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76
  • Item
    台灣當代傳說研究:傳說在政治、文學、流行文化與災難中的生產實踐
    (2024) 許家真; Hsu, Chia-Cheng
    傳說是民間版本的歷史,代表民間對社會生活、當代事件或過往歷史的話語詮釋權。傳說作為民間文學重要文類,具有歷史性、可信性、地方性、解釋性等特點,透過傳說能表達民間的觀點與信仰。當代民間文學研究除了要關照過去,也要呼應國際民間文學研究的轉型,望向活躍於當代的傳說,讓傳說成為具有現實動能的現代之學,重視傳說的實用,跨學科領域的對話與互助,能積極為當代社會與生活文化提出實用的貢獻。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進入真正民主化的時代,加以社群媒體時代的來臨,新媒介與全球化帶動新的研究主題與挑戰。面對當代的新問題與新思潮,傳統傳說的母題,在當代的新脈絡、新材料、新載體下,透過多元傳播渠道如網路、大眾傳媒快速且廣泛地再生與傳播。當代脈絡下的傳說研究,必須順應新的時空條件與時俱進,放寬研究視野,並將田野擴及網路社群媒體等新媒介。本文關注的傳說包含都市傳說、謠言、舊瓶新裝的舊傳說文本。即以當代仍在傳述、改寫、轉譯的傳說。內容涉及真實事件或人物的象徵性真相的隱喻。從政治人物傳說中爬梳台灣民間政治想像的認同與變遷,分析歷史上重要政治領袖、歷任總統相關謠言,討論民間文學在政治上的動力。以乜寇、李昂、甘耀明三位作家作品,觀察分析當代原住民兒童文學、後鄉土小說對傳說的改寫與應用的敘事策略與意義。此外,本文採用「類民俗」的概念,探討當代傳說如何在台灣戲劇、電影、電玩等流行文化中再現,召喚台灣集體歷史記憶,並在全球化的脈絡下建構文化認同。 本文將「類傳說」的謠言納入研究視野,視其為人類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表達,發揮其實用性與動能,嘗試為謠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角。本文以數則台灣疫情下、災難後流傳的謠言為文本,嘗試以傳說研究的方法學與路徑,觀察在「非常」的社會語境下,於社會互動過程中產出的疫情相關謠言,進行謠言文本內容與集體認同的分析,分析其套語、敘事模式、傳播、變異的過程與因素,並關注導致謠言消失/再現的因素,探討謠言文本中蘊含的認同、信仰、文化的隱喻。
  • Item
    述說變裝:台北變裝製作領域中的商品原則與主觀性原則
    (2024) 安德思; Blomso, Anders
    台北的變裝秀仍然是酷兒人士重要的娛樂活動,也是該市酷兒夜生活的重要特色。雖然先前對台北變裝秀場景的研究聚焦於透過變裝表演建構多元性別,但尚未有研究探討變裝在表演者生活更廣泛背景中的角色。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本論文進行了四次對台灣變裝皇后的訪談。使用生活敘事解釋方法(BNIM),讓變裝皇后構建他們的變裝生涯故事。在初步敘事完成後,根據BNIM方法論對變裝皇后進行了後續提問。總計收集了九小時的訪談數據。鑑於酷兒理論傾向於將變裝分析簡化為性別表演,以及它在台灣持續的殖民性和帝國主義認識論,本論文採用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來分析每位皇后的敘事。通過這四個案例研究,塑造台北變裝場域的原則浮現了。台北的變裝受到兩個相互競爭的原則驅動:商品原則和主體性原則。商品原則代表由場域創造的商業壓力及變裝轉化為商品的後果。主體性原則將變裝視為自我表達的藝術方式,讓變裝皇后有權探索自己的身份和過去。在台北的變裝場域中,商品原則處於主導地位,而主體性原則讓變裝皇后能夠抵抗商品化的負面心理影響。此外,這些敘事揭示了變裝作為克服創傷的治療性影響。這些發現表明,台灣的變裝提供了獨特的進一步研究機會,並為理論化變裝提供了替代性資源。
  • Item
    從鄭溪泮、賴仁聲到王貞文──台語文學的基督教向度
    (2024) 陳致綸; Tân, Tì-lûn
    當談論台語文學,論者大多會強調台語文學的政治面向,並談論自1980年代台灣文學論戰以降的台語文運動脈絡。然在台語文運動中,基督教的影響是相當顯著且巨大的。其影響可上溯自19世紀末白話字引進台灣,經歷外籍宣教士汲取本地經驗的創作,並在日本時代出現本土作者,遂使白話字本土化而形成「白話字文學」,並持續有作品產出至戰後1960年代。本文將探討這些清末至日本時代以降的白話字文學對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開創,並觀看白話字文學在面對台灣當時詭譎的政治社會氣氛,如何回應時代的困境,並持續透過信徒的參與及實踐發揮其影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作為白話字的長期使用者,其所建構的白話字文化是至關重要。白話字文化不僅是長老教會早期宣教的利器,白話字在教會內廣為流通以後,也成為長老教會能不受政權更迭影響而持續有創作產出的關鍵。縱使1950年代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使國內政局變化,及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政治局勢動盪,致使長老教會內外皆遭受許多壓力,而企圖在宣教方針上有所調整,但也在動盪而詭譎的情勢中形塑出「處境化神學」,而成為往後長老教會宣教的根基及中心思想,影響當時代長老教會信徒的社會參與,進而形塑包括王貞文在內的牧者及信徒的神學思考及信仰實踐。尤其長老教會信徒及牧者在1980年代後積極投入台語文運動,也設立「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並培育母語種子教師,都成為台語文運動的重要推手及支柱。日本時代的作者如鄭溪泮及賴仁聲,不僅對白話字文學有極大的開創,對後世的台語文學也有其貢獻。首先,小說部分分別是以《出死線》及《俺娘的目屎》,成為台灣最早的兩部長篇及中長篇小說,開創台灣現代小說新頁;尤其賴仁聲的小說創作直至1960年代都仍有發表及出版,而未受戰後政權更迭、語言轉換影響。第二則可見這些白話字文學在1970年代台灣意識逐漸凝聚時,白話字文學不僅成為語言學習的管道,也被台語文運動所吸收,成為台語文字化的實驗方案,並在日後促成「漢羅合寫」的出現,進而影響當代台語文運動。而王貞文是本文的另一個焦點,不僅承續長老教會處境化神學的神學思潮,以基督教神學的眼光關懷社會中受欺壓及忽視的女性、政治受難者及弱勢,同時也呈現1980年代以降台語文運動的風潮。處境化神學以及台語文運動在王貞文的身上交會,產生《天使》這部台語小說集,其中所收錄的小說表現出王貞文具宗教關懷的普世精神,以及其入世的神學視野,而不同於當代的台語小說。最後,比較鄭溪泮、賴仁聲及王貞文三人的詩歌,從鄭溪泮及賴仁聲兩人的詩歌可以看見白話字文學本土化的歷程,以及基督教本土化的成果;兩人的詩歌後來也被收錄在《聖詩》之中,被傳唱至今。而《聖詩》也是白話字文學及基督教本土化的另一指標,不只收錄包括鄭溪泮、賴仁聲在內的本土作者的詩作,也成為後世信徒接觸白話字詩歌及台語文學的重要管道;王貞文以台語創作也有受《聖詩》啟發,不僅同樣有詩作收錄《聖詩》,其處境化神學的關懷視野也影響其詩作,由詩集《檸檬蜜茶》中也得見其容納神學及現代詩的詩風,是不同於鄭溪泮、賴仁聲及當代台語詩人的詩歌,而呈現獨特的風貌。因此,由小說的發展及詩歌的演變,便能清楚看見基督教的白話字文學對台語文學的影響以及延續。白話字文學不只將台語文創作的能量自日本時代延續至戰後,也成為1980年代台語文運動中,極為重要的能量來源;而長老教會信徒及牧者的參與,也豐富今日台語文學光景,而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透過本文研究,期待能理清白話字文學在台語文學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重新梳理鄭溪泮、賴仁聲及王貞文三人在之中的貢獻及價值。望不僅能再次定錨白話字文學在台語文學中的價值定位,也重新詮釋鄭溪泮、賴仁聲及王貞文三人的台語文學創作,開闊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視野。
  • Item
    藥食本源:客家飲食中的醬料與草藥
    (2024) 林曦; Lin, Hsi
    本論文以探討客家飲食其族群(ethnic)飲食風貌之文化特性,自族群歷史、淵源、遷移、移動後,在地化發展過程的臺灣客家飲食味,其中菜餚中還有醫藥養生與飲食平衡的價值觀、以及發酵醬品、醃漬物的食用,在食物和飲食風土之間,呈現出階層與生活史的堆砌更迭。臺灣飲食文化與客家族群的淵遠流長,在消費與謀生技藝其經濟運作、生活方式與日常生活史三者相互影響的庶民文化,傳統族裔性的醬漬發酵、醃漬與米食等仍在今日存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一環,但卻隱身於市場、私人網絡化商品結構之中,等候有緣人想念該味道時購買品嘗;小眾生產者隨著年齡增長與銷售範圍的受限,傳統發酵醬料黃豆醬逐漸凋零,本文以黃豆醬/豆米醬的身世,以及客家飲食中的草藥和飲食法作為關注焦點,比對中國地區和臺灣地區的田野經驗與研究資料,希望對於客家飲食脈絡在臺灣飲食的文化場域和空間觀持續生產與轉變的發展和調整上,作出臺灣客家飲食史的紀錄。本文由調查客家的實際經驗為始,利用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和採用文獻材料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做為主要研究分析方法,針對客家族群在地飲食意識的納入和調整,利用生活資源觸手可及的食材,轉化成符合其價值觀的飲食熱涼屬性平衡的飲食法,透過食補成為具有族群性質的醫食、藥食,以及季節尚未求保存和變化的發酵食品,以調整日常勞動下的身體感,希望透過文獻與田野與訪談資料,作為文獻上更為完整的延伸與回顧,為臺灣客家飲食脈絡更臻完善的發展。
  • Item
    臺灣法教聖事神學建構:以土地觀與社會關係為聚焦
    (2024) 徐敏真; Hsu, Min-Chen
    臺灣法教的聖事建構其中的神學概念,以法教中的土地祭祀儀式探究,了解其中的個別意涵,以五營與地祇主的祭祀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社神的祭祀與后土信仰的土神,理解出土地信仰的建構,藉此理解法教中的土地祭祀來自社神祭祀,社神祭祀與常民較有相關,社神祭祀主要分為內在與外在,內在社神就是指地祇主,外在社神則是五營,與五方、五行、五帝有關係。本文由外而內對空間作了一番土神祭祀梳理,從臺灣法教土神信仰與祭祀,理解臺灣法教儀式的聖事詮釋,透過聖事了解其中的神學觀念,藉由西方神學觀念,建構出屬於臺灣法教的神學體系,也了解其中的土地觀與社會關係。本文分為六章,除了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為結論之外,從第二章開始探討法教聖事神學與儀式禮節,並且討論五營的神系,五營祭祀所運用到的咒語,五營祭祀與法師自我修行的關係,第三章則是透過村社中,玄天上帝信仰和五營之間的空間關係,在五營的祭祀中,中營往往與代表玄天上帝的黑旗連結在一起,甚至是密不可分,在中營的位置上方可以看到黑令旗,甚至也有黑令旗與中營一起祭祀的情形,透過空間詮釋法教聖事神學與地方的關係,以及玄天上帝對於法教發展的重要性,並且第四章中時空背景的轉變,探討內在社神祭祀的轉化,並且以當今網路、傳媒與時空背景的現象,探究最小社神祭祀,透過祭祀,了解臺灣社神祭祀與聖事神學之間的建構、實踐與影響,第五章則是透過法教的聖事神學了解出所代表的土地、空間觀與民俗觀的建構,了解法教儀式本質的神學建構,透過法教儀式內在的土地、空間、民俗觀,並且理解出臺灣法教的神學核心。
  • Item
    穩定生活多美好?雙北清潔隊的污名、職業認同與家庭關係
    (2024) 洪若菱; Hung, Jo-Ling
    由於垃圾污名,負責環境保護的清潔隊經常面臨不善意的污名情況,然而他們的離職率卻相當低,似乎在工作中仍能建立職業認同。本文由筆者與雙北清潔隊的日常相處為始,運用訪談與實際田野經驗,試圖探索清潔隊在污名化的環境中如何能抵抗污名語藝,認同此職業並以它為衡量家人工作選擇、子女教養的依據。清潔隊所受污名來自大眾對完成商品消費過程的焦急,對廢棄物的不願直視則延伸至處理垃圾的人身上;在現代,不只工作者直接面對的羞辱,在社交平台、媒體報導等處都還能見到對清潔隊的不善意言論。藉著探討污名語藝敘事的合理性,盼大眾能對基層工作者保持尊重態度。從社會流動與否的角度觀察時,本文統整出清潔隊的代間流動以主動選擇不流動,以及向上流動兩項為主,這樣的選擇與清潔隊介於公務員於勞工之間的階級位置,及台灣社會追求穩定的同時卻望子女成龍鳳的觀念有所關聯。透過清潔隊成員對子女教育和工作選項的安排,本文繪製了台灣的社會空間分布狀態,以圖像展示個案在行動間展現的社會空間觀。
  • Item
    分歧的象徵鬥爭現場——以當代台漫場域為例
    (2024) 韓恩妮; HAN EN-NI
    本研究以布迪厄的場域理論為核心視角出發,旨在研究並分析,當代台灣漫畫被納入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一環、地位受到提升的同時,在台灣漫畫市場中卻又是處於相對弱勢的小眾;此種矛盾性如何反映在台漫場域的內外,形成一種「分歧的象徵鬥爭現場」。在台灣漫畫的場域中,台漫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其生產者也是場域中的重要實踐者。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台漫的生產者面臨了數種漸進式的矛盾。這些矛盾主要圍繞著外部的文創產業之文化場域、國家文化政策之權力場域,和台漫場域內行動者的自我認同而發生。本研究希望透過考察台漫發展的歷史脈絡,並藉由與現今文創產業政策密切相關的台灣漫畫家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分析合乎本研究所欲聚焦主題的台漫文本,並親自到政府建置的台漫想像空間進行參與觀察,藉此釐清當代台漫場域中的行動者,如何透過實踐完成自身定位的協商與展示,以及實踐在場域不同層次間產生的差異。本研究認為台漫創作者面臨的處境,乃至整個台漫場域中發生的鬥爭與實踐,即是行動者與社會場域交互作用的最佳體現。同時,釐清與正視台漫場域的問題,亦有助於使台灣漫畫的發展不再重蹈中途斷裂的覆轍。最終,筆者亦期許能透過本研究梳理台灣漫畫創作者在場域內外凝聚的力量,以及面臨的挑戰,並為台漫的發展呈現嶄新的可能性。
  • Item
    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本土化研究
    (2022) 張玉萍; Tiunn, Giok-Pheng
    清國時期以來就tī台灣流傳ê歌仔冊,主要是tùi福建kap上海所出版ê「中國歌仔冊」。Kàu-kah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台北ê「黃塗活版所」tī 1916年加入發行歌仔冊ê市場,台灣chiah出現本地出版ê歌仔冊。不而過,chit ê時陣,消費市場iû-goân是以中國出版ê歌仔冊佔khah大部分。一直到1932年,中國發生「一二八上海事變」禁止運物資來台灣,造成中國歌仔冊貨源ê斷絕,台灣本地ê出版商因為市場ê需求積極投入、大量出版,顛倒開創出流行ê高峰,hō͘台灣歌仔冊有chin chhia-iāⁿ ê發展。換一句話來講,日治時期是台灣本地加入歌仔冊ê出版,開始進入台灣自主發展歌仔冊ê重要階段。Tī chit款ê情形之下,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ê發展情形,是本論文關心ê主要議題。本論文主要是beh透過歷時性ê量化統計,去呈現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本土化情形。實際ê研究方式主要分做3大部分來進行,第1個部分是tī無仝ê文本來源當中,整理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目錄,而且排除重複、無註明年代kap內容無完整ê文本。本研究目前收tio̍h ê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文本,出版時間是tùi 1916年kàu 1938年,數量攏總是568本。第2個部分,是設計2個類別ê變項,包括:題材類型(「純粹中國題材」、「純粹台灣題材」、「混合台灣kap中國題材」hām「其他題材」以及創作模式(「Tùi中國歌仔冊翻印」、「Tùi中國歌仔冊改編」、「台灣新創」kap「暫時無分」),了後kā相關文本做分類。第3個部分,kā分類後ê結果做量化ê統計,去觀察歌仔冊題材tòe時間ê分布kap變化,最後去評估日治時期整體台灣歌仔冊kap台灣出版商ê本土化程,進一步歸納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ê情形。本研究成果顯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雖然整體停留tī純粹中國題材出版量超過純粹台灣題材ê本土化程度,但是,有3個真重要ê轉變,證明本土化程度已經有chin大ê提升:第1、歌仔冊題材tùi早期純粹中國題材獨佔市場ê情形,進一步變做題材khah台灣化兼多元化ê走向。第2、創作模式tùi早期倚靠翻印中國歌仔冊ê方式,轉tùi以台灣在地ê創作為主,而且台灣在地ê創作大多數是描寫台灣ê題材。第3、1930年前後ê台灣出版商,仝款呈現出1930年以後台灣出版商純粹中國題材ê出版比例降低,純粹台灣題材出版比例增加ê情形;以及tùi倚靠翻印中國歌仔冊到積極出版「台灣新創」歌仔冊ê轉變。整體來講,透過ê本文研究ē-tàng清楚觀察著,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tùi一開始以中國題材為主,漸漸kiâⁿ向台灣本土、倚近台灣人民ê本土化發展。雖然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iáu-bōe成功,卻是展現出歌仔冊ta̍uh-ta̍uh-á tī台灣釘根、建構出台灣主體性ê發展過程。
  • Item
    臺灣法教儀式文化之研究–以過關、訓乩、煮油為例
    (2022) 林鍵璋; Lin, Chien-Chang
    本文主要研究臺灣法教信仰儀式文化,藉由茅山劉家教的儀式的信仰發展與融合,法教儀式中的自然崇拜與原始的祭星信仰,到人格化的星象神多重的文化建構,而建構下產生出法教的祭星科儀,透過儀式文化建構出的自然力崇拜,探討雷神信仰、法的建構,法教中有關雷的咒語,探討法教的儀式信仰,並透過相關經典建構詮釋法教儀式,以過關、訓乩、煮油儀式為主要探究。茅山派是臺灣法教系統中較少聽聞的一個派別,因此想藉由本論文對閭山派以及茅山派於桃園週邊縣市、臺中地區的活動現象有所探究與紀錄。觀察儀式以過關、訓乩、煮油為主,主要觀察對象為茅山劉家教的兩位法師。分為三大方向進行研究及資料收集。一為實地田野調查,確實記錄臺中與桃園茅山劉家教所施行之科儀法事現場實況;二為專人訪談,以茅山劉家教中林法師和黃法師為主要訪談對象,對其進行傳承之現況、師承脈絡、營務內容等有所瞭解。本文共分為九個部分。第壹章緒論,主要是釐清研究的基礎,說明如何從事研究。第貳、參章,法教的巫覡特性,並且透過天地人三才,說明臺灣法教的神明譜系。第肆章說明茅山劉家教的傳承與其儀式的法器與修行等,第伍、陸、柒章,透過法事內容與宣行的紀錄,包括儀式流程、儀式的空間等相關事物。第捌章、第玖章,分析科儀中的儀式文化,以宗教信仰文化、民俗的關係、地方聚落的內容,進一步分析法教儀式特色以及法教儀式對於社會的作用情形,總結以上結論。
  • Item
    「土地無意識」的台灣文學及其批評視域
    (2022) 蔡志彥; Tsai, Chih-Yen
    台灣現代文學若從1920年算起,至今已達百年。本土化論者賦予台灣文學「民族」性格,企圖塑造它成「台灣民族」的文學傳統。然近年來經全球化及西方理論介入的台灣後殖民論述,曾動搖本土概念。「台灣民族」文學論述已經難以解釋,百年台灣文學混雜意識之異質性悖論。有感於此,本文依廖朝陽〈再談空白主體〉提出「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並參考邱貴芬台灣文學「台灣性」,援引詹明信的《政治無意識》,提出「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論述,盼與學界共思。期待「土地無意識」能踏讀文本,獲得更繽紛「彼時、多方、此地」語義豐富性。全文共分七章,於第一章(緒論)先勾勒出台灣文學某種「歷史化」過程,同時指出「台灣民族」文學論以及與「土地」攸關的「鄉土」與「本土」概念,並點出「土地」所具有的「理論」潛能。透過廖朝陽所謂「格義」能跨越思想疆界之精神,本文第二章針對「土地無意識」的「理論」取徑與論述形成做出說明。第二章第一節先論述從「空白主體」到「土地共同感」文學「界義」之演變過程,第二節則是闡述從《政治無意識》到「土地無意識」的文學批評理念,第三節則將論述焦點鎖定在從「精神分析」到台灣文學的「無意識主體」上。 第三章(形構台灣文學「無意識主體」之文本例證)以拉岡「精神分析」學說關於主體分裂的「ISR三界結循環」為論述基礎,描繪出台灣文學如何在想像的「大它者」目光壓迫下,總讓欲望主體陷入語言符號的牢籠中糾結,卻又以「真實界」殘餘「小對形」的「土地」換喻象徵,因而顯露出破碎、扭曲,且早已隱藏於「真實界」的「精神創傷性」。第四章(「土地無意識」的批評視域與文本「土地」型態)開始進入「土地無意識」文學批評視域之說明。依《政治無意識》強調「歷史」、「階級」、「生產方式」與「烏托邦」的內涵,及土地的「沉積」、「土層」、「墾殖」、「深掘」特性,第四章發展出「歷史語境」、「文化生產方式」、「階級層位」及「矛盾的烏托邦深掘」等「四種向度」形構「土地無意識」的四項操作型視域,並各自具有文學「外部」與「內部」的分析意義。延續第四章「土地無意識」四項視域的論述脈絡,第五章、第六章(「土地無意識」的文本批評演練)依四項視域分別進行文本批評。第五章第一節選擇西川滿於戰前、戰後初期所創文本進行分析,開啟文本「內部關係」與「外部意義」的談論,亦已凸顯第一項視域「沉積而成的歷史語境」所謂每位作者皆已背負其出生年代的各自啟程獨特歷史共性。第二節則以「反共文學」時期男性與女性作家互為對比座標而論。本節除已論述出第二項視域「墾殖的文化生產方式」中「文化生產」的「統治者」角色,亦透過女性作家將視線拉回眼前「台灣土地」的「反『反共文學』」陰性筆觸,揭示某種「象徵秩序」已被女性作家「創作欲望」情感鑿出裂縫之精神分析。 第六章第一節持「深掘烏托邦的矛盾」之精神,將保釣世代「回歸現實」與原住民「生活土地」進行文本比對。本節指出彼時所謂「回歸現實」實正是回歸「眼前土地」外,並指出所謂「回歸現實」的「眼前土地」一直都是原住民族賴以為生的「生活土地」。第六章最末節則鎖定「土層般的剖面視角」探討黃崇凱的《文藝春秋》與百年台灣文學作家傳統之關係。最終章(持續欠缺的「空白主體」與未來展望)統整各章論述重點,並再次主張以「土地」作為文學批評視域能提供的台灣文學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