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38
  • Item
    十九世紀藝術歌曲及歌劇中奧菲莉亞之瘋狂與死亡
    (2024) 賴珏妤; Lai, Chueh-Yu
    奧菲莉亞(Ophelia)是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在《哈姆雷特》(Hamlet, 1599-1602)中原創的角色。在《哈姆雷特》複雜且多重的劇情下,相較於其他角色,莎士比亞對奧菲莉亞著墨不多,奧菲莉亞在莎士比亞作品的女性角色中也不是最出名的,但她卻是十九世紀諸多藝術家的靈感來源,經常出現在文學、美術與音樂作品中。許多作曲家以奧菲莉亞的瘋狂場景與死亡場景作為題材創作藝術歌曲,如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五首奧菲莉亞歌曲》(Fünf Ophelia Lieder, WoO 22, 1873)、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三首出自《哈姆雷特》的奧菲莉亞歌曲》(Drei Lieder der Ophelia aus William Shakespeares “Hamlet”, op. 67, TrV 238, nos. 1-3, 1918)、蕭頌(Ernest Chausson, 1855-1899)的〈奧菲莉亞之歌〉(Chanson d’Ophélie, 1896)、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的〈奧菲莉亞之死〉(La mort d’Ophélie, 1844)和聖桑斯(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的〈奧菲莉亞之死〉(La mort d’Ophélie, c. 1857)。也有作曲家為整齣《哈姆雷特》創作歌劇,如法契歐(Franco Faccio, 1840-1891)的義語歌劇《阿姆雷特》(Amleto, 1865)和托馬(Ambroise Thomas, 1811-1896)的法語大歌劇《哈姆雷特》(Hamlet, 1868)。 本論文將分析以奧菲莉亞瘋狂與死亡場景為題的藝術歌曲與歌劇,期望藉此梳理各個作曲家對於奧菲莉亞的呈現和闡述,提供詮釋上更多的選擇。
  • Item
    琵琶指法運用與音樂關係之研究
    (2024) 劉芛華; Liu, Wei-Hua
    琵琶音樂最大的特色為指法於音樂中的運用,指法運用受樂曲類型、題材影響。琵琶今日所用的指法,在明清以漢字減字符號記寫,至民初改用簡化符號演變而來。本論文即梳理從明清至今琵琶指法符號的演變、續用情況與改變後之影響。探究傳統樂曲中,文、武曲在不同派別各家指法運用的代表性與獨特性。從現代創作樂曲中指法使用情況,觀察出作曲者的師承影響與個人風格、體現出音樂環境的變遷與審美思維的改變。琵琶指法自身帶有不同的聲響特性,筆者以此為依據,建構出「琵琶指法運用分析方式」,依照分析步驟分別為:指法、聲用、韻用、曲況、風格。「指法」為曲中各種指法使用情況,「聲用」與「韻用」為樂曲中指法分析角度,分別以「點」、「線」、「虛」、「實」、「輕」、「重」、「韻」七種現象歸納,得出該曲之指法運用特色:「曲況」,最後歸納出各家之整體風格。此分析方式能有效掌握關鍵指法運用,具體提出傳統中各家之風範,也能檢驗出現代樂曲指法運用之深度。分析對象以早期工尺譜至今非工尺譜中詳盡的指法符號,樂曲指法分析以民初後受西方音樂影響,將實際指法運用情況詳記於譜中的「演奏譜」為採用分析對象。第一章提出指法於中國音樂器樂表現之重要性,將「指法」明確定義,回顧當代琵琶研究現況,其中關於琵琶指法研究文獻分成從當代學者及琵琶家兩種觀點進行探討。第二章探討1762年至今琵琶工尺譜和非工尺譜中指法的記載與演變,並對指法提出新的分類方式輔以之後的分析。第三章建構琵琶指法運用分析法,對傳統文、武曲分別各挑一首樂曲,各以三種版本進行分析,論述指法運用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風格之關鍵原因。第四章與第五章是以筆者建構的分析方式,對1950年前、後琵琶家創作的樂曲進行指法運用分析。第六章則是探討近現代作曲家創作之琵琶樂曲指法運用,再將傳統、現代樂曲類型與指法運用關係進行統整歸納,並分析1950年後大陸與臺灣琵琶作品指法運用受音樂環境變化之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第七章結論為反思琵琶指法符號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及近代琵琶創作樂曲中指法運用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 Item
    廠商測試 育育 通過全文加浮水印R®
    (2023) 飛資得測試 student1; FLyTest122
    中文摘要
  • Item
    凝聽生命的高歌與低吟:音樂資優生生涯之敘說研究
    (2024) 陳淑婷; Chen, Shu-Ting
    本研究旨在透過敘說分析,探究音樂資優生的生涯發展、生涯阻隔與因應,及其在敘說中對自身生涯的相關反思。本研究參與者為兩位具有音樂資優教育學習背景,且現職為音樂相關工作者。研究者透過敘說訪談,對兩位音樂資優生進行相關的資料蒐集,並依據Lieblich等人(1998/2008)所提出的「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敘說分析模式,重述兩位音樂資優生的生命故事,並進行文本分析,撰寫研究結果。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如下:一、兩位音樂資優生的生命故事主題脈絡,呈現出他們個別獨特的生涯發展過程,然經歸納與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生涯發展歷程,依序為「學音樂之前的早期記憶呈現個人生涯發展的關鍵」、「學習音樂才藝是童年的必經過程」、「由父母主導報考音樂班」、「跌跌撞撞的音樂班學習之路」、「大學是決定生涯道路的開始」、「畢業後進入研究所或步入職場的生涯選擇」、「開展以音樂為主的職業生涯」與「以音樂成就自己、或成就婚姻家庭與下一代」。二、兩位音樂資優生的生涯阻隔經驗可歸類出與「個人特質、能力與興趣」、「家庭經濟與教養」、「重要他人期望」、「教育制度與學習環境」、「就業環境與資源」以及「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相關之六個類別。在生涯阻隔因素中,「個人心理/態度因素」反映出音樂資優生的個人特質與內在的狀態,對學習、人際與工作的影響;「個人背景/環境因素」主要反映在音樂資優教育制度與學習環境,對音樂資優生的影響;「外在社會/人際因素」,反映出重要他人與性別刻板印象,對音樂資優生具決定性與長遠影響。三、兩位音樂資優生面對不同的生涯阻隔情境下,會使用不同的因應策略。在運用因應策略的取向中,「以問題為中心」的因應策略使用最多涵蓋了大部分的生涯阻隔類別,顯示音樂資優生面對阻隔狀況時,仍能以比較理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與擬定解決方式;「以情緒為中心」的策略運用,較多以正向的自我控制與情感調節為主,較少有情緒發洩;「以避免/迴避為中心」的策略運用最少,這部分也可能反映出音樂資優生無法獨力解決學習與霸凌的問題,因此選擇迴避策略。四、兩位音樂資優生在敘說中的生涯反思,包括自己的成長背景、求學歷程、專業音樂學習過程、現階段的職業與生活狀態、對未來自己的期望,以及與音樂資優教育相關的反思及抒發。最後,本研究依據上述之結果與結論,提出向音樂資優生、家庭、學校與教師,以及未來的研究者相關之建議。
  • Item
    國小四年級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4) 張頌齡; Chang, Sung-Ling
    本研究旨在探究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並從中進行教學省思。採取質性取向之行動研究法,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者,並以研究者任教國小其中一班四年級學生,共28人為教學對象,設計並實施研究者自編之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方案〈藝起長大的生音〉,包含兩個單元共16節課。教學主題從校園到家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分別為第一循環進行的「校聲狂想曲」,以「改編」為主要音樂創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校園日常廣播聲為素材,進行學校課堂鐘聲曲調的改編;第二循環主題為「我家聲音Code」,以「作曲」為主要音樂創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以家人常說的話為素材,進行說唱歌曲的詞曲創作。在創作教學的設計上,包含了透過作曲、改編、即興此三種音樂主要產出的形式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活動,藉由創作學習任務的逐步加深,發展學生的音樂創作知能。在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上,兩個單元皆以培養學生的「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及「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等4項核心素養內涵為主要目標,並在設計方案時融入於教學活動要點,引導學生在參與音樂創作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核心素養。透過兩循環行動教學,同時輔以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來搜集並分析研究資料,綜合討論本研究在設計與實施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方案的經歷與省思。歸納本研究主要發現為以下結論:一、第一循環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方案透過生活化教學題材,多感官學習工具,及小組學習方式的設計與實施,有助於學生對音樂元素的覺察與創作。二、加強學習活動連貫性,增加小組創作後討論時機是第一循環行動教學中獲得的主要省思。三、第二循環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方案透過重視作品評估與精練,以師生作品為實例及多元評量方式與時機的設計實施,能激發學生創作學習的創思與應用。四、整體行動教學實施期間逐漸形成素養導向音樂創作教學循環發展模式,並發現學生在音樂創作活動中自主學習及溝通表達知能的提升。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音樂教師及後續研究參考,期望能為未來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發展提供有益的指引。
  • Item
    穆梭斯基《展覽會之畫》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4) 吳懷萱; Wu, Huai-Xuan
    《展覽會之畫》為俄國作曲家穆梭斯基 (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 之鋼琴組曲,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描繪畫展中的畫作。 本文將探究十九世紀末俄國歷史、音樂發展以及穆梭斯基生平,另外深入分析《展覽會之畫》作品分析以及演奏詮釋。全文共八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三章探討十九世紀後半葉的俄國歷史背景,並剖析穆梭斯基的生平、音樂風格和特色;第四章闡述《展覽會之畫》的創作背景、穆梭斯基和畫家哈特曼 (Victor Hartmann, 1834-1873) 的關係以及樂曲的創作和出版;第五章則詳細分析樂曲結構,並探討標題與畫作之間的關聯;第六章逐一分析《展覽會之畫》中各個樂章,並作演奏詮釋的分析;第七章比較穆梭斯基鋼琴版本與拉威爾的管弦樂版本差異;第八章為結論,總結論文並對穆梭斯基的音樂影響進行概述。 整篇論文依循著穆梭斯基音樂作品《展覽會之畫》的結構,深入剖析這部作品背後的歷史、故事和音樂意義。
  • Item
    羅威爾‧利伯曼 《給長笛與管弦樂團之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4) 丁艤樂; Ting, Yi-Le
    羅威爾‧利伯曼 (Lowell Liebermann, 1961) 是一位活躍於美國當代樂壇的作曲家,承襲了傳統音樂的精髓,同時融合了新的創作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他的作品以高度技巧、強烈的旋律性而聞名,深受大眾的喜愛。本文以利伯曼《給長笛和管弦樂團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作為研究,包含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詳細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以及探討的範圍;第二章淺談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和音樂風格,提供讀者更全面的理解作曲家的背景,第三章聚焦於樂曲分析及詮釋,第四章為結論,整合全篇論文,提出樂曲分析及詮釋上的重點精華。
  • Item
    貝多芬早期作品之分析與詮釋,以第一號與第五號鋼琴奏鳴曲為例
    (2024) 李依雯; Christlee, Elaine
    貝多芬的作品無疑已成為西方古典音樂文學中的重要遺產。貝多芬將他的作品帶 到了最大的極致,他沒有放棄任何傳統程序,而是不斷地將最簡單和基本的元素融入 他的音樂創作中。此外,貝多芬的作曲風格深受他個人敘事和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導 致他的音樂作品具有個性化和情境特定性。這些特質可以從他的早期作品中看到,如 《第一號鋼琴奏鳴曲,Op. 2 No. 1》與《第五號鋼琴奏鳴曲,Op. 10 No. 1》。本論文旨在透過對樂曲風格和結構的深入研究,提供對兩首鋼琴奏鳴曲的全面分 析和詮釋。第一章介紹貝多芬及其鋼琴奏鳴曲,詳細說明他的個人和職業生涯,以及 他 32 首鋼琴奏鳴曲的概述。第二章則聚焦於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討論當時的文 化和社會狀況、他早期鋼琴奏鳴曲的風格特徵,以及第一號與第五號鋼琴奏鳴曲的歷 史背景。最後一章從結構分析和詮釋的角度,提供了對兩首鋼琴奏鳴曲的分析。
  • Item
    愛咪‧畢琦的《耶弗他的女兒》:一部傳記式的音樂會詠唱調
    (2024) 陳韻竹; Chen, Yun-Chu
    19世紀中葉開始,美國開始將音樂課程納入學校教育,並成立專業的音樂學院以培育相關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第一批專業的本土音樂家就此誕生,他們被稱作波士頓第二新英格蘭樂派 (Second New England School),而艾咪‧畢琦 (Amy Beach, 1867 - 1944) 是當中唯一的女性作曲家。畢琦的一生在鋼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身份中不斷轉換,除了是美國第一位創作交響曲的女性外,也分別在歐洲和美洲舉辦鋼琴音樂會巡演;在個人生活上,她面對當時社會對於女性的束縛,不斷在順從、妥協與反抗中度過。本文重點在於探究畢琦如何透過《耶弗他的女兒》中的聖經故事、歌詞文本和創作技巧,以這首音樂會詠唱調闡述自己戲劇般的生命經歷,這部作品也可以被解讀為她一生的寫照。本論文涵蓋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20世紀前女性音樂家的社會與地位;第三章為畢琦的音樂歷程;第四章為以作品《耶弗他的女兒,作品53》映照畢琦的人生經歷;第五章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