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7
沿革、宗旨與現況
本所於2004年配合國家本土化政策發展而成立,目標是培養具備本土關懷及國際視野的臺灣文史人才及優良師資。目前有5名專任教師及多位知名兼任教師。平均每年收15位台灣學生以及數名外籍生,外籍生以日本學生居多。目前共有50名左右在學學生。
國際交流
本所與多所國外大學訂有交流協訂。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每年與日本山形大學的交流。寒假期間臺灣同學赴日本東北的山形大學,學習日本歷史、文化、街頭參訪、滑雪體驗。暑假則在臺灣接待山大同學。與廣島大學,有每年暑假的密集課程,也可以修習雙聯學位。其他也有歐美各國半年或一年的交換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
課程及活動特色
好吃、好玩、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內容,閱讀史料、歷史思辨、有效表達,進得了檔案館出得了田野,還能寫出得奬論文。課外辦理各種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把全世界重要臺灣史研究者請到教室。
如何入學
1.甄試入學:每年約9月報名,11月面試,準備研究計畫。通過者可提早於2月入學。
2.筆試入學:每年約12月報名,3月筆試,提供考試參考書目。
如何畢業
修畢規定的課程及參加學術活動外,須完成碩士論文。碩士畢業論文有多元選擇,可以撰寫學術論文,約3-6萬字。也可以用紀錄片、歷史小說、教案設計策展等多元形式。
News
Browse
Item 108課綱高中歷史加深加廣選修「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教案設計—— 以戰後臺灣為例(2022) 陳怡璇; Chen, Yi-Hsuan隨著2019年(民國108年)正式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泛稱108課綱),其中課綱目標明確揭示「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份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這部分的內容在108課綱的編排中,特別令人關注的是加深加廣選修第一冊第六章的「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這個議題在臺灣往往被視為「撕裂族群」的「政治鬥爭手段」,然而在呼籲人權的同時,若不能正視過去真實存在的國家暴力,不能帶給受迫害者應有的真相、公道與正義,我們真的能明白何謂人權的真諦以及人權的可貴嗎?因此,這篇論文想要以「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這一章為題,設計教案,希望在課程鬆綁的新課綱下,有更多施展人權教育的機會。本論文將先在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方法、論文架構以及預期成果;接著在第二章將分析各版本的部定必修第一冊,側重於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臺灣威權政治歷史,同時也將分析各版本的加深加廣選修第一冊第六章,如何撰寫「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第三章則為「戰後臺灣的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教案,該主題將安排8堂課,本章將說明每一節課安排的目的以及教學資源、內容,以桃園在地的案例為基礎,搭配閱讀資料、檔案,認識國家暴力的面貌,以及思考轉型正義的發展面向;第四章為分析學生的問卷調查,作為本次教學反思與修正的依歸;第五章為結論,並提供有關本章教學的未來展望。Item 1910年代臺灣銀行對中國廣東省放款之研究(2024) 黃彥傑; Huang, Yen-Chieh日治時期成立之臺灣銀行,為日本帝國在臺灣擔負了發行島內貨幣、低利貸款、為基礎建設提供資金等作用。除此之外,臺灣銀行設立初期亦擔負開拓南方中國、開拓南洋之使命。對臺灣銀行而言,海外開拓工作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本文以臺灣銀行西元1910年代對於南方中國的海外擴張為研究主題。藉由梳理台灣銀行與清國政府交涉的脈絡,以及對於廣東省水泥廠興建案的借款,說明臺灣銀行如何透過政治放款促進中日的外交關係。本文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緣起、問題意識、近代日中經濟史的研究、各章節所探討之問題。第二章〈日本與清國的借款與辛亥革命後的動向〉主要探討近代日本在中國的發展,以及梳理近代列強對中國的放款與定義,並探討臺灣銀行在中國的設立歷史,以及臺灣銀行於辛亥革命前對廣東省兩次共計160萬日圓之放款對臺灣銀行與廣東省的影響。第三章〈辛亥革命的爆發:圍繞政治與經濟的還款與主權承認問題〉則是討論辛亥革命爆發後,臺灣銀行與外務省的交涉過程,以及究竟應該由北京的清國政府,還是由南方的軍政府承擔還款事宜。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旋即同意廣東省政府還款的構想。第四章〈廣東水泥廠的借款始末:日治時期臺灣銀行自身單筆最大之放款〉則討論中國在20世紀開啟民族工業後,因資金與技術的不足,必須透過外國之力方能獲得成功。臺灣銀行最初不願意放款,但是在日本國內政治走向對中親善,以及新任廣東支店長小笠原三九郎的個人意見之下,最終作出對中國大量放款的決定。此一決定亦造成日後款項無法回收的窘境。第五章為結論,旨在說明臺灣銀行對中國地方政府放款的歷史意義,以及中國地方政府在追求民族工業的同時,亦無法完全脫離外國資本的矛盾處境。Item 1920 年代臺灣先覺者的精神遺產學術研討會紀實(2015 年11 月15 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5-12-??) 盧巧茹 綜合整理Item 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文化啟蒙運動及主張之比較分析:以蔡培火與李光洙為例(2018) 林品君; Lin, Pin-Chun1920年代臺灣與朝鮮在日本殖民統治放寬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限制下,知識分子熱切地帶起文化啟蒙運動,主張要趕上世界的「改造」風潮,使傳統社會能脫胎換骨,在競爭的文明世界中生存下來。蔡培火與李光洙為此提出主張,他們皆出身貧困,藉由他人的資助前往東京留學,藉由留學經驗接觸並思考西方近代文明,在這期間逐漸形成他們的近代世界觀,由此他們重新評估傳統文化,並為臺灣與朝鮮社會提出改造方針。 蔡培火與李光洙將近代西方文明奉為典範,希望積極學習西方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以去除傳統文化中的陋習,改善傳統社會在精神上的閉塞、遲鈍,警告若不思進步便會被弱肉強食的世界淘汰,擺脫不了被強權宰制的命運。蔡培火與李光洙皆相信,唯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文明,改革傳統,殖民地人民才能提升自身落後的文化,從而創造新文化,掌握自己的未來。 蔡培火的改造原理是人道主義,他主張此人道主義是超越不同政治立場的,以此來避免以自身利益對抗異己,因而能長久推動文化啟蒙運動,培養臺灣人民具備能適應並經營近代化生活的人格。蔡培火並積極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也做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領袖之一,但他的主張並非臺灣完全自治,而是希望臺灣議會做為日本本地與臺灣之間互相了解的橋樑,以改善總督與在臺日人專政的情況,使臺灣人民可以得到平等待遇;李光洙則為朝鮮的未來提出「民族改造論」,主張成立「改造同盟」,此團體只著重文化修養而不涉政治,致力於學習近代文明知識和精神,有組織地篩選並栽培會員,逐步擴大至一定規模後,便能帶領社會的近代化,完成朝鮮自19世紀以來的「開化」之夢。本文著重在分析並對照此二人如何認識世界─他們的近代觀─以及他們如何認識自己的社會傳統和提出什麼樣的改造方法,藉此了解他們對世界運作規則和自處姿態的思考方式,作為當代社會的思想資源。Item 1930年代前後在臺日本媒體人之媒體策略-以宮川次郎與《台灣實業界》雜誌為中心(2017) 安井大輔; Yasui Daisuke(摘要) 宮川次郎(1887年-不明),出生於福島,是日治時期臺灣知名的媒體人,1907年來臺,長期居留臺灣,參與各種媒體活動,創辦許多種雜誌。他與臺灣總督府的關係密切,但也會在自己的雜誌中批判總督府政策;與日、臺籍民間人士也有密切的往來。本論文以宮川次郎及其創辦的《臺灣實業界》雜誌為中心,探討1930年代在臺日本媒體人的媒體策略,結論如下。 第一,從宮川次郎這樣一個界於官、民之間的媒體人可以看到的歷史面貌。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民間日本人,未必能等同於「統治者」,他們生活在臺灣總督府多方干涉以及臺灣人實業界的強力競爭之中,不一定能享有統治者的優勢。 第二,《臺灣實業界》這樣的媒體在殖民地社會的角色。它所處的政治環境、媒體環境,使它不得不打出自己的媒體策略,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向日本母國發聲。一方面直接在日本本國設置通信社,另一方面,在臺灣發行的《臺灣實業界》中,許多內容也是在向母國人士發聲,例如批評矢內原忠雄的文章,很明顯地是為了內地讀者而寫的。它也很敏銳地遊走於臺灣總督府的管制政策之下,不直接對抗總督府的媒體政策,而得以長時期存在於殖民地臺灣。 第三,作為媒體的《臺灣實業界》,其媒體策略的特色。傳統的媒體觀,就是將媒體視為教育、指導社會、傳達訊息的角色,《臺灣實業界》自然也扮演這樣的角色。然而,同時,媒體也正是社會輿論形成的場域。宮川次郎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致力於建構《臺灣實業界》的「公共性」。因此,他主辦很多座談會,透過座談會建立起與官方的溝通渠道,同時也建立起與日、臺有力人士的人脈,利用座談會公開、公共的特性,透過刊載座談會的內容,來展現自己媒體的公共性。Item 1940年代雜誌《杏》(1943~1948)與其讀書會菁英們(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 2009-12-01) 蔡錦堂Item 1950年代「山地歌舞」之形成與發展(2019) 許慈芳; Hsu, Cih-Fang「山地歌舞」是一個廣為人知的詞彙,亦是臺灣原住民的象徵之一。然而,現今對「山地歌舞」歡愉、同樂的印象,在1950年代卻有著反共抗俄之愛國意識的特殊意義。戰後山地行政以「山地平地化」為方針,政府瞄準原住民喜好歌舞,遂選定「山地歌舞」進行改進,使之成為含有政宣、康樂功能,亦背負國語推行任務之表演藝術,並成為國民黨利用臺灣原住民來與對岸共產黨進行文藝競逐。國家控制下的「山地歌舞」,除了經過1952年的全面統一改進外,至1956年改為賺取觀光外匯之工具,讓「山地歌舞」在文明與原始間擺盪不定。單就1950年代期間,「山地歌舞」即經歷強大變動,改變了山地社會原有的傳統樣貌,年青人不再以身為「山胞」感到驕傲,而是拋棄傳統、加快平地化腳步,以融入一般社會為榮。 本文旨在還原1950年代「山地歌舞」形成之過程,同時呈現當時同為政治與經濟服務之雙軌樣貌,由此針對其成為一歷史詞彙來探究,試圖為1950年起至原運前之「山地歌舞」下一定義,使其在既統一又混雜之時期訂立框架,能與原運後注重個別部落、族群性格作區別。Item 1950年代前期臺灣《教育通訊》雜誌之分析(2016) 鄭芮璇; Jheng, Ruei-Syuan摘要 1950年代的臺灣教育,為臺灣教育史上面臨日本政權到中國政權的過渡時期,這時期臺灣教育面臨著巨大的轉變。學制的確立、教科書的制定、國家理念的灌輸和師範生的培養等,都是當時臺灣教育急欲解決的問題。 《教育通訊》雜誌為戰後臺灣教育雜誌中重要的刊物之一,同時它官方色彩濃厚,為當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所主導。龐大的作者群與專家學者多元的情況,使得雜誌內容涵蓋了許多當時臺灣的教育資訊。本研究期盼透過教育雜誌的內容中作者群和雜誌內容的分析、師範教育、小學教育探討等還原出當時臺灣教育的現況及變遷的過程。 關鍵詞:戰後、國家認同、教育通訊、師範教育、小學教育Item 1960 年代樂生院醫療實驗事件、創傷與病患抗爭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5-12-??) 范燕秋; Yen-Chiou Fan1960年代中期,樂生院與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合作執行一項醫療研究,為住院患者施行實驗性醫療注射。但實驗醫療執行半年之後,受試者出現身體各種副作用,造成嚴重的身體創傷。1966年7月,受試者在無法承受痛苦的情況下,發起集體請願、抗議,經院方採取各種安撫措施,才壓制患者集體的抗爭行動。本文探討此一醫療實驗事件的原委,採取以患者為中心的研究取向,首先分析該事件發生的背景因素,以及患者集體抗爭的意義及影響。其次,就晚近樂生院保留運動,分析院民如何將該事件轉化為其運動抗爭的資本。Item 1962年臺灣副霍亂大流行之研究(2016) 陳喻掄; Chen, Yu-Lun1962年臺灣爆發了副霍亂流行,社會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尤其是農業乃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為了防止疫情的持續擴大,政府緊急實施了許多防治措施,包括針對疫區的交通管制、全面的消毒、疫苗的注射與檢疫的加強等等。 然而,副霍亂的流行與飲用水的衛生與否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要杜絕疫病再次流行,除了一般環境衛生的維護之外,飲用水衛生的改善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法。不過,飲用水衛生的改善必須要有龐大的經費支持與技術支援,所幸臺灣在美援衛生計劃的協助之下,透過美援單位與臺灣的衛生處、環境衛生實驗所的相互配合,興建了大量的衛生廁所、水井與簡易自來水設施,不僅使副霍亂不再爆發流行之外,臺灣的飲水衛生也開啟了新的里程碑,並為臺灣的環境衛生打下了穩定的基礎。Item 2007年台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教育、體育休閒、宗教、媒體傳播類(2008-12-04) 吳文星; 林玫君; 蔡錦堂; 陳佳宏Item 2007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家族、建築、區域、醫療、原住民(2008/12-2008/12) 范燕秋Item 2008年台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教育、宗教類(2009-12-18) 蔡錦堂; 吳文星Item 2008年臺灣政治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三)(2009-12-18) 陳佳宏Item 「2009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概況(2010.12.16-12.1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郭婷玉Item 2009年台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宗教史類(2009-12-17) 蔡錦堂; 王麒銘Item 2009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06-01) 范燕秋Item Die neue Generation taiwanesischer Intellektueller und der Aezt Jiang Weishui(2011-11-01) 范燕秋; Fan Yen-chiouItem Misakoliay Kiso Anini Haw?(你今天做苦力了嗎?)-日治時代臺東廳阿美人的勞動力釋出(2012) 賴昱錡本文將東臺灣阿美族勞動力視為研究的主要視角,以歷時性的研究方式將歷史的縱深拉展開來,探討阿美族部落與阿美人的勞動力自部落讓渡給國家後,對東臺灣開發與建設的貢獻,以及阿美族傳統部落社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 首先,筆者以日治時期人類學、民族學者所調查留下的阿美族民族誌與相關研究成果作為史料,論述傳統阿美族部落的政治組織、年齡階級制度組織、勞動組合團體之運作、生活耕作型態等與勞動力相關的傳統組織後,繼而分別論述傳統阿美族男性、女性各自的勞動力類型與其所屬之性別意涵。其次,進一步探究居住於東臺灣平原地區的「平地蕃」阿美人與部落,在國家勢力的強勢介入下,對傳統阿美族社會造成了什麼影響?其中並點出東臺灣平地蕃「阿美族」居住地區在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上的特殊性格。繼而,筆者欲探討的是,當傳統部落的一般社會組織、勞動力組織,在國家勢力介入與貨幣經濟的影響之下漸漸瓦解後,原本只供給給自己出生的家、入贅妻子的家以及所居住部落的阿美族勞動力,如何逐漸外流出部落供國家利用之過程。接著,把國家要求阿美人從事「強制苦力出役」的制度納入理蕃政策,並由警察管理的脈絡下來討論,繼而論述此一制度出現的背景、如何運作,以及進入法制化的過程等等相關問題。最後,筆者另闢研究取徑,以筆者自小生長的部落為例,由部落觀點、微觀史學的概念出發,並以部落耆老歷史記憶來討論日治時代的阿美人,如何肆應於國家強迫施加在阿美人身上的「強制苦力出役」制度。繼而,論述東臺灣阿美人在官府的「強制出役」制度之下,從事了哪些類型的勞動工作來建設與開發東臺灣。 過去,一般東臺灣開發史的研究成果,多側重於漢人與日本人為中心的歷史研究,而忽略了東臺灣「多族群」的人文特性,以及阿美人在東臺灣發展上的貢獻與重要性。然而,筆者認為透過本文的研究,並相當程度關照阿美人的歷史觀點,不僅可將長期以來「隱身」於漢人、日本人背後的阿美人,現身在東臺灣開發的歷史當中,以補白東臺灣開發史長期以來所忽視的研究面向。 關鍵詞:阿美族、恆春阿美、義務出役、強制苦力出役制度、男子年齡組織、歷史記憶、勞動力、理蕃Item Small Wars與臺灣北部漢人武裝抗日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9-12-??) 近藤正己; Masami Kondo殖民地統治是立足於軍事力,是依靠武力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到底是如何以軍事力征服臺灣,臺灣人又是如何抵抗這外來統治,是本文所要追求的課題。1840年代在非洲北部阿爾及利亞,法軍Thomas-Robert Bugeaud確立了稱為殖民地方式的Small Wars戰鬥方法。近衛師團、臺灣守備混成旅團等也以「討伐」之名,欲藉此Small Wars來殲滅殖民地的武裝抗日勢力。但在雲林事件發生後,這種作為戰術的Small Wars在當時帝國主義的國際監視下受到制約,無法再毫無顧忌的使用。且因日本殖民地軍隊的性格與英法不同,加上臺灣的戰鬥地域是山岳區,有兵站線(補給線)及風土病等的問題,Small Wars的戰術無法順利發揮機能,因而對「討伐」作了戰術與目標上的調整。本文以臺灣北部為例,漢人武裝抗日勢力在避開正面對抗Small Wars戰術的攻擊下,仍不屈地持續蜂起,但因被驅趕至內山、北山,失去地域社會的支援後呈現孤立化狀態。本文在探討以上諸問題後,思追究臺灣總督府與武裝抗日勢力雙方均在僵持不下的困窘局勢中,如何開始摸索對話。其中強勢的武裝抗日集團在透過「歸順」名義的交涉儀式後,轉化為地域開發業者、開發工及農民等地域經濟運作的一員,終而化為殖民地的開發經濟能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