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Item 從音樂表現風格的轉變探討巴赫小提琴無伴奏第三號奏鳴曲之演奏詮釋(2001) 路耀祖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作品是小提琴演奏曲目中必備的一環,但如何詮釋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巴羅克時期作品卻成為演奏者的一大挑戰。為求正確的依照巴羅克時期作品特質的語法,必須要先了解巴羅克時期小提琴的音樂特質與演奏習慣;其次再根據不同時代對此一作品演奏上的不同處,了解其樂譜版本與演奏變遷的脈絡。最後根據以上各項探討,整理出較為適切中肯的演奏詮釋方向。Item 南管音階論(2002) 大友理; OHTOMO, Tadashi南管音階以五聲音階為基礎,但是部分管門有大七度音程,而且二個音擁有同一個名稱,如五空管的乂和,四空管的六和、和等。換句話說,其被認為是同一個音。其他樂種很少有這種現象。 筆者借用了古琴音樂等中國古代音樂的「均」之概念。雖然不能獲得直接的答案,但是分析這些大七度在實際樂曲裡的運用時,也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詮譯上述大七度問題,筆者亦試圖在中國以外的傳統音樂中尋找類似的用法。當初以為日本雅樂等比較有系統的樂種可能亦有大七度的問題,但最後找到的卻是日本民歌。 本論文所界定的範圍,是以南管的音階結構、「管門」及大七度問題為主。為了進一步討論大七度問題,並將南管與含有大七度的日本民歌進行比較分析。研究方法以「均」此一概念為主,試圖探討上述問題。Item Item 帕格尼尼《六十變奏曲,作品十四》的演奏詮釋(2002) 陳靖媖帕格尼尼,以炫麗奪目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與風格,征服了整個歐洲,只可惜像他這樣的怪傑,並沒有門生得以繼承衣缽,想要瞭解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藝術,最直接的的資料便是他的小提琴作品。 帕格尼尼的一生,具有相當濃厚的傳奇性色彩,對於這位天才,許多人充滿了好奇心,但帕格尼尼沒有門生繼承其衣缽,他生前所出版的作品寥寥無幾,因此有許多有心人士在描述他時,總是穿鑿附會一番,從人性的角度去推測,愈是不可捉摸卻很想知道的,就愈會去猜測他,也因此流傳下來的總總傳言,其真實性是大打折扣。據說帕格尼尼生前在許多信中有表示他想出版自己的作品,而且在信中附上解說,教人如何達到各種特殊的技巧,但他始終沒有完成這件事情,因此,後人便極力的找尋他的作品。 帕格尼尼為小提琴寫了多首的主題與變奏曲,《六十變奏曲,作品14》只是其中之一,它包含了各式各樣的技巧(泛音除外)及各個大調,其主題的影子從頭至尾都清晰可辨,架構簡潔,和聲的進行以Ⅰ→Ⅳ→Ⅴ→Ⅰ為主。這份詮釋報告,除了《六十變奏曲》的詮釋之外,也從各個角度去探討帕格尼尼的音樂風格與技巧,期望在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之前,能先對他的作品特性與風格有通盤的認識與瞭解。Item 理夏德˙史特勞斯 小提琴奏鳴曲 作品18演奏詮釋報告(2002) 梁鐘尹小提琴奏鳴曲作品的產量相當的豐富,學習小提琴的人士想必也是多多少少接觸了其中的作品。從大家所熟悉的作曲家,如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等等。但大家在印象中對理夏德‧史特勞斯這一位作曲家,彷彿停留在他所作的絃樂器樂作品上的印象比較模糊。所以筆者想藉由對作曲家以及樂曲本身的了解之後,對此曲能有更深入的認識。也希望能夠對此曲感興趣的愛樂者,提供一些粗淺的見解。Item 時間洪流中的共振與獨白--穆欽斯基單簧管作品《時光樂曲》之演奏詮釋(2002) 華瀛琪; Hua, Yin-Chi在音樂創作的演進過程裡,單簧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到二十世紀,經由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共同努力,無論在曲目範圍與新技巧的拓展方面,都有極為顯著的成果。 二十世紀音樂的整體風格可以用百家爭鳴這個詞來形容:因為不但有更多新的寫作理論被提出,連作曲家鎖定的創作素材,也不再侷限於古典音樂文化的中心——歐陸。 穆欽斯基(Robert Muczynski, b.1929)於1983年為單簧管與鋼琴完成的作品《時光樂曲》,作品編號43(Time Pieces Op.43),相較於其他知名的二十世紀單簧管作品,無論在樂器個別氣質的捕捉、整體音樂的演奏效果,甚至樂曲創作的意義上,都有其不遑多讓的水準。樂曲中不但展現了作曲家個人的風格,也將單簧管迷人的魅力發揮地淋漓盡致。 由多方研究相關的樂譜、文獻,以及作曲家本人的錄音後,能夠提供演奏者以更豐富的視界、角度詮釋此一作品,以演奏者再創作的價值,呈現出穆欽斯基於《時光樂曲》中賦予的藝術性。Item 泰雅Lmuhuw歌謠之研究—以大漢溪流域泰雅社群為例(2002) 賴靈恩; Lai Ling-En泰雅族的「Lmuhuw歌謠」無論音樂或歌詞都屬於古老的形式,「Lmuhuw」在泰雅語中指的是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場合所展現的特別形式,在傳統的泰雅族社會是佔有特殊的社會功能與影響力。歌謠中所傳述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有關祖先的起源、遷徙、部落分佈等歷史性的記載與影響著泰雅族倫理規範、道德準則、生命禮俗、禁忌等層面的「祖訓」。 在泰雅族各個社群部落裡,或多或少都流傳著如此類型的歌謠,但因泰雅族分佈廣闊,本文僅以大漢溪流域的泰雅社群為研究範圍,透過各社群所流傳下來的歌謠,來探討各社群的族系、遷徙、部落開拓、以及祖訓與Gaga等問題,藉由音樂的分析希望能尋找出屬於Lmuhuw歌謠的音樂特質,並嘗試由音樂的觀點來檢視此流域社群與族系的親疏關係。 本文在內容上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第二章說明Lmuhuw歌謠是屬於泰雅族音樂中的哪一類型,並探討其社會功能,與史詩的關係。第三章是從歌謠中所描述的遷徙,來探討整個大漢溪流域的社群與族係之關係。第四章就歌謠中有關部落開拓歷史的傳述,逐一探討此流域的四個社群:馬卡納奇群、馬里光群、合歡群、大嵙崁群各群的部落開拓史及部落分佈情形。第五章針對歌謠中的祖訓,來探討Gaga與歌謠之關係。第六章將歌謠以音樂分析的方式,來討論Lmuhuw歌謠的音樂結構、旋律與歌詞的運行模式及音樂特色。第七章歸納本論文所研究的各個論點提出結論。Item 多元文化態度與音樂偏好─以族群為面向之桃園縣國小學童調查研究(2002) 胡珮玟本研究以族群為面向,探究國小學生多元文化態度,及其對各族群童謠的偏好。分析影響兩者的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族群、性別、年級、在家使用語言情形,及音樂學習經驗,最後探討文化態度和童謠偏好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針對桃園縣原住民國小學童最多的大溪及僑愛兩所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以等量及簡單隨機抽樣,選取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學生各223 人為研究對象。首先探討文化與音樂的關係、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童謠、族群態度、音樂偏好等相關文獻;接著根據文獻探討結果,以研究者設計之「多元文化態度量表」及「族群童謠偏好量表」為研究工具,由研究者親自施測,了解學生的多元文化態度,及對福佬、原住民、國語及客家童謠的偏好情形。調查所得資料經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大溪鎮國小學童的多元文化態度傾向正面,族群印象、自我及族群概念、一般文化態度也都趨於積極正向。 二、學童對整體童謠的喜好,以及對國語、原住民童謠的偏好積極正向;但對福佬及客家童謠的偏好則消極負面。 三、族群、在家慣用語言、年級,為影響多元文化態度與族群童謠偏好的主要變項。 四、影響多元文化態度的變項為族群、在家慣用語言、在家使用語言種類多寡,以及年級;性別及在家接觸語言則不會影響。 (一) 原住民學童的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與自我及族群概念比非原住民學童積極。 (二) 在家慣用原住民語的學童,其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自我及族群概念,以及一般文化態度,較慣用國語及閩南語者積極。 (三) 在家使用單一語言的學童,其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自我及族群概念,及一般文化態度,均較使用兩種以上語言者積極。 (四) 四年級學童在整體多元文化態度,及各分量表的表現均較五、六年級學童積極正向。 五、影響族群童謠偏好的變項為族群、在家慣用及接觸語言、性別、年級,以及音樂學習經驗的有無及長短;在家使用語言種類多寡則不會影響。 (一) 非原住民學童在整體童謠喜好、以及對福佬、國語、客家童謠的偏好表現上,均較原住民學童積極。 (二) 在家慣用原住民語的學童,對原住民童謠的偏好高過慣用國語及閩南語者;慣用閩南語的學童,對福佬童謠的偏好高過慣用原住民語者。 (三) 在家接觸原住民語的學童,對原住民童謠的偏好比在家接觸閩南語者積極。 (四) 女生比男生更偏好原住民童謠。 (五) 四年級學童在整體童謠喜好,以及對各族群童謠的偏好表現上,均較五、六年級學童積極。 (六) 有音樂學習經驗的學童,對國語童謠的偏好比沒有音樂學習經驗者積極。 (七) 音樂學習經驗達2~3 年及3~5 年的學童對客家、福佬,及整體童謠的偏好最為積極;音樂學習經驗達5 年以上的學童,其童謠偏好最為消極。 六、學童的多元文化態度與童謠偏好並無相關。整體多元文化態度及各分量表的積極與否,並不影響其童謠偏好。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就教學實務、教育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音樂科情意教學與國中生情緒之關係研究(2002) 謝婉如; WAN-JU HSIEH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階段音樂科情意教學的現況,並瞭解情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進而發展設計出具體的教學方案─音樂情話方案。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選取台北市某國中一年級學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透過個別訪談、教學實驗、量表及問卷整理以獲取相關資料,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 音樂情話方案對學生有正面之影響。 (二) 情意教學有助於學生學習動機與能力的提昇。 (三) 音樂教師於音樂以外的情緒教育,甚至其他領域知能須再加強。 (四) 學校教學資源的共享與統整有助於教師的教學設計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過程中雖遇有許多的問題,但以整體檢視,對學生與教師皆有正面的影響。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茲提出幾點建議作為參考: (一)對課程設計的建議:音樂教育需增加情緒教育的教材設計,兼顧趣味性與系統意義 ,並增加自我認知的課程。 (二)對教學活動的建議:音樂情話方案實施應視不同特質的班級予以彈性調整,亦可延伸至不同學習領域、不同年齡層的教學中。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發展更合適的研究工具與評量工具;繼續研究不同年齡層實施可能造成的影響;探究不同學校及不同國家實施後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追蹤音樂情話方案的後續發展。Item 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研究(2002) 盧秀嫚本研究旨在探究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研究。針對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探討教養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其次經由「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問卷調查,瞭解音樂教師與非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之現況;最後針對音樂教師與非音樂教師進行訪談調查,藉以深入瞭解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現況之差異,並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期盼作為教養子女音樂學習成長參考之依據。 本研究目的有四:一、瞭解音樂教師與一般家庭對子女音樂學習成長背景的影響;二、探究音樂教師與一般家庭對子女音樂學習成長教養方式的影響;三、比較音樂教師與非音樂教師之人格特質及專業能力對教養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的影響;四、根據研究結果,歸納音樂教師之人格特質及專業能力對教養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分析,所獲得之結論,作為音樂學習參考的依據。 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壹、音樂教師專業能力有助益於子女音樂學習成長 一、音樂教師專業背景有助益於子女音樂學習動機與提高學習興趣 二、音樂教師專業能力有助益於子女音樂學習的啟發 三、音樂教師音樂成就對子女學習成長的正面影響 貳、音樂教師人格特質有助益於子女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音樂教師人格特質具有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二、音樂教師人格特質可促進健全人格的培養 三、音樂教師可正向輔導學習障礙以增進學習效果 參、音樂教師教養方式能提供音樂學習成長規劃之參考 一、重視子女音樂性向與學習動機以提供適性的教育發展 二、重視學習心理與行為以鼓勵樂觀面對學習壓力 三、審慎擬定周詳之音樂學習規劃Item 以德國民謠探討音樂與地理之統整教學(2002) 許慧寧為因應即將於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實施的國中九年一貫教育,配合教改之基本理念與精神,本研究嘗試以德國民謠做為「藝術與人文」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設計之橋樑,目的在將音樂投射到地理的大環境來欣賞,並帶入人文層面的認知,引發學生對人文的關懷,養成接納多元文化的國際觀;透過跨領域的協同教學或單元主題的課程統整教學設計,提昇音樂教師的教學效能。 本研究第一章首先探討德國民謠與當時社會歷史的發展背景,比較北、中、南德在人文、地理環境上的差異所造成各區民謠風格的獨特性。第二章則從十一位德國作曲家的出生地,分析民謠和地緣對作曲家創作的影響情形,並研究其引用德國民謠之作品。第三章再依據前兩章的發現,設計完整的課程統整方案架構、教學活動計畫、學習目標、教案與學習單;透過教學實驗的檢視,證實由德國民謠導入音樂與地理課程統整的可行性。 本研究結果將提供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和「社會」跨領域整合之教學模式,做為教科書出版商或有意開發跨領域統整課程設計的教師參考之用;不過,教學實驗也發現這項統整教學雖可橫向連結不同領域的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增進學習成效,但是教學時間較長,對於有進度和升學考試壓力的「社會」領域而言,的確不易配合實施。因此要落實九年一貫的理念與精神,唯有教學正常化一途。Item 從結構主義探討音樂創作的思維(2002) 吳逸瑩一提起『音樂的結構』,十之八九,都不約而同地會蹦出『曲式』(form)這個字眼來。從古自今之各個音樂時期,無論是中世紀的單音音樂(monophony),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以複音音樂(polyphony)為主的時代,注重形式美上的平衡、要求客觀、以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主音音樂(homophony)為發展重點的古典音樂時期,強調情感宣洩的重要性、重視個人主義、尚主觀、以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為趨向的浪漫樂派,甚至於到二十世紀打破調性限制、解放節奏、將結構瓦解而形成解構…;在這漫長的音樂發展過程中,『音樂的結構』一直佔有一席之地,不曾被忽視過。 古典時期(Classical era)可說是最注重音樂結構的時代,但在這個時期,音樂的結構指的是『曲式』(form);曲式在音樂中的地位變得大為提高,且明朗化,而音樂多以規律的樂句、樂段結構、分段式的結構(尤其為sonata form)原則呈現,其在曲式上的表現更被確立,並以終止式明確地劃分樂句;雖是如此,但實際的狀況卻是超出這個『曲式』框架的藩籬為多,這在莫差爾特(W‧A‧Mozart)、貝多芬(L‧v. Beethoven)(尤為後期)的作品中可發現到。浪漫時期(Romantical era),則和古典時期著重抽象的觀念、只求表現形式上“美的理想”大為不同;浪漫派的音樂是自由奔放的,形式上較無拘束、曲式對當代的作曲家而言重要性大為降低,他們所著重的是在內容及主觀的表現,古典時期的曲式仍常出現,但使用的伸縮性很大,樂曲中段落的結構更自由、多變化,因此將傳統的曲式加以變形屢見不鮮。二十世紀音樂中,曲式的地位則越見渺小;不過,可發現人們對『音樂的結構』認知,已由外在的曲式向內在的抽象結構發展,不可否認的,曲式是音樂結構中的一環,但萬萬不可在這兩者之間劃上等號啊! 結構主義所注重的即是事物的內在結構,但在內在結構之前,不可少的是表面的外在結構;從外在結構到內在結構,可探尋出其“本質”。本論文將結構主義的概念放進音樂的結構中,便可避免目光如豆地視『曲式』為『音樂結構』的等義詞,以較宏觀的角度來分析音樂的結構,從而在音樂創作上有一番醒思。Item 葛人傑《林肯郡花束》指揮詮釋之比較研究(2003) 沈明尚本論文之研究範圍著重在作者生平的資料蒐集、民謠採集的重要性、《林肯郡花束》的音樂特質、樂曲分析、配器法及指揮法的研究。由於葛人傑在音樂史的地位上先後是鋼琴家、民族音樂學家、作曲家而後是教育家,加上國內對於這位作曲家的背景非常陌生,所以筆者先從文獻著手來瞭解葛人傑的成長及各時期的轉變,以期能在演出詮釋上有所助益。 接著再從葛人傑創作之風格特色、樂曲分析、配器法等角度來探討《林肯郡花束》的特質,然後再加上筆者親身指揮之經歷與參考其它指揮之經驗,經多方觀摩融會貫通之後,研究並歸納出如何成功地指揮本曲,在最後將結果作一總結。 另外筆者在論文中補充了歐、美、日及我國管樂的發展,期待能藉本文讓國人更加瞭解管樂團的歷史、演進發展及未來展望,並接納新興管樂合奏曲,達到介紹及推廣的目的。目前許多美國的音樂研究所已將指揮碩士及博士學位更加細分為管弦樂團、管樂團、合唱團三個專門的領域,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也會漸漸地跟進,並肯定管樂團的合奏訓練及音樂教育功能。Item 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歌聲發展狀況與歌唱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2003) 郭冠妤; Kuo Kuan-Yu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的歌聲發展狀況、歌唱學習動機、與兩者之間的相關情形,同時,分析不同年級、性別、校內音樂性社團經驗與校外器樂學習經驗等背景變項學童的歌聲發展狀況與歌唱學習動機是否具有差異。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方便取樣選取新北市某國小之三年級與五年級共143位學童為研究對象,使用莊敏仁建置的「兒童唱歌聲音測驗」工具,以及研究者根據Eccles的期望-價值理論所自編之歌唱學習動機問卷為研究工具,分別進行歌唱測驗與問卷調查,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的歌聲發展階段分布很廣,呈現出兩極化之現象,全體研究對象的歌聲發展階段平均數為第7發展階段,五年級學童的歌聲發展狀況略高於三年級學童。不同年級、性別、校內音樂性社團經驗與校外器樂學習經驗學童的歌聲發展狀況,皆未達顯著差異。 二、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的歌唱學習動機頗高,在期望信念與價值信念皆呈現肯定認同之態度。不同年級、性別、校內音樂性社團經驗與校外器樂學習經驗學童的期望信念皆達顯著差異,而價值信念僅在性別及校內音樂性社團經驗達顯著差異。 三、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童的歌聲發展狀況與歌唱學習動機之間呈現顯著低正相關,五年級學童在此兩者的相關性高於三年級學童。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學校行政單位、音樂教師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之研究與探討(2003) 沈翠琴; Hsen, Tsue-chin布拉姆斯的鋼琴作品一直是相當受到注目的,在鋼琴音樂史上絕對是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無論在旋律、和聲、音響等各方面,布拉姆斯展現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創作素材的運用上,布拉姆斯擅長於利用一個簡單的動機音型或節奏發展出許多種形式,經由增減音符時值或是模糊動機原本的樣貌等各種不同的手法,將之擴大成一個樂章,甚至於一首樂曲。 經由仔細地分析和研究布拉姆斯的作品,常會發現隱藏在龐大樂曲之下的內容,其實素材的來源是相當簡單的,只是創作的手法較為複雜而已。這種以精簡的素材,巧妙地加以靈活運用的創作手法,使得布拉姆斯的作品在繁複多變的外貌下,其實清楚地呈現出條理分明,完整而統一的結構和樂念。這點無疑地和貝多芬很相似,而布拉姆斯也的確受到貝多芬的影響,特別是在他早期的鋼琴作品中可以清楚地見到。靈活運用一個簡單的動機音型或節奏,巧妙地變換出各種形式並加以發展,正是貝多芬最擅長的手法之一。而布拉姆斯將此做法更加地拓展開來,運用了主題變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的手法 ,形成了超乎鋼琴音樂的渾厚的和聲音響和類似「交響化」的音樂表現,充分地展現了他對「鋼琴」這項樂器的精確掌握和獨特的思考看法。 在曲式結構方面,布拉姆斯雖然以傳統的曲式來創作,卻不會受其限制,在音樂的內容上不斷地嘗試突破與創新。處在浪漫主義盛行的十九世紀,布拉姆斯年輕時期的作品風格仍不免帶有些許浪漫主義的色彩,在精神上甚至是大膽與冒險的,予人一種粗曠樸實的樣貌,音樂也顯得較為狂放自由。然而在他早期作品裡頭的某些慢板音樂中,卻彷彿可以見到他晚年時所創作的一些鋼琴小品(例如Op.117、Op.118、Op.119等)中那種內斂深遂的意境。 除此之外,在布拉姆斯的音樂中時常出現的帶有國家民族色彩、像聖詠般莊重而博大的旋律進行,往往使人為之動容不已,深深感受到其音樂樸實中所具有那股偉大的力量,而這種音樂風格的產生和布拉姆斯本身的成長背景有關。眾所週知布拉姆斯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對政治十分地敏感,對德國的文化傳統有著真摯的熱愛。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時,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堅定地表明了加入自願軍的決心,而當普魯士贏得勝利之後,布拉姆斯完成了一部合唱鉅作《勝利之歌》(Triumphlied op.55)呈現給德皇威廉一世,表達他對德意志民族所取得的傲人勝利的狂喜之情。布拉姆斯對國家民族的熱愛轉化在音樂當中,表現出一種莊嚴而祥和的音樂風格,這也是布拉姆斯的作品中所獨樹一格的特色。 今天所要探討的作品: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Piano Sonata No.3 in f minor Op.5),在他的鋼琴作品中可說是規模最龐大的作品。五個樂章的奏鳴曲形態、充滿交響化的音樂處理,以及涵蓋許多不同種類的音樂形式,使得這首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層次的音樂色彩。布拉姆斯的音樂一方面是內省而深刻的,同時卻也具有浪漫而富於情感的一面,這兩者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但這正反映出布拉姆斯真實而率直的一面。而同時要掌握這兩種差異極大的音樂特質,正是演奏者所必須面臨的最大精神上的挑戰。至於樂曲中無時不在的艱難的鋼琴技巧也是演奏者所必須極力去克服的。因此可以說這是一首需要腦力、體力、耐力三者同時具備的龐大作品,這也是此曲之所以吸引許多演奏者躍躍欲試的一大原因。而仔細去分析這首作品,更會發現,在浪漫主義盛行的十九世紀,布拉姆斯如何在古典的形式上,努力地尋求創新與突破,它所賦予鋼琴奏鳴曲嶄新的生命力和面貌,使得這首作品無論在學術研究或是演奏詮釋上都深具價值和意義。Item 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2003) 林幸寬; Lin Hsing-kuan論 文 摘 要 布魯克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將其卓越的音樂創作當作是神聖的使命,呈現對宗教的狂熱。音樂史上探討布魯克納的作品皆以其交響曲為首,於是筆者選定其中一首,布魯克納唯一有標題的交響樂作品[第四號交響曲降E大調-浪漫]為論文題目。 本論文先就布魯克納的時代背景生平及音樂風格開始探討,之後介紹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的創作歷程、首演經過及音樂特質,而後深入樂曲分析;包括曲式、結構、和聲進行以及配器法的列舉探討。指揮法是筆者於此研究中重要的一環,透過對樂曲的認識,針對處理交響曲時所採用之指揮法及音樂上的詮釋做深入地探討。除了從現場演奏與有聲資料的版本比較中,領略各指揮家的風格與詮釋以期洞悉原作的精髓,再加上筆者個人的心得,而提昇實際的指揮技巧與音樂內涵的掌握,以期能儘可能地達到作曲者的原創性。布魯克納對自己作品的精確要求一改再改,以及各指揮家的自行刪改作品,導致樂譜的版本相差太多,各家詮釋並不完全依循原作差異性很大,也都是研究範圍之內。結尾再綜合研究之所得,歸納成此論文之成果。Item 從柴可夫斯基小夜曲作品48號與巴蘭欽之舞作來探討其音樂與舞蹈之關係(2003) 蕭明佳Item 國中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之現況調查研究(2003) 沈敬惠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在組訓參賽上的實施現況與工作 壓力之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國中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之現況調 查研究」之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九十一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國中 組直笛合奏參賽學校之校內指導教師實施調查研究。問卷回收整理後,將有效問 卷153 份以SPSS 10.0 進行統計分析。經描述性統計(次數分配法、平均數、標 準差)、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薛費法事後比較考驗 (Scheffe Method)統計分析後,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學校規模為40 班以下的國中直笛合奏團,其指導教師的工作負荷顯著高於 41 班以上的國中直笛合奏團。 二、不同學校地區的國中直笛合奏團,城市學校(含省、縣轄市),其校方對直 笛合奏團參賽成績的期望顯著高於鄉鎮學校。 三、任教年資為11~20 年的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對直笛合奏教育目標的 認同度顯著高於任教年資為10 年以下者。 四、任教年資為21 年以上的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其學校、指導教師、導 師、家長對直笛合奏團的獎勵與支持,顯著高於任教年資為10 年以下與 11~20 年者。 五、現階段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高度認同「直笛合奏教育目標」與「校際 音樂比賽的教育功能」。對於「直笛合奏技術指導」、「教學現況」、「學生學 習狀況」、「組織運作」、「團員組成」方面的認同度均達中上程度,認同度最 低的為「鼓勵與支持」方面。 六、現階段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認同「教師期望」、「教師工作負荷」、「時 間壓力」、「比賽曲目」為組訓參賽最主要的工作壓力來源。 七、九十一學年度優等與非優等參賽成績的國中直笛合奏團比較分析之討論: (一)優等隊在過半數團員學過他項樂器的經驗背景上,遠多於非優等隊。 (二)優等隊在組訓參賽期間,每週6 節以上的直笛合奏課程需求;以及在 非音樂比賽組訓期間,每週3 節以上的直笛合奏課程需求較非優等隊 來的多。 (三)優等隊在團長與副團長的職務設立、團員聯誼、學生負責團務的組織 運作上,皆優於非優等隊。 (四)優等隊在具有直笛合奏團優良成績傳統的比例、校內外音樂活動、直笛 合奏樂曲經驗上,皆多於非優等隊。 (五)優等隊對團員遴選的認同感高於非優等隊。 (六)優等隊減課與鐘點費支付的實施情況多於非優等隊。 (七)優等隊指導教師在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工作上,較易感到成就感。 (八)非優等隊已有“過度練習比賽曲目、抹煞學生的音樂興趣”之負向反應 出現。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除對教育行政單位、國中直笛合奏團指導教師提出若 干建議,俾作為未來規劃音樂比賽及學校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之參考外,並對未 來研究者提供後續研究之建議。Item 台灣國樂發展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 ~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2003) 陳俊吉本論文分三個主要部份﹕一.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二.『國樂』之樂種有關的文獻整理,三.1949—1970年間國樂作品的探討分析。 第一部份說明書寫本論文的動機,由於過去對『國樂』之樂種的研究,較少有作深入的分析,尤其台灣早期的國樂,不論是有聲資料或樂譜方面即將瀕臨消失的命運,引發筆者研究的動機。故筆者特別選定1949—1970年間所經常被演奏的國樂合奏曲,排除中樂西奏、西樂中奏、歌曲伴奏及各樂器的獨奏形式作採樣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作品分析為主軸,歷史文獻、人物訪談為輔。希望藉由本論文中,透過音樂作品的分析,試找出當時的音樂風格及創作手法。 第二部份為歷史文獻回顧整理的部份,主要分為兩段時期作為說明。一.民初在大陸的國樂發展(1919—1949年),二.台灣光復前後的國樂發展(1949—1970年)。探討的對象只限於當時社團活動最主要的中廣國樂團,其餘社團不作討論。 第三部份為國樂作品探討分析,經由樂譜文獻的整理與解讀,筆者將當時所演奏的國樂合奏曲,依作品體裁的形式分為四類來作樂曲實質上的解析。分別為﹕齊奏曲、重奏曲、合奏曲、器樂領奏曲。藉由這樣的分類,能將作品的形式作有系統的整理與分類,清楚看出當時不同體裁所呈現出的音樂風格,另外也能看出整個時代性整體的音樂風格。Item 魏拉.羅伯斯大提琴作品<<小組曲>>(Pequena Suite)及斗期大提琴小品風格與詮釋(2003) 黃媖敏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的音樂正興起後期浪漫及國民樂派的風潮,這股風潮衝擊著全世界的音樂,當然也包含了位於南美洲的巴西。魏拉•羅伯斯(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就是在這個風潮之下影響的作曲家,也是巴西二十世紀的代表作曲家,為巴西音樂之父。 魏拉•羅伯斯的音樂以優美的旋律著稱,在他成長的過程及工作中,受到當時西方作曲家的影響甚深,加上魏拉•羅伯斯對巴西音樂中特有的節奏及色彩等元素的運用,使其音樂風格得以在以西方音樂為主流的世界中,獨樹一格,在本研究中對於魏拉•羅伯斯的音樂風格及形成也將有深入的探討。 魏拉•羅伯斯尚未以作曲家及指揮家的身分活躍於世界樂壇之前,是位大提琴演奏者,以演奏大提琴維生,也因此開啟了筆者研究這位非歐陸出身作曲家大提琴作品的動機。 魏拉•羅伯斯的大提琴作品大多是他早期的創作,內容以小品為主,其中最早出版,也是唯一由魏拉•羅伯斯親自授權出版的,就是本研究中主要探討的《小組曲》(Pequena Suite)。魏拉•羅伯斯在此組曲中所運用的風格及樂曲形式,對於他後來的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魏拉•羅伯斯在所有作品中所運用的西方及巴西複合風格,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已早有雛型。筆者將在本研究中針對他早期的大提琴作品特色及往後的大提琴小品創作,做比較及探討。透過樂曲分析及其作曲手法的運用,來了解魏拉•羅伯斯早期作品的重要性及影響。 魏拉•羅伯斯以大提琴演奏者的觀點,對於大提琴器樂曲上的突破及運用,以及魏拉•羅伯斯在婚後,妻子露西莉亞•奎瑪雷斯(Lucília Guimarães,1886~1966)對其作品中鋼琴伴奏部分的影響,亦為本研究的探討要點。 國內音樂界對於南美洲音樂的論述甚少,樂譜及錄音資料的收集更是不易,也加深了本研究的困難。本研究的參考論述,主要以Lisa M Peppercorn、Simon Wright、Eero Tarasti及魏拉•羅伯斯音樂協會主席Alfred Heller等學者的著作為依據。中文譯名,以國立編譯館所編定的《音樂名詞》及李均豪先生所譯的“維拉-羅伯斯”一書為主。 拜現代網路資訊發達之賜,藉由網際網路的流通,使得資訊得以遍及世界各地。在本論文的寫作過程中, 有相當多的資料得自魏拉•羅伯斯博物館(Musem Villa-lobos)的協助及查詢,提供手稿資料遠距服務及查詢上的協助,在此特別感謝博物館員Marcelo Rudolfo 先生,以及巴西出版社Fermata do Brasil 的Simon de Aquino先生所提供的樂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