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一所都會型公立實驗學校家長教養觀、家長參與及資本運用研究(2022) 林佳瑩; Lin, Chia-Yin實驗學校近年在臺灣備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然而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以探討教育理念、法令制度、課程與教學實踐為主,較少關注家長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以一所都會型的公立實驗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針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藉此瞭解個案實驗學校家長的教養觀、家長參與方式,以及如何運用資本以確保孩子的學習歷程順遂,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學校家長認同實驗學校探索式教育的理念,但受限於升學考試制度,在追求適性發展和文憑價值之間反覆拉扯。二、實驗學校的家長參與係藉由家長跟教師、同儕家長及孩子的互動關係,促使孩子兼顧多元學習和升學表現。三、積極動用各項資本的家長,有助於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增進其教育優勢。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政策及實驗學校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宜與不同背景的家長分享參與實驗教育的方法。 (二) 教育主管機關和實驗學校持續宣揚實驗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家長可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會資本增進家長參與之成效。 (二) 實驗學校家長宜配合學校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多元探索。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資料蒐集方法宜納入參與觀察,以深入瞭解家長參與的實際情形。 (二) 可針對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進行跨場域的比較。 (三) 可進一步分析國中三年期間家長參與和資本運用的轉變。 (四) 可針對實驗學校學生各階段的升學選擇進行深入探討。Item 國小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2019) 林慧雯; Lin, Hui-Wen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與學生學習態度的相關情形。研究中以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有效問卷317份,回收後的資料經描述性統計、t考驗、ANOVA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表現方面,學童對指導子女在家學習、參與學校活動、班級志工、親師溝通之知覺均傾向「同意」。 二、學童知覺學習態度以「學習興趣」較多,且認為讀書是件重要的事。 三、由t考驗和ANOVA分析發現,學童在不同性別、年級對於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與學習態度皆有顯著差異。 四、由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發現,高年級學童知覺家長參與班級活動與學習態度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家長和教育單位參考、並供未來研究可進行方向之建議。Item 跟著家庭作業去旅行:階級、時間資源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2014) 李昆翰; Li Kun Han家庭作業是臺灣中、小學校教育中極為常見的教學活動,但多數的家庭作業 研究僅止於現況調查,鮮少關注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家庭作業的觀念與作法。 本研究以一個國小四年級班級的教師、學生及家長作為研究對象,自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進行觀察、訪談及文件蒐集。分析研究資料後,有以下發現。 首先,教師指派家庭作業的依據主要是自身的教育經驗與個人考量,而非教學理 論。其次,當教師、學生與家長考量家庭作業時,「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教師與家長希望爭取學生的課後時間,以落實自己對學生的教育安排。另 一方面,學生則使用策略來要回自己的時間。第三,中上階級家長認為家庭作業 是一種「需要但不是很重要」的課後學習活動,他們會額外替子女安排學習課程。 相反地,勞動階級家長在子女完成家庭作業後,就不再安排學習活動。在學生進 行家庭作業與家長提供協助或指導的過程中,存有階級的差異。不同階級的學生 和家長在時間資源運用上有相異的觀念與作法。中上階級家長能夠提供各種輔助 資源,協助子女從家庭作業過程中獲益;勞動階級家長能提供的輔助資源有限, 而順其自然的態度影響子女的獲益。根據本研究所得的資料,該班級的家庭作業 實施現況存有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Item 家長參與國小生命教育之研究-以「彩虹生命教育課程」為例(2011) 陳佳慧; CHEN, CHIA-HUI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已行之有年,隨著民間團體在生命教育領域的努力耕耘,近年來有許多學校逐漸與這些單位合力推動生命教育;就國小階段而言,由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提供的彩虹生命教育課程受到全臺多數學校的青睞。然而,在學校現有教學時數不足、人力資源不夠的困境下,若能引進志工家長的力量協助生命教育之推廣,則不僅能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亦有助於紓解前述困境。本研究旨在促使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的運作更加完善,主要目的有四: 一、瞭解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之動機 二、探索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之經驗歷程 三、探討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所遭遇之問題與因應 四、分析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對個人、學生、教師、學校之意義與影響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取徑是質性個案研究,透過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相關資料,對象則包含個案學校的志工家長、級任教師、班級學生及學校行政人員,以期從多種角度探究相關問題。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之動機是多重的,促使家長持續參與的原因為參與之後帶來個人觀點的正向轉變、體察生命教育對孩子的必要性、尋求個人心靈的慰藉、及分享回饋個人所擁有的愛與學習。 二、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之經驗歷程主要在教學、班級經營及團討方面由不足而精進,並透過自修、向人請益、參與研習或其他團體來增進相關知能,至於家長和班級師生間若能擁有良好互動將產生較佳成效。 三、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所遭遇之問題在於該課程的背景、制度及設計引發執行困難、家長的相關教育知能不足導致教學挫折、班級教師未能信任和重視家長參與、及學校對生命教育晨光教學的支持有所不足。 四、家長參與彩虹生命教育不僅尋獲個人存在的價值、提供學校人力資源,亦改善了家庭成員間、學生同儕間、家長-教師間及社區-學校間的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家長參與國小彩虹生命教育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Item 參與乎?投入乎?介入乎?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2010) 王彥稀; WANG, YEN-HSI台灣自從教育改革以來,即開始逐漸強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教育基本法》及《國民教育法》的制定,家長選擇學校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皆已在法規中獲得了確立。直到近年更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家長學苑」及各縣市家長協會等組織的成立,皆是以增進家長參與權以提升學生學習為理念,足見「家長參與」已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然而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究竟是家長「參與」、「投入」抑或是「介入」?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家長參與的原因、方式、範圍及參與後產生的效果及意義。 二、探究家長與教師、學校行政人員之間的關係,彼此如何看待家長參與。 三、探究家長參與後,家長、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間的權力運作。 為能深入地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本研究採用質性的個案研究,以台北地區一所國中為研究場域,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 本研究透過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選擇學校即是家長參與的開始。 二、家長透過不同社會網絡的連結、學校日及不同的家長組織參與學校教育, 參與的範圍包括與升學相關的參與及與生活相關的參與。 三、造成家長參與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時間」及「距離」。 四、家長參與後帶給教師更多的壓力。 五、「家長參與」因權力分配及教育理念之差異,而形成參與、投入及介入 之不同。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家長參與在教育政策及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Item 不同性別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2013) 葉靖岑; Chin Chen Yeh本研究旨在探討: 正義國中的不同性別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事務時表現出那些行為特徵。深入探討男性與女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經驗,目的在於了解不同性別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意涵及其異同。研究問題如下: 一、 了解男性及女性家長實際參與家庭教育、班級及學校教育事務的情形。 二、了解男性及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中,參與的動機、方式、程度與範圍。 三、了解男性及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行為關注焦點之異同。 四、了解男性及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與人際關係經營之關聯性。 本研究係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主要以深度訪談為分析資料之來源,並輔以訪談情境之觀察與相關會議之參與觀察。依據這些資料,研究者試圖從中尋找出在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上,不同性別家長參與的動機、所採取的途徑、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 影響男性家長與女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因素包含了「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家長成長的歷程」、「家長間之人際脈絡關係」、「職業聲望」、及「時間因素」等遍及文化、社會、學校氛圍與個人層面的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對不同性別家長的參與行為產生重要影響,使得男性家長參與行為表現出若干種明顯的行為特徵,例如顛覆「傳統的父職角色」、「工作雖忙碌,時間許可願意參與」、「選擇性的參與」、「學校基層工作參與意願低落」以及為「獲取成就感」而參與;而女性家長參與行為亦表現出若干種明顯的行為特徵,例如以「家庭為優先、孩子第一」為原則、「參與由基層工作做起」、扮演「協助者、執行者的角色」、抱持著「默默行事、頭銜次之」的心態、「自我價值感提昇」以及參與「學校決策層級」比例提高。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並對後續研究提供若干建議。Item 宜蘭縣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2008) 李宜恭; Yi-Gong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育人員與家長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態度、類型及角色層級之看法,並了解家長參與的影響因素及如何有效促進家長參與的方法,進而提出改進國中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建議。 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以自編之「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調查問卷」為工具,以宜蘭縣國中教育人員與家長為母群體,分層隨機抽取223名教育人員與188名家長進行施測,有效樣本為教育人員201名、家長160名。 所得資料使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卡方檢定及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茲歸納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中教育人員與家長對家長參與的態度都抱持積極的看法。 二、教育人員對家長參與的態度,因個人變項及學校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家長對家長參與的態度,因個人變項及學校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四、教育人員對家長參與的類型,因個人變項及學校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五、家長對家長參與的類型,因個人變項及學校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六、在家長參與的類型中,以「校務行政決定參與」的看法差異最大。 七、最適合家長參與的角色層級,依序是「支援者」、「溝通者」、「倡議者」、「旁觀者」、「決策者」。 八、家長最適當的參與途徑,多數贊同以「班級」、「學校」家長會參與。 九、影響家長參與的主要因素是「過於忙碌」、「教師與家長缺乏聯繫」、「教師與家長理念不同」、「教師工作繁忙」及「家長欠缺能力與溝通技巧」。 十、促進家長參與的主要因素是「以子女的教育為前提」、「溝通教育理念」、「教師與家長經常聯繫」、「配合家長時間」和「減少教師行政工作」。 根據上述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制定明確的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令 (二)表揚及肯定家長付出,並重視家長成長 二、對家長與民間家長團體的建議 (一)有系統的結合民間家長團體,發揮教育影響力 (二)家長應建立正確觀念,投入積極態度,促進教育進步 (三)家長應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形 三、對學校教育人員的建議 (一)辦理親職活動的時間應考慮到家長的方便性 (二)協助教師成立班級親師協會 (三)教師應積極主動與家長聯繫Item 國民中學輔導組長領導家長志工實施學習輔導方案之行動研究(2016) 吳佩璇; Wu, Pei-Hsuan本研究利用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研究者在教師兼任輔導組長的過程中,希望可以利用行政資源來協助學生建構學習策略。研究者主要引進的資源為家長志工,試圖透過培訓家長志工來協助實施學習輔導方案。由於學校正式的授課內容並沒有包含正向「學習心態」與「時間管理」課程,藉由家長志工的空閒時間到校協助學生建構學習策略,頻率為每週一次,確實掌握學生的執行狀況。並將研究結果加以整理歸納,且針對本研究執行過程的缺失加以檢討,最後提出建議與改進,以作為學校行政人員在領導家長志工時的應用,並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 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蒐集的資料包括:家長與學生活動參與滿意度調查表、學生的執行情形調查表、學生的施測量表結果,以及研究者的現場觀察記錄與領導反思紀錄,來檢視研究者領導家長志工的歷程與結果以及學生的收穫。 經過七個月的實施,研究結果顯示: 一、教學領導方案之實施歷程為需求評估、目標擬定、方案規劃、執行控管與成 效評估。 二、家長志工對教學領導之看法多為正向肯定。 三、學生參與家長志工實施之學習輔導方案後在認知、情意與技能均有所收穫。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供國民中學輔導組長作為領導家長志工時的參考,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Item 台中市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2005) 周承淑; Chou, Chen Shu本研究旨在了解台中市各國民中學(含三所市立高中附設國中部)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現況與相關問題,調查分析台中市各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之意見,據以提出具體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參考。本論文以自編之「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輔以訪談研究進行實證調查,有效樣本包括家長260人、教師349人、訪談對象5位。調查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薛費法事後多重比較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以α = .05的顯著水準進行考驗之後,獲致以下幾項結論: 一、台中市公立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其整體運作績效良好,且助力多於阻力。 二、教師對於「參與學校事務範圍與內涵」中,屬教師專業部分及學校人事部分,仍持保留態度。 三、教師及家長均希望家長不僅參與班級事務且能協助全校性事務。 四、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最大的問題,在於未曾參與學校事務的家長欠缺認同感。 五、教師及家長對於「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看法都有差異存在,學校應努力建立共識。 六、研究對象均認同「干預」的存在,但普遍認為可防範於未然。 本研究並提出下列各項建議: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重視家長組織,辦理幹部研習。 (二)肯定家長付出,予以公開表揚。 (三)重視家長成長,主動關懷協助。 (四)提升教師知能,落實導入活動。 二、對校長的建議 (一)依法公正治校,防範參與變干預。 (二)運用溝通技巧,化差異為共識。 三、對學校人員的建議 (一)落實教育改革,形塑人文校園。 (二)規劃親師座談會,強化彼此合作。 (三)廣設溝通管道,重視家長意見。 四、對教師的建議 (一)了解家長需求,迅速反映意見。 (二)做好經師人師,全面參與關懷。 五、對家長會的建議 (一)建全組織運作,建立各種制度。 (二)專人負責業務,建置資源網站。 六、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納入私立國中,增加校長或學生。 (二)研究方法方面:可採用個案研究及觀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