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最後生還者》之符際翻譯
    (2024) 費艾文; Phipps, Evan
    改編,作為一種符際翻譯的活動,研究領域多年來著重於「銀幕文學」,也就是小說到電影的改編,對於「電玩到影視」的討論則相當有限。細究其因,應與電玩遊戲於大眾視野中的定位有關,許多人認為電玩是新創、幼稚、較「低等」的娛樂,而以美國好萊塢為大宗的電玩改編電影作品更是良莠不齊,間接加深了此一印象。然而,近年來電玩遊戲逐漸愈趨流行,產業規模已超越全球電影與音樂市場,與電玩被視為玩具的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其中不乏一些發人深省、深具藝術價值的作品。本研究探討的動作冒險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便是其一。藉由辨別不同媒介的特質、長短,以及敘事與角色上的轉換,本研究分析《最後生還者》從電玩原作(2013)到HBO影集(2023)改編的過程,發現改編作品不但能夠藉由互文性豐富原作,更能將優秀的文本譯介給更廣大的受眾。
  • Item
    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譯注
    (2021) 孟修然; Meng, Xiuran
    2018年,台灣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將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集《親愛的人生》重製為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由王嘉明編劇、執導。這齣舞台劇由四個短劇組成,將場景設在台灣桃園,並非單純改寫原作,而是提煉孟若的敘事風格、主旨和微妙情感,打破原作品短篇小說的框架,但又成功將短篇小說搬上舞台,以舞台劇的形式重演這齣台灣版《親愛的人生》。 本研究旨在將台灣版《親愛的人生》劇本翻譯為英文。這部作品歷經從外國文學重寫成台灣舞台劇,再回譯成英文的跨文化行旅,可以視為當代台灣戲劇走向英語世界的一小步。除了翻譯之外,本研究還對劇本中的文化詞添加譯注,同時也在譯注中指出台版《親愛的人生》如何與孟若的原作相連結。本研究的導讀部分則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對兩部作品進行導讀。從孟若的短篇小說到王嘉明的舞台劇,雖然時空移轉、情節完全改寫,但兩部作品可以透過共通的主旨、議題甚至細節相連結,亦即能夠透過互文性來欣賞和研究。 對於讀過孟若原作的讀者,本研究及譯本能讓他們藉此一窺孟若作品在台灣的改寫經驗,而譯注可供不瞭解台灣在地文化的英文讀者參考。對於看過台灣舞台劇《親愛的人生》的讀者,也可以從這部作品出發,追溯到孟若的原作,體會王嘉明精彩的改寫歷程。 關鍵詞:戲劇,重寫,改編,翻譯,親愛的人生,艾莉絲•孟若,王嘉明,在地化
  • Item
    吸血鬼德古拉的跨時空翻譯:以2020年影集《德古拉》為例
    (2021) 張佳敏; Chang, Chia-Min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翻譯與改編領域的學者開始探討兩者的共同特點與挑戰, 希望找出分析譯文和改編作品的新標準,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原文與譯文或原著與改編的關係。本論文透過研究《德古拉》從1897年出版的小說到2020年發行的最新版影集所經歷的各種轉變,了解符際翻譯在跨越媒材的轉換過程及結果中產生的得與失。為跳脫傳統的對等或忠實論述,本論文採用互文性的概念來解釋《德古拉》原著小說與改編作品間互相指涉及參考的關係,以及運用新維多利亞主義的觀點來討論《德古拉》橫跨古今所展現的時代意義和文化內涵,接著再進一步比較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架構有何異同之處。最後,本論文剖析《德古拉》原著小說和改編作品的特性和關係,發現德古拉伯爵之所以成為吸血鬼代名詞並風靡全球百餘年,原因就在於原著可透過改編與時俱進,讓經典可以流傳得更廣泛且長久。
  • Item
    「完美」的童年? 三本幾米繪本英譯研究
    (2021) 冷艾玟; Leng, Ai Wen
    兒童文學經常改編自其他讀者群年紀較大的作品。替兒童翻譯及改編這些作品時,居於來源語文化及目標語文化之間的中介方,可能因目標語文化看待兒童的觀點、兒童文學在目標語文化的文學多元系統中的地位,以及目標語文化對兒童文學的規範而修改內容。相對來說,針對作品中的諸多元素要以歸化或異化做多少修改,亦能影響目標語讀者看待作品、原作者以及來源語文化的角度。本研究認為,在美國兒童文學市場中,中介方基於美國對兒童的保守觀念,以及為確保兒童對童年留有「完美」印象而強加於己身的責任感,傾向以歸化的方式翻譯並改編作品。本研究更認為,文本經高度歸化,會使目標語讀者沒有機會接觸到外國內容,而這些內容實際上可能反而更能與讀者的現實生活產生共鳴。透過三本由臺灣作家兼插畫家幾米所著的繪本,本研究使用美國出版社Little, Brown Books for Young Readers所出版的英文改編版本,與繁體中文的來源文本資料以及西班牙文的譯本相互比對,藉此闡述以上論點,並著重探討英文改編版本如何呈現那些被認定為不適合孩童閱讀的文字及視覺元素。
  • Item
    從書面到台面:從綠光《開心鬼》談戲劇的三度翻譯
    (2012) 顏志翔; Chih-Hsiang Yen
      翻譯劇作一直以來是台灣劇場發展的一股甘泉。以往研究戲劇翻譯,多半是憑藉不同譯本,進行文本比對分析,並以譯本是否具可表演性做為評斷優劣標準。然而一齣戲劇製作,是一個把紙本搬上舞台的過程,其中不僅涉及最初的全譯本,還有劇團因地制宜的刪改本,以及最終呈現的演出本,每一個階段,都是一次翻譯;劇本從譯界跨到劇界,經過多雙手操弄,從平面文字變為立體演出時,發生不少轉變,因此翻譯劇本是否適合演出,並非只是譯者個人的責任,也並非單就書面譯本便能評價。但至今尚無人研究台灣翻譯劇作從頭到尾的搬演情況。   本研究擬以筆者參與綠光劇團《開心鬼》製作為研究個案,實際觀察從文本到舞台的翻譯過程。筆者將戲劇翻譯過程分為「三度翻譯」,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文本——譯者本、導演本與演員本。譯者本處理語言問題,導演本處理文化改編,演員本處理口語及動作。筆者在排練場以譯者身分和劇團對話,體驗譯者、導演與演員在劇本操作上的互動關係。期望此研究能以實務角度,描摹出台灣戲劇翻譯製作的全貌,並提供翻譯建議,供劇本譯者參考。
  • Item
    《使女的故事》從小說到影集的改編
    (2019) 黃美馨; Ng, Mei-Xin
    小說到電影的改編已有不少從事改編研究領域的學者深入探討,但小說到影集的改編則較乏人問津。電視影集的性質和電影的性質有異,且近年來各個線上影音平台的興起也改變了電視媒體的面貌。無論是電視的預設用途、收看人數、觀眾群等,都從根本上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本研究通過分析《使女的故事》從小說到影集的改變,探討這項符際翻譯中所發生的轉換及其背後的原因。此小說為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1985年出版的作品,並於2016年由Hulu(線上影音平台)改編為影集。本研究立基於改編研究理論,並以Blum-Kulka(2000)提出的「一致性轉換」(shifts in cohesion)和「連貫性轉換」(shifts in coherence)兩個概念作為分析的框架。Blum-Kulka所提出的概念原為語際翻譯研究的框架,但本研究試將此理論植入符際翻譯的文本對比分析,希望不僅能將《使女的故事》改編中發生的轉換歸入幾大類,同時探究這些轉換背後的各種原因,例如線上平台的性質或改編團隊製作影集的目的等。《使女的故事》影集和小說產生的年代相差30年,但影集的出現也讓「使女」在近幾年的時間成為了抗爭和爭取女性權益的象徵。文本面貌帶有時代烙印,同時也對所屬時代產生述評,該文本與讀者之間的共鳴本身具有其獨特的時代意義。
  • Item
    迷你影集《傲慢與偏見》的書信呈現:從《改編理論》看符號翻譯
    (2018) 單凝; Shan, Ning
    影視改編品和譯文皆難以脫離「忠於原著」的標準,五零年代開始有學者摒棄電影改編「忠實說」的論述,至六、七零年代符號學家將「文本」(text) 的定義拓展至文學作品以外的符號系統,加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概念興起,動搖原作的地位,進而打破原作優於電影/譯文等既有觀念,有鑑於改編研究和翻譯研究的性質相似,多重共通點因此開啟了往後並置兩研究領域、或改編研究借鏡翻譯領域的論述。 1995 年《傲慢與偏見》迷你影集 (Pride and Prejudice) 被譽為 20 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奧斯汀影視改編,加上該作品承襲原著側重書信元素的特性,因此本研究以該影集為對象,以跳脫舊理論框架且較具突破性的《改編理論》(A Theory of Adaptation) 為依據,採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深究影集中書信場景如何由文字符號轉化為多媒體符號,如音效、音樂、影像等,轉化的過程和效果經歷哪些得與失。全劇書信分為三種呈現方式,關注焦點也相異,第一種為逐字呈現,主要以寫信人旁白和視覺化影像表現全信,這類信件完全打破舊有的改編迷思;第二種為概述呈現,聚焦於讀信場景,創造多重接收層次,簡化信件內容,但深刻描繪讀信人角色;第三種為無呈現信件,聚焦於呈現形式改變的來信,包括完全轉為對話形式,或部分轉為與書信場景分離的視覺化影像,媒材特異性使無呈現信件傳達原著本無設計的效果,但也因形式轉變幅度大,不免流失部分原信精神。深入分析三種書信場景後,本研究歸納出影集必會濃縮原信內容,但反而會運用媒材優勢盡力補足省略處,或以更加簡短有力的文字增補達到與原著同等或更強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