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運用「工作站學習法」實踐文言文差異化教學 之行動研究
    (2023) 蘇千芷; Su, Chien-Chih
    本研究旨在規劃文言文差異化教學的工作站,探究運用「工作站學習法」實施差異化教學後,學生的學習表現與進步情形,並針對研究歷程與結果進行教學反省與課程調整。研究方法採取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即為教學者,研究對象為臺中市某國中42位八年級學生。研究者以《世說新語》作為教材,融入文言文閱讀策略,並規劃工作站學習法前導課程、核心課程以及統整課程。透過學生的學習日誌、課程回饋單、觀課紀錄、教師省思札記、課程學習單、態度量表等資料,分析歸納得出研究結論如下:一、 三階段課程設計有助於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站學習情境中,前導課程協助學生熟悉文言文自學方法與工作站流程,而統整課程則能彌補工作站「碎片化學習」的缺失。二、 工作站佈置差異化任務,讓不同學習準備度、學習風格的學生得以彈性選擇學習內容,調整學習節奏,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三、 將閱讀理解策略融入工作站中,不僅能提升學生解讀生難字句的能力,還能提升閱讀流暢度。另外,實施本課程後,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學習興趣、自信心,並獲得成就感。四、 透過學習日誌,引導學生紀錄學習歷程、自我評估與反思,除了看見學習進展之外,也能提升後設認知能力。中文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差異化教學、工作站學習法、行動研究
  • Item
    運用Polya解題策略教學對國中學生數學焦慮及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2022) 陳俊任; Chan, Chun-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教學法對國中學生的數學焦慮與數學解題的成效之影響,採用行動研究法於奠基期歷程反思後再實施三次循環歷程與反思;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九年級學生且本身有數學焦慮者,透過解題策略觀察期間教師與學生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方法的分析,讓Polya解題策略的歷程能更為順利進行。在分析學生的數學解題的成效外,也利用訪談跟上課對話情形,更為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研究結果顯示:Polya解題策略教學法實施前後,學生的數學解題成效有明顯成長;而學生的數學焦慮有明顯降低。
  • Item
    交錯練習於高中一年級數學科的應用
    (2021) 江雨生; CHIANG, Yu-Sheng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探討交錯練習應用在高中一年級數學科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並且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本研究對象為桃園市一所公立高中的一年級普通科學生,全班總計33人,為期六周。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一共三個循環,其中根據不同單元特性,分別採用組外交錯、組內交錯以及組內與組外同時交錯的方式進行。期間蒐集學生練習卷的作答狀況、段考試題卷、學生個人訪談紀錄及課堂觀察,進行質性分析並利用三角驗證法確保分析品質。研究者另蒐集前後測成績與對照班進行共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該班在實施交錯練習後雖然並未達到顯著,但可以觀察到兩班的平均數差距變小,且估計的邊緣平均值也高於對照班。最後,研究者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師及其他研究者參考。
  • Item
    Polya解題策略融入八年級數學課程之行動研究
    (2021) 李芷維; Lee, Chih-Wei
      本研究探討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在學生數學學習成效、解題行為和數學學習動機是否有提升。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7名國中八年級B組學生。在課程設計方面,採用Polya解題策略搭配同儕觀摩進行教學,配合教學進度做策略融入。行動研究時間共計八週。研究工具方面,量化研究工具為「前測與後測的試卷」、「數學解題行為問卷」、「數學學習動機量表」,質化研究工具為「Polya解題策略提問單」、「同儕觀摩單」、「解題策略融入課堂問卷調查」、「教師省思札記」、「訪談紀錄」。研究結果顯示,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後,學生於解題行為的學習成效有提升;學生於解題策略四階段中的「瞭解問題」、「擬定計畫」、「執行計畫」階段的解題行為有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於解題策略教學前後沒有顯著差異;教師嘗試解題策略融入教學後,教師自身數學教學與教學專業知能上獲得成長。
  • Item
    教師發展標準取向(Standards-based)課程之行動探究── 以國民中學課程為例 ──
    (2005) 封四維; Sweet Feng
    這是集合專家智庫與教師協同研究團隊共同參與、分享與學習的旅程。其研究目的在於釐清教改相關詞彙的真正意涵,探究標準取向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策略及其配套,以建構一合理可行的標準取向課程發展模式,從而成就課程變革由混沌轉為清明的契機。首先,透過文獻探討與工作坊研習,集體慎思標準、能力指標、核心問題、科際整合、指標性評分等關聯性意義及其對課程變革的影響,瞭解學校課程地圖的規劃、課程發展路徑、及評量機制的更新;次而對照台北美國學校的實地觀摩體驗,參與研究教師協同配合學校教學,進行英語文與其他學科整合的課程設計;最後在台北二所國中,以協同行動研究方法,進行理論與實作交互辯證的實驗教學,探索標準取向課程落實在教室現場的可行性。運用觀察、訪談、錄影、日誌與反省札記等,自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長期實地觀測參與研究教師進行課程構思、實作與反省的歷程,比較學生的實作表現的差異,分析標準取向課程實施的方式及其限制,了解核心問題、指標性評分的功能,及其對學習邁向深度理解的影響。綜合研究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的結論: 1. 篩選標準是展示優質教學的重要手段,而標準的落實必須是團隊分享而非獨立作業。核心問題與探究學習則是邁向理解學習的關鍵指標。 2. 課程是為解決問題才產生的,科際整合的課程應該是用來解決課程需碎片段的組合,並提供更多的關聯性。有助於學生袪除傳統知識的刻板印象,主動積極擴展學習的視野。 3. 協同行動研究即是一解決問題,探究學習的歷程,它需要熱情、協同、好奇、反省與承諾,它也是增進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的有力方式。 4. 能力的培養不是速成的,必須採標準與指標性評分活用於教室教學,以規準引導,範例說明,運用實作表現重組學生的知識基模,化為智慧能力,以落實多元質性評量的真意。 5. 課程改革應以期望學習成果或意圖的學習成果做為領域的課程目標,透過單元課程融入情意價值的潛移默化,以展現課程美學。 同時,陳述研究心得與建議,並對後續進階研究作出具體的規劃。簡言之,整體研究均在揭示:如何使學生喜歡上課,享受學習樂趣,擁有契而不捨的探究精神與實作能力,以彰顯教育改革的核心價值。
  • Item
    以概念圈融入九年級英文小說閱讀討論之情意課程方案:一個行動研究
    (2013) 林芝嫻
    本研究採概念圈模式(Idea Circles)(Guthrie& McCann, 1996; Guthrie & Cox, 2001)觀點,並以原文小說與閱讀討論為教學內容及策略,以設計一門國中英語閱讀課程。透過此課程設計,本研究希望探討以概念圈進行英語閱讀討論之情意課程方案,提升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包括「有序」、「關愛」、「合作」、「討論」與「探究」的班級氣氛,進而在學習態度其有幫助、喜歡程度、主動意願及信心上,皆能獲得進展。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課程教學效果之檢驗,研究對象為九年級的學生(共32人)。以鄭克琳(2011)所編之「班級學習社群氣氛量表」測驗,在寒假期間開始第一次上課進行前測、下學期最後一次上課進行後測,並以成對樣本 t 檢定進行統計分析。此外,本研究亦使用學生的小日記、學習單、課後回饋心得、諍友意見、觀察記錄與研究者省思等方式,以充分了解學生對於上課內容的意見與感想。結果發現經過本研究情意方案的教學實施,學生不但在量化比較或質性內容分析結果,均顯示本課程以 Idea Circles 為教學模式,及以提昇班級氣氛及學習態度的課程設計,是得到預期回應的。尤其根據班級學習社群氣氛量表結果之進一步的分析,可發現班級氣氛的顯著進步,主要是發生在「有序」及「合作」二個分量表上,而學習態度的問卷結果,可發現學習態度的顯著提升,顯示使用概念圈在情意教學的應用上的確能提升某些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本文亦舉例說明該課程之討論內容及教學過程,以供未來有興趣開設類似課程的教師參考。
  • Item
    一位國中老師品德教育施行之行動研究
    (2011) 張翡珊; Chang Feis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國民中學學生施行品德教育之影響及結果。研究以研究者於前置作業階段試做的「關懷」、及學生選出的「尊重」、「負責」、「誠實」、「口德」、「同理心」六個品德主題進行課程設計,並施以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透過錄影、訪談、學習單、家長回饋及檢核表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在於: 一、 針對參與研究的對象規劃、設計、與實施品德教育課程方案。 二、 探討典範學習:「向名人學品德」,對品德教育的影響。 三、 探討因品德教育的施行,師生雙方所獲得的成長。 四、 探討品德教育的施行,對班級經營的影響。 五、 依據研究結果,對他位欲實施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師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品德教育課程實施之參考。 經由為期約六個月的品德教育行動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 擴展師生對品德意涵的認知 二、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設計與施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三、 行動研究的螺旋模式,提升學習成效 四、 課程施行的影響 (一) 對學生的影響: 1. 品德教育的施行有其意義與價值。 2. 培養學生上台的膽識 3. 「日行一善」專欄有助學生自我反省 4. 品德的學習與實踐,有助班級氣氛的融洽 5. 動人的文章,能啟人心智 6. 有助國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 對教學者的影響 1. 豐富了表演藝術課的教學 2. 提升運用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 3. 師生互動的改善 4. 提升了班級經營的成效 5. 提升課程設計的專業能力 最後依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品德課程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理情教育融入九年級國文課程之行動研究
    (2018) 文麗婷; Wen, Li-Ting
      本研究從研究者教學現場的觀察萌芽,目的在於運用理情教育融入九年級國文課程,以降低導師班學生的考試焦慮,故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同時也是課程實施者。   從107年2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實施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期間,研究者針對所有課程,蒐集學生課堂表現、學習文件、課程滿意度問卷、觀課教師記錄與教師省思札記;也針對學生會考焦慮情形,蒐集問卷,上述為本研究的質性資料。量化工具部分,使用國中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進行課程實施前測、後測,來評估學生的考試焦慮變化;另外,也使用非理性觀念量表施測,來評估課程實施後學生的非理性想法與全國常模比較之情形。   研究者分析資料後,整理研究發現,將研究結果臚列於下: 一、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方案之可行性 (一)理情教育可以融入九年級國文課程,使學生放大格局了解自我處境 (二)課程設計宜注意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學實施宜增加體驗活動和表達機會 (三)「深度布局」寫作架構教材有助於學生提升寫作層次與改善情緒困擾 二、學生的考試焦慮變化情形 (一)學生的預期焦慮有顯著降低,臨場焦慮則無顯著差異 (二)學生在會考情境仍有焦慮反應,但大多學生已能主動駁斥非理性想法 三、學生在學業上的非理性信念情形 (一)相對於全國九年級學生而言,學生整體的非理性信念較少 (二)研究對象較缺乏改變自我的動機,「無法改變」的非理性信念偏高 (三)研究對象在各類非理性信念有大幅度的差距 四、學生對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及滿意度 (一)學生對本課程學習興趣高,對教學方式也相當滿意 (二)學生認為本課程能提升部分閱讀、寫作和理性思考能力 五、研究者省思與成長   研究者在教育視野、評量心態與理情知能均有成長,並促進師生彼此了解。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亦在最後提出相關的建議,提供未來欲設計理情教育融入國文課程或關心九年級學生的教學實務工作者,以及理情理論研究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