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Item 1960年代台語諜報片之敘事與符碼研究(2017) 王柵穰; Wang, Shan-Rang本文的研究範疇主要是以現存於國家電影資料館中的台語諜報片為基準,以「敘事理論」解析台語諜報片中的敘事結構、內容、人物等,並以「符號學」相關的理論與概念為輔,探究其電影鏡頭中的意象與影象背後所指涉的文化符碼,例如電影中有特寫許多各種「服裝」、「造型」和「武器」鏡頭等,都有其表象意涵與深層意涵,而影片中男女性別關係(階級、愛情觀等)也是著重的焦點之一,藉由主客體的置換,詮釋出1960年代台語諜報片中的敘事策略與電影圖像中文化符碼的意涵。台語電影雖是代表台灣時代的另一種風情與轉變的社會紀錄,研究者認為可以擴大研究台語電影的深層意涵,讓時人透過此研究能更深入了解台語諜報片在台灣影壇中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以豐富台語電影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也希冀未來能夠廣泛引發更為深入的討論與探索。Item 2008年國小學童家長使用語言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十二所國小為例(2009) 吳英蘭本研究的目的是欲藉由台北市國小學童家長使用語言調查,來了解母語流失的情形。主要是透過問卷調查台北市12行政區24班的家長,佇各場所使用語言的情形,攏總有494份的有效問卷,加上佇12行政區中每區隨機找2位受訪者來探討使用語言的情況佮原因。 經過研究結果分析會使講無論佇家庭、工作、其他的方面,華語的平均佔有率攏上懸,已經到六成五的坎站。台語是三成三,客語、原住民語、其他語言攏無到一成。受訪者完全使用母語干單有二成的人,主要的原因是自細漢的慣勢、看對方講啥物語言就用啥物語言、看對方年紀較大的就用母語年紀細的用華語、華語教育的影響、華語較方便。佇社會語言學的立場,會使講台北市是華語的分佈區矣。 復振母語是普世的價值,是全民袂使推卸的責任佮義務。希望有關單位加強落實母語教育,推及家庭對伊的重視,予咱祖先的語言一代一代生湠落去。Item 2010年桃園縣語言使用行為佮態度調查研究–以國民中學學生家長為例(2011) 許正輝本研究是以桃園縣為調查區域,針對縣內國民中學ê學生家長做調查對象,用抽樣問卷調查ê研究方法,進行社會語言學ê語言調查研究,包含量化研究kap質性歸納。目的是想beh了解桃園縣民眾2010年ê語言使用行為,kap影響in使用語言ê主要因素hām態度。Ǹg-bāng本研究ê調查結論kap建議,對將來台灣本土語言ê相關研究有pang-tsān,另外一方面也ē-tàng提醒教育主管單位,應該更加重視現此時本土語言「火燒目眉」kiōng-beh滅亡ê危機,kín對本土語言ê教育政策做適當ê調整,tse是筆者siōng大ê ǹg-bāng。 本研究siōng主要ê結論有:台灣所有ê本土語言lóng已經tsiânn-tsò「家庭語言」;受訪人ê母語認同以華語ê比例siōng kuân,已經佔68.3%,比台語(46.9%)ka客語(18.9%)ê比例koh-khah kuân;使用率siōng kuân ê語言mā是華語,已經超過7成(71.7%),大大贏過台語kap客語;爸母tī家庭內底kap gín-á siōng tsia̍p講ê語言無意外--ê,kāng-khuán是華語,khah hőng感覺意外ê tāi-tsì是i ê使用率竟然高達90.4%;華語tī各種公共場所ê使用率平均是72.0%,是排第2 ê台語ê 3倍khah-ke;華語是受訪人認為siōng優美ê語言,也是siōng愛用ê語言,koh是表達情緒siōng好ê語言,而且認為華語講khah標準ê人會hōo別人khah好ê印象;有將近6成ê人支持現此時台灣ê本土語言教育政策(反對的干焦有6.6%)。Item Tâi-oân-ōe án-tsuánn寫-現今台灣話書寫系統ê整合過程kah各派立場ê比較分析(2019) 陳德修; Tan, Tik-Siu80年代,民主運動帶動台灣話母語意識,出現各種書寫系統。各派競爭了後,出現白話字、TLPA、通用拼音三大派。90年代,通用kah白話字合作,毋過以推sak通用為主。2000年後,教育部出面整合,通用佇國語會人濟,喝水會堅凍,白話字tō kah TLPA聯合對抗通用,推出「台灣羅馬字」,簡稱「台羅」。兩派聯合ê台羅派kah通用派針對拼音辯論後,通用派失勢,沓沓仔轉換立場,iáh是退出整合會議,教育部tō以台羅修改,推出「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mā簡稱「台羅」。整合了後,白話字派認為家己歷史久長,無應該hông取代;台羅派認為愛團結使用kâng一套書寫系統,所以台灣話書寫系統ê多文制現象iá是繼續。 本研究透過文獻kah訪問,整理出台羅整合背景khām經過,kah各派台語文書寫系統ê主張,以kâng款是多文制ê Sé-bī-ah(Serbia)kah Khoo-é-siah(Croatia) 做比較。發現白話字kah Sé-bī-ah khām Khoo-é-siah文使用者lóng對家己ê歷史感á光榮,有高度認同,排他性mā較強。兩ê所在mā出現一度結盟、整合,尾仔分離。南斯拉夫解體了後,lóng回歸傳統書寫系統。台灣mā類似,整合了後白話字派無認同、排斥中華民國教育部推出ê台羅,堅持使用白話字。個人電腦佇 90年代興起,衝擊兩ê所在ê使用者。Hit當時,電腦系統普遍無支援Sí-lī字(Cyrillic Alphabet),配合電腦,Sé-bī-ah人tsua̋nn改用羅馬字,綴電腦大漢ê少年世代普遍lóng接受使用羅馬字書寫。Kâng時陣ê台灣,白話字ê區別符號佇電腦mā無普遍,TLPA順勢修改出一套免區別符號ê書寫系統,部分mā沿用佇整合了後ê台羅。無kâng ê是Sé-bī-ah少年世代改變書寫系統,白話字派認為目前已經解決電腦ê顯示問題,愛倒來使用白話字,可見台灣話書寫系統ê整合iá當咧進行。Item 一個當代台灣「挽面」文化再興起的探討(2010) 王明典; WANG,Ming-tien挽面文化是民間最具臺灣文化特色的女子造形大禮,其起源其實來自於人們在各類禮俗及共同生活環境下,因鄉里情感形成的人際網絡所演變來的。回顧成長過程,「挽面」曾陪著許多人度過人生中重要的時刻,其處處都可見到它的芳蹤。因此本論文研究乃以探討台灣挽面產業文化,其背後所隱含的興起衰敗及一個好的文化應該有的延續價值。 本研究透過文獻、採質性研究法中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等方式蒐集資料, 經訪談與文獻資料探討後,將多元面向取得的豐碩資料予以分類、統計、分析,藉此了解挽面產業在台灣發展過程中,它的歷史背景因素、組成要素、經營模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台灣社會中建立這種老阿嬷遺留下來特有的傳統美容文化。在挽面產業面臨台灣社會快速變遷的環境中,未來該如何發展才能以新的格局,重新立於美容保養與傳統文化傳承的行列中,什麼樣的策略才得以使挽面產業不被時代洪流所吞噬。 經訪談文本內容,透過確切的數字呈現出台灣挽面產業文化的真實面貌,進一步了解挽面產業在台灣社會中總體環境現況、產業競爭與困境,最後就整個研究過程與分析結果加以歸納整理成結論、建議,並藉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Item 七○年代台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2009) 周倩鳳; Chien-Feng, Chou七○年代台灣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上都發生了重大變遷,留學生於海外率先展開了保釣運動,開啟了一連串的「文化中國」與「民族主義」的對話,這些社會運動與時代背景皆反應在當時盛行一時的留學生文學之中。本論文將觀察白先勇、於梨華、聶華苓、叢甦、劉大任、張系國這六位於七○年代的留學生小說,從中來找尋留學生們的認同痕跡,透過對小說的分析,可以看到時代氛圍對作者的影響,以及作者如何將七○年代的時代性格反應在小說中,繼而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中探討小說人物中的認同。 從十三本留學生小說來分析,發現這些小說中對文化中國以及故鄉有著無限的懷念,只要有家人所在的「家」即為留學生的認同之地,為文化概念上的認同方式。在個人與國家,身在異國的留學生對於國/家的認同並沒有那麼強烈,「中國人」只是一個心理上的概念,在法律層面與情感上是可以分而論之,但女性卻只能固守在以中華文化為基準的「家」之中,因而女性以精神分裂的方式來尋求另一種方式的認同。當釣魚台事件發生之後,國家與民族的認同產生矛盾,海外的華人體認到「中國」力量的重要性,唯有強大的國家才能捍衛自己的領土,留學生們心中國/家的邊界不一致,使得在保釣運動中無法產生對話,運動也隨即轉向。 留學生們的國/家認同是分開的概念。國為「中國」,可以是中華民國亦可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是文化中國所建立的「中國」,「國」的認同對象無法統合,因此在私領域的「家」中成為他們的新的認同對象,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想像中,「家」之所在「國」之所在,使認同地可能為今日台灣/過去台灣/想像中國/逝去的中國,然而透過女性解構、重構「家」的認同之時,正代表認同的「中國」與中華文化民族主義已有所轉變。七○年代的國/家認同已出現轉變。Item 七○年代鄉土文學中的〈台灣意識〉 -以《台灣文藝》小說為例(2010) 吳梅君; Mei-chun, Wu七○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的本質應是現實主義的,以社會價值為文學價值觀念的行程,與當時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問題密切相關,同時與一個熟悉台灣現實生活的本土青年作家群的堀起有關。而這些作家群,鮮有不曾與七○年代台灣本土性刊物《台灣文藝》有著或深或淺的感情,或直接投入《台灣文藝》的創作中的。七○年代《台灣文藝》的台灣本土文藝精神,展現的是一個回歸「現實」的年代——所謂七○年代的精神,也展現在其所收錄的小說作品中,要理解這些特色,理應從其所做出來的成績或作品中去抽絲剝繭,如此,才能竭盡所能做成最客觀之解釋,這也是本文研究的內容。 本論文試圖以《台灣文藝》為研究主軸,將其在七○年代所出刊的38期刊物中所收錄的359篇小說為經,七○年代鄉土文學風潮為緯,找出具代表性的作品,扒梳小說主題與內容的特色及其文本中展現的敘事與認同模式。並進一步探究七○年代,在兩位本土文學大老主編(吳濁流與鍾肇政)的影響下,所編選的小說文本中,早已潛流的台灣意識與認同的覺醒,和可視為隱蔽文本的被壓抑的集體記憶,驗證七○年代鄉土文學中早已內化於文字作品中的台灣意識。Item 七年級世代語言態度與族群認同(2018) 吳庭宇; Wu, Ting-Yu本研究調查佇咧1981年到1990年出世的七年級世代,的語言使用、語言態度和族群認同,主要探討(1)語言能力、語言使用和語言態度的影響;(2)族群認同的情形;(3)語言使用和族群態度的關係。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探討語言轉移、語言使用、語言態度、族群認同等等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閣進一步針對七年級世代的成長背景和現狀,建立本研究架構和研究問題的依據,運用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 研究顯現,七年級世代的語言能力、語言使用,攏已經以華語為主。佇咧情感和價值觀的表現,和過去台灣國語政策背景的推動有誠明顯的關係;族群認確實是仰賴「共同來源」,抑是「共同的語言或文化」,來形構「族群想像」,不而過「台灣認同」嘛有可能會取代「四大族群」的認同。也就是講,語言無去會影響著族群界線的改變。Item 《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人文現象之研究(2011) 陳思宇西元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成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致使臺灣的語言系統、社會制度和文化層面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臺灣社會受到現代化觀點的召喚,努力突破傳統窠臼,如解纏足運動改變了臺灣女性的身體觀與生活模式。然而,在新事物、新文化、新觀點快速入侵臺灣之際,傳統漢學教育卻因臺灣總督府所實施的語言同化政策而逐漸沒落,甚至被新式教育所取代。知識份子深怕傳統漢學教育一旦被遺棄、被消滅,臺灣的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也隨之崩潰、瓦解。 於是,1930年臺南地區傳統知識份子創立漢文報刊《三六九小報》,並賦予維護、散播漢文學與傳統文化價值的厚望。其中,專欄〈新聲律啟蒙〉更是基於傳統詩學革命意識所創作的集體作品,具有四項特點:詩學訓練的教材、全文臺語創作、臺灣話文理念的實踐以及保留臺灣庶民文化特質。本篇論文以《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為研究對象,選出生命禮俗、處世教化與詈罵用語等三大庶民文化相關詞彙,藉由剖析詞彙意義與觀看文本脈絡,並參照當時代其他的文學作品與工具書,期望更進一步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的各種文化現象、臺灣人的價值觀系統。Item 中國創造・臺灣變造:注音符號的接合與實踐斷裂(2019) 陳輔軒; Chen, Fu-Syuan本研究試圖探究中華民國發明的傳統——注音符號,用以作國民教育工具及中國傳統文化組件,在當代臺灣網路社會作為臺灣人身份識別的轉變歷程。戰後,中華民國/國民黨的國家機器將注音符號強加於臺灣社會,又有各界人士發表論述協作,包含教育界、政治界和媒體界,生產以注音符號為國語文/華語文教學的標準拼音系統之論述,接合產生國語/華語、注音符號的文化霸權。但隨著中華民國解嚴、臺灣公民社會的成熟、消費文化的興起以及網路科技的普及,注音符號轉為網路用語的遊戲,進一步標舉臺灣和其他國家華語文書寫差異。注音符號成為臺灣人在網路社會的身分標誌,更重要的是作為非中國認同的語言特徵。 本研究援引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的分析架構為研究取徑,考察注音符號從國家傳統到流行文化、從民族精神到戲謔遊戲、從中國代表到臺灣日常的變化軌跡。首先,本研究認為中華民國以注音符號作為現代國民教育工具,同時將其視為傳統漢文化的構件。本研究藉由研討國家創制注音符號的進程,釐清其被發明的歷史意義。其次,本研究分析戰後中華民國在臺灣推行國語運動的相關論述,探究社會與政策互動的接合實踐,呈現以注音符號學習國語文/華語文的論述形構及組織文化霸權的經過。最後,隨著政治解嚴、臺灣公民社會的成熟、消費文化的興起及網路應用的普及,臺灣網路用語出現直以注音符號代替文字的表達形式,而成為在網路社會中區辨臺灣與他國華語使用者的書寫特色。因此,本研究希冀展現注音符號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締構組件,轉折成為當代臺灣人在網路身分識別的憑證之歷程。Item 中學臺文課準教師的進修動機研究(2023) 吳宜娟; Wu, Yi-Chuan本研究旨在探討修畢臺師大109學年度開辦之「台語學分班第二專長班及學士後B班」的中學臺文課準教師,其參與台語學分班之動機與其背景變項有無相關之處,並了解其在修課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因應是否與動機有關。最後則是探究其教授台語的意願與動機的相關性。研究方法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法,於第二專長班及學士後B班的學員中各選取10位,共20位受訪者進行電話訪談。研究結論如下:一、教師修習中學台語學分班之動機以求知興趣最多。二、年齡層較低之學員動機以求知興趣為主。三、學士後B班學員進修動機以職業進展與求知興趣為主。四、過去的學習經驗影響進修動機。五、不論進修動機為何,在臺語文各項能力皆有增長。六、持續進修的原因與動機互相呼應。七、有意願擔任中學臺文課專任教師者動機以求知興趣及職業進展為主。建議如下:一、針對不同語言別或不同大學學分班進行研究。二、追蹤111學年度本土語課程實施後,教師的教學成效。Item 五月天的烏托邦世界:從敘事批評觀點分析〈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2018) 賴依汝; Lai, Yi-Ru《現場·戰場·夢工場》電影紀錄片內容講述五月天兩場大型巡迴演唱會與幕後工作人員,本文試圖以語藝批評中的敘事分析此電影文本,針對紀錄片內容兩場大型巡迴演唱會的觀察,運用敘事分析中的三元素-setting(場景)、characters(角色)、Theme (主題),來觀察其紀錄片中所建構的自我的認同與想像,是否如同紀錄片中所展演的主題一致。 在現今流行音樂中,是否會因歌曲、音樂與歌詞創作成為反叛社會的傳聲筒抑是紓壓管道?五月天時代屹立不搖的原因何在,紀錄片以台灣為基地的向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紀錄片播放的歌曲、舞台視覺效果、主題式演出內容與引言人,用著說故事的方式說服閱聽者。 研究發現,故事內容訴說(一)夢想與堅持對抗現實壓力與外在重量(二)創造自我與文明的罪 (三)理想價值面對心中的烏托邦世界。從多方角度的語藝分析,演唱會歌曲、演出與引言人在紀錄片中,透過三方人員的故事,來呈現他們的理念與意象,試圖來彰顯社會的反叛力量,但面對社會族群認同卻動搖,影片章節故事性能不斷地鼓舞閱聽者、激勵甚至凝聚其向心力,紀錄片多面向的演譯,從舞台前、演出中至幕後平凡的生活,試圖營造出肯定自我與故事。Item 「人民」在邊界:《指月記》、《老西門》、《4891》中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2021) 鄭維超; Cheng, Wei-Chao本研究以新世紀(2000年之後)三部在萬華地區拍攝的紀錄片:《指月記》(2002)、《老西門》(2001)、《4891》(2013),三部分別在音畫處理、訪談、鏡頭運用具實驗性質的紀錄片為研究對象。本篇論文的三個章節依序脈絡化在:臺灣紀錄片史論、萬華地方歷史、當代臺灣認同論述的框架之中。透過三部紀錄片所呈現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回應當代臺灣共同體論述中「人民」的侷限,探索實驗性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 首先,本文指出,當前臺灣紀錄片論述側重於寫實主義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忽略實驗美學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然而,早自196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便透過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實驗影像的探索早已在複雜的社會網路中成形。黃庭輔與楊力州兩位紀錄片導演除曾以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外,更關注於受國家論述所壓抑,在歷史卻又不在「歷史」的人民身影。 其次,萬華地方歷史敘事指向切合於當前城市進步發展的現實性需求。三部紀錄片中的萬華影像地方感,呈現出「不在」萬華地方史中的人民如何參與了地方記憶的建構,這樣的地方記憶即是實驗紀錄片的社會性。接著,從三部紀錄片中所呈現的人民屬性,以個人的身分政治檢視當代臺灣認同論述建構過程,人民僅是作為論述統合的工具性效用而已,帶出臺灣實驗美學紀錄片的在地性。 綜合前述所言,藉由探索實驗性質紀錄片如何反映社會現實與在地生成的種種問題,提醒我們關於閱讀實驗紀錄片的各種可能性。Item 人的延伸─報馬仔的臺灣口頭文化研究:以布袋戲《儒俠小顏回》為例(2011) 簡鴻綿; Chien, Hung-Mien正如早期車子為了肆應道路或靈活方便,車輪由四輪變為兩輪。人類的祖先南猿屬和人屬,也為了適應地球氣候和環境的變遷,演化出以兩足行走的直立姿勢,因而能空出雙手以採集、獵取更多的食物。因為食物的增加,也增加了腦容量,使得直立人得以成為自然界中前所未有的發明高手,有了多樣化的工具和武器及充分的肉類供食用,直立人才成為第一個能適應全球各種環境的人類祖先。 比起工具,機器是一種過程的延伸或外展,工具延伸了拳頭、指甲、牙齒或手臂。輪子則延伸了雙腳的交替移動或連續移動,而印刷是第一個完全手工機械化的產物,它也打破了雙手移動的狀況,使手的移動變成一系列分離的步驟。這一系列分離的步驟,和輪子的旋轉一樣都是重複性的。進入電的時代,通過電磁帶,不同動作的數碼,都可以在同一時間達到。因此和裝配線原則一樣,以系列分析的機械性原則也要告一段落了。這個時代,連做為腳延伸的輪子也正在成為過時的東西。和用筆書寫或印刷術,以及人退化後的腳指頭與飛機的機輪一樣,輪子正在文化中退居輔助的角色。 而媒介可能一直都有下述三種意涵: 其一,普遍的舊意涵是指仲介機構,或中間物; 其二,指技術層面的意涵,例如將聲音、視覺、印刷等視為不同的媒介; 其三,專指資本主義的意涵,在這個意涵裡,報紙或廣播事業──被視為像廣告之類的一種狹義媒介(媒體)。 媒介被廣泛使用,是當廣播與新聞報紙在通訊傳播上,重要性與日俱增之時。做為人類延伸的傳播工具或媒介報馬仔(Pò-bé-á)等符號,及其本身所傳遞的訊息內容,曾支配人類社會文化的變遷和發展,臺灣也不例外。 通過農業生產方式的原型,建構「鬆緊模型」來重構人的延伸,以重新喚醒我們曾經有過的原初、有機口頭文化的部落記憶,並召回屬於聽覺的想像。Item 他者與主體──臺灣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之研究(2008) 曾妤珊; Yu-Shan Tzeng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問題自八O年代以來,一直是政府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受限於研究與學術資源的分配,具有最大的發聲與傳播能力的,反而是對原住民群體了解最淺薄的漢公衛學者,而漢公衛學者與被研究者的疏離,某一層面上是其他相關領域研究的短缺所造成,不論是原住民健康的族群差異、文化、或社會層面,目前都缺乏細緻的一手質性研究。 漢公衛學者在進行原住民健康問題的探討時,他們不僅不了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習慣,對於原住民的社會條件限制也非常陌生,往往以漢人現況為標準去評價原住民群體,生產了許多「去歷史、自然化」的論述,甚至影響了本應客觀的公衛研究的設計、以及結果。而另一群同樣也非常關心原住民健康的人──原住民醫者,雖然能夠體諒一般民眾的社會條件限制,且對於傳統文化習慣並不陌生,卻仍然經常將健康問題歸咎於一般民眾的「被動」,雖然較漢公衛學者更貼近被論述對象,但是還是與一般民眾還是有著某種程度的隔閡。 而西方醫學專業訓練的背景,使得漢公衛學者與原住民醫者觀看方式都以西方現代科學(modern science)為圭臬,且對傳統知識體系完全排斥。受到專業訓練的影響,原住民醫者缺乏以傳統認知方式認知傳統的能力,成為一個「半他者」。而這種對西方生物醫學的熱切與深信,使他們認為原住民尋求傳統醫療是因為知識不足所導致,而無法覺察一般民眾在非西醫治療上的需求,形成了解主要醫療健康問題的阻礙。 反觀擁有豐厚的適應能力的原住民一般民眾,總是利用他們所能迄及的所有資源來面對疾病問題,這是受到西方現代科學框限的醫者所不具有的才華,他們並不是一群缺乏西醫知識而盲目的群眾,其主體價值、需求與觀點,都是以西醫和自我為本位,從事研究與論述的漢公衛學者難以覺察的。 雖然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受限於論述者和被論述者間的疏離,失去原本應有的客觀與公正,但是以西方醫療體系、甚至漢人的視角進行研究的確有其必要,透過不同視角發現的差異與問題,能夠提供該群體缺乏的思考。不論是研究者或是被研究者的主體,都不能偏廢,在異文化的研究過程中,要先認識差異、接納差異並與以尊重,而不是一昧地尋求絕對的標準,進行對或錯的評斷、甚至否定被研究對象的本質,如此才能跨越疏離。容許「雙主體」的存在,才能夠創造更高的研究價值。Item 他鄉「瘋韓」意更濃─臺灣女性熱衷韓貨的消費現象與認同混淆(2011) 鄭心怡近年來臺灣成衣市場上所出現一股新勢力─韓貨。韓貨的出現不僅豐富了臺灣原本多元的服飾消費圖景,並在短時間內形成風潮,讓不少臺灣女性消費者為之風靡。本文從不同於現有探討韓國流行商品的角度切入,反思臺灣衣著流行工業中韓貨做為風潮所可能反映的國族認同議題,並將研究視角延伸至韓國服飾消費者,透過深度訪談進一步分析韓國服飾在臺灣蔚為風潮的成因。首先釐清「韓貨」在消費者心目中真正的代表意涵;其次藉由消費者的實際體驗,歸納韓貨的特色與消費偏好的成因;最後針對韓貨消費者購買韓貨之行為與韓國認同形塑之間的消長關係。研究發現,臺灣女性消費者對韓貨的偏好是相對而非絕對,意即在眾多服飾選擇之下,消費者對韓貨的好感度高於其他國家製造的服飾,但並不代表消費者僅以韓貨作為唯一選擇;另外,韓貨消費者對於韓國的認同矛盾並未藉著購買韓貨而消失,反倒在消費的愉悅與對韓國的負面觀感中擺盪。Item 以《地球之島》、《透明鳥》為中心論羅智成現代詩(2015) 許凱超; Xu, Kai-Chao於一九七○年代起步寫作的詩人羅智成,文字風格神秘柔美,加上他哲學系背景之下更將深邃的語法、內在哲思都轉化為詩中的一部分。近年來詩人仍寫作不輟,在二○○九年的《夢中邊陲》之後,隔年開始陸續出版了《地球之島》、《透明鳥》,同時也重新出版了早期的《寶寶之書》與《光之書》。而針對前行研究者多半只論及《夢中邊陲》為止,因此本論文試重新以《地球之島》、《透明鳥》與兩書為主軸,輔以前人理論來看待近年來詩人斐然的文學成就。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與研究成果在於透過從古典絕句開始論起《地球之島》,其中「新絕句」在書寫的表現力有其特別之處以外,論及文明反思與後人類文明的意涵,傳遞出滅絕後重新的末世氛圍,筆者也加上生態自然的切入點,企圖找出與生態詩學對照的可能性。再利用大衛哈維的學說看待《透明鳥》詩作,分析聆聽與受話的雙向關係、對資本主義的省思。最後總結起兩本詩作中的空間問題作為焦點,最後一個章節裡以人文地理學的角度,綜合比較兩本書裡的空間建構與文明索求,另加入巴舍拉的空間詩學,期待給予新的面貌之餘,補足前人未論及之處。Item 以「愛」之名:陳雪創作歷程探析(1995-2014)(2014) 周慧珊本論文以陳雪於1995年出版至2014年的作品為考察對象,分析歸納她的創作歷程與寫作意識的轉換,探討她如何書寫愛情的嬗遞與在愛情中的成長轉變。 陳雪近年(2012)出版的作品風格可說是有別過去的負面書寫。長篇小說《迷宮中的戀人》(2012)內容以愛情為論述軸心,藉由敘述者「我」之病體關係,不斷進行著自我反省的詰問,並意圖透過「愛情」而撐起了敘事者「我」的生活。自此,「愛情」成為她此階段的論述主軸,《人妻日記》(2012)、《戀愛課》(2014)以愛情為主旨,書寫內容明亮清新,教導讀者如何在愛情中成長與學習放下。 從創作文類的變化,也可看出陳雪創作意識的改變。《迷宮中的戀人》為小說體外,其他如《人妻日記》、《台妹時光》(2013)、《戀愛課》(2014),紛紛以日記、散文的記實形式呈現給讀者。從虛擬文類的小說過渡到貼近作家真實人生的日記、散文,「現身」不僅帶給了讀者正面力量,也改寫過去同志文學的悲情基調。 綜言之,本文將透過陳雪1995年到2014年的創作歷程中,探析她創作意識的轉變關鍵與創作轉向的重點,挖掘更多的創作面貌。Item 以那卡西為核心看北投溫泉文化變遷(2011) 王秀鳳「那卡西」緣起於溫泉,在熱愛泡湯的日本殖民文化下興起,更在1960至1980年代,因台灣經濟起飛而被推上最高峰,卻在多元娛樂文化的興起及廢娼政策下,受到影響而進入式微期。那卡西,日文「流(なが)し」(nagashi),意思是有如水流動般的行業,走唱於各旅館、酒店間。新北投地區擁有溫泉,平埔族應是最早知道溫泉的存在。1697年,郁永河來台勘察硫磺礦,在今天的新北投大磺嘴一帶找到硫磺坑,但只有開採硫磺來用,卻對溫泉視為是毒水。直到日本殖民台灣,發現新北投豐富的溫泉資源,開始對北投的溫泉的重視並進行開發建設,方才促進北投溫泉文化的發展和興起。 新北投地區因日本人帶來溫泉泡湯文化,所產生文化變遷帶動北投溫泉產業興起,譜出那卡西文化的誕生,從此為台灣溫泉文化展開新面貌。並譜出美妙的新文化樂章,經濟產業因而興盛、變動,並牽引出北投那卡西文化。 本研究主要以文化、經濟、政治的各種不同角度分析那卡西在台灣社會之變遷、興衰;探討那卡西如何伴隨溫泉文化而生,如何共同創造迷人的溫泉鄉文化,又為何走向沒落。歷經歲月、社會的變遷,那卡西已不再如往日般燦爛輝煌。 雖然本研究有關那卡西的相關文獻史料稍嫌薄弱,但筆者仍透過1.曾經從事那卡西的相關業者2.地方耆老訪談3.收集並找尋與溫泉或那卡西相關的博、碩士論文、期刊,和專書作為研究基本素材,並整理對照進行交叉分析。以期了解那卡西在台灣社會之變遷、興衰之因素;喚起地方政府再度重視那卡西文化,讓豐富的溫泉資源文化繼續發光茁壯。Item 以電腦輔助出題的台語詞彙測驗研究佮語法接觸調查(2021) 林佳怡; Lim, Ka-I因為歷史佮政治因素,多數台灣人以華語做第一語言。台灣各語言的發展無平等,親像其他的本土語言,台語的資源相對較欠缺,而且受著強勢華語的影響,台語當咧發生變化,沓沓仔倚向華語,甚至可能會影響台語測驗的標準。為著拓展台語測驗的發展面向,以及了解語法變化對台語標準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本文進行三項研究。第一,建立一套自動出題的方法佮程序,產出選項是漢字佮羅馬字兩種題型的詞彙測驗。以台語現有的資料庫做基礎,利用電腦程式自動產生詞彙測驗選擇題的題身佮選項,產出的題目由人工略仔修改了,以線頂的方式實際施測。第二,驗證出題方法的可用性,閣分析試題的難度特徵。收集作答反應以後,以古典測驗理論(CTT)佮試題反應理論(IRT)的Rasch model方法分析,來驗證試題可用性,才閣進一步共兩種題型中會影響難度的試題特徵揣出來。結果發現,本研究設計的出題方法佮程序,確實會當產出有鑑別度、也符合測驗單向度要求的可用試題。難度特徵方面,漢字選項題型的各種客觀特徵,攏較輸專家主觀判斷的結果;羅馬字選項題型有「題目台語特色詞的數量」、「誘答選項佮正答選項的聲調差異數量」兩項客觀特徵會當預測難度,專家判斷顛倒無準確。第三項研究轉向關注可能影響測驗標準的語法變化。整理受華語影響的台語語法,設計做語法接受度量表,kap入去研究一的線頂測驗,利用測驗的形式做語言調查的替代方案,來評估台語語法受華語影響的情形。結果發現,台語語序佮華語無仝的語法特色,受影響的程度較低,語序仝款、語法詞無仝的語法特色,受影響的程度較懸,甚至有錯誤語法的接受度比正確語法的接受度較懸的例。本研究的成果,開創台語測驗自動命題的研究,會當以較低的成本增加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的題目數量,也會當予一般大眾初步判斷家己的程度適合報佗一个等級的考卷;另外,因應中學階段本土語納入必修課,研究成果也會當發展做教師判斷學生台語程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