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運用科技輔具對增進國小中低功能自閉症學生購物行為之研究
    (2004) 廖怡欣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輔具輔助教學對國小中低功能自閉症學生購物行為之學習成效。研究採用單一受試跨受試多探試設計(基線期-介入期-類化期之實驗設計),並訪談參與本研究之學生教師及家長對科技輔具輔助教學的評估意見,作為補充設計。研究對象為三名國小中低功能閉症學生,皆為男生,其中兩位四年級,一位六年級,自變項為「科技輔具」包括:購物活動光碟、購物流程照片及結合微電腦語音溝通板,依變項為「購物行為」是指受試的購物技能及口述購物動作能力。以目視法加以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低功能自閉症學生在教學後,購物技能呈驟昇進步,三位學生皆達目標水準,並能類化至其他情境。 二、中低功能自閉症學生在教學後,乙丙皆達目標水準;甲生未達目標水準,因受限於本身的仿說句長及對部分語彙的理解。而三位學生皆能將習得的口述動作能力類化至其他情境。 三、據教師及家長評估意見,皆肯定運用科技輔具輔助教學對三位學生購物行為的學習成效。並且因購物行為能力的提昇,相對增進學生的精細動作、膽量、音量及改善在購物情境出現的浮動、自言自語等問題行為。實驗結束後,教師及家長皆能繼續執行購物行為的相關訓練。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與探討研究限制,並對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圖片中介訓練引導低口語自閉症學生 拼音打字之行動研究
    (2014) 王笠如
    低口語自閉症者因語言能力的限制,常讓人覺得如遙遠星球的人般難以瞭解,藉由擴大性及替代性溝通系統的使用,能繞過低口語自閉症者受限的溝通能力,使其獲得與他人溝通的管道。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圖片中介訓練之教學方案,對於引導低口語自閉症學生使用高科技iPad進行拼音打字溝通之可行性及成效。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三位從未接觸過注音符號的低口語自閉症學生,研究者採行動研究法之教學介入,歷經觀察準備階段、行動實施階段與分析彙整階段,並以「圖片中介訓練」作為引導拼音打字的教學框架,而研究者於教學過程中視研究對象的學習進展或困境修正方案之內容。研究者為研究工具,同時擔任教學執行者、觀察者與分享者的角色;協同參與者為三位研究對象之導師,輔以質性與量化資料之蒐集與檢證分析。 本研究透過行動研究之循環修正歷程後,有以下結果發現: 1.本研究藉由同時呈現圖像、文字注音的溝通符號圖片,逐步地褪除至以文字注音為主的溝通符號圖片之教學策略,並以重複練習的訓練方式的圖片中介訓練方案,能引導三位低口語自閉症學生使用iPad進行拼音打字的溝通。 2.三位研究對象均能使用iPad獨立地拼打出所教過的目標詞彙,且均能使用iPad進行要求偏好物的拼音打字溝通;其中一位能拼打出要求偏好物的單詞名稱,另兩位能夠拼打出要求偏好物的完整語句。 3.三位研究對象之導師均對學生在拼音打字的表現給予肯定。 4.低口語自閉症學生在進行拼音打字的學習時,需具備良好的聽覺理解力、配對能力、選擇能力以及學習主動性。 5.由於iPad具有語言輸出及回饋的功能,故低口語自閉症學生在使用iPad學習拼音打字的過程中,將有助於口語語言的提昇。 結論:圖片中介訓練是使用低科技之逐步褪除溝通圖卡並配合高科技iPad作為拼音打字的溝通板面及語音產生裝置的功能,能將低口語自閉症學生的拼音打字能力引導出來,可作為教師對低口語自閉症學生之溝通訓練教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