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Item 戰後台語文學運動e開展:1986-1991(2006) 蔡瑋芬摘 要 本文是以戰後ê台語文學運動作研究對象,探討運動tī 1986年以後開展出來ê原因,以及運動ùi 1986年到1991年中間開展ê過程kap開展出來ê面貌。 本文指出戰後台語文學運動開展ê背景,是1970年代尾期發生美麗島事件了後,相續落來整個1980年代政治社會運動ê chhiaⁿ-iāⁿ,致使台灣人ê自我認同開始變動,主體性mā ta̍uh-ta̍uh ùi中國sóa移來台灣,加上台語tī政治長期壓制之下產生反彈,語言意識漸漸產生。台語文學運動著tī這種背景下底來得著開展。 戰後台語文學運動khiā tī台灣主體ê立場,來思考台灣民族、文學、語言、文字ê關係,m̄-nā接引日本時代台灣話文論爭ê種籽,mā接收歐洲民族主義ê語言觀,開展出「言文一致」kap「民族語言文學論」兩個理論來支持運動,並且beh來kā「台灣文學」做再定義。Mā是因為這兩個理論來引起兩擺ê論戰。 Tī運動ê實踐上,1991年台語文學專門刊物《蕃薯詩刊》kap偏屬台語文運動性刊物ê《台文通訊》創刊,加上《台灣文藝》ê台語文學版面、《民眾日報》ê「台語文學特刊」,箍óa台語文學者,mā h³台語文學運動初步掌握著發聲ê工具以及作品發表ê舞台。Tī這個階段,文類ê發展ùi詩孤一類,湠到散文、小說kap戲劇,mā有濟濟作家相續加入運動kap創作。Item 抗爭與回歸——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的文本分析(2007) 吳宛憶本論文第一部份主要是就台灣原住民的客觀環境與刊物的關係來論述。第二章是原住民自辦刊物的歷史背景分析,說明刊物的產生不僅是趁原運興起之便,也是國內外環境轉變對原住民的衝擊所造成,而刊物內容亦與這些議題習習相關。第三章是原住民知識菁英的族群思考,先概述日治時期原住民知識菁英的族群思考,接著是原運刊物與八○年代原住民知識份子的關係,最後一部份則是比較以上兩間代原住民知識份子思想的差異。 第二部份則是在原運轉型期的創刊的原住民自辦刊物《原報》《獵人文化》為分析文本,各要處理兩個重點:一是從刊物內容著手,分析其議題、刊物性質,以及是否有再三強調的重點議題;一是以創刊人台邦.撒沙勒與瓦歷斯.諾幹的思想為目標,探討他們選擇以刊物來發聲的動機、回歸部落的原因與理念、關於原運的看法,以及原住民知識青年對部落發展的責任。 《原報》《獵人文化》處在原運回歸部落的初期,兼具抗爭與回歸雙重特色。一方面接續自《高山青》以降的抗爭傳統,把原運精神帶進部落,試圖使原運議題在地化;另一方面,刊物建構出回歸部落初期的理論與可行方法,並帶領族人從事部落重建的文化工程。Item 基隆八斗子海洋文化之形塑(2007) 卓佳芬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自古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海洋造就了他們生活,形成海洋文化。以海洋位置來看台灣,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海權強國覬覦的對象,於是外來政權在台灣影響著台灣人民,讓在地海洋文化無法表現自我的特色與在地特性,也使台灣雖近海但卻不親海。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覺醒,海洋文化的重視成了台灣在地文化重要素質之一,台灣北、中、南、東幾個重要靠海城市的海洋文化,一個一個的被喚醒。 位在北台灣的基隆,有著優良的天然地形與豐富的礦產資源,從十六世紀以來,便是台灣的重要國際貿易出入港口,當地人依靠海洋而生活,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台灣的海洋文化。在基隆的東北方的八斗子,同樣也是擁有天然港灣的地形,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其所發展出的海洋文化卻與基隆不同,是完全以捕撈魚蝦等海洋資源的一個漁村,它沒有基隆那樣的胭脂華粉,反倒看出這裡的人依海生活的一切,是與海洋密不可分的。本研究目的要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以八斗子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作為背景,說明基隆八斗子地區自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漁業發展與受到自然環境限制而表現出當地漁民生活情形,並從八斗子居民的聚落形成與特色和早期人們生活經驗留下的俗諺與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學作品中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另外,八斗子人為家鄉、為海洋而奮不顧身解決當地三大公害並期待海洋科技館的成立與關懷在地文化的文史工作團隊的組成,也讓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Item 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2007) 楊順明日治時期台灣重要詩人楊華(1900─1936),在短短的三十六年歲月,寫就了328首漢語新詩(現存320首)、兩篇白話文小說,以及散置報章雜誌與各種詩選的傳統漢詩,奠定了他成為台灣文學史上重要詩人作家。 如今研究探討楊華的文學歷程,試圖從他的作品中尋找時代的意義,以及他個人的生命情調。傳統漢詩是他文學之旅的起點與終點,由於他歷經新舊文學論戰的洗禮,擁有「二世文人」的自覺,對於傳統文人遭受詬病的劣行惡風頗為自覺,一方面,不願和韻酬唱;另一方面,由於致力於新文學,雖然漢詩作品不多,也多數是擊缽聯吟的產物,在限題、限韻、限時的情況下,依然能抒寫性靈,別出心裁,具現了他生命底層的深刻感受。 在漢語新詩方面,雖然模仿了冰心、梁宗岱的詩作,痕跡處處可見,但是也經過融和轉化成為自己獨特的風格,具體反映日治時期的時代意義,及個人心靈的安置,並指引台灣人對應的方式和出路。尤其〈女工悲曲〉揭示階級意識,反映勞工的悲慟處境,這是「大眾文藝」思潮影響下的產物,也是「台灣文化協會」解散後的反思。由於〈女工悲曲〉及〈心絃〉都是以台灣話文來創作,為「台語文學」奠基的傑作。 楊華兩篇白話文小說,試圖做為「社會改革」的化身。〈一個勞働者的死〉控訴日本統治階層的欺壓,致使貧窮、悽慘、無抵抗的勞動者面臨絕境,並譴責資本家的巧取豪奪,造成勞動者的死亡悲劇;〈薄命〉則反映傳統社會「新婦仔」無法自主的命運,是血淚斑斑的社會寫真。這兩篇白話文小說,成為台灣文學可資紀念的作品。 楊華短促的一生固是生命悲劇,但他所留下的有限作品,卻是台灣文學的珠璣,是戰前台灣文學從奠基期邁向成熟期不可磨滅的少數經典。Item 日治時期小學校台灣兒童的跨文化經驗(2007) 許毓凌本論文欲探討台灣學生在日本的教育背景下成長之後,因外在環境因素(戰爭因素),進入了不同文化教育環境的經驗過程,試圖從教育人類學觀點探討個人在社會文化脈絡下的成長歷程。 以小學校台灣學生為探討主體,由他們所體驗的小學生時代生活樣貌為討論起點,逐一瞭解這群屬於少數中的台灣人實際的教育實態,在人人稱羨的、擁有一切優勢資源的小學校教育現場的他們,面對所有以日本人為主、以日本人為優先所設置的一切教育活動,如實呈現他們實際面對有形的甚至無形面的種種不同感受及體驗。 或許,在當時的殖民統治下,以統治與被統治集團的視角來看,被統治者應是站在與統治集團對立/互斥的相對關係,但這樣明確一分為二的敵對狀況卻不是那麼絕對必然的存在。在被統治集團中金字塔頂端和中/底層的群眾間,一樣有著一道無形卻深不可破的界限存在其中,透過小公學校台灣學生的口述回憶,日治時期彼此的教育經驗和體會,也因著雙邊社會地位、權利掌握與統治階級互動緊密程度的不同,可看出在日治教育影響下,對於他們所造成感受上深淺不一的程度差異。 研究目的為期望有助於提供在現今社會中,未曾經歷劇烈環境變遷的人,瞭解其面對文化的態度與方法,以作為個體思考文化傳承問題的參考。在研究過程中,筆者嘗試透過深入訪談及口述歷史的方式,對於個人之生涯發展史做一整體性的瞭解,以個人、家庭、文化之間的聯繫面作為主軸,從而思考個人因應模式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從訪談過程之記錄呈現跨文化的歷程。Item 國小台語教科書基本句型練習研究-以金安版、康軒版及新竹市版三套台語教科書為例(2007) 廖淑鳳「句型練習」是「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綱要」明定語言領域應教項目,beh達到會曉聽、講、讀、寫基本日常生活中的台語文用語,需要有邏輯koh有系統的現代化的語文教材教法,句型練習雖然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工程,但是各台語教科書版本對句型練習的注重程度不一,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權益,加上多數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台語教學者mā對語法教育有所躊躇,真可能忽略台語語法重點,koh無瞭解語法模板ē-tàng教語音變化kap語詞的複合式功能,本研究採用鄭良偉教授的「記憶認知語法」理論的實證經驗,摘取無仝版本的口語化的短文kap生活對話,試圖建構台語基本句型的內涵,推廣以「句型練習」作為現階段台語教學核心的教學理念,並且以教科書文本做例,提出練習題kap測驗題,增加學習的樂趣,避免非自然的華語化語法,koh ǹg望分享個人實際經驗到機器自動華台對譯轉換改寫的應用上,抑是台語版的其他科目教科書的編寫等等,台語是台灣上濟人使用的語言,理當有資格成做國家語言、教學語言,句型練習ē-tàng幫贊有心beh學台語的人有法可循。為著加速本土語文教育釘根與生湠,為著提供學生延伸學習的管道,提升本土語言足堪作為教育語言、公務語言的地位,增進族群之間和諧,台語句型庫的建立應該指日可待。Item 賴明弘及其作品研究(2007) 張雅惠; Chang Ya-Hui翻閱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研究,總是可見賴明弘乍隱乍現的光影,對於這位躲在帷幕後謎樣的左翼知識人,究竟可以串起怎樣的殖民地故事,目前所見對賴明弘著墨最多的是1930年代的語言論爭,筆者以為,成長於殖民地啟蒙運動到政治運動的1920年代,成熟於普羅文化運動抬頭的1930年代,以新聞人、評論家與作家身份活躍於文化界的賴明弘,作為一個社會世代的知識分子典型,堅定不改的左翼立場與對普羅大眾始終的關懷,值得作為一個研究對象。 1930年以「年輕的馬克思男孩、闘爭的理論家」參與鄉土文學‧話文論戰;政治運動全滅後,1933年投身自由主義者經營的週刊報,以新聞人角色對社會提出批判;在社會運動領導人紛紛宣告轉向的1934年,轉而關心進步作家(反法西斯的自由進步主義)的大團結;扮演幕後斡旋的角色,1934年5月6日召集全島作家,作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指標,成功組織「臺灣文藝聯盟」,為確立新文學運動今後的方向,以文聯使者身份前進東京,尋求指導與統一陣線,帶領臺灣文藝向「跨域交流」邁進。歸台後身體轉弱,開始以筆代劍,立志作一輩子的臺灣作家,贊成增設文學新舞台,提倡殖民地文學,協力《臺灣新文學》。 文化推手到化筆為劍的作家路,時間所歷是臺灣新文學運動最重要的時刻,本身的「和、漢文」寫作能力,讓他在戰爭期與戰後初期沒有被政治剝奪發言權,留下台灣文化人對於當代的看法,克盡在亂世為台灣人發言的責無旁貸。從書齋裡的左翼到實踐派的左翼,從普羅文學到殖民地文學,賴明弘用堂吉軻德般的信念,將「殖民地的解放」視為終極目標,並以此貫穿他的中心思想。戰後初期賴明弘兩度強調「政治解放」的光復意義,正是作為一個關心殖民地命運的時代青年,經歷日本帝國與國民政府統治後,其所思所想的總結。本論文筆者將就有限的史料,嘗試提出一種看法,希望能夠還給如賴明弘這類多數躲在幕後的文化人,一個正確的歷史評價。Item 雙溪鄉的社會文化變遷(2007) 陳諭萱台灣歷史有獨特的性格,從原住民的開拓經驗出現,到最近四百年漢人的移民拓墾。當台灣移民社會萌芽的同時,西方帝國主義也正向東方擴張,殖民地社會也進入雛型時期;臺灣歷史經驗的推移,便在殖民者的壓迫與移民的對抗中,慢慢的累積起來。 雙溪是位於東北角邊陲的農村,純樸又秀麗,由於移民的墾闢進程,建立了漢人社會的文化模式與生活組織,如土地公的信仰、祭祀圈、信仰圈的形成、水圳的建造和士紳家族的崛起等,對僻居農村的文風,產生潛移默化的功能,使書房、詩社等民間教育蓬勃興盛。 台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扮演著策略性角色,雙溪鄉藉由百年的「雙溪國小」與傳承的「貂山吟社」發展,闡述台灣在日本的殖民下,扮演著策略性角色,如灌溉的網路、鄉村學校、挖掘煤礦、金礦等,發展出排斥性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的卡特爾(cartels)管理,對台灣後續發展,有很重大的含意和影響。 本研究擬就社會文化因素中的社會制度組織、心理因素、人口結構、文化演化等議題,以清領以前的雙溪、漢人社會的建立與文化發展、日治以來的社會變遷等議題,企圖建立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規範基礎」,來描述、分析、探究現代社會的結構;藉以更深入了解,雙溪鄉的社會文化變遷,提昇社會參與人文關懷,並作為相關單位,對雙溪鄉未來發展規劃的參考方向。Item 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1970~1988)(2007) 林肇豊在總題為「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的論文中,筆者指出王拓七0年代的文學創作乃呈現「前•現實主義 → 描寫的現實主義 → 批判的現實主義」的演變軌跡,其所代表的正是王拓個人於內在意識與創作實踐上,逐步激化、升高的現實主義文學觀及批判火力。 七0年代初期的「保釣運動」與「回歸現實」風潮,對王拓的思想有極大的影響啟發,而其「土左」在有了理論化的接引之後,更使他逐漸擺落過去學院派的「唯心論」思考傾向及浪漫色彩,進而能夠掌握社會歷史變遷背後的動力所在;在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中,王拓提出「現實主義文學」主張,並以社會主義視角切入台灣戰後經濟的觀察,其所得到的結論與階級關懷自然和官方右翼立場之詮釋有顯著落差;基於對「左翼理想」(而非「民族情感」)的憧憬,早期的王拓一定程度認同於對岸「社會主義中國」,但隨著1975年左右文革真相的曝露,他也開始檢討中國共產黨理想失落的原因,並對「革命」路線產生懷疑;在經歷過「鄉土文學論戰」官方集團式的批判撻伐之後,王拓認為七0年代台灣的「革命」條件尚未成熟,而身為一個「文學的功利主義者」,其所構想同時具有社會改革需求及實踐行動力的「隱含讀者」,也可說是不存在於當年的台灣社會;因此,文學效用的失落及對於「革命」路線的懷疑,導致王拓七0年代後期投筆躍身政治的動向。 王拓在八0年代初期因為「美麗島事件」而身陷囹圄,在獄中他將身心痛苦及對於家人的思念化作重新拾筆的動力,寫作了兩部兒童故事及政治小說;王拓八0年代的創作除了內容篇幅的拉長外,書寫重心轉移至「知識份子」角色上亦是其顯著特色之一。他細緻地刻劃了時代動盪及黨國封閉體制下,一群勇敢挑戰權威、參與社會運動的知識青年們激昂與蒼白的生活圖像。 王拓七、八0年代整體創作系譜背後所彰顯的是整個時代結構的問題,在黨國封閉體制及經濟掛帥的局勢下,社會中低階層人士及知識份子們遭逢了各種「 碰壁」而無有出路的窘境。閱讀王拓的作品,總會發覺惶惶不安的焦慮感充斥其中,現實的殘酷似乎將無情地侵蝕著小說中每個角色的人生,讓他們被生活逼著走,卻遍尋不著出口而導致徒留遺憾的結局。 對於「階級」議題的重視始終大過「民族論」強調的王拓,由於現實中坐牢的痛苦經驗及深刻的思考檢討,「務實」可說其出獄後最明顯的思考與行動特質。然而也因為如此特質,使得王拓與「夏潮」之間對於「文化實踐」、「投身政治」兩路線的矛盾又重新浮上檯面,並註定了王拓日後與「夏潮」系統的漸行漸遠。 至於「轉向」的爭議,筆者經考察後認為王拓自七0年代一路走來,縱使於社群組織的參與上有著由「統」轉「獨」的動向,但實際上在其個人的思想當中,始終保持著一貫的「台灣優先」立場而並未有所「轉向」。Item 台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2007) 周育聖本研究著眼於目前眾所關注的台灣海洋研究,並採用前人在此領域尚未接觸過的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為題材,以立基海洋的新角度、新視野來重新評估其價值。台灣向來在海洋思想、海洋生活上都處於薄弱狀態,透過本文對於神話傳說與故事的整理找出一些早已存在,卻被潛藏著的海洋思考脈絡。本文著手建立「台灣海洋神話傳說與故事」,並討論神話傳說與故事中,台灣人如何將他們所接觸的海洋表現在其中,使此一議題成為建構台灣海洋文化的一部份。 本文在第一章說明本研究的題目界定、研究方法等體例,第二章以下至第七章為本論,共分六章,以台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所出現與海洋相關的人事物分成「台灣海洋民族與海襲神話」以台灣原住民具備的「海襲神話」為研究對象,「台灣海洋的地理傳說」是討論台灣海洋與沿海的地景傳說、「海洋交通與海洋工具的傳說」範圍包含島嶼間的交流與航海用的工具由來傳說、「台灣海洋生物傳說」討論在台灣所出現的海洋生物傳說、「台灣海洋信仰傳說」討論原住民與閩客移民對於海洋信仰的、「台灣海洋人物傳說」以台灣人物中與海洋有密切相關的人物傳說為主,本研究主分這六大部分,以構成本研究的研究目標-「台灣海洋神話傳說與故事」的主要內容,並從中論述台灣海洋文化的存在。 最後一章為結論,以四種海洋文化面向來整理本論中對於台灣神話傳說與故事的海洋性分析,最後以榮格心理學學說證明台灣人海洋精神藉由神話傳說與故事來保存與流傳的論點,並於第二節總結「台灣海洋神話傳說與故事」出現的事實,藉由這些台灣海洋神話傳說,推演出台灣海洋神話傳說與故事中所出現的文化演變,並提出台灣海洋神話傳說與故事的集大成者的看法。 本文著眼「海洋文化」是台灣天生文化的一環,可以建立台灣文化成為一個獨立主體性的文化實體,重點在於振興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生活的精神思想、文化觀念,讓台灣的海洋文化不再只是一個空虛名詞。Item 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2007) 林以衡通俗文學是一部文學史建構、論述時不可忽略的文學類型,它屬於通俗文化的一環,遍及社會各階層,影響力不容小覷。日治時期的台灣,儘管處在殖民勢力的籠罩下,通俗文學也自有其發展軌跡。雖然由於語言管制、漢文發表空間侷限等各項不利因素,對當時通俗文學的發展造成不少負面影響;但從另一視角論之,這些現象卻也使得日治時期台灣通俗文學更充滿多元重層的複雜意蘊,值得深入研討。作為通俗文學範疇之一的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也可以放在這種文化語境中探究,諸如俠客精神的發揮、武技的想像,以及與政府、王法相抗衡的基本精神,都隱藏著諸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意涵。 「俠敍事」做為通俗文類的一環,它的發展,是透過報紙、雜誌的刊載而得以廣泛傳播,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報紙、雜誌的發展,與漢文「俠敍事」的創作與發表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為論述焦點,首先討論台灣大眾傳播媒體與俠敍事發展,兩者的密切關係。從多元文化的視角出發,台灣俠敍事的形成帶有中國、日本和西方文化的色彩,成就漢文俠敍事的興盛。但由於台灣的被殖民身份,傳統文人所使用的語言:「漢文」常受到殖民政府控制,因此,日治時期的漢文「俠敍事」,並無法在穩定中順利發展,因而造成俠敍事出現一度中衰的現象,進而在三0年代通俗報刊出現後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包括以下幾點特徵:其一,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終於出現以台灣為書寫背景的俠敍事。其二,另一部份俠敍事在殖民口號宣傳過程中,成為殖民政治下的附庸,背離身為一個俠客的基本精神;再者,而中國俠敍事的文學傳統對台灣的影響,並未因政治現實的阻隔而中斷。再就傳播管道綜合觀察,透過書局的代銷和廣告、書單的交互運用,使台灣俠敍事得以在日治時期維持多元呈現的特點。總結而言,俠敍事在各階段的發展不但路徑不同,也展現出不同的複雜風貌。 最後,本論文從社會、文化各角度出發,討論「俠」做為文化符號時,在殖民地台灣所帶有的寓意,做為社會產物的「俠」,俠敍事作者如何運用俠客、武術來表達自己的認同趨向,或是藉由武技的展示,表達出身為被殖民者的身體觀,並從中引深出對中國國體的渴望,俠敍事整體所要呈現的,則是在虛幻、現實交插的烏托邦世界,而烏托邦世界的建構,則又導因於俠敍事中的奇幻身體、江湖世界等,成為一個「眾聲喧嘩」的武俠世界。 關鍵字:俠、漢文、發展、文化意涵、烏托邦Item 敘事與記憶--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研究(2008) 曾彥晏藍博洲,一個長期關注「從二二八到五O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民眾史」,不斷採集與尋訪這些「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的報導文學作家,在口述訪談的基礎上結合了小說技巧,將聲音轉為文字出版,在八O年代解嚴前後,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成為一種「孤絕而特異」的存在,受到極高的關注。 歷史與文學的結合,正是藍博洲作品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多數讀者在閱讀此類迥異於戒嚴時期的官方歷史版本的書寫主題,大多將之等同於「客觀」、「真實」,甚至獲得「還原歷史真相」的結論。然而藍博洲這些以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相關人士之口述訪談資料為基礎進行的「報導」,涉及了受訪者的浮動記憶,又經過訪談者/作者的中介與轉化,最後呈現、出版的文字真的可以等同於「真相」嗎?這樣的文字為何使讀者得到「還原歷史真相」,甚至是「確立史觀」的結論?作品中的敘事模式究竟為何?作品傳達的「歷史」是什麼?書寫這些作品的作者的「歷史」又是什麼? 論文首先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整理出版於1991年至2005年、藍博洲的十三本報導文學、歷史報導作品的書寫技巧。其次由於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同時具有「歷史」與「文學」之濃厚色彩,本論文分為兩個層次,將其作品與屬於「歷史」範疇的口述歷史、「文學」範疇的報導文學相互對比,以相同個案(相同訪談對象或書寫對象)為選取標準,並且參照相關方法論書籍,針對其中的敘事模式進行比較,藉由比較,彰顯不同版本中的異同,呈現藍博洲究竟寫了什麼。最後再加入藍博洲其人與作品之背景脈絡,討論藍博洲筆下的人物、歷史版本為何。 由備受矚目的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觀之,以全知觀點引導敘事流向、強勢的訪談方式、「歷史現場」成分大於受難者完整人生經歷、「歷史進程」優先於價值或理想等諸多特點,都顯露了他急欲為「歷史」尋求證據,進而獲得歷史詮釋權,為「歷史」蓋棺論定,同時削弱他者史觀陣營「歷史」的訪談/書寫目的。筆者認為,作為感知與認識的主體本來就很難避免個人主觀的判斷與認知,更遑論發自個人的各種言論文字。在選擇與不選擇之間,在連結成串的因果中,在看似真實、先驗而本質的歷史敘事裡,已然參雜許多個人理解與意見,因此不存在所謂的中立、客觀、透明、沒有意識形態的「歷史」。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客觀呈現的現實,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再現所謂的「真相」,即便是追求現實主義美學、以書寫「真相」為職志的藍博洲的歷史敘事亦是如此。Item 賴仁聲兩個時代台語小說中的借詞比較(2008) 邱藍萍語言接觸會造成語言e改變,m管是語音、語詞抑是語法上攏會thang發現著受影響e痕跡。本文是以賴仁聲台語小說所使用的借詞作研究對象,會選擇伊e作品做語料分析是因為伊本身是一位牧師,ti教會內接觸著外國傳教士ui廈門所chah來e口音kap語詞,進一步影響著賴仁聲創作時的用詞kap腔口。而且伊e文學創作時間koh tu好haN過日本kap國民政府兩個統治時期,時代、政治、語言環境e改變仝款嘛影響著伊小說內所使用的語詞。 Ti語料統計上,筆者發現賴仁聲小說e詞頻覆蓋率差不多ti前5000個詞時已經超過95%,顯示伊e小說詞型用量ti 5000個左右。另外,筆者嘛比較小說全羅馬字kap漢羅合用這兩種版本e差別,統計結果顯示兩種版本e詞型、詞符量攏無一致,筆者歸納原因可能是(1)人為建立檔案時e失誤(2)電腦斷詞判斷錯誤(3)羅馬字同音詞e影響(4)漢字同形詞e影響(5)原作者拼寫無一致(6)原作者連字符號(hyphen)e誤用。 最後,筆者以1945年做基準,將賴仁聲創作分做前後兩個時代。筆者發現賴仁聲伊所用e教會用語詞符量比例並無差異siuN大,主要是因為伊e小說攏以宗教為主,只有一篇是寓言翻譯,影響無大。但是日語借詞ti 1945年代以後略略仔降低,總詞符量減少0.16%,原因是受著強勢華語e影響,部分日語借詞hou華語借詞取代。賴仁聲使用華語借詞ti 1945年代前是真罕得看著,kan-na佔0.01%,m7-koh到國民政府時期soah chheng koan到0.81%,che顯示出賴仁聲ti 1945年代以後受著華語影響非常明顯,創作上開始大量使用華語借詞,作品漸漸傾向華語化。Item 台灣小說中e外來語演變-以賴和kap王禎和e作品作例(2008) 李南衡因為台灣近四百年經過無仝種族ê統治,當然會留落來各種無仝ê外來語。其中以近一百年來佇台灣使用ê外來語上濟、mä上複雜。我beh用日治時期一九三0年代ê賴和,及中國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一九八0年代ê王禎和,相差五十年ê che兩位無仝時代ê台灣作家ê作品作例,來探討台灣小說中外來語ê演變,同時mä beh探討其中一個因素-兩個無仝ê殖民統治者所實施ê「國語政策」,對台灣外來語ê影響。Item 他者與主體──臺灣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之研究(2008) 曾妤珊; Yu-Shan Tzeng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問題自八O年代以來,一直是政府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受限於研究與學術資源的分配,具有最大的發聲與傳播能力的,反而是對原住民群體了解最淺薄的漢公衛學者,而漢公衛學者與被研究者的疏離,某一層面上是其他相關領域研究的短缺所造成,不論是原住民健康的族群差異、文化、或社會層面,目前都缺乏細緻的一手質性研究。 漢公衛學者在進行原住民健康問題的探討時,他們不僅不了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習慣,對於原住民的社會條件限制也非常陌生,往往以漢人現況為標準去評價原住民群體,生產了許多「去歷史、自然化」的論述,甚至影響了本應客觀的公衛研究的設計、以及結果。而另一群同樣也非常關心原住民健康的人──原住民醫者,雖然能夠體諒一般民眾的社會條件限制,且對於傳統文化習慣並不陌生,卻仍然經常將健康問題歸咎於一般民眾的「被動」,雖然較漢公衛學者更貼近被論述對象,但是還是與一般民眾還是有著某種程度的隔閡。 而西方醫學專業訓練的背景,使得漢公衛學者與原住民醫者觀看方式都以西方現代科學(modern science)為圭臬,且對傳統知識體系完全排斥。受到專業訓練的影響,原住民醫者缺乏以傳統認知方式認知傳統的能力,成為一個「半他者」。而這種對西方生物醫學的熱切與深信,使他們認為原住民尋求傳統醫療是因為知識不足所導致,而無法覺察一般民眾在非西醫治療上的需求,形成了解主要醫療健康問題的阻礙。 反觀擁有豐厚的適應能力的原住民一般民眾,總是利用他們所能迄及的所有資源來面對疾病問題,這是受到西方現代科學框限的醫者所不具有的才華,他們並不是一群缺乏西醫知識而盲目的群眾,其主體價值、需求與觀點,都是以西醫和自我為本位,從事研究與論述的漢公衛學者難以覺察的。 雖然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受限於論述者和被論述者間的疏離,失去原本應有的客觀與公正,但是以西方醫療體系、甚至漢人的視角進行研究的確有其必要,透過不同視角發現的差異與問題,能夠提供該群體缺乏的思考。不論是研究者或是被研究者的主體,都不能偏廢,在異文化的研究過程中,要先認識差異、接納差異並與以尊重,而不是一昧地尋求絕對的標準,進行對或錯的評斷、甚至否定被研究對象的本質,如此才能跨越疏離。容許「雙主體」的存在,才能夠創造更高的研究價值。Item 社群、傳說與神蹟:北臺灣落鼻祖師信仰之研究(2008) 辜神徹; Ku Shen-Che本論文透過對於一尊神明—蓬萊老祖以及其相關分身的追蹤調查,試圖從一尊神明為主體,瞭解祂如何從安溪來臺灣的過程,以及其靈驗性和神蹟為何,蓬萊老祖如何受到聚落以及個人家戶的迎請,迎請的背後事實上呈現的是族群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個人對於蓬萊老祖的依賴和崇信。在迎請的歷史過程當中,由於蓬萊老祖不斷的發生落鼻的事蹟,因此產生了許多富在地性的傳說出現,成為臺灣特有的清水祖師傳說故事,具有民間口傳文學上的特色和價值。蓬萊老祖的信仰,和一般民眾祭拜民間信仰諸神時相同,均強調其靈驗性,蓬萊老祖的落鼻,事實上便是信徒認為顯靈的表徵。此外蓬萊老祖的年中迎請,也呈現出一種社群和國家之間的多層次互動。因此除了從文獻中找尋相關的資料之外,實際的進入田野亦是絕對必要的方式,藉由紀錄蓬萊老祖及其分身,於一年當中的迎請過程來進行分析,採用一種大範圍、多田野地式的宏觀手法,來呈現這個特殊的民間宗教信仰,並且將蓬萊老祖信仰的發展,放置在歷史以及其獨有的文化脈絡之中來進行探討。Item 多元與一體的辯證:台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2008) 謝孟珈近年來台灣環島活動蔚為風潮,包括單車環島、徒步環島、溜冰環島、獨木舟環島、帆船環島、飛行環島等等。有人以環島關懷土地家園,有人以環島挑戰自我,有人則藉環島表達訴求、展現決心。有鑑於此,本文以歷年來之環島活動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中之文化意涵,並將其概略區分為「生產性」、「觀光性」與「挑戰性」三種類型:「生產性環島」乃是基於工作業務之需所進行,包括調查、探勘、巡視、宣導等,往往是外來者意圖認識台灣、掌控台灣的第一步,也是環島活動最初之樣貌;「觀光性環島」盛行於工商業高度發展之時,可視為大眾文化之一環;「挑戰性環島」則往往是就大眾文化之弊端所做的檢討與修正,強調個人心智的成長及人與土地的互動。這些環島類型雖可倂存於各個時代,但其發展趨勢大致是由生產性過渡至觀光性、挑戰性,並由嚴肅轉為休閒,由官方落入民間,進而成為全台普及之活動。此外,環島乃是人們在台灣島上的旅行與移動,涉及疆域的跨越、資訊的交流與文化的互動,因此一部環島文化史見證了台灣人地關係的轉變,也記錄了台灣一路由「他者/客體」到「自我/主體」的蛻變過程。最後透過島內本身的跨界現象,提出「多元/一體」的辯證角度,為「多元主體」或「多元共同體」的實踐提供些許反思與建議,豐富台灣主體論述的內涵。Item 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2008) 陳雅雯; Ya-wen Chen功能語法學者相信類詞(classifier)的選用可以反應人類的認知與分類,因此類詞的選用是近年來所關心的議題。本研究納入文化及社會背景的考量,觀察城鄉的生活環境對類詞使用的影響,以及不同世代類詞的使用與變異的因素。採社會語言學之實證調查法,從語言及社會因素的互動,分析台閩語類詞使用的動態變化。 類詞的使用常反映人類認知分類系統,且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實驗顯示台閩語的類詞使用的確受到社會及語用環境的影響,且存在城鄉差異,城市地區因為母語的使用頻率及語言環境的影響,造成傳統特殊的類詞逐漸流失,而鄉村地區仍保留傳統特殊的類詞使用,不過,隨著年齡層下降,特殊類詞的使用比例也逐漸降低。類詞的使用可以反映社會及語言的使用變遷,當環境發生改變,類詞的使用即隨之變異。 另外,e5(个)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類詞,許多學者認為其是中性化類詞,但有些學者已經提出華語類詞「個」的語意。我們提出台閩語類詞e5(个)的劃類與取代與華語有所出入。Item 台灣信仰習俗中的語言文化研究(2008) 張瑞光台灣閩南先民承襲漢族固有的「敬天尊祖」傳統,而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和克服環境困厄的心理需求,逐漸發展出適合台灣本土的「信仰習俗」,這種信仰習俗來自文化傳承,貫徹在所有生活習慣當中。如祭神祭祖是傳統生活中的大事,台灣民間婚喪喜慶、歲時節令,必須祭神,也必祭祖。它如同台灣文化的脈動,歷經四百年來的發展、演進,自然地融入現代生活中,間接構成凝結社會極重要的動力,同時保存了許多漢人的傳統文化。台灣民間是一個以台語為主的社會,在這種口語環境中,仍保存相當多的古漢語特色,而受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陶鑄,台灣也發展出本地特有的語言文化,這些都隱藏著諸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意涵。 本論文以台灣信仰習俗中的語言文化研究為論述主題。首先分別就台語在生命禮儀(出生、結婚、喪葬)、廟會慶典、歲時節俗等方面的運用,作一陳述。並探討語言與文化相關問題,如詞彙、俗諺語、歌謠的語音、語意和語源等文化含意;信仰習俗中的語言崇拜、語言禁忌等問題。 其次,分別探討詞彙、諺語、歌謠等運用押韻的情形。押韻運用是逐漸形成規律的,它和對仗及節奏配合具有好唸、好記的特色。本文初步統計,台灣俗諺語超過半數以上都具有押韻的特點。在歌謠中,押韻和節奏、聲調配合,形成台語的音樂性。本文認為在以口語傳播為主的環境,會有說完即消失,內容太多的話,不容易記住,而且容易造成混淆的情況,這些缺點可能與形成台語使用押韻易記易學的特點,來加深人們的記憶有關。在民俗生活中,諧音更具有強烈的語言文化色彩,明顯呈現語言崇拜或語言禁忌的情結,諧音現象反映台灣人趨吉避凶的兩極心態。此外,台語語音文化也顯現出「多版本性」、「眾聲喧嘩」的特點,不論是詞彙、諺語、歌謠都可以發現不同的版本存在。這反映了多元族群、不同地域和不同時期的生活文化沈積。 由以上諸多事實,證實文化語言學觀點,台語與台灣文化之間是一體兩面,台語是台灣人的生活語言,台灣人生活所累積形成的台灣文化,由台語來顯現, 同時台語本身也創造出它特有的語言文化。Item 台灣閩南語口語變調與韻律分界(2008) 李姿倫; Lee, Tzu-Lun本論文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灣閩南語變調與口語韻律之間的關係,以及變調規律在口語語流中的韻律表現,期望從口語韻律的角度來研究台灣閩南語的變調現象。 研究語料是一則10分36秒的自發性口語對話,為陌生人對談,採用平常自然的談話方式進行。兩位發音人分別為40歲及52歲的女姓,皆以台灣閩南語為母語。研究結果顯示:(一)變調分界與韻律分界的對應比例達四分之三,顯示台灣閩南語口語韻律結構與語法結構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二)變調分界處不一定出現停頓、拖長等現象,變調組末尾音節甚至於傾向縮短時長;凡是變調組末端音節拖長或是之後接有停頓時,其變調分界一定對應韻律分界。換言之,只有變調組邊界等同韻律單位邊界,才會出現停頓以及邊界前延長效應。(三)當韻律單位末尾為變調音節時,亦即韻律與變調分界不對應時,邊界前音節延長效應更加明顯。顯示說話者在大腦信息擷取不順時,傾向加強言談中斷處的韻律特徵,以使聽者易於辨別所接收的是否為完整之言談信息。(四)變調與韻律分界對應的位置也是語碼轉換的位置之處,可見當語法結構與韻律結構一致時,容易幫助語碼轉換。 變調規律主要是配合語法結構來運作,然而變調語音的呈現卻是在口語的環境之中,台灣閩南語的變調現象可以說是台灣閩南語使用者在綜合語法線索與韻律線索之後的口語言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