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7
沿革與宗旨
本所成立於2008 年8 月,原為美術系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歷史悠久,後獨立成為藝術史研究所。創所目標旨在發展東、西方藝術史學術研究,培養具備專業知識、思辨能力、審美涵養、國際視野、推展藝術鑑賞,及關懷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的藝術史學術專才。本所結合東、西方藝術史專長師資,厚植藝術史、視覺文化,以及藝術交流史之教學與研究,並拓展歐、亞國際學術交流與研究。
本所師資力求多元,除了外籍專任教師之外,亦不時聘請外籍講座教師、訪問學人於本所開課。並從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等研究機構聘請研究員作為兼任師資,以求課程的多樣性和專業性。
Browse
9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清代裘曰修書法研究(2024) 朱越中; ZHU, YUEZHONGItem 戰後臺灣國際現代主義:臺北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2024) 劉鈺涵; Liu, Yu-han一棟坐落於臺北市南港區中央研究院的西南角、具現代主義特色簡樸建物,為今日的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圖書館。前身係美國研究中心,建物完成於1972年由美籍建築師普西沃.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1904–89)與他來自中國的合作夥伴王秋華(1925–2021)所設計。二次戰後,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復甦,皆與美國援助相關,學術的重建與發展亦然。為鞏固當時中華民國之國際地位,對美相關的研究需求日益增加。兩位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1891–1962)及王世杰(1891–1973),積極推動與美國之間的學術合作,後於1972年3月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下設美國研究中心,建物選址於院區內並於同年9月完工啟用。回顧現代主義建築在臺灣的發展,可追溯自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第二次世界戰後,一群中國建築師中將在歐美習得的西方建築知識與經驗帶入臺灣。這些建築師亦將中國傳統的建築理念融入其在臺灣的作品中。而建築師王秋華曾在中國學習建築外,亦有美國之學術養成背景,她將實踐經驗融入於設計作品當中。其設計品質體現她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本論文透過分析建物的歷史、建築語言、材料選擇和結構配置來研究美國研究中心的發展歷程。旨在追溯建物構件的潛在起源,以及理解建築師如何運用現代主義建築語言來實現設計目標。此外本研究也將試圖確定負責該設計的建築師。鑑於學界通常將執行設計師的角色歸於Percival Goodman與王秋華兩人,有必要調查Goodman是否在設計中擔任主導角色,或王秋華是否獨立設計,尤其考慮到她對當地環境更為熟悉。Item 探討電影《無主之作》虛構中的真實(2024) 鄧欽月; DENG, QINYUE傳記片與真實和虛構的關係是圍繞該類型電影爭論最多的問題,由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執導的影片《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 2018) 也不例外。它講述了一位虛構的藝術家庫爾特·巴納特 (Kurt Barnert) 的成長經歷及早期藝術生涯的故事。很明顯其原型是基於德國當代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僅管導演在影片中並沒有使用這位藝術家的真實姓名。除了電影主人公及其與真實人物的聯繫被評論家廣泛討論外,影片對歷史還原的準確性也受到批評。此外,影片也被指出在本質邏輯上依賴於成長小說的模式。基於以上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導演在敘事上如何依賴於里希特的生活和作品,同時參考其他藝術家如浪漫主義畫家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和當代雕塑兼攝影家托馬斯·德曼 (Thomas Demand),對藝術創作及其意義進行更廣泛的反思。本文還將討論影片文化史的重構問題,重點分析其中兩個片段,一個為開頭場景對1933年至1937年由納粹舉辦的墮落藝術展的回顧,另一個為1960年代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重塑。本文最後討論了影片本質上是如何遵循成長小說的結構以及其對傳記片重複敘事的套路問題的回應。Item 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基督教主題瓷器研究(2024) 張翰耘; Chang, Han-Yun自十六世紀起,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進入歐洲,為歐洲文化、工藝技術、藝術審美帶來了劇烈的影響。歐洲人從最初購買與中國內銷瓷器別無二致的瓷器,到後來開始向中國訂製描繪有西方母題的特殊訂製瓷,而在西方母題中基督教主題的數量和存在的時間相當顯著。有關基督教主題瓷器的研究,過去研究大多僅將基督教主題瓷器視為中國外銷瓷的一個種類,聚焦在紋飾內容解讀以及考證紋飾圖像出處,並未針對這類瓷器的風格和用途進行討論。本論文旨在研究十六至十九世紀的基督教主題瓷器,藉由分析各大博物館、私人收藏中的藏品,歸納出基督教主題瓷器的風格演變,同時了解這類瓷器的訂製脈絡與使用功能,並觀察基督教圖像在跨文化和跨媒材的傳遞、詮釋過程中的文化交流現象。主要結論如下:一、基督教主題瓷器紋飾可分為六類:「基督教符號」、「教會徽號」、「新約聖經故事」、「舊約聖經故事」、「神學家肖像」以及「其他」。二、從十六至十九世紀,基督教主題瓷器的風格變化為「西方母題增加、中國母題減少」,以及「紋飾複雜化」的趨勢。此種變化主要受到釉彩技術變革,與中西交往漸趨頻繁的影響。三、使用基督教主題瓷器的階層大多為歐洲富裕的基督徒,功能主要是裝飾擺設和宗教儀典。四、紋飾圖像中出現不少錯繪和轉化成中國圖像的情況,主要歸因於繪製紋飾的工匠不了解基督教文化,並且傾向以自身文化詮釋外來文化。屬於歐洲的基督教圖像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經由中國工匠之手重新繪製到瓷器上,再回到歐洲人的手中,歐洲人在接觸到由異國工匠製作的基督教主題瓷器,從中發現了特殊的中國風情趣,進而又影響了西方的審美品味。基督教主題瓷器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展現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意義。Item 南宋《法華經》扉畫的敘事、構圖及稿本研究(2024) 孫玥; Sun, Yue現存不少南宋初年《法華經》在七卷經文卷首的部分都配有精美扉畫,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王儀本、秦孟邊仁本正是其中的代表。前代學者注意到這類扉畫作品不僅在中國本土廣泛傳播,還影響周邊國家《法華經》扉畫的製作,在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嘗試在過往圖像學研究的基礎上,從這類扉畫的圖像、邊框、形制等角度進行全方位討論,從而為佛教經典圖繪研究填補一塊厚實的拼圖。論文首先就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每一景故事進行細膩分析,解讀其敘事手法、整體構圖、位置分布。接著,梳理《法華經》扉畫整體構圖發展脈絡時,注意到在扉畫與壁畫上的法華美術圖像存在一定程度相似性。為了進一步挖掘原因,論文最後以壁畫稿本為切入點,討論法華美術乃至佛教美術的圖像製作。推測壁畫、扉畫、版畫以及某些建築構件裝飾畫並非完全獨立的藝術形式,一方面壁畫稿本可以應用在其他藝術媒材,另一方面壁畫畫家可能兼具繪稿者身分,直接參與到其他藝術媒材的製作中。關於圖像跨媒材傳播的討論,或許有助於未來進一步摸索宋代佛教美術圖像的製作機制。Item 臺灣當代普普藝術現象之研究(1963-2024)(2024) 洪昊瑀; Hong, Hao-Yu本研究旨在探討普普藝術(Pop Art)在臺灣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的互動。普普藝術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後來在美國興盛。普普藝術融合了大中生活元素,時常利用流行文化、政治、商業等符號,通過大量重複拼貼的技法,表現資本主義和大眾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普普藝術也因而受到藝術市場歡迎,在世界各地區傳播並造成影響,包括臺灣。本文除了藝術史的方式,也結合藝術社會學的方式考察臺灣普普藝術形成的背景,依照社會環境、藝術史發展與主要出現之題材,整理普普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的發展脈絡,將其分為五個階段:引進初期(1963 -1970)、懷鄉期(1971 -1986)、政治普普期(1987 -1991)、摸索期(1992 -1999),以及發展期(2000 -至今)。接著也依據主題,將作品材料分為三個類別:政治普普、商業普普與生活普普。本文以此分期與分類,從社會角度切入,探討普普藝術如何在臺灣藝壇深根發展,從而發現其在臺灣的發展不只反映藝術接納,也反映臺灣在接受西方文化,受社會制度衝擊的西化過程。展現當地社會和文化的變遷,也展示臺灣與全球藝術潮流的互動。Item 北宋開化寺西壁報恩經變敘事畫研究(2024) 紀慕妮; Chi, Mu-Ni位於現今山西高平的開化寺,其大雄寶殿仍留有北宋時期繪製的佛教壁畫,為現存少數繪製於寺觀的北宋壁畫。開化寺大雄寶殿內的壁畫繪製於西壁、北壁大門的兩側以及東壁。西壁上有三舖主要的佛說法圖,以及圍繞著三舖說法圖繪製的七個看似連貫成一體的佛教敘事畫。過去研究中確立西壁繪製的題材乃是《大方便佛報恩經》中的故事,同時也發現了西壁的故事有部分閱讀順序跳躍的問題。本文意在探討西壁這七個敘事畫的故事圖像安排以及可能的設計方式,並在梳理出這七個故事的特色及設計巧思後,回溯敦煌壁畫中相同題材的故事,理解敦煌報恩經變和其他故事的繪製傳統,找出開化寺敘事畫在圖像表現和敘事畫設計所受的影響源流。接著,將利用開化寺西壁敘事畫呈現出七個故事構成連貫巨製的特性,以開化寺壁畫中的場景特色為基準,與繪製在建築、山水場景中的敦煌經變畫比較。以期望從不同面向,增加對開化寺西壁敘事畫可能影響源流的瞭解。最後,則加入與北宋長卷式敘事畫的相關討論,探討開化寺敘事畫與北宋長卷式敘事畫在敘事手法、部分畫面元素的使用上是否有關。期望透過釐清開化寺西壁敘事畫與敦煌、北宋長卷式繪畫的關係,協助了解敘事畫在北宋的發展情形。Item 基斯・古祖瓦德畫作中的雙身:創作方法與構圖之研究(2024) 黃睦甯; Huang, Mu-Ning第一眼,荷蘭畫家基斯.古祖瓦德(1958年生)的畫作讓觀眾勿以爲是剪紙拼貼畫。事實上,這些作品描繪了與之等同大小的紙質模型。古祖瓦德的創作方法始於以色紙、這色透明度的醋酸鹽薄膜、紙膠帶構築一幅紙質模型。這些輕薄的材料被剪、貼、相互堆叠形成抽象的拼貼畫。排列好拼貼畫後,古祖瓦德將以顏料將拼貼的構圖呈現在畫布上。他隱藏筆觸,使畫面顯得光滑、輕薄,同時,讓顏料模仿紙模型的質感,以假亂真。古祖瓦德的畫作既以寫實筆法展現平凡的物質,亦是抽象的形狀排列。此論文以分身(the doppelgänger, the double),一個與本體相同、威脅要取代自我的存在,來解釋古祖瓦德的模型與畫作之關係。這兩者相似卻又不同,以平等的姿態持有華特·班雅明所定義之原作的靈光。此論文進一步探查古祖瓦德的構圖中所展現的不同種類的分身,如存在與不存在、正與負。此分析旨在為分身這一該概念在視覺藝術的研究做出貢獻。近年,分身這一概念在視覺藝術的研究已引起了許多學界興趣。 論文的最後部分將聚焦於基斯.古祖瓦德藝術中所展現的機械性和檔案圖像。文獻資料的意象、書籍出版的指涉同時表達了以上兩個主題。膠帶、醋酸纖維片賦予了古祖瓦德藝術獨特的透明和不透明效果。文中這兩種關鍵材料的歷史、材料特性的考察,凸顯古祖瓦德的創作與 20 世紀初前衛傳統的聯繫。 基斯.古祖瓦德的畫作反思了繪畫的本質,進而激發觀者覺察他或她正在進行觀賞這一行為。這一反思性的經驗讓觀眾專注於面對作品的當下與現場。Item 臺灣原住民孩童圖畫教育研究─以1935年藍蔭鼎《教育所圖畫帖》為例(2024) 張明玥; CHANG, Ming-Yueh本研究以藍蔭鼎(1903-1979)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委託編纂的《教育所圖畫帖》及《教育所略畫帖》為例,探究1930年代後原住民孩童美術教育的發展情況。在日治時期,總督府針對山地原住民孩童採用「漢蕃隔離」的教育策略,例如在管轄權方面隸屬警務局,並由警察兼任教師;在教育單位方面廣設蕃童教育所 ;在教科書方面編纂原住民專用教科書,因此造就出特殊的教育目標、師資與教科書。在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帝國第一個殖民地後,因統治上的需求而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學校成為統治的工具,是殖民政府撫育人民,培養良順或忠貞於國家思想的場所。原住民美術教育同樣以培養國民精神為宗旨,並配合原住民族的特殊性,發展出許多因地制宜的教育策略。本論文藉由原住民圖畫科教育的探討,反映出複雜的時代背景,嘗試探究近代化美術教育與殖民統治之間的關聯。其中,藍蔭鼎作為教科書的編纂者,在接下編纂《教育所圖畫帖》的委託後,曾多次進入山地考察,並將旅行時創作的素描作品及心得,連載於報章雜誌,對當時的原住民美術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藍蔭鼎人生經歷、創作軌跡及美術教育理念,在結合殖民政府的統治需求後,形塑出《教育所圖畫帖》。本論文以藍蔭鼎在原住民美術教育的影響力作為角度,進行探討,重新思考藍蔭鼎在美術教育上的貢獻。Item 符號化「再現中國」: 從國民政府到蔣介石時代的建築與表徵 (1920s–1970s)(2024) 李依純; LI, Yi-Chun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國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最終於1949年底正式「轉進」臺灣。遷臺後的國民黨政府面臨統治正當性的危機,轉而從「文化中國」的角度宣揚其政權正當性,具體呈現在「再現中國」等一系列政策。「再現中國」的工程涉及兩個層面,一個是思想層面的論述建構,另一個則是空間改造的層面。在此過程中,國民黨的最高領導者及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無疑地扮演了重要角色。蔣介石對中國文化的青睞以及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詮釋,影響了建造工程的走向及呈現結果。此外,美國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對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資金援助,成為了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再現工程的強而有力後盾。但在探討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為了穩定國家內外局勢而實施的「再現中國」工程之前,必須先梳理中華民國政權在南京實行的《首都計畫》以及建造南京中山陵的經驗及實踐,更進一步地還必須理解中國國民黨創始者孫中山早年與立憲派人士對於未來「中國」何去何從的激辯。透過對這段早期歷史的探索及釐清,將有助於理解蔣氏政權如何透過推行特定的建築形式,作為強化其政權合法性以及凝聚國家認同之工具。本篇論文將聚焦於中華民國政府的三個時期:「南京十年時期」、「遷臺初期至1950年代」以及「1960年至1970年代」,梳理並分析中華民國政府在面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環境、國際關係以及政權等問題時,如何因應當前形勢而提出合適的「國家建設」解方,以及各時期國家建設策略間的承繼或斷裂等複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