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佛教譯場與譯論的生成與轉變:三至五世紀(2013) 余淑慧; Yee-soh Fee佛經譯場的組織嚴謹,分工細密,然而從歷代譯場衍生出來的翻譯論述卻是開放的,不僅因時因地而變,且多半是政治、權力、文化傳統各種力量多方論辯與協調的結果。漢代以來,譯場基本上是域外高僧翻譯佛經,宣講佛法的場所。就翻譯研究的角度看,本土譯經參與者在此也同時習得外語,了解異文化與獲得翻譯知識。更重要的是,譯場也是形塑翻譯論述的所在。 翻譯研究學者勒弗維爾(André Lefevere)曾提到翻譯並非來自真空。若我們檢視譯場衍生的記錄,可知譯場是個眾聲喧譁,爭辯時起的空間。因此,譯場產生的譯經論述就不是一人一時的觀點,而是政治與文化權力折衝協調之後的結果。有鑑於此,本文從早期佛經翻譯衍生的相關文獻,包括僧傳、佛教思想史與相關資料入手,參照當代翻譯研究學派(Translation Studies)的思考與研究模式,探討譯場及其譯經論述是如何在「非真空」之下成形與轉變。 論文分為五章。首章介紹勒弗維爾在翻譯研究上的貢獻及其翻譯非真空論的內涵,進而回顧譯場團隊合譯的組織與特色。第二至四章則進入譯場內部,檢視從譯場衍生的記錄,探討譯場裡的活動與相關人物的翻譯思想,尤其涉及譯論的幾場論辯。論文將以三章的篇幅,分別從譯場裡的筆受(支謙)、證義(道安)、譯主(鳩摩羅什)三個角度入手,討論他們各自的專業(expertise)與他們所提出來的佛經譯說是如何因應各種權威(authorities)的限制,在早期譯場裡互相論辯、成形與轉變。第五章總結前文,並嘗試對譯經的增刪提出歷史與文化上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