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印尼佐科維總統政治性致辭稿作為新聞翻譯(印尼語—漢語)風格之研究
    (2021) 洪藹途; Adinda N. V. Hutabarat
    在印尼使用外語的報紙,如以英語為主,是Jakarta Post。而使用漢語的是國際日報新聞社和印尼商報新聞社。為了向國際讀者進行語言傳播,使用印尼語的政治性致辭稿被翻譯為外語。而政治性致辭稿中一個重要方面是風格(style)。以此,翻譯風格必須保證原文中的信息能正確地傳遞至譯文中。此論文旨在闡述翻譯風格能把原文中的信息更加正確地傳遞至譯文中的重要性。此論文為了分析其翻譯風格,在匯集及分析資料過程中是以定性或質性闡述性為主要的研究法,即將其研究資料在宏微觀層次上進行對比,並以政治性論述或言談為理論框架。為了分析其翻譯風格,其研究資料將在宏觀和微觀層次上進行對比。在宏觀層次中,即在IAID和Setnas ASEAN主題的致辭稿中,尤其其標題和開篇段落中,“恰到好處”因素的準確性是88.8%。在微觀層次中,所使用的表現風格(包括排比和重複、修辭設問和四字組合)都佔58.3%。仅次于民族風格 (22.2%) 和時代風格 (19.4%)。 佐科維的個人風格是以一位辛勤努力和“為人民服務”、接地氣或街頭民意、及遠見卓識的領導人而展現出來。筆者也發現一些不准確或失真的翻譯信息,都是以宏觀層次做為微觀層次的闡述背景。因此,譯者最終必須理解到在不同語言溝通中所進行的準確信息溝通將達成相互理解。
  • Item
    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譯注
    (2021) 孟修然; Meng, Xiuran
    2018年,台灣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將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集《親愛的人生》重製為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由王嘉明編劇、執導。這齣舞台劇由四個短劇組成,將場景設在台灣桃園,並非單純改寫原作,而是提煉孟若的敘事風格、主旨和微妙情感,打破原作品短篇小說的框架,但又成功將短篇小說搬上舞台,以舞台劇的形式重演這齣台灣版《親愛的人生》。 本研究旨在將台灣版《親愛的人生》劇本翻譯為英文。這部作品歷經從外國文學重寫成台灣舞台劇,再回譯成英文的跨文化行旅,可以視為當代台灣戲劇走向英語世界的一小步。除了翻譯之外,本研究還對劇本中的文化詞添加譯注,同時也在譯注中指出台版《親愛的人生》如何與孟若的原作相連結。本研究的導讀部分則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對兩部作品進行導讀。從孟若的短篇小說到王嘉明的舞台劇,雖然時空移轉、情節完全改寫,但兩部作品可以透過共通的主旨、議題甚至細節相連結,亦即能夠透過互文性來欣賞和研究。 對於讀過孟若原作的讀者,本研究及譯本能讓他們藉此一窺孟若作品在台灣的改寫經驗,而譯注可供不瞭解台灣在地文化的英文讀者參考。對於看過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的讀者,也可以從這部作品出發,追溯到孟若的原作,體會王嘉明精彩的改寫歷程。 關鍵詞:戲劇,重寫,改編,翻譯,親愛的人生,艾莉絲•孟若,王嘉明,在地化
  • Item
    浪漫愛的譯與易:1960年以後的現代英美羅曼史翻譯研究
    (2012) 劉素勳; Su-hsen Liu
    浪漫愛的譯與易: 1960年以後的現代英美羅曼史翻譯研究 羅曼史(Romance)在西方是個源遠流長的文類。中古時代的羅曼史指的是英雄騎士的故事──但浪漫愛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此一文類的範疇迭經變更,到了現代,自禾林羅曼史(Harlequin)系列在英美廣受歡迎,銷售長紅後,其他出版社也陸續跟進,大量出版,蔚為潮流,甚至譯成多國語言,風行各地。結果是,現代的羅曼史小說似乎窄化成為了專指此一類型的愛情敍事,如雷姆斯戴爾(Ramsdell 1999)定義為:「愛情故事;其重心是兩名主角之間的發展、和滿意的結局,提供讀者在情愛追求的過程裡,某種替代性的滿足。」美國羅曼史協會(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則稱之為:以愛情故事為主,情節集中於男女關係的衝突,並在故事的高潮時,化解此一衝突……在小說裡,男、女主角為彼此、和此段關係冒險、奮鬥,其獎賞則是感情得償,以及無條件的愛情(http://www. rwanational. org/romance.stm)。 但在「現代羅曼史」裡,又可以包含「現代歌德式羅曼史」(Modern Gothics)此一次文類。一般認為,美國的現代歌德式羅曼史熱潮始於1960年,維多莉亞.荷特(Victoria Holt)的《米蘭夫人》(Mistress of Mellyn) 。也大約在同年,台灣引進其翻譯,先是在大華晚報的副刊連載刊出,因為讀者的反應熱烈,皇冠出版社於1961年推出單行本,跟著更多維多莉亞.荷特的作品、以及風格相近的瑪麗.史都華的懸疑小說也被譯入。至於非歌德類型的羅曼史,則有芭芭拉.卡德蘭(Barbara Cartland)的作品首先於1977年譯介引入台灣,同樣廣受歡迎,並引發了另一波外國羅曼史的翻譯熱潮──包括禾林羅曼史、和英、美的當紅羅曼史系列都陸續被譯入。由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台灣,可以說是羅曼史翻譯的黃金期,每月出版數十本,主宰了本地的羅曼史巿場。但在90年代後,羅曼史翻譯熱潮逐潮步入衰退期──部份是因為著作權法的通過,再加上本國作家所寫的羅曼史漸受歡迎。他們在吸取其成功經驗後,加入傳統的中國因素,大受歡迎,反而取代了翻譯羅曼史的王位。 本論文擬探討現代英美羅曼史此一文類在台灣的譯介、受歡迎及衰退的現象,並試著探索其原因及衝擊。例如,比較傳統的中國愛情小說,此一移植進來的文類有何差異,又為何能夠吸引廣大的台灣讀者?直探羅曼史的本源,其吸引力的主因或許正在其異國風味(exotic flavors)?而哪些「異質性」是本土羅曼史的文學型式庫(如瓊瑤的作品)裡所沒有的──如情慾的書寫──並需要藉由翻譯引進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譯介的過程裡,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改寫、編譯、以及本地化的現象?源文文本究竟如何被馴化了? 筆者主張,羅曼史的翻譯可以視為一種動態、在地化的譯/易的過程。正如論文裡指出的,一方面,在版權法通過前,受到譯文文化的制約,譯者往往會在翻譯的過程裡,改譯/易羅曼史文本,便於它們在譯文文化裡被接受,也使得它們的面貌與源文有異;另一方面,因為羅曼史的翻譯,也會在譯文文化裡產生變易,促成新一代的本土羅曼史的興起。整體上來說,此一譯/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藉由翻譯引入的外來質性,豐富了譯文文學裡的番易。 最後,本論文一方面會援引埃文-佐哈爾(Even-Zohar)的多元系統論的觀點,檢視翻譯羅曼史的興衰與流變,另一方面,也會在對羅曼史的性別關係進行文本分析時,借助紀登思(Giddens)提出的浪漫愛與滙流愛的概念。筆者主張,浪漫愛此一自清末民初就經由譯介被引進、吸收的愛情觀,一直影響了廣大的女性閱眾。再則,在羅曼史的流變裡,不但可以看到浪漫愛的體現,也可能有了滙流愛的雛型。獨立、平等、自決、反思的關係是紀登思對親密關係的願景,而它是否也可以成為女性書寫羅曼史的願景?
  • Item
    吳爾芙的來世:論《達洛威夫人》的各種翻譯
    (2011) 李延輝
    文學家的肉身會衰老,但他們作品裡的精髓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淘洗,以各種方式「翻譯」,藉由另一種語言或表現形式流存下來,而這些「譯作」則成了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云原作的「來世」(afterlife)。吳爾芙(Virginia Woolf)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作家的先驅,以意識流的技巧獨樹一幟,其纖細、敏感的寫作方式則反映出英國現代主義的精神。在中文世界中,白先勇於二十世紀六0年代發表了短篇小說〈遊園驚夢〉,該小說無論就結構、技巧、主題而言,均師法吳爾芙的《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九0年代開始,吳爾芙小說《歐蘭朵》(Orlando)及《戴洛維夫人》陸續改拍成電影。1999年,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出版了普立茲獎得獎作品《時時刻刻》(The Hours)。這部小說以《戴洛維夫人》為中心,串連三位女性生命中的一天,並於2002年搬上銀幕。本研究計畫延續筆者以與吳爾芙相關的著作、電影與中文翻譯為本,藉由解構翻譯理論,探討翻譯的「模仿」與「越界」問題。本計畫中所討論的翻譯不只是文字的轉換,更擴大至文學表現形式,以及將人物化為文字、影像的轉換,而這些議題也和吳爾芙作品中的現代性有關。
  • Item
    解嚴前臺灣《戰地春夢》與《戰地鐘聲》中譯本初探
    (2014) 何明憲
    本研究旨在探討解嚴前臺灣《戰地春夢》及《戰地鐘聲》譯本的更迭情形以及翻譯品質,並試圖從翻譯品質表現差異為兩部作品接受度與知名度差異懸殊的現象提出解答。由於兩部作品均屬反戰主題小說,因此翻譯品質探討援引例子皆以帶有反戰色彩段落為主。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研究方向與架構,並梳理相關研究。第二章概述海明威生平與相關作品,並簡介《戰地春夢》及《戰地鐘聲》內容。第三章及第四章則個別針對該兩部作品譯者與翻譯表現進行分析,引用例子比較各種譯本策略取向與優缺所在。第五章為總結,歸納本研究重要發現,並提出未來研究可著力的方向。
  • Item
    《長日將盡》小說及電影字幕譯本比較
    (2007) 蔡丹婷; Dan-ting Tsai
    本論文旨在比較《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一書的小說及改編電影字幕譯文,分析小說與電影字幕之翻譯策略,是否因表現文本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文中亦評析現有小說譯本,並將筆者為HBO台翻譯的字幕譯本與電影DVD版本的字幕譯本,做一比較評析。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文獻回顧。第二章為文本簡介,介紹小說及電影,以及小說改編為電影時的轉變,並評析現有之小說譯本。第三章針對小說與電影字幕譯文,以實例探討其翻譯策略之差異,結果發現因表現媒體不同,在原文近似的情況下,電影字幕偏向採用較精簡的譯法,方式為減譯或使用慣用語,且與小說譯文相比語境較低。第四章評比筆者本身及電影DVD的字幕版本,指出兩個版本的優劣,以做為日後借鏡。第五章將論文做一總結並提出建議。
  • Item
    小說家譯者——村上春樹的譯作與小說創作關聯之探究
    (2016) 吳品儒; Wu, Pin-ru
    本研究探討村上春樹是否意圖藉由翻譯「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當作創作前的練習。為比對他的創作與譯作之關聯與交互作用,本研究將其著作分為譯作與創作兩類型,接著按照時間順序,試圖比較同時期創作與譯作的主題相似度高低,並以伊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解釋村上「譯作—創作循環」的形成背景。本研究發現,早在村上春樹還未開始寫作前,已開始翻譯中意的文學作品作為消遣。創作第一篇小說《聽風的歌》時,他先以英文創作,再自譯回日文,藉此發展出屬於自己風格、且為其都市性文學所必需的翻譯腔文體。村上創作初期,因出自喜愛,大量翻譯瑞蒙•卡佛的作品,藉此學習如何創作短篇小說,因此承襲了卡佛作品中的特色,翻譯卡佛是村上創作短篇的巔峰時期。村上翻譯其他作家的作品,亦為了自己的小說做準備,例如翻譯歐布萊恩的小說,練習戰爭敘事,此技巧在《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發揮極大的作用。村上的透過翻譯學習創作,其小說家身分又能為其譯文風格背書。村上翻譯策略和一般譯者十分不同,尤其是語序調動、片假名、故事角色人稱。他的譯文趨近直譯,結構貼近原文,時常使用片假名音譯。村上為了選擇適當第一人稱,會想像角色的內心世界。以上種種異於常規的翻譯,皆可用他所謂的「小說家身分」解釋。正因他為知名小說家,他的譯作才為讀者所接受,此現象合乎多元系統理論中的翻譯文學所處位置之討論。
  • Item
    翻譯的信與達: 尋找平衡的過程
    (2005) 范大龍; Christopher J. Findler
    本論文著重討論筆譯活動(translation)中的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與意譯(free translation),作者首先提出各學者對直/意譯之看法,並討論此二概念於中國地區之發展、分析直/意譯策略之學習對作者的翻譯有何影響。此外作者也分析影響中翻英之種種因素,及譯者如何於筆譯之信(accuracy)與達(readability)間取得平衡。作者最後討論自己的筆譯方法及策略,並提出作者取捨這些翻譯方式的原因,翻譯原稿為蘇起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