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7
Browse
56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匈牙利音樂在〈柯大宜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八〉的應用暨樂曲研究分析(2019) 吳郁昕; Wu, Yu-Hsin匈牙利是個民族性相當強烈的國度,當中著名作曲家柯大宜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可以說是繼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後最為突出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作品八能成為數一數二的顛峰之作,不僅僅是因為柯大宜在作品八中極盡所能地嘗試大提琴這項樂器的聲響可能性與挑戰其技術的高度,更是因為在其作曲手法上與匈牙利民間音樂之間深厚的連結。 本文旨在釐清匈牙利音樂的脈絡與類別,並且對之應用在作品八中的部分加以探討。從最初匈牙利民間音樂的分類:舊風格、新風格……等的解說,一直到作品八的創作背景、柯大宜所使用的特殊演奏法,以及匈牙利音樂的應用等等,配合譜例說明,望能使讀者對匈牙利的民間音樂以及作品八能有更全面性的暸解。Item 霍爾斯特《降E大調第一組曲為軍樂隊》作品二十八第一號之樂曲探究與指揮詮釋(2019) 林祐生; Lin, Yo-Sheng霍爾斯特的《降E大調第一組曲為軍樂隊》作品二十八第一號創作於二十世紀初的1909年,雖至今寫作動機仍然不明,但還是毫無疑問地被認定為管樂團曲目中的基石,每年仍在全世界數百場音樂會中被演出,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樂合奏作品之一。 目前,文獻上對於此作品的研究,多數是歷史的脈絡、樂曲的分析,以及版本上配器的差異(僅限於1984年以前的版本),但對於指揮詮釋上並沒有太多的探討。因此,本篇論文筆者將從指揮者的角度來探討,再深入研究至今各版本間的差異性,並提出樂譜演出實踐上的問題,進而對於音樂呈現上有更多的瞭解,期望能更貼近作曲家所想表達的原始樂思,最終整合歸納提出筆者對於指揮詮釋上的看法。Item 雌雄莫辨的夏康舞曲與帕薩喀牙舞曲──以巴洛克時期論暨自我創作(2019) 李俊緯; Lee, Chun-Wei夏康舞曲和帕薩喀牙舞曲為巴洛克時期的舞曲,二種舞曲皆使用頑固音型來變奏,當今普遍以巴赫的作品作為認知的依據;然而,這套標準卻無法適用於巴洛克多數的作品,因此,筆者欲探知更多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 本論文透過研究二種舞曲過去的發展,並將所得運用於自身作品中。論文共分做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並闡述論文架構,第二章「二種舞曲於不同地域之起源」,探討二種舞曲之間的差異於西班牙、義大利與法國;第三章「級進音階與模進手法所形成的頑固音型(低音)」,探討二種舞曲共有的頑固低音;第四章「持續變奏與輪旋曲之型式(以法國大鍵琴學派而論)」,針對二種型式進行討論,並舉例作品;第五章「調性結構的差異」,以1650年劃分,探討前後不同的使用情形;第六章「《古亭畚藏落照間》之創作理念」,為筆者研究二種舞曲後所進行的創作;第七章「結論」,總論全文並提出心得。Item 明清琵琶樂曲:樂譜與詮釋之間關係之研究(2019) 蘇筠涵; Su, Yun-Han琵琶音樂具豐富的內容,明清琵琶樂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為以工尺譜記錄的琵琶譜,其特點為簡約式記譜,是琵琶音樂的重要內容,今多流通以阿拉伯數字譜與五線譜,。譜式改變影響習樂方式,也弱化彈奏樂曲的能力,即建構在骨幹譜的活性詮釋。本研究從琵琶工尺譜的再整理與解讀開始,透過研究明清琵琶樂曲的結構、旋律發展與演奏對照 工尺譜與當代詮釋,並對照以代表性當代音樂家的演奏錄音,來釐清音樂內容之可變與不可變,探討樂譜與詮釋之間的關係,進而試圖找出明清琵琶音樂的邏輯或規則。 全文分為五章,第一章「明清傳統琵琶譜本之內容」進行補充與梳理琵琶明清譜本,討論譜本內容於記寫上的異同,並梳理明清琵琶演奏法與其指涉內容之改變;第二章「明清傳統琵琶樂曲之體裁與內容」分節討論明清琵琶曲的類別與構成,為本文重要的步驟;第三、四章以「明清琵琶樂曲之樂譜衍變與詮釋內容」立基於前兩章,分別討論琵琶小曲、琵琶大曲的骨幹譜與演奏(潤飾)譜,揀選具有代表性、呈現有較完整之資料與演奏錄音來進行分析,為本研究之主體;第五章「詮釋的規律與習慣」試圖歸納明清琵琶樂曲中可能具有的詮釋模式、規則與語彙之使用。最後為全文結論。Item 安德烈・柴可夫斯基《第二號弦樂四重奏》、《創意曲》音樂分析暨自我音樂創作應用(2019) 蕭伊涵; Hsiao, Yi-Han安德烈・柴可夫斯基(André Tchaikowsky, 1935-1982)為 20th 華沙傳奇音樂家。作為一名猶太人,他經歷了華沙起義並幸運地在戰爭中生 。他的音樂天賦從小就展現出來。作為一位著名的鋼琴家,他是魯賓斯坦的弟子,但可惜的是,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一名作曲家。雖然出版的作品不多,但音樂具有其研究價值。 本論文將著重於安德烈的生活背景,包含其音樂生涯過程、重要代表作品的概述,作者將《第二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 in C major, Op.5) 及《創意曲》(”Inventions”)作為主要分析作品,試圖探索其音樂語言,最後將探究所得轉化於自我創作之中。 目前,在台灣沒有關於安德烈的文章及論文,僅有安德烈自身的鋼琴錄 音。筆者希冀本論文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音樂家的注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這位天才音樂家傳奇的一生,並進行更多全面的研究。Item 卡格爾《競技》分析研究與自我音樂創作之應用(2019) 廖憲一; Liu, Hin-Iat馬里奇歐.勞爾.卡格爾(Mauricio Raúl Kagel, 1931-2008)為阿根廷裔德國作曲家,亦同時身兼電影製作者、戲劇作家和演奏家等多重身分。創作初期,受安東.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音樂的啟發,也受身為視覺藝術家之妻烏爾蘇拉.伯格哈特(Ursula Burghardt, 1928-2008)的影響,開啟了他對音樂與藝術多元結合的想法。爾後,直到1957年代,赴德國科隆,受到德國科隆電台(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的電子音樂、機遇音樂與實驗音樂影響,開始以等方式創作,並結合音樂、戲劇、視覺藝術,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音樂語彙。 本文係以卡格爾之室內樂作品《競技》(Match, 1964)作為研究主題,自創作背景、曲式結構、音色與聲響設計、慣用創作技巧與結合樂器劇場(Instrumental theater)等面向切入剖析,並輔以其不同方式創作的重要代表作品,探究其音樂語彙;並進而將研究所得,體現在自我創作中。Item 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19) 紀雅筠; Chih, Ya-Yun長號自15世紀發展以來,長久都被使用在教會音樂、軍樂隊、喪禮等等。隨著時代日新月異,長號在經過工業革命漸漸被改良,不論在技巧的展現或是音量變化等都增加了許多可能性與發展性,漸漸被作曲家們重視,許多以長號為主奏的作品逐漸在這個世代被發表。 德瑞克‧布爾喬亞(Derek Bourgeois, 1941-2017),英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銅管作品占多數,廣受大眾歡迎。布爾喬亞在1989年所委託創作的《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Trombone Concerto, op.114),已成為長號經典曲目之一,紛紛被各長號演奏家演出。 本文以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為研究主題,主要分為五個樂章。第一章緒論包含了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介紹作曲家布爾喬亞的生平、作品風格及他對於銅管作品的貢獻;第三章為《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的創作背景、樂曲架構及分析;第四章,《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樂曲詮釋;第五章結論。Item 撒姆爾•巴伯歌曲《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及《安德洛瑪刻的告別》之分析與詮釋(2019) 張柔佑; Chang, Jou-Yu撒姆爾•巴伯 (Samuel Barber, 1910-1981) 為美國二十世紀重要作曲家之一,創作 風格受到美國及歐洲當時的音樂風格影響。其為女高音及樂團所創作的兩首作品, 《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 ( Knoxville: Summer of 1915, 1947) 及《安德洛瑪刻 的告別》 (Andromache’s farewell, 1962) ,兩首作品皆比一般聲樂獨唱曲來的長,分別 為單樂章的曲目。從兩組作品中可以發現在樂曲架構上有相似之處,然而,在主題、 樂曲氛圍、演唱者聲音的要求及作曲手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描繪 1910 年代美國南方小鎮悠閒的生活步調, 巴伯以音樂呈現歌詞中鄉間生活的情景,也被認為是其最「美國」的作品。《安德洛 瑪刻的告別》以希臘悲劇大師歐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婦女》為背景,描寫一位受俘虜 的母親,必須面對兒子被殺的悲慘命運。 本論文以《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及《安德洛瑪刻的告別》為主,探討其創作背景、作曲家及詩人介紹、並附有兩首歌曲的中譯及故事情節;透過樂曲分析,了解音樂與詩詞的搭配,並以此做演唱詮釋之建議。Item 陸橒國樂合奏作品《陣》之分析與指揮詮釋(2019) 詹秉翔; Chan, Ping-Hsiang《陣》是由臺灣作曲家陸橒(b. 1982)為 2015 臺北市立國樂團傳統藝術季之- 《臺灣意象》音樂會所創作的國樂合奏作品,由顧寶文博士指揮臺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首演。該樂曲為音樂會開場曲目,氣氛熱鬧、篇幅小巧、內容精緻,以臺灣民間宗教慶典中常見的遶境遊行隊伍「陣頭」為發想靈感,並將與「陣頭」文化息息相關的傳統「北管」音樂素材,融合作曲家自身的音樂語言呈現於作品當中。 本論文架構分為五個章節。在簡短的緒論之後,首先藉由訪談與文獻蒐集, 對樂曲創作緣由及其應用素材之來源「北管」音樂作探究,希望對於樂曲音符背後的脈絡有更深入的瞭解;緊接在《陣》樂曲分析中,以「聲響行為」此一概念來解讀作曲家的創作手法,期望能兼顧宏觀與微觀的分析視野,再加上實際排練與指揮展演的經歷,提出個人指揮詮釋供為參考,最後總結研究者對於《陣》所提出之論述與看法。Item 莫札特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布拉格》K. 504指揮詮釋(2019) 黄旭吟; HUANG, Hsu-Yin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為奧地利作曲家,自幼即顯露出超凡的音樂才華,是著名的「音樂神童」,與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同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 《布拉格》交響曲共三個樂章,是莫札特1781年至維也納定居後唯一一首非四個樂章的交響曲,與莫札特其他交響曲的輕快明亮相比,這首曲子的風格一開始顯得較為沉重嚴肅。曲子以情緒濃厚的慢板開始,進入主題後,雖然速度轉成快板,卻隱約透露著不安的情緒,甚至莫札特刻意放棄輕快的小步舞曲,而以第三樂章急板結束這首充滿戲劇性起伏的交響曲。 透過本文主題的研究,可以瞭解莫札特交響曲的特色及古典樂派交響曲之發展脈絡。在指揮技巧上,則可以有系統的分析拍型、手勢預備動作及樂句處理與運用,對於音樂線條的表達與排練效率皆有幫助。研究者首先由生平及創作背景研究,曲式分析,探討指揮詮釋,最後在結論部分綜合三個樂章做綜合統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