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Item 以THE影響力排名與大學永續報告書分析臺灣高等教育機構SDGs執行現況(2024) 郭芸滋; Kuo, Yun-Tzu自聯合國發布「2030永續發展議程」與設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來,高等教育機構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需要展現相關行動以實現SDGs,並開始發布永續報告書向社會傳達其永續發展成果。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出現以SDGs為評估標準的大學排名系統。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從2019年起發表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是第一個根據SDGs表現評估大學的排名系統,被視為一種了解大學執行SDGs成效的工具。由於目前關於臺灣高等教育機構THE影響力排名與永續報告書的研究還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了解THE影響力排名中臺灣高等教育機構的排名情況,及分析其中八所大學之永續報告書以了解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各項SDGs的行動策略。本研究採用描述性分析與文件分析,針對永續報告書使用Monteiro et al. (2023)提出之永續發展目標報告評估框架,分析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實踐SDGs之具體作為,並比較各項SDGs資訊揭露差異。研究結果發現,臺灣參與THE影響力排名的大學數量逐年提高,且在最新排名結果中,臺灣公立大學、公立技職及私立大學的入榜數量已超過全國同類型大專院校數的50%。綜合探討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在THE影響力排名結果與永續報告書可發現呈現相同趨勢,SDG9為排名成績最優秀的項目,各校皆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創新技術發展。而平均排名成績較低的項目為SDG5、14與15,SDG14更為資訊揭露比例最低的項目,表示環境方面在大學受到較少關注。本研究藉由分析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在THE影響力排名的趨勢發展與大學永續報告書內容,了解大學可透過結合內部行動和外部合作,綜合運用資源、技術與知識,發揮教育、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功能,實踐各項SDGs。本研究期望提供教育政府機關、大學、大學利害關係人及後續研究者對排名結果運用及永續報告書研究之參考建議。Item 以消費價值理論探討無包裝商店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2024) 凃欣雅; Tu, Xin-Ya負責任消費是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積極制定政策和法規,以及大眾對資源使用及其對環境影響的持續關注,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減量與再利用,更全面的考慮商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這使得強調環保、減少浪費和尊重生命等永續價值的無包裝商店逐漸受到歡迎,然而,與超市和大賣場相比,無包裝商店除了面臨合作廠商選擇有限、商品保存不易等問題外,消費者也需花費更高的價格、更多時間,且品牌選擇較少,種種困難使得無包裝商店的發展受到限制。無包裝商店消費模式的推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費者的接受意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消費者選擇到訪無包裝商店購物的主要因素,並了解不同類型消費者對無包裝商店的看法差異。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收集資料,依據Sheth et al.(1991)提出的消費價值理論,分析消費者選擇到無包裝商店消費的原因,並藉由調查無包裝商店消費族群特徵、消費經驗、消費者的期望與建議,以進一步討論消費價值的多元內涵。 研究結果顯示「情感價值」是預測消費者是否會選擇到無包裝商店消費的關鍵因素,「功能價值」則是消費者再次到訪,甚至是能否成為忠實顧客的關鍵,當無包裝商店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所傳遞的理念,越能讓消費者感受到與本身價值觀相符,越能在消費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到無包裝商店消費的意願也就更高,因此,無包裝商店若能強化情感價值的傳遞,同時確保商品品質並清楚標示,將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政府單位和無包裝商店業者適切建議及未來執行方向。Item 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臺北市國中地理教師關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研究(2015) 曾琬婷; Tseng, Wan-Ting本研究旨在以關注本位採用模式,探討臺北市國中地理教師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現況及與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情形、探討其對於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實際的使用層次、並進一步探究其關注階段與使用層次間的關係。 在關注階段的探討上,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實施「國中地理教師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問卷」,回收124份有效問卷,再以SPSS 22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在使用層次的探討上,以訪談法之立意取樣的方式對5位受訪教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分析研究對象之使用層次情形。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結果與分析,本研究發現: 一、整體關注階段以「後果關注」階段為最高。 二、在「性別」、「教育程度」、「學校規模」、「是否為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是否已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是否為環境教育相關社團成員」之背景變項,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達顯著差異;「年齡」、「教學年資」對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的關注階段具有相關性。 三、本研究之五位不同最高關注階段的受訪教師,其在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之「關注階段-使用層次」分別為:「察覺-機械式地使用」、「個人-例行化」、「後果-統整」、「合作-精緻化」與「再關注-精緻化」。 四、關注階段與使用層次間存有相互關聯性,但兩者之間仍可能受不同性質的問題而有所影響。Item 企業的永續意涵與員工環境素養-以台泥和平分公司及DAKA生態循環園區為例(2023) 李炫逸; LI, Hsuan-Yi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已不只是單純從慈善、回饋等作為出發點,甚至成為展現企業「永續經營」企圖心的舞台,透過環境、社會、治理 (ESG) 等面向,以「當責」的態度,與社會與環境和平共處。台泥是臺灣第一間上市公司,過去給人的印象是掠奪環境資源、高污染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台泥積極轉型,在許多CSR大獎上取得佳績,可說是傳統產業轉型的典範,其中又以台泥和平廠及DAKA生態循環園區的設立,作為企業推動永續經營的先驅及實驗場域。台泥不只是對外的形象包裝,同時也有系統地將永續理念深根至各部門員工,以提升整體環境素養。本研究以台泥和及DAKA園區為例,釐清企業發展永續的過程,及員工環境素養培力的成果。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環教素養的探討。資料分析結果,顯示以台泥和平分公司員工與對照組相比,在環境素養各向度上,皆有較優異的表現。分析原因,和平分公司作為台泥發展永續策略的實驗場域,營造永續環境之氛圍,並與社區和平共處,進而帶動員工提升環境素養。然而研究也發現,部分族群及推動的方式,呈現相對較不積極的態度,因此透過這些區塊的調整,將有助於企業推動永續績效上事半功倍。Item 國中生參與「綠色生活地圖」環境教育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2015) 張建維; Chang, Chien-wei本研究以實驗教學方式,設計並實施一門為期13節課的環境教育課程,以18名七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校園空間作為研究與活動實施場域,目的在於瞭解國中學生在「綠色生活地圖」課程中的參與學習歷程與環境學習成效。主要研究方法是蒐集環境學習問卷與社團回饋問卷等量化資料,以及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訪談記錄等質性資料,分別針對學生學習歷程、環境學習表現、課程喜好與接受度等項目進行分析討論。 研究發現 ,綠活圖課程的多元活動方式能夠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助於國中學生在各層面環境素養的提升。其中綠色圖示與景點調查活動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對校園的關切,並使學生在校園環境問題上的認識與責任感有顯著的進步。此外,透過適當的引導,綠活圖課程能夠與環境改善活動結合,提供學生在環境行動上的學習與經驗。 研究中除了建立一套適合國中學生的校園綠色生活地圖環境教育課程,提供完整的教學過程與學習文件,並且提出以下建議:(一)學校應鼓勵教師透過綠活圖繪製進行環境教學,並透過適當的教學引導與獎勵措施,將繪圖活動與校園或社區的改善行動作結合。(二)教師可依據課程時間與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場域範圍,並透過教師與社區的協同合作,提供更多元的環境學習元素。(三)若能擁有更充足的課程時間,可安排學生實際進行環境改善的行動,使學生在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上有更完整的表現與學習。Item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探究(2023) 鄭權鑫; Jeng, Chuan-Shi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現況、差異和相關。以調查研究法針對中部地區六個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工具採用正向美德優勢力量表、校園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量表、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量表,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發出383份樣本問卷,回收326份,有效問卷320份,有效回收率為83.6%。問卷資料分析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整體表現現況為高程度;「心靈超越」層面表現最高,「人道與愛」層面表現最低。二、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為高程度;「推動願景與理念」層面表現最高,「社區關係合作與資源鏈結」層面表現最低。三、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整體現況為高程度;目標價值「和平」層面表現最高,「繁榮」層面表現最低。四、不同性別、學歷國民小學校長的正向美德表現有顯著差異。五、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沒有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學歷、學校地理位置國民小學校長分別在五大層面表現各有顯著差異。六、不同性別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情形有顯著差異。七、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行政領導作為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八、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九、國民小學校長行政領導作為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高度正相關。本研究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以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Item 地方本位教育課程議題融入發展對偏鄉學童學習動機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2022) 洪胤倫; Hung, Yin-Lun偏鄉面臨的挑戰包含:學習動機相對弱、人口結構老化、文化刺激不足、社會風氣封閉、日常生活貧困等,因此教育在偏鄉需要承擔的更多的責任與功能。對於以上挑戰,地方本位教育課程透過高度與地方連結的特性,讓學生從學習中窺見與生活的關係,期能進而提升學習動機、參與地方議題或事務。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研究,將學習動機區分為四向度: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以地方本位教育課程探討偏鄉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提出研究問題如下:一、偏鄉學生在地方本位教育課程實施後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面向的動機表現情形為何?二、地方本位教育課程對偏鄉學生動機之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面向之影響因素為何?三、實施地方本位教育課程以增強學習動機的挑戰為何?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深坑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五等量表、輔以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地方本位教育課程能夠增強偏鄉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生透過地方本位教育課程的學習,能找到與自身與地方、學習內容的連結,產生正向的價值;同時對地方知識、技能的精熟也能帶動學生的信心、自我效能,使其相信自己能夠參與學習任務或者社區活動;課程也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正向情感,主要影響來源為:課程內容的設計、教學策略的運用;學生的執行意志受對地方的價值向度、情感向度及對未來的考量影響。Item 學校環境教育人員工作職責與專業素養內涵探究(2022) 莊潔; Chuang, Chien教育工作者是引領學生邁向友善環境與永續生活方式的關鍵角色,因此,提升人員的專業素養為推動環境教育之必要路徑。我國環境教育法執行已逾十年,累積數量可觀的認證環境教育人員,尤其以學校單位所屬環教人員比例最高。然而目前正規體系環教人員缺乏專業素養發展指引,應進一步探討以利人員專業成長,並做為人員職涯藍圖。本研究旨在探究正規教育體系下中小學校環境教育人員的職責與專業素養內涵。以教師專業發展、成人學習、職能積木模式為理論,研究採混合設計,以紮根理論的質性研究分析方法進行職責框架的建立,再透過職能分析的流程,彙整為專業素養內涵,並以敘述性統計與IPA分析結果。研究期程自2018到2022年,分四階段進行:前導階段,以文件分析、訪談三位學者與四位資深環境教育工作者蒐集資料,彙整後透過同儕研究會議與專家諮詢會議建立初步架構;第二「確立職責」階段,透過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者共32位之三場焦點團體確認職責、工作內容架構;第三「檢核內涵」階段,邀請上述32位成員逐項檢視各層級內容,獲得修訂建議與必要性統計數據後,得出具體作為與專業素養內涵;第四調查階段,運用「學校環境教育人員專業素養內涵分析調查」問卷,調查43位中小學績優環境教育人員,獲得質性意見與統計數據,與前階段比對後修訂為「學校環境教育人員專業素養內涵分析」。研究最終提出以下幾點結論:一、學校環境教育人員應包含行政、教學、領導三類角色;二、從個人擴及到團隊的專業素養成長;三、「有系統的規劃學校師生EE增能活動」一項應優先改善;四、「最必要專業素養內涵」應為學校環教人員優先提升項目;五、「學校環境教育人員專業素養架構」為三層級模式。研究結果可供未來學校環境教育人員自我檢核、課程規劃與政策訂定之參考,並提出未來研究主題與對象建議。Item 學生環境認同之探討-以社區永續發展計畫學校特色課程為例(2021) 謝沛妤; Hsieh, Pei-Yu環境行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在瞭解人們環境行動的成因中,越來越多學者提出以環境認同作為探討的新觀點。偏鄉學校特色課程以在地自然資源、地方文史、社區產業作為特點,打造多元創新的課程內容,有助於學生認識在地並發展認同。本研究以參與社區永續發展計畫中國民小學作為研究場域對象,利用質量混合研究針對在校學生與授課教師進行研究資料收集,探討學生在接受特色課程教育後其環境認同內涵為何,並了解課程內容影響學生環境認同可能相關因素。 透過環境認同問卷發現,參與特色課程後的學生展現出高環境認同,且學生認為藉由特色課程對於瞭解自然非常有幫助。在學生回應與教師觀察中發現,學生的環境認同內涵展現出對於自然的親環境態度,與自主環境行動的產生。透過課程學生對於家鄉產業及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之外,也產生對於環境的積極正面情感。與環境的互動中學生增進對自我的認知並培養個人能力,從中逐漸發現環境的重要性、引起保護環境的心態,及認識環境與自我之間的連結。 本研究認為影響學生環境認同建構的相關因素包括:合適的學習環境、結合生活情境的課程內容、讓學生發現自己具有改變環境的行動能力及持續的深刻體驗。 本研究發現特色課程對於學生環境認同的建立與發展深具潛力,並建議未來研究者繼續深入探討課程對學生環境認同的影響及改變。Item 探究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2024) 吳沁芸; Wu, Chin-Yun本研究旨在探討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及其對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影響。本研究聚焦於兩個主要問題:一、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為何?二、承上,此經驗對環境教育工作者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影響為何?如何發生?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深度訪談三位環境教育工作者。研究發現,荒野獨處的自然經驗內含包括:一、正向且連結的經驗。二、恐懼、阻力和挑戰。三、敏銳的感官體驗。四、超個人體驗。五、沉思體驗。 在每位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獨處經驗中,有不同的經驗和省思。而這些經驗和省思對於其從示環境教育的啟示,則分別從教育哲學、教學設計和引導方式去個別討論。影響的層面包含:一、傾向生態中心觀點和行為。二、建立整全觀。三、活出使命與天賦。四、有助於專業發展。 由此可知,荒野獨處不僅是環境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個人經驗,對於環境教育的專業成長亦有許多幫助。環境教育工作者的荒野獨處經驗,使其體悟人與自然的不二關係,並得到了豐富的自然經驗,且能在教育過程中注入更多深度和靈魂,對於提升環境教育的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Item 新北市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的研究—探討七大步驟之執行方式(2023) 徐婕容; Hsu, Chieh-Jung臺灣推廣生態學校以提升學生自我為目標,期望學校依循生態學校七大步驟與認證過程,以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依據各學校的特色,制定適合的環境友善行動,將節能減碳、環境永續之理念與知識推廣到社區;另外透過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持續與美國相關學校交流與學習,力求與國際接軌(林菁、沈桂枝、賴秀珍, 2016)。教育方面,結合了台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自發、互動、共享之目標精神,使得學校教學方式逐漸傾向於自主行動、相互溝通與互動,及社會參與之方式相互交流及學習。鼓勵學校主動參訪周遭的生態學校,互相觀摩、交流,藉此了解執行生態學校之好處(王懋雯、林勇成、徐榮崇、許仁利、魏雪玲,2015)。臺灣生態學校將環境議題融入至學校課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校園中的環境問題,在探索過程中認識校園環境,辨識校園中環境問題,分析環境問題以及其起因,最後藉由生態行動團隊討論出具體之解決方案。本研究挑選2019年至2022年通過綠旗認證之五所臺美生態學校夥伴:新北市市立建安國小、新泰國小、米倉國小、萬里國小、新市國小。分析架構依照臺美生態學校之七大步驟原則,並以環境教育五大目標、探索教育七項活動作為評估指標,透過其分析以上五所國小各自達成七大步驟的目標與進度,以及落實生態學校之路徑。由於資料記錄上的限制,本研究將由上述學校中挑選其於七大步驟中各項執行紀錄相對完整的學校作為該步驟原則的研究標的。生態行動團隊為執行生態學校計畫之核心,七大步驟中最重要的步驟,故本研究將以之作為七大步驟中首要研究的原則(蔡靜惠,2018)。第一步驟:生態行動團隊。第一項—持續運轉,建安國小、米倉國小、新市國小均以該校三年級至五年級作為生態行動團隊的主要成員,確保其計劃得以在六年級學生畢業之際傳承給能在學校的學弟妹,故將以上述學校作為此指標的研究標的。第二項指標—團隊組成條件與角色分工,其中建安國小邀請生態專家共同參與學校生態行動團隊之執行工作,讓環境教育的前期輔以專家的建議與檢視將研擬出有效率且實際的行動方案。第二步驟:環境路徑之檢視與稽核工作。五所生態學校皆以不同之方式執行生態行動團隊,其中米倉國小與萬里國小以分組、分部門之方式,進行每一項,並於定期之會議共同討論各項環境檢視之結果。而建安國小與新市國小皆著重於十項檢視路徑,為五所綠旗生態學校中檢視最多項路徑的兩所生態學校,並透過環境檢視與稽核之成果訂定生態行動方案。第三步驟:生態行動方案之內容。五所生態學校皆以不同方式訂定生態行動方案,其中建安國小直接挑選著重之環境路徑訂定生態行動方案;而新泰國小、米倉國小、萬里國小、新市國小,皆透過期程表制定每日目標,按照進度完成路徑檢視,進而訂定生態行動方案。第四步驟:監控生態行動方案執行情形。萬里國小與米倉國小均有定期分享其行動方案之成果及監控資料方式,並將監控生態行動方案的執行情形、狀況,以及監控資料融入至課程中。第五步驟:結合教育課程。五所生態學校皆以自然科學領域進行環境教育,將生物多樣性與能源之路徑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之校本跨領域課程。第六步驟:結合社區。其中新市國小透過社區生態資源舉辦活動,讓學生、社區民眾與家長進行交流與分享。第七步驟:發展生態規範或宣言。新北市五所生態國小均透過公開場合向社區民眾宣導生態規範內容。其中新泰國小將生態規範內容公布於校園中之公佈欄、學校網站、社區明顯處,能夠讓新泰國小之學生家長與附近社區民眾更便利的了解之。Item 新北市鹿角溪濕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經驗之研究(2017) 劉后晨; Liou, Hou-Chen動機在教育心理學中是許多學者討論的議題,然而在過去環境教育研究中較少被提及,因此,為探討動機、學習經驗與從事友善環境行為的關聯,本研究透過紮根理論的質性方法,透過訪談、學生參與後心得、文件檔案分析及研究者之田野筆記,探究參與半年以上鹿角溪濕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經驗,以及實地參與的學習經驗,轉化成重要生命經驗的歷程。 本研究發現動機在引發、維持與預測未來行動種扮演重要關鍵。動機能夠觸發負責任的態度,從訪談資料中發現,大多數的巡守隊員,不是一開始即具備內在動機,而是經由多樣化的學習經驗,以及支持網絡的建立,產生對團隊與鹿角溪濕地的歸屬感,這樣共同深刻的重要生命經驗能讓學生們而從缺乏動機或外在動機,轉化成自願持續參與的內在動機。 研究發現不僅是童年的愉快經驗能引發內在動機,經學習而在過程中感受到的重要生命經驗,也能形成內在動機,其中動機持續的關鍵,是情感與價值的觸發,本研究希望以環境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學生之學習動機與學習經驗,提供推動環境教育實作課程的教師之參考,引領更多的老師、家長、學生們一起投入負責任的環境行動行列。Item 永續發展教育遊戲開發設計與實踐(2023) 陳鳳涵; Chen, Fong-Han在臺灣,環境教育已成為中小學課程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延伸為永續發展教育中的一環。在推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從環境保育、資源分類、回收等面向切入。因此永續發展在很多人心中存在一種錯誤理解,以為永續發展跟環境保育與資源回收劃上等號。本研究為設計一款旨在教育學習者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的桌上遊戲,強化臺灣全面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開發設計的 SDGs Board Game 是藉由永續發展議題及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傳達一個重要概念:「激發自覺」乃至「改變認知」,幫助參與者能發覺問題,學會提問、探索議題的脈絡和重要成分。而遊戲中的互動與討論,促進參與者能說出自己的觀點,也能學習採納不同觀點的機會,並於遊戲過程擬定目標、確認目的及策劃行動。同時,承擔決策之後的風險與結果,提供修正與再次決策的機會練習。遊戲設計完成後進行遊戲機制與教學活動測試後,最終提出結論:一、永續發展桌上遊戲器材有助於教學的進行;二、製作 SDGs Board Game 輔助教教學教材,協助教師未來之應用;三、SDGs Board Game 傳遞每個人的行動與世界息息相關;四、SDGs Board Game 以學習者為中心。對教學者而言,具有教學啟發作用,也是一套可實踐運用在教學現場的教材。對學習者而言,從遊戲中體驗理解永續發展目標彼此連動息息相關,建構對永續發展議題的認識。本研究核心價值在凸顯參與者在遊戲過程中的互動情境下「自行發揮」的實踐、學習與反思,讓這套桌遊不僅是永續發展教育的教具,也可提供給企業、公部門、學校與民間單位使用。本研究設計的 SDGs Board Game 可豐富永續發展教育相關課程的教材庫,有助於推廣永續發展教育。其結果與建議,可供未來想運用此遊戲教學,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的學校與人員參考。Item 緬甸學生與赴臺緬甸僑生之環境典範比較研究(2021) 屈賽杏; Mi Shi Htu本研究從環境典範的概念出發,透過Dunlap提出的新環境典範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針對緬甸與臺灣進行跨國比較,去了解在緬甸受教育的學生與到臺求學的緬甸學生對環境的態度。因此,本研究希望可以從現今(1)在學的緬甸高中生、(2)在緬甸讀書的大學生、(3)來臺求學的在校緬甸僑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與訪談,以了解這三類型的緬甸學生對新環境典範的態度,同時,研究者也好奇這些學生會不會因為求學時期的社會背景而產生不同的環境價值觀?赴臺求學的緬甸僑生與緬甸大學生對環境的態度與看法為何?赴臺求學後的觀念有無轉變?為何轉變?這些轉變是否有值得緬甸借鏡與參考之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及隨機取樣、便利性取樣,以(1)在學的緬甸高中生、(2)在緬甸讀書的大學生、(3)來臺求學的在校緬甸僑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研究者已於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14日(兩個星期),分別在緬甸前首都-仰光(Yangon)、撣邦首府—東芝(Taunggyi)、克欽邦首府—密支那(Myitkyina),分別發放47份(隨機發放)、45份(立意取樣)、177份問卷(立意取樣),總計發放269份問卷。同時也於2019年10月26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的國際文化日,隨機發放50份問卷。再來,為了得到更細膩的資料,研究者訪談6位大學生(3位緬甸大學生、3位來臺求學的緬甸僑生),訪談方式為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 質性研究結果顯示,可以發現赴臺求學的緬甸大學生環境意識較強,三位受訪者皆在質性訪談中處處顯現來臺後對自己家鄉浪費資源行為的反思、環境行為的轉變、對自然資源開發傾向有極限、無法人定勝天、傾向新環境典範;而緬甸大學生雖然都支持環境保護的概念,但在人類是否為萬物之靈這一主題上,則傾向人類具有能主宰動物的權利、地球的人口尚未達到極限。 臺灣的環境教育是搭配政策與教育循序漸進。緬甸新政府方才起步便以「12點經濟政策」為目標,尤其第9點更可看出新政府保護環境的決心。「典範」不是一時三刻便可形成,它是經過日積月累的浸潤而得,研究者盼能藉此研究,釐清赴臺緬甸生與未赴臺緬甸生的環境典範差異與緬甸高中生的環境典範觀,藉此強化或修正緬甸的教育策略和方針,對新政府所倡議的12點經濟政策(12-point economic policy)的推動能更有幫助。Item 自然體驗對意識能量共振之效益研究~以「心流學習法」為例(2018) 蕭淑碧; Hsiao, Shu-Bih本研究聚焦教學方法及教學情境的經營,以求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採用的教法是柯內爾(Joseph Cornell) 所創的自然體驗「心流學習法(Flow LearningTM)」。並檢測參與學員的生理現象、發放問卷,據以考查教學效果。 結果顯示:血壓、脈搏多數下降,患有低血壓者後測全部上升,患有高血壓者有一半下降;心率變異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之每一年齡層皆上升,反應出調控心跳能力變得更好;基本體質方面腦力上升,缺氧者下降;意識能級平和者下降多於上升,喜悅提升者佔極多數,開悟者學習後上升多於下降。問卷結果:直接體驗和分享啟發在意識(感受)層次的認同達到90%以上。本研究結果符合約瑟夫.柯內爾所主張:「心流學習」真正的教學是共享波動。Item 論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2017) 蕭戎; Hsiao, Jung日益明顯的動物倫理爭議,背後的關鍵問題乃在於「人與動物之道德地位是否平等」。本研究為探討此問題,分別檢視了具代表性的不同動物倫理主張。在主張人與動物之道德地位為平等、甚至後者地位可能高於前者的一方,是以Peter Singer、Tom Regan與Mark Rowlands等人理論為例,並就三者理論歸納出「人無道德上相關之獨特性」與「根據理論得出之平等判斷」兩大部分。在主張人與動物之道德地位為不平等,並前者地位高於後者的一方,是以Holmes Rolston, III與Roger Scruton等人理論為例。其中,Rolston乃是就「人與動物是否存在道德上之相關差異」問題與Singer等人交鋒,然而,不僅其論述並不成功,這交鋒的結果以及雙方立場對抗至今的情形,也說明了其中缺少更具說服力的主張。本研究因此認為Scruton的理論能為此問題帶來嶄新視野,他揭露了Singer等人理論在追求取信於人之過程中,對現實中為人所享有的崇高道德地位的倚賴,但卻忽略了構成此現實的重要因素不在乎他們所羅列的人的表層能力,卻在乎人更深層的獨特本質。對此,Scruton是以先驗方法提出解釋,繼而綜合他對人類道德關係之脆弱性的發現,歸納出不應將人所享有之崇高道德地位歸給動物的結論。本研究除了以此為根據而初步提出一套動物倫理來回應人應如何對待動物之問題外,也欲藉此指出,將崇高道德地位唯獨歸給人並非是人們關懷動物的阻礙,相較於此,人們更需要在乎的,反倒是人自古以來就不斷得到證明的、在道德上的軟弱無力,它才是使人與動物都持續承受痛苦傷害的真正原因。Item 高中地方學課程對學生地方感形塑-以宜蘭學為例(2024) 簡婉庭; Jian, Wan-Ting在全球化浪潮下,許多在地特色及人們對鄉土的認同感逐漸流失。然而,臺灣各地以多元方式建立地方學。宜蘭高中開設「宜蘭學」課程,以宜蘭為主軸,讓學生從社區或舊城區出發進行探究,成為學校特色。宜蘭學結合知識、行動、技能,學習不僅在教室內,也在室外,讓學生重新認識生活的土地,形塑地方感。本研究探討地方學課程對學生地方感之形塑,以選修宜蘭學課程之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課程設計、學生學習過程、學生的轉變為主軸,在一學期的課程中透過課程觀察、課程問答、作業表現、心得回饋、師生訪談等,探討以宜蘭為核心的地方學課程對學生的影響。研究方法採質性方式分析,以地方本位教育、地方感形塑相關理論分析高中的地方學課程設計與規劃、教師教學策略與引導,及學生學習的歷程與地方感之轉變。宜蘭學以「做一個有溫度的宜蘭人」為課程目標,教師著重在地知識與學科知能的整合,並強調學生對地方的感受、體察及情感表達。課程設計從在地出發,結合學校、社區、環境等在地資源,讓學生在多元的學習任務中,親自體驗、探索。學習過程中不僅增進環境與地方知識,教師也協助學生梳理每次與地方互動之後的感受,建構學生在地方的回憶、意義與連結,產生對家鄉的情感與熱愛,並將此美好的感受化為關懷宜蘭、傳承文化、保護環境之動力。學生在一學期課程中,經歷概念學習、意義建構、情意產生、循環回饋等地方感形塑階段,在地方認知、地方認同、地方依附、地方依賴等不同構面的地方感皆有提升,並提出對在地的想像或改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