,臺北高校改制為臺北高中,並於1946年6月起,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用同一校地,卻在1949年7月決議停辦,與師範學院合併,校地與校產皆歸師範學院所有,就此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臺北高中僅於歷史上存在的短短五年時間,正面臨新舊政權的交接之際,隨著新政權而來的新學制、語言與文化,改變了臺北高中的命運。本文旨在研究臺北高中的成立與廢校過程、學制、課程、學風等,期以建構臺北高級中學的全貌,並探討隨著新政權而來的劇烈制度、語言、文化改變,對於臺北高中以及其師生的影響。 雖然臺北高中存在時間相當短暫,卻正值戰後初期最為動盪不安的時期,誕生於二次大戰的終結,卻在緊接而來的國共內戰之下的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中殞落;乍看之下彷彿又與一般高中無異,然而其作為臺北高校的後繼者,不但承襲臺北高校的自由自治校風,對於當時的多數臺灣學子而言,仍是全島第一志願,因此在新制度之下,實為地位落差最劇者。生存於新舊時代的夾縫之間,具有相當特殊性的臺北高中,可說在同時期中等學校、甚至全島教育機構中,最能觀察到時代轉換之影響者。Item 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女學校的制服(2019) 蔡雅薇; Tsai, Ya-Wei在女子受高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日治時期,能夠穿著「高女制服」的學生即代表當時少數具備新知識、新教養的新女性,制服成為高等女學生最明顯的身分象徵。本論文主要目的在究明日治時期臺灣的高等女學校制服的變化,並找出高女制服之間的同質性或相異性,更進一步分析日本內地與臺灣本島女學生制服的關聯性,最後考察高女制服之意涵,以及對臺灣女子的象徵性及社會意義。 考慮各學校成立的緣由及時間,本文將日治時期成立的23所高女分成(1)1922年以前成立以日本人為主的高等女學校(2) 1922年學制變更以臺灣人為主的高等女學校(3) 1922年以後設立之初即共學的高等女學校(4)私立高等女學校等四類,分別說明各校制服變化的過程及特色。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1922年以前設立以日本人為主的高等女學校,起初是穿著日式「和服搭配袴」的款式;而台灣人的學校則起初是傳統漢人服裝,後來變為「上著大襟衫、下著袴、或褶裙」,僅有臺灣人的獨特款式。1922年以後,各校制服皆開始洋服化,最後逐漸皆改為水手服樣式,而在領子、領帶處以不同數量的線條來代表學校。1939年因應戰爭形勢,臺灣總督府決議將高等女學校的制服統一為水手服。 1940年以後,基於軍事與勞務動員、躲避空襲等現實需要,女學生會穿著水手服上衣搭配方便活動的燈籠褲,由各校自行規定燈籠褲樣式。 日治時期台灣的高女制服,一方面受到日本內地高女制服的影響而變化,一方面亦有台灣本地的演變脈絡。本文釐清各校制服的樣式變化後,未來可做為博物館展示、影視戲劇的造型設計之重要參考依據。Item 〈覺‧擇──傷痕二二八〉之桌遊創作(2020) 許雅柔; Hsu, Ya-Jou本論文旨在結合歷史課程內容,開發適合國中學生學習的情境體驗桌上遊戲。為解決學生對於歷史無感的問題,筆者嘗試將歷史知識與歷史思維連結遊戲設計,利用遊戲機制帶出認知思維及情境感受,透過遊戲元素(自由度與控制感、不確定性與新奇感、成就感)與認知元素(注意力、記憶提取與認知思考、後設認知)的雙重設定,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一款情境體驗桌上遊戲〈覺‧擇──傷痕二二八〉。 遊戲背景選取「二二八事件」作為史實的鋪陳,此主題在教學現場往往容易被視為「爭議」,但沒有深入引導則容易將歷史當作一個事件,而不是一個警惕;二來則是因為2019年香港爆發時代革命,既視感較為強烈,學生容易連結時勢,跟著社會脈動學習。筆者期待遊戲能使學生對於臺灣戰後歷史及「二二八事件」有更深層的理解,未來面對權威時不會盲目跟從而是理性判斷,無論最後做了什麼選擇,都要承擔後果,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藉由遊戲營造的虛擬情境,學生容易進入情境想像過去,並透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在遊戲中表達自我,演出人民在極權主義統治下可能的社會樣態。透過遊戲,有助於國中學生對於歷史理解有更多層次,在體驗中感受歷史的發生,學習換位思考,理解因果脈絡,並後設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同時,遊戲所揭露的人性百態,透過討論與思辯,將能對歷史有更多的思考,並將這樣的思考遷移到其他社會議題,學習用歷史的眼界來看待世界。Item 1950年代「山地歌舞」之形成與發展(2019) 許慈芳; Hsu, Cih-Fang「山地歌舞」是一個廣為人知的詞彙,亦是臺灣原住民的象徵之一。然而,現今對「山地歌舞」歡愉、同樂的印象,在1950年代卻有著反共抗俄之愛國意識的特殊意義。戰後山地行政以「山地平地化」為方針,政府瞄準原住民喜好歌舞,遂選定「山地歌舞」進行改進,使之成為含有政宣、康樂功能,亦背負國語推行任務之表演藝術,並成為國民黨利用臺灣原住民來與對岸共產黨進行文藝競逐。國家控制下的「山地歌舞」,除了經過1952年的全面統一改進外,至1956年改為賺取觀光外匯之工具,讓「山地歌舞」在文明與原始間擺盪不定。單就1950年代期間,「山地歌舞」即經歷強大變動,改變了山地社會原有的傳統樣貌,年青人不再以身為「山胞」感到驕傲,而是拋棄傳統、加快平地化腳步,以融入一般社會為榮。 本文旨在還原1950年代「山地歌舞」形成之過程,同時呈現當時同為政治與經濟服務之雙軌樣貌,由此針對其成為一歷史詞彙來探究,試圖為1950年起至原運前之「山地歌舞」下一定義,使其在既統一又混雜之時期訂立框架,能與原運後注重個別部落、族群性格作區別。Item 傳唱與想像—戰後臺灣流行歌曲中的臺灣形象(1945-2016)(2019) 許仁瑋; Hsu,Ren-Wei本論文以戰後臺灣本地國、臺語流行歌曲中的臺灣形象作為研究主題,流行歌曲是大眾流行文化流露常民心聲的直接代言者,透過流行歌曲的創作與傳播作為反映與建構臺灣形象之媒介,流行歌曲藉由音樂旋律賦予情感的傳達,其渲染力、影響力更勝於其他報章媒體、文學作品的書寫。 戰後歷經戒嚴、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解嚴、政黨輪替,各個階段的臺灣流行歌曲創作者分別以反映國家社會現實及建構理想化的國家,來形塑不同階段的臺灣形象。 國、臺語流行歌曲從戰後初期到戒嚴,劃分出外省、本省,二種不同省籍的語言代表著流行歌曲市場的取向,國民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以國語為尊,打壓臺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方言」,國語流行歌曲取代臺語流行歌曲來主導臺灣流行歌曲市場,臺語流行歌曲在「弱勢」的狀態下,建構出以臺灣本島為主體的形象歌曲,力抗臺灣成為「一個中國」附屬下的復興基地。 本論文透過歌曲資料的蒐集、文獻回顧,分析歌名、歌詞中以「臺灣」為主題的作品,整理、分析出關於流行歌曲所建構出的臺灣形象,並探討臺灣形象被建構、形塑之背景、目的,盼能透過歌曲所傳達的精神,建構部分以「臺灣意識」作為主體性的目標。Item 臺灣牛瘟防治之研究(1895-1923)(2015) 朱丰中; Chu Feng-Chung本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牛瘟防治為主題,探討殖民政府如何將近代家畜傳染病防治技術落實在臺灣、官方如何因應防疫障礙調整政策,並說明臺灣社會對於防疫的態度和應對,以及新舊觀念有何矛盾衝突。本文延續過去臺灣牛與農村的歷史文化研究,補白日治時期農村社會家畜疫病的防治情形,敘明臺灣近代國家管理動物及防治動物疾病的開端,並從農村社會角度出發,提供在地觀點的牛瘟防治史,補日人文獻之不足。 牛隻是臺灣唯一的生產運輸獸力,牛瘟一旦發生,對殖產經濟的損失與威脅至為嚴重,所以成為官方迫切防治的家畜傳染病。臺灣總督府從1901年確立牛隻保護政策,至1920年撲滅牛瘟,這期間總督府牛瘟防治的技術與政策發展,促進了臺灣家畜衛生的健全,包括家畜衛生行政的整備、獸醫人力的擴充、免疫血清技術引進及家畜保險制度的建立等等。 經本論文的研究與探討,瞭解到臺灣總督府防疫政策為功利取向,著重實效性技術的移植與應用,大體借用歐洲防疫經驗,加強行政力量控制疫情。隨著官方防疫手段的強化,臺灣民眾的排斥由消極抵抗,提升到與防疫人員正面衝突。究其原因,農村社會的防疫態度,並非單純缺乏家畜衛生知識,乃是其內在知識文化與外在經濟壓力雙重影響所致。官方與民間的防疫衝突,在保險與保健制度健全之後,才逐漸平息。牛瘟是臺灣獸疫防治成功的第一次經驗,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引以為傲的統治成果,然而對農村社會而言,卻是一段民眾與國家權力、新防疫觀念技術接觸的新歷程。Item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1901-1911)研究(2015) 周百合; CHOU, Pai-Ho日本統治臺灣以後,建立起近代教育體系,用以培養適合殖民地統治的「新人種」。然而,日本統治者的教育意圖,要如何傳遞給實際從事教育、在第一線的教師呢?由臺灣教育會所發行的機關誌──《臺灣教育會雜誌》及《臺灣教育》,是考察此問題的重要切入點。 由於《臺灣教育會雜誌》是臺灣教育會所發行的機關誌,當然也必須看到組織,另外還有當時的總督府以及臺灣教育,由總督府、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三者各自在雜誌中所反映的內容,以及釐清雜誌中究竟是誰在發言,分析雜誌中所呈現的各個面向,掌握當時的政策或實際教學狀況,以從中了解當時社會、教育界所關注的焦點,也希望更進一步看到雜誌中的臺灣,是一個怎樣的臺灣?或者說雜誌本身呈現出了一個怎樣的臺灣?是本文希望達成的目標。 由於本文希望可以對雜誌有全盤的認識,藉此分析臺灣教育會在日治初期的立場、想法及當時教育界的主要觀點,因此本文將根據雜誌中的文章內容分為若干類別,加以統計後,進行分析。在章節安排上,首先,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章節架構及相關研究回顧。第二章從總督府的學事行政組織、發展以及臺灣教育會的流變,分析臺灣教育會與總督府之間的關係,藉以究明臺灣教育會的定位。第三章則是透過《臺灣教育會雜誌》中最重要的「論說」類,將文章、作者及其出身加以分類、統計,以探討雜誌中的言論取向。第四章將焦點放回教育現場,透過雜誌中「實驗調查」,了解當時教學的實況及相對於「論說」以外的想法。最後總結出該雜誌本身的定位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