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Item 1960年代菲律賓華僑來臺投資保險業之研究----以施性水及楊應琳為例(2012) 潘美智本文聚焦在1960 年初政府鼓勵華僑回國投資的政策形成原因,並以菲律賓 華僑施性水來臺投資保險業為案例,綜合剖析各項人事時空背景及相關配合條 件。 無論個人或法人投資,按現在一般的觀念,無非是將資本投入在有獲利性的 環境及標的上;而吸收資金的一方,則是因為自身資金不足而需要更多資金的投 入。其投資標的的未來報酬則為其吸引力,除此之外,也必須提供資金的安全性 及進出的便利性等相關要素。 二戰後,菲律賓華僑在僑居地受到菲化政策影響,經濟上的歧視致使華僑商 業資金徬徨歧途,而造成大筆資金流向海外。而時值冷戰期間,政府自1949 年 播遷來臺後,一直到1960 年初,位處臺灣一小島的中華民國政府其反攻復國的 政治目標以及謀求自立的經濟要務,在在都需要利用海外華僑的支持與資金投 入,而此支持及資金投入二者可謂互為表裏;因此在吸引華僑資金的同時,對政 府當局而言,投資人其政治背景必然是一個關鍵因素。 筆者擬探討以菲律賓華僑施性水、楊應琳等來臺投資華僑產物及華僑人壽此 一個案,綜合性地將各項如政府與華僑的關係、華僑與僑居國的關係、臺灣當時 之政經情況、與投資環境條件等影響投資的變數一一列出,試以呈現此一投資案 當時所代表的意義及對後來的若干影響。Item 7-12歲兒童華語教學音樂活動設計(2009) 朱國華就人類學的觀點而言,兒童音樂活動是人類從兒童成長為大人必經的過程,這是一項極自然的演變發展;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此音樂活動是扮演人類文化傳遞的一種學習活動;再從教育學習的觀點著眼,兒童音樂活動也具有學習的功能。當今,許多國家亟欲增設兒童華語相關課程的舉措已蔚為風潮. 本研究論文之重點是在於“如何透過音樂活動以促進兒童華語學習”此一主題上。 本文根據發展研究法,以音樂活動及兒童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為主軸,將兒童音樂活動的功能及理論、音樂活動與兒童發展之關聯性、音樂活動對兒童第二語言習得影響以及課程設計之相關文獻結合為基石,同時也訪談了現職華語教師,了解教材與教學上的問題需求等,並分析現行教材,研究出音樂活動教學的範例。 過程中經由文獻及需求分析,綜合學習者及教學者觀點,設計了音樂活動教學的範例,歸納結論以下: 一、 由理論層面看,音樂活動運用於兒童華語學習,為符合兒童需求及心理特徵,能活絡教學情境,增加教室趣味,提昇學習成效。 二、 由實作層面看,音樂活動運用於課堂,動聽歌曲及節奏明快的韻文朗誦,讓小朋友琅琅上口,兒童易主動學習,輕鬆累積學習信心。 三、 由未來發展層面看,完整的兒童音樂活動華語教材,期望有心人士共同關注,官方及學界合力,據以開拓兒童華語教學發展的前景。Item AP中文對美國中文學校的影響 —以南加州PV學區為主(2010) 葉育婷; Yeh Yu-Ti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與分析美國自2006 年推行AP中文以來,對當地中文學校的影響,並以南加州PV學區為主要研究場域。研究者以參與觀察及訪談相關人物的方式,輔以學術文章、研究加以佐證,欲針對目前中文學校的發展現況及在AP潮流效應下未來的方向加以觀察評析。著重的議題首先是AP中文「以中文為外語教學」的內涵目標,以及中文學校「介於母語與外語之間」的語言教學色彩,文中將舉例說明以釐清兩者的差異性,提出「應以『傳承語教學觀』看待華裔學習者的需求」之結論;第二點將探討AP中文的設立對美國中文教學走向可能帶來的「回流效應」(washback effect),認為「AP中文標準化了美國中文教學的目標」;第三個觀察重點則在於主流學校的「中文課」及中文學校的「中文班」兩者之間無論在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材資源、師資選擇…等各方面都大相逕庭時,兩種「學中文」的機制會產生「排擠效應」抑或能「相輔相成」?而結論是「主流學校中文課可能排擠中文學校之生源」;第四點則欲重新詮釋中文學校在面對主流社會的演變時,原來所發揮「華裔輔助性教育體系的溢出效應」的質變及其對於美國華人社會的意義,本研究認為「中文學校作為族裔資本之力量由內聚到外擴」。最後,藉由普遍用於學校行政研究的SWOTS模式,以中文學校的經營模式為探討核心,更有架構、更全面性地分析因應中文學習熱潮,中文學校可能的發展策略及方向。Item Canvas 學習管理系統在網絡華語教學的成效探討-以美國喬治亞州州立網絡學校為例(2022) 林洛伊; Ling, Loyee本研究以美國喬治亞州州立網絡學校的學生與教師們為研究對象,採用文獻分析法、資料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根據所探討的文獻去設定研究方向與界定研究範圍。首先,本研究以喬治亞州州立網絡學校2022年春季課程中文班的127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使用Canvas學習管理系統參與課程時,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參與同步課程的次數與學習成效之關係。再者,研究者蒐集2014年至2022年六個學期的學生期末問卷反饋,用以說明學生對於使用Canvas學習管理系統與D2L (Desire to Learn Brightspace)學習管理系統的感受和學習滿意度的意見參考。最後,研究者於2022年春季班成功蒐集全校66位教師們的問卷結果,分析教師們對於使用Canvas學習管理系統的心得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教師於學期前在Canvas設置網絡課程說明,可方便學習者導覽與查詢課程,使學習者感到Canvas的友善,有助於提高學習成效,進而提升成績。另外,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同步課程的次數與學習成效為正相關,由此得知設置得宜的網絡語言教學可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成果。研究討論提出對於目前正在選擇適合的學習管理系統的教育機構,可以考慮採用Canvas學習管理系統。對於職前師資的培訓也是非常重要,教師們應於學期前即熟悉學習管理系的使用。在學期中時,建議教師們善用Canvas系統自動收集的數據與家長溝通。教學機構宜預先開設網絡課程訓練班,邀請有經驗的網絡教師定期授課,協助實體課程的教師預先準備。Item IB/MYP國際文憑中學項目概念為主的課程設計以語言習得華語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為例(2021) 姜文靜; Chiang, Wen-Ching國際文憑課程中學項目強調概念理解,概念理解的課程是一種課程設計方法。國際文憑中學項目課程要求在全球性背景情境中進行概念學習,從探究問題開始結合學科課程,引導學生將學科中的事實、信息以及原理,延伸轉移為更高層次的理解。研究者以在美國公立學校的國際文憑學校中學項目語言習得學科的華語文老師為出發,探究概念理解的華語文零起點初階課程設計。研究目的為設計概念理解的零起點華語課程。因應疫情中的線上教學,探索初級華語學生在線上的概念學習教學活動,以及評估概念學習的成果。呈現初階學生理解身處的世界,同時展現中學項目的所要求的語言能力與流利指標。研究結果發現,在概念理解為主的課程設計中,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零起點華語學習者能夠進行概念理解,並且能從評估中確定理解。Item IBDP 中文 A 文學課程研究與設計—以莊子作品為例(2020) 王怡方; Wang, Yi-Fang本研究旨在針對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簡稱 IB)之大學預科項目(Diploma Programme, 簡稱 DP)中的中文A文學課程進行課程分析及研究,並提出可供參考的課程設計範本。此課程設計範本是以莊子的作品為例,一共分為四大課程單元,附有課程架構表、課程環節表,以及兩大單元詳細的課程綱要與課程學習單。 隨著國境情境的變動與科技高度的發展,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勢必要具備高度靈活的適應能力。由於傳統教育強調知識技能學習,難以培育出符合時代洪流的全方位人才。也因此,強調多學科整合能力培養、探索與思維啟發的國際學校教育,逐步受到全球教育界所關注。 然而,IBDP課程項目本身未有實際的教材可供教師使用,教師們必須依據國際文憑組織給予的教學與學習方法(ATL ,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設計出符合組織教學理念的課堂教材,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不小的負擔。不僅如此,現今與IBDP課程項目相關的研究也相當缺乏,少數與IBDP相關的研究主題也都侷限在「中文B課程」與「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較晚納入IBDP項目的「中文A文學課程」少有人討論。 因此,本研究期望能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整合,設計出一個完整的、可供參考的IBDP中文A文學課程設計範本,期望能為IBDP中文A文學課程教師們帶來一些方向與幫助。Item IBDP中文A 語言與文學之課程個案研究(2017) 吳盈臻; Wu, Ying-Chen本個案研究欲探討大學預科文憑課程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中,語言類課程教材選取原則及內容為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透過文獻蒐集及前導研究後進行教學設計,確認其具體教學步驟並實施課程實驗,而後再依據實驗結果進行檢測,提出未來研究建議,希冀能為修讀IB課程的學生有所助益。 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針對IBDP相關文獻進行研究。並從教材、教師訪談及學生問卷中進行前導研究,以設計出合適的教學設計,並於實際課堂中操作實驗,蒐集受試者的國家詞彙聯想前後測、兩份反思評論作業以及課後問卷回饋進行分析。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在教學設計後的國家概念聯想檢測、作業表現及問卷中皆呈現對於國家認知教學目標的理解。情意教學目標方面,受試者增加了對於母國的認同感,並加深對公民的意義的思考。然而,對於公民意識及同理不同政治體制人民的部分,仍有待修正加強。此外,成對樣本T檢定亦顯示了受試者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總分皆達到顯著差異,證實了受試者理解分析的技能因教學設計而提升。課程活動方面,實驗發現,建構式教學法有助於增加受試者的學習效果;以學生導向為中心的教學法以及於課程中融入多媒體教材能有效增進受試者的學習動機及效果。Item IBDP中文A概念爲本教學設計:以三毛《撒哈拉歲月》為例(2020) 黃欣喬; Huang,Sin-Ciao概念的學習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作用,國際文憑組織(IBO)重視概念為本的教學,在其四個教育項目中皆強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本文探究概念為本的教學模式,以及國際文憑(IB)中的概念教學,聚焦於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的課程設計。 本研究將應用概念為本的教學模式,以其所提出的教學步驟與技巧及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的課程設計原則,發展出概念教學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評鑑表,並以三毛《撒哈拉歲月》作為IBDP語言A的教學文本,設計《撒哈拉歲月》課程。在課程設計完成後,邀請專家學者利用「概念教學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評鑑表」進行評估,最後分析專家學者的建議,反思教學設計的過程,統整職前教育之IBDP中文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教學於IBDP語言A語言與文學課程時,如何建構語言與文學課程設計的模式。Item 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作品中的情感掌控技能之課程設計:以宋代貶謫文學為例(2021) 周愛玲; Chou, Ai-Ling情感掌控技能在此世紀的重要性日益增長,其與學習表現有正向關係,是現今教學 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此技能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主觀動能性,以及 在面對挫折及苦難時的應對能力。正如國際文憑(IBO)的目標:培養學生發展各項技 能,以便為將來的就業和瞬息萬變的世界做好準備。本研究以 ATL 的「自我管理技能(self-management)」中的「情感掌控技能」為研究 依據,運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以及其對話與提問原則,並以貶謫文學歐陽修的〈醉翁亭 記〉及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為教學文本,構思出適合 IBDP 中文 A 語言與文學學習 者的情感掌控技能習得課程。透過此研究設計的「薩提爾冰山理論對話與提問表」能藉 文本覺察作者情感經由自我管理的變化及選擇,亦能給予 IBDP 教師未來進行情感掌控 技能課程設計上的參考。Item IBDP中文B之華語教材設計—以SDGs社會公平類繪本為主(2022) 白千晏; Pai, Chien-Yen本研究受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SDGs 兒童永續書房的繪本書單啟發, 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中文 B 項目的理念與課程設計為參考框架,設計一套 具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精神之實體與線上的華語教材,希望學習者能在 學習語言的同時培養具國際視野與參與國際關懷的世界公民。本研究為確保 SDGs 的主題概念能落實在教材設計中,探討了 SDGs 的背景與其中社會公平類別倡導的核心價值、對台灣以及聯合國六種語 種的書單個別進行了調查與比對、整理繪本教學的相關益處及 IBDP 在台 灣及海外的課程內容設計研究。三課課程均包含五個架構,課程參照 IB 的探究式提問技巧進行語言及 SDGs 議題概念性理解的教學。本研究在文獻回顧與教材撰寫後得到以下結論:第一點,台灣的永 續發展書單是全球當前最具完整性、開創性;第二點,SDGs 兒童永續書 房@天下的繪本與 IBDP 語言教育具有高度關聯性;第三點,SDGs 的社 會公平類概念乃從人的生活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點,國際語言教育中 在與世界接軌,因此課程中的國際性話題顯得格外重要;第五點,IBDP 語言 B 的五個教學大綱規定性主題與 SDGs 17 項目標關注的核心概念有著 密不可分的連結性。最後,在目前國內外研究尚無以 SDGs 為主軸發想的 課程設計的前提下,本教材設計同時包含 IBDP 的國際情懷理念、探究式 提問與 SDGs 的 17 項目標核心價值,期待能將啟發性的國際性思維帶入 華語教學中。Item IB教育哲學對 DP中文B教師職前培育之敘事探究(2022) 謝嘉悅; Tse, Ka-Yuet本研究聚焦IB教育哲學中國際情懷及IBLP進行探究,發現IB從共善出發,思考我、我與他人、我與世界的課題。希望學習者學習知的能力、學習動手做、學習實現自我從而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推而廣之透過對自身與他人文化的批判性欣賞學會與他人相處、共存、減少偏見。IBO以教學與學習方法指導教師透過課程達到學習者培養目標,幫助學生踏上國際情懷之路。中文B作為語言習得領域學科之一,是達致國際文憑培養「善於交流」目標的手段,也是跨文化理解的核心。語言學習可豐富學習者的詞彙與思考,支持學習者創造具有推動力的理由。語言習得回應全球多語教育的浪潮,開拓學習者對世界的理解、支持學習者體驗不同語言習慣下的世界。從而幫助學習者理解其他人,與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共享想法。中文B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應考慮如何運用其他類別的學習方法技能加強學習者各項交際能力。研究者透過自我述說,探究自身建構IB教育認知的歷程:前三階段建構IB教育哲學與實作中各面向的知識與主題,第四階段以概念的方式重新感知學習者培養目標,展示出對學生的關注。透過理論與經驗的對話,研究者發展出IB教育哲學網狀認知的雛型以及與IB專業的感情聯繫,反映相關機構所提供的教師訓練有效提升研究者的教師專業。本研究針對IB職前教師培育提出數項建議:師培機構組建師培生線上分享平台,延長IB培訓時間,師培機構中的教師分享授課反思歷程;職前IB教師應發揮教師能動性,跨項目、跨學科探究IB教育哲學與實作,致力成為探究型教師以提升自身IB教育專業。Item IGCSE中文測驗與CEFR能力指標之對應分析及教學應用(2021) 張祖怡; Joey Teoh回沖效應(washback effect)為測驗引導教學的影響,且愈具風險的測驗,將產生愈大的回沖效應。由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發佈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中文課程,測驗對象為14至16歲的學生,在全球145個國家,超過5,500所學校實施。然而,對此具相當代表性的測驗,目前探討IGCSE中文測驗如何影響華語教與學的研究付之闕如。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其測驗目標與CEFR A2級的能力描述之對應關係,以及測驗目標與測驗內容之對應情形,並根據對應結果發展以回沖效應為本的教學活動設計。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共分兩個研究:研究一旨在探討IGCSE測驗目標與CEFR能力描述之對應,輔以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架構分析測驗目標的層次分佈。研究二以研究一發展的架構,分析IGCSE試卷在聽說讀寫各試題與目標的對應關係。最後,本研究統整研究一、二之分析結果,應用至以回沖效應為本的教學活動設計,採ADDIE設計模式,提出為期四週的主題式教學設計方案。研究結果顯示:多有單一IGCSE目標與多個CEFR能力描述對應之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有三個口語測驗目標無法直接與CEFR溝通策略的能力描述對應之情形。此外,關於試卷分析亦發現:特定測驗目標之出現頻率高於該技能中的其他目標,可能即為IGCSE測試之重點。最後,本研究以回沖效應觀點整合分析結果,詳實舉例如何融入測驗目標之不同權重於教學,以發揮正向的回沖效應。整體研究結果預期能為相關國際學校在規劃課程或發展測驗評量等實務工作提供參考價值。Item K-POP華人偶像內容與華語媒體教學——以粉絲圈為中心(2023) 金昭娟; KIM, SOYEON數位科技的發展正在加速文化的數位化,且數位科技的進步正推動著文化的大眾化。隨著文化的數位化和大眾化,人們生活、思考和溝通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重視多樣性價值的社會結構中,教育領域也需要進行能對應快速變化時代的研究。本研究著重於具有文化溝通性質及高學習動機的華語學習方法,提出以K-POP華人偶像媒體內容為基礎的教學設計。由跨國成員組成的K-POP偶像擁有全球性的粉絲圈,為了與粉絲圈互動,偶像展開各種文化活動。K-POP華人偶像也透過多種內容與粉絲圈進行溝通,使他們在文化活動中可以找到對華語學習的高度動機。這像一種利用明星效應進行如同行銷一般的學習方法,同時應用喜愛明星的粉絲心理、及熟悉透過媒體溝通的青少年文化特性。本研究的主要學習對象是K-POP華人偶像的粉絲圈。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以粉絲文化為中心的青少年主流內容。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著值得時代關注的要素。K-POP偶像媒體內容追求數位科技帶來的快速變化和新鮮感。本研究假設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粉絲圈學習華語和文化的最佳模式,並透過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媒體內容分析和華語教學設計。與媒體華語教學設計直接相關的K-POP偶像媒體內容的屬性如下:(1)K-POP偶像媒體內容屬於韓國青少年主流文化,主流內容具有受到大眾持續關注和喜愛的屬性。(2)K-POP偶像媒體內容具有文化教育與培養溝通素養的作用。(3)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跨文化要素。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臺灣流行音樂對於韓國K-POP華人偶像粉絲圈所產生的影響要素及特性。臺灣流行音樂的特性主要強調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及歷史性,而K-POP則展現玩樂文化中純粹的娛樂特性。基於以上所述的背景和依據,本研究深入分析了K-POP偶像媒體內容,並將其要素特性運用於媒體華語教學設計之中。特別是針對粉絲圈的華語學習,將其納入他們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中,我們可以期待高度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Item MYP 課堂中的文化與語文結合--《雷雨》結合皮影戲演出的實踐(2021) 陳樂瀅; Chen, Lo-Yin本研究嘗試在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的MYP中文A戲劇文學單元中,結合皮影戲與《雷雨》劇本來進行中華文化傳遞的歷程,並探討了研究者理念、課程設計、皮影戲的應用策略,實施流程、《雷雨》劇本演出,評量反思等議題。研究指出研究對象MYP中文A學生普遍感到中文學習困難,學習興趣低落,文化認知不足等問題,在進入DP課程時,或改選其他語種或出現銜接困難的現象,如何改善教學方法,尋回海外華裔學生對中文的熱情,延續中華文化在海外的薪火傳承,是海外中文教師不可迴避的責任。研究者回應「將學習權交還給學生」與「由做中學」的教育理念,結合IB課程中對交流、協助、組織與反思的等學習方法,以皮影戲為載體,《雷雨》為劇本,透過文化探索、《雷雨》文本學習與鑒賞、皮偶製作、口語排練、皮影戲演出等一系列活動,將文化元素融入華語文的學習中,讓學生在活潑有趣的氛圍下,透過同儕學習、協作演出方式,提升其中華文化的素養,為華語文學習中所涉及的文化語境奠基,以期彌平因文化素養不足而導致的華語文學習障礙。在文化探索階段,學生利用簡報展現其對於戲劇文化議題的研究成果。在布偶製作方面,學生也能充分掌握劇中角色的特質,製作出忠實的皮偶。在演出部分,配樂、燈光及口白均十分順暢到位,怯場的學生也能克服心理障礙。學生表示皮影戲活動讓他們體驗到許多中華文化元素。但學生的反饋卻集中在演出前期準備、時間控制與團隊合作、演出成效等方面,顯示學生比較關心自己的表現,與原先課程設計理念有些落差。因此在設計學生反饋問題時,應該精確提出與文化學習心得的問題。整體而言,本研究清晰地呈現教學現場的流程與學生反饋,可以提供海外中文教師在發展相關教學活動之參考。研究者也建議海外教師可以將不同文化載體或劇本融入教學中。學生潛能無窮,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稍具挑戰性的文化認知活動。最後,老師在設計文化課程時,應該由學生的視角來規劃設計。Item SDGs主題在兒童華語繪本故事盒之探究式教學(2023) 陳怡彣; Chen, Yi-Wen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融入SDGs主題繪本故事盒活動與華語思維教學於三種類型的探究式課程。本研究透過哈佛大學零點計畫(Project Zero)的「可見式思考」(Visible Thinking)教學法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能力,選用三種思考歷程活動:「解釋遊戲」、「句-詞-字」、「顏色-符號-圖像」,引導學習者進行SDGs概念探究,同時採用瑞吉歐教育取向之鬆散素材理論,鼓勵學習者相互合作及表徵思考,以完成繪本故事盒成果發表。本研究取材以小康軒繪本館之兒童主題繪本,根據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17項目標,篩選出一共6本教材。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應用思考歷程活動於探究式課程,對於培養學習者的觀察力、摘要力與比喻力有顯著的成效,學習者也能從活動中認識SDGs議題。繪本故事盒之成果發表可以刺激學習者口語表達與合作學習、訓練思考能力與探究具體表徵及協助新舊知識與跨領域連結,也能看出學習者語言表達力的進步。Item TOCFL詞彙融入劇本編寫之初級華語教學研究(2023) 邵澤琴; Shao, Jhe-Chin為使具備初級華語能力的學生,達到更高的學習成效。研究者以印度阿育王大學八位華語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劇本創作教學為主題,透過思維觀點與劇本編寫的課程,試激發受試者運用所學的華語知識,將其變成一個有序的劇本故事。並依據現階段的能力,引導受試者以TOCFL BAND A的初級詞彙融入劇本編寫,並試以本論文探析劇本教學應用於初級華語教學之影響。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相關文獻做為理論基礎;行動研究法對於受試者的問題予以即時修正及協助;問卷調查法讓受試者針對課程以及劇本提出回饋與意見。本研究發現此教學課程接受度高,符合學習者的程度、學習目標,並總結出劇本編寫對於學習者的四項效用。研究結果亦顯示,學習者會更理解BAND A詞彙的使用,但並不會依照詞彙的標準範圍去創作劇本,在真實的創作過程中會有超綱的現象,教師必須彈性運用標準;部分學習者不會想把完成的劇本實際拍攝出來,能撰寫劇本不代表能順利實行,且由於編寫耗時,並不能幫助學習者更快速的學習,都是在實施劇本教學時需要考量的要點。最後,受試者在編寫劇本後,亦期待能閱讀到使用華測詞彙編寫出來的劇本,認為對於練習華測、想像真實情境、理解詞彙使用都有正面的幫助。此一結果亦可做為未來教材研發的考量要點。Item TPRS在泰國國際學校小學華語教學之應用(2018) 林冠帆; Lin, Kuan-FanTPRS全名為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它是由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發展而來的。TPR教學法是由心理學家James Asher提出來的一套學習理論,透過「指令-動作」的方式,讓學習者先理解意思後再給予回應,減輕了語言表達給予初學者帶來的壓力,Krashen(1987)指出,學習者在靜默期時(silent period),藉由單方面的聽,也能理解輸入的知識,進而建構自己的語言認知,等到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後就會開始說出來。TPR教學法同時也符合了聽先於說、理解再表達的語言學習規律。而TPRS則是由一位西班牙語老師Blaine Ray通過自己的方法結合TPR所創造出來的一套教學法,他利用了講故事的方式,彌補了TPR教學法在描述事物以及敘述事情的不足。 研究者在泰國A國際學校擔任華語教師期間,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其中也對TPRS教學法做了理論研究與調查學習。本研究先探討研究了TPR與TPRS在國內外的教學研究,再分析研究者任教的學校背景、學生特點以及泰國華語發展現況等等,接著再分析使用的教材如何與TPRS教學法相結合,進而編寫教學教案和設計教學內容,最後進行教學實踐。本研究採用學生調查問卷、教學實例分析、隨堂測驗、期中與期末測驗、課堂觀察以及教師自我評鑑等方式,試圖從多面向去論證TPRS在泰國國際學校小學華語的應用可行性,以及對TPRS教學法的優缺點作出陳述。Item 一對一教學個案研究 — 以學術華語輔導為例(2018) 吳宗瀚; Wu, Chung-Hann研究者因為輔導因素接觸東亞系大學部和歷史研究所韓籍留學生,他 們在一對一輔導時提到無法理解系上教材所使用的書面語及撰寫報告,雖 想加強學習書面語但無時間,故希望可在課後輔導加強書面語、口語表達 和新聞華語討論三方面。本研究以上述輔導個案進行一對一教學模式研 究,以一年時間進行一對一個別輔導,教學目標為加強書面語閱讀和口語 表達能力。除了成語教學,其餘內容皆是透過學生需求分析所制定:虛 詞、標準化口語測驗練習和新聞華語,並以電子書形式呈現。教學方法採 用翻轉教學和問題導向教學法,一對一教學全程錄影,課後訪問學生學習 反饋並針對學生意見修正教學方向,並再進行逐字稿轉寫分析。學生表示 翻轉教學和模擬測驗都有助於學習新聞華語,也降低學習虛詞和測驗恐 懼。學生自評進步程度達 70%-80%。未來建議一對一教學教師應先針對專 業華語學習者進行需求分析,再編寫個人化電子教材,讓學生可先初步理 解專業課本生詞句型,再輔以口語練習加強表達能力。Item 不同國籍學習者之閱讀理解表現探究-以華裔和日籍學習者為例(2023) 張庭瑄; Chang, Ting-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華語二語學習者,其詞彙知識、構詞覺知與句法知識於閱讀理解的影響,研究對象為 40 位中級以上的華裔華語二語學習者和40位中級以上的日籍華語二語學習者,共計80位。Hoover與Tunmer(1993)將閱讀視為為獨特且經驗獨立的組合成分。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因素眾多,其中Ku與Anderson(2003)發現以漢語或英語為第一語言之兒童,其構詞意識隨著語言經驗的增長而發展,且詞彙結構意識和詞彙、閱讀習得均呈顯著高度相關。研究發現:(一)華裔學習者:(1)學習者的構詞覺知、句法知識和連接詞意識都和閱讀理解有顯著中度正相關,顯示若構詞覺知、句法知識或是連接詞意識增強,閱讀理解能力也會跟著增強;(2)檢視詞彙知識、構詞覺知和句法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力,發現句法知識對閱讀理解影響最大,證明句法知識為影響華裔學習者閱讀理解表現的最重要因素;(二)日籍學習者:(1)學習者的詞彙知識、構詞覺知和句法知識都和閱讀理解能力無顯著相關,但連接詞意識和閱讀理解有邊緣顯著相關;(2)檢視詞彙知識、構詞覺知和句法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力,發現只有詞彙知識對閱讀理解有邊緣顯著影響,說明相較於構詞覺知和句法知識,詞彙知識更有機會影響閱讀理解表現;(三)比較兩組學習者的表現差異,發現華裔學習者的構詞覺知、連接詞意識顯著好於日籍華語學習者;而日籍華語學習者的閱讀理解則顯著好於華裔語言學習者 。總結本研究結果顯示華裔學習者在構詞覺知、連接詞意識顯著優於日籍華語學習者;而日籍華語學習者則是在閱讀理解表現顯著好於華裔語言學習者。在華裔學習者身上發現構詞覺知和句法知識都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但是句法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力最甚。然而,有別於在華裔學習者,日籍學習者的閱讀理解和詞彙知識、構詞覺知、句法知識皆無相關,但是日籍學習者的詞彙知識對學習者的閱讀理解表現有邊緣影響力。故,本文優先建議華語教師藉由加強華裔學習者的句法知識和日籍學習者的詞彙知識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再者,對於華裔學習者或是日籍學習者而言,相較於詞彙知識、句法知識和閱讀理解,構詞覺知都是他們的弱項,所以本文建議華語教師應該注重構詞覺知的教學,協助提升學習者的構詞能力,確保中級以上華語學習者的構詞覺知水平不會持續落後於其他語言面向。Item 不同東方文化下的認知差異:台灣與日本的比較(2014) 鄭涵倩由 Richard Nisbett引領的跨文化認知差異研究提出了許多證據,支持這樣的主張:東西方人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認知表現。這些研究將中國、台灣、日本、韓國皆籠統地歸類於東方文化圈裡,但是這些國家之間仍有其迥異的文化特性,他們的人民是否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認知行為呢?本研究比較台灣和日本兩種文化的差異,以之預測台灣人和日本人可能存在的認知差異,並進而以作業的方式驗證此預測。Hofstede ( 1981 ) 提出五個文化構面,其中的「不確定性規避」指數,日本比台灣高,表現日本社會需要許多細節規則來穩定,對於環境週遭需要更多的關注,而台灣則相對之下,比較不重週遭的細節,可以輕易的將個體與環境區隔開來。黃若筑 ( 2011 ) 依據其異國婚姻研究得出台灣與日本有顯著的文化差異,日本文化需要「讀空氣」,來揣摩對方說話者的心態以及想法,重視環境氛圍,溝通上也相對台灣來得含蓄婉轉,相反的,台灣人在表達方面,相對日本來說較直接,也較不會揣摩對方的想法和期許,阮美惠 ( 2002 ) 指出台灣社會從八零年代開始強調自我的主體性以及社會的多元性。這兩種文化的差別,一種重視環境氛圍、一種強調自我主體性,反映在認知上可以說是重視環境背景與重視個別性的差異,日本人比較重視群體團隊精神,台灣人則相對比較能展現個別性。本研究的認知作業發現,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的確會反映在認知行為上: ( 1 ) 如果多數圖案中有幾個少數獨特圖案,日本人偏向選擇多數圖案,台灣人則會選擇少數獨特的圖案;( 2 )如果做喜好的排序,台灣人會比日本人更願意將獨特圖案排在喜好程度大的位置; ( 3 ) 在觀看有前景人物、動物,背景有房子、場景的圖片或影片時,日本人會比台灣人更容易將注意力分散於背景和整體場景上。此研究結果說明了,同屬東方文化的台灣與日本仍有明顯的文化以及認知差異,此情況值得重視。 這樣的研究發現,對華語教學領域的幫助上有兩部分。第一在教材方面,日本學習者使用的教材可以以主題式呈現,或每大題均需明顯區隔開來,以減少日本學習者的焦點模糊。第二教學過程上,黑板書寫順序以教學順序相同,講授時,也多提醒目前的重點或說明此段學習的主要概念,並且多鼓勵日本學習者發言或是表達自我意見,增加日本學習者在他國學習者中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