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4

本系教育目標:培育區域研究及其應用能力之跨領域人才。

    東亞學系隸屬於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系所位於臺北市和平東路校本部誠大樓九樓。自100學年度起由「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及「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招收「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之大學部及碩士班學生。104學年度政治學研究所整合至本系,並自106學年度起,開始招收博士班,東亞學系之學制達到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的完整規模。

  107學年度起,為進一步培育跨領域之專業人才,特別是聚焦於東北亞、中國、東南亞及其周邊等區域,東亞學系改採不分組招生,強調多學科的交融,並以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為主軸。大學部的教學定位在人文社會領域的通才養成,授予文學士(Bachelor of Arts, B.A.)學位。碩士班培育具獨立研究及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授予社會科學碩士(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 M.S.S.)學位。博士班以高階人文社會研究為主,授予社會科學博士(Ph.D.)。

  系上目前聘有19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有9位、副教授9位、助理教授1位。專長領域涵蓋東亞漢學、歷史、文學、文化研究、國際關係、政治學、兩岸研究、金融與經濟學等,可提供不同學制學生知識養成與生涯發展之需。

 

本系特色

「東亞學系」為國內唯一具有大、碩、博完整學制的東亞研究相關學系,並為跨領域、整合性專業人才的教學研究單位,提供有志於東亞區域研究之學子系統性的學術訓練。赴外研習及深造亦可與歐美、日韓、東南亞多所設有「東亞研究」等名校接軌。

【學術研究】

    本系專任師資學經歷優,研究能量豐富且具學術聲望,研究範圍涵蓋東亞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研究等相關領域,並主持多件科技部及相關產學合作等研究計畫,研究成果豐碩可觀,具國內一流之水準。

【系所國際化程度】

    本系教師背景多元,另聘有日籍與韓籍的外籍教師,提供學生完整教育內容,同時積極鼓勵大、碩班學生赴東亞或歐美國家交換,以開拓國際視野。本系境外生比例高,同儕之間可相互學習跨文化之差異。


課程特色

 本系的教育目標為培育區域研究及應用之跨領域人才,課程涵蓋「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各學制課程特色如下:

【學士班】

    本系學士班旨在培養人文社會領域之通才,以跨地域、多學科為目標,課程兼具「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亦設有日韓語課程,並援引臺師大東南亞各語系課程之資源,提供學生跨文化的認識,以及東亞區域的基本知識能力及視野,課程包括東亞文化概論、東亞文化遺產、東亞漢學概論、東亞區域研究理論與實務、東亞各國文化政策、東亞政經模擬實務等。

【碩士班】

    本系碩士班旨在培養獨立思考與獨立研究之人才。研究領域與師資陣容多元豐富,課程兼具「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在現今的區域研究項目愈趨多元,以及社會上逐漸重視具備跨領域人才的情況下,不論學生的研究興趣為東亞文化與思想、文化創意與應用、東亞政經與兩岸關係、全球化與治理等,修課選擇皆具有廣度與深度。

【博士班】

     本系博士班旨在培養高階之學術研究人才。扣合核心領域課程,強化跨領域研究素質,提供區域研究的紮實訓練。以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二大重點領域,發展東亞研究與教學特色。課程內容設計方面,強調東亞視野、在地實踐、跨域整合及批判思考四大目標,培育具有理論與實踐、全球在地化的高階學術人才。

 

升學就業

升學

 報考本系或校內外文史哲相關研究所,政治、外交、公共事務、國家發展、大陸研究所等

 

就業

1. 東亞漢學、文化應用、政經議題、區域發展等相關研究單位或智庫,從事學術研究人員。

2. 外交、文化、政經、僑務、國家發展等公部門,從事行政或公務人員。

3. 擔任具備專業知識的記者、編輯、旅遊從業人員、行銷、企劃、企業管理人才。

4. 從事翻譯工作,日、韓、英或歐語類外交翻譯專業人才。

5.文化產業等相關創意產業、服務業之專業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26
  • Item
    遼代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與文化意義―以中台世界博物館所藏造像為例
    (2019) 吳慧芸; Wu, Huei-Yun
      遼朝,是東亞歷史中少數具備非漢族政權、舉國奉佛以及有效治理漢民與少數民族,三條件於一身的王朝政權。作為一代興起於東亞大陸的非漢族政權,遼代王朝治理漢民與少數民族的成功之處,來自於其強盛的武力與文化政治手段。   興盛的佛教為遼代王朝的特色之一,遼代君王更將觀音菩薩尊為契丹家神,納入木業山祖廟,而作為一代以契丹民族為首所建立的王朝,佛教更彷若國教地位的存在於遼代社會中。此外,據史料記載,佛教文物亦曾數次成為遼朝贈送與東亞他國使臣的朝貢禮,這顯示了遼朝將王國文化展現於佛教文物中的可能性。   本論文欲以中台世界博物館所藏之遼代佛教造像為例,從遼代佛教造像的風格流變、特色或造像裝飾中,結合史料文獻的梳理,說明其文化意義,以及佛教的發展歷程與遼代社會之間的關係。古來佛教文物,皆出自於生活在當時代的匠人之手,而各朝代所展現的不同雕塑風格,亦源於不同時代雕刻者,對其所處的王國政治認同或社會文化理解,因此各朝各代的社會面貌,亦透過匠人而納造於佛教造像中。本論文從遼代佛教造像的特色風格,討論佛教的發展對當時社會之間的關係,並以佛教造像為縮影,窺視佛教的發展對當時遼朝社會文化的影響。
  • Item
    臺灣電子製造廠商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參與
    (2019) 賴昭銘; Lai, Jhao-Ming
    2014年以降,企業社會責任在臺灣蓬勃發展,尤其電子製造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有部分企業為回饋社會早在多年前就透過成立企業基金會來實踐社參與。然而,過去由於資料的缺乏,有些研究僅能針對社會參與的現況進行討論;隨著法規日益嚴格,特定產業及大型上市上櫃公司皆被規範必須出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且部分電子製造業企業的社會參與經多年的發展已足具規模,所以本文欲進一步研究該產業企業之企業社會參與發展歷程。本文運用質性研究,訪談五家大型電子製造業企業之基金會,逐一探討社會參與的重要性、其態度及社會參與的轉變、如何階段性發展社會參與以及各企業之社會參與歷程有何差異等四項研究問題。 本研究發現可依序回應研究問題:針對研究問題一,當公司步入穩定成長的階段時,企業認知到回饋社會、發揚企業精神與經營理念的重要性,且受訪企業多選擇教育議題作為社會參與的利基點。針對研究問題二,起初支持社會參與行動的是企業領導者的道德動機,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企業逐漸傾向透過策略合作夥伴的專業來深化社會參與的廣度與深度。針對研究問題三,本文則是將社會參與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最後針對研究問題四,本文提出社會參與的內、外部差異來說明各企業社會參與的主要變數可能有哪些。回應以上四項研究問題後,再分別從中衍生出26項研究命題供後續研究進行驗證或延伸探討,另外,也透過訪談專家學者進行事後分析。本研究之研究成果可供企業社會責任及社會參與專責單位作為擬定發展策略之參考。
  • Item
    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因素的影響—以菲律賓台灣企業為例
    (2019) 李宸儀; Lee, Chen-I
    早在1980年代李登輝推行南向政策時,就有不少台灣企業選擇到菲律賓進行投資,而擁有英語優勢的菲律賓,近年來又大力發展客服中心、企業流程委外與博弈產業,蓬勃的經濟前景,吸引了不少外資投入。 為提供欲投資菲律賓之台灣企業更多的決策參考資料,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與在菲律賓投資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台商或台幹進行訪談,試圖找出影響台灣企業決定到菲律賓投資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首先經過文獻探討後,歸納出生產成本、經貿環境、距離、母公司規模、產業性質、內部網絡、外部網絡7個可能的影響因素,並在訪談過程中向受訪者提出相對應的7個研究問題。 訪談結果顯示,投資於菲律賓的台灣企業皆認為生產成本、經貿環境、距離、產業性質與外部網絡對他們當初選擇投資菲律賓有重要的影響。其中,在生產成本方面,服務業廠商相較於製造業廠商更在意菲律賓便宜的人力成本。在經貿環境上,菲律賓的人口紅利與市場潛力是吸引台灣企業到菲律賓投資的一大因素,而因發展BPO而帶來的大批中國外來人口,則對經營餐飲業的台灣企業來說十分有吸引力。此外,大多台灣企業也提到菲律賓的英語環境,不管是在閱讀法律文件、辦理投資程序或管理員工上都對外來投資者有很大的幫助。除了當地國的優勢之外,受訪企業也提到,企業本身若為外銷導向者,在菲律賓投資得以享有許多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下的關稅優惠,對企業來說是一大誘因。另外,追隨客戶需求或親友連結也是大多數企業決定到菲律賓投資的關鍵因素。 而綜合上述結論,本研究更推導出,企業特性在投資決策初期會形成推力使企業萌生赴外投資的想法,在中期則是由外部網絡關係將投資者帶往欲投資國或接觸相關資訊,最後投資者會依據地主國的優缺點進行評估,最後才決定前往投資。
  • Item
    烏克蘭、歐盟與俄羅斯三邊互動之研究(1991-2018)
    (2019) 俞昀廷; Yu, Yun-Ting
    2013年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拒絕跟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與經貿合作條約引發國內親歐派大規模示威。隔年亞努科維奇被推翻後克里米亞自行透過公投宣布獨立繼而脫烏入俄,俄國不顧國際輿論反對駐兵於克里米亞。烏國爆發親俄與親歐派對峙的局面以及國內的分離運動引發烏俄冷戰後以來最激烈的衝突。 烏俄與兩岸關係在地緣政治、國家認同和政經兩難上有部分相似性。烏克蘭位處歐洲的地緣中心,歷史淵源與鄰近大國俄羅斯密不可分。自獨立以來, 俄羅斯便同時運用經濟合作與能源外交加深對烏克蘭影響力;但歐盟東擴後改變了歐洲政治版圖亦削弱俄羅斯在傳統東歐架構下的影響力。烏克蘭與歐盟的經貿關係亦日漸深厚,其經貿合作已成為烏克蘭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俄國在普丁(Vladimir Putin)的強勢帶領下試圖在鄰境地區發揮強大的影響力,歐俄冷戰結束後除了軍事上尋求共同安全外自也漸漸加深經貿合作。但歐俄兩者政治文化的傳統差異仍有差距,經常形成歐洲東西方互相較勁的代表。 克里米亞危機中我們一窺烏克蘭背後歐盟與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角力是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關係。除了傳統安全議題中的軍事與地緣戰略角色,冷戰後全球化影響了國際間結構體系的變化使非傳統安全議題的經貿、科技、社會文化等層面也漸受重視,本研究以安全研究中的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觀的角度結合戰略三角模型探討烏克蘭、歐盟、俄羅斯,並從彼此在歐洲版圖上衝突與合作的關係中尋找三者間的互動模式與新的解決途徑。
  • Item
    東協在東亞區域糧食交易量與其價格之分析 — 引力模型的應用
    (2019) 陳婉菁; Chen, Wan–Jing
    本研究以引力模型分析東協自由貿易區糧食進出口量變化,包含稻米、玉米、小麥與大豆,是否受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而有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效果存在。數據資料主要收集十一個國家從1988-2017的糧食進出口數據,並將數據區分成兩個階段觀察東亞區域糧食進出口變化。本文引力模型取用其他相關變數包括:貿易國 GDP、貿易夥伴國 GDP、貿易兩國 GDP 乘積、貿易國人口、貿易夥伴國人口與兩國間距離;再加入其他解釋變數,如糧食價格、是否有共同邊界、是否有共同語言、是否皆為東協國家、時間虛擬變數與國家政策限制。並將蒐集資料以1993分為兩個階段觀察在東協區域的糧食進出口量變化。 研究實證結果發現,農業在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後有貿易創造效果,價格與糧食進出口量中有顯著負相關。再者,研究中也發現在2008-2011之間東亞區域實施稻米的出口政策限制不僅影響單一國家,而是進一步影響整個東協區域糧食交易市場。尤其在在稻米進出口貿易的中,國家限制出口政策對於糧食的進出口量有顯著負向影響。
  • Item
    舉按之間:論杜赫德〈脈的奧秘〉
    (2019) 顏俊秉; Yen, Chun-Ping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 1674-1743)所編輯的《中華帝國全志》(1735)為西方早期漢學名著之一,是十八世紀歐洲人認識中國的重要材料。本論文試圖回答學界困惑已久的疑問,《全志》脈學譯本翻譯時所參照的中醫古籍底本究竟為何?本文考察《全志》裡關於中醫知識的論述,包括中醫序言與譯文主體,特別是關於脈學內容進行分析探討。旨在探究明清之際中醫脈學西傳歐洲的過程,知識重構與中西醫學觀念的交織。 研究發現《全志》中醫具有多元的特徵,在結構上分為序言與主體譯文,整個序言大多摘譯自前人著作的內容,而主體譯文則是具有傳承與創新的雙重特性,脈學與本草的知識可說是延續前人的議題,養生的主題則是創新的部分。結果顯示,材料上來源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尤其是脈學所使用的底本,可能是來自不同文獻合而為一的脈學合輯,而非過去學界所認知的張世賢《圖註脈訣辨真》。筆者還原當時重構的可能中文底本,提供一種對脈學底本的新思考,同時主張該底本成因受到內部耶穌會書寫傳統與外在晚明出版因素影響。經由文本比對發現,《全志》脈學具有由淺入深、主題式重複的特徵,內容反映了在循環觀、解剖生理的中西醫學對話,同時具備臨床學習手冊的功用。
  • Item
    走和平發展之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在聯大的政治隱喻用法
    (2013) 王美芳; Mej-fang Wang
    本論文以Lakoff、Kövecses以及其他學者所發展的概念隱喻理論嘗試探討中文裡面的政治隱喻。分析資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每年於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論上發表的演講,而分析部分針對旅行、戰爭及建築等三種隱喻類別。通過精細的檢查,筆者將辨識的三種隱喻分為最常見的類型,及應用概念隱喻理論來分析結果。分析的意義在於凸顯中文政治隱喻的功能及起底下所存在的認知機制。
  • Item
    以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學詮釋榮格的同時性原理
    (2013) 力露; Martina Greif
    本論文旨以牟宗三易學,探討瑞士學者卡爾˙古斯塔夫˙榮格之共時性原理。 筆者以為,西方科學典範無法提供適當的框架,將共時性原理納入其中,因科學典範立基因果關係,而共時性原理乃非因果關係,亦不遵循科學思維的既定邏輯。   當榮格研究中國古典《易經》的時候,發現它基於共時性原理,在中國稱為感應或感通。榮格不諳中文,故僅能透過譯本認識《易經》。在當時的歐洲,《易經》仍神秘未知。由於榮格未能以科學框架解釋共時性原理,亦無法深入對易學進行討論;相對於榮格的進路,筆者嘗試以易學的視角,詮釋共時性原理。   本文中,筆者將專注於牟氏易學,以其道德形上學為進路,對榮格「自我實現」概念,進行更細緻的討論。
  • Item
    德譯《道德經》的詮釋研究──以「道」、「德」為例
    (2015) 林芃汝; Pong-Ju Lin
    回顧德國的道家接受過程,可分為兩期:一為啟蒙時代之後,尋求能取代基督教世界觀之思想;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老子反戰思想慰藉人心。在本研究裡,首先簡述德國老子接受史,建立出德國老學研究的大背景後,再針對其中較知名的四位《道德經》譯者:Richard Wilhelm、Alexander Ular、Günter Debon、Hans-Georg Möller,分別探討他們對老子思想之認識,以及如何翻譯核心概念「道」與「德」。藉由探討德譯《道德經》中「道」、「德」思想之詮釋,對德國的老學研究進行梳理。
  • Item
    從認知語意學論中韓「紅」色詞
    (2013) 白妵玄; Paek Joohyun
      本論文以認知語意學的理論架構,考察紅色詞的語義架構。而為了探討中文使用者與韓文使用者實際上對紅色詞的認知,用問卷的方式來比較中韓紅色詞的看法。   首先從認知語意學的理論架構來看,包含原型理論(Prototype)、意象圖示 (Image schema)、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轉喻(Metonymy)意義等觀點,分析「紅」的不同意義。為了收集豐富的詞彙,語料主要來源於中文與韓文代表性的大型詞典。經過分析之後,比較中韓紅色詞的共同點與差異點,從中文與韓文的隱喻意義與轉喻意義的比較來看,中韓紅色詞相同的概念為:「女人、熱情、生氣、危險、嫉妒、損失,共產黨、危險、警告」。不同的概念為「喜氣、吉祥、成功、受歡迎」,這些概念都在漢語紅色詞中具有的明顯的特點。另外值得看的是對「共產黨」的概念。雖然共產黨是紅色詞相同的概念,但是對共產黨的概念較為不同,中文中在臺灣對共產黨的意義為中共,韓文對共產黨的意義為親北勢力。而臺灣對共產黨的反感程度比較弱,但是韓國對共產黨的反感程度較強。   其次,為了探討實際上對紅色詞的認知,採用以中韓語言為母語的受訪者為對象的問卷調查方式。問卷內容方面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為「顏色聯想」,經過這階段可以得到的是受訪者所反映出詞彙語意概念聯想的顏色,依照「紅」所佔的比例排列以比較中文使用者與韓文使用者對紅的差別。第二階段是「聯想概念」,比較兩組受訪者對紅色首先想到的概念。第三階段為「對紅色的看法」,受訪者從第三題開始知道問卷主題是探討紅色詞,這階段可以得到兩組對紅色的一般認知。通過問卷調查,對紅色的看法有明顯的差距,中文使用者對紅色具有正面的看法,反而韓文使用者對紅色具有負面的看法。   最後說明產生共同性與差異性的原因,發生共同點的原因分三大類:相同的詞源、相同的生理機制以及受到異文化的影響;產生不同點的原因為不同的歷史文化及不同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