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父母管教方式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2009) 謝欣容; Hsieh, Hsin-Jo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之父母管教方式及生活適應之差異,藉以了解目前單親兒童及雙親兒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及生活適應上的現況,並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等的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及生活適應上的差異。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國小四、五、六年級共1303位單親與雙親兒童,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與「國小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有效樣本以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之整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1.雙親兒童父母管教方式以「開明權威」類型最多,單親兒童的父親則以「忽視冷漠」為最多;2.單親兒童生活適應情形較雙親兒童為差;3.雙親兒童的父母管教方式因社經地位而有差異;4.雙親兒童之生活適應因性別、年級、手足、主要照顧者及社經地位等因素而有差異;5.單親兒童之生活適應因年級、手足因素而有差異;6.父母採「開明權威」管教方式者兒童生活適應較佳,採「忽視冷漠」者則較差。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家長、教師、助人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
  • Item
    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009) 林美珍; LIN,ME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上的差異情形,及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生活適應四者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立意叢集抽樣方式,共抽取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共十二所公立、私立國中,國一、國二、國三男女學生,有效樣本合計947人。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使用工具包括「樂觀特質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因應策略量表」、「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因年級及性別的不同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二、國中生的樂觀特質與社會支持有顯著正相關,且國中生的樂觀特質能有效預測社會支持。 三、國中生的樂觀特質與因應策略有顯著相關,且國中生的樂觀特質能有效預測因應策略。 四、國中生的社會支持與因應策略有顯著相關,且國中生的社會支持能有效預測因應策略。 五、國中生的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且國中生的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能有效預測生活適應情形,其中又以面對問題焦點因應的預測力最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國中生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2008) 邱圓惠
    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之自我探索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之影響效果。研究方法採取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某國中62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30名學生,控制組共32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一節課(45分鐘),共十一節課(共495分 鐘),控制組則接受原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及「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進行前與進行後分別進行前、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教學省思札記」及「學生訪談大綱」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 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我探索課程具有可行性。 二、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自我效能,包括「人際效能」、「生涯效能」及「學習表現效能」層面,但無法有效提升國中生「體能表現效能」及「正 向心態」層面。 三、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生活適應,包括「自我定向」、「社會適應」、「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層面,但無法有效 提升國中生「家庭適應」及「人際關係」層面。 四、實驗組學生對自我探索課程的看法持正向且肯定的態度,喜歡多元、有趣的教學內容與上課方式,覺得教學內容有趣且能幫助自我了解,給予每個單元很高的評價及滿意度,並表示課程對自我瞭解與生活適應很有幫助,因此喜歡上此課程。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教育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004) 蔡恆翠; Heng-tsui Tsa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以臺北縣、市八所國中七至九年級學生為施測對象,共計655人。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家庭氣氛量表」與「生活適應量表」,施測所得資料以典型相關分析統計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發現如下:1.「父母婚姻關係」和「家庭氣氛」有兩組典型相關存在:父母婚姻關係愈親密和諧,則家庭氣氛愈好;父母婚姻關係的衝突現象愈高,則家庭氣氛的家庭要求與手足情誼愈好。2.「父母婚姻關係」和「生活適應」有兩組典型相關存在:父母婚姻關係愈親密和諧,則個體的生活適應愈好;父母婚姻關係的分離傾向、衝突現象愈高,則個體的家庭適應愈差,個人、學校與社會適應反而會愈好。3.「家庭氣氛」和「生活適應」有三組典型相關存在:家庭氣氛愈好,則個體的生活適應愈好;家庭氣氛的家庭要求愈高、手足情誼與家庭關懷愈好,則個體的個人、學校與社會適應會愈好;家庭氣氛的家庭關懷愈高,則個體的學校適應愈差。4.「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和「生活適應」有三組典型相關存在:父母婚姻關係愈親密和諧、家庭氣氛愈好,則個體的生活適應會愈好;第二、三個典型相關大致與家庭氣氛-生活適應的第二、三個典型相關相同。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以作為婚姻與家庭工作、青少年輔導與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