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台灣省參議會推動地方自治之研究〈1946-1951〉
    (2009) 高小蓬
    戰後的台灣,面臨日本殖民終結、復歸祖國的大變革,台灣民心充滿期待;同時,國共內戰方興未艾,使情勢既變得複雜又添上不安。所以,研究戰後台灣歷史,必須多方面掌握史料,採多面向、辯證的歷史觀照是本論文首要掌握的重點,再以紮實的考證功夫與開放的詮釋視野,重構台灣戰後之歷史論述。 本文採歷史結構之研究途徑,由於戰後台灣,面臨的是歷史的巨變,殖民統治的結束,國民政府的接收,外在環境有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國共戰爭之逆轉、內在政治環境受日據時期政治運動之影響、二二八事件的衝擊、四位省級行政首長的更迭,在整個動態變遷中,所有因素互為因果,牽動歷史的發展方向。這段期間,省級民意機關-省參議會,在長達五年七個月的任期內,全程參與地方自治的籌畫與研議,戮力以赴,成功推動地方自治之施行。本文擬以省參議會為核心,探討戰後四位行政首長在地方自治方案研議過程中,與參議會之互動,以及行政部門之階段性成效,及其他影響決策之結構性因素。 在資料引用方面,本論文在前輩學人研究基礎之上,蒐羅更多省政府與國家檔案局之檔案文件,以及進一步引證台灣省諮議會典藏之省參議會議政原始資料,以珍貴之民眾陳情書和參議員之議場發言作為佐證,將有助於本文之論證更為細緻與周全。 本文所將呈現於學術界者,其為:一、史料之重現與史實之重建;二、以重現之史實,否證若干定論。精言之,由於地方自治涵蓋要素甚多,其中對未來發展影響最鉅的空間因素-行政區域的劃分過程,將引用政治學的理論與架構,復參以具實證性之史料,用實務之經驗,加以驗證或否證,並作為本文核心探討的範圍。
  • Item
    行政區劃與單一選舉區劃分-以高雄市縣合併為例
    (2007) 羅映佳; In-chia Lo
    選區重劃(reapportionment或redistricting),與行政區劃其實都是相通的,兩者關係非常密切,前者是指各項選舉區域的重新設定,後者則是指行政區域的設定、調整或廢止。自從「國會改革」修憲案通過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之規定,立法委員席次將減為一一三席,其選舉制度亦將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為配合選舉制度之調整,自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開始,其選區勢將有大幅變動;亦即七十三席區域立委之選區,將由各直轄市、縣市依應選立法委員名額劃分同數額之選舉區(單一選區)。選區重劃牽涉了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利益,充滿高度政治性,而行政區劃則牽涉人口分布與變動、地理環境等,需要非常專業性的規劃,如何調節兩者,以調整最符合選舉之公平性及代表性,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焦點所在。本文透過文獻分析及整理、深度訪談,分析討論出最適合高雄市縣合併之行政區劃與單一選區劃分方案,並提出研究建議。以下為本研究各章節主要內容: 第一章是本研究之研究緣起與研究架構,是整個研究的骨幹。 第二章針對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原則作詳細介紹與應用。 第三章透視臺灣現行行政區劃的缺失與檢討,以對癥下藥。 第四章介紹高雄市縣地理與政治生態,並分別針對高雄市縣合 併之可行性質化分析與需求性量化分析進行探討。 第五章乃以第四章的分析為基礎,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建議為 輔,將高雄市縣區域立法委員單一選舉區劃分的可能方案,作 優劣分析,以尋求最適方案。 第六章模擬高雄市縣合併後,二級政府的區劃方案,並嘗試將 行政區與單一選舉區做出整合方案,接著研究其對高雄市縣政 治生態的影響。 第七章為結論,將研究結果與研究發現統整,並提出研究建議。 本研究係整合行政區劃與選舉區劃分之論述,其結論旨在試圖建構區劃理論或模式,從而為該領域之學術發展做出些許貢獻。
  • Item
    台灣省參議會運作功能之研究 - 以行政區劃政策為例
    (2006) 施裕勝
    台灣省參議會成立於1946年5月1日,當時是依「省參議會組織條例」及「省參議員選舉條例」之規定,以間接選舉之方式,由全省各縣市參議員選舉產生省參議員三十名,組織成立台灣省參議會。由於成立的法律依據係公布於1944年,被視為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代議機關,此與一般理解的民主國家議會存有許多差距。台灣省參議會具有提案、議決、審查、聽取報告、詢問、接受人民請願以及其他法律賦予之權。而後職權雖有兩度修正,擴充對於省內中央機關有關業務之建議權與詢問權,但其本質上仍是中央政府以行政權為中心,集權式統治下試行代議政治的民意機關。雖然僅是諮詢機關之性質,但不論是與省府或人民的互動,台灣省參議會都能善用職權與議程設計,奮力維繫議政,其議事運作已具備現代民主議會的雛型。 概括台灣省參議會五年七個月期間(1946.5.1~1951.12.10),影響台灣地方自治發展的最大施政,當屬1950年地方自治的實施與行政區域的重劃。本文以行政區劃為例,耙梳整理此項政策如何在政府蘊釀、形成、擬定以及實施的過程。相對於掌握行政權的行政院與省政府,作為全省最高民意機關的台灣省參議會,在行政區劃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僅扮演民間與政府橋樑的角色,並且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力促政府實施。台灣省參議會特別召開臨時會議,審議「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以及「台灣省行政區域調整方案」兩項草案,終使政府盱衡情勢、順應民意,擇納省參議會的修正案而順利完成行政區域重劃,發揮代表民意、監督政府以及政策參與的功能。
  • Item
    村里長定位之研究─以台北縣五股鄉為例
    (2007) 李阿興
    摘要 村里組織是台灣實施地方自治的最基層編組,而作為第一線基層行政中心的村里長,更是影響地方自治行政功能甚鉅。台灣的村里制度雖由來已久,但隨着近年來村里長功能定位的質變,加上社區主義及公民意識的興起,乃至與相關基層組織事權的高度重疊,使得村里長的定位及村里功能受到衝擊,實有重新檢視之必要。 村里組織問題,學者及各校博、碩士研究生已多有研究,惟該等研究多偏重於村里組織制度或村里長職務功能之問題,少有專注於探討村里長之定位問題者。村里長定位問題涉及的面向甚為廣泛,除牽涉村里長本身角色地位功能外,尚涉及地方相關基層組織之變動、法令的修訂、政府財政預算、選舉制度等因素,彼此並交互影響,且村里長定位若予調整後,相關配套機制的推動,亦為地方自治完備化之重要關鍵。 本研究以村里長的定位為主軸,除就村里制度,村里長與村里辦公處定位、村里長與村里幹事的競合問題,村里長與鄉鎮市區公所的關係,村里組織與社區發展協會的互動與整合等問題探討外,並對村里長為「無給職」或「有給職」之利弊予以分析,期以對村里長定位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地方自治、村里長、村里長定位、村里制度、角色、社區發展、有給職、無給職、
  • Item
    官派鄉(鎮、市)長核心能力之研究─以臺北縣鶯歌鎮為例
    (2008) 毛嘉奇; Mao, Chia-Chi
    1996年12月28日國家發展會議「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議題,朝野四項共識,第二項:「取消鄉鎮市級之自治選舉,鄉鎮市長改為依法派任。」此項議題遂成為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心之一。 因此,透過制度改革將鄉鎮市長改為依法派任;亦即所謂官派鄉鎮市長,不失為政府再造、行政革新之良策,然而對於鄉鎮市長究須何種資格?以及具備哪些能力? 近年來「能力模式」( competency model ) 或「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y)逐漸在臺灣受到重視,換言之,透過「人、工作及環境契合」,係在於組織希望獲得持續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的基礎則是在核心能力的建立。作者係以擔任公職(鶯歌鎮代理鎮長)之特別經驗,對於未來要應付地方自治更多的挑戰,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也必須建立一套自我的核心能力體系,官派鄉鎮市長建立培養這些核心能力的體系,以提昇國家行政效率,增加國家競爭力。
  • Item
    陳儀與台灣光復初期的政局--從光復接收到二二八事件前
    (2005) 吳君麗
    光復後陳儀受命主台一年多,就爆發了影響台灣至鉅的二二八事件!陳儀在大部份台灣人心目中,是造成二二八的罪魁禍首,但近幾年來翻案文章不斷出現,說他是清廉的好官。無疑的,陳儀是各方評價最分歧的人物之一,台海兩岸、統獨學者對他的研究可說是「各取所需」。本研究希望檢視陳儀一年多的各項施政,基於較理性的立場,能夠體察陳儀出線主台的優越條件及其理想性格,惜不敵戰後台灣複雜政局與人民對差別待遇所產生的異樣心理,而歸於失敗。 本研究架構偏重在下列幾個層面: 一、陳儀出線主台的原因:他是蔣中正留日學長、他有福建經驗(1935年還應總督府之邀來台灣參訪)、他在開羅會議後主持台灣調查委員會負責接收籌畫及人才訓練。 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特殊政治建制:陳儀在政治上集權的本意為何?台灣人民譏其為「新總督府」,當時反彈的著力點是什麼?陳儀的用人風格怎樣?派系政治在台灣的亂象如何? 三、統制經濟與一國兩幣:陳儀對「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的民生主義極有興趣,他希望透過專賣與公營事業來挹注省政開支,以減輕人民的負擔。他更希望保留台幣的獨立,以防止被大陸法幣拖累。但他的種種理想卻被現實打破,被台灣人民視為「苛政」。 四、光復後文化上磨合的陣痛:台灣接受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造成台海巨大的文化差距。而陳儀的國語文及祖國化教育卻做得太急,引發極大反彈,導致省籍情結發酵。 五、台灣分離意識的滋生:由於光復後,台籍上層菁英要求政經參與權,而台灣下層老百姓則要求生存權,大家都對現狀相當不滿,所以「地方自治」「聯省自治」「美國托管」及「台灣獨立」之說紛起。本研究將釐清在二二人前,各種分離意識的脈絡;並對辜振甫、林獻堂等人捲入其中的光復後第一個台獨案「八一五獨立事件」有所著墨。 陳儀自己曾說他個人是一部失敗史!像他這樣一個廉潔勤奮、各界看好的人,卻把台灣局面弄到不可收拾,本研究試圖找出陳儀個人應負的責任,及在當時歷史縱深中大結構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