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9
  • Item
    台灣歌仔冊《正派三國歌》之語言研究
    (2009) 杜仲奇; Chung-Chi, To
    《正派三國歌》有五回十冊,近三萬字,且兼具「序言」、「回目」與「注音」,此為一般歌仔冊所無之體例,此其所以能引人趣味,進而研究之原因。 本文之重心,放在注音之分析、方言之斷定與字詞之探討各方面;注音部份,有漢字、假名、漢字+假名、漢字+聲調(韻四聲法)、傳統切音等五種方式,還包含一些釋義與注解;其注音系統,頗不固定,或略聲(如送氣不分與清濁不分)、或略韻(如忽略介音或喉塞音韻尾)、或略調,一音之間常有數種注法,如ソワ可同時代表[sua]、[tsua?]與[tshua?]三音,雖然還是有一定系統性,但亦常有規則紊亂之現象。 方言方面,以杜建坊《歌仔冊起鼓》之方言定位法為基礎,分撥離析,並與現代之方言調查做比對,由本文居韻讀i音、科韻讀e音與無鼻化韻之三大特色,確認《正派三國歌》為晉江腔,混到其他腔調之現象,如漳腔與同安腔等,僅在十例左右,較之鹿港混入漳腔部份,比例低多了。 字詞方面,一方面以「同類分用字」觀念與以分析;另一方面,對各種字詞之解釋、用法與特色,皆一項項加以討論;而本文以「正字」(或稱本字),作為書寫之基礎,與會文堂以來,漢字標音之作法不同,可說是一種嘗試改革。 《正派三國歌》不僅文本特殊;其注音、方言與字詞之各種「例外」問題,也頗具趣味;而作者各種嘗試與失敗,更可資借鑑與使用;《正派三國歌》之所以值得討論,正是因為其集合了「特殊」、「可滿足研究興趣」,以及「有參考利用價值」於一身!
  • Item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
    (2009) 吳宗曄; WU TSUNG-YEH
    1918年,臺灣中部地區的傳統文人提議設立臺灣文社,目的在於鼓吹文明,以及維持傳統文化。1919-1924年間,臺灣文社發行《臺灣文藝叢誌》,而這份雜誌究竟為臺灣文學場域帶來怎樣的意義呢?在整體考察此份雜誌後,發現其內容涵蓋面向相當龐雜,涉及臺灣古典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而且,這份雜誌著實反應出,當時臺灣社會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產生衝突與矛盾的過渡痕跡。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就在呈現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在1919-1924年間的發展面貌。在內容論述的部分,則以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發展、徵文內容、新學知識與小說內容,以此四項範疇作為論文主體來進行研究。 在討論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時,考察、歸納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組織狀況與實際活動情形。在《文誌》發行存佚的考察方面,筆者推論每年的發行情況,試著解決部分卷期未發行的原因,以及其間改為旬報形式的緣由。關於《文誌》徵文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其中的特色與時代意義。針對臺灣文社的徵文脈絡進行統整計量,反應徵文活動盛衰的歷程。再從其徵題,可見亦存有如孔教、漢文價值、地方自治等有別於史論內涵的類型,從中探究時人思考儒學、漢文價值及其存續方法的論述策略。在新學知識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時人感知新時代到臨的言論,反映他們面對新學文明與社會革新之間關係的思索歷程。再分由政治與經濟、文藝與哲學、自然科學新知等三個面向探討《文誌》新學內容。在《文誌》刊載小說內容方面,筆者先爬梳前行研究中,小說在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生成的意義與歷程,再進行統整《文誌》小說內容的數量、題材與類型等概況,並設定議題研究方式呈現《文誌》部分的小說面貌。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呈現出較為清楚的《文誌》面貌。
  • Item
    論杜國清現代詩創作、翻譯與詩論
    (2009) 蔡欣純; Tsai, Hsin-Tsun
    杜國清(1941~),目前任職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UCSB)東亞系台灣研究中心的主任,積極推動台灣文學在國外的研究與翻譯。曾參與《現代文學》的編輯,於台大就學時期,認識白先勇、趙天儀等人。後於1964年與十一位台灣詩人成立屬於台灣人的文學詩刊─《笠》,為台灣文學的歷史寫下了新的紀錄。杜國清雖然在各方面耕耘,但是卻常被拆成好幾個分身,只記得他是一位學者、翻譯家,甚至稱呼他為《笠》的例外詩人。而近期的研究,也都是針對杜國清單一的身分作探討,尚未對杜國清的翻譯、詩作、詩論作系統性的整理與分析。所以本文從杜國清詩人的身分出發,透過釐清詩人的生平經歷、文學翻譯、詩論,讓其現代詩的分析能更為透徹,以及杜國清在台灣詩壇的角色能更加清楚。 後來詩人到日本、美國等地求學,也繼續從事翻譯、創作等研究,他曾經研究、翻譯艾略特、西脇順三郎、波特萊爾、李賀等人的作品,所以在創作上也受到西洋、日本、中國等文學的影響。近幾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擔任台灣研究中心的主任,提倡世華文學,並推展台灣文學英譯叢刊,讓世界看見台灣文學。透過文學翻譯,杜國清能看見前人的作品與詩論,雖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翻譯偏好,但是因為深入探討過他人的創作,詩人進而能去挖掘出屬於自己的詩論與作品。 杜國清除了翻譯、寫詩之外,他也發展出一套寫詩的原則,與對詩的看法。他先從詢問文學的形上(mataphysical)問題—「詩是什麼」開始,早期認為詩是靈魂絕望的呼喚聲,後來認為詩是一種想像的美的世界。而後為了要將抽象的「美的世界」解釋清楚,他說明好的詩是一個平衡的狀態,詩的本質應該是由四維—情、理、事、物所構成,同時詩人寫詩要本著詩學三昧─驚訝、譏諷、哀愁而成,以便達至美的世界。不過在杜國清眼裡,美及哀,若要表達美的世界,還需要透過詩人之心以及感性與知性的操作,才能讓此詩達成平衡的境界。但是杜國清認為詩永遠只能接近平衡,而不能永遠的與詩神同在。所以要透過「超然」,使得詩人之心呈現一多相即的珠子,以圓融的應付有限生命對無限宇宙的哀愁。 所以詩人的創作,受到自己學問的啟發,讓他的詩作品產生階段性的不同,早期的詩作是單純的抒發個人之情,慢慢的生命經驗、學識增廣之後,杜國清則試圖將自己的理念透過創作來實踐,希望能夠為人類靈魂帶來安慰,進而形成一個永恆的藝術品。然而為了達到這宏大的理想,杜國清的作品呈現獨特的個人風格,若是與文學翻譯或詩學建構比較起來,他的詩目前仍屬小眾。雖然杜國清的詩與詩論還沒有深刻的影響臺灣詩壇,不過他在文學翻譯推界上的成果,卻是值得肯定的。
  • Item
    《廈門音新字典》研究
    (2009) 杜向榮; Hsiang-Junh, Tu
    《廈門音新字典》初版於1913年,至2002年為止,共修訂十九版。編輯方式是以羅馬字注漢字,所收漢字多達15230餘字;比1874《中西字典》9451字,可說是大幅擴增,更比1894《廈門音ê字典》所收6474字(第三版) 足足多了一倍有餘。 對於以台、閩語為母語者來說,方便檢視及查索漢字音義,實屬至關緊要!《廈門音新字典》正應需求。因此,書一出即大受歡迎,廣為各界稱賞利用,成書近百年來,已出至十九版,尚歷久不衰! 但《廈門音新字典》所收漢字之釋義是否可靠?同音字及同義字是否正確歸類?其編輯體例是否適當?歷來之增改版是改良或改錯?全書是以廈門音主?或參酌大量台南音?所附「民家个字姓」之音讀是否正確?凡此種種,對字典之信用及利用價值關係重大;但不見專文探討。筆者雖學識淺薄,但願勉力一試!以上述問題為本文探究之重心。 本文經長久考究,以大量資料細密比對,發現《廈門音新字典》引據失當,錯訛處處可見,舉其大者而言: 1. 錯字、錯詞 如:gun2-tai7-koe1;應作gun2-tai7-ke1(阮大家)。 seng1-ti1 e5 ji7?先知的字?應作/chian5-ti3 e5 ji7/;「前置的字」;意即前綴! phang2-soe1;應作phang2-se1(紡紗) 2. 文白錯亂 (1) 以次方言差作文白音讀;如「豬」Tu1(文) ;ti1(白)。 (2) 以訓讀音作文白音讀;如「挖」oo2(文); uih4(白)。 (3) 以音韻型態變化當文白異讀;「媳」sek(文);sim(白);如/sim-pu/(媳婦)。 實際上應是「新婦」sin-pu>sim-pu。 3. 釋義中確實有參雜台南腔與台南漳腔如: 蟮蟲/sin5-tang5/(壁虎);/ka-ti7/(自己)。 4. 「民家个字姓」音讀錯訛如: 姓 錯讀 正音 賁 hui5 phun1 費 hui5 pi3 篡 ki5 tshuan3 共 kiong1 kiong7 筆者以為《廈門音新字典》充其量僅是一本「多方檢輯」之「簡明湊合本」,而且「錯訛不少,語音駁雜」,但鑒於其巨大影響力,實應延聘專家,深入校勘,定其舛誤,正其音讀,增補新字詞,以應時代所需。
  • Item
    《訓育研究》中的民族想像(1959-2002)
    (2009) 羅梅芳; Mei-Fang Lo
    1949年5月20日,國民政府為遷台鋪路在台灣地區進行長期戒嚴。二二八事件的震撼與隨之而來的戒嚴時期,台灣社會頓時進入噤聲不語的時代。鑒於在中國大陸慘痛經驗,國民政府為了鞏固其在台灣政權,嚴厲執行思想言論限制與改造。在此時期,唯有合乎官方意識的論述才得以發聲。 本文以官方色彩濃厚的學術團體「中國訓育學會」發行之刊物《訓育研究》為分析文本,觀察自1959年創刊至2002年改名為止,該雜誌呈顯之民族概念及其與官方意識互動過程。分析結果顯示,《訓育研究》以青年為關懷對象,呈現大中華民族論述。以炎黃子孫的血緣關係及儒家精神的文化召喚建構出中華民族。民族英雄系譜、節日、領袖形象塑造、共匪滲透論…等為維護政權、建構民族想像之手法。 1970年代後,反對勢力漸起,《訓育研究》並未立即反應時代轉變,仍沿襲相似的民族論述,並試圖將「鄉土」收編至大中華民族論述之下。1980年代,反對聲浪高漲,《訓育研究》正面回應並加以回擊,1987年解嚴後,《訓育研究》並未脫離官方色彩且持續抨擊社會現象。1990年代後,《訓育研究》逐漸脫離官方色彩(KMT)朝向專業教育雜誌發展。2002年順應大學法將「中國訓育學會」改名為「中華學生事務學會」,《訓育研究》更名為《學生事務》,成為關懷各級教育的專業教育雜誌。 《訓育研究》以學術團體現身,在發刊後近40年間以國民政府協力者姿態發聲,切實反映出官方意識。沿襲近40年的大中華民族論述,在進入1990年代後期逐漸消聲,轉而關切各級學校教育議題,成為一專業教育雜誌並發行至今。
  • Item
    七○年代台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
    (2009) 周倩鳳; Chien-Feng, Chou
    七○年代台灣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上都發生了重大變遷,留學生於海外率先展開了保釣運動,開啟了一連串的「文化中國」與「民族主義」的對話,這些社會運動與時代背景皆反應在當時盛行一時的留學生文學之中。本論文將觀察白先勇、於梨華、聶華苓、叢甦、劉大任、張系國這六位於七○年代的留學生小說,從中來找尋留學生們的認同痕跡,透過對小說的分析,可以看到時代氛圍對作者的影響,以及作者如何將七○年代的時代性格反應在小說中,繼而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中探討小說人物中的認同。 從十三本留學生小說來分析,發現這些小說中對文化中國以及故鄉有著無限的懷念,只要有家人所在的「家」即為留學生的認同之地,為文化概念上的認同方式。在個人與國家,身在異國的留學生對於國/家的認同並沒有那麼強烈,「中國人」只是一個心理上的概念,在法律層面與情感上是可以分而論之,但女性卻只能固守在以中華文化為基準的「家」之中,因而女性以精神分裂的方式來尋求另一種方式的認同。當釣魚台事件發生之後,國家與民族的認同產生矛盾,海外的華人體認到「中國」力量的重要性,唯有強大的國家才能捍衛自己的領土,留學生們心中國/家的邊界不一致,使得在保釣運動中無法產生對話,運動也隨即轉向。 留學生們的國/家認同是分開的概念。國為「中國」,可以是中華民國亦可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是文化中國所建立的「中國」,「國」的認同對象無法統合,因此在私領域的「家」中成為他們的新的認同對象,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想像中,「家」之所在「國」之所在,使認同地可能為今日台灣/過去台灣/想像中國/逝去的中國,然而透過女性解構、重構「家」的認同之時,正代表認同的「中國」與中華文化民族主義已有所轉變。七○年代的國/家認同已出現轉變。
  • Item
    日治下的台灣與沖繩之語言政策比較
    (2009) 石原武峰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台灣與沖繩會發現有許多的相同點,而在日治時期日本所實施的語言政策中,日本所想要賦予在日語的價值是∶不管對台灣人或是沖繩人都是賦予著一視同仁的統治者價值觀,但是相對的在被統治者的台灣人和沖繩人的眼裡對日語所被賦予的價值觀就有些許差異性。在本論文當中透過分析日治時期的日本對台灣和沖繩所實施的語言政策、語言教學法、歷史資料、學校制度、台灣人和沖繩人對日語所賦予的價值觀等等的面向當中發現到台灣人是受到由内部和外部(即居住在台灣内的日本人和日本國内日本人)雙方的差別意識,沖繩人則是受到外部(即是日本國内日本人)的差別意識。而這樣的情形導致了日本在普及日語的語言政策上,在對台灣和沖繩的統治上採用不同的教育制度及教學法制度、並且在日本敗戰之後台灣和沖繩在主動或非主動下所選擇的結果也呈現了不同的道路。
  • Item
    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
    (2007) 楊順明
    日治時期台灣重要詩人楊華(1900─1936),在短短的三十六年歲月,寫就了328首漢語新詩(現存320首)、兩篇白話文小說,以及散置報章雜誌與各種詩選的傳統漢詩,奠定了他成為台灣文學史上重要詩人作家。 如今研究探討楊華的文學歷程,試圖從他的作品中尋找時代的意義,以及他個人的生命情調。傳統漢詩是他文學之旅的起點與終點,由於他歷經新舊文學論戰的洗禮,擁有「二世文人」的自覺,對於傳統文人遭受詬病的劣行惡風頗為自覺,一方面,不願和韻酬唱;另一方面,由於致力於新文學,雖然漢詩作品不多,也多數是擊缽聯吟的產物,在限題、限韻、限時的情況下,依然能抒寫性靈,別出心裁,具現了他生命底層的深刻感受。 在漢語新詩方面,雖然模仿了冰心、梁宗岱的詩作,痕跡處處可見,但是也經過融和轉化成為自己獨特的風格,具體反映日治時期的時代意義,及個人心靈的安置,並指引台灣人對應的方式和出路。尤其〈女工悲曲〉揭示階級意識,反映勞工的悲慟處境,這是「大眾文藝」思潮影響下的產物,也是「台灣文化協會」解散後的反思。由於〈女工悲曲〉及〈心絃〉都是以台灣話文來創作,為「台語文學」奠基的傑作。 楊華兩篇白話文小說,試圖做為「社會改革」的化身。〈一個勞働者的死〉控訴日本統治階層的欺壓,致使貧窮、悽慘、無抵抗的勞動者面臨絕境,並譴責資本家的巧取豪奪,造成勞動者的死亡悲劇;〈薄命〉則反映傳統社會「新婦仔」無法自主的命運,是血淚斑斑的社會寫真。這兩篇白話文小說,成為台灣文學可資紀念的作品。 楊華短促的一生固是生命悲劇,但他所留下的有限作品,卻是台灣文學的珠璣,是戰前台灣文學從奠基期邁向成熟期不可磨滅的少數經典。
  • Item
    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
    (2009) 林佳怡; Lin, Chia-Yi
    內台歌仔戲職業劇團拱樂社,於1952年首度編寫歌仔戲劇本,改變以往「講戲」的演出形式,留下大量以閩南語書寫的劇本。本論文即以現存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中年代最早的《金銀天狗》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提出閩南語文獻判讀的方法,以借音字的應用、押韻、方言差異的知識、文化背景之了解等原則,應用於本研究對象中,提出音讀、用字、詞彙、修辭、語言風格等分析。 本研究略述拱樂社背景及歌仔戲劇本產生的原因,並論述劇本中呈獻的文化背景與文化意涵,作為語言分析的背景。藉由方言差異的類型,搭配韻腳的觀察及借音字的使用,可以看出本劇偏泉腔的方言特色;而在用字類型方面,則以前人之用字研究為基礎,提出補充的分類和觀察,並辨析一字多音的使用情形,呈現劇本中靈活的用字策略。本研究認為歌仔戲劇本之書寫方式與歌仔冊有相當高的相似度,但較歌仔冊更為口語,劇中有許多目前已逐漸流失的閩南語詞彙,本研究羅列部分特殊詞,並修正傳藝出版本詞彙註解之錯誤。除了音字與詞彙之外,戲曲用語、句式及劇本的形式,皆構成文本特殊的語言風格。本研究企圖累積閩南語文獻的分析資料,尤其是可補足前人研究中較缺乏的歌仔戲文本分析,並肯定拱樂社劇本作為閩南語文獻研究對象之意義與價值。
  • Item
    日治時期鹿港竹枝詞與八景詩的在地書寫──以大冶吟社作品為討論核心
    (2009) 許雅菁; HSU YA CHING
    本論文以鹿港大冶吟社之鹿港竹枝詞與鹿港八景詩為主題,探討日治時期鹿港之在地書寫情形。由於大冶吟社為鹿港地方最重要之古典詩社,聚集了當地俊秀之才,其作品更顯得具有代表性。藉此研究,除了解日治時期的鹿港生活樣貌外,並進一步深入思考竹枝詞與八景詩在台灣在地書寫上所代表的意義。茲簡介本論文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方法、與章節架構,以及題目上之時代、區域、題材等限定。第二章「日治時期鹿港竹枝詞與鹿港八景詩的寫作背景與作者」,先分述竹枝詞與八景詩在台之流變,再論鹿港大冶吟社之創立、成員、活動與創作情形。第三章「鹿港竹枝詞中的鹿港書寫」,討論鹿港的區域特色與竹枝詞文體之間的關係,並進入文本,分析鹿港竹枝詞中所投射出的各式庶民生活圖像,最後分析其書寫特色。第四章「鹿港八景詩中的鹿港書寫」,大致可分為「八景」與「八景詩」兩大論述重點。「八景」的部分,將釐清清代彰化八景,以及日治與戰後的鹿港八景演變,了解其發展原因及經過,以了解日治時期「鹿港八景」之生成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八景詩」方面,則將進入文本,探討「鹿港八景詩」中所描繪的鹿港文化導覽地圖。最後結合兩方面研究,論證鹿港詩人在時代的變遷下,為沒落的鹿港重新定位與出發之意圖,及日治時期的「鹿港八景詩」如何成為日後鹿港文化觀光發展之契機。第五章「鹿港竹枝詞與八景詩之文化意涵探析」,討論鹿港竹枝詞與八景詩這兩類迥異的文體,如何協力同一主題之書寫,並將清代遊宦人士所原本賦予這兩種文體的政治性書寫意義加以翻轉,最後成為鹿港在地書寫的有力媒介。第六章「結論」,將鹿港大冶吟社之在地書寫情況與意義討論加以歸納,作一全盤綜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