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柏林博物館島的藝術觀光(2023) 張舒涵; Chang, Shu-Han近年來,博物館群集群成為許多城市的重要觀光景點,像是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館群、巴黎塞納河河畔的博物館區、日本東京六本木和上野由傳統和現代博物館組成的博物館集群等等。柏林博物館島於1848年在法國共和思想影響下創建而生,歷經漫長的歷史發展後於1999年的博物館島總體計劃成功轉型,憑藉著外觀宏偉的建築、涵蓋6000多年藝術和文化的各種歷史藏品和特殊的集群現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觀光客前往柏林必去的熱門景點,博物館島不僅成為柏林這座城市的特殊文化地景,也成為歐洲博物館集群發展中重要的奠基者之一,是當地重要的文化指標。本研究以文本分析法、田野觀察法和質性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以博物館島為研究主體,聚焦在藝術觀光探討三個面向:首先,藉由歷史文獻爬梳整理出博物館島的集結過程和發展演變,並且以景點建構理論博物館島變成觀光景點的過程,再以文宣、廣告、影像文本和觀光網頁等媒體中介觀察博物館島的形象如何被形塑;第二、以博物館中的展覽空間、導覽媒介、文化節慶等三個面向檢視博物館島跨區集結的新現象,首先,分析Basu& Macdonald的展覽理論和Linchi他種文化展覽中的展覽詩學和政治學的理論來檢視博物館島藏品和跨場域之間展覽策劃的建構和論述能力,並透過田野調查觀看串聯博物館島的導覽路線和博物館之夜的節慶規劃來檢視集群內部的跨館現象;最後,第三、質性訪談的方式檢視博物館島觀光客的旅遊實踐。Item 莫內花園藝術觀光:景點建構與旅遊實踐分析(2022) 王乃立; Wang, Nai-Li莫內花園(Claude Monet’s Garden)為知名印象派藝術家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的故居、藝術品以及創作靈感來源地,位於巴黎西北方的吉維尼小鎮(Giverny),如今為法國諾曼第大區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每年吸引世界各地超過五十萬觀光客前來朝聖,不論是藝術愛好者或是對於花園有所想像的民眾,都被此地吸引。因此本研究將從兩個面向切入,首先從景點層面分析,探討莫內花園建構出的多重凝視、文藝觀光景點的矛盾性以及導覽中介,而後討論觀光客的行為,了解具備不同文化資本的觀光客獲得了哪些體驗,以及多層次的景點能夠激發觀光客哪些文化消費與實踐方式。本研究以多重研究方法進行,首先從文宣、報導和相關書籍取得研究資料,分析常見的旅遊網站以及莫內花園發行的實體和電子導覽手冊,以釐清個案的景點建構以及導覽中介。使用半結構式訪談24位不同國籍的觀光客,包括法國、比利時、西班牙、德國、英國、澳洲、美國、中國和臺灣,期望透過訪談交流了解觀光客的觀點與旅遊實踐方式。最後則是研究者於2019年7月中,透過數次的造訪,觀察景點的經營運作以及觀光客們的參與互動模式。研究結果如下,透過資料分析發現莫內花園為莫內以自然為媒介,展現個人創作風格與理念的場所,可視為獨特的烏托邦,進而形成地方迷思,並透過藝文場館中的作品展示,建構強烈的視覺標誌物,促進觀光行為。經由田野觀察法得知兩個現象。第一,導覽中介的規劃與實際使用情況有所落差,完善的內容無法發揮最大效益。第二,景點標誌物在觀光推廣與旅遊實踐中不斷地被強調,更加強化了圖像循環現象。從訪談分析則發現,此個案因不同文化資本的觀光客湧入以及真實性呈現的落差,產生凝視上的衝突,因而凸顯了藝術與觀光間的矛盾。Item 文化創意的另類實踐:以法國布瓦布榭莊園為例(2019) 黃郁庭; Huang, Yu-Ting布瓦布榭莊園(Domaine de Boisbuchet)位於法國西南部的雷薩克市周圍,擁有遺世而獨立的地理環境。然而看似遠離城市的喧囂的莊園,卻能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同探討文化、設計業界最新的趨勢。每年夏季,莊園都會開放民眾參與莊園的導覽行程,包括參觀建築所組成的建築園區(Architechtural Park)以及莊園的年度展覽。莊園也會舉辦暑期設計工作坊,邀請業界人士擔任工作坊導師,幫助學員接觸不同媒材、利用在地資源融合進學員的創作思維中。 布瓦布榭莊園結合在地資源以及世界各地人才創造出獨特的環境氛圍。本研究將探討文化創意新的可能性,藉由分析布瓦布榭莊園探討莊園自身所形塑的創意氛圍,是如何有效利用在地生態實踐其另類創意;反思文化觀光至創意觀光的轉變,以及創意階級所獨有的美學、品味,再討論創意觀光客的旅遊實踐與體驗。 本研究以多種研究方法進行,除了運用質性訪談法訪問數位工作坊參與者以外,也分別訪談莊園創辦人以及暑期設計工作坊經理人,嘗試以不同的觀點客觀呈現布瓦布榭莊園的創意實踐。另外,透過莊園的出版文物、媒體文本等進行文本分析,最後筆者則是親身參與2016年的暑期設計工作坊,透過參與式觀察法以參與者的角度觀察莊園的運作。Item 福爾摩斯影視觀光:文化創意展演與旅遊實踐分析(2016) 羅翊寧; Lo, Yi-Ning近年來影視觀光蔚為風行,電影或影集裡的場景常再現供人觀光體驗,延伸觀眾在電影結束後與劇中人物的連結。英國倫敦,眾多電影取景城市之一,透過鏡頭城市各種面貌傳至世界各地,藉由電影達到觀光宣傳效果。以倫敦為背景的福爾摩斯,不論是電影《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或是BBC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都令影迷趨之若鶩。由於導演取材改編的手法不同,小說翻拍成的影視作品迸出精彩的火花,許多觀光客欲造訪一處特別景點不再是因為想實現閱讀時的想像,而是欲親眼見到、親自體驗影視中的場景。舉凡1990年於倫敦貝克街成立的福爾摩斯博物館、因電影影集受歡迎而開辦的步行導覽、2014年倫敦博物館舉辦的福爾摩斯特展等,皆是福爾摩斯影視觀光中的景點活動,觀光客得以在博物館和展覽的重現、導覽人員的引領之下,親自探訪小說、影視作品中的景物,拉近跟大偵探的距離,也藉由在城市中漫遊的機會了解倫敦。 本研究將探討的,是透過《福爾摩斯》小說欣賞電影影集、展開旅行,亦或由鏡頭誘發觀光、引領閱讀興趣、小說與影視作品交織出的福爾摩斯影視觀光。影視觀光裡延伸出的博物館參訪、特展、步行導覽等等的文化創意活動是本研究的重點,探究博物館、特展如何藉由擬仿手法帶領參觀者回到十九世紀倫敦,以及導覽透過對《福爾摩斯》小說、電影、影集的涉獵,如何將倫敦呈現在觀光客眼前。觀光客的旅遊實踐是另一個重點,試圖剖析一個根據文學小說或電影建構出之觀光景點的建構與永續性,再討論觀光客對於小說、電影、影集三者所衍生出的不同觀感和體驗。Item 英國Brick Lane創意觀光:從台灣觀光客看旅遊實踐(2015) 鄭瑋; Cheng, Wei英國東倫敦的Brick Lane最初是移民潮的聚集地,從十七世紀起的胡格諾教徒、愛爾蘭移民、被迫害的猶太人、到二十世紀印度孟加拉人移民佔大宗,隨著多元族群的紮根,此區也從貧困破敗的邊緣地區,隨著1990年代開始復興運動的發起、節慶的聚焦、文學作品《磚巷》(Brick Lane)帶動文學及電影觀光,Brick Lane迅速發展成享譽盛名的國際景點,吸引了更多投資客、藝術家、創意階級的進駐,但同時也造成土地仕紳化的現象,房價上漲排擠原居民居住的權利。如今,全球化為Brick Lane帶來更多觀光人潮,而同樣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台灣社會,對於Brick Lane會有什麼想像、凝視視角又會有什麼異同之處? 本論文將從台灣觀光客的角度探討Brick Lane此一具多元文化及混種(hybridity)元素的觀光地景,分為三個層面:一、在全球化的脈絡下,Brick Lane在英國觀光的景點建構為何?將回顧Brick Lane的歷史背景,歷經文學及電影觀光的發展及族裔特色,並加入純正性的討論,爬梳學者對於Brick Lane所做過的研究;二、將整理台灣的導覽書及部落格網站資料,分析台灣是如何中介Brick Lane此一觀光景點,建構出觀光客對於Brick Lane景點的想像與凝視;三、藉由深度訪談造訪Brick Lane的台灣觀光客,探討其旅遊目的地的動機及吸引力,描繪出台灣觀光客遊Brick Lane的旅遊實踐。