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介入對特殊教育學校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
    (2011) 林妙香; miaw-shiang lin
    本研究旨在發展適合智能障礙學生的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軟體(包括四個單元),並瞭解經實驗教學後,對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之學習效果及學生對此教學媒體的評價。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後測設計』以某特殊學校高職部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總計有效學生人數為104人(實驗組54人、控制組50人)。研究工具主要分為實驗教材與資料分析工具。實驗教材為自編互動式多媒體性教育課程,資料分析工具主要包括:(1)學生基本資料調查表、(2)初級預防性教育學生自我評量表、(3)教學媒體形式成效評價表。實驗組學生接受四週的「互動式多媒體性教育教學介入」,而控制組則接受傳統性教育教學介入。 研究對象在教學介入前、後一週,分別接受前測與後測。 本研究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卡方檢定及成對樣本t檢定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一)性教育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整體性 知識」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p <.001),顯示互動式 多媒體教學方案具有立即學習成效。 (二)性教育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建立自我決定能 力」單元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顯示互動式多媒體教學 方案具有立即學習成效。 (三)性教育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人際同心圓」單 元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顯示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方案具 有立即學習成效。 (四)性教育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保持身心健康」 單元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顯示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方案 具有立即學習成效。 (五)性教育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性騷擾、性侵害 防制與法規」單元後測得分高於控制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顯示互動式多 媒體教學方案具有立即學習成效。 此外,實驗組學生通過教學媒體形式成效評價,有92.6%學生表示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可以協助他們更容易學會性教育,有96.3%學生喜歡此教學媒體,顯示受試學生滿意性教育互動式多媒體教學。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學校長期規劃並設計活潑又有趣的互動式性教育教材,使所有學生皆可接受到統整與連貫的性教育。
  • Item
    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障學生性教育實施情形與教師需求之研究
    (2007) 陳怡如
    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實施情形與教師需求。探究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其對性教育實施情形與需求之差異。 本研究以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合格教師為研究對象,採調查研究法,並以李克特氏五點量表設計出本研究問卷。研究者自編「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實施情形與教師需求調查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內容分為「課程與教學」和「行政支援」兩個向度。以隨機方式發出297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268份,回收率達93%。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和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所得結果略述如下: ㄧ、在性教育實施情形上,結果屬於「高」的等級。 二、在教師需求上,結果屬於「高」的等級。 三、不同背景變項方面:不同的現任職務、研習經驗與班級規 模之教師在性教育實施情形上有差異;不同教育背景教師 在性教育實施需求上有差異。 四、教育實施情形與教師需求成顯著正相關。 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供相關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角色扮演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之教學成效
    (2007) 林吟琪; YIN-CHI,LIN
    角色扮演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之教學成效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角色扮演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之教學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行為多探試設計,研究對象為安置台北縣仁愛國小普通班,接受資源教室服務之四名高年級智能障礙學生。本研究之自變項為角色扮演法,依變項為四名受試之性教育教學成效,教學內容分為「性生理知識」、「兩性關係」與「自我保護」三個單元。實驗教學介入為期七週,共計二十一次教學活動,實驗結束後四週進入保留期,每單元之保留期評量三次。研究工具為自編之「性教育教學評量表」。研究結果之資料分析採視覺分析法,含曲線圖、階段內、階段間分析,並以C統計為輔助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一、角色扮演法對增進四名受試之「性生理知識」正確率具有良好之立即與保留效果;二、角色扮演法對增進四名受試之「兩性關係」正確率具有良好之立即與保留效果;三、角色扮演法對增進四名受試之「自我保護」正確率具有良好之立即與保留效果。 本研究除依上述結果詳加討論外,更提出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 Item
    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教育教學之成效
    (2013) 楊惠琳
    本研究旨在探討結合平板電腦於性教育教學之成效與平板電腦學習興趣,以新北市某國中特教班三名學生為研究樣本,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行為多試探設計進行研究,運用自編之「性教育教學方案」介入教學,「性教育教學方案」係依照學童的認知發展、先備知識、學習起點、學習能力、學童興趣等因素考量,挑選適合的教學單元,配合平板電腦的特性,設計內容具生動、活潑、簡單、生活化,且符合學童學習及課程需要的性教育教學方案,此方案共有三個單元,分別為「性生理」、「性別關係」及「自我保護」,最後以自編之「性教育成效評量表」評量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的學習成效,以「平板電腦學習興趣問卷」評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實驗研究結論有以下三點: 壹、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知識教學,對於提升學生的性知識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貳、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態度教學,對於提升學生的性態度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參、結合平板電腦教學可以提升國中特教班學生的學習興趣。
  • Item
    台灣北區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及性安全行為之調查研究
    (2006) 詹雅靜; chan yaching
    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台灣北部地區國中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的情形,探究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其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差異情形,以及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間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國中資源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包括四個向度。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事後比較法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首先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現況方面發現:性知識程度偏低、性態度偏向積極而正向、以及在性安全行為上騷擾的頻率頗低;其次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差異方面發現:其在性知識、性態度、性安全行為之總層面及各分量表上不因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均未達顯著差異水準;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相關方面結果發現: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性知識和性態度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其性知識和性態度呈顯著正相關,亦即資源班學生的性知識愈高,其性態度也就愈積極正向;其次在整體性知識與整體性安全行為,達顯著正相關,各分量表上亦都達顯著正相關,顯示其性知識程度愈高,則性安全行為愈積極正向;然而在整體性態度與整體性安全行為之間,未達顯著相關,其各分量表上僅口語上性騷擾,達顯著正相關,顯示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性態度同意度愈高,則其性安全行為愈積極正向。最後提出一些對未來研究及相關單位的建議。 關鍵字:性教育、智能障礙、資源班、性知識、性態度、性安全行為
  • Item
    國中啟智班性教育實施研究-現況與需求
    (2004) 鄭淑禎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之性態度、性教育教學經驗、性教育專業行為與性教育需求,及不同個人與工作背景變項與其之差異情形,並探討教師之性態度、性教育專業行為及性教育需求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自編「國民中學啟智班性教育實施研究問卷」進行調查,以分層隨機方式發出198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157份。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可歸納以下結論:一、在性態度方面,國中啟智班教師的性態度傾向正向。二、在性教育教學經驗方面,國中啟智班教師曾教授的內容主要為保護自己,較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為口頭說明,較常發現學生與性相關的行為為觸碰自己的性器官,實施性教育時感到困難項目主要是欠缺相關資源與輔助教材。三、在性教育專業行為方面,國中啟智班教師主要採個別輔導方式。四、在性教育需求方面,國中啟智班教師希望參與性教育研習主題主要為性教育教材教法,希望研習天數為三天內,於寒暑假期間舉辦,主辦單位以大學特教系所與特教資源中心為佳,多數教師願意參與性教育研習。五、國中啟智班教師的性態度,因個人的年齡、特教專業背景、性教育經驗、學校型態不同,而有差異。教師的教學方法,因個人的性別、性教育經驗不同,而有差異。教師希望參與性教育研習主題,則因個人的年齡、婚姻、啟智班任教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六、國中啟智班教師的性態度與性教育需求呈顯著正相關,性教育專業行為與性教育需求呈顯著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