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7
  • Item
    音樂與基督教崇拜風格:以浸信會臺北懷恩堂國語詩歌的宗教實踐為例
    (2024) 陶麗華; Tao Li-Hua
    臺北浸信會懷恩堂自建堂之初即將音樂視為重要事工,重視透過樂以載道的方式佈道與與宣教。該堂的國語崇拜受周聯華牧師的神學理念影響,自1954年至今仍持守莊嚴肅穆風格,2008年時,考慮到將以青年為主的福音崇拜合併到第二堂後,國語崇拜的風格開始多元化。筆者在2022年開始參與一堂的國語崇拜,2023年留意到第二堂國語崇拜的音樂與第一堂「儀式強調莊嚴、肅穆正統的聖樂傳承」有很大的不同,在參與觀察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本研究的動機:首先、懷恩堂國語主日崇拜的會眾詩歌如何受到周聯華牧師的神學理念所影響?第二,兩堂的會眾詩歌是如何選擇的?第三,不同的詩歌在不同空間中的國語崇拜扮演何種角色?本研究以懷恩堂國語崇拜會眾詩歌為研究對象,以田野調查和網路影音資料分析為方法,透過實際多種活動來瞭解其中音樂與崇拜風格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詩歌在崇拜儀式中被用來傳達教義、促進會眾之間的連結。有些受訪者認為,音樂本身只是情感表達,信仰才是維繫教會實踐的重要呈現,但如果會眾對詩歌與文化認同產生分歧,就可能會產生抵抗情緒,選擇迴避或排斥。一般而言,年長會眾偏好傳統詩歌,而年輕會眾更容易接受當代風格詩歌。關於本研究提出的問題,首先,牧師的成長環境與教育背景直接影響崇拜風格。其次,聖樂事工可能因為主領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而展現出嚴肅音樂風格,一般信徒的聖樂事工則多選擇敬拜讚美音樂,但其選詩仍受牧師引導。第三,當代敬拜讚美類型的音樂促使崇拜發生變化。綜合上述,本研究發現懷恩堂國語崇拜風格隨著發展而轉變;這些改變反映教會音樂的運用與接受有其歷史與文化條件,但也與時俱進。
  • Item
    《一日子弟》-紀錄片之製作論述
    (2023) 黃琬心; Huang, Wan-Hsin
    本篇報告主題以臺北社子地區的北管社團「並歡樂社」作為主要紀錄的起點,試圖觀察從此社團的經營模式檢視北管文化圈目前的學習狀態與困難。在書面報告中,首先以地方的信仰與源流來探究社團與地方之關係,而後討論「並歡樂社」的歷史淵源,瞭解社子傳統藝文活動的發展脈絡。過程將以動態民族誌的方式紀錄其曲館發展、組織經營、教學狀況、重要活動以及出陣過程等,並藉由現有的資料,從中探討北管子弟的凝聚力是如何產生?他們的社團態度又是為何?自2019年起,全球受冠狀病毒的影響持續至今,各類藝文活動延期或取消。尤其屬於團體活動的北管樂,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時更是連練習都被禁止,筆者在疫情趨緩狀態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將期間過程拍攝成紀錄。此次計畫由筆者親自進入北管社團中學習,透過直接互動的方式,更清楚理解「並歡樂社」的社團活絡度以及在整體傳統藝術活動中的參與度。再者,筆者能夠從社團參與各式藝文活動過程中,深思北管當前所受到的關注以及保存狀況。希望藉由此次紀錄能更加理解北管社團在地方上的真正意涵,以及分析北管社團在現代社會中所產生的不適應與產生的改變。這項紀錄片與本書面報告除了為「並歡樂社」的發展過程留下一份紀錄之外,也期盼能呈現其北管社團對於當地的特殊性。
  • Item
    《聲聲不息》—鄒族鼻笛復振紀錄片
    (2022) 陳姷璇; Chen, You-Syuan
    鼻笛為原住民傳統樂器之一,最大特色是以鼻吹氣。此文要探究的並非最廣為人知 的排灣族雙管鼻笛,而是較少被研究的鄒族雙管鼻笛。本論文與影片相輔相成,包含相關文獻、影片前置作業與後製剪接工作之歷程等, 將影片無法完整呈現的細節記載於文本當中。並期望藉由紀錄片形式將鄒族面臨失傳的 傳統樂器再次紀錄,進而喚起觀眾對文化保存議題的思考。
  • Item
    吾鄉樂音-《賴德和樂展》紀錄片
    (2021) 唐賢賓; Tang, Hsien-Ping
    賴德和是現今臺灣音樂界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生涯自1967年的發表首部作品木管五重奏《六月的夢》至今已經歷超過半世紀,為臺灣近代音樂歷史,留下了多部經典名作。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自2013年起推出「臺灣音樂憶像」系列音樂會,聚焦於演出國內作曲家之代表性作品。由於賴德和捐贈其創作手稿至該館,促成了2020年10月8日《賴德和樂展》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筆者以紀錄片的手法呈現這場音樂會從彩排至演出的過程。透過與指揮、首席的訪談和樂團的排練,認識作曲家賴德和在交響曲《海神家族》與《吾鄉印象》裡,所賦予的臺灣音樂內涵。
  • Item
    臺灣古琴家王海燕的教學與傳承—線上展製作理念
    (2022) 張軒妮; Chang, Hsuan-Ni
    古琴是中國音樂中非常重要的傳統樂器,它富有高度的文化意義,不容易讓年輕一 輩的人士認識與學習,而臺灣古琴家王海燕扮演著古琴界承先啟後的角色,故本論文旨 在就王海燕的古琴教學與實踐、古琴曲演奏與創作曲及其在琴歌研究與創作作品諸方面 進行策展,主要內容的重點如下:先從臺灣古琴琴派-梅庵琴派的傳承概況做開頭簡介,並提出王海燕從吳宗漢先生 傳承此琴派的貢獻,再介紹王海燕的師承與學琴經歷,並透過親自訪談錄音的結果,整 理出王海燕的教學經驗及其心得。其次,特就王海燕的古琴演奏曲(〈春江花月夜〉、 〈普庵咒〉)與創作曲(〈靈泉〉、〈太極〉)探討王海燕的演奏詮釋手法與創作表達 理念。再者,則對王海燕的琴歌研究(如詩詞音樂與古琴歌曲)及其對琴歌吟誦的創作 作品、元明兩代的琴歌比較、琴歌創作與教學實踐加以整理與討論。最後,筆者則對本次策展的規劃與實踐的歷程做說明,從展覽製作的預前準備(包 括:收集資料、採訪錄影、錄音)與展覽製作設計與流程(包括:剪輯影片、平面設計、 製作藏品與展示設計等),筆者打造一個富有傳統特色的線上展覽,以王海燕為主軸, 將其對古琴音樂教學的貢獻與成就,呈現在中央研究院的開放博物館,讓更多人有機會 認識王海燕老師,也認識古琴,讓古琴在臺灣梅庵一脈的傳承得以延續。
  • Item
    許可二胡作品《風韻》與《思念》之分析與詮釋
    (2021) 黃品筑; Huang, Pin-Zhu
    身兼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的許可1960年出生於南京,1978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求學期間對於西方音樂抱持很大的學習熱忱,看見西方音樂的流傳廣泛後,思考起如何讓二胡走向世界舞台的理念,於1988年遠赴日本攻讀研究生並努力實踐自身音樂理念,在日期間許可致力於二胡教學與演出、樂曲創作與唱片發行。筆者在求學期間接觸到許可創作的《風韻》,引起筆者研究的動機,期盼能為許可的音樂理念留下可茲參考的文獻。在進行文獻資料回顧部分,由於文獻數量不多,主要以期刊、電視專訪、許可演奏影音為主,筆者透過僅有的文獻資料,將其歸納出許可生平與求學歷程、音樂理念與音樂創作,再以許可創作樂曲《風韻》與《思念》兩首進行樂曲曲式和旋律分析,以及創作背景、手法與演奏影音文獻的分析與研究。透過以上文獻統整與分析結果得知,許可帶著將二胡推向世界舞台的理念至日本,筆者發現二胡目前在日本發展現況,大眾對二胡的接納、認知度,相較於許可旅日時期已提升許多,證實許可的音樂理念加上後續多位旅日音樂家對二胡的推廣,是成功實踐的;另外筆者還發現,為了演奏移植西方樂曲而改革的二胡演奏技法,也實際運用於許可創作樂曲中,讓二胡的演奏風格不再侷限於傳統。希冀此論文能提供日後研究者成為參考資料,也為推廣二胡藝術上盡一份心力。
  • Item
    漢與非漢概念下的中國笙類樂器——以笙嘴為考察對象
    (2022) 羅元璟; Lo, Yuan Ching
    本論文以中國的笙類樂器為探討對象,由於目前尚無笙類樂器在中國分布的總體性研究,因此笙類樂器形制的地域之別,以及其在漢與非漢文化圈下的差異,成為本研究的重點,而這其中,又特別著重笙嘴形制的差異,以及其與笙斗和笙管間的關係。笙在傳統上屬於匏類樂器,因使用葫蘆製作,所以又有匏之稱。樂器形制上,主要由「笙斗」、「笙嘴」、「笙管」、「簧片」四個部分組成。最初形貌,可追溯至殷商甲骨文的 「竽」字。經由古文獻的蒐集與統整後可見,笙類樂器幾乎遍及現今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並有22種稱謂。笙類稱謂中屬於漢文化圈的笙類稱謂有:笙、笙簧、匏笙、巢、和、巢笙、大笙、和笙、鹿、鳳笙、鳳翼笙、雲和笙、紫竹笙、竹笙,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吉林、遼寧、黑龍江、北京、天津、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浙江、江蘇、上海市、福建、江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安徽、四川、重慶市、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屬於非漢文化圈的笙類稱謂有:六管笙、蘆笙(或寫成盧笙或籚笙)、瓢笙、胡盧笙(或寫成葫蘆笙)、竹筒笙,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湖南、湖北、新疆、西藏、雲南、貴州、海南、湖南、安徽、四川(重慶市)、廣東、廣西。其中湖北、湖南、雲南、貴州、安徽、四川(重慶市)、廣東、廣西8個省份,同時擁有了漢文化圈與非漢文化圈笙類稱謂的地區。 經測量與統計漢與非漢文化圈的笙嘴與笙斗之後,漢文化圈笙類樂器的笙嘴長度、粗細、彎曲幅度以及角度會隨著朝代變化而有所不同,但笙斗形制並無改變。其中笙嘴的粗細與彎曲幅度兩者,有著必然的關係。粗笙嘴一定為直式,細笙嘴一定為彎式,此外,粗細與彎曲幅度在時代的劃分上也是一致的:周至隋代,主要為粗而直的笙嘴;唐代首先出現了細而彎的笙嘴,並與粗而直的笙嘴有著並存的現象;五代至元代,則僅有細而彎的笙嘴;明清時則為細而彎、粗而直的笙嘴並存的第二階段。 非漢文化圈笙類樂器的笙嘴、笙斗與笙管數量有著密切的關聯,特別是以笙斗的外形,將非漢文化圈的笙類樂器分成圓形笙斗與長型笙斗兩大類後,可看出笙斗與笙嘴長度、粗細、彎曲幅度、角度,以及笙管數量的關係:四川省與貴州省的笙類樂器可自成一類,除了笙斗皆為長形斗外,笙嘴主要以長、細且直式笙嘴為主,管數主要以3~5管為主。雲南省的笙也自成一類,除了笙斗為圓形斗,其彎式笙嘴的特徵,亦是其他省份所沒有,另外,雲南笙其6~8管的管數,亦有別於四川與貴州省的笙,唯一與四川與貴州省相同之處,在於細笙嘴的形制。 本論文對笙類樂器從上古至清代的歷史文獻以及圖像進行了梳理,為笙類樂器形制與稱謂的歷史變化做一探討,並對於笙類樂器在中國分布進行了整理,提供清代及其之前漢與非漢文化圈中,笙類樂器的差異比較。當今,以本位視角(emic perspective)對於非漢文化圈笙類樂器的研究越見增多,期待本研究能提供之後對於民國以來,中國笙類樂器研究之歷史脈絡追尋,與漢及非漢文化圈對於笙類樂器描述的變化考證之可能性。關鍵字:笙類樂器、笙斗、笙嘴、漢與非漢
  • Item
    鄒族鼻笛音樂研究
    (2022) 孫沛珊; SUN, Pei-Shan
    鼻笛,是臺灣原住民傳統樂器之一。在文獻記載中,使用鼻笛的族群有鄒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卑南族等,從清代至日治時期皆有文獻及照片說明鄒族使用鼻笛樂器,然而在戰後,記載鼻笛的資料日漸稀少,樂器的使用沒有被流傳下來,如今在族群中已找不到曾經看過鄒族傳統鼻笛的族人。本文的研究方法以鄒族傳統樂器文獻記載為出發點,透過文獻探討、田野調查、人物探訪及實際操作,並調閱臺灣博物館中日治時期典藏的鄒族傳統鼻笛文物,向館內申請鄒族鼻笛(peingu no ngūcū )典藏品之入庫研究,進行鄒族鼻笛的典藏品測量形制規格,逐一詳細紀錄、分類形制,再進行實際吹奏部分,以書面文字與拍攝錄音錄影的方式,讓傳統鼻笛的聲音能更清楚的記載,並作為鄒族鼻笛製作的指標。而後嘗試復刻出鄒族傳統鼻笛,以復刻鼻笛與新制鼻笛,研究兩者在吹奏傳統歌謠與新創鼻笛歌謠之差異,以達到傳統鼻笛與現代鼻笛相異的比較性,也希望透過這些研究,能夠進一步的探討探討社會功能及文化中象徵的含義,達到在社會變遷及傳統文化衝擊之下如何保有傳統鼻笛,把鄒族一度失傳的傳統樂器,再次紀錄並傳承下去。
  • Item
    《廣陵止息》─多媒體音樂會之設計與實踐
    (2021) 張嘉晏; Chang, Chia-Yen
    本論文以畢業製作《廣陵止息》多媒體音樂會為題,討論從發想至建立架構,到最終如何將規劃內容進行演出實踐。首章主要陳述筆者多年來觀察各類結合音樂、舞蹈與劇場等藝術之表演啟發,進而論述如何透過演出場地、舞台燈光與視覺設計等將多重媒體合一來呈現畢業成果。第二章回溯多重媒材運用於音樂展演之歷史,確立本畢業製作在音樂劇場與音樂會劇場之定位,並由劇場概念為出發點,論述本音樂會使用之元素,以及如何展現以魏末晉初時期「竹林七賢」中的名士嵇康為題之文本創作。第三章則以筆者自身中阮專業,探討選曲緣由及曲目編排之思考。最後,以分幕分場的方式,解說演出流程安排,展現出各種表演藝術元素融合之劇本,並以流程圖像化等方式,讓多媒體音樂會之架構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