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News
Browse
2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舒曼聯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活》的分析與詮釋(2023) 高紹恩; Kao, Shao-En羅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出生於書香世家,童年的文學養分讓他對文字有著不凡的敏銳,在詩詞與音樂的結合有過人的天份。在《女人的愛情與生活》(Frauenliebe und Leben, Op.42) 中,他用鋼琴動機巧妙串連整部作品的手法,讓詩因著樂音更為響亮且令人著迷。他在音樂編排上的細膩與獨到,也開拓了德國藝術歌曲 (Lied) 的發展,於鋼琴、歌者演唱與詩詞意象的連結具不可磨滅的開創性。本論文的寫作目的便是在於揣摩舒曼於創作聯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活》時所受到的外在影響與內在心境,以期了解本作品在時代裡特殊的定位,探尋在後世價值中的不可替代性。筆者將分為六個章節闡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十九世紀德文藝術歌曲興起的因素;第三章則是聚焦於舒曼的生平與其藝術歌曲作品;第四章闡述夏米索的生平與文學特色;第五章就《女人的愛情與生命》中每一首歌曲作分析及詮釋;第六章為結語,期許藉由本詮釋報告對作品的探討,能更深入暸解舒曼、夏米索在作品當中深藏的美好,並用歌唱為這部作品注入新的能量。Item Item 歐柏拉都思 《西班牙古典歌曲第一冊》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23) 夏懿宣; Hsia, Yi-Hsuan歐柏拉都思(Fernando Jaumandreu Obradors, 1896-1945)在西方音樂史上並不是一位會被世人所熟知的音樂家,往往人們談到西班牙音樂家會想到葛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 Campiña, 1867-1916)、阿爾班尼士(Isaac Albeniz, 1860-1909),及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1946)等人,但他的《西班牙古典歌曲第一冊》(Canciones Clásicas Españolas, Vol. 1)卻有著極高的傳唱度,且於聲樂和鋼琴都有許多可發揮之處,因此筆者才想藉此機會深入探討。本論文共分四章節,第一章為緒論,闡述此報告之研究動機及筆者所期望撰寫完成後自我的提升及後輩的研究參考;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概述西班牙歷史發展、西班牙音樂發展、歐柏拉都思的生平及其創作風格介紹;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及詮釋,將分析《西班牙古典歌曲第一冊》中的七首曲目,並以鋼琴合作者的角度分析樂曲、詩詞與音樂的關係,並就歌詞意境、和聲變化、音量之平衡等要點切入,詮釋樂曲;第四章為結語,將前述之詮釋要點彙整、總結。Item 普費茲納藝術歌曲作品編號 5、作品編號 26、 作品編號 35 之研究(2022) 溫冠宣; Wen, Guan-Xuan普費茲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是一位橫跨了浪漫後期與二十世紀之交的作曲家、指揮家、教師、文學家亦是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管弦樂曲、歌劇、室內樂以及一百多首的藝術歌曲。普費茲納的歌曲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1888-1909)、中期(1916-1920)、晚期 (1921-1931)。普費茲納早期的藝術歌曲深受舒曼的影響,以浪漫時期的和聲為主,本 研究以作品編號五為此時期的研究範例;中期則為浪漫到現代的過渡時期,此時期的 藝術歌曲因為加入了歌劇創作的經驗,和弦運用更自由,調性轉換更頻繁,音樂張力 更擴大,且具有管弦樂色彩,音樂風格上呈現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馬 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特質,本 研究以作品編號二十六為例;晚期的藝術歌曲創作則是在抒情的歌唱旋律上加入了更 多不穩定的調性走向,以及大膽的變化半音與和弦的使用,本研究選擇以作品編號三 十五為例。 普費茲納對於文字的喜愛及他豐厚的文學造詣,反映在他對於詩文的選擇上。本研究擇選了普費茲納在三個創作時期中的三組作品,涵蓋了六位詩人,來作為分析的主要內容。普費茲納擅於將詩文的意境與感受用音符表達出來,故本研究將試圖從音樂的分析中了解普費茲納在創作過程中風格的轉變,及他對於音樂與文字結合的理念與運用。Item 葛拉納多斯藝術歌曲《永恆的悲歌》及《情歌》之分析與詮釋(2021) 柯欣宓; Ko, Hsin-Mi西班牙作曲家恩里克.葛拉納多斯 (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 ) 為十九世紀末重要且具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亦是西班牙首位於白宮演出的音樂家,本文將探討葛拉納多斯所創作的八首藝術歌曲,分別為 《永恆的悲歌》 (Elegía Eterna),以及內含七首歌曲的《情歌》(Canciones Amatorias, 1915)。兩組作品分別採用十九世紀末和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詩,《永恆的悲歌》 採用阿佩爾.麥斯特(Apel les Mestres, 1854-1936)的詩作。《情歌》則選了七首詩,四首的詩人是佚名,另外兩首之詩人為路易斯.貢戈拉 ( Luis de Góngora, 1561-1627 ),一首之詩人為洛佩.維加(Lope de Vega, 1562-1635)的作品。由上述兩組作品中,可發現葛拉納多喜愛運用浪漫主義音樂語法、西班牙民間音樂、半音及增減和弦等作為創作素材,透過本文探討此兩組作品的創作風格及手法,期盼詮釋此作品的歌者能夠有所依循,更加理解葛拉納多斯的藝術歌曲。Item Item 臺灣作曲家陳茂萱二十九首藝術歌曲詮釋與分析(2020) 陳柳蓉; Chen, Liu-Jung人類不可能離開音樂,這是本能;也不可能離開創作,因為這是人類發展自己至最大極致的方式。陳茂萱融合中西音樂元素,發展獨特的中式音樂語法,他曾提到,臺灣的音樂必須有自己的東西,不能一昧移植西方特色,並且認為音樂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每個人因為其接觸的背景不同會對音樂產生主觀的解釋,在音樂的獨創性也會有所差異。所以,陳茂萱對於「民族性」的題材非常重視,從他創作歷程當中了解其中的使命與堅持,進而發展至本土音樂基礎訓練教材的編撰以及賦予藝術歌曲的定義與傳承價值,這都足以顯現陳茂萱在這片所愛的土地上所付出的點點滴滴。 筆者期望從陳茂萱的創作思維為出發點,以藝術歌曲創作歷程作探討,依序以緒論、陳茂萱個人生命史、音樂作品、演出紀錄、個人創作歷程、藝術歌曲創作內涵、二十九首藝術歌曲分析、鋼琴合作與詩意的結合等面向做基礎架構,搜集、整理相關重要歷程資料作為保存紀錄,希冀珍貴創作經典雋永。Item 李斯特聯篇歌曲《佩脫拉克十四行詩》、《威廉.泰爾詩曲》-詩詞意境與鋼琴合作探討(2020) 王昱婷; Wang, Yu-Ting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為十九世紀歐洲浪漫樂派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他除了是一位風靡樂壇的鋼琴家,同時也是作曲家及指揮家;他致力將鋼琴技巧推展到極致,在鋼琴上的光彩幾乎蓋住了他對聲樂作品的貢獻及投入,一生作有約莫八十首的藝術歌曲,卻鮮少被發掘。 李斯特一生共有三套聯篇歌曲(Song cycle),筆者將從中選擇兩套作品並深入研究,其中較著名且最常被演出之作品為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i Petrarca, S.270),後來此三首歌曲被改為鋼琴曲並大獲成功,被收集於《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Années de Pélerinage–Deuxième Année, Italie, S161);另一套作品為三首《威廉.泰爾詩曲》(Drei Lieder aus Schillers’Wilhelm Tell’, S.292),由於當時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的劇作《威廉.泰爾》(Wilhelm Tell, 1804)非常盛行,而李斯特對此作品產生莫大的共鳴便譜下了此套聯篇歌曲。這兩套作品皆充滿強烈的戲劇張力,充分展現出聲樂與鋼琴的表現力,並將文字意念及音樂旋律完整地結合,使兩者互相輝映。 本論文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其中包含為李斯特生平、其重要藝術歌曲及創作特色、佩脫拉克生平以及席勒生平;第三章為《佩脫拉克十四行詩》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第四章為《威廉.泰爾詩曲》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第五章為結語。Item 理查 ‧ 史特勞斯樂團歌曲研究(2013) 蔡永凱; Yung-Kai Tsai理查•史特勞斯的樂團歌曲,即為獨唱人聲與管絃樂團所譜寫的藝術歌曲,雖然常被演出,在學界卻仍然缺乏系統性的研究。長久以來,這些作品常常被簡化為是鋼琴藝術歌曲所改編為的樂團版本,但是,按照作品的創作過程,這些歌曲卻可分成兩種:一種是「鋼琴歌曲樂團化」,即由鋼琴版本樂團化而來;另一種則是「原創樂團歌曲」,即一開始即為管絃樂團構思,不存在鋼琴版本。 當代樂評將使用「管絃樂團」的「藝術歌曲」,視為對藝術歌曲美學裡「親密性」的傷害。為了解決這個爭議,學界提出了一個名為「樂團歌曲」的新樂類概念。它提出樂團歌曲與鋼琴藝術歌曲的差異,在於所使用的詩文類型與風格。另外,它也強調「樂團」的因素才是這類作品的關鍵。它的影響,並不只在於演奏樂器的差別,也牽涉到當代不同樂類概念的相互影響。除了在作曲手法上,也在樂團語法上。 本論文發現,「鋼琴歌曲樂團化」的歌曲形式較為傳統。在配器上,受到歌劇的影響,常使用「選擇性編制」的樂團。透過「音響色澤畫面」的概念亦可見到,史特勞斯在將鋼琴藝術歌曲樂團化時,常傾向讓樂曲的第一個「音響色澤畫面」再現;即使整個畫面不再現,也常見有一個貫穿的音響層,形成作品的一致性。在許多作品裡,「樂團化」也可以被視為再次創作的過程,為作品添加新的意義。 「原創樂團歌曲」的歌曲形式,則受到交響詩的影響,大量使用動機發展手法,有如當代管絃樂作品一般,脫離十九世紀藝術歌曲以文字詩節為主的形式。在配器上,史特勞斯常在原創樂團歌曲裡嘗試使用以前未使用過的樂器,並將成果延續到後續的歌劇創作中,猶如歌劇寫作的試驗場。 對兩類作品的分析顯示,「鋼琴歌曲樂團化」與「原創樂團歌曲」並不能被視為是同一個樂類:前者為鋼琴藝術歌曲的延伸;後者則為一介於藝術歌曲、交響詩與歌劇間的混合樂種。同時,本論文也指出,對於這些作品的美學評斷,應由作品內部的作曲技法出發。Item 辛德密特藝術歌曲之探討— 以作品18及四首1942年創作之英文歌曲為例(2013) 許雅萍十九世紀末社會風氣充滿著悲觀主義,渡過了世紀末後,人們原本期盼二十世紀的社會走向穩定狀態,生活變得富足、科學及文化會有良好的進步等等。但殊不知迎來的卻是一個發生兩次世界大戰,更加紛擾不安的時代。此時期的藝術發展走向前衛,藝術家透過各種前衛的手法,表達出自己內心感受。 辛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在開始創作時,也曾朝著前衛的方向發展。但與一般愛樂者的接觸,使得他開始反省音樂的意義,認為音樂不該只是作曲者單方面表達想法的工具,而應該是作曲家、演出者與聽者之間的溝通媒介。後來受到納粹政府對於前衛音樂打壓的影響,以及辛德密特作品在德國全面禁演,這些打擊都使得辛德密特的創作逐漸走回保守。然而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之下,辛德密特日趨保守的作風,便使得他在樂壇上日漸沈寂。 辛德密特早晚期的創作風格有所差異,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透過其1920年的作品18與晚期的四首1942年創作之英文歌曲在詩詞選用、創作風格上的分析,比較出前後其之間的不同。並於最後透過辛德密特風格之轉變原因,對於當代音樂發展提出省思。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