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Item 360度回饋法影響輔導科實習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2005) 邱盟淑; Meng-Shu Chiu近年來重大教育政策與方案,如「教訓輔三合一」、「九年一貫課程」與「心理師法」,皆影響著輔導科實習教師自我效能與成效。本研究即符合時代趨勢,運用360度回饋法探索攸關需求、評估與推廣,希望能深入剖析,獲取在專業領域方面運用的進展。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準實驗法,以九十三學年度實習於台北縣市之國民中學輔導科實習教師,前後測接受360度回饋後輔導自我效能的改善程度,並與對照組作比較分析,研究對象總計60位。將問卷填答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加以統計分析後,研究結果發現:1.對於實習學校整體與教學、導師或行政實習感到滿意。2.實習教師在實習學校可獲得Bandura理論中提升自我效能的來源,如語言服、替代學習等,並有不錯的整體輔導自我效能信念,五個層面屬於中上程度,其中「輔導工作價值的效能」最高,「輔導推展價值的效能」和「輔導技巧的效能」其次,最後「輔導過程的效能」和「輔導工作能力的效能」。背景變項中任教科目「本科」比「相關學科」在「輔導推展價值的效能」高。3.「360度回饋」未能有效促使輔導自我效能整體層面,但「輔導過程的效能」層面卻有進步。4.但「360度回饋」輔導過程的效能顯著優於「現行師資培育評估制度」。最後,本研究提出對教育主管當局、師資培育機構、教育實習機構、實習教師實務建議及後續相關理論研究之方向,以供參考。Item Angoff標準設定之判斷者的評估(2017) 張夏石; Michael Scott Sommers在標準設定中,專業的判斷者根據表現水準描述(Performance Level Descriptors, PLDs),扣合到標準化測驗的分數,並據以區分將學生的能力表現。這個流程通常決定了分數對學生的意義和決策人員對測驗的使用,例如,通過/未通過的決定、或優秀/平均/未通過等,也就是說,這些決定與標準設定判斷者之評估密切相關。在典型標準設定中,專家學者小組的判斷者接受訓練,評估符合表現水準的考生是否能答對測驗題目,接著互相討論判斷的結果。標準設定的組織者,則會提供回饋讓判斷者了解其決定對影響考生之通過和未通過比例的影響和其他的測驗使用情形。此外,整個標準設定過程,判斷者在訓練中被要求提出對於了解相關概念和想法之熟悉性與自信程度的自我報告,以及是否正確地來運用判斷。Angoff標準設定是廣泛被使用於區分設定的方法之一。這個方法中,專家判斷小組對於學生的能力做出判斷,以評估學生能夠於表定時間中正確回答測驗題目。此流程相當重要,然而,有關如何地預備判斷者在標準化設定中的角色,所知仍有限。 本研究數據蒐集是由一所臺灣的大學發展之本土外語測驗和共同歐洲參考架構(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CEFR)所對應的題項而來,包括聽和讀兩個小組都加以實施。本研究採用兩種共同使用的評量方法,以瞭解預備判斷者對於Angoff標準設定和判斷精確性的關聯。判斷的精確性是以答對率判斷的相關性(p相關)和方均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和截止分數判斷(Cut-off Score Judgments, CSJ)來測量。在第一次評估時,判斷者以PLDs加以訓練,然後測試其對於PLDs切合測驗知識的PLDs和判斷精準性;第二次評估時,則在訓練中介紹判斷的測量精確性,對於概念和想法的熟悉性和自信程度的相關情形,發現最終判斷的測驗精確性於熟悉程度和自信程度之間沒有相關。除了主要發現之外,進一步觀察到精確的語詞說明,對於判斷的精確性是非常重要的。也觀察到以RMSE和CSJ來對精確性做出差異決定優於p相關。本文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在訓練Angoff標準設定判斷者的結論和建議,也指出本研究限制所在。Item Bowen自我分化諮商團體於共依附特質傾向青少年之成效與療效因素初探(2016) 劉瓊珊; Liu, Chiung-Shan本研究旨在探討Bowen自我分化諮商團體於共依附特質傾向青少年的成效與療效因素。本研究採混合研究之嵌入式設計,主要以質性研究探討本團體對於具共依附特質傾向且有感情困擾之青少年的幫助和療效因素;輔以量化研究探討本團體於提升共依附特質傾向青少年之自我分化、人際親密能力、及自我概念之成效。本研究採前實驗設計之單組前後測設計,並增加團體結束後三個月的追蹤測,依據Bowen理論的自我分化概念,設計八週,每週二小時,共十六小時的諮商團體。本研究六位團體成員為北部某專科五專生,其在中文版共依附量表(The Spann-Fischer Codependency Scale)之平均分數高於3.00,於目前或曾經有感情困擾且自覺在關係中有共依附特質傾向。本研究於團體前後,並於團體結束後三個月時進行量表施測,團體結束後一週進行半結構訪談;量化資料以無母數Wilcoxon配對符號等級檢定進行分析,質性資料則以現象學為研究取向,並以主題分析法進行編碼及分析。 本研究質性資料分析結果,團體對成員的幫助,包括:(1)自我的成長與朝向分化;(2)親密與自主的平衡;(3)學習關係困擾的解決方法等三個向度;本團體的療效因素則包括:(1)家庭與人際互動經驗的覺察;(2)對他人經驗的體會與共鳴;(3)團體提供溫暖信任與回饋的環境;(4)幫助成員解決問題等四個向度。量化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團體於提升成員自我分化、人際親密能力與社會自我概念上具有顯著立即性效果,而於提升成員心理自我概念上則無顯著立即性效果;再者,團體於提升成員人際親密能力與社會自我概念上具有顯著之三個月追蹤性效果,而於提升成員自我分化與心理自我概念上則無顯著之三個月追蹤性效果。 最後,本研究綜合討論質性與量化研究結果與發現,並對未來相關研究與諮商實務工作提出若干建議。Item Debriefing團體在處理校園危機事件的應用之研究(2006) 曾毓芬; TSENG YU FEN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成員受校園危機事件的衝擊程度與因應方式,並了解以debriefing模式介入校園危機事件的成效與適用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法進行資料的收集,以自編之「校園危機事件中應用分享支持團體之調查問卷」和「校園危機事件中應用分享支持團體(debriefing)之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蒐集39位校園debriefing團體成員,及3位debriefing團體帶領者之意見。問卷所得量化資料,透過次數分配、百分比與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訪談質化資料則以逐字稿內容依主題歸納的方式進行分析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校園危機事件發生後,學校成員普遍處於高壓力狀態,並多數以第1~3天壓力感受最大。最大壓力指數會因學校及因應行為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目前壓力指數則受因應行為不同影響而有差異;二、因應方式上,學校成員大多會找人談論此事,且對象以同儕最多、老師次之,而老師的協助輔導是主要的正向因應行為項目;三、在debriefing團體過程部份,大多數的成員表示自己投入參與程度高,且認同debriefing模式的作法;在debriefing團體結果部份,有五成以上成員肯定各分項的助益感受,並有七成以上成員肯定團體的整體助益;四、3位debriefing團體帶領者一致認為,debriefing模式十分適用於校園危機事件的處理,同時提出現存的困難、需求及建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學校危機處理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DIF分析在小樣本情境中的效果—以視障生和普通生在國中基測數學科之DIF為例(2007) 蘇旭琳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焦點組一百人的情況下偵測DIF的偵測效果,希望能了解增加參照組人數、調整能力分組組數等策略是否能提升偵測效果。本研究共分為三個部分,研究一和研究二為模擬研究,研究三為利用實證資料進行DIF分析。研究一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能力分組組數對於檢測效果的影響,依變項為DIF的正確偵測率和第一類型錯誤率。研究二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使用不同偵測DIF方法時調整樣本人數比例對於偵測效果的影響,依變項與研究一同。研究三參考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結果對於九十四年和九十五年第一次國中基測數學科普通生和視障生的實際作答反應進行DIF分析。研究一結果顯示,在焦點組一百人且能力有差異的情況下,能力分組組數以兩組的結果最能夠兼顧正確偵測率和第一類型錯誤率,此組數即被研究二所採用。研究二結果顯示,在焦點組一百人的情況下,樣本人數比例和能力差異是影響偵測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焦點組五百人的情況下,方法和試題DIF比率是影響偵測效果的主要因素;若控制在能力有差異的情況下,對於焦點組人數較少(如一百人時)時採用MH-2搭配樣本人數100/1000(焦點組/參照組)的組合具有較佳效能,可以達到正確偵測率0.703、第一類型錯誤率0.073的結果。研究三結果顯示,九十四年和九十五年第一次國中基測數學科當中各有兩題、一題產生DIF,並對於可能原因進一步予以解釋。Item EMDR介入PTSD治療歷程與效果之個案研究(2011) 謝馨儀EMDR是一項緣起於西方國家的新興治療方法,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其對創傷之療效,然而臺灣地區缺乏相關研究,故本研究試圖應用EMDR於國內之臨床心理治療實務、進行一個探索性的個案研究,藉此瞭解PTSD案主在參與EMDR治療過程中的經驗,以及評估PTSD案主在接受EMDR介入過程及治療前後的差異,企盼國內應用EMDR的起點自此開啟。 本研究之PTSD案主在接受美國總會認可之EMDR治療師參與治療,於結案後,由研究者邀請成為研究參與者。研究者於EMDR治療結案後四個月及六個月,與研究參與者及其太太進行訪談、並進行觀察,並在徵得研究者參與者同意之情況下,蒐集治療過程中的相關紀錄以及案主自我觀察紀錄。研究者將PTSD案主於接受EMDR介入前後之歷程撰寫成為一治療案例,並且將有關資料進行整合與分析,歸結出 PTSD 案主在參與 EMDR 治療過程中的經驗,以及 PTSD 案主在接受EMDR 介入過程及治療前後的差異,並進一步討論PTSD案主使用精神用藥之影響。 本研究之整理與發現如下: 一、本案例之PTSD案主與太太共同參與前後為期四個月、共計19次的療程,期間透過EMDR處理了三項創傷事件,案主的身心狀況獲得大部分的舒緩,因此結束EMDR療程,在後續的追蹤亦發現案主的身心適應狀況相當穩定,並無嚴重的復發情形。 二、本案例之PTSD案主在參與EMDR治療過程中的認知想法轉換為正向、情緒感受則消除了負向情緒;案主在EMDR治療過程中的生理感受較不敏銳,但在治療結束時皆能進入放鬆之狀態。 三、經歷嚴重發病及EMDR治療之後,本案例之PTSD案主大多數的症狀已經解除,在身心警覺度和生活功能方面,相較於發病前的程度是有差別的;然而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源時,案主能夠運用EMDR治療過程學習到的新技巧進行自我安撫以恢復身心狀態的平衡。 四、本案例顯示出EMDR的介入以及精神藥物造成PTSD案主的身心症狀改善情況是二者相輔相成造成的效果; EMDR治療師與案主所建立的信任關係開啟了案主穩定接受身心合併治療之契機。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進行以下討論:(1) 案主「發病」後的生理症狀及求助管道,反應出國人的壓力反應及求助行為;(2) 本案例之EMDR介入過程,協助案主正視與處理創傷議題,且介入過程符合創傷療癒之原則與策略;(3) EMDR之介入,有效協助臺灣地區案主解除情緒和生理症狀,並造成認知上的轉換,顯示EMDR具跨文化之效用,且案主之改善情況符合國際創傷性壓力研究學會治療指導手冊所提醒治療目標新興之關注面向;(4) EMDR合併藥物治療,打破案主生心理的惡性循環;(5) EMDR介入與案主自陳之進步情形,療效呈現一致上升的現象。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及相關討論,建立一則以EMDR介入治療PTSD之邏輯模型,並進一步提出有關實務及研究上的建議,以供後續參考。Item EVALULATING RELATIONS OF SOCIAL-COGNITIVE VARIABLES AND PERSONALITY TO ACADEMIC SATISFACTION: UTILITY FOR TAIWANESE UNDER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 黃子倫; Tsu-Lun Huang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verif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 applying to under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aiwa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extended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SCCT by examining the personality, social-cognitive variables (self-efficacy, interest, performance),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examined (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s and males in the measured variables, (2)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easured variables, (3) the predictors of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4)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purposed model based on the SCCT. Participants were 440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y completed the NEO-FII, the Realistic and Investigative domains of CII, and three self-designed scales, which are Confidenc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ale, Performance Scale,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Scale in relation 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M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SEM.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interest, performance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2) the intercorrelations between certain measured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 (3) personality, self-efficacy, interests, and performance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academic satisfac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4) the modified model based on the SCCT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data in this stud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CCT model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measured variables were discussed.Item Hill夢工作在短期藝術治療上的應用與療效之分析(2011) 朱惠瓊; HUI CHUANG CHU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夢工作在短期藝術治療上的臨床應用,同時探究其治療效果,期待能夠應用於實務工作場域。本研究以質性分析中樣版式分析法以及紮根分析方法的概念,分成兩研究:研究一探索夢工作在短期藝術治療上的臨床應用情性,共計邀請5位研究參與者介於22-30歲之間,平均年齡26.6歲。研究者擔任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對參與者皆進行8次的藝術治療歷程,每次約60分鐘治療歷程,並隨機於6-8次中抽取1-2次進行IPR人際訪談,從治療歷程與IPR訪談資料中,以發現取向質性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展出一合適的夢工作應用在短期藝術治療上的工作模式樣版,主要包含三個階段:探索階段、洞察階段、行動與結束階段,每一階段中輔以藝術治療的介入,進行夢境探索工作。研究二為探究夢工作在短期藝術治療上的治療效果,採紮根方法進行分析,同時蒐集歷程與訪談質性資料,探討本工作模式之改變機制與治療效果。共計22位參與者,以及兩位治療師,依照時間與地點配對,分別進行6-8次,每次約60分鐘。22位參與者於治療結束之後,接受追蹤訪談,所得之質性歷程資料以手動分析文本方式進行紮根理論資料編碼與分析,結果歸納出夢工作的治療效果階段可分為治療開始前、正式治療期間與治療後,另分別有抗拒、治療師因素、個案個人覺察因素以及媒材因素等影響治療歷程的因素存在。期中來自於個人覺察因素,包含個人內在的轉化、來自個人與創作歷程與行為的療效、與治療師互動以及負向感受。據此結果提出一治療歷與療效內涵的改變機制模式。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研究討論,並對未來研究以及藝術治療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Item 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2009) 楊依璇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Maslow需求層次論為基礎,透過了解不同需求層次成年人需求變化的歷程,探討需求變化之影響因素、改變路徑,建構需求改變歷程模式,並藉由了解高峰經驗對需求之後效,確認需求的不同改變機制。本研究透過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訪談十六位成年人需求改變經驗並對訪談逐字稿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得出下列結論:一、本研究研究參與者之生理需求趨於滿足,健康型自我實現需求涵括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超越型自我實現需求內涵較為歧異。本研究另發現「跨性別需求」、「變動需求」二種其他需求,但均非研究參與者共有之基本需求。二、在需求層次變化上,本研究發現需求出現時間按階層有先後差異,需求相互重疊,需求變化順序大致如Maslow所說「由低往高變動」,但其變動順序並非按六階層次序更迭,而是跳往當時情境中最迫切需要的需求。三、本研究發現四十三個需求改變影響因子,分別隸屬於個別因素、系統因素、存有因素,共同交互作用決定需求改變路徑。四、本研究發現十四條需求改變路徑,除了過去文獻提及之需求量的改變、需求滿足量的改變之外,還包括需求內涵質的改變。五、需求改變後,個人主體性反應包括「接納」、「尋求滿足」、「忽略」三種。六、需求滿足之後效在不同滿足程度有所差異。當需求較原先滿足但尚未達到足夠滿足時,個人體驗到滿足經驗而開始追求此需求滿足,需求較原先擴大;當需求達到相對滿足或個人對需求滿足有所把握,個人不再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此需求,需求反而縮小。七、需求改變歷程模式是個人與需求改變影響因素交互作用之動態歷程。需求改變影響因素使個人需求層次往十四條需求改變路徑產生改變;個人又對改變後的需求狀態做出「維持不變」、「尋求滿足」、「忽略」三種主體性反應,其反應與需求改變因素交互作用產生下一次的需求改變刺激,如此循環不已。八、高峰經驗是需求改變影響因子「超越經驗」之一部分。個人經驗高峰經驗之後效包括「更有信心,對未知不擔心」、「感覺被愛與疼惜」、「與世界相連,不孤單」、「感覺平安」、「較能接納自己與他人」、「生理狀況變好」、「外在形象改變」、「更謙卑臣服」、「事情解決」、「願意愛人」、「覺察內在覺受,處在當下」、「更能放下不執著」、「害怕抗拒」十三種。換言之,高峰經驗能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產生正面效應。但若研究參與者在經驗高峰經驗時自我與世界未完全融合,其價值觀會影響個人看待高峰經驗,當其對高峰經驗抱持負面看法,高峰經驗便對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九、研究參與者經驗高峰經驗後產生「需求滿足產生改變」、「超越需求產生改變」兩種改變機制,其中以「需求滿足產生改變」占多數。Item Mednick聯結理論之檢驗暨中文遠距聯想測驗之解題歷程分析(2009) 吳清麟; Qing-Lin Wu中文遠距聯想測驗係任純慧、陳學志、練竑初、卓淑玲(2004)根據Mednick(1962)發展的遠距聯想測驗,並考量華人使用中文字之情形編製而成。其題目包含三個中文刺激字,如:生、天、溫,要求受試者找出一個能與這三個刺激字各自組成合法雙字詞的目標字,如:氣。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所依循的Mednick聯結理論,後續研究對於該理論檢驗結果並不一致(李秀瓊,1999;林緯倫、連韻文、任純慧,2005;Coney& Serna,1995;Gough,1976;Milgram & Rabkin,1980;Ward,1969),且現今亦沒有以中文單字為刺激材料所建立的聯想反應階層,便無從得知中文遠距聯想測驗的理論基礎是否與Mednick所述者相同。除此之外,黃博聖、陳學志(2003)針對個體於中文遠距聯想測驗解題時的內在歷程提出假設,認為個體在本測驗的解題歷程蘊含與創造性思考歷程相同的要素。然而,此說法卻同樣缺乏實徵研究加以支持,導致現有中文遠距聯想測驗的效度普遍不高(任純慧等人,2004;黃博聖等人,2003)卻不得其解。倘若研究者能對於中文遠距聯想測驗的理論基礎以及解題歷程有更深入的瞭解,或許便能改善目前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效度普遍不佳的現況。因此,本論文便透過三項研究檢驗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所依循理論,以及分析個體於中文遠距聯想測驗解題時的內在歷程。研究一採用研究參與者於中文字詞聯想作業的聯想反應檢驗Mednick聯結階層概念的三項效果假說,結果顯示強度與順序兩項效果與假設相符,而比例效果則否。研究二先建立以聯想反應詞彙出現頻次及其順逆向關係預測詞彙聯結強度之迴歸方程式,再探討參與者在不同目標詞彙聯結強度之中文遠距聯想測驗試題表現會否與其在其他創造力測驗分數之相關值有所差異,藉以瞭解詞彙聯結強度對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效度之影響。結果符合預期,低目標詞彙聯結強度(即遠距概念)之試題其與效標作業的相關值顯著大於高目標詞彙聯結強度(即近距概念)者。研究三則探討個體進行中文遠距聯想測驗解題時,於解題之初及詞彙聯想與搜尋階段時的可能情形。結果發現個體在解題之初,挑選刺激字進行聯想時,最容易受到刺激字擺放位置所影響,其次為目標詞頻;在詞彙聯想與搜尋階段,個體會分別採用類疊式、循序式及跳躍式等聯想方式進行詞彙搜尋。其中,循序式與跳躍式聯想所使用比率愈高,觸接到正確答案的機率愈高;反之,類疊式聯想則否。此結果與假設相符,表示個體於本測驗的解題歷程確實與創造性思考相仿。綜合本論文的發現,除了為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本身效度研究累積相關實徵證據,並提供往後研究在試題編製的參考,以期使中文遠距聯想測驗的發展更加完善。Item 一位創業家的生涯韌力與生命轉化歷程(2023) 黃乃儀; Huang, Nai-Yi當 AI 浪潮來襲,產業快速被翻轉的同時,任何行業都不再安穩,我們正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而面對今日詭譎多變的職場生涯,我們是否應借鏡創業家的創新精神與生存思維來經營管理人生,並且具備創業家的耐力、毅力和決心,從他們的堅強之中,反思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他們的難處和不易中,學習到原來處理艱難有另外一種方式與格局?藉由探究創業家的生存之道,從而在他們身上學到另一種處世智慧和與時俱進的態度,用以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塑造良好的職涯道路。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一位創業家在逆境下的生涯韌力發展與生命轉化歷程。研究者採用敘事分析法,透過「非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輔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的方式來收集資料,探討一個過巨大生涯困境的創業家,在遭遇重大創傷、飽受危機侵擾之際,是以何種態度來面對自身的處境、如何深刻的自我反思並轉換思維來看待生命的挫敗和壓力、及如何尋求更積極方式來突破與超越,並接納自己不完美,從而找回自我能量的蛻變轉化歷程。本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參與者在經歷逆境磨難發展出生涯韌力之歷程,主要有六個階段,分別為「逆經的衝擊」、「面對逆境的態度」、「發展出策略復原力」、「行動與實踐」、「創造新的能力與經驗」、「經驗的反思與擴展」。(二)研究參與者經歷生涯逆境後的生命轉化,可歸納為兩個向度:「接納與臣服:順應生命之流」、「超越限制:拿回自己的力量,為人生負責」。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讀者、教育及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Item 一位教育工作者自我蛻變之敘說研究(2008) 陳正馨; Cheng-Hsin Chen本研究旨在探究擔任教育工作的研究者藉由自我敘說而經歷自我蛻變的歷程。研究所提出的問題是:教育工作者的原生家庭教養模式為何?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是如何影響並形塑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原生家庭教養模式下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經歷自我的現身、爭戰及變裝歷程?藉由敘說的歷程,教育工作者自我再生之契機為何?研究採用敘說研究的方法論及「整體—內容」之分析法來呈現研究結果。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基於錯愛、親子界限不清及錯誤教養模式的代間傳承,讓教育工作者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主要包括四大類:(一)「主導性」(二)「保護翼」(三)「指責性」(四)「親子界限不清」。 二、教育工作者原生家庭教養模式對自我的影響與形塑包括十大類:(一)缺乏自信(二)活在別人眼光中(三)缺乏挫折容忍力(四)缺乏問題解決能力(五)擁有負向的自我概念與生命腳本(六)界限不清(七)家庭的複製品(八)對親職教育的恐懼(九)容易不快樂(十)長期缺憾下,內在的需求蠢蠢欲動。 三、教育工作者不易掙脫家庭影響與形塑的主要原因有四:(一)初期不易覺察家庭對自我的影響與形塑,不自覺的陷入了過往「制約」下的陷阱。(二)中期已覺察家庭對自我的影響與形塑,卻因教育工作者的自我設限,在「自我應驗預言」與「懶散逃避的心態」驅使下,讓自我不易掙脫過往的束縛。(三)在自我蛻變的歷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先經歷「變裝自我」的爭戰歷程。(四)教育工作者無力背負「不孝『順』」的罪名。 四、教育工作者在自我敘說歷程中展現自我再生的四大資源:(一)「覺察、選擇、行動下的自我再生」(二)「解決導向思維下的自我再生」(三)「心理位移自我書寫下的自我再生」(四)「擁有宗教信仰力量下的自我再生」 最末,根據研究的結論來進行綜合討論,並提出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反思與本研究的限制及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進行研究時之參考。Item 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2013) 許佩瑜; Pei-Yu HSU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的親生阿嬤。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年輕女性,我從一位研究者的角度,輔以質性研究取向之敘事分析為研究方法和阿嬤對話,並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呈現其生命故事。在與阿嬤、文本來回反覆對話及反思中,不僅以孫女的心與眼眸深入貼近,更重新呈現出一位一九三○年代出生的童養媳,於重重不自由的家庭文化與時代背景下,從自卑中淬煉出堅強韌力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由深度訪問阿嬤,開啟自己對其童養媳生平故事暸解的旅程。祖孫女兩人將重新回到那出生富家名門,卻在淡水小鎮以童養媳身分拚搏七十多年的生命脈絡,進一步的深度理解「童養媳」之身分是如何滲透與影響阿嬤的童年、學業、婚姻、家庭與自尊。希望透由此探索能描繪其生命所承載之不凡經歷,並了解阿嬤她是如何看待這一切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試著理解童養媳身分,如何伴隨阿嬤走過她生命中每一刻的悲歡離合。 最終,透由祖孫女心連心的敘說與陪伴歷程,研究者期待能更加靠近阿嬤、認識阿嬤,也完成其對自己生命故事被「完整傾聽、完整保留」的心願。本研究除了呈現出一個孫女兒認識與靠近阿嬤的歷程,更試著以女性作為敘說探究的主體,呈現阿嬤的生命本質,令讀者能理解當代童養媳女性在磨折與苦難下,不屈不撓的多元內涵。Item 一位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的移情認識之分析(2006) 黃淑清; Shuching Huang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位精神分析治療取向專業治療師,在治療歷程中,認識及實踐移情知識。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此位女性治療師與一位案主所進行之二十次的個別心理治療之治療後訪談,為本研究主要的資料來源,並以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建構兩人關係」是治療師認識移情最主要的核心信念,而治療師主體的感知是認識移情最重要的方法,且移情認識的發展是一不斷調整及緩慢的歷程。因移情是藉由治療師與案主之動力引動而獲致認識,所以移情認識的結果對治療師及案主都產生足以影響的力量。研究發現移情認識為主軸之心理治療進行時,治療師的角色及移情認識所產生的作用是多重相互影響的。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治療移情認識的獲得、在治療過程中的運用、對治療師的訓練,以及未來的研究上,皆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心理治療師、移情、精神分析Item 一個團體領導者的自我敘說(2005) 蘇陳端; Tuan Su-Chen本文以自傳式研究法撰寫記錄研究者自身學習成為一位團體領導者的歷程,企圖以個人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對團體諮商有興趣的同伴,並從個人的探索中,整理出有助於團體領導者養成的學習歷程。 本研究中呈現成為一位團體領導者慢慢地跟著課程以及實習的腳步,漸漸成為一位團體領導者的學習歷程。研究中清楚描述所經歷過的學習內容,也深刻反映學習過程中曾面臨到的困境以及想辦法突破的因應之道。整個學習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累積實務經驗,學習者從參與團體、觀察團體、與協同領導者合作、以及獨立帶領團體的經驗,透過不斷接受督導以及使用客觀錄影帶回饋,修正自己的口語與非口語行為;而督導的指導、示範與態度對於學習者幫助非常大,錄影工具的運用也可以讓督導回饋的訊息更多元,輔助自我觀察,以培養未來自我督導檢核的能力仔細的紀錄。 最後研究者對本研究進行討論與,並根據自身的學習經驗提出未來團體領導者訓練的規劃以及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一個諮商師的親子關係經驗對其諮商專業影響之自我敘說研究(2005) 張怡敏; Yi-Min 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諮商師之親子關係經驗對其諮商專業的影響。研究採用「自我敘說」的方式,並以敘說研究的方法論以及「整體—內容」之分析方法來形成研究的結果。研究結果如下: 一、諮商師在親子關係的經驗有三方面,分別為「界限」、「情緒」與「找回自我」。 二、諮商師在親子關係的經驗對諮商專業的影響有三: (一)諮商師在親子關係中「界限混淆(enmeshment)的經驗」會影響其對個案產生「過於討好」或「厭惡拒絕」的反移情。 在這部份對諮商師與諮商專業提出的反思為: 1. 「自我覺察與反思」以及「接受督導」能釐清自身經驗對諮商過程的影響。2. 清楚而穩定的「諮商架構」有助於諮商師維持諮商時該有的界限並增加己身對反移情的覺察。3. 習得建立諮商架構的能力對諮商師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會產生「學習遷移」之效果。 (二)諮商師在親子關係中的「情緒經驗」會增強其藉由「成為諮商師」來彌補情緒壓抑之缺憾與滿足自身人際及自我價值需求的動機。 在這部份對諮商師與諮商專業提出的反思為:1. 諮商師在童年時期與重要他人或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情緒經驗將會對諮商師的經驗有較大的影響力。2. 諮商師的「負傷經驗」是否對諮商有正向效果,端視諮商師個人對經驗轉化的能力。 (三)諮商師在親子關係中「找回真實自我的修正性經驗」會影響其對不同學派諮商理論的喜好與學習,並深化同理心與情緒反映的能力。 在這部份對諮商師與諮商專業提出的反思為:1. 人的成長是來來回回而前進的過程。2. 諮商師個人的成長經驗能增加其對個案「防衛與抗拒」的同理與接納。3. 諮商師自我成長與諮商理論的學習是相輔相成、彼此相互整合而精進的。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與反思,並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三位婚姻暴力受暴婦女之賦能歷程(2008) 蕭玉玫; Hsiao, Yu-Mei本研究旨在瞭解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的賦能歷程及其賦能要素內涵。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法,邀請三位曾經歷過婚姻暴力,自認目前已走出婚暴且具有某些賦能感的本國婦女(年齡介於31至55歲),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Zimmerman (1995) 賦能理論為依據,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進行訪談逐字稿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主要分為四個部份呈現: 1. 從受暴到賦能─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的故事:依照時間序呈現每位受訪受暴婦女在暴力籠罩下的生活經驗及其走出婚姻暴力的賦能過程。 2. 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之賦能要素分析與討論: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暴之賦能要素包括(一)個人內在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想要控制的動機」、「知覺控制感」、「自我肯定感」、「經濟層面的自我效能感」、「知覺到負向感受的減少」,以及「知覺到正向感受的產生」等六類,其下共含29個成分;(二)互動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對問題的覺察」、「對資源的覺察」、「技巧的發展」,以及「重新建構觀點」等四類,其下共含9個成分;(三)行為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投入職場與提昇競爭力」、「情緒或壓力管理行為」、「積極抗暴行動」、「社會支持網絡的支持」、「表現利他行為」,以及「增加社區/社群/社交互動參與」等六類,其下共含18個成分。 3. 受訪受暴婦女賦能歷程之初步探討:受訪受暴婦女的賦能歷程可略分為(1)初始階段:賦能引發於覺察問題、失控感與控制動機的存在,或社會支持網絡的主動介入;(2)預備階段:覺察資源或發展技巧為採取行動前的準備;(3)行動階段:採取具體行動以直接影響事件結果,以及(4)結果階段:產生賦能成果並開啟另一賦能循環等四個階段。然而,這些階段並非截然劃分,而且,各賦能要素在整個賦能過程中其實是穿插互動、往返前進的,並非單純的線性關係。 4. 受訪受暴婦女賦能歷程之重要面向變化的討論:受訪受暴婦女的賦能歷程包含(一)暴力的因應或對抗:由覺察暴力問題到學習如何因應或對抗暴力;(二)情緒或壓力的抒解與掌控:由失控無力感到發展情緒或壓力的掌控技巧與支持系統;(三)經濟上的自主與掌控:投入職場與提昇競爭力以增加經濟掌控力;(四)人際的互動與連結:從社交孤立到人際互動連結與利他行為表現,以及(五)自我價值感的提昇:走出婚暴的賦能歷程即是自我價值感的提昇過程等五個重要面向,並且有其大致的先後發展順序。前四者在受訪者走出婚暴的整體賦能過程當中,顯示有互為影響並同步提昇其自我價值的情形,故自我價值感的提昇可謂受訪婚暴婦女走出婚暴之賦能歷程的核心面向。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受暴婦女、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Item 三種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閱讀策略運用與摘要表現影響之研究(2010) 陳茹玲; Ju-Ling Chen本研究透過兩個實驗探討不同閱讀能力大學生閱讀策略使用差異,以及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閱讀策略運用及摘要表現的影響。 實驗一以42名不同閱讀能力的台灣師範大學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放聲思考原案分析,探討不同閱讀能力的大學生在閱讀策略使用上的差異。結果顯示,高閱讀能力的大學生比低閱讀能力者在精緻化策略、重新建構策略、理解監控策略的使用較頻繁。實驗二根據實驗一的發現,針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較少使用的策略設計三種閱讀策略教學課程,並進一步探討不同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學生策略使用與摘要表現的影響。 實驗二的研究對象為83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其中,19名學生接受精緻化策略教學課程(實驗一);20名學生接受組織統整策略教學課程(實驗二);24名學生接受理解監控策略教學課程(實驗組三);另有20名學生為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四週,每週一節(50分鐘)的閱讀策略教學課程;控制組不接受教學課程。所得資料以共變數分析、趨向分析驗證假設。結果顯示: 在中測,閱讀策略教學對三個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有增進效果,不過在摘要能力上,只有「理解監控策略教學組」有顯著增進效果。 在後測,閱讀策略教學對三個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有增進效果,其中,「組織統整策略教學組」的增進效果比「精緻化策略教學組」、「理解監控策略教學組」為高。在摘要方面則是只有「精緻化策略教學組」與「組織統整策略教學組」對於學生的摘要能力有提升效果。 四週閱讀策略教學結果顯示,閱讀策略教學課程有助於三個實驗組大學生的閱讀策略運用。實驗組在前、中、後測的趨向分析結果顯示,各組學生在其所接受訓練的閱讀策略類型之使用進步情形呈現直線趨向。摘要能力方面,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於「組織統整策略教學組」、「精緻化策略教學組」的摘要表現有增進作用,其中又以「組織統整策略教學組」有較佳的摘要能力增進效果。至於,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理解監控策略教學組」的摘要能力增進作用,則會受到文本難度影響,當文本比較簡單時,讀者的摘要表現較好,當文本變難時,讀者的摘要表現反而不理想。Item 不倒的力量—復原力對身心障礙者家長壓力調適之影響(2016) 鍾偉元; Chung,Wei-Yuan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者家長的壓力經驗、調適壓力的復原因子,以及復原力對身心障礙者家長壓力調適之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並以「立意取樣」之方式,挑選出4位孩子障礙類別及障礙程度不盡相同,但都有良好復原力量之家長進行深度訪談,由家長們復原歷程的生命故事,呈現與分析身心障礙者家長在養育孩子時的心路歷程與調適方式。研究結論如下: 一、身心障礙者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易出現憤怒不平、憂鬱無助及心疼不捨等多種負向情緒。 二、身心障礙者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易面臨教養照顧、工作生活轉變、手足子女心理調適及家庭經濟等壓力經驗。 三、成功調適壓力之身心障礙者家長具備多元之內外在復原因子,內在復原因子主要有心境轉變、保持人際互動、堅持不放棄、維持生活品質、提升特教知能及活在當下等六項;而外在復原因子則有加入支持性團體、家庭支持、宗教信仰及社會支持等四項。 四、復原力對身心障礙者家長之壓力調適具有正向思考、知足感恩、問題解決、圓融處事、適度放鬆、重視孩子優勢及勇於承擔等多元之正向影響。 依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以供身心障礙者家長、特殊教育工作者參考,對身心障礙者家長的建議有:秉持活在當下的樂觀信念、加入身心障礙支持性團體、多進修與學習特教專業知能、主動尋求親友及宗教支持及維持家庭及自身的平衡。而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建議則是:重視身心障礙者家長之壓力議題、多辦理身心障礙家長知能研習、提供多元特教資源與福利訊息、加強落實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與安置以及進修心理輔導與諮商專長。期望本研究能對身心障礙者家長具有參考依循之正面意義,並讓教育、社福相關單位更重視身心障礙者家長壓力及復原力等相關議題,提供良好的支持方案。Item 不同人口變項大學生之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差異比較(2007) 林彥伶; Yen-Ling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關係,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台北縣市、宜蘭縣、桃園縣及新竹市)之大專院校大一至大四之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靈性安適量表、社會興趣量表、幸福感量表及基本資料表。量表回收後的資料,以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主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自覺健康狀態、信仰之有無的大學生在靈性安適量表總分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級及家庭社經地位的大學生在靈性安適量表總分上沒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自覺家庭氣氛的大學生在社會興趣量表上之得分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級及出生序的大學生在社會興趣上沒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級、自覺健康狀態、社團、自覺家庭氣氛、從事不同休閒活動及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大學生,在幸福感分量表「知足喜樂」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自覺健康狀態、社團、自覺家庭氣氛的大學生,在幸福感分量表「憂煩無力」上之得分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幸福感分量表「知足喜樂」及「憂煩無力」上之得分沒有顯著差異。 四、大學生在靈性安適分量表「追尋生命意義」之分數對社會興趣總分最具有預測力;大學生社會興趣量表總分對幸福感「知足喜樂」分數最具有預測力。 本研究對上述結果提供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及教育輔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