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Item 1379哩的紅毯-越南新娘在台灣(2011) 黃怡瑾; Huang I Chin本研究在探討台灣跨國婚姻中,越南新娘在文化差異與認同的多方面貌。在差異與認同的部分,將採權力/意識形態 /圖像以及觀看者與圖像的交互關係為文本分析,並關注藝術脈絡中影像與繪畫的交鋒、自我與他者的注視、沉默與喧囂的控訴這三方面來釐清自我的創作方向,最終朝越南新娘之個體圖像、家庭關係、族群關係這三個面向來創作實踐。 而在研究結果呈現,台灣民眾對於跨國婚姻中越南新娘所產生的意識形態與回應較為複雜,這當中涉入了國家為鞏固權力分配與展現控制意圖所施展的政策,以及媒體對事件的形像建構,再加入後期所發展的外籍女性配偶「為自己發聲」的自省思潮,以及「為他者說話」的反身性關注論調,而將台灣民眾帶入更為多元與開放的思考空間中。 最終,藉由創作作品的發表來呈現台灣在此現象的多樣性面貌,希望讓擁有不同立場的觀者能夠透過作品,引發不同的互動經驗與詮釋。Item 19-20世紀碑帖收藏文化之研究—以三井高堅「聽冰閣」舊藏為例(2017) 蔡耀慶; Tsai, Yao-Ching拓本的產生到收藏,從作為學習對象到成為一種文化知識符號,從商品到文物等等是許多涵義交織的結果。本研究有兩大議題,其一是以碑帖拓本為主體的討論,以東亞圖書館所藏「聽冰閣」舊藏碑碣拓本為主,研究版本早晚、拓本內容真偽,以及作品印記所代表的意義與碑帖在書法史上的意義。另一議題則探索收藏拓本的緣由,關注拓本收藏文化的拓本流傳的相關問題,碑帖拓本被收藏的歷史脈絡。 研究進行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針對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東亞圖書館收藏碑帖進行細節檢視,關注所藏碑帖的實際狀況,進行版本、優劣的判讀,重視拓本本身的價值。其次從碑帖拓本上可見的印記、題記等資料進行查索,考察拓本的傳遞過程。最後將前述兩段資料進行審視,後續思考這批數量龐大,品類眾多的碑帖,為何會聚集於一人?他們之間有哪些相互關係?碑帖拓本從學習書法的範本角色,逐漸轉為收藏的對象,收藏者是基於何種心態進行收藏,它背後是否還有其他意義?本研究聚焦於三井高堅的「聽冰閣」舊藏拓本,探究碑帖出現的社會因素,以及將碑帖拓本收藏的意義。 對於碑帖拓本的本體研究,是以傳統鑑別碑帖拓本的比對方式進行,將現有的鑑定資料做為檢視的參照點,細查東亞圖書館中的拓片,考訂拓本早晚版本,推測拓本完成的可能年代。藉由淸人對於碑帖的著錄資料,以及拓本上的相關註記、原石所在地,檢視拓本上所出現的印記,針對印記進行比對與查索,掌握該拓本原為何人所有等基礎研究工作。後續收集與拓本相關的文獻進行閱讀,除了查看與拓本有直接相關的專書,作為對拓本必須通過的查驗資料外,對於拓本出現的印記加以追蹤,追索原有者的身分,將文獻閱讀擴大到與印記所有人相關的研究文本,討論這些所有人對於碑帖的認識,進而檢視清代盛行的金石學的影響狀況。 經由整理與歸納拓本的年代、印記及附屬資料,確認「聽冰閣」收藏拓本是條理分明的收藏概念下成形。這與19、20世紀的金石學有所關連,即是書法學習、重碑之風對收藏碑帖拓本都有所影響。藉著碑帖拓本的印記與題記,發現碑帖拓本聯繫著碑帖愛好者與研究者,不僅是建立了彼此的關係脈絡,也開展碑帖的文化意義。Item 1960年代的羅森柏格藝術:朝向後現代(2006) 郭昭蘭; Jau-lan Guo有關羅柏特˙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藝術的研究至今仍存在著兩極化的爭議。這些研究者大致分成兩大陣營,其一是以圖像詮釋的方式,解讀羅森柏格作品中的意義。另一個陣營則將焦點放在再現的方法或作品形式與結構的特徵上,主張羅森柏格的作品具體表現了「後現代主義」藝術的敏感性。其代表是以「十月」期刊(October)為主的評論家:他們主張羅森柏格的藝術所提供的,是象徵的森林,這個象徵森林駁斥物件與影像中任何敘述或階級(次序)的存在。在「十月」期刊將羅森柏格藝術看作是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先驅者的論述軌跡中,羅森柏格被詮釋成一個陶醉於符號遊戲的藝術家,作品中的物件與影像沒有任何意義的運作,藝術家的自我在其中亦完全消失。羅森柏格因此被同化入後結構主義者理論,他的作者意識被與所謂的「作者已死」畫上等號、符號的無一致意義亦與解構主義的不確定性等同看待。本論文補充過去羅森柏格作為後現代藝術論述文本的遺缺,重新將羅森柏格的藝術放在個人生涯脈洛、以及1960年代的文化運動背景,檢示羅森柏格藝術中的「後現代的自我」、「新敏感性」、「平等主義」與「參與式的民主」,以及一種對未來樂觀期待的烏托邦精神,藉此將它定位在1960年代反文化的後現代。Item 1990年代臺灣美術「多元主義」現象研究(2022) 蔡佩玲; Tsai, Pei-Ling1990年代的臺灣美術界,普遍存在這是一個「甚麼都可以的年代」想法;允許不同藝術價值存在的默契,亦在90年代後期成為藝壇共識;這藝術態度上的鉅變讓當代藝術更顯自由繁華,欲探究「多元主義」如何可能是本文研究動機的起點。是「話語」在形塑看法,文本取向以藝術評論、藝術教育、創作者創作自述、藝術主題座談會與理論論述等,研究方法上以考古學式「話語」實踐分析,檢視成就某種選擇規律性的「話語」資源;亦結合系譜學研究探求明顯差異的「出現」如何可行。探究臺灣美術理應「多元主義」這「批評意識」如何可成,諸如體現民主、政治解嚴鬆動禁忌,必要條件是尊重與包容差異的共識。論及美術界如何以美術的方式回應「多元主義」,是足以體現後現代藝術創作的方法學,與創作自由的堅持。「多元主義」體現在藝壇對「他者」的包容,與認識真正臺灣美術需增加異質認同來建構。「多元主義」對準則的背離,造就反對僵化藝術教育體制與反對官展標準的威權。意識到當代藝術是「多元主義」,讓臺灣藝術以開放的主體性(多方共存的本土化)邁向國際藝壇,「多元主義」不停努力拓展未來藝術可能。90年代後期,臺灣美術界對藝術整體意義執著「出現」鬆動,態度上接受藝術擁有不同藝術價值,許多方向的「甚麼都可以」邁向藝術的黃金時代。Item 2003年至2007年台灣新媒體藝術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2009) 施耘心; Yun-shin SHY新媒體藝術作品身為當代藝術作品中的一環,在2003年~2007年這銷售市場火紅的五年當中,亦成為拍賣市場注意的新型買賣對象。本研究將中港台之拍賣成績整理,找出曾被搜羅至拍場之新媒體藝術作品,並以文獻分析、深度訪問、個案研究法來羅列出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之關鍵要素,並為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在這五年當中,26件作品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卻是在每年的拍場中,皆會出現的新媒體類項,證明新媒體藝術作品是有其發展潛力,並受到市場注意。但有鑒於作品收藏型態與藏家對「獨一無二」的觀念執著,尚需要時間與智慧去處理,面對數位藝術的蓬勃創作量,相對之下能夠進拍場獲得佳績的,仍是少數中的少數。本研究特此提出三項結論,以對新媒體藝術的看法、對畫廊而言、以作品而言三個方面分別說明Item 2008臺灣博覽會之標誌與海報設計創作研究(2008) 陳鶴勳本論文提出在博覽會視覺設計中,標誌與海報設計之參考模式,文中包含三個主題: 一、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sition以下簡稱Expo或世博會)的歷史內涵。 二、分析歷屆世博會的標誌與海報設計。 三、2008臺灣博覽會標誌與海報設計之創作。 在第一主題中,透過論述歷屆世博會的過程中,呈現世博會在一百五十餘年進程中演繹的內涵與特性,並且暸解舉辦博覽會的意義與目的、類型與功能與其主題與演進,藉以了解世博會的整體發展。 在第二主題中,因世博會外在的視覺形象是大眾認知與記憶的重要媒介,其中的標誌與海報是設計的重要部分,故透過分析歷屆世博會標誌與海報的構成與設計,探討其意義、演化與特質,瞭解其設計元素與時代趨向,作出結論與設計參考模式,藉此為本創作參考依據。 在第三主題中,分析日治時期1935年「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以下稱1935臺灣博覽會)與本論文標的「2008年臺灣博覽會」(以下稱2008臺灣博覽會)策略,了解想法差異並確立設計策略,並以前列研究結果為參考依據,參酌2008臺灣博覽會策略,創作本文目的之2008臺灣博覽會大會標誌與不同宣傳時期的海報設計,並將研究創作成果展示。 最後展望世博會的標誌與海報設計發展做出結論,並且對未來國家舉辦相關大型博覽會時提出有關設計之建議,以及提供相關領域學術或創作研究參考。 關鍵詞:博覽會、臺灣博覽會、標誌、海報設計Item 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2013) 鄧又甄; Teng You-Chen為因應激烈的社會變化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加強教師進修和專業發展已成為教育界中一項重要課題,教師不斷地加以自我檢視,並持續實踐。A/r/tography理論即是近年來孕育而生的藝術為本之教育探究,美術教師如同研究者一般地反省個人經驗,探索生活周遭;如同教育者一般地分享學習的智慧,以有效途徑將想法傳遞給學生;以及如同藝術家一般地持續自我專業實踐、創作。 本研究以一位高中美術教師為對象進行個案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輔以課堂觀察以及檔案分析,探究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之實踐歷程。並自行透過與實踐行動的藝術美學探究,將教學活動導向更具深刻理解與創造性的行動。 本研究結果為以黃淑苓(2005)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三面向為分類依據。 A/r/tography信念對於「個人發展」方面之影響為: 1.高中美術教師時間運用完整、不零碎; 2.創作與分享的態度適時紓緩情緒壓力; 3.A/r/tography理論「提醒」高中美術教師持續創作、進修; A/r/tography信念對於「教育專業發展」方面之影響為: 1.「探究」、「分享」的態度不斷微調、形塑教育理念; 2.課程靈感來自於生活的所見所聞,與生活密切結合; 3.課程內容設計融入藝術創作、理論探究及教學實踐,學生擁有全面性學習; 4.高中美術教師運用多元教學資源,帶給學生非單一性的知識來源、體驗; 5.教師們進行協同教學,創造豐富知識連結之策略; 6.高中美術教師採取共同學習、分享的正向班級經營策略; 7.A/r/tography理論「提醒」教師積極接觸教育新知,保持個體對教學及生活有高度敏銳性; A/r/tography信念對於「教職專業發展」方面之影響為: 1.高中美術教師積極參與校內美術教育政策推動或修正; 2.參與美術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推廣個人美術教案至全臺; 3.高中美術教師支持藝術與生活正常化。Item 《Aisthesis》一書研究:論洪席耶的(美)感受觀點(2019) 謝仁繽; Sie, Ren-Bin本研究旨在闡明洪席耶如何重塑一種藝術認識論。更為重要地,現當代所討論藝術與美學概念的反倒成為哲學家試圖抹去的對象,「概念」因而成為存而不論的關鍵,這種去中心的包裹論述如何可能遂也成為本研究另外一個重點,就此指出一種丟去概念框架的藝術論述。在第一、二章,本文試著討論洪席耶的方法論與其理由;透過回溯法國六八思潮,理解洪席耶刻意為之的關鍵字:考古、場景與介入。另一方面,這一種論述思考的實踐如何反應於美學論述與藝術概念之間,則成為理解Aisthesis的關鍵,這一部份的分析將集中於本論文第三、四章。最終,第五章並且將以細部分析《Aisthesis》第二章為例。以上述幾個軸線,本文試著理解洪席耶美學裡特殊的思考模態,存而不論的概念論述究竟又該如何可能。Item Barbara Kruger圖文作品之女性意識與身體政治(2019) 陳育菁; Chen, Yu-JingBarbara Kruger的創作隨著女性主義的演變而轉變,她將圖像與文字諷刺性地解構再重構,對日常生活的建構和消費、誘惑和控制的社會機制進行批判性理解。本論文將Kruger的作品分為「性別論述」、「父系霸權」、「主體自我」三大範疇進行探討與分析。 Kruger的圖文作品傳達性別差異是經過文化詮釋過後的意涵,社會性別強制身體變成一個文化符號。男性陽具在父權社會象徵權力,對女性身體的貶損導致意識形態上的統治,刻板印象更有助於製造標準化的主體。在父權社會中,女性是被剝削的對象、可交換的商品,女人被塑造成性慾的對象,在女性氣質的面具下失去自我。軀體美學使身體成為異化的產品、消費的對象,資產階級「苗條的暴政」乃文化標準化女人的強大規訓。身體是權力的鬥爭場域,女性成為規範權利下幽暗沉默的犧牲品。女性應透過書寫向父權的專斷論述宣戰,打破菲勒斯中心話語的統治。 Kruger圖文作品慧黠幽默的諷刺性結合,揭示社會隱而不宣的現實及女性難以啟齒的切身訴求。女性久遭壓抑馴化的身心因與其作品共鳴而遭受撩撥,鬆動制伏僵化身心的銬鐐枷鎖。Kruger女性議題的作品完成階段性的時代任務,極具歷史意義及價值。Item Cháu-Chhōe Tâi-Oân(尋找臺灣)-趙子賢繪畫創作論述與實踐(2020) 趙子賢; Chao, Tsu-Hsien本研究從筆者的母語-臺語出發,以語言承載文化的這一個概念探尋跟臺語族群相關的民俗及文化。但相關的語言、民俗以及文化都是正在消失的,因此在探尋的同時也要探討消失的原因。文中由文化霸權理論開始論述特定民族如何透過國家機器打壓其他民族。接著以相關歷史研究探討中華民國佔領臺灣後,如何在教育體制內外來實行國語政策,還有以「勤儉建國」、「民俗改善」以及「統一祭典」等口號、政策來打壓本土民俗。在打壓過後留下的是對自身的制約、刻板印象等影響,而要去除這些負面印象就要建立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才不會被相關議題牽著鼻子走。在需要改變時才能有適當的改變。 筆者以藝術創作來回應自身文化,並將作品分成三個系列作品來探討,分別回應不同面向的議題。〈Cháu-chhōe Tâi-gí(尋找臺語)〉系列探討臺語受迫害的議題;〈Cháu-chhōe bîn-sio̍k(尋找民俗)〉系列則是回應、表現筆者親身參與的民俗-北管;〈Ho Lu Mo Siā (福爾摩社)〉系列則是探討文化中的其他領域,像是臺語文學以及歌曲的部分。本篇創作研究共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說明筆者在進行臺語文化相關創作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限制。第二章講述筆者創作的相關理論。第三章說明跟臺語文化創作相關的藝術理論,和舉出跟筆者的創作主題相關的藝術家。第四章敘述筆者的創作理念以及如何進行創作。第五章說明筆者三個系列的創作內容以及形式技法的分析。第六章則是回顧筆者這一系列創作的過程還有對未來的展望。Item "Dans la rue"--女鞋與都市意象關係之探討(2005) 孫育晴; Yu-Ching,Sun“Dans la rue”是我畢業個展的創作主題,本論文是藉此次繪畫創作所延伸出來的創作論述,主要探討現代女鞋與都市意象的關係。 女鞋在現代社會,並非僅有保護雙腳,便於行走的實用功能,其設計美觀、造型獨特,更具有濃厚的裝飾功能.從編年史、鞋子本身的發展歷程等方面來探究.可發覺鞋式的變化與社會地位、氣候環境、宗教、性別、時代的文化背景等息息相關.第一章為緒論,分析此系列創作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界定研究範圍,明晰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二章介紹此系列創作的研究理念.從三個方向作探討,分別為「女鞋與都市」、「女鞋與女性意象」、「女鞋與時尚」。第一節「女鞋與都市」,分為兩個面向,一為「以大眾影像為題」,另一為「移動的本質」。第二節「女鞋與女性意象」、第三節「女鞋與時尚」,欲融合社會學的角度,對自己的創作有更深入的探析. 第三章解析我的創作作品.第一章為「創作形式」,從「形式的考量」與「媒材與技法」兩方面做探討;第二章為「作品解析」,以最誠實的態度對自己的作品作探析. 第四章為結論,抒發自己對創作的觀點,及對此系列創作的反省與檢討,欲在未來的創作中有所改進.Item ~Devouring Love~以動態線條表達焦慮情緒之實驗動畫創作(2009) 吳識鴻摘要 創作者所用的手法皆來自於實驗動畫,並藉由數位工具之輔助自由運用實驗動畫之畫面技巧。除了在技術上以數位工具協助創作外,並且在創作過程中透過數位工具的方便性、跨媒材性,對個人的抽象筆跡及個人的生活素材進行紀錄。生活素材包括實拍、攝影及手繪紀錄等多種形式,然後以各種不同的風格進行拼貼、重組後在畫面中飛舞,並與抽象手繪線條互呼應。多變之風格可呈現處在忙碌生活中的多面性;而從扭曲糾纏到水平交錯的線條轉換,則可表達出創作者個人情緒從焦慮歸向平靜的過程。 在創作工具及方法上,創作者是透過數位工具紀錄個人的手繪線條來抒發情緒。一方面將個人不安的情緒表露出來,卻又冷靜理性地加以數位編輯後製,使畫面效果更加強烈。畫面中,手繪線條漫無目的地前進著又不斷相互堆疊,像是作者在輪迴重複的日常生活中情緒浮沈不定、焦慮不安,但不定與不安卻又是生活常態。為了強化生活日常的感受,創作者又從自身生活中粹取視覺元素,當季蔬果、浴室蓮蓬頭、親戚的小孩、學生的作品、廉價的雞蛋…等,並且以多樣的手法加以連接,如手繪動畫、停格動畫、剪貼動畫、動靜態攝影、數位濾鏡等不同視覺風格穿插交錯而成。 經過一段線條變換之後,畫面中出現裸體的五彩嬰兒躍入水中濺起一陣漣漪,此段落的線條表現有較為具體的形象,主要是表達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由愛生恨無法自拔,或衝突或和解,情感交織交錯成了一張綁住所有人的網子。畫面中,網狀交雜的動態線條為男女情事作了總結,又回到抽象的線條表現,最後引出畫面是午後日光穿過林間的景象,取材自都市角落不知名的綠蔭,暗示創作者在紛擾之餘依然渴望著心靈的自由與平靜。Item 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2013) 張雅婷; Ya-Ting 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以Facebook社團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於國中視覺藝術教學的可行性,並藉此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成效及感受為何。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國中九年級兩個班級學生65人為研究對象,設計適合於Facebook發展的視覺藝術課程、並擬定帶領策略,以作為設立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之基礎。 研究資料蒐集兼顧量化與質性方法,量化研究工具包含:學生視覺藝術學習動機前後測問卷、學生知識分享行為調查前後測問卷、學生視覺藝術社群學習成效問卷、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滿意度調查問卷。質性資料包括學生在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中的作品呈現、頁面討論分析,另以訪談、教室觀察等資料,來瞭解學生對於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的看法。其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Facebook社團能提供多項學習功能以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2.課程設計與帶領策略是經營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重要的關鍵。 3.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教學能有良好的學習反應。 4.肯定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具有對視覺藝術教學之意義與價值。Item Facebook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效能(2012) 林怡君; Yi-Chun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者於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Facebook平台進行討論時,線上助教(亦為教學者、研究者)可輔以何種帶領策略與課程設計,協助維持並促進社群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進一步則延伸觀察在Facebook的功能輔助下,學習者運作相關資源情形與學習成效為何;最終,則藉觀察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的研究結果,推演此模式的意義價值與日後可能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在課程設計面向上,線上助教(亦為教學者、研究者)操作宜採: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創造對話討論機會;提供豐富內容,爭取社群成員認同;建立即時溝通管道,開啟不同層級參與;善用平台介面,建立互評規範之四大作法。而在學習成效表現上,本研究屬以學術互動為主軸的社群環境,而學生的自評與互評能力在質量亦有顯著增長。因之,就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的意義價值上來看,若能維持對參與者的正向鼓勵、社群參與度、課程互動滿意度及個人學習能力之提升,則對群組成員的知識分享與資訊交流是有幫助的,同時,亦可提供日後以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課程的繼續發展動力。Item Floating 浮世意象:氣球造形意象分析應用於海報設計創作之研究(2014) 李侑儒; Lee Yu-Ru本創作研究以社會新聞事件為引,試圖以海報創作的形式呈現現代人面臨的各種攸關生存的面向,創作主題將從三個方向進行,分別為「經濟」、「性別」、「飲食安全」。從有感於民生用品上漲的事件,到跟任何民生消費有關的議題,進而試圖理解人們面對當今物質生活下的角色立場,以及經濟環境的脈動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藉由探討人民在整體世界經濟體制之中,如何被操控與影響,卻又不得不面對基本的生存、消費的問題,反思與建構出對於生活消費、經濟議題的創作思維。「性別議題」來自於女性作為被觀看的對象的觀點,受制於性別的意識形態的社會立場。在當今的社會風氣與媒體文化中,刻意強調女性的身體,並放大檢視女幸身體,反而忽略個人的整體特質,「事業線」的詞彙出現便是明顯的例子。透過以上觀點,進而試圖理解女性在當今社會中的角色為何,女性主義與性別不平等的問題有什麼衝突,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也許這是整個性別發展脈絡之下在當代所產生的面貌,女性作為被觀看的角色有何先例以及當代的意義,試圖透過創作呈現出個人的理解與詮釋。最後一個是食品安全的議題,「食安」在2013年成為消費新聞的重要項目,人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飲食,面臨了前所未見的問題,這個幾乎逼近到人類生存的底線,以當前所發生的事件作為核心概念,進而建構出對於飲食安全的詮釋方式與概念。最後,透過探討三個面向的議題,引導出「浮世」的核心概念,透過海報的形式呈現,同時加以整理海報的歷史文化背景,對於視覺載體進一步的瞭解與剖析,作為整體系列創作呈現的主要方式。 符號學為這一個創作分析的基礎理論,透過符號學,進行作品視覺符號的探討與整理。而在這一系列創作的視覺呈現中,「氣球」成為了「浮世」概念的主體,而氣球如何結合各個主題以傳達出每個議題的內涵,也是透過符號學的方式分析。並試圖將「氣球」作為這一系列統一的視覺元素,透過不同的主題,發展出氣球不同的應用模式。整體的研究方向期望透過文獻的分析與整理,試圖勾勒對於現世人類生存議題的大輪廓,透過海報的呈現方式,將「氣球」與三個主要議題概念的結合,進而捕捉「浮世意象」的概念與內涵。Item Getty Museum Challenge社群標籤動能與視覺流通研究(2022) 張心瑜; Chang, Hsin-Yu在新冠疫情隔離下,人們的活動範圍與公共場所紛紛受到限制,社交活動也轉往社群媒體上,Getty Museum Challenge這場活動帶起了全球性的線上參與,邀請來自各方的創作者,選取家中的三個日常物件為道具,模仿一件藝術作品並拍攝上傳至社群平台。在短時間內擴散於各大社群媒體,更是反映出數位影像透過社群標籤,與媒體匯流下強勢的病毒傳播力,使影像如網路迷因般,產生病毒式的流通,而人們在隔離期間的人際孤立,也因爲社群媒體而得以維繫。不僅反映了人與人對人際關係連結的渴求,也顯現了即使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助力,影像創作的文本互涉的創意性與創造力。研究將以Gillian Rose的批判性視覺方法論開展,針對這場疫情下的線上參與活動,可以從三個層次觀察標註#Getty Museum Challenge影像,特別是透過影像流通的:構成模式、技術模式,以及社會模式,本研究著眼於個案的影像流通過程,以及標籤所牽動的社群創造力與療癒效果,藉助網路迷因的視覺文化研究觀點加以思索,從而釐清挑戰活動的影像,流通於美術館、數位媒介及網路群眾背後縱錯複雜的社會關係,反身思考數位時代裡媒介匯流下的文化情境。Item Helmut Newton 時尚攝影中的觀看與女性裸體(2007) 吳華; WU Hwa摘要 時尚攝影(fashion photography)自從1960年代以來,攝影師的表現風格漸富變化,加上女性解放運動自1970年代肇興與時尚媒體的多元發展,時尚攝影演變成並不特寫衣服而趨於類型化,風格包括戀物與窺視。基於這個時代背景,自1950年代開始為時尚攝影雜誌拍照的美籍時尚攝影師Helmut Newton (1920-2004) 如何在具有商業銷售目的之時尚作品中,突顯「觀看」及「女性裸體」,將是本論文即將要探討的問題。基於此,本研究將以Helmut Newton的兩組作品Self-portrait with models and wife與The Naked and the Dressed為主要研究文本,並從文獻探討與文本分析兩方面進行討論。在文本分析方面從攝影師自傳、歷史、精神分析、裸體論述以及電影《激情》(Passion)、委拉斯貴茲與塞尚等人的作品之觀點出發,分析兩組作品中的圖像意義,探討Newton是如何利用攝影影像,來營造觀看場域與女性裸體。Item Pierre Bourdieu「藝術場域自主化」的理論:以庫爾貝與馬內為例(2015) 鄭欣昀; Cheng, Hsin-Yun本論文試圖考察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1930-2002)關於「藝術場域」及其「自主化」的理論;從中檢視「象徵革命」的歷史起源問題,並思考「場域」研究在藝術史方法的應用。本文認為「場域」以權力關係為核心的探討方式,點出現代藝術世界並非穩定的結構狀態,而是一個不斷競爭象徵權力的競技場。 本論文有兩個主要探討問題:其一是場域的歷史起源,其二是方法學議題。Bourdieu雖然主張社會條件與結構變化為「場域自主化」的起因,並歸結馬內為核心人物;其探究的素材仍多取自於傳統藝術史範疇:競賽機制、繪畫主題、繪畫構成等。本文重新審視這些範疇,發現庫爾貝的寫實主義事件足以作為更早的「象徵革命」開端,因為它具備1849年沙龍評審團改制、挑戰學院成規及樹立新的繪畫語彙等類似條件。另一方面,方法學探究的基礎來自於晚期的課堂講稿(1999-2002),Bourdieu晚期開始與特定的藝術史論述進行對話,與早先對藝術哲學的批評有很大的差異。本論文以其評判T.J. Clark《現代生活的畫像》為例,嘗試區辨藝術社會史與場域論的差異。最終,由分析馬內肖像畫和《情感教育》的例證中可看出,Bourdieu心目中科學的藝術社會研究,應該從藝術家的慣習出發,分析個體軌跡、權力關係及與其交互關係,客觀地重建一個文化生產者的空間。Item Something About Love:二維式零件圖像寓言(2013) 陳奕潤; Chen I Jun繪畫作為一種「寓言」,以「Something About Love」系列為主要探討,主要內容涉及大眾式「集體記憶」的故事性為創作基底,回歸幼時接觸「童話故事」及「動漫」的心境,操作出並非僅僅博取視覺的愉悅,而是透過一套「象徵」系統並以「隱喻」方式承載着非語言性的言說。並點出「雙重思想」反映現代人因資訊爆炸而產生的矛盾思緒,在這樣如裹着糖衣的毒藥般美好表徵下卻也暗指了許多社會真實面。 本論文共分四個章節加以論述。第一章說明創作者生長背景及研究動機,透過自身多元的文化衝擊堆疊,所呈現的是一種混合式的作品取材脈絡;第二章闡述利用東方精神影響、零件化的童話寓言語彙、雙重思想的演繹手法組織,作品的表現方式將早已被風格化、標簽化的藝術語彙進行拆解,並用以作為繪畫中操作的多樣性圖像零件;第三章集結被市場認定的當代藝術家歸納分析其成功相同之處、思維方式及現象觀察,從中萃取創作研究題材的搜尋範圍,包括宗教信仰、國族認同、生命、情慾愛情、死亡等議題形構複雜哲思意念;第四章創作實踐從理念、內容、形式、創作媒材與技法直到系列作品自述一一呈現創作經歷,可視為一種延續寓言式繪畫的當代實踐,最後則為創作研究總結論。Item The Wing Project(2002) 張海倫; Helen F. Chang這些作品是我對人類努力的本性以及其代表象徵所做的觀察。達文西在他的飛行機器裡所用的翅膀,被用來當做這種努力的象徵,同時結合了人類的造型,而人類的造型也代表了這種努力的象徵。這些作品還包括了一些畫像,這些畫像記錄著畫家一生中的一些關係,而畫家的創作力跟這些關係則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