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3
Browse
25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樂中有詩,詩中有景,景中有情—以黃好吟古箏作品《台灣燈會》、《心海》為例(2024) 張喬雯; Chang, Chiao-Wen箏樂作品的題材繁多,作曲家們創造出箏樂欣欣向榮的局面。本文選用以中國古典詩詞為素材之古箏作品作為研究對象,聚焦《台灣燈會》、《心海》這兩首樂曲。黃好吟將詩情、詩景融入於樂曲中,並以古箏彈唱的音樂形式呈現。在箏樂與詩詞的結合下,黃好吟創作出「樂中有詩,詩中有景,景中有情」的箏樂作品。筆者透過文獻回顧、樂曲分析,探討箏樂結合詩詞所創造的空間,兩者之間的互動,以及詩詞吟唱在箏樂作品的意義,並以宏觀視野探討這兩首作品的內涵。箏樂藝術融合詩詞,創作出充滿內涵之作品,是作曲家們將自身感受融入詩詞之意境,並巧妙運用古箏技巧表現詩詞的意涵。演奏者從引用詩詞理解作品的創作樂思,深入感受樂曲背後的所蘊含的意境。以此作為演奏詮釋之基礎,使得音樂演奏更貼近於作者原意的傳達給聽眾。本文歸納整理古箏與詩詞之連結,從古至今這兩項藝術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並從古箏作品的樂曲調式、技巧、段落安排等,分析箏樂如何呈現詩詞之意境,以此為演奏家們提供演奏參照。Item 《塞上曲》的流變與探析(2024) 李乃亘; Li, Nai-Shiuan近百年來,現代國樂之發展多奠定於西方音樂理論基礎之上,與原中國傳統音樂有著許多差異,如記譜法的改變、樂器改革、教學方法變遷…等,而發展歷史悠遠的琵琶音樂亦深受影響。因此筆者試圖窺探琵琶音樂於百年發展中之音樂語法變遷,以琵琶大曲《塞上曲》為例,梳理其從原華秋蘋《琵琶譜》中之多首小曲,衍變至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琵琶新譜》之大曲型式,再發展至現今諸多流派所詮釋版本之脈絡,並探討其於不同時段、流派與傳承過程中之變化,亦從現代國樂的發展改革、文化認同中,看見、探討琵琶音樂的轉變與發展狀態。全文共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將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講述,並回顧筆者於此文中所參考之文獻;第二章為《塞上曲》之清朝工尺譜源流與轉變梳理,主要以《南北派秘本琵琶譜真傳》、《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養正軒琵琶譜》、《瀛洲古調》、《汪昱庭琵琶譜》五者進行樂曲比對與分析,並探討琵琶音樂由小曲變至大曲之動機與意涵;第三章針對現今九版《塞上曲》演奏譜進行樂曲分析與比較;第四章結論則以記譜法、教學方法為切入點,探討琵琶音樂之轉變背景和意義,進而探討琵琶音樂在近百年中之變化。Item 董榕森之高胡作品研究—以《一葉蘭》與《七夕吟》為例(2024) 王一甯; Wang, Yi-Ning董榕森是一位重要的國樂作曲家,也是臺灣國樂教育開疆闢土的先鋒。1949年他投筆從戎考取了海軍軍士學校,並在1956年時進入政戰學校音樂系進行訓練,開始投入創作。1962年寫下生平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高胡獨奏曲《一葉蘭》。兩年後(1964年)因病而奉准退伍,此後致力國樂發展。筆者於國小參加國樂團時便已接觸到董榕森的二胡作品,而在多年後進入臺灣藝術大學國樂系就讀。實際擔任二胡教師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創科主任的胡琴作品與教材。戒嚴時期的社會情形對於國樂作曲家與演奏者有何影響?為何國內的胡琴考級檢定與賽事多年來都選擇了董榕森的作品作為指定曲?他的胡琴作品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性與代表性?甚至是他的作品對於國樂的教育產生什麼樣的深遠影響?這些都引發著筆者的好奇心。本文之研究透過研究臺灣在戒嚴與解嚴的時空背景對於音樂的影響,且聚焦於早期國樂曲荒以及至今的臺灣國樂發展,並選擇了兩首董榕森的高胡作品《一葉蘭》與《七夕吟》來進行樂曲結構分析與詮釋。希冀透過此次研究能使國樂發展的脈絡與作品的連結,進而更加精準詮釋出樂曲。Item 卓綺柔《夜華印象—為笛獨奏與大提琴、鋼琴雙伴奏》作品分析與詮釋(2024) 張沁榆; Chang, Chin-Yu卓綺柔的《夜華印象—為笛獨奏與大提琴、鋼琴雙伴奏》創作於2023年,改編自2021年所創作之《夜華印象—給二胡、大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樂曲的創作由三重奏版本更改為笛子主奏與兩個樂器伴奏之形式,曲中素材融合了謝宇威所作之《月光光》及德布西的《月光》。曲中除了展現《月光光》完整主題旋律,同時改變拍號,為旋律加入更多裝飾及變化,讓《月光光》的旋律聽起來更加悠長綿延。曲中更融入人們熟悉的德布西《月光》鋼琴伴奏型態,將《月光》第二主題旋律從規矩的八分音符行進模式,變換為快速流動又快速拉長的創作手法,讓《夜華印象》聽起來更加符合作曲者對月色變化的想像。透過卓綺柔獨有的創作手法,巧妙地將東方客家音樂元素及西方德布西樂曲融合在一起,並且在樂器組合上擁有多元的嘗試。《夜華印象》這首現代創作作品,也為今日竹笛演奏家帶來了新的嘗試與體驗。本篇論文共分為五章,透過研究卓綺柔的生平背景與作品創作動機之連結,探討《夜華印象》曲中所使用的各個動機與素材,並且分析樂曲架構,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夜華印象》一曲所帶有的涵意,最後詳述筆者對《夜華印象》的詮釋想法及對樂器音色的運用與互動之主張,期盼能幫助未來的演奏者,對此曲有更深刻的理解及演奏出更細膩的詮釋。Item 音樂與基督教崇拜風格:以浸信會臺北懷恩堂國語詩歌的宗教實踐為例(2024) 陶麗華; Tao Li-Hua臺北浸信會懷恩堂自建堂之初即將音樂視為重要事工,重視透過樂以載道的方式佈道與與宣教。該堂的國語崇拜受周聯華牧師的神學理念影響,自1954年至今仍持守莊嚴肅穆風格,2008年時,考慮到將以青年為主的福音崇拜合併到第二堂後,國語崇拜的風格開始多元化。筆者在2022年開始參與一堂的國語崇拜,2023年留意到第二堂國語崇拜的音樂與第一堂「儀式強調莊嚴、肅穆正統的聖樂傳承」有很大的不同,在參與觀察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本研究的動機:首先、懷恩堂國語主日崇拜的會眾詩歌如何受到周聯華牧師的神學理念所影響?第二,兩堂的會眾詩歌是如何選擇的?第三,不同的詩歌在不同空間中的國語崇拜扮演何種角色?本研究以懷恩堂國語崇拜會眾詩歌為研究對象,以田野調查和網路影音資料分析為方法,透過實際多種活動來瞭解其中音樂與崇拜風格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詩歌在崇拜儀式中被用來傳達教義、促進會眾之間的連結。有些受訪者認為,音樂本身只是情感表達,信仰才是維繫教會實踐的重要呈現,但如果會眾對詩歌與文化認同產生分歧,就可能會產生抵抗情緒,選擇迴避或排斥。一般而言,年長會眾偏好傳統詩歌,而年輕會眾更容易接受當代風格詩歌。關於本研究提出的問題,首先,牧師的成長環境與教育背景直接影響崇拜風格。其次,聖樂事工可能因為主領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而展現出嚴肅音樂風格,一般信徒的聖樂事工則多選擇敬拜讚美音樂,但其選詩仍受牧師引導。第三,當代敬拜讚美類型的音樂促使崇拜發生變化。綜合上述,本研究發現懷恩堂國語崇拜風格隨著發展而轉變;這些改變反映教會音樂的運用與接受有其歷史與文化條件,但也與時俱進。Item 《婺韵岁月》- 浙江省婺劇西安高腔與浦江亂彈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之紀錄片(2024) 徐婕; Xu, JieItem 論【風入松】在樂曲之運用-以箏曲《風入四季》為例(2024) 王媛平; Wang, Yuan-Ping在臺灣漢族傳統音樂中,北管音樂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在近年來作曲家們的創作上,也開始大量使用北管音樂做為素材,嘗試運用北管音樂中各種不同樣貌、元素、動機……等,加以創作及編撰樂曲。在北管音樂做為素材的作品創作中,又以牌子的使用佔居多數。而北管諸多的牌子曲目中,因為【風入松】的多元變化,使得其被多位作曲者廣為運用,成為多首創作樂曲中的重要動機。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其中,第三章則針對【風入松】的創作加以探討。《漂》、《綺想風入松》、《蜂炮》、《舊城漫步》、《騰龍》五首樂曲,皆以北管牌子【風入松】作為創作動機,而其使用【風入松】的方式卻不盡相同,也成為本章所探討的重點之一。由於筆者翻閱呂錘寬所輯註的《牌子集成》中發現,【風入松】可分為古路、新路、倒頭、回頭、掛頭、緊、工管、六字、凡字、五馬等多種形式,使得筆者想嘗試從這五首曲目中,歸納整理出【風入松】的呈現方式,究其聲響、節奏變化、旋律運用等面向,進行研究及分析。透過研究分析以上五首樂曲後,本論文第四章中,則以樂曲《風入四季》,實踐將北管音樂納入箏樂素材創作。樂曲中筆者嘗試以【風入松】作為創作動機,結合多年的箏曲演奏經驗,以箏樂合奏的方式,呈現樂曲,使整體結構及和弦使用能有更多的層次與變化。樂曲中也適度融合古箏多變的演奏技巧,除豐富聲響,更希望透過【風入松】的融入與「四季—春、夏、秋、冬」主題的結合,為箏曲的創作,提供另一個不一樣的可能性,更期望能為臺灣漢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起到推廣與傳承的作用。Item 彭郁雯《寒鴉三部曲》之創作手法探討與演奏詮釋(2024) 柳坤汝; Liu, Kun-Ju《寒鴉戲水》為「潮州弦詩樂」十大套曲之一,也是十大套曲中最為潮州樂人所推崇的一首樂曲,樂曲旋律優美,韻味別緻,屬於「重三六調」,六十八板,潮州箏樂調式有輕三六、輕三重六、重三六調及活五調,此曲係由「頭板」、「拷拍」及「三板」所組成的六十八板樂曲。此次研究主題主要探討《寒鴉三部曲》之樂曲創作手法分析與演奏詮釋。此曲為《絲竹空爵士樂團》藝術總監彭郁雯所編創,以古曲潮州箏曲《寒鴉戲水》為靈感的改編創作,其中分成三個樂章〈水畔〉、〈寒鴉〉、〈嬉水〉,作曲家將此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潮州音樂古曲,以及西方爵士風格的樂曲音樂元素加以調合,在彭郁雯嫻熟的作曲技巧下,將樂曲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錯落有致地融合,樂章間層次堆疊,也活現了樂曲的風格。本論文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藉由文獻資料的蒐集與閱讀,進而探討樂曲創作背景與資料彙整;第二部分,為作曲家彭郁雯生平與創作背景;第三、四及五部分,為《寒鴉三部曲》之三個樂章〈水畔〉、〈寒鴉〉、〈嬉水〉分別進行架構、樂曲分析及樂曲演奏詮釋之探討;第六部分,探求現代編創音樂的應用,總結每一章節的研究成果,加入筆者對於詮釋演奏手法的運用,並重新演繹此樂曲。Item 潮州音樂在箏樂創作之運用與探討——以《戲夢》、《賞蓮》為例(2024) 王景瑭; Wang, Ching-Tang古箏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在傳統箏樂方面形成以地域為分野的不同流派,包含河南、山東、客家、潮州、浙江…等箏派。再者,箏樂在20世紀中葉後快速發展,並且開發出多樣化的演奏技巧與諸多風格的樂曲,創作箏曲的素材來源更是多元。本文選用潮州音樂為素材的箏樂創作為研究主題,以李煒1995年創作之古箏獨奏曲《戲夢》與鍾耀光2020年創作之古箏協奏曲《賞蓮》為探討對象。二首曲目皆融合傳統潮州音樂元素與現代音樂手法,呈現古箏音樂的豐富多樣化與創新表現。首先,論文透過文獻回顧,介紹潮州音樂與箏樂的特徵,再從曲式結構與音樂特點等面向,深入分析《戲夢》、《賞蓮》二首箏樂作品與潮州音樂之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李煒將《戲夢》的曲式結構分成三大段落,顯現出鮮明的ABA形式,同時巧妙結合潮州音樂的韻味與潮劇的唱腔戲韻;而鍾耀光創作的《賞蓮》,則以不同的音樂素材展現多元性與創新性,除了潮州傳統音樂之外,更融入韓國音樂元素。二首樂曲皆表現古箏音樂在傳統與現代交錯中的無限可能性,為箏樂在潮州音樂素材的運用方面提供新的創作思路,同時也為現代音樂創作帶來新的啟發。此外,本研究亦探討《戲夢》及《賞蓮》之演奏詮釋,進一步加深對這二首作品的理解與表現,為箏樂演奏者提供演奏參照。Item 楊易修《月中人》作品分析與詮釋(2024) 廖若綾; Liao, Jo-Ling國樂二胡與南管二絃同為擦弦樂器,其美學特質大相徑庭,筆者因自身學習經歷而對兩者的演奏法與其改變的可能性產生興趣,故委託臺灣作曲家楊易修先生以二胡與二絃為主要對象創作《月中人》一曲。另,因二絃在南管音樂發展歷程當中長期被視為輔助角色,故筆者希冀透過《月中人》的創作、揣摩與詮釋,完成南管與二胡對話的目的,同時,開展南管二絃的演奏可能性。《月中人》主要以南管元素作為創作素材,作曲家亦融入華語流行音樂、國樂、西洋古典音樂等多種音樂元素,因此,本論文不僅討論南管元素的運用,亦分析多項樂曲元素的混用,同時試圖在樂曲詮釋章節之中呈現筆者對於這兩項擦弦樂器的認知與美學觀念。南管音樂在《月中人》這首跨界作品之中有不少發揮的空間,同時,楊易修將經常被置於輔助角色的南管二絃與南管三絃,列為《月中人》不可或缺的配器之一,此二樂器得以在《月中人》發揮獨特的音樂性。此外,希冀透過《月中人》的創作、詮釋與本論文的分析、闡述,發展二絃和二胡的音樂獨特性和開拓其演奏潛力,進階擴展南管與二胡的合作,豐富二絃的音樂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