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影響因素模式發展之研究(2006) 魏米秀; Mi-Hsiu Wei本研究旨在發展切合本土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式。採質量結合方式,第一階段為焦點團體訪談,以質性研究結果發展假設模式及量化測量工具;第二階段為量性問卷調查,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假設模式的適配性。 焦點團體訪談共進行六場,質性資料分析結果,影響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因素分為個人因素影響力、人際社會影響力及物質環境影響力。量性問卷調查共回收1071份有效問卷,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蔬菜攝取頻率為平均2.17次/日,水果為0.94次/日。處於較高行為改變階段者,蔬果攝取頻率有較高的趨勢。 二、研究假設模式在經過修正後,整體模式與資料的適配度達可接受水準,且套用至效度樣本的嚴謹複核效度可成立。模式自變項對蔬果攝取行為的解釋力達75%,影響力最大的為蔬果可獲性,其次為蔬果攝取自我效能。 三、「蔬果攝取自我效能」在「蔬果攝取社會支持」影響「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蔬果可獲性」在「蔬果口味喜好」、「蔬果攝取自我效能」影響「蔬果攝取行為」的關係中,具有調節作用。 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蔬果攝取行為的因素為多層面影響力。本研究也針對蔬果攝取議題的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桃園縣國中學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11) 周羿似; Chou,Yi-Szu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中學生健康行為之現況,並探討自覺健康狀況、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健康行為之相關情形,分析其對健康行為的預測力。研究母群體為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桃園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學生之全體在學生,以班級為抽樣單位進行分層集束抽樣,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共得有效問卷464份,有效回收率為95.28%。經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一、 研究對象的健康行為,飲食行為中以每天吃早餐表現最好,而對於食物熱量的關注及喜歡喝含糖飲料的情形仍待加強;休閒行為以從事康樂型活動比率最高,而運動行為中於運動前進行暖身運動表現最好,於劇烈運動後進行暖身運動表現最差;吸菸及飲酒行為中,有19.6%曾經吸菸,38.8%曾經飲酒;心理壓力調適,以與同學、朋友保持親密和諧關係表現最好,而有計畫安排功課並依計畫執行表現最差;事故傷害預防行為,以遵守實驗室器材、設備的使用與乘坐機車時戴安全帽的表現最好,而騎腳踏車時戴安全帽的行為仍待加強。 二、 研究對象之整體健康行為會因父親管教方式、母親管教方式、學業成就及同儕關係水準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母親管教方式為開明民主者,整體健康行為表現顯著較母親管教方式為縱容忽視者為好。學業成就越好者,整體健康行為表現越好。而同儕關係越好者,整體健康行為亦表現較佳。 三、 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行為與飲食行為、運動及休閒行為、心理壓力調適、事故傷害預防、整體健康行為有顯著正相關。 四、研究對象之整體健康行為可由性別、學業成就、同儕關係、身體質量指數、自覺健康狀況有效預測,其迴歸模式之解釋力為26.0%。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未來推動國中學生健康行為改善策略之參考,以促進國中學生健康行為之形成與維持。Item 職場推行健康促進計畫對員工健康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某科技公司為例(2009) 張家榕; Chang, Chia-Jung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職場推行健康促進計畫對員工健康行為影響之相關因素。立意取樣某科技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以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採方便取樣選取320位員為研究樣本,得有效問卷286份,結果顯示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狀態、社會支持程度與支持性環境認同度均為正向,而對健康促進政策與組織之認知達中等程度以上,自覺健康行為改變情形則在「有點增加」至「有增加」之間。健康促進政策與組織之認知越佳、社會支持程度越高、對支持性環境認同度越高及參與經驗越多,其自覺健康行為改變則越多,而研究對象之參與經驗會因性別、年齡、任職部門、工作職稱及工作類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自覺健康行為改變的的預測模式中,以「社會支持」、「參與經驗」與「支持性環境認同度」為最具顯著預測力之變項。Item 不孕症婦女健康行為調查研究(2007) 廖珮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不孕症婦女健康行為調查研究 研究生:廖珮利 指導教授:賴香如 博士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在探討不孕症婦女健康行為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以九十六年度台北市某兩所區域教學醫院婦產科不孕症門診就醫之婦女為母群體,選擇兩個月的就診個案為樣本,共有204人。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收集,有效樣本數202人,回收率99%。所得資料以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 檢定、皮爾森積差、點二系列相關、複迴歸和邏輯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健康行為中,預防性健康行為稍差,但有八成以上曾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危害健康行為在一項以下,且多能採行良好飲食攝取行為及低脂飲食行為,但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超過一半以上。 二、研究對象的預防性健康照護行為會因年齡及家庭月收入而有差異;危害健康行為會因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差異;規律運動行為會因家庭收入而有顯著差異。 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之預防性健康照護行為較佳。但非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較高;複診者比初診者有較佳的飲食行為。 四、研究對象良好飲食習慣愈佳者,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比率愈低,但預防性健康照護行為、危害健康行為與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性不強。 五、個人背景因素與疾病、就診因素可解釋預防性健康照護行為有18%的變異量,且年齡為重要預測變項;可解釋危害健康行為有19%的變異量,且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及身體質量指數為重要預測變項;可解釋良好飲食習慣有31%的變異量,其中以家庭月收入及就診情形為重要預測變項;而家庭月收入、自覺健康狀況及是否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可預測規律運動行為。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分別針對研究工具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基隆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自我導向學習策略」之效果研究(2008) 吳鳳玉本研究以準實驗設計進行二組不同教學策略介入,主要目的在探討「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對國中七年級學生健康行為及健康體適能之影響,並探討介入課程應用於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發展性。 研究結果發現: ㄧ、研究對象健康行為在各向度的情形由高至低依序為社會適能、精神適能、情緒適能、文化適能、身體適能。 二、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BMI之分布屬於正常範圍,柔軟度、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分布於請加強、中等範圍以及銅牌好手之間。 三、研究對象在課程結束時,其健康行為各向度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在課程結束後二個月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在健康行為社會適能及情緒適能向度上顯著優於傳統教學,其它向度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 四、研究對象在課程結束時,健康體適能之柔軟度、肌耐力、心肺耐力項目其自我導向學習策略明顯優於傳統教學,肌力項目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在課程結束後二個月其自我導向學習策略組在柔軟度項目明顯優於傳統教學,其它項目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 五、性別是影響課程結束時健康行為身體適能與精神適能向度、健康體適能BMI與心肺耐力項目的因素,以及課程結束後二個月健康體適能肌力、心肺耐力項目的因素。 六、應用自我導向學習策略於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中,有七、八成的學習者對教學課程內容、符合需求、喜歡程度、成果發表上感到滿意,有六成表示會繼續執行,藉由自我導向學習策略的方式有助於提升學生健康行為與健康體適能之學習效果,因此將其發展於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是有其可行性與必要性。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2012) 管玉娟; Yu-Chuan Kuan本研究目的在了解臺北市某國中學生對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100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臺北市立某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採多步驟抽樣(Muti-Stage Sampling)。研究工具採自填之結構式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背景變項、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四部份,共獲得有效問卷208份。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對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正確用藥知識答對率為72.8%;態度方面偏向正向;行為方面採取「經常做到」。 二、 背景變項與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及行為之關係:「年級」、「學業成績」在「正確用藥知識」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八年級高於七年級;「父親管教方式」、「正確用藥宣導活動」在「正確用藥態度」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家人用藥行為」、「參與正確用藥課程」、「參加正確用藥宣導活動」在「正確用藥行為」方面具有顯著差異。 三、 「正確用藥態度」與「正確用藥行為」二者間呈顯著正相關( r = 0.63)。 四、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能有效預測「正確用藥行為」52.7%之總變異量。其中「學業成績」、「家人用藥行為」、「家人曾到非醫院、診所或藥局的地方購買或取得藥物」、「參加正確用藥的課程」與「正確用藥態度」能有效預測正確用藥行為。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代謝症候群知識、態度及健康行為之研究(2012) 周慧美; Hui-Mei Chao本研究目的在了解臺北市某國中學生對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知識、態度與健康行為現況及其影響的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100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八、九年級學生,採比率隨機分層集束抽樣。研究工具以自填結構式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背景變項、預防代謝症候群知識、態度及健康行為四部份,共獲得有效問卷348份。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代謝症候群知識題結果顯示為中上程度,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方面偏正向,健康行為方面,學生採取「有時做到」至「經常做到」的健康行為。 二、背景變項與代謝症候群知識、態度及健康行為之關係,結果顯示 1.「年級」、「學業成績」及「知道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代謝症候群知識有顯著性差異。 2.「家庭社經地位」及「知道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有顯著性差異。 3.「性別」、「年級」及「學業成績」與採取健康行為來預防代謝症候群有顯著性差異。 三、「代謝症候群知識」與「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二者間有正相關,表示學生的代謝症候群知識越佳,其代謝症候群態度越正向;「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與「健康行為」二者間有正相關,顯示學生的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越正向所採取的健康行為越好。 四、研究對象背景變項「性別」、「七年級」及「預防代謝症候群態度」能有效預測健康行為。Item 苗栗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04) 羅雅玲; Lo yea ling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了解苗栗縣國中生之健康行為,並探討其相關之因素,以作為各項健康問題及健康促進計劃的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苗栗縣九十二學年度之國中生為研究母群,經比率機率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回收問卷共669份,有效問卷為644份,有效回收率達92.1﹪。 根據本研究目的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健康行為現況 研究對象的飲食習慣中,極需加以改善的有:「每天喝1--2杯牛奶,含優酪乳」、「攝取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全麥麵包、蕃薯、糙米飯等」、「常喝含糖飲料,如沙士、汽水、可樂、奶昔、烏龍茶等」、「常吃甜食,如蛋糕、巧克力、糖果、派等」、「有挑食的習慣」;運動行為在「除了體育課外,每星期我至少有三次,每次運動超過20分鐘,並感覺到全身流汗、心跳很快、呼吸急促」是所有運動行為中表現稍差的,顯示學生每星期能規律運動的情形普遍不佳;吸菸及飲酒行為,有較以往增加的趨勢,第一次吸菸及飲酒的年齡亦呈現下降的情形,以10-16歲的比率為最高。事故傷害預防行為中,無照騎乘機車的情況嚴重,是今後學校交通安全宣導教育的重點之一。少數的人曾有過性行為,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在13-16歲之間,以16歲佔最多。在壓力調適方面,其中表現較好的依序是:「我會從事一些休閒活動,如逛街、看電視、聽音樂等」、「我能與同學、朋友維持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表現較差的依序則是:「會有計劃的安排功課」、「會閱讀有關心理或健康方面的雜誌或書籍」、「會適時的去讚美自己」、「當有情緒困擾時,會尋求專家或輔導人員的協助」,另外,更值得關心的是,自殺的問題,17.9﹪的學生曾出現過自殺的意念,而他們在遭遇情緒困擾或自殺問題時,很少或從不尋求專家或輔導人員的協助。 二、本研究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健康控握信念對健康行為的關係,年級越低、女生、父母婚姻完整、學業成績越好、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其各項健康行為均表現的比較好。 三、本研究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健康控握信念對健康行為的預測力,除了強勢他人控握不具有任何預測力之外,「性別」、「年級」、「學業成績」、「父母婚姻」、「家庭社經地位」均能有效預測各項健康行為。 關鍵字:國中生、健康行為、健康控握信念、飲食行為、運動行為、吸菸及飲酒行為、事故傷害預防行為、性行為、壓力調適行為Item 大學生時間分配、社會支持來源、心理狀態、健康行為與自覺安適狀態之相關因素研究(2005) 莊惠雯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大學生之時間分配、社會支持來源、心理狀態、健康行為與自覺安適狀態現況,並探討其相關因素,研究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以全國十一所大專院校之一至四年級學生共1422人為研究對象,其中1299份為有效問卷,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課餘時間分配的總時數平均為22.65小時,幾乎96.6%的人都會花費時間在娛樂上,但僅少數人會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如宗教活動(15.9%)、當義工(14.5%)。會影響研究對象時間分配之因素有「學校」、「類組」、「性別」、「居住情況」。 二、 研究對象獲得約中等程度的社會支持。主要來自家人與同儕。主要影響社會支持來源的因素與時間分配相同。 三、 研究對象自覺壓力平均屬於中等程度,而約有八成一的人有憂鬱傾向。自覺壓力的顯著預測因子為「性別」、「年級」;自覺憂鬱與所有個人因素皆無顯著的關係;且自覺壓力與自覺憂鬱間有顯著相關性。 四、 研究對象的週吸菸率為7.2%;飲酒率為6%;有規律運動習慣者佔32.5%,完全沒運動者佔35.8%;飲食習慣尚可,表現較差的行為包括:沒有服用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劑、沒有吃適量奶類、適量水果以及常吃宵夜及零食等;平均睡眠時數屬於正常範圍,但作息不正常、熬夜的情形很普遍。整體健康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身體質量指數」、「居住情況」、「社經地位」;吸菸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學校」、「居住情況」、「性別」、「類組」;飲酒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社經地位」、「性別」;飲食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社經地位」;運動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性別」;睡眠行為之顯著預測因子為「居住情況」。且有無吸菸、飲酒、飲食、運動與身體質量指數皆呈正相關。睡眠行為與自覺壓力及自覺憂鬱都呈負相關。 五、 研究對象的自覺安適狀態整體程度並不佳,比美國大學生差,各層面以「生理」層面自覺最佳,最差的則為「社會」層面。而顯著影響研究對象自覺安適狀態之因素有「身體質量指數」、「性別」;且社會支持來源、健康行為與自覺壓力都與自覺安適狀態有顯著正相關。 六、 研究對象健康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依影響力大小排序:以「社會支持來源」最具有解釋力,其次是「居住情況」及「成績」,其餘依次為身體質量指數正常者、性別、學校、父母社經地位、自覺憂鬱、身體質量指數過重者、年級。 七、 研究對象整體的健康行為與自覺安適狀態有顯著正相關。但各分項健康行為可解釋各分項自覺安適狀態的變異量並不高。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整體自覺安適狀態不佳,比美國大學生差,建議未來可以依循健康促進學校的概念,從校園著手,提升大學生整體之健康行為及自覺安適狀態。Item 行動計畫與因應計畫對運動與飲食行為階段及身體組成改變之縱貫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12-??) 黃耀宗; 林卉均; 廖淑惠; Yao-Chung Huang; Hui-Chun Lin; Shu-Hui Liao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檢驗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包括:一、對飲食與運動在認知及行為的改變;二、對飲食與運動行為階段的改變;三、對減重及身體組成改善的成效。研究對象為92位大學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平均年齡為25.40±7.82歲。在徵得同意後,進行10週的飲食與運動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介入,分別於實驗介入前、第三週及第10週填寫飲食與運動意圖量表、習慣量表、行為測量、行為改變階段量表及身體組成測量,並進行運動與飲食自我監控計畫。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及重複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處理。結果發現:一、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飲食與運動在認知及行為的改變。二、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飲食與運動行為階段的進展。三、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減重及身體組成的改善。據此,本研究做出結論: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對飲食及運動的認知、行為及身體組成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