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8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語料庫輔助下的王際真翻譯風格研究(2024) 張冰; Zhang, Bing華裔翻譯家王際真對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傳播有著「播火」之功,其翻譯生涯超越了半個世紀,為中國文學英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肩負著延續原作生命、傳播源語文化的使命。隨著翻譯理論的發展及翻譯研究的進一步加深,譯者的翻譯活動主體性及創造性得到了相當的重視,譯者風格研究也逐步成為翻譯研究的焦點之一。文章對王際真的整體譯作進行梳理,採用語料庫實證研究與質性考察相結合的研究方式,以描寫翻譯學及語料庫翻譯學等相關理論為指導,根據王際真譯作特點將其劃分為全譯和非全譯兩類文本,建立王際真譯作語料庫,提出相關研究假設,對王氏譯作展開宏觀層面量性考察和微觀層面個案分析相結合的研究,進而探究王際真的翻譯風格特點。宏觀層面,在對比原文的基礎上,分別從詞彙、句子和語篇層面對王氏不同時期譯作翻譯傾向及特點展開分析與討論,發現王氏譯作用詞較為簡單且通俗易懂,有著較強的口語化及簡化傾向,便於譯文讀者閱讀、理解。兩類文本在語序調整方面呈現出相異趨勢,敘事視角方面也大相徑庭,在詈罵語言使用方面卻高度統一,對原文中的詈罵用語以省略或簡述譯法處理,體現出翻譯中國語言文化時所擁有的民族語言榮耀心理,力圖保持譯文語言的純淨,保留譯文讀者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積極想像。譯本註釋使用方面,兩類文本均較為重視原文中稱謂語信息在異語語境中的傳播問題,建構了較為獨特的稱謂語翻譯體系。相較於王氏早期譯作,王氏中、後、晚期譯作較為重視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傳達問題,往往在註釋中增加文化現象解釋及譯者評論內容。微觀層面,對王氏譯作展開橫向、縱向及歷時層面的個案對比分析,發現王氏全譯文本中詞彙豐富程度、多樣性和用語複雜程度不高,閱讀難度較低,翻譯顯化特徵較為明顯,譯文的翻譯靈活性及自由度較高,與原文呈現出一種動態的照應趨勢。非全譯文本方面,王氏譯作詞彙密度、語言豐富程度和句子長度均不高,可讀性更強,與全譯文本相似,但在語篇層面卻重翻譯交際效果,輕語言形式表達,重視直接引語的使用及情節的銜接與連貫問題,故事情節集中,人物衝突明顯。歷時視角來看,王氏晚期譯作用詞精准度、語言流暢度、詞彙豐富程度更高,更為注意文化信息的解釋及補償。王際真的翻譯風格受到了贊助、主流意識形態及詩學等方面的影響。王氏早期翻譯活動中所形成的翻譯風格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氏中、後乃至晚期的翻譯行為,使得王氏不同時期的翻譯風格呈現出動態性和相對特定性的特徵。Item 「譬學」:論明清耶穌會士對西洋古典修辭學與中國「文」的傳統之貢獻(2024) 朱雯琪; Chu, Linda Wen-Chi明末以來,天主教耶穌會士大舉入華,成為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們在華留下大量的宗教、科技與人文譯著。雖然我們熟悉的多為科學著作,過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於宗教和科技領域,但人文著作的量和內容同樣不容忽視。例如,明清時期耶穌會士高一志(1566–1640年)的〈西學〉(約1615年完成;乃1632年《童幼教育》中的一章)以及艾儒略(1582–1649年)的《西學凡》(1623年)就是最早介紹西方各種學科的代表作。耶穌會士在介紹人文學科時,也引入了大量的西方古典修辭學,如利瑪竇(1552–1610年)的《西國記法》(1596年)和高一志的《譬學》。本論文旨在延續前人的研究,深入探索高一志在《譬學》中參考的中西古典文獻,並討論「譬喻之學」和「修辭學」的引入對中國和歐洲「文」的傳統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其在兩大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第一章審視了中國史上如何翻譯「修辭」這一概念,並探討西方古典修辭學與明清時期耶穌會士的傳教活動、文藝復興人文主義(Renaissance humanism)和中國傳統之間的關係。第二章深入探究耶穌會士在引入歐洲古典修辭學至中國時參考的西方文獻,特別是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和譬喻上的理論。第三章詳細分析《譬學》中的譬喻規則和十大類型,並取之以比較羅馬修辭學家的作品與文藝復興手冊式的修辭著作,揭示坤體良(Quintilian,約35–100年)的《演講術》(Institutio Oratoria)、《獻給赫倫尼》(Rhetorica ad Herennium,作者不明)以及南宋文人陳騤(1128–1203年)的《文則》可能是高一志的主要參考來源。第四章探討《譬學》受到的中國文獻的影響,結合高一志對譬喻的論述和中國古典的「引譬連類」概念,以呈現《譬學》中西文化交融的特性。第五章從翻譯學角度探討「翻譯」作為一種廣泛的媒介,考察西方知識如何透過耶穌會士轉化為中文,並提出耶穌會士在中國創新的「翻譯模式」。第六章重新審視耶穌會士提出的人文學科架構,指出他們將中國教育傳統與西方古典教育傳統融合,形成了明清時期中西交融的獨特人文學科框架。Item 如何在翻譯中抹去後現代風格:施叔青《寂寞雲園》描述性的翻譯研究(2024) 傅思可; Faul, Scott Michael施叔青的《寂寞雲園》是一部帶有鮮明後現代風格的歷史書寫後設小說。本書原文的一大特點,在於施叔青將真實世界的自己寫進了作品的美學現實,透過這位本書主角與曾孫女的對話內容,形成這部作品。然而,本書英文譯文的譯寫過程卻抹去了施叔青的後現代風格,將原文的複調敘事替代為全知敘事觀點,也將事件重新排列為線性敘事。《寂寞雲園》作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不同於前兩部採用第三人稱敘事的後殖民批評風格,改為後現代風格的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由兩位戲劇化的敘事者之間的對話來推動情節(syuzhet)。然而葛浩文與林麗君的譯文 City of the Queen 卻捨棄了這種敘事結構,將情節重新安排,並刪去原文關鍵的後現代元素,使得中文原文與英文譯文出現極大差異。而透過描述性翻譯分析,正可呈現施叔青原文當中的表達風格有何效果,以及譯文經過重寫後的不同。 為了討論原文與譯文重寫後的不同之處,本研究將原文與譯文切分成個別敘事單元,並找出原文對話進行時的地點。以四個不同章節,分別對施叔青作品中的四項後現代元素進行文本分析。第一章點出原文有著獨特的女性時間觀,不斷往復循環,而譯文卻成了單純的線性敘事。第二章討論將真實自我放入作品美學現實的作法。第三章探討原文所展現的歷史書寫主體性問題。第四章則探討了原文的敘事空間性(narrative spatiality):在呈現情節時,空間的重要性高於時間。正由於英文譯文省略了以上這些後現代元素,對翻譯的討論也成為難得的機會,得以敘述並對比呈現施叔青寫作風格帶出的效果。Item 從余光中和張愛玲的譯作看英美散文中譯的風格(2024) 陳佳伶; Chen, Chia-lingJean Boase-Beier(2020)在其著作《翻譯與風格》(Translation and Style)中提出,「文學翻譯可以視為風格的翻譯」,風格能展現作者的觀點、信念和對世界的認識,使意義的傳達更完整,對於文學的閱讀和理解,以及翻譯達到功能完備都極為關鍵。語言是表達風格的元素,是風格賴以成形的媒介,Boase-Beier(2020)提出採用上世紀末以來發展的認知文體學(Cognitive Stylistics)和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概念探討原作風格,以及譯者的選擇在譯本上的呈現模式,以解釋如何傳達翻譯風格。本研究基於上述相關理論概念,透過文本語言分析,了解作者使用特定語言或表達方式的習慣所具有的認知基礎以及文學上的意義和功能,以更精準地判別原作風格是否適切地被理解、詮釋和翻譯,進而相對於作者和譯者的寫作風格,更客觀地評斷譯文的品質。本研究第一章緒論簡介以翻譯風格作為研究主題的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以中西方文論、散文風格寫作及研究理論為根據,歸納出風格的「言、情、意」三要素,深入風格的內涵,並且從翻譯理論探討語言與風格的關聯,讓翻譯評論落實於語言層面。第三章綜述翻譯評論的原則與方法,並提出脈絡化的「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架構。第四、五章檢視余光中的創作和翻譯論,及張愛玲的創作論,以認知文體學和關聯理論剖析余光中與張愛玲的寫作風格與其散文翻譯風格的關聯,並論譯者的主體性。第六章以余、張兩人翻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篇小說,作為翻譯風格比較評論的實例。本研究期能以「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模式,取代傳統信、達、雅的評論原則,以及歸化/異化二元模式的批評語彙,豐富翻譯批評的方式,為翻譯風格評論開啟新的篇章。Item 台灣醫療口譯職場訓練機會與挑戰:借鏡澳洲發展現況(2024) 彭書韻; Peng, Bessie Susan Shu-YunItem 台灣醫療通譯現況研究-護理人員觀點(2024) 吳佩玲; Wu, Pei-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護理人員面臨語言隔閡對於照護外籍移工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因應跨語言溝通。研究者採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三十三位南部地區某醫療體系的護理人員,並參考主題分析法進行文本分析與詮釋。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礙於語言隔閡無法與外籍移工互動,也因此避免有言語上的接觸,較少花時間與病人互動,護病互動主要是以治癒身體為主的人際關係。此外,也礙於通譯可近性與即時性的侷限,護理人員因應之做法為日常照護就使用Google翻譯、採取肢體動作、衛教單張等溝通策略。此外,也配合醫師的要求,預先安排通譯協助。其他則視臨床有必要,才會尋求臨時通譯員的介入。面臨臨床工作的複雜與不確定性,儘管意識到臨時通譯員介入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護理人員仍覺得通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整體而言,護理人員對專業通譯有其需求,仍而此需求可能礙於工作忙碌、尋求通譯之不易再加上利益關係者介入等因素,使其使用需求似乎低於預期。基於上述研究發現,醫療通譯是否有其臨床發展的可行性,是值得未來通譯推動者深思的議題。並於最後對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Item 中央社英文譯稿的守門機制與框架策略:以2024 年大選新聞編譯為例(2024) 康傑; Calpin, Joseph本研究針對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與其英文網站Focus Taiwan,探討中央社在2024年總統大選最後兩週的新聞編譯。本文借鑒Roberto Valdeón的新聞編譯研究方法,藉由守門機制與框架策略兩個概念,分析中央社所產製的英文新聞,旨在探討中央社的內容篩選與框架轉變。2024年總統大選的框架提供廣泛的議題,包括介選與候選人的廢死立場等不同主題。中央社致力於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而這個使命在大選期間更為重要,中央社根據其使命調整選舉期間的整體新聞報導,透過Focus Taiwan讓外國讀者看懂原本為在地讀者所撰寫的新聞。在此過程中,中央社著重報導主要人物及議題,並透過增刪內容來打造易於國際讀者所接受的內容。Item 學生口譯員對 ChatGPT 輔助遠距英進中逐步口譯之感知(2024) 劉子瑞; Liu, Zi-Rui本實徵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口譯員對 ChatGPT 輔助遠距英進中逐步口譯的感知。三十三位實驗參與者來自全臺六所翻譯所,遠端在 Google Meet 上觀看模擬影片並進行逐步口譯。影片模擬結合自動語音辨識(Voice Control for ChatGPT)和機器翻譯(ChatGPT)所進行的逐步口譯。實驗結合問卷和訪談,量性和質性分析可從幾個面向來看。首先,參與者對於六項使用者經驗分數有正面感知,即,認知易用、認知有用、介面友善、工作流暢度、壓力,以及足夠時間使用科技工具。然而,使用者經驗分數與修課時數之間無統計相關性,綜合訪談內容,這意味著在該模式下所需的口譯能力可能與傳統模式不同。此外,參與者對 ChatGPT 翻譯的修改內容,也反映出對翻譯品質的感知。在後續的半結構式訪談中,受訪者分享對於該口譯模式的想法,優點像是抓得到重要細節、節省氣力,缺點則涵蓋分心、版面呈現、翻譯品質、過度依賴和自我懷疑;不同階段使用的口譯策略,也有助於理解認知過程;而關於可能性和普及性、課程訓練建議,以及個人因應的訪談內容,也進一步豐富了實務意涵。Item 從《改編理論》看舞台劇《春眠》的跨文化行旅(2024) 錢毅姍; Qian, Yi-shan1999年,孟若(Alice Ann Munro)的小說《熊過山來了》於《紐約客》雜誌發表,並於2001年收錄於一部小說集中;2011年,啟發自《熊過山來了》,台灣劇作家簡莉穎創作了舞台劇《春眠》,於2012年首演。這一部戲劇從加拿大的土壤,歷經時空、文化的移轉,跨越傳達的媒介,來到風景迥異的台灣,不是單純的「拿來主義」,而是在對原作人物關係、社會背景、主題的理解上,重新構建的本土化故事。本篇論文以赫其恩(Linda Hutcheon)的《改編理論》為基,旨在探討文化背景如何影響二部作品,而作品又如何還原「彼時世代」之樣貌;此外,探討台灣劇作家對加拿大作品的詮釋,以及舞台演出對劇本的詮釋及呈現方式;最後,總結二者在主題上的共通與差異之處。Item 試論電玩遊戲在地化策略 以 SEGA 的《人中之龍 0》為例(2024) 徐瑄吟; Hsu, Hsuan-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